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linear wave dispersion in monoatomic chains with lumped and distributed masses:discrete and continuum models
1
作者 E.GHAVANLOO S.EL-BORGI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24年第4期633-648,共16页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nertia of nonlinear springs on the dispersion behavior of discrete monoatomic chains with lumped and distributed masses.The developed model can repr...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nertia of nonlinear springs on the dispersion behavior of discrete monoatomic chains with lumped and distributed masses.The developed model can represent the wave propagation problem in a non-homogeneous material consisting of heavy inclusions embedded in a matrix.The inclusions are idealized by lumped masses,and the matrix between adjacent inclusions is modeled by a nonlinear spring with distributed masses.Additionally,the model is capable of depicting the wave propagation in bi-material bars,wherein the first material is represented by a rigid particle and the second one is represented by a nonlinear spring with distributed masses.The discrete model of the nonlinear monoatomic chain with lumped and distributed masses is first considered,and a closed-form expression of the dispersion relation is obtained by the second-order Lindstedt-Poincare method(LPM).Next,a continuum model for the nonlinear monoatomic chain is derived directly from its discrete lattice model by a suitable continualization technique.The subsequent use of the second-order method of multiple scales(MMS)facilitates the deriv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nonlinear dispersion relation in a closed form.The novelties of the present study consist of(i)considering the inertia of nonlinear springs on the dispersion behavior of the discrete mass-spring chains;(ii)developing the second-order LPM for the wave propagation in the discrete chains;and(iii)deriving a continuum model for the nonlinear monoatomic chains with lumped and distributed masses.Finally,a parametric study i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design parameters and the distributed spring mass on the nonlinear dispersion relations and phase velocities obtained from both the discrete and continuum models.These parameters include the ratio of the spring mass to the lumped mass,the nonlinear stiffness coefficient of the spring,and the wave amplitu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mass-spring chain discrete model continuum model LindstedtPoincare method(LPM) method of multiple scales(MMS) DISPERSION phase velocity
下载PDF
人体咳嗽飞沫传播DPM模拟与实验对比
2
作者 韩朋飞 《暖通空调》 2024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利用现有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对单个液滴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蒸发模型进行了验证。将离散相模型(DPM)加入蒸发模型,对人咳嗽喷出的飞沫液滴在室内随时间发展变化的特征和分布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现有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实验结果吻合得较... 利用现有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对单个液滴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蒸发模型进行了验证。将离散相模型(DPM)加入蒸发模型,对人咳嗽喷出的飞沫液滴在室内随时间发展变化的特征和分布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现有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在高相对湿度情况下,液滴蒸发较慢,有利于液滴的重力沉降,使得最后漂浮在空中的病毒飞沫含量更低,有助于防止病毒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病毒传播 咳嗽 蒸发 离散相模型(dpm)
下载PDF
DPM simulation in an underground entry: Comparison between particle and species models 被引量:7
3
作者 Thiruvengadam Magesh Zheng Yi Tien Jerry 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3期487-494,共8页
The diesel particulate matter(DPM) emission from diesel powered equipment in underground mines can cause health hazards including cancer to the miner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PM propagation pattern under realistic ... The diesel particulate matter(DPM) emission from diesel powered equipment in underground mines can cause health hazards including cancer to the miner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PM propagation pattern under realistic mining condition is required for selecting proper DPM control strategies and to improve working practices in underground mines. In this paper, three dimensional simulations of DPM emission from the exhaust tail pipe of a load-haul-dump(LHD) vehicle and its subsequent distribution inside an isolated zone in the typical underground mine are carried out using two different solution models available in Ansys Fluent. The incoming fresh air into the isolated zone is treated as a continuous phase and DPM is treated either as a continuous phase(gas) or as a secondary discrete phase(particle). Species transport model is used when DPM is treated as gas and discrete phase model is used when DPM is assumed to behave like a particle. The distributions of DPM concentration inside the isolated zone obtained from each method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From the comparison results, an accurate and economical solution technique for DPM evaluation can be sel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相模型 dpm 三维模拟 物种 粒子 入口 FLUENT 煤矿井下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dual-porosity model with transient transfer function based on discrete-fracture model 被引量:7
4
作者 Yizhao WAN Yuewu LIU +2 位作者 Weiping OUYANG Guofeng HAN Wenchao LIU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6年第5期611-626,共16页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s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 and a discrete-fracture model, a fracture network numerical well test model is developed. Bottom hole pressure response curves and the pressur...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s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 and a discrete-fracture model, a fracture network numerical well test model is developed. Bottom hole pressure response curves and the pressure field are obtained by solving the model equations with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By analyzing bottom hole pressure curves and the fluid flow in the pressure field, seven flow stages can be recognized on the curves. An upscaling method is developed to compare with the dual-porosity model (DPM). The comparis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DPM overestimates the inter-porosity coefficient ), and the storage factor w.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fracture conductivity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fluid flow. Matrix permeability influences the beginning time of flow from the matrix to fractures. Fractures density is another important parameter controlling the flow. The fracture linear flow is hidden under the large fracture density. The pressure propagation is slower in the direction of larger fracture d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porosity model dpm discrete-fracture model fracture network finite-element method upscaling numerical well test
下载PDF
基于DPM模型的水喷雾抑制氯气泄漏扩散方法研究
5
作者 范林盛 刘勇 +1 位作者 白金花 程智慧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95,共7页
有效的有毒气体泄漏扩散抑制方法可以减少液氯槽罐车道路运输事故泄漏后对周围人员生命健康的威胁。运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水喷雾抑制氯气泄漏扩散控制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水喷雾抑制氯气泄漏扩散行为进行了数值... 有效的有毒气体泄漏扩散抑制方法可以减少液氯槽罐车道路运输事故泄漏后对周围人员生命健康的威胁。运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水喷雾抑制氯气泄漏扩散控制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水喷雾抑制氯气泄漏扩散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基于离散相模型(DPM)的不同喷射源类型、位置、数量等关键参数对氯气泄漏扩散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喷射源类型水雾均能对氯气泄漏扩散起到抑制作用,但作用方式不同;在坡道路面设置水雾喷射源对坡道路面的氯气云团扩散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且随着与罐体距离的缩短,其抑制效果更佳;在坡道路面与平面路面的交界处或附近设置水雾喷射源,对平面路段后方的氯气云团扩散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随着水雾喷射源数量的增加,水雾对氯气泄漏扩散的抑制作用增强。该研究成果可为液氯道路运输过程中的氯气泄漏扩散应急处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气泄漏 数值模拟 抑制扩散 水喷雾 离散相模型(dpm)
下载PDF
COUPLING MODEL OF TWO PHASE FLOW IN A FRACTURE-ROCK MATRIX SYSTEM AND ITS STOCHASTIC FEATURE ANALYSIS
6
作者 王经明 李竞生 +1 位作者 高智联 杨保禹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1998年第1期5-10,共6页
This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developing a two-dimensional two-phase model that simulate the movement of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NAPL) in a fracture-rock matrix system. The intrinsic permeability and the fracture ape... This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developing a two-dimensional two-phase model that simulate the movement of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NAPL) in a fracture-rock matrix system. The intrinsic permeability and the fracture aperture are represented in the model via its KarhunenLoeve expansion. Other parameters and the nodal unknowns, water saturations and water pressures, are represented by their stochastic spectral expansions. The errors resulting from truncation of Karhunen - Loeve and polynomial chaos expansions to a finite number of terms are analyzed. The eigenvalues of stochastic process is found out for any point in the special domain of the problem at any instant in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裂 耦合模型 随机程序 离散双重介质
下载PDF
基于DDPM模型的气力输送弯管冲蚀模拟
7
作者 许留云 武浩冬 王嘉顺 《化工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20-25,共6页
通过稠密离散相模型(Dense Discrete Phase Model,DDPM)和标准k-ε湍流模型探究了气力输送弯管的冲蚀情况和颗粒运动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颗粒流经弯管时,会撞击弯管外侧壁面的中部,导致此处弯管的冲蚀速率最大,冲蚀形貌呈现“V”型... 通过稠密离散相模型(Dense Discrete Phase Model,DDPM)和标准k-ε湍流模型探究了气力输送弯管的冲蚀情况和颗粒运动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颗粒流经弯管时,会撞击弯管外侧壁面的中部,导致此处弯管的冲蚀速率最大,冲蚀形貌呈现“V”型。在流体曳力和颗粒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下,弯管的冲蚀速率随气体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管道压力的增加而减小,随弯管半径的增大而减小,由冲蚀角度考虑应尽量选择方位为竖直管道A的气力输送弯管,其冲蚀速率相对竖直管道B减小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力输送 稠密离散相模型(Ddpm) 弯管冲蚀
下载PDF
沙粒质量分数对油气混输泵过流部件磨损的影响
8
作者 史广泰 郭鑫 +1 位作者 邱福寿 张犁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229,共7页
为研究沙粒质量分数对油气混输泵过流部件磨损的影响规律,基于DPM模型对油气混输泵内部的沙粒运动进行数值计算,并采用Finnie磨蚀模型计算油气混输泵过流部件的磨蚀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沙粒质量分数较小时,沙粒与流体介质混合均匀;随着... 为研究沙粒质量分数对油气混输泵过流部件磨损的影响规律,基于DPM模型对油气混输泵内部的沙粒运动进行数值计算,并采用Finnie磨蚀模型计算油气混输泵过流部件的磨蚀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沙粒质量分数较小时,沙粒与流体介质混合均匀;随着沙粒质量分数的增大,增压单元内的沙粒局部质量浓度显著增大,沙粒集中在叶轮压力面及导叶流道中部;沙粒质量分数增大会使磨损区域和磨损率急剧增大;在叶轮域中,磨损首先发生在压力面出口处,吸力面则在进口外缘发生点状和条状磨损;在导叶域中,压力面的磨损主要发生在外缘处,吸力面的磨损主要发生在进口轮毂处;从定量分析看,叶轮叶片表面的磨蚀率普遍大于导叶叶片表面的磨蚀率,磨损最严重的位置为叶轮叶片进口靠近轮毂处.研究结果可为改善油气混输泵抗磨损性能以及提高油气混输泵实际运行寿命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混输泵 沙粒质量分数 dpm模型 Finnie磨蚀模型 磨损
下载PDF
旋流排沙渠道中旋转水流的排沙效果研究
9
作者 南军虎 马康宁 +3 位作者 汪超群 李伟 陶然 代江龙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8,共9页
旋流排沙渠道是基于旋转水流强挟带能力的特点提出的一种渠道水沙分离新技术,为了明晰其水沙特性,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VOF法及离散相模型,对旋流排沙渠道内的水沙两相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模型试验成... 旋流排沙渠道是基于旋转水流强挟带能力的特点提出的一种渠道水沙分离新技术,为了明晰其水沙特性,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VOF法及离散相模型,对旋流排沙渠道内的水沙两相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模型试验成果的对比确定了不同粒径泥沙的球度,研究了持续来沙条件下旋流排沙渠道的排沙效果,分析了渠道和排沙洞内泥沙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粒径泥沙的球度介于0.2~1.0之间时,在渠道顶部局部来沙条件下旋流排沙渠道对粒径为(0.075,3.000]mm泥沙的计算截沙率与试验值吻合良好,二者的相对误差仅为3.5%,误差主要来源于(0.075,0.160]mm的极细颗粒泥沙;当上游渠道水流进口来沙质量流量为60 g/s时,渠底高含沙水流由起旋室的分流,渠道含沙量迅速降低,起旋室前部和后部渠底水流含沙量分别为44.00 kg/m^(3)和0.07 kg/m^(3);排沙洞内的旋转水流对泥沙的挟带作用明显,在强离心作用下泥沙主要分布在排沙洞近壁面,最大泥沙含量约为200.00 kg/m^(3);在持续来沙条件下旋流排沙渠道对粒径为(0.075,3.000]mm泥沙的截沙率为95.98%,仅少量极细泥沙以悬移质形式进入下游渠道,渠道和排沙洞内无大量的泥沙淤积,表明旋流排沙渠道是一种可实现高效且连续排沙的水沙分离技术。本成果可为旋流排沙渠道在工程中的应用和水沙特性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排沙渠道 水沙特性 数值模拟 离散相模型 截沙率
下载PDF
管道复杂流场气固两相流DPM仿真优化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涛 李红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8,共10页
针对Fluent中气固两相流离散相模型(DPM)仿真,为提高通用模型对管道节流复杂流场问题仿真时的准确性,在结合气相流场分析与固相颗粒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DPM优化的4项措施,即从气相速度入口模型、颗粒曳力模型、颗粒壁面碰撞模型、颗... 针对Fluent中气固两相流离散相模型(DPM)仿真,为提高通用模型对管道节流复杂流场问题仿真时的准确性,在结合气相流场分析与固相颗粒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DPM优化的4项措施,即从气相速度入口模型、颗粒曳力模型、颗粒壁面碰撞模型、颗粒所受各个力的合理取舍4个方面进行优化.通用模型的优化通过调用Fluent相关宏并编制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程序实现.实验已验证优化DPM的准确性明显优于通用DPM,具体体现在:两相流型转换时气相速度区间的模拟,颗粒沉降气相临界速度的模拟方面,这2项指标优化后比优化前分别提高55%和50%;在实验管道局部阻力损失与节流孔板前颗粒速度分布的模拟仿真方面,优化DPM显然具有更准确的优势.通过实流实验与仿真模拟的对比,证明优化是有效的.从研究过程可以得出,模型优化的方法对于其他类似的复杂流场工况具有通用性和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气固两相流 离散相模型 用户自定义函数 标准孔板
下载PDF
风向对街谷内颗粒物扩散的DPM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荣双 王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2,共5页
该文基于CFD软件,建立城市街道峡谷颗粒物扩散的三维模型,采用标准k-ε两方程模型模拟城市街谷内的连续气流场,在此基础上采用离散相模型(DPM)对高宽比为2的街谷内颗粒物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不同风向下空气流场和迎风壁面、背... 该文基于CFD软件,建立城市街道峡谷颗粒物扩散的三维模型,采用标准k-ε两方程模型模拟城市街谷内的连续气流场,在此基础上采用离散相模型(DPM)对高宽比为2的街谷内颗粒物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不同风向下空气流场和迎风壁面、背风壁面以及人体呼吸高度处街谷颗粒物浓度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风向对街谷壁面颗粒物浓度的分布有着显著影响:0°风向下风速为0.4m/s时,街谷壁面颗粒物积累浓度最大,流场呈现出明显的二维特性,不利于颗粒物扩散;其次是45°风向2 m/s风速;90°风向下风速为6m/s时最有利于街谷颗粒物浓度的扩散。外部大气湍流的驱使使得垂直风向街区内产生强烈漩涡,导致相同风速下街谷背风壁面颗粒物浓度均高于迎风壁面颗粒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峡谷 颗粒物浓度 离散相模型 风向
下载PDF
基于非稳态DPM模拟研究长压短抽式掘进面粉尘运移规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胡方坤 时国庆 +2 位作者 张义坤 王帅领 王德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4-108,共5页
建立了长压短抽式通风条件下掘进面巷道模型,采用非稳态离散相模型研究吸风口安设于掘进机上部条件下,巷道内粉尘实时运移与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掘进机附近巷道内存循环风流区域,使得粉尘由掘进机后侧和旁侧流经掘进断面;掘进巷道... 建立了长压短抽式通风条件下掘进面巷道模型,采用非稳态离散相模型研究吸风口安设于掘进机上部条件下,巷道内粉尘实时运移与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掘进机附近巷道内存循环风流区域,使得粉尘由掘进机后侧和旁侧流经掘进断面;掘进巷道前部存在高浓度粉尘聚集区域,最高粉尘浓度达到1400 mg/m3以上,开启除尘风机60 s后可使前部粉尘平均浓度由1120 mg/m3降低至815 mg/m3,降幅27%;前50 m巷道内的平均粉尘浓度可由578mg/m3降至268 mg/m3,降幅达53.6%,该布置方式下总体除尘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压短抽式通风方式 非稳态离散相模型 粉尘运移规律 除尘效果
下载PDF
基于DPM模型的光伏组件冲蚀磨损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明智 张旭 +2 位作者 康晓波 孙浩 苗一鸣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228,共6页
文章运用离散相模型(DPM)模拟了风沙气固两相流中的沙粒对光伏组件表面的冲蚀磨损,分析了不同的风速、沙粒粒径、安装倾角下,光伏组件表面冲蚀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光伏组件表面的冲蚀率随着风速的变化呈指数变化趋势;光伏组件... 文章运用离散相模型(DPM)模拟了风沙气固两相流中的沙粒对光伏组件表面的冲蚀磨损,分析了不同的风速、沙粒粒径、安装倾角下,光伏组件表面冲蚀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光伏组件表面的冲蚀率随着风速的变化呈指数变化趋势;光伏组件表面冲蚀率随着安装倾角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风速和安装倾角是影响光伏组件表面冲蚀率的两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风沙气固两相流 dpm模型 冲蚀磨损
下载PDF
双层桨搅拌槽内气液分散特性的CFD-DPM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良超 徐斌 向科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为研究气液搅拌反应器内气体的分散和返混效果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 6.2,液相和气相分别采用Euler模型和离散相模型(DPM),对双层六直叶圆盘涡轮桨(6-DT)搅拌槽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槽内... 为研究气液搅拌反应器内气体的分散和返混效果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 6.2,液相和气相分别采用Euler模型和离散相模型(DPM),对双层六直叶圆盘涡轮桨(6-DT)搅拌槽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槽内宏观流动场和气含率分布.通过统计不同时刻逸出液面的示踪气泡数量,对搅拌槽内气体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搅拌槽内液相在每层桨区形成了典型的双循环流型,槽内共有4个循环涡存在,气体易在循环涡涡心处聚集导致局部气含率相对较高,而在槽底区和两桨间区局部气含率相对较低;搅拌槽内气体停留时间分布具有单峰和拖尾现象,并受流型、气泡尺寸和操作条件等影响;提高搅拌转速或减小通气量有利于气体在槽内返混和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槽 气液两相流 气含率 离散相模型 数值模拟 停留时间分布
下载PDF
多翼离心风机叶轮内油性粒子沉积特性的数值研究
15
作者 李慧军 李斌 +3 位作者 张建坤 孙佳琪 王发银 刘海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2,共10页
为了揭示多翼离心风机内部油性粒子沉积分布规律,减少风机内粒子沉积,采用Fluent离散相模型描述粒子运动,同时结合临界速度模型和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建模油性粒子在壁面上的沉积,模拟研究了多翼离心风机内油性粒子的运动轨迹和沉积特性... 为了揭示多翼离心风机内部油性粒子沉积分布规律,减少风机内粒子沉积,采用Fluent离散相模型描述粒子运动,同时结合临界速度模型和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建模油性粒子在壁面上的沉积,模拟研究了多翼离心风机内油性粒子的运动轨迹和沉积特性,并探究了颗粒直径对沉积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性粒子沉积主要分布在叶片压力面,且靠近出口尾缘段尤为严重;由于进气条件不稳定,整机下内部流场更为紊乱,沉积情况也更为严重;大直径粒子受惯性力主导更容易沉积在叶片表面。针对油性粒子沉积分布规律及成因,提出了切割叶片减小叶片出口安装角从而减少叶轮内油性粒子沉积的方法。对于切割后的叶片,叶轮出口处流动分离区域减小,叶片尾缘段涡量减小,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发现,叶轮内油性粒子沉积率分别下降了30.75%和30.66%,两者吻合良好,证实了提出的减小叶轮油性粒子沉积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翼离心风机 粒子沉积 离散相模型 油性粒子
下载PDF
基于PBM和DPM的喷雾冷冻流化床液滴雾化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苗苗 徐俊 +1 位作者 王新 徐庆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
为实现均匀包覆,对流化床包覆的流场及颗粒的团聚特性进行研究;基于CFD中的群体平衡模型对流化床内液滴的雾化行为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并与离散相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群体平衡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可得出相同的速度场分布,群体... 为实现均匀包覆,对流化床包覆的流场及颗粒的团聚特性进行研究;基于CFD中的群体平衡模型对流化床内液滴的雾化行为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并与离散相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群体平衡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可得出相同的速度场分布,群体平衡模型可进一步得出更为详细的粒径分布。群体平衡模型可作为离散相模型的替代模型进一步研究颗粒的聚并和破碎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平衡模型 离散相模型 粒径分布 喷雾冷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斜板沉淀池沉淀特性分析
17
作者 陈恩汉 马立山 +3 位作者 樊书铭 杨国丽 冯博伟 刘昊洋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86-190,203,共6页
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研究了普通斜板沉淀池内水流的流态,利用单向耦合的离散项模型(DPM),计算了普通斜板沉淀池在不同工况条件下颗粒沉积特性及池内流动特性。针对普通斜板沉淀池沉淀效果差,颗粒容易再次上浮,设计了一种改良V型斜板... 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研究了普通斜板沉淀池内水流的流态,利用单向耦合的离散项模型(DPM),计算了普通斜板沉淀池在不同工况条件下颗粒沉积特性及池内流动特性。针对普通斜板沉淀池沉淀效果差,颗粒容易再次上浮,设计了一种改良V型斜板沉淀池,并且结合标准k-ε模型,利用PISO算法,通过北京云超算中心计算了不同颗粒粒径下改良V型斜板沉淀池内颗粒运动的轨迹。结果表明:使用改良V型斜板后,颗粒物的沉降性路径减小,但是涡流强度增加,此时能量耗散更快,有利于固液分离;粒径大的颗粒也更容易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板沉淀池 数值模拟 颗粒去除率 离散项模型
下载PDF
基于DPM模型的PDC钻头井底岩屑黏附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修平 邹德永 +3 位作者 李东杰 汤晶 魏玉皓 王伟 《石油机械》 2015年第8期5-10,共6页
为提高页岩气钻井效率、减少钻头泥包,根据现场常用PDC钻头建立三维流域模型,将岩屑模拟为从井底面射入流场的球状颗粒,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描述固相,将钻头体DPM边界条件设置为捕获,以岩屑颗粒捕获率作为反映泥包可能性的评价参数,结... 为提高页岩气钻井效率、减少钻头泥包,根据现场常用PDC钻头建立三维流域模型,将岩屑模拟为从井底面射入流场的球状颗粒,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描述固相,将钻头体DPM边界条件设置为捕获,以岩屑颗粒捕获率作为反映泥包可能性的评价参数,结合井底流场结构特点,模拟分析了岩屑输运与黏附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井底岩屑输运时沿程存在碰撞与反弹的不规则三维运动,这导致部分岩屑黏附到钻头体表面;对于不同尺寸的岩屑颗粒,各刀翼和排屑槽的岩屑颗粒捕获率Ra呈类似的变化规律,当岩屑粒径为10 mm时Ra最大,当粒径小于1 mm时,Ra较小且变化不大。岩屑容易发生黏附的情况为:流通面积较小处,流场异常复杂、三维特性明显处及存在大面积的涡旋处,涡旋导致流线偏向钻头体。增大排屑槽最小流通面积,提高切削齿附近流速,减小涡旋数量和强度,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钻头泥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m模型 PDC钻头 泥包 固液两相 岩屑黏附 运输轨迹 排屑槽
下载PDF
一种基于离散时域模型的单相PWM整流器控制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19
作者 晏益朋 余城洋 +2 位作者 熊露婧 罗全明 胡书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6-216,共11页
单相PWM整流器一般采用电压外环比例积分、电流内环比例谐振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在实现交流侧高功率因数的同时稳定直流侧输出电压,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然而,在内外环控制参数设计阶段,传统设计方法一般根据经验选取控制参数,... 单相PWM整流器一般采用电压外环比例积分、电流内环比例谐振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在实现交流侧高功率因数的同时稳定直流侧输出电压,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然而,在内外环控制参数设计阶段,传统设计方法一般根据经验选取控制参数,参数选取范围较大,且无法量化评估控制参数的时域控制效果,导致参数优化整定困难。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离散时域模型的内外环控制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采用传统设计方法确定电压外环比例、积分控制参数以及电流内环比例、谐振控制参数的安全设计空间;然后,基于离散时域模型将安全设计空间正映射至控制参数的时域性能空间,实现电流内环控制参数对交流侧功率因数以及电压外环控制参数对直流侧电压超调量的量化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约束性能目标得到性能优化设计空间,考虑内外环控制参数的耦合效应,对内外环性能优化设计空间进行重新组合,再将其映射至性能空间,得到内外环控制目标帕累托最优前沿下的最优设计空间,从中选取内外环控制参数的优化设计点,在典型工况下实验测得的交流侧功率因数为0.981 26,直流输出电压超调量绝对值为1.37%,证明了所提优化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器 离散时域模型 控制器参数 多目标优化 动态性能优化
下载PDF
基于DPM法单纤维捕集效率的CFD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亮 付海明 +1 位作者 朱辉 史晓方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5年第1期49-51,48,共4页
对单纤维稳态过滤捕集效率采用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即DPM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所选研究对象为粒径较大颗粒,这意味着主要考虑粒子的惯性机理。由于CFD模拟中粒子总是以点粒子的形式出现,因而忽略了拦截机理,通过DPM模型采用Laminar流场来对... 对单纤维稳态过滤捕集效率采用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即DPM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所选研究对象为粒径较大颗粒,这意味着主要考虑粒子的惯性机理。由于CFD模拟中粒子总是以点粒子的形式出现,因而忽略了拦截机理,通过DPM模型采用Laminar流场来对流场和迹线进行模拟,直观显示粉尘颗粒运动的轨迹及纤维对粒子的捕集行为,分析了在相同填充率SVF的情况下纤维直径、过滤风速和粒子直径对捕集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纤维稳态过滤捕集效率随过滤风速、粒子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纤维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纤维 离散相模型 捕集效率 CFD模拟 空气过滤 稳态过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