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延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志成 刘桉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3-218,共6页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白术、党参、五味子等健脾养心以治本,结合通阳化浊、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阳散寒等治法,标本兼治,通补兼顾,使脾气健旺,心气充沛,瘀去痰消,胸阳得以舒展,则心之血脉恢复畅通,胸痹心痛诸症得到缓解。李延教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经验可为中医临床诊治冠心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痹 本虚标实 脾虚 痰浊 血瘀 调理脾胃 健脾养心 李延
下载PDF
基于“心受气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
2
作者 刘倩 范颖 +1 位作者 张欢 于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65-168,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属于复合病证,根据其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脏痹-心痹”。心痹为痹证日久缠绵不愈,复感风、寒、湿邪,向内传入于心所致。该文基于“心受气于脾”理论探讨其病因、病机与治疗。通过梳理古代文献,... 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属于复合病证,根据其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脏痹-心痹”。心痹为痹证日久缠绵不愈,复感风、寒、湿邪,向内传入于心所致。该文基于“心受气于脾”理论探讨其病因、病机与治疗。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的病因为脾气不足,卫阳不固,外感风、寒、湿邪气侵入机体,瘀血顽痰阻滞发为心痹。其病机为脾气不足,营卫虚弱;脾阳不足,痰浊内生;脾失健运,痰瘀互结。现代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失调、血脂异常以及血凝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脏病变关系密切,这与中医病机一致。在治疗时选用补益卫阳,和营通痹;温阳散寒,化痰逐饮;益气活血,健脾祛痰之法,代表方剂分别为黄芪桂枝五物汤、苓桂术甘汤、赤茯苓汤。该文提出“心受气于脾”理论,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提供思路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心脏病变 心受气于脾 病因病机 治疗
下载PDF
丁书文从脾胃论治心系疾病的临证应用
3
作者 仇玉平 江镇 +2 位作者 李晓 李伟 丁书文(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402-404,409,共4页
丁书文教授推崇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强调脾胃在人体脏腑功能中的重要性,主张心系疾病从脾胃论治。丁书文教授基于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心系疾病“热毒”学说,指出心系热毒是脾胃功能失调、湿痰瘀热胶结导致。治疗既治心系疾病之标... 丁书文教授推崇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强调脾胃在人体脏腑功能中的重要性,主张心系疾病从脾胃论治。丁书文教授基于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心系疾病“热毒”学说,指出心系热毒是脾胃功能失调、湿痰瘀热胶结导致。治疗既治心系疾病之标,亦调脾胃后天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书文 李东垣 学术思想 脾胃论治 心系疾病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基于“肝为罢极之本”诊治心脾疾病验案四则
4
作者 李晨 张庆祥 +2 位作者 蒋馨莹 陆柯 褚翘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肝为罢极之本”是指通过肝脏的调节,人体各脏腑组织及精气血津液运行皆弛张有度,无太过或不及,以维持中和的状态。若肝脏功能失调,影响全身气机枢转,可导致病理表现截然相反的五脏病变。如肝气疏泄不及,气滞肠腑,或肝血不足,阴津匮乏... “肝为罢极之本”是指通过肝脏的调节,人体各脏腑组织及精气血津液运行皆弛张有度,无太过或不及,以维持中和的状态。若肝脏功能失调,影响全身气机枢转,可导致病理表现截然相反的五脏病变。如肝气疏泄不及,气滞肠腑,或肝血不足,阴津匮乏,会导致大便干结、秘而不通;肝气疏泄太过,横乘脾土,又可导致腹痛泄泻、大便稀溏。肝郁乘脾,脾虚生痰,会出现乏力懒言、多寐等症状;肝火亢盛,影响心神,可导致少寐、不寐。文章列举分析基于“肝为罢极之本”诊治的脾胃病泄泻案、便秘案和心系疾病不寐案、多寐案,旨在说明临床治疗心脾疾病时可以调肝为主,调整阴阳,补虚泻实,双向调节,使肝气无太过亦无不及,全身气血不急不怠,脏腑经络等恢复和合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为罢极之本 泄泻 便秘 不寐 多寐 心脾疾病
下载PDF
基于“心-脾-肾”轴探讨韩祖成辨治老年痴呆用药思路
5
作者 刘畅 张晓乐 韩祖成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146-1150,共5页
老年痴呆病位在脑,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要病机,故基于“心-脾-肾”轴理论,针对不同证候表现,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角药配伍组合治疗,分别以“当归-炒白术-益智仁”补虚生髓、“郁金-沉香-川牛膝”养血祛瘀、“... 老年痴呆病位在脑,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要病机,故基于“心-脾-肾”轴理论,针对不同证候表现,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角药配伍组合治疗,分别以“当归-炒白术-益智仁”补虚生髓、“郁金-沉香-川牛膝”养血祛瘀、“石菖蒲-半夏-黄柏”祛痰化浊、“莲子心-茯苓-远志”交通心肾为主要代表,综合遣方用药以复脑神清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脾-肾轴 老年痴呆 角药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傅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不孕症经验介绍
6
作者 张国丽 傅萍(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9期213-217,共5页
介绍傅萍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傅萍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相互交织影响,在肾主生殖的前提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病位常在胃肠、心脾。傅萍教授以“二阳之病发心脾”理论为... 介绍傅萍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傅萍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相互交织影响,在肾主生殖的前提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病位常在胃肠、心脾。傅萍教授以“二阳之病发心脾”理论为指导,将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所致不孕症辨为脾虚胃热型和阴虚血燥型。脾虚胃热治宜健脾运中、疏郁清胃,方用加味芩连汤加减;阴虚血燥治宜滋阴润燥、交通心肾,方用蒌石散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二阳之病发心脾 傅萍
下载PDF
张艳自拟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证经验
7
作者 张楠 张艳 +1 位作者 何晓腾 刘翔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61-664,共4页
冠心病心绞痛在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属于中医学中“胸痹”“心痛”等范畴。张艳教授行医四十余载,治疗胸痹心痛疗效显著。认为其发病以气虚痰瘀交阻证型较为多见,提出“虚痰瘀”理论,自拟“冠心方”从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治法为补气健... 冠心病心绞痛在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属于中医学中“胸痹”“心痛”等范畴。张艳教授行医四十余载,治疗胸痹心痛疗效显著。认为其发病以气虚痰瘀交阻证型较为多见,提出“虚痰瘀”理论,自拟“冠心方”从脾论治冠心病心绞痛,治法为补气健脾,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化痰祛湿。该文章将张艳教授自拟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总结作出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从脾论治 虚痰瘀 名医经验 张艳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从“肝脾同调”论治冠心病科学内涵
8
作者 韩晓萌 刘悦 +5 位作者 赵誉 于茂生 李子威 卢秉久 张艳 杨关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5-70,共6页
冠心病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然其具体的发病原因仍未探明。中医学者认为痰浊、气滞是其重要标实因素,应以疏肝理气、健脾祛痰为主要治法。现代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及其维持的微环境能够通过调节炎症与脂质代谢等... 冠心病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然其具体的发病原因仍未探明。中医学者认为痰浊、气滞是其重要标实因素,应以疏肝理气、健脾祛痰为主要治法。现代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及其维持的微环境能够通过调节炎症与脂质代谢等影响冠心病及其诱发因素的发生发展,与冠心病息息相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肠道微环境作为脾脏生理功能的重要体现,与肝脏生理相关,病理相联。该文基于肝脾同调理论,探讨通过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善肠道微环境,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和调控脂质代谢,达到改善冠心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五脏相关学说探讨以心脾相关理论治疗脾胃病的思路与临床应用
9
作者 黄远程 刘鹏 +4 位作者 黄超原 文艺 李培武 庄昆海 刘凤斌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6期33-37,共5页
从心脾相关理论源流、心脾关系辨析出发,探讨基于心脾相关理论的脾胃病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认为心脾相关理论萌芽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兴盛于宋元,完善于明清,成熟于近代。在相互关系方面,心脾通过经络、五行、气血、精神情志相关,并在... 从心脾相关理论源流、心脾关系辨析出发,探讨基于心脾相关理论的脾胃病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认为心脾相关理论萌芽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兴盛于宋元,完善于明清,成熟于近代。在相互关系方面,心脾通过经络、五行、气血、精神情志相关,并在现代研究中的脑-肠轴学说中得到验证。在病因病机方面,火衰土虚、心火乘脾、心脾两虚、心胃不和是心脾相关理论中的最常见的脾胃病发病机制。临床治疗时,可针对各个病机分别以益火补土、泻心扶脾、补心健脾、调心安脾为核心治疗方法。在用药方面,以附子、干姜、桂枝、炙甘草温补心阳,以黄芪、黄连补脾泻火,以黄芪、人参、龙眼肉、当归补心健脾,以首乌藤、玫瑰花、合欢皮等调养心神以安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相关 心脾相关 脾胃病
下载PDF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和中医药诊治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元明 梁丹红 +4 位作者 梁民联 郑欢 秦书敏 吴皓萌 黄绍刚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71-2174,2179,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病理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采用单一治疗方式对部分患者难以奏效,易导致病情迁延而发展成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并无确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也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中医辨证治...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病理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采用单一治疗方式对部分患者难以奏效,易导致病情迁延而发展成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并无确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也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提高生命质量,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难治性 原因 中医药 策略 通降理论 血三脏理论 治酸不制酸
下载PDF
基于“脾虚致消”理论探讨消渴心病的病机与治疗
11
作者 张爽 杨宇峰 石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7期114-117,共4页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属中医消渴心病范畴。中医认为消渴心病发病的根本病因是脾虚,阴虚燥热是基本病机,心脾两虚是病机关键,痰瘀是重要致病因素。中药复方“益糖康”以健脾为立方之法,在临床取得了良...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属中医消渴心病范畴。中医认为消渴心病发病的根本病因是脾虚,阴虚燥热是基本病机,心脾两虚是病机关键,痰瘀是重要致病因素。中药复方“益糖康”以健脾为立方之法,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章基于“脾虚致消”理论对消渴心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医从脾论治消渴心病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心病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脾虚 痰瘀 从脾论治 病因 病机 益糖康
下载PDF
基于“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探讨血流剪切力调控冠心病的相关机制
12
作者 李子威 刘悦 +4 位作者 于茂生 赵誉 韩晓萌 张艳 杨关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8期134-138,共5页
“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包括肝脾同治的理念。肝脾居中焦,调节各脏腑之气机升降出入,正所谓“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肝脾功能失衡,可祸及于心。研究发现疏肝健脾祛痰法能够调节miR-155水平,上调胆固醇跨血管内皮转运主要受体A... “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包括肝脾同治的理念。肝脾居中焦,调节各脏腑之气机升降出入,正所谓“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肝脾功能失衡,可祸及于心。研究发现疏肝健脾祛痰法能够调节miR-155水平,上调胆固醇跨血管内皮转运主要受体ABCA1,减少胆固醇沉积,改善冠脉血流量,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新近研究表明,血流剪切应力感受器Integrin激活可致miR-155核内启动下游基因转录。基于前期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关注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冠心病形成的作用,提出“肝郁脾虚,痰浊内生”乃AS重要病机,揭示《内经》藏象理论心病防治新策略的科学内涵,为中医从肝脾防治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肝郁脾虚 Intergrin MIR-155 CE
下载PDF
吴波运用龙砂膏滋方治疗冠心病经验
13
作者 刘天娇 张悦 +1 位作者 李静 吴波(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7期745-750,共6页
总结吴波教授以龙砂膏滋方治疗冠心病的处方思路。立足于中老年冠心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基于《黄帝内经》冬藏精滋化源理论、五运六气理论以及命门学说、太极河洛理论,提出以龙砂膏滋方治疗冠心病。通过填精益髓、藏精蕴机,调理... 总结吴波教授以龙砂膏滋方治疗冠心病的处方思路。立足于中老年冠心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基于《黄帝内经》冬藏精滋化源理论、五运六气理论以及命门学说、太极河洛理论,提出以龙砂膏滋方治疗冠心病。通过填精益髓、藏精蕴机,调理脾胃、枢转阴阳,三因制宜、辨证施治,资助心之气血阴阳,激发调动人体自调能力,干预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思路。附验案两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龙砂膏滋方 五运六气 冬藏精 填精益髓 调理脾胃 吴波 《黄帝内经》
下载PDF
基于心脾相关理论探讨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思路
14
作者 岳哲宇 郑娴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0期76-80,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我国发生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医在以“痰浊-痰结-痰瘀”为整体病机演变的基础上,依据心脾相关理论提出了冠心病虽病位在心,但其形成与脾密切相关的观点。心与脾经脉相连、五行相生、气血生化互...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我国发生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医在以“痰浊-痰结-痰瘀”为整体病机演变的基础上,依据心脾相关理论提出了冠心病虽病位在心,但其形成与脾密切相关的观点。心与脾经脉相连、五行相生、气血生化互相依存,一方功能异常常会引起另一方的异常。因此,中医治疗冠心病不仅从心本身脏腑出发,还从脾论治。从脾论治冠心病主要是根据脾主运化及脾主统血两个方面:脾主运化功能主要通过影响血脂、血糖水平等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老年人脾气不足、痰浊内生,用益气健脾、祛痰化浊之法治疗,如四君子汤,方中人参可以降血糖、降血脂、抗心肌缺血,茯苓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糖的作用,白术和甘草分别能够降血糖和降血脂;而脾主统血功能则通过影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水平来影响冠心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痰浊日久影响血液运行,形成痰浊和瘀血并存的痰瘀,采取健脾祛痰化瘀的治法,如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二陈汤,前者可以有效改善心肌微循环状态。中医依据心脾相关理论,从脾主运化及脾主统血两个方面来治疗冠心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延缓冠心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脾相关理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中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对健脾法治疗冠心病可视化分析
15
作者 陈向心 陆翼 +2 位作者 郝秀炜 张铜五 孔德昭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487-1492,共6页
目的 分析中医药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探索研究新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近23年收录的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4.msi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257篇。自2000年以来,中医... 目的 分析中医药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探索研究新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近23年收录的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4.msi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257篇。自2000年以来,中医药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存在2个合作紧密的研究团队,分别以杨关林、张军平为代表;最主要研究机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共现分析频次居前3位的为“冠心病”“胸痹”“从脾论治”。结论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分子机制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从临床观察拓展到实验研究,未来该领域研究方向更多趋向于健脾祛痰化瘀法,从基因、蛋白直至关键病理环节的成链式、系统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中医药疗法 健脾法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二阳之病发心脾”从“火”论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16
作者 沙学文 王翠霞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0期34-37,共4页
中医将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归为“女子不月”范畴。《黄帝内经》中“二阳之病发心脾,不得隐曲,女子不月”是目前对闭经最早的古籍记载,表明女子不月与二阳、心脾、隐曲等有极大关系。阳明之经燥火煎灼,化生失源,燥热内生,阴血枯涸,气血... 中医将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归为“女子不月”范畴。《黄帝内经》中“二阳之病发心脾,不得隐曲,女子不月”是目前对闭经最早的古籍记载,表明女子不月与二阳、心脾、隐曲等有极大关系。阳明之经燥火煎灼,化生失源,燥热内生,阴血枯涸,气血生化乏源;心脾与经血生成关系密切,火盛燔灼,阴血既被耗又失于化生,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火盛于心从而伤及全身,自身统调失司,经血不下,致月经不来;百病皆由气所生,情志失调导致经血不通与不荣,同时情志又与心、肝、脾密切相关,情志过极可致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气血生化失调;冲任不盛,胞宫失于濡养,冲任伤于火盛,胞宫精血耗伤,皆可致女性内在生殖激素发生变化,分泌失调,从而卵巢功能下降,窦卵泡数目减少或生长不佳,体现出围绝经期症状,发为闭经,甚至影响女性生殖不孕。文章基于《黄帝内经》原文从“火”来论治女子闭经实证,阐述实火所致闭经的病因病机,以自拟三黄调经汤清阳明、心脾之火,疏情志之郁火,辅以滋阴行血之品,使燥火得清,阴得滋养,血海得充,血道通利,胞宫满盈,经血以时下,从而改善女子闭经及围绝经期症状,改善卵巢功能、激素水平及卵泡质量,为论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阳之病发心脾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实火证 三黄泻心汤
下载PDF
基于心-脾-肠轴探讨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17
作者 陶文娜 施立娜 +1 位作者 佟旭 张泽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99-204,共6页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引发社会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注,冠心病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系统对人体生理病理机制逐渐被发掘,通过分析中医学对心、脾、小肠的密切联系,基于心-脾-肠轴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引发社会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注,冠心病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系统对人体生理病理机制逐渐被发掘,通过分析中医学对心、脾、小肠的密切联系,基于心-脾-肠轴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冠心病的主要调节作用以及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揭示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求从脾论治改善肠道菌群以治疗冠心病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冠心病 小肠
下载PDF
基于“心-脾-肠”轴的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理论探讨
18
作者 李馨雅 姜钧文 张妮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9期50-53,共4页
中医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领域一直具有独特优势,临床上运用“心脾母子同治”、“心合小肠”等中医理论治疗胸痹疗效显著。近年来,众多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进程,且根据肠道菌群的特点,其... 中医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领域一直具有独特优势,临床上运用“心脾母子同治”、“心合小肠”等中医理论治疗胸痹疗效显著。近年来,众多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进程,且根据肠道菌群的特点,其很大程度上与中医学“脾”“小肠”相似,由于“心、脾、小肠”三者互相影响、相互为用。文章依据“心-脾-肠轴”理论探讨肠道菌群与冠心病间的相关性,丰富完善防治胸痹的中医药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脾-肠轴 冠心病 肠道菌群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基于“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论治冠心病
19
作者 李路珍 张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9-12,共4页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语出叶天士著作《临证指南医案》,其强调了中焦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气机及阴阳升降之枢机。冠心病以脾胃气血虚损为本,痰、瘀、膏、浊凝结血脉为标,可从中医大脾胃生理病理观入手诊治冠心病。中虚正损,气血匮乏,...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语出叶天士著作《临证指南医案》,其强调了中焦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气机及阴阳升降之枢机。冠心病以脾胃气血虚损为本,痰、瘀、膏、浊凝结血脉为标,可从中医大脾胃生理病理观入手诊治冠心病。中虚正损,气血匮乏,心脉失养是冠心病的发病基础,中虚邪实,枢轴失常,浊气攻心是冠心病的发病关键。临床治疗上采用补脾胃养心脉、畅中焦通心脉、复枢轴调寒热之法。“上下交损,当治其中”为冠心病“治中”提供理论基础,为冠心病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脾胃 病因病机 治则治法
下载PDF
基于“心脾相关,调气为先”探讨双心病中医治疗
20
作者 袁冰 袁洁 +2 位作者 黄凯琳 廖家桢 吴焕林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529-1532,共4页
双心病是机体心脏与精神心理共同致病。随着社会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患病率也逐年上涨。双心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慌、抑郁善忧、心惊胆怯、精神紧张等。根据双心病临床症状特征,可归属于中医学“胸... 双心病是机体心脏与精神心理共同致病。随着社会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患病率也逐年上涨。双心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慌、抑郁善忧、心惊胆怯、精神紧张等。根据双心病临床症状特征,可归属于中医学“胸痹”“郁证”范畴。胸痹与郁证合而为病与目前西医提出的双心病相似,为“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共病体现的一类疾病,故“心身同治”“心神同调”成为目前治疗本病的关键。根据“五脏相关理论”,心脾两脏存在母子相生、经络相贯、阴阳相承、气血相济、神志相合的生理学关系。而情志失畅为双心病重要危险因素,与肝脏密切相关。同时肝木与脾土间存在五行相克的关系。温胆汤作为化痰经典方,具有健脾化痰、理气解郁之功效;小柴胡汤具有疏解少阳枢机的功效,二者联用加强畅达气机之效。试从“心脾相关,调气为先”理论出发,探讨温胆汤联合小柴胡治疗双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病 双心病 胸痹 心脾相关 疏肝理气 温胆汤 小柴胡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