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胃不和胃脘痛辨治经验
1
作者 周永学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241-1244,共4页
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的各种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医学藏象学说和病因病机理论中,肝胃不和是导致胃脘痛发作的主要病机之一,若肝的疏泄功能失职,导致气滞、气郁、化火、克脾等皆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胃之通... 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的各种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医学藏象学说和病因病机理论中,肝胃不和是导致胃脘痛发作的主要病机之一,若肝的疏泄功能失职,导致气滞、气郁、化火、克脾等皆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胃之通降,形成肝病及胃或肝胃同病,均可导致胃脘痛。笔者根据肝胃不和的临床表现将肝胃不和病机归纳总结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肝郁化火、肝胃郁热,肝郁气滞、肝胃阴虚,肝胃气滞、气滞血瘀,肝郁脾虚、胃失和降,胆胃不和、气逆不降,胆胃郁热、痰湿中阻7个证型。现就肝胃不和辨证和治法方药进行梳理分析,以期对临床辨治胃脘痛有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肝气郁结 肝胆郁热 脾气虚弱 胃失和降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探析糖尿病泌汗异常
2
作者 张珊珊 李开民 +1 位作者 孙书彧 李晓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36-540,共5页
《脾胃论》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认识,以此为理论基础探讨糖尿病泌汗异常病机演变及辨证治疗。认为本病的发展为饮食劳役,先伤脾胃,导致元气亏损,阴火上行,进而营卫失和,阳损及阴,致汗出异常。治疗上应当注重糖尿病的治疗,兼... 《脾胃论》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认识,以此为理论基础探讨糖尿病泌汗异常病机演变及辨证治疗。认为本病的发展为饮食劳役,先伤脾胃,导致元气亏损,阴火上行,进而营卫失和,阳损及阴,致汗出异常。治疗上应当注重糖尿病的治疗,兼顾汗证。食疗为先,重用甘味,补阳泻火,平衡气火。明确糖尿病泌汗异常与中焦脾胃功能的密切关系,以期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糖尿病 汗证 阴火 脾胃亏虚 营卫失和 外邪客内
下载PDF
疏肝理气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镇海 陈锦锋 姚红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76-80,共5页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胃不和型CAG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和瑞巴派特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胃不和型CAG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和瑞巴派特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理气活血汤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病理检查评分,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理气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AG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缓解或逆转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肝胃不和证 疏肝理气活血汤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瑞巴派特片 中医证候积分 胃黏膜病理
下载PDF
陈宇清胃病推拿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研究
4
作者 游月 王峥 +1 位作者 李洁 周运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7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陈宇清胃病推拿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19年12月—2021年1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64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给予陈宇清胃病推拿法治疗)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陈宇清胃病推拿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19年12月—2021年1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64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给予陈宇清胃病推拿法治疗)和对照组(n=32,给予常规推拿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总体症状积分、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总体症状积分、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GAS、MT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宇清胃病推拿法治疗肝胃不和型FD的临床效果确切,并可上调血清GAS、MTL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胃肠蠕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宇清 肝胃不和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病推拿法 胃动素 胃泌素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研究
5
作者 朱正望 王琳琳 +2 位作者 赵静涵 朱平生 苗明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37-1444,共8页
目的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为该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中... 目的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为该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 2019、Clementine 12.0和SPSS 21.0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中药使用频次、功效分类、性味归经进行频次统计,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28篇,提取处方442首,涉及中药225味,高频药物24味,其中党参、茯苓、陈皮、柴胡的使用频次最多,功效分类以补虚药、理气药最为常见,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多归脾、肺、胃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0种药物组合,因子分析提取了9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4类。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最多,对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2种药物组合,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2类。结论中医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益气健脾、疏肝行气药为主,甘温补虚、辛开苦降,辨证配伍化湿、解表、清热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证型 肝胃不和证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益气健脾 疏肝行气
下载PDF
从胆辨治糖尿病胃轻瘫
6
作者 孙超凡 冯兴中 +5 位作者 高慧娟 林宇涵 王春潺 陈元昊 艾菲拉·艾克帕尔 杨晓晖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8-673,共6页
关于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治疗,中医学既往多从升清降浊、辛开苦降等法论治,以调理脾胃气机升降,恢复中焦运化为最终目的。通过探讨胆与脾胃的生理联系及其与DGP的病理联系,认为胆腑同样也参与了机体的血糖控制及消化活动,与该病的发病... 关于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治疗,中医学既往多从升清降浊、辛开苦降等法论治,以调理脾胃气机升降,恢复中焦运化为最终目的。通过探讨胆与脾胃的生理联系及其与DGP的病理联系,认为胆腑同样也参与了机体的血糖控制及消化活动,与该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胆为少阳枢机,内藏精汁,内寄相火,主升发疏泄,司决断情志,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与胆密切相关。当胆腑功能出现异常时,机体亦会有肠道菌群失调、胃肠激素紊乱、胃排空延迟、血糖升高等改变,这与现代医学对于DGP的发病认识相符合。提出“木郁达之”的治疗原则,随证治疗DGP,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发病机制 胆胃失和
下载PDF
张珍玉教授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诊治胃脘痛的学术经验探析
7
作者 陈加新 郭光玲 +1 位作者 邱啸 魏凤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142-146,共5页
总结张珍玉教授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诊治胃脘痛的学术经验,认为胃脘痛病机是气机失调,复气机之关键应以调气为本,调气应主在脏腑脾胃但不离肝胆。胃脘痛之治以中土脾胃之气升降协调为用,或因乙木己土不升,肝脾左旋失职,虚证俱多,以疏肝健... 总结张珍玉教授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诊治胃脘痛的学术经验,认为胃脘痛病机是气机失调,复气机之关键应以调气为本,调气应主在脏腑脾胃但不离肝胆。胃脘痛之治以中土脾胃之气升降协调为用,或因乙木己土不升,肝脾左旋失职,虚证俱多,以疏肝健脾为主;或因甲木戊土不降,胆胃右转失司,多为实证,治以利胆降气和胃为先;或因肝脾不升胆胃不降,当肝脾胆胃同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气机失调 气机升降 调气 肝脾左旋 胆胃右转 张珍玉
下载PDF
神阙面碗灸治疗小儿脾胃失和型肠胀气临床研究
8
作者 刘龙 王静洁 +1 位作者 刘丽 庄煜玲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1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神阙面碗灸治疗小儿脾胃失和型肠胀气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肠蠕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脾胃失和型肠胀气患儿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益生菌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神阙面碗灸治疗小儿脾胃失和型肠胀气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肠蠕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脾胃失和型肠胀气患儿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益生菌治疗,研究组采用神阙面碗灸治疗。观察2组肠蠕动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少于治疗前,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面碗灸治疗小儿脾胃失和型肠胀气可促使患儿肠蠕动,改善患儿胃肠功能、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胀气 脾胃失和型 儿童 面碗灸 神阙 中医证候积分 肠蠕动
下载PDF
金铃调胃汤配合深刺背俞穴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9
作者 曹婕 刘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4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金铃调胃汤配合深刺背俞穴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于南昌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肝胃不和型CAG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参考组,各35例。参考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目的观察金铃调胃汤配合深刺背俞穴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于南昌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肝胃不和型CAG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参考组,各35例。参考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枸橼酸铋钾),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给予金铃调胃汤配合深刺背俞穴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及中医证候(嗳气、泛酸、痞闷、胃脘疼痛)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参考组的82.86%(29/35)(P<0.05)。治疗后,观察组GAS、MTL水平均较参考组高,嗳气、泛酸、痞闷、胃脘疼痛积分均较参考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铃调胃汤配合深刺背俞穴治疗肝胃不和型CAG,效果较为理想,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肝胃不和证 金铃调胃汤 深刺背俞穴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10
作者 张敏 李冬梅 +1 位作者 史攀 刘睿智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9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相关因素,为消化道肿瘤辨证的标准化、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12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20例...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相关因素,为消化道肿瘤辨证的标准化、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12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2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共获取有效中医四诊症状39项,其中发生率>50%的有脉弦、少神、舌红、胃脘痞满,发生率30%~50%的有腹胀、夜寐不佳、神疲乏力、苔白、苔薄、脉细、腹部隐痛、精神不振、苔黄、舌黯、舌色淡红、泛酸嘈杂、烦躁易怒、嗳气、少气懒言、食后尤甚、脘腹胀痛。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脾胃虚弱证(38例,占31.67%)>瘀血内阻证(33例,占27.50%)>肝胃不和证(21例,占17.50%)>脾虚湿盛证(16例,占13.33%)>气机阻滞证(12例,占10.00%)。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有无饮酒史、有无不良饮食习惯、不同肿瘤类型、有无肿瘤转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婚姻状况、有无消化道病史、有无吸烟史、有无手术治疗、有无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胃虚弱证最多,其次为瘀血内阻证,而气机阻滞证最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有无饮酒史、有无不良饮食习惯、不同肿瘤类型、有无肿瘤转移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中医证型 脾胃虚弱证 瘀血内阻证 肝胃不和证 脾虚湿盛证 气机阻滞证 分布规律
下载PDF
柴胡牡蛎汤加味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临床研究
11
作者 蒋海良 郑君渭 彭永剑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0期31-35,共5页
目的:观察柴胡牡蛎汤加味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Hp阳性CSG肝胃不和证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予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四联疗法联... 目的:观察柴胡牡蛎汤加味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Hp阳性CSG肝胃不和证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予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四联疗法联合柴胡牡蛎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趋化因子-1 (MCP-1)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疾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p根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24%、95.12%,均高于对照组68.29%、75.61%(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IL-8、TNF-α、MCP-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IL-8、TNF-α、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疾病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2.44%,均低于对照组41.18%、21.95%(P<0.05)。结论:柴胡牡蛎汤加味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CSG肝胃不和证,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Hp根除率和临床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肝胃不和证 柴胡牡蛎汤 四联疗法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趋化因子-1
下载PDF
柴龙逆萎汤辅助治疗肝胃不和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项镇新 张冠成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9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柴龙逆萎汤辅助治疗肝胃不和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肝胃不和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n=42)与B组(n=42)。B组使用多潘立酮片治疗,A组... 目的分析柴龙逆萎汤辅助治疗肝胃不和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肝胃不和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n=42)与B组(n=42)。B组使用多潘立酮片治疗,A组使用多潘立酮片联合自拟柴龙逆萎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胃肠激素水平、炎症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白介素(IL)-32、人表皮生长因子(EGF)明显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动素、胃泌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明显升高,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柴龙逆萎汤辅助治疗肝胃不和证慢性浅表性胃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胃肠激素水平,缓解胃黏膜损伤及炎症反应,具有较高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龙逆萎汤 肝胃不和 慢性浅表性胃炎 炎症 中医证候评分
下载PDF
胃力胶囊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胆胃不和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哲 张静 金建军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42-47,共6页
目的:观察胃力胶囊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胆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胃肠激素、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BRG胆胃不和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胃力胶囊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胆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胃肠激素、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BRG胆胃不和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胃力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胆汁反流分级,胃黏膜炎症、第二版慢性胃炎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CG V2.0)、症状评分,以及胃肠激素、炎症指标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67%,高于对照组76.00%(P<0.05)。2组胆汁反流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胆汁反流程度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胃黏膜炎症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QLICD-CG V2.0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胃黏膜炎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QLICD-CG V2.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上腹痛、嗳气、胃灼热感、泛酸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4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胃动素(MT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浆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GAS、CCK、TNF-α、MCP-1、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胃力胶囊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BRG胆胃不和证,能安全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其胆汁反流,减轻内镜下胃黏膜炎症表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胃不和证 胃力胶囊 铝碳酸镁片 生活质量 胃肠激素 炎症指标
下载PDF
姜德友教授胆胃不和系列病证治疗思维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宛芝 姜德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430-1435,共6页
[目的]总结姜德友教授治疗胆胃不和系列病证的临床经验。[方法]从胆胃不和的生理、病理入手,分析胆胃不和的病证、病机,明确其治疗思路,进而组方用药,并以两则病例作为临床例证。[结果]胆胃不和往往会产生胆胃综合征、精神障碍、失眠等... [目的]总结姜德友教授治疗胆胃不和系列病证的临床经验。[方法]从胆胃不和的生理、病理入手,分析胆胃不和的病证、病机,明确其治疗思路,进而组方用药,并以两则病例作为临床例证。[结果]胆胃不和往往会产生胆胃综合征、精神障碍、失眠等一系列的病变。针对此类病证的共同病机,姜教授采用扶土汤加利胆药治疗胆胃综合征,高兴汤治疗精神障碍,高兴汤转扶土汤治疗失眠,取效显著。两则验案中,患者既有胃炎、胆囊炎、脂肪肝等胆胃综合征的症状,也存在精神障碍、失眠等情志方面的问题,治以“和胃利胆,理气化痰;解郁和中,条畅枢机;养护胃气,安神助眠”后,均取得显效。[结论]姜教授对胆胃不和的病因病机具有独到见解,其临床思维和采用复法施治并适时转方的治疗方法,值得学习借鉴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胃不和 胆胃综合征 精神障碍 失眠 审机辨病 转方
下载PDF
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邵明影 田耀洲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3期4707-4709,共3页
胆汁反流性胃炎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为多种原因引起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胆汁、胰液等)反流入胃而导致的胃黏膜炎症反应,在中医学中属于“胃脘痛、嘈杂、痞满、胆瘅、呕苦”等范畴,并且临床上以肝胃不和型最为常见,其反复发作对患者... 胆汁反流性胃炎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为多种原因引起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胆汁、胰液等)反流入胃而导致的胃黏膜炎症反应,在中医学中属于“胃脘痛、嘈杂、痞满、胆瘅、呕苦”等范畴,并且临床上以肝胃不和型最为常见,其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文章就近年来中西医在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胆汁反流性胃炎 肝胃不和证 综述
下载PDF
肝胃不和证诊断标准及应用现状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静 李玉锋 王垂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7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近5年现代文献中肝胃不和证的诊断标准及其应用现状和规律。方法通过系统整理万方数据、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VIP)等三大数据库2017年—2021年有关肝胃不和证诊断标准的现代文献,将获取的诊断标准使用情况及诊断内容和判... 目的分析近5年现代文献中肝胃不和证的诊断标准及其应用现状和规律。方法通过系统整理万方数据、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VIP)等三大数据库2017年—2021年有关肝胃不和证诊断标准的现代文献,将获取的诊断标准使用情况及诊断内容和判定形式等信息整理到Excel表格中,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共选出181篇文献,涉及诊断标准59项,使用频次2次以上的19项,包含病名20种,以消化系统疾病居多。出现次数最高的前5位症状分别是胸胁胀满或窜痛(22次)、嗳气(21次)、胃脘胀满或胀痛(21次)、脉弦(20次)、情绪不遂复发或加重(16次),判定形式以主症结合次症为主。结论肝胃不和证诊断标准主要是采用病证结合的模式,多数研究也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共识意见等。然而,不同权威机构对于肝胃不和证的分型有不同的看法,需进一步的明确和规范。研究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帮助,共同促进肝胃不和证诊断标准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胃不和证 诊断标准 文献研究
下载PDF
枳壳陈皮饮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倩 沈晓萍 +2 位作者 王宇 许多 李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2期123-127,共5页
目的评估枳壳陈皮饮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94例肝胃不和证FD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试验组给予枳壳陈皮饮中药颗粒剂,对... 目的评估枳壳陈皮饮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94例肝胃不和证FD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试验组给予枳壳陈皮饮中药颗粒剂,对照组给予枳壳陈皮饮模拟颗粒剂。各组用药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FD亚型积分及症状总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精神心理评分。结果试验结束时试验组脱落6例,余41例;对照组脱落5例,余42例。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窘迫综合征、上腹疼痛综合征及FD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饱胀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早饱感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上腹痛、上腹烧灼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总评分、精神总评分、健康调查量表36评分,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有临床意义的安全指标异常或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枳壳陈皮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餐后窘迫综合征 上腹疼痛综合征 肝胃不和证 枳壳陈皮饮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及胃动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欧邦权 赵云燕 雷晓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2131-2135,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中医证型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胃动素(MLT)的关系。【方法】选择在广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77例,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虚气滞型41例,肝胃不和型22例...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中医证型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胃动素(MLT)的关系。【方法】选择在广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77例,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虚气滞型41例,肝胃不和型22例,脾胃湿热型14例,比较3种不同证型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SAS评分、SDS评分及MLT的差异。【结果】(1)7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44例(57.14%)存在焦虑,52例(67.53%)存在抑郁。(2)3组不同证型患者的年龄和发病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不同证型患者的性别分布、SAS评分、SDS评分及ML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脾虚气滞型及肝胃不和型女性发病率均高于脾胃湿热型,脾虚气滞型及肝胃不和型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脾胃湿热型,脾虚气滞型及肝胃不和型患者MLT水平均低于脾胃湿热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容易合并焦虑抑郁,其不同证型与SAS评分、SDS评分及MLT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该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客观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证型 脾虚气滞 肝胃不和 脾胃湿热 焦虑抑郁 胃动素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合黄连温胆汤联合针刺治疗脾胃湿热型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夏烨 俞嵩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2期1895-1899,共5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黄连温胆汤联合针刺治疗脾胃湿热型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脾胃湿热型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合黄连温胆汤联合...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黄连温胆汤联合针刺治疗脾胃湿热型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脾胃湿热型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合黄连温胆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肠屏障功能障碍预警指标[D-乳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IFABP)、二胺氧化酶]、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D-乳酸、I-FABP及二胺氧化酶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及CD4^(+)/CD8^(+)低于本组治疗前,CD8+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2、IL-6及TNF-α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功能、生理功能、活力、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等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合黄连温胆汤联合针刺治疗脾胃湿热型浅表性胃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屏障功能恢复正常,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胃炎 胃痞 脾胃湿热证 针刺疗法 半夏泻心汤 黄连温胆汤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论陈士铎辨治耳鸣病症思想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慧敏 王爱成 《四川中医》 2023年第2期51-54,共4页
清代医家陈士铎对耳鸣病症见解独到,他认为耳鸣的病因有心肾不交、胆气不舒致风火侵袭、肝胆气郁、肝血虚损及阳虚。根据阴阳、气血相互转化、脏腑相关关系,结合耳鸣的病因病机,提出交通心肾、舒发肝胆、疏肝健脾、补益气血、补阳滋阴... 清代医家陈士铎对耳鸣病症见解独到,他认为耳鸣的病因有心肾不交、胆气不舒致风火侵袭、肝胆气郁、肝血虚损及阳虚。根据阴阳、气血相互转化、脏腑相关关系,结合耳鸣的病因病机,提出交通心肾、舒发肝胆、疏肝健脾、补益气血、补阳滋阴等治疗方法,自拟两归汤、润胆汤、开郁至神汤、缓中汤、发阳通阴汤等方药,组方用药层层深入,方药精湛。根据相关医案可知,陈士铎诊治耳鸣病症的思维依然运用在当代临床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士铎 耳鸣 心肾不交 肝胆 阳虚 《辨证录》 辨证论治 方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