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心风”理论探讨胃肠神经官能症证治
1
作者 王建康 邓颖萍 +3 位作者 陈璐佳 孙常波 张徐 夏煜听 《河南中医》 2024年第6期811-815,共5页
胃肠神经官能症属于《黄帝内经》“心风”范畴,病位在心,兼及脾、胃、肝,基本病机为风邪扰乱心神,病邪为风,兼挟寒、热、痰、滞,治疗以祛风宁心为法。张仲景深化《黄帝内经》“心风”理论,提出11种治疗方法。祛风泻肝法用于肝风逆袭型... 胃肠神经官能症属于《黄帝内经》“心风”范畴,病位在心,兼及脾、胃、肝,基本病机为风邪扰乱心神,病邪为风,兼挟寒、热、痰、滞,治疗以祛风宁心为法。张仲景深化《黄帝内经》“心风”理论,提出11种治疗方法。祛风泻肝法用于肝风逆袭型“心风”,方用奔豚汤;祛风散寒法用于风寒外侵型“心风”,方用桂枝加桂汤;祛风顺气法用于风阻气逆型“心风”,方用桂枝生姜枳实汤;祛风蠲痰法用于风痰痹阻型“心风”,方用枳实薤白桂枝汤;祛风透热法用于风扰热郁型“心风”,方用栀子豉汤;祛风健脾法用于风伤脾胃型“心风”,应心脾同治,方用泻心汤类方;祛风降胃法用于风热伤胃型“心风”,方用黄连汤;祛风豁痰法用于胸膈风痰型“心风”,方用瓜蒂散;祛风温中法用于风寒伤胃型“心风”,方用吴茱萸汤;祛风调肝法用于肝逆犯心型“心风”,方用乌梅丸;祛风行饮法用于风扰饮滞型“心风”,方用桂枝汤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神经官能症 “心风” 祛风宁心法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祛寒逐风合剂治疗尢王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延昌 席书贤 +2 位作者 李和平 郑修丽 卢雨蓓 《甘肃科学学报》 2001年第1期74-77,共4页
祛寒逐风合剂是以 1 972年由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中“伤寒逐风方”为基础方配制而成的中药制剂 ,供临床使用。方中有制附片、川椒、细辛、白术、川芎、制鳖甲等 ,以温经散寒为主 ,佐以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补益肝肾 ,遵《黄帝内经》... 祛寒逐风合剂是以 1 972年由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中“伤寒逐风方”为基础方配制而成的中药制剂 ,供临床使用。方中有制附片、川椒、细辛、白术、川芎、制鳖甲等 ,以温经散寒为主 ,佐以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补益肝肾 ,遵《黄帝内经》中“寒者热之”、“治寒以热”之大法 ,主要用于治疗尢王 痹 (类风湿性关节炎 )之辩证为风寒湿阻者。几年来临床观察 1 2 0例 ,其中治愈 2 3例 ,好转 95例 ,临床验证取得了满意疗效 ,与宝光牌风湿液治疗该病作对照 ,其疗效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 .0 1 ) ,且该药对中医辩证为风寒湿阻之各种痹证 ,包括西医诊断之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关节炎、各种腰腿痛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有望成为治疗风湿病的一种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寒逐风合剂 武威 汉代医简 wang痹 类风湿性关系炎 中医药治法 中药制剂
下载PDF
清热活血搜风法治疗皮肤病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石红乔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2期114-115,共2页
本文运用清热活血搜风法治疗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慢性小腿溃疡等皮肤慢性疾病,通过分析其疗效及用药体会,提示在治疗慢性皮肤疾病中,针对热、瘀、风常见病邪,采用清热活血搜风法治疗,顾及全面,治疗不易复发。
关键词 清热活血搜风法 银屑病 神经性皮炎 慢性小腿溃疡
下载PDF
疏风润燥法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晓荣 安化捷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3期383-384,共2页
目的:探讨疏风润燥法治疗风燥犯肺证的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感冒后咳嗽患者,男55例,女30例,年龄20-70岁,病程3-8周,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男30例,女13例,年龄25-70岁,采用口服强力枇杷露治疗,7天... 目的:探讨疏风润燥法治疗风燥犯肺证的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感冒后咳嗽患者,男55例,女30例,年龄20-70岁,病程3-8周,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男30例,女13例,年龄25-70岁,采用口服强力枇杷露治疗,7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0-65岁,服用美敏伪麻溶液,7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咳嗽、咳痰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05%;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中10例患者分别出现嗜睡、头晕、心悸、恶心等不良反应,治疗组中无相应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风润燥法是治疗风燥犯肺证的感冒后咳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润燥法 感冒后咳嗽 风燥犯肺证
下载PDF
祛风散寒法治疗风寒束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祛风散寒法治疗风寒束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风寒束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祛风散寒法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祛风散寒法治疗风寒束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风寒束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祛风散寒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后各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咳嗽、咯痰、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50±1.15)、(4.20±1.27)、(3.30±1.02)、(3.50±1.36)d均短于对照组(5.50±1.54)、(5.30±1.58)、(4.50±1.33)、(4.90±1.5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21.70±3.64)ng/L、(1.25±0.67)μg/L、(17.50±4.11)mg/L均低于对照组(29.90±4.48)ng/L、(2.84±0.74)μg/L、(26.30±4.17)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祛风散寒法治疗风寒束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实验室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散寒法 风寒束肺型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下载PDF
祛风散寒通络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验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传兰 吴远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第16期65-67,共3页
面痛是一种中老年人多发疾病,也是难治顽固性疾病,近几年面痛一直趋向低龄化,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还降低其生活质量。文章总结吴远华教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验。吴远华教授根据其近二十年的临床经验,概括面痛的总病机为面部三阳经... 面痛是一种中老年人多发疾病,也是难治顽固性疾病,近几年面痛一直趋向低龄化,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还降低其生活质量。文章总结吴远华教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验。吴远华教授根据其近二十年的临床经验,概括面痛的总病机为面部三阳经筋受邪结聚,阳气阻遏,不通则痛,以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临床拟方荜茇定痛汤,辨证加减运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面痛 祛风散寒通络法 荜茇定痛汤
下载PDF
温阳祛风湿止痛法结合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占欢腾 梁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21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温阳祛风湿止痛法结合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象均来源于我院的门诊患者,参照有关阳虚寒凝型KOA的诊断标准,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阳虚寒凝型KOA患者30例作为治疗组,进行中医辨证,予以温阳祛风... 目的研究温阳祛风湿止痛法结合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象均来源于我院的门诊患者,参照有关阳虚寒凝型KOA的诊断标准,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阳虚寒凝型KOA患者30例作为治疗组,进行中医辨证,予以温阳祛风湿止痛法结合温针灸治疗。再选择30例阳虚寒凝型KOA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的VAS评分、Lvsholm评分、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Lvsholm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76.7%(23/30)(P<0.05)。结论温阳祛风湿止痛法结合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KOA的临床效果较西医治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 祛风湿 止痛法 温针灸 阳虚寒凝型 膝骨性关节炎 痹证
下载PDF
张佩江运用祛风散寒通络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明阳 李鹏超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10-114,共5页
风寒侵袭头面部,引起经脉凝滞、阻遏日久而经脉痹阻,逐渐可发为三叉神经痛。张佩江在临床上遵循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在古代医家辨治该病的基础上,结合“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理论,针对风寒阻络型三叉神经痛,以祛风散寒为要,以通阻滞... 风寒侵袭头面部,引起经脉凝滞、阻遏日久而经脉痹阻,逐渐可发为三叉神经痛。张佩江在临床上遵循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在古代医家辨治该病的基础上,结合“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理论,针对风寒阻络型三叉神经痛,以祛风散寒为要,以通阻滞、畅经络为治法,形成“祛风散寒通络”的治疗法则,使头面部经脉气血通畅,最终消除“不通则痛”,达到通络止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祛风散寒通络法 张佩江
下载PDF
痹证用麻黄浅识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波 苏奎国 +1 位作者 岳利峰 姜良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47-1049,共3页
历代医家多以麻黄治疗外感风寒、咳喘、水肿等症,却忽视其在痹证治疗中的应用。结合历代本草、方书对麻黄治疗痹证的论述,笔者认为麻黄以其辛温走散之性,善于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宣痹,深合痹证风寒湿邪气袭人,邪阻经络,气血不畅,... 历代医家多以麻黄治疗外感风寒、咳喘、水肿等症,却忽视其在痹证治疗中的应用。结合历代本草、方书对麻黄治疗痹证的论述,笔者认为麻黄以其辛温走散之性,善于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宣痹,深合痹证风寒湿邪气袭人,邪阻经络,气血不畅,瘀血内阻之病机,故麻黄适当配伍后,可广泛用于各型痹证,并附验案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麻黄 祛风除湿 温经散寒 通络宣痹
原文传递
脾胃学说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立忠 郭健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12-514,共3页
《黄帝内经》为脾胃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李东垣开脾胃论之先河,成为补土派的鼻祖。脾胃同居中焦,不仅司纳化升降功能,而且联系诸脏,畅达六腑,通行经络。脾与胃的生理功能不相同,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反相成的,这种矛盾而又统一的特... 《黄帝内经》为脾胃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李东垣开脾胃论之先河,成为补土派的鼻祖。脾胃同居中焦,不仅司纳化升降功能,而且联系诸脏,畅达六腑,通行经络。脾与胃的生理功能不相同,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反相成的,这种矛盾而又统一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化和纳、升和降、湿和燥3个方面。临床上根据病证的不同表现可采用不同的治法,主要有:健脾化痰,理气和中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法;健脾养胃,益气和中法;和胃降逆,开结散痞法;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法;温中健脾,散寒止痛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学说 健脾化痰、理气和中法 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法 健脾养胃、益气和中法 和胃降逆、开结散痞法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法 温中健脾、散寒止痛法
下载PDF
阔韧带撕裂综合征中医辨治四法
11
作者 苏庆洋 王忠民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720-723,共4页
阔韧带撕裂综合征是女性产伤或外伤导致阴道裂伤出血而引发的阔韧带内出血或者阔韧带血肿,属创伤引发的妇产科综合征。西医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但临床以中医药活血化瘀为主进行治疗同样有较好的疗效。阔韧带撕裂综合征的形成病因与创... 阔韧带撕裂综合征是女性产伤或外伤导致阴道裂伤出血而引发的阔韧带内出血或者阔韧带血肿,属创伤引发的妇产科综合征。西医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但临床以中医药活血化瘀为主进行治疗同样有较好的疗效。阔韧带撕裂综合征的形成病因与创伤出血有关,属于中医所说离经之血,其基本病机故此为瘀血所为。同时,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可致出血加剧,而恶血不去,新血难安,极易形成血肿。本文就其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用药技巧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临床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运用理气活血法、温经散寒法、疏肝解郁法、益气化瘀法等进行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韧带撕裂综合征 理气活血法 温经散寒法 疏肝解郁法 益气化瘀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