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烈度区快速施工跨线桥基础隔震性能研究
1
作者 燕斌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0,共7页
为适应高烈度区跨线桥快速施工的需要,提出基础隔震跨线桥的设计理念。以某2×25m高速公路跨线桥为工程背景,将铅芯橡胶支座作为基础隔震装置进行研究。采用Midas/Civil建立桥梁动力分析模型,选取7条时程曲线作为地震动输入,对跨线... 为适应高烈度区跨线桥快速施工的需要,提出基础隔震跨线桥的设计理念。以某2×25m高速公路跨线桥为工程背景,将铅芯橡胶支座作为基础隔震装置进行研究。采用Midas/Civil建立桥梁动力分析模型,选取7条时程曲线作为地震动输入,对跨线桥进行顺桥向和横桥向时程分析,对比采用基础隔震体系前后跨线桥抗震性能的变化,并分析弹性挡块对跨线桥地震位移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基础隔震跨线桥将主梁与中墩作为整体预制安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现场作业时间,理论上可作为跨线桥快速施工的一种方式;相比于常规结构体系,基础隔震体系既能降低中墩地震内力,又能减小梁端支座位移,可显著提升跨线桥在顺桥向和横桥向的抗震性能;弹性挡块可有效控制基础隔震跨线桥的地震位移,但使得桥墩的地震内力明显增大,设计时应注意二者的平衡,合理选择弹性挡块的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线桥 快速施工 基础隔震 隔震支座 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位移控制方法
下载PDF
外包钢壳混凝土拱形桥塔节段拼装几何姿态预测研究
2
作者 桂水荣 李勇康 +1 位作者 尹樟勇 杨龙贵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3,共8页
赣州市集结大桥主桥为外包钢壳混凝土拱形桥塔斜拉桥,为确保钢混组合拱形桥塔节段拼装精准合龙,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拱形桥塔空间几何模型,分析外包钢壳和混凝土湿重对桥塔变形的影响,采用切线初始位移法对桥塔施工阶段位移进行预测... 赣州市集结大桥主桥为外包钢壳混凝土拱形桥塔斜拉桥,为确保钢混组合拱形桥塔节段拼装精准合龙,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拱形桥塔空间几何模型,分析外包钢壳和混凝土湿重对桥塔变形的影响,采用切线初始位移法对桥塔施工阶段位移进行预测,通过求解制造线形对桥塔待拼装节段进行预偏修正,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外包钢壳能显著减小桥塔变形;施工阶段桥塔变形主要由混凝土湿重引起,临时支撑能有效减小混凝土浇筑产生的横向变形。基于切线初始位移法的几何姿态预测方法能有效预测桥塔拼装全过程几何姿态,实测成桥阶段桥塔各节段最大偏位为6 mm,小于施工控制要求,具有较高的实施精度,可保证成桥状态下桥塔几何姿态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外包钢壳混凝土拱形桥塔 几何姿态预测 切线初始位移法 混凝土湿重 变形影响 线形控制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基于零位移与无应力状态控制的斜拉扣挂施工扣索力确定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余玉洁 罗永琪 +1 位作者 周文 蒋丽忠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
大跨度拱桥常采用斜拉扣挂法开展拱肋施工,但在节段拼装过程中扣索索力和拱肋空间位形之间互相影响,索力优化计算以及扣索状态控制问题复杂。提出改进零位移法结合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复合扣索力计算方法:基于改进型零位移法快速得到满... 大跨度拱桥常采用斜拉扣挂法开展拱肋施工,但在节段拼装过程中扣索索力和拱肋空间位形之间互相影响,索力优化计算以及扣索状态控制问题复杂。提出改进零位移法结合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复合扣索力计算方法:基于改进型零位移法快速得到满足成拱线形要求的扣索力大小,基于成拱索力采用无应力状态法反推各施工阶段扣索索力。该复合方法可避免传统零位移法扣索力不准和反复迭代计算的缺陷,施工中扣索可实现一次张拉,后续节段拼装中无需对扣索进行索力调整。以某跨径430 m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缆扣合一施工为工程应用背景,采用的零位移法结合无应力状态法对大跨度非对称式钢结构拱肋进行斜拉扣挂拼装的扣索力求解和施工模拟。分析拼装过程中扣索力变化规律,并对比验证实际线形与目标线形偏差,以及拱肋应力与设计应力之间偏差程度。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复合算法理论简单且索力求解计算便捷。所求的扣索力可有效保证拱肋拼装完成及松索后拱肋线形和受力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斜拉扣挂法 扣索力计算 零位移法 无应力状态法
下载PDF
平行流交叉口车道控制与信号配时组合优化
4
作者 宋浪 王健 +1 位作者 杨璐 安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47-1658,共12页
为了提升平行流交叉口实际应用的灵活性,提出车道控制与信号配时组合优化方法,将单向、非对称双向、对称双向、三向、四向设置与布设方向组合共16种方案整合到优化模型中,通过修正交通冲突矩阵自动生成相位相序方案.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 为了提升平行流交叉口实际应用的灵活性,提出车道控制与信号配时组合优化方法,将单向、非对称双向、对称双向、三向、四向设置与布设方向组合共16种方案整合到优化模型中,通过修正交通冲突矩阵自动生成相位相序方案.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实现交叉口设置方案选择、车道分配和信号配时的组合优化.结果表明,在各种流量场景下,对称双向、三向、四向设置方案相较于常规交叉口分别能够提升约20%、20%、50%的通行能力,单向、非对称双向设置方案通行能力与常规交叉口接近,说明平行流交叉口不宜采用单向、非对称双向设置.四向设置方案通行能力的提升幅度最大,最大值能达到70.51%.对称双向和三向设置方案的通行能力提升相差不大,但三向设置在不对称流量场景中的表现优于对称双向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控制方法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平行流交叉口 移位左转
下载PDF
DCM船施工管理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冼嘉和 吴晓锋 王冲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0年第3期65-68,共4页
DCM施工工艺复杂,需要控制的参数多,施工难度大。为提高DCM桩的施工工效和质量,开发了DCM船施工管理系统,集成了船舶定位系统、船舶自动平衡系统、制浆及输浆控制系统、深层水泥浆搅拌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船舶平面定位与移船、船舶自动... DCM施工工艺复杂,需要控制的参数多,施工难度大。为提高DCM桩的施工工效和质量,开发了DCM船施工管理系统,集成了船舶定位系统、船舶自动平衡系统、制浆及输浆控制系统、深层水泥浆搅拌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船舶平面定位与移船、船舶自动调平、DCM桩施工过程参数设定、施工过程控制及监视、数据存储及传输,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数据共享、联动控制,是DCM船舶的关键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处理 dcm工法 dcm 船舶定位 船舶调平 施工控制 管理系统
下载PDF
放大工装及响应谱控制在振动试验中的应用
6
作者 喻琴 聂国柱 +1 位作者 赵玉杰 金江波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4年第4期184-186,共3页
某安装于飞机作动筒内的传感器振动量值约为130 g,超过了振动台额定量级。文章灵活利用振动工装的传递特性,设计了具有放大作用的工装,使振动台的输出量级放大并传递给试验件,以达到振动台低输出而试验件高量级振动的理想效果。然后,搭... 某安装于飞机作动筒内的传感器振动量值约为130 g,超过了振动台额定量级。文章灵活利用振动工装的传递特性,设计了具有放大作用的工装,使振动台的输出量级放大并传递给试验件,以达到振动台低输出而试验件高量级振动的理想效果。然后,搭建了振动试验系统,运用加速度响应控制方法成功完成了位移传感器高量值持续14 h的振动耐久环境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装的设计达到既定的放大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传感器 振动试验 放大工装 响应谱控制
下载PDF
水电站控制网复测与点位稳定性分析
7
作者 陈昌耀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水电站边坡变形监测对于工程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控制网复测与点位稳定性分析是变形监测的基础。以浙江省仙居抽水蓄能电站控制网复测与点位稳定性分析为例,介绍了一级边角网水平角、边长、天顶距观测技术和方法,对观测数据采用测站平差... 水电站边坡变形监测对于工程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控制网复测与点位稳定性分析是变形监测的基础。以浙江省仙居抽水蓄能电站控制网复测与点位稳定性分析为例,介绍了一级边角网水平角、边长、天顶距观测技术和方法,对观测数据采用测站平差计算、水平角中误差计算、边长观测结果改正计算、三角高程概算等预处理,并检验了观测数据的粗差、控制网粗平差、精密三角高程网平差、平面控制网平差等以判定测量精度,采用平均间隙法和单点位移分量法对控制点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仙居抽水蓄能电站控制网采用的技术方法能够满足国家一等三角网精度指标,控制网点位误差和误差椭圆均符合精度要求;除TN01点未通过动点检验外,其余点均通过了稳定性检验,没有明显位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网复测 稳定性分析 平均间隙法 单点位移分量法
下载PDF
基于力法的含砂淤泥质土层冻结壁厚度计算
8
作者 王雨 解健康 +3 位作者 龙坤 赵雷 陈科旭 孙鹤轩 《路基工程》 202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高含水软弱地层多采用人工冻结法施工,冻结壁厚的设计是关键。通过理论推导及模型简化,提出含砂淤泥质土层冻结壁厚的设计方法。以苏州地铁联络通道为依托,在室内还原现场条件,得到某一温度下人工冻土的物理力学试验参数,并对其进行综... 高含水软弱地层多采用人工冻结法施工,冻结壁厚的设计是关键。通过理论推导及模型简化,提出含砂淤泥质土层冻结壁厚的设计方法。以苏州地铁联络通道为依托,在室内还原现场条件,得到某一温度下人工冻土的物理力学试验参数,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强度控制法与力法为计算基础,考虑所涉及的相关安全系数,确定含砂淤泥质土层冻结壁厚为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软弱地层 人工冻结法 冻结壁厚度 强度控制法 位移监测
下载PDF
DCM Boost PFC数字化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开明 陈浩龙 +1 位作者 蔡逢煌 王武 《电气自动化》 2014年第4期47-49,53,共4页
传统断续导通模式的Boost PFC采用单电压环控制算法实现,但存在输入电流畸变大、功率因数不高的问题,从理论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单电压环控制法不足的原因,根据Boost PFC电路在断续导通模式下的输入输出电压比,利用功率守恒原则,提出了适... 传统断续导通模式的Boost PFC采用单电压环控制算法实现,但存在输入电流畸变大、功率因数不高的问题,从理论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单电压环控制法不足的原因,根据Boost PFC电路在断续导通模式下的输入输出电压比,利用功率守恒原则,提出了适用于断续导通模式的DCM预测电流法,与单电压环控制法相比电流畸变、功率因数均得到改善。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数字控制 dcm预测电流法 单电压环法 断续导通模式
下载PDF
Velocity plus displacement equivalent force control for real-time substructure testing 被引量:1
10
作者 Zhou Huimeng D.Wagg Wang Tao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8年第1期87-102,共16页
This paper employs a velocity plus displacement(V+D)-based equivalent force control(EFC) method to solve the velocity/displacement difference equation in a real-time substructure test. This method uses type 2 fee... This paper employs a velocity plus displacement(V+D)-based equivalent force control(EFC) method to solve the velocity/displacement difference equation in a real-time substructure test. This method uses type 2 feedback control loops to replace mathematical iteration to solve the nonlinear dynamic equation. A spectral radius analysis of the amplification matrix shows that the type 2 EFC-explicit, Newmark-β method has beneficial numer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this method. Its stability limit of Ω = 2 remains unchanged regardless of the system damping because the velocity is achieved with very high accuracy during simulation. In contrast, the stability limits of the central difference method using direct velocity prediction and the EFC-average acceleration method with linear interpolation are shown to de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system damping. In fact, the EFC-average acceleration method is shown to change from unconditionally stable to conditionally stable. We also show that if an over-damped system with a damping ratio of 1.05 is considered, the stability limit is reduced to Ω =1.45. Finally, the results from an experiment with a single-degree-of-freedom structure installed with a magneto-rheological(MR) damper a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ble to follow both displacement and velocity commands with moderate accuracy, resulting in improved test performance and accuracy for structures that are sensitive to both velocity and displacement inputs. Although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promising, additional test data and several further improvements will be required to draw general co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time substructure test EFC velocity/displacement control newmark-β method stability
下载PDF
基于挣值法的海上DCM桩施工成本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海龙 张春明 《中国港湾建设》 2020年第1期69-73,共5页
海上DCM技术因具有环保、高强、稳定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大型水工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其施工成本控制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介绍了挣值法的原理、优势和海上DCM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分析了海上DCM桩施工成本控制的特点和关键指... 海上DCM技术因具有环保、高强、稳定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大型水工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其施工成本控制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介绍了挣值法的原理、优势和海上DCM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分析了海上DCM桩施工成本控制的特点和关键指标。以香港机场扩建工程3204标为案例,按照控制指标确定目标成本,应用挣值法对进度和成本进行联合监控,分析了成本超支的原因。提出海上DCM桩施工成本管控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m 挣值法 成本控制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THE CONTROL METHODOLOGY OF THE 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 BASED ON MAGNETIC FLUX DENSITY
12
作者 JiaZhenyuan YangXing +1 位作者 ShiChun GuoOongmi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9-362,共4页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magnetostriction generating mechanism, thecontrol model of giant magnetostriction material based on magnetic field and the control method withmagnetic flux density are developed. Fur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magnetostriction generating mechanism, thecontrol model of giant magnetostriction material based on magnetic field and the control method withmagnetic flux density are developed. Furthermore, this control method is used to develop a giantmagnetostrictive micro-displacement actuator (GMA) and its driving system. Two control methods whosecontrol variables are current intensity and magnetic flux density a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byexperimental studies. Finally, effective methods on improving the linearity and control precision ofmicro-displacement actuator and reducing the hysteresis based on the controlling magnetic fluxdensity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ant magnetostriction Magnetic flux density Control method Micro-displacement actuator
下载PDF
大跨度铁路桥梁变形弦测法评价的频域理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晋智斌 陆军 +2 位作者 金秋 张宇杰 何鑫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2,共8页
为保障行车舒适性,需严格控制大跨度铁路桥梁的变形。从车辆加速度频响函数与弦测法频响函数相似性出发,提出桥上轨道线形评价的最优弦长选定原则,为大跨桥梁变形控制的弦测法提供理论依据。根据随机振动理论,推导弦测法矢度峰值与车辆... 为保障行车舒适性,需严格控制大跨度铁路桥梁的变形。从车辆加速度频响函数与弦测法频响函数相似性出发,提出桥上轨道线形评价的最优弦长选定原则,为大跨桥梁变形控制的弦测法提供理论依据。根据随机振动理论,推导弦测法矢度峰值与车辆加速度峰值之比(峰值比)的理论公式;然后,分析弦测法矢度与车辆加速度时程样本间的波形相似性,以及峰值比对轨道不平顺波长范围和功率谱函数的敏感性;最后,采用一座大跨度斜拉桥上的轨道线形实测数据检验峰值比的理论解。结果表明,最优弦长的弦测法矢度与车辆加速度波形相似性最高;二者峰值比对轨道不平顺的波长范围和功率谱函数都不敏感;以文中车速250 km/h的高速车辆为例,推荐以40 m作为最优弦长,弦测矢度和车辆加速度的峰值比平均值为11 mm·s^(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铁路桥梁 行车舒适性 变形控制 弦测法 频域理论
下载PDF
干水法制备核壳聚合物微球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严涵 于小荣 +3 位作者 吉仁静 盛哲 杨欢 苏高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199,共8页
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水为溶剂,疏水Si O_(2)为壳层原料,采用干水法制备干水微反应器,将其干燥后即得核壳聚合物微球(PMS@SiO_(2))。考察了SiO_... 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水为溶剂,疏水Si O_(2)为壳层原料,采用干水法制备干水微反应器,将其干燥后即得核壳聚合物微球(PMS@SiO_(2))。考察了SiO_(2)疏水性、疏水Si O_(2)与水相质量比、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形成稳定干水微反应器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PMS@SiO_(2)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FTIR、TGA、激光粒度仪、SEM和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评价了PMS@SiO_(2)吸水膨胀性能和调驱性能。结果表明,PMS@SiO_(2)的最佳制备条件为m(SiO_(2)-R812S)∶m(水相)=1∶10,搅拌速度12000 r/min,搅拌时间120 s,交联剂用量0.10%(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引发剂用量0.1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与常规聚合物微球PMS相比,PMS@SiO_(2)在90℃环境中水化20 d,膨胀倍数约为5.0,具有缓膨特性;PMS@SiO_(2)的封堵率达90.39%,残余阻力系数为10.409,采收率增幅可达3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水法 核壳聚合物微球 调驱 提高采收率 微反应器 油田化学品
下载PDF
基于霍尔负序解调法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径向位移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艺 王宇 张成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659-7668,共10页
传统的无轴承薄片电机系统由于存在位移传感器,难以满足心脏泵等医疗器械高精度、高集成的需求,已有基频位移自检测算法采用传统幅值解调法,对于低极对数电机难以实现两方向位移的解耦,同时需要低通滤波器滤除无效信号,存在延迟长以及... 传统的无轴承薄片电机系统由于存在位移传感器,难以满足心脏泵等医疗器械高精度、高集成的需求,已有基频位移自检测算法采用传统幅值解调法,对于低极对数电机难以实现两方向位移的解耦,同时需要低通滤波器滤除无效信号,存在延迟长以及误差大的缺陷;高频注入法利用的是电枢磁链之间的互感,并没有利用永磁体磁链,信噪比不高,难以实现稳定悬浮。基于此,该文提出基于霍尔负序解调法的位移检测方法,利用基频永磁磁链与检测霍尔的互感获取位移信息,通过特殊的负序正弦调制霍尔信号并求和的方式,直接解除转角在霍尔信号中的耦合,瞬时解算位移信息,位移解算精度高且无延迟,适用的转速范围宽。该文首先建立磁路模型,通过理论及仿真分析霍尔感应磁链和位移的关系;其次,给出负序解调法的详细数学推导过程并推广至其他极对数电机;最后,在平台上完成已有的两种位移检测算法与所提算法的实验,实验验证所提算法在宽速度范围内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 悬浮控制 径向位移检测 霍尔传感器 负序解调法 信噪比
下载PDF
基于驱替单元的水驱油藏动用状况分类评价方法
16
作者 司睿 石成方 +3 位作者 王英圣 石为为 钱其豪 吴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82,共10页
针对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后期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无效循环不断加剧,剩余油和无效循环均赋存于“井间层内”的问题,无论是挖掘剩余油还是治理无效循环,水驱开发调整都必须聚焦于“井间层内”,不断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为了精细分析和量化评... 针对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后期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无效循环不断加剧,剩余油和无效循环均赋存于“井间层内”的问题,无论是挖掘剩余油还是治理无效循环,水驱开发调整都必须聚焦于“井间层内”,不断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为了精细分析和量化评价水驱油藏动用状况,提出了驱替单元是最小可控单元的概念,分析了驱替单元的5个控制因素,明确了驱替单元与其所属领地的关系。通过研究将含水率和采出程度作为驱替单元分类评价的关键指标,应用含水率和采出程度建立了分类评价标准,并且在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对每个驱替单元进行分类评价,形成了基于驱替单元的水驱油藏动用状况分类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实际油藏L区块进行了评价,并对具体井别提出了调整措施,评价结果可有效指导每个最小可控单元注水、堵水、增注、调剖等控制调整措施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替单元 最小可控单元 水驱油藏 评价方法 调整措施
下载PDF
大跨度隧道分部开挖超近距离下穿电力铁塔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17
作者 王远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3年第5期45-50,共6页
大跨度隧道以超近距离分部开挖下穿电力铁塔时不可避免的对铁塔桩基产生扰动影响,依托黑白面将军山隧道工程开展了双侧壁导坑法分部开挖下穿电力铁塔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注浆加固方案下地层变形和铁塔桩基稳定性的演化规律。研究结... 大跨度隧道以超近距离分部开挖下穿电力铁塔时不可避免的对铁塔桩基产生扰动影响,依托黑白面将军山隧道工程开展了双侧壁导坑法分部开挖下穿电力铁塔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注浆加固方案下地层变形和铁塔桩基稳定性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不采取注浆加固措施时,中导洞上断面的开挖后围岩最大累计竖向变形为5.3 mm左右,约占最终累计变形的76.8%,是地层变形发展和桩基扰动的关键阶段,电力铁塔随着断面开挖具有向隧道开挖侧偏转的趋势;当采取径向6 m范围注浆加固时,隧道最大拱顶沉降减小了约54%,铁塔桩身倾斜率由0.14‰降低至0.06‰,桩基左右两侧的差异沉降减小,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可以实现围岩及铁塔桩基的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下穿构筑物 双侧壁导坑法 变形防控 沉降 横向位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的位移控制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郑宏 李焯芬 +1 位作者 谭国焕 葛修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5,共5页
对于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位移控制法 (DCM)比常用的载荷控制法 (LCM)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强的适应能力。但因DCM在求解技术上的一些难度 ,限制了其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本文利用Sherman Morrison定理 ,使得DCM仅需很少的运算量 ,... 对于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位移控制法 (DCM)比常用的载荷控制法 (LCM)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强的适应能力。但因DCM在求解技术上的一些难度 ,限制了其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本文利用Sherman Morrison定理 ,使得DCM仅需很少的运算量 ,对经典的LCM程序做少量的修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位移控制法 载荷控制法 极限分析 应变软化
下载PDF
层状地基中盾构隧道开挖非均匀收敛引起临近管道变形预测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治国 黄茂松 +1 位作者 张孟喜 王卫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67-1876,共10页
采用弹性层状地基模型来考虑地基土体的非均质性,并针对隧道开挖边界引入椭圆化非等量径向土体位移模式;采用基于位移控制技术的边界单元方法来求解土体自由位移场,提出层状地基中盾构隧道开挖非均匀收敛引起临近管道变形影响的位移控... 采用弹性层状地基模型来考虑地基土体的非均质性,并针对隧道开挖边界引入椭圆化非等量径向土体位移模式;采用基于位移控制技术的边界单元方法来求解土体自由位移场,提出层状地基中盾构隧道开挖非均匀收敛引起临近管道变形影响的位移控制分析方法。结合位移控制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既有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土体自由位移场计算对管道纵向变形性能的评估具有较大影响;对于非均质层状地基,如果采用以往的将不同土体参数近似折算成平均值,进而按照弹性均质地基进行求解会带来较大的计算误差。研究成果可为合理制定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保护措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隧道 管道 层状地基 非均匀收敛 位移控制分析方法
下载PDF
地铁盾构隧道穿越对建筑物桩基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9
20
作者 李进军 王卫东 +1 位作者 黄茂松 富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66-170,共5页
针对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地铁2号线和10号线地铁盾构隧道穿越对西航站楼桩基础的影响问题,采用两阶段分析方法对盾构隧道穿越对建筑物桩基础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分别采用简化分析方法和位移控制有限元方法,对单隧道工况和多隧道... 针对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地铁2号线和10号线地铁盾构隧道穿越对西航站楼桩基础的影响问题,采用两阶段分析方法对盾构隧道穿越对建筑物桩基础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分别采用简化分析方法和位移控制有限元方法,对单隧道工况和多隧道工况下盾构隧道穿越对PHC桩基础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工程设计措施,采用位移控制有限元方法进行多隧道工况下考虑工程措施的影响分析,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盾构隧道穿越过程的相关监测结果表明,盾构穿越对西航站楼基础结构的影响都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上部结构 桩基础 两阶段分析方法 位移控制有限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