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ortic aneurysm and chronic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35 pati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Yun Zhang Chen Li +3 位作者 Min Shen Bao Liu Xuejun Zeng Ti Shen 《Frontiers of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2-67,共6页
Chronic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is a rare but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 of aortic aneurysm (AA).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laboratory findings, and treatment of patie... Chronic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is a rare but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 of aortic aneurysm (AA).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laboratory finding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A-associated chronic DIC (AA-DIC) and explored the mechanisms, duration, and therapeutic response of AA-DIC.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235 AA patients admitted at th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between September 2009 and January 2015. The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those with DIC (AA-DIC) and those without DIC (non-DIC). The AA-DIC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roportion of female patients and a significantly longer AA disease course than the non-DIC group did. The AA-DIC patients presented mural thrombi, dissecting aneurysms, a family history of AA, and diabetes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ly than the non-DIC patients did. Furthermor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sex, mural thrombus, aneurysm type, diabetes, and stent surgery are possibl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AA-DIC patients. Fifty-two (22.1%) patients presented AA-DIC. Among these patients, 43 had non-typical DIC and 9 had typical DIC; the mortality rate of the latter was 22.2%. The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ith typical DI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f that of patients with non-typical DIC. The non-typical DIC patients also presented abnormal coagulation disorders of varying degrees. Furthermore, heparin or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improved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laboratory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AA and typical DIC. Thus, chronic DIC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patients with 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rtic aneurysm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原文传递
老年劳力性热射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2
作者 杨新军 汪晶华 +5 位作者 王丽晖 陈云爽 王天轶 黄旭东 赵维 张超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5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劳力性热射病(EH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例老年EHS患者(观察组)与24例年轻EHS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记录2组患者住院天数、核心体温;检测2组血常规、生化指标;观察2组并发... 目的探讨老年劳力性热射病(EH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例老年EHS患者(观察组)与24例年轻EHS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记录2组患者住院天数、核心体温;检测2组血常规、生化指标;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老年EHS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并评价血液净化对EHS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血脑钠肽高于对照组,血肌酐、白蛋白及血小板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血尿素氮、肌酸肌酶、乳酸脱氢酶、淀粉酶、丙氨酸转氨酶、肌红蛋白、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合并横纹肌溶解、肝功能损伤、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感染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出院时,观察组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肌红蛋白低于入院时,血白蛋白低于正常值;观察组血乳酸脱氢酶、白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血肌酐、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中各有3例行介入肾替代治疗,出院时肾功能指标均正常。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痊愈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老年EHS患者易合并横纹肌溶解、肝功能损伤、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感染等并发症,肌肉损伤、肝功能损伤与营养恢复较年轻患者慢,合并急性肾损伤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EHS重症患者应依据病情早期介入肾替代治疗,发挥协同治疗作用,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劳力性热射病 急性肾损伤 多器官功能衰竭 肾替代治疗 血肌酐 横纹肌溶解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基于DIC评分早期分层抗凝对改善脓毒症预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贺志高 肖凌 +4 位作者 陶文 蒋普 李静 唐姗姗 陈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14-417,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早期分层抗凝对改善脓毒症预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者265例,根据DIC和SIC评分分组,将患者分为DIC组84例、脓毒症凝血病(SIC)组92例和对照组84例(正常凝血状态)。其中DIC组给予... 目的 探讨基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早期分层抗凝对改善脓毒症预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者265例,根据DIC和SIC评分分组,将患者分为DIC组84例、脓毒症凝血病(SIC)组92例和对照组84例(正常凝血状态)。其中DIC组给予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SIC组给予半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抗凝等治疗。结果 DIC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28天病死率比较,DIC组、SIC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SIC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imer,D-D)低于治疗前,且DIC组高于SIC和对照组(P<0.05),而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FIB)低于SIC组和对照组(P<0.05)。DIC组、SIC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乳酸、BUN和Scr均较治疗前降低,DIC组仍高于SIC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SIC组评分低于对照组,DIC组APACHEⅡ评分高于SIC组和对照组(P<0.05)。DIC组、SIC组和对照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脓毒症DIC评分早期分层抗凝在脓毒症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可减轻患者凝血功能和脏器损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抗凝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春蕾 梁茜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发生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时介入栓塞治疗的可能性及成功率。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栓塞治疗的38例病例,按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将其分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组(14...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发生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时介入栓塞治疗的可能性及成功率。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栓塞治疗的38例病例,按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将其分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组(14例)和非DIC组(24例),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出血量、血红蛋白、DIC的Takao评分和首次介入栓塞治疗失败率。结果造成38例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18例,羊水栓塞3例,胎盘早剥3例,剖宫产后盆腔血肿3例,前置胎盘2例,胎盘植入2例(其中1例为胎盘植入残留宫腔),双胎妊娠2例,产褥期感染2例,急性脂肪肝1例,产褥期子宫动静脉瘘1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子宫破裂1例。其中3例患者因子宫切除后仍有出血而实施的介入下栓塞治疗。与非DIC组相比,DIC组介入治疗前凝血功能更差,出血量更多(mL:2878.57±1115.75比1657.08±1027.25)、血红蛋白更低(g/L:68.00±28.46比88.96±23.65),DIC评分更高(分:11.57±3.80比3.25±2.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都成功实施介入栓塞治疗止血,首次失败率DIC组高于非DIC组〔28.57%(4/14)比8.33%(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次行介入栓塞治疗成功率均达100%。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发生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时应用也十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介入栓塞治疗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功能障碍
下载PDF
脓毒性休克并发对称性外周坏疽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李俊民 吴鹏 +4 位作者 孟岩 常永青 万小健 昌薇 朱科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67-1173,共7页
目的 报告1例脓毒性休克并发对称性外周坏死(SP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病情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救治水平。方法 患者,男,60岁,因“左侧腰痛”于2022年7月31日入住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 目的 报告1例脓毒性休克并发对称性外周坏死(SP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病情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救治水平。方法 患者,男,60岁,因“左侧腰痛”于2022年7月31日入住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术前诊断为左侧肾上腺恶性肿瘤并侵犯多个脏器及血管,遂在全麻下行腹膜后巨大肿瘤、左半结肠、左肾及左肾上腺、部分胃及胰体尾切除术。由于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且血压低,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行输血、补液及升压等治疗。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近10年有关SPG的文献,着重探讨其病情特点、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结果 该患者术后第3天因腹腔感染发生脓毒性休克,第4天开始逐渐出现双手及双足对称性缺血性坏死,根据病情特点及临床特征诊断为SPG。共检索到国外英文文献18篇,涉及24例SPG患者,结合本次报告病例共纳入25例患者,其中男10例(40%),女15例(60%),男女比例1∶1.5,男性年龄(48.8±15.1)岁,女性年龄(49.8±16.2)岁,既往均无血管性疾病史。临床特征为对称性双手和(或)双下肢、双足缺血坏死(100%),与脓毒性休克(100%)、微生物感染(5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52%)、肝功能损害(20%)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80%)等因素存在一定关系。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率为24%(6/25),存活患者中截肢率高达78.9%(15/19),只有1例行血液吸附治疗有效。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SPG可能与脓毒性休克、DIC、肝功能损害及天然抗凝剂缺乏等病理生理学改变,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等因素有关。临床医师需高度重视,以提高SPG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性外周坏疽 脓毒性休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抗凝血因子 肝功能损害 血管活性药物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同抗凝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谢燕 王兆钺 张威 《血栓与止血学》 2005年第2期62-65,共4页
目的 比较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血酶和重组水蛭素在内毒素DIC中的抗凝疗效。方法 建立家兔内毒素DIC模型。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静脉注射内毒素的同时分别予生理盐水、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血酶和重组水蛭素抗凝治疗... 目的 比较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血酶和重组水蛭素在内毒素DIC中的抗凝疗效。方法 建立家兔内毒素DIC模型。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静脉注射内毒素的同时分别予生理盐水、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血酶和重组水蛭素抗凝治疗。于注射内毒素前,后2 h、4 h、6 h检测血小板数、APTT、FX、抗凝血酶(AT)、纤维蛋白原(Fbg)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并对心、肺等脏器作病理检查。结果 各治疗组APTT明显延长,血小板显著降低, 生理盐水组FX、AT活性减低。治疗组FX、AT活性减低程度有改善。抗凝血酶组AT活性升高。各组FDP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病理检查:生理盐水组心、肝、肺、肾、脾脏可见微血栓形成,其他各组均未见微血栓形成。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治疗内毒素DIC的抗凝疗效相似,在DIC的抗凝治疗中低分子量治疗肝素可能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家兔 抗凝治疗
下载PDF
刺参酸性粘多糖(SJAMP)对兔急性DIC及凝血象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安国 彭延古 贺石林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37-39,共3页
SJAMP对由注射大肠杆菌诱发的家兔急性广泛性血管内凝血(DIC)无明显治疗效果,但在体内外均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在体内作用不持久,在体外对富含血小板血浆的抗凝作用随温育时间延长有减弱的倾向。这可能与其聚集血小板、暴露其膜上的凝血... SJAMP对由注射大肠杆菌诱发的家兔急性广泛性血管内凝血(DIC)无明显治疗效果,但在体内外均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在体内作用不持久,在体外对富含血小板血浆的抗凝作用随温育时间延长有减弱的倾向。这可能与其聚集血小板、暴露其膜上的凝血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酸性粘多糖 DIC 抗凝活性
下载PDF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振英 周生艳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苍山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6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抢救成功,死亡4例,其中重度妊高征伴胎盘早剥2...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苍山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6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抢救成功,死亡4例,其中重度妊高征伴胎盘早剥2例。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消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进行血液替代治疗是保障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DIC 早期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例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潘理明 孙自敏 +4 位作者 胡平 朱微波 徐华梅 吴竞生 王祖贻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42-44,共3页
单用全反式维甲酸(RA)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0例,完全缓解率达90%,诱导天数短(中位数为32d)。治疗过程中未发生DIC,亦无因强烈化疗引起骨髓抑制后造成的感染和出血的危险。该药的副反应轻,患者均能耐受。该组的中位生存期... 单用全反式维甲酸(RA)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0例,完全缓解率达90%,诱导天数短(中位数为32d)。治疗过程中未发生DIC,亦无因强烈化疗引起骨髓抑制后造成的感染和出血的危险。该药的副反应轻,患者均能耐受。该组的中位生存期已达630d,可望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维甲酸
下载PDF
单用替代疗法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DIC的疗效
10
作者 陈江声 杨燕娇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回顾性观察急性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时采用替代疗法加用与不加用肝素的疗效对比。方法:66例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患者均给予替代治疗(输注血浆和血小板),31例(A组)不给予肝素,对照组35例(B组)给予肝素5mg,q8h,不负载。如... 目的:回顾性观察急性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时采用替代疗法加用与不加用肝素的疗效对比。方法:66例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患者均给予替代治疗(输注血浆和血小板),31例(A组)不给予肝素,对照组35例(B组)给予肝素5mg,q8h,不负载。如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则同时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或三氧化二砷。结果:DIC在A组和B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1.6%和54.3%.其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自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时采用替代疗法加用与不加用肝素可能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替代疗法 肝素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输血治疗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杰 邹旭红 柳市英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63-64,共2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引起全身出血的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综述了成分输血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 输血 治疗
下载PDF
子宫收缩乏力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艳 肖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461-464,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收缩乏力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子宫收缩乏力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评估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并分组,将介入治疗成功的... 目的分析子宫收缩乏力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子宫收缩乏力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评估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并分组,将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纳入成功组,将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纳入失败组。询问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分析子宫收缩乏力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166例成功,成功率为83.00%;34例出现二次出血,失败率为17.00%。失败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孕周、孕次、人工流产史、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产后24h失血量、术中输注血浆量、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是否有发热与成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有妊娠合并症、有凝血功能障碍、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占比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妊娠合并症、有凝血功能障碍、并发DIC是子宫收缩乏力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合并妊娠合并症、有凝血功能障碍、并发DIC是子宫收缩乏力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子宫收缩乏力性 介入治疗 凝血功能障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在恶性肿瘤相关DIC替代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海锋 刘朝辉 +3 位作者 王文娟 张松 蒋碧涛 叶小娟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8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 研究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在恶性肿瘤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替代治疗中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进行治疗的恶性肿瘤相关性DIC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 目的 研究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在恶性肿瘤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替代治疗中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进行治疗的恶性肿瘤相关性DIC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诊疗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补充FIB使其血浆浓度升至1.5~2.0g/L.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凝血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低于对照组,而血小板计数(PLT)、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16.67%(5/30),而对照组为10.00%(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B在恶性肿瘤相关DIC替代治疗中的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恶性肿瘤 替代治疗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长期饮酒老年女性患者因肺部感染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1例
14
作者 李国臣 许云帆 +2 位作者 王诗才 兰俊 敖强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年第10期590-592,共3页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是由感染与非感染因素引起的难以控制的全身性炎性反应,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救治1例因长期饮酒导致肺部感染出现了SIRS老年患者,现将其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关键词 发热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抗炎治疗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悦 王静 +2 位作者 李欣欣 马晓慧 胡庆华 《药学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379-391,共13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以全身凝血激活为特征的获得性凝血功能紊乱综合征,是与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及产科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重症患者亦有相伴发生DIC的临床报道。DIC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凝血、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以全身凝血激活为特征的获得性凝血功能紊乱综合征,是与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及产科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重症患者亦有相伴发生DIC的临床报道。DIC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凝血、免疫炎症、纤维蛋白溶解等多个系统的共同作用,导致机体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失调,大量微血管血栓生成,最终诱发出血、多器官衰竭等症状。该病起病急、进展快、患者死亡率高,属于临床危重综合征之一。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诊治指南推荐肝素/低分子肝素、重组人活化蛋白C、抗凝血酶、重组人血栓调节蛋白等用于DIC的抗凝治疗。此外,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血府逐瘀汤等)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在DIC的治疗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近年来DIC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进行分析和综述,以期为DIC的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甲磺酸萘莫司他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16
作者 许威 冷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19期16-18,共3页
甲磺酸茶莫司他(nafamostat mesilate,NM)是一种广谱强效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同时也可作为体外抗凝的抗凝剂... 甲磺酸茶莫司他(nafamostat mesilate,NM)是一种广谱强效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同时也可作为体外抗凝的抗凝剂。因其快速的代谢速度及透析性,所以具有局部抗凝作用。针对围手术期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NM的这种局部抗凝作用可能使其成为潜在的优势抗凝剂。笔者就NM的作用及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特别是在体外抗凝中的应用及其潜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萘莫司他 急性胰腺炎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外膜氧合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
原文传递
脓毒症与抗凝治疗 被引量:9
17
作者 祝益民 吴琼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3-448,共6页
脓毒症是危重症领域的重大难题。脓毒症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凝血功能紊乱,尤其是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病死率大大增加。凝血功能障碍始终贯穿于脓毒症的病理过程,其出现及转归是影响患者临床转归的重要且独立的预测因素。凝... 脓毒症是危重症领域的重大难题。脓毒症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凝血功能紊乱,尤其是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病死率大大增加。凝血功能障碍始终贯穿于脓毒症的病理过程,其出现及转归是影响患者临床转归的重要且独立的预测因素。凝血系统的激活和炎性反应相互促进,生理性抗凝系统及纤溶系统的抑制是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基础。因此,脓毒症的抗凝治疗具备充足的理论基础。然而,目前对于脓毒症的抗凝治疗仍未有一致定论。文章对脓毒症的凝血功能障碍的机制,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凝血功能障碍 抗凝治疗 微血栓形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原文传递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被引量:8
18
作者 文飞球 麦惠容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368-1371,共4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促凝和抗凝因子及血小板均有消耗,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很难准确判断疾病的真实临床进程,处理上常常需要结合所在医院习惯和专家的经验。不同类型DIC的处理、用药的剂量...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促凝和抗凝因子及血小板均有消耗,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很难准确判断疾病的真实临床进程,处理上常常需要结合所在医院习惯和专家的经验。不同类型DIC的处理、用药的剂量与方案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有关DIC的治疗,儿科目前主要参考成人的指南。DIC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对潜在疾患进行强有力的治疗,消除触发凝血病变危险因素,同时采用恰当的血液制品进行复苏。尚无临床随机试验证实应用肝素在DIC患者能改善临床相关结果,活化蛋白C、抗凝血酶、组织因子通路抑制物和血栓调节素等抗凝因子在DIC治疗中的意义还有待于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 儿童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治疗孕晚期产前非显性DIC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鞠文东 万波 +7 位作者 王冬娥 黄峻 江陵 叶云 冯立红 周巧云 伍建辉 李栓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探讨有产科并发症的非显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孕晚期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后,观察减少产后出血和DIC的发生情况。方法将D-二聚体(D—D)〉5.0mg/L有产科并发症的40例患者分为2组:低分子肝素组(20例),LMW... 目的探讨有产科并发症的非显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孕晚期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后,观察减少产后出血和DIC的发生情况。方法将D-二聚体(D—D)〉5.0mg/L有产科并发症的40例患者分为2组:低分子肝素组(20例),LMWH0.3ml腹壁皮下注射,12h一次,1~4d;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组(20例),低右500ml+丹参20ml,静脉滴注1~7d。结果孕晚期D—D较非孕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产科并发症患者应用LMWH后D—D明显下降(P〈0.01),产后出血量和DIC发生率明显减少,与低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可降低D—D、减少产后出血及预防DIC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治疗应用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 分娩并发症
原文传递
重症胆道感染围手术期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治疗
20
作者 李勇 金立亭 冯贤松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重症胆道感染合并DIC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1例重症胆道感染合并DIC的病人进行综合性治疗.监测治疗前后病人的凝血功能。结果21例病人中,治愈19例,死亡2例,治愈率90.5%。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出血...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重症胆道感染合并DIC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1例重症胆道感染合并DIC的病人进行综合性治疗.监测治疗前后病人的凝血功能。结果21例病人中,治愈19例,死亡2例,治愈率90.5%。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出血倾向得到控制,腹腔出血停止,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增加,D-二聚体及FDPs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围手术期重症胆道感染病人易合并DIC,且病死率高,早期明确诊断并进行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是关键,尤其是冷沉淀联合低分子肝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胆道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