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家安全思想探析
1
作者 王林 《唐都学刊》 2024年第2期69-76,共8页
春秋战国时代是统一下的大分裂时代,也是酝酿着统一基因的大分裂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形成了天下—国—家的三阶层结构;通过变法图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在重民思想的影响下,民众支持成为维护国家安... 春秋战国时代是统一下的大分裂时代,也是酝酿着统一基因的大分裂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形成了天下—国—家的三阶层结构;通过变法图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在重民思想的影响下,民众支持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分封制、宗法制等制度的变革,阶层的上下流动成为维护政权安全的历史选择;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领土安全在春秋战国时代具有新的形态,战败国以土地换和平成为新的诉求;战争的巨大破坏性催生了弭兵运动,成为古代历史上追求共同安全的伟大尝试;从华夷之辨到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塑造了密不可分的安全共同体。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家安全思想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它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当代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注入丰富的历史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 国家安全 变法图强 华夷之辨 弥兵运动
下载PDF
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的鲜明特征、建设基础和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力维 董晓辉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共7页
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始终坚持“四个面向”要求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首先从建设目标、构成主体、推进理念、攻关机制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的鲜明特征。然后从结构布局、创新能力和... 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始终坚持“四个面向”要求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首先从建设目标、构成主体、推进理念、攻关机制四个维度阐述了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的鲜明特征。然后从结构布局、创新能力和体制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的建设基础,并简要阐述了当前面临的困难挑战。最后提出要推动体系内部优化重组、主导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探索形成基于自身优势的建设运行模式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国家实验室体系 鲜明特征 建设基础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时代的同行者——论吴颖丽的诗艺表现向度
3
作者 阿茹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8-48,共11页
吴颖丽是新时期达斡尔族女性诗歌史上颇具影响力的诗人。她以草原地理空间、民族历史文化、个体经验与记忆为路径的诗艺实践,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输送了宝贵的草原与达斡尔民族文化元素,拓宽了包括达斡尔族女性诗歌在内的民族文学的... 吴颖丽是新时期达斡尔族女性诗歌史上颇具影响力的诗人。她以草原地理空间、民族历史文化、个体经验与记忆为路径的诗艺实践,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输送了宝贵的草原与达斡尔民族文化元素,拓宽了包括达斡尔族女性诗歌在内的民族文学的表义空间,体现了颇为鲜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证了诗歌是助力于筑构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吴颖丽 达斡尔族 女性诗歌
下载PDF
西方近代民族观念和“华夷之辨”的交汇——再论刘师培对拉克伯里“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的接受与阐发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72,共7页
清末,以刘师培为代表的革命派知识分子热衷于传播法国汉学家拉克伯里的"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所以如此,在于刘师培关注政治行动的学理依据,西方"一民族一国家"的近代民族观念为其"排满建国"理想提供... 清末,以刘师培为代表的革命派知识分子热衷于传播法国汉学家拉克伯里的"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所以如此,在于刘师培关注政治行动的学理依据,西方"一民族一国家"的近代民族观念为其"排满建国"理想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拉克伯里学说则提供了史实上的支持。不过刘氏对拉克伯里学说的接受,虽以具有西方近代特质的民族观念为支撑,但中国固有的"华夷之辨"的民族意识也深深浸染着他,从而使他的民族观念呈现中西交汇的特色。此一交汇具有内在的矛盾性,在当时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华夷之辨 刘师培 拉克伯里 中国人种 文明西来说
下载PDF
试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被引量:13
5
作者 耿有权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新概念、新理念。在我国,从"国家大学"的提出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形成经历了百年历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新概念、新理念。在我国,从"国家大学"的提出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形成经历了百年历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密切相联,而且与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密切相联;未来时期,不仅要立足和丰富中国特色,更要恪守世界一流大学精神,遵循世界一流大学基本规律,充实世界一流大学内涵,创新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体系,形成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新模式,为世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学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规律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视角下魏晋“徙戎”思想的历史生成与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艳峰 张曙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7,共7页
魏晋时期北方游牧人口大量内迁、与汉民杂处,当时儒家士人阶层出现了主张民族疏离的"徙戎"思想。在传统史学研究基础上,对于该问题需要更深入的观察与思考。从历史人类学时段理论和文化中心视阈来看,魏晋"徙戎"思... 魏晋时期北方游牧人口大量内迁、与汉民杂处,当时儒家士人阶层出现了主张民族疏离的"徙戎"思想。在传统史学研究基础上,对于该问题需要更深入的观察与思考。从历史人类学时段理论和文化中心视阈来看,魏晋"徙戎"思想是中国历史长时段纵向作用积累的产物,其本质是华夷文化差异在部分儒家士人头脑中的畸形反映。以古鉴今,一套保障各民族基于文化差异的深层心理趋向"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的制度安排,是当前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要认真面对和努力推进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魏晋“徙戎”思想 “华夷之辨” 历史人类学
下载PDF
传统文化视阈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路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1-56,共6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二者的政治耦合与文化交叉决定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务必观照传统文化。当前传统文化中的差序格局观念、社会陋习以及政治哲学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依然影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正...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二者的政治耦合与文化交叉决定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务必观照传统文化。当前传统文化中的差序格局观念、社会陋习以及政治哲学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依然影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采用'脉-魂-例-本'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打造党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党内政治文化理论文本,提高党内政治文化辨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党内政治文化 民族性 辨识度
下载PDF
清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历史时期--以清代基层社会组织重建和社会治理为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何一民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94,共10页
以清代基层社会组织重建和社会治理为视角进行考察,清代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清朝建立后,不仅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也继承了明朝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重点对宗族、保甲、乡约以及会馆等民间组织... 以清代基层社会组织重建和社会治理为视角进行考察,清代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清朝建立后,不仅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也继承了明朝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重点对宗族、保甲、乡约以及会馆等民间组织的恢复与重建予以支持,并让渡部分公权力,使其统治触角向下延伸,“皇权”也由此渗入县以下的城乡基层社会。满族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而非域外之人,因此,他们一旦取得政权之后,除了保留满族的部分政治文化和风俗传统外,更多的是在大中华文化体系中寻找生存智慧与治国理政之道。在清代,不仅汉族、满族,也包括蒙古族、藏族或回族以及其他中国境内各民族,都主动或被动、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历史进程之中。正因为如此,民族融会才升华为“中华民族”这一新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宗族 保甲 乡约 自治性 满汉一体
下载PDF
文化天下与和谐共荣——简论当代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内涵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晓峰 《黄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6-48,共3页
文化是人的活动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自我证明。判断文化的先进性,要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当代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三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历史渊... 文化是人的活动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自我证明。判断文化的先进性,要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当代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三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历史渊源与现实土壤;世界先进文明民族化——兼容并蓄与和谐共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先进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传统文化 民族化
下载PDF
中国独特民族喜剧的积极创造
10
作者 汪人元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2,共4页
在当代中国戏曲普遍处于困顿与萎缩之际,苏州市滑稽戏剧团却一支独秀,连续出人出戏,令人惊喜。但最值得重视的应是,苏滑在努力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长期坚持艺术探索与追求:切近生活本真,却不展示丑陋;张扬表演艺术魅力,但加强戏剧整体构... 在当代中国戏曲普遍处于困顿与萎缩之际,苏州市滑稽戏剧团却一支独秀,连续出人出戏,令人惊喜。但最值得重视的应是,苏滑在努力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长期坚持艺术探索与追求:切近生活本真,却不展示丑陋;张扬表演艺术魅力,但加强戏剧整体构思及表现力;突出笑的喜剧性,却不仅以噱头取胜而深入刻画人物。这一创新方式大大提升了笑的质量与品格,以及滑稽戏的深度、价值和表现力,从而为建设中国独特的民族喜剧做出了重要贡献。滑稽戏的未来发展,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剧种定位和价值、规范基本艺术语言及其训练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内涵,为世界喜剧艺术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滑稽戏 品格 独特 民族喜剧 艺术作品 创新
下载PDF
论宋代的御戎思想——以辞赋创作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刘培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6,共9页
北宋时期,北方、西北一直有强邻窥伺,南宋更是在北方政权的浓重阴影之下苟且偷生。因此,传统话语体系中的"天下",便逐渐收缩为有明确边界的"国家",因而,如何处理与强邻的关系,就变得重要起来。赵宋秉持内修文德、... 北宋时期,北方、西北一直有强邻窥伺,南宋更是在北方政权的浓重阴影之下苟且偷生。因此,传统话语体系中的"天下",便逐渐收缩为有明确边界的"国家",因而,如何处理与强邻的关系,就变得重要起来。赵宋秉持内修文德、辅以威武的御敌之道,对于秦皇汉武的修筑长城的看法,持批判的态度。宋人的理想是修仁德以怀柔远人,憧憬战胜于朝廷的四夷来朝场景。在蒙古崛起、中华文明真正面临威胁的时候,严明夷夏之防,拒绝一切形式的对夷狄政权的认可成了其御戎思想的基本格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柔 华夷之辨 长城
下载PDF
王琦教授基于“肤-体相关论”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雅琦 骆斌 +3 位作者 杨超伟 邵冬梅 赵蔚波 王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2023-2027,共5页
王琦教授基于中医体质学理论和多年诊疗皮肤疾病的临床经验,提出“肤-体相关论”。他重视皮肤病的外在表现与个体体质的相关性,同时强调引入现代医学评价体系,对患者就诊前后进行疗效对比。在临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过程中,他以“肤-体相... 王琦教授基于中医体质学理论和多年诊疗皮肤疾病的临床经验,提出“肤-体相关论”。他重视皮肤病的外在表现与个体体质的相关性,同时强调引入现代医学评价体系,对患者就诊前后进行疗效对比。在临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过程中,他以“肤-体相关论”为指导,通过体质辨识,发现体质与证候、疾病之间的关系,肤体同治,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为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名医经验 “肤-体相关论” “三辨”模式 慢性荨麻疹 中医体质学 特禀质 @王琦
下载PDF
从“夷夏之辨”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伦理认同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雪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夷夏之辨”的本质是中华文化的认同问题,即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认同。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中华文化正统地位的认同及对传统人伦纲常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服膺基础之上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夷夏之辨”的本质是中华文化的认同问题,即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认同。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中华文化正统地位的认同及对传统人伦纲常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服膺基础之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夷夏之辨”为背景衍生出的伦理认同,一方面表现为“五胡乱华”局势中汉族与内迁各族政权对正统地位的认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异质文化的交锋与交融。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特征影响下,这一时期凝聚成的伦理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相伴相生,使民族共同体意识愈发清晰。在此基础上,汉族与各族人民互相依存、彼此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了中国历史的整体性发展;华夏文化与各族文化之间既相互冲突又彼此影响,共同铸就了和而不同、善解能容的中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夏之辨 魏晋南北朝 中华民族共同体 伦理认同 文化认同
下载PDF
神光寺事件背后推力探析
14
作者 谭婧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3-77,共5页
神光寺事件表面上只是传教士居住地抉择的争端,实质上却牵涉到福州士绅与以徐继畬为代表的地方官府之间、咸丰皇帝与英国之间的角力,使其成为继《江宁条约》签订后,一宗重要的中外交涉事件。事件中,各方角力的过程和结果,从某种角度而言... 神光寺事件表面上只是传教士居住地抉择的争端,实质上却牵涉到福州士绅与以徐继畬为代表的地方官府之间、咸丰皇帝与英国之间的角力,使其成为继《江宁条约》签订后,一宗重要的中外交涉事件。事件中,各方角力的过程和结果,从某种角度而言,正好反映出近代外交理念与传统"夷夏之辨"间的交锋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光寺事件 近代外交 夷夏之辨
下载PDF
中国传统符号的设计今用
15
作者 叶瑜 《科教文汇》 2011年第4期123-123,132,共2页
中国传统符号的内容很多,怎么在现在的设计中做到古为今用,需要对中国传统符号的精髓彻底消化和贯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符号 古为今用 民族性 中国特色
下载PDF
如何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
16
作者 李大龙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在近代西方“民族”观念传入之前,中华大地上的人群划分与凝聚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物质文化、政权和部落、政治认同和降服先后,是四种基本的划分方式,但在其上还有“天下一体”“华夷一体”更高层次的人群共同体意识,主导着中华大地上... 在近代西方“民族”观念传入之前,中华大地上的人群划分与凝聚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物质文化、政权和部落、政治认同和降服先后,是四种基本的划分方式,但在其上还有“天下一体”“华夷一体”更高层次的人群共同体意识,主导着中华大地上的人群凝聚没有走向分散,而是凝聚为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清朝在“天下一统、华夷一家”观念的主导下积极推动中华大地上人群凝聚,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中国人”是清朝的“国民”,也是当今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清代的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划分标准 华夷之辨 “天下一家”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用考古成果书写中华文明史的新篇章
17
作者 霍巍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4年第1期87-100,M0007,共15页
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伟大祖国的历史,也是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书写好中华文明史的新篇章,考古成果的利用十分重要。考古学是中华民族历史认知的重要知识来源,尤其是这个... 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伟大祖国的历史,也是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书写好中华文明史的新篇章,考古成果的利用十分重要。考古学是中华民族历史认知的重要知识来源,尤其是这个学科所具有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特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上各区域、各族群之间的文明创造及其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将起到弥补文献记载不足的作用,书写中华文明史新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史 中国考古学 文明探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原文传递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公丕祥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5,M0003,M0004,共21页
在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入研究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乃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论题之一。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展... 在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入研究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乃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论题之一。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展现中国特质的现代化法治新路,有着鲜明时代特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彰显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蕴涵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积淀和发展起来的中华法律文明的深厚文化沃土。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构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鲜明特征 自主知识体系
原文传递
从语言禁忌现象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9
作者 赵晓杰 《作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0-121,共2页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的本质差异是文化差异。论文通过对语言禁忌现象的分析,论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语言禁忌现象方面的反映,阐明了在日常...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的本质差异是文化差异。论文通过对语言禁忌现象的分析,论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语言禁忌现象方面的反映,阐明了在日常交往中,只有了解禁忌语,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忌语 普遍性 民族性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与“和合”思想的内在理路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清员 王成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83,共8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与“和合”思想,二者面向的基本问题域俱为“一”与“多”的关系,且都与“和而不同”的旨归相一致。两者间逻辑关系的高度一致性,证成了传统“和合”思想与现代中华民族建构的内在理路,进而说明了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与“和合”思想,二者面向的基本问题域俱为“一”与“多”的关系,且都与“和而不同”的旨归相一致。两者间逻辑关系的高度一致性,证成了传统“和合”思想与现代中华民族建构的内在理路,进而说明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社会中的应有功用。遵循这一理路,在对西方民族国家理论反思的基础之上,可以适度地发扬“大一统”的政治文化传统,并以之为现代国家建构的基本思想资源。至此,跳脱传统与现代断然二分的线性史观,站位现代价值立场以反思中国历史传统,可以预见,后发国家的历史资源在适当转化以后,亦可为“多元现代性”的建构提供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 和而不同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民族国家 多元现代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