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学生“give”双宾语构式直接宾语受事习得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卢慧霞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5期74-79,共6页
本文在构式语法的框架下,从语料库的角度研究英语学习者"give"双宾语构式直接宾语受事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1.学习者使用直接宾语受事的范围和本族语者一致;2.学习者偏爱于较笼统概括的上位词以及基本词,且用词比较单一;3.... 本文在构式语法的框架下,从语料库的角度研究英语学习者"give"双宾语构式直接宾语受事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1.学习者使用直接宾语受事的范围和本族语者一致;2.学习者偏爱于较笼统概括的上位词以及基本词,且用词比较单一;3.直接宾语受事的错误主要源于语内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give”双宾构式 语料库 直接宾语受事
下载PDF
英语双及物句式的语义假设
2
作者 王新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0-104,共5页
英语双及物句式"S-V-N1-N2"的本质特征是以简洁的形式表达复杂的"给予"意义,其基本语义是"给予"。在基本句式中,动词"给予"的是N2,句式"给予N1"的是"V+N2"。本文对英语双... 英语双及物句式"S-V-N1-N2"的本质特征是以简洁的形式表达复杂的"给予"意义,其基本语义是"给予"。在基本句式中,动词"给予"的是N2,句式"给予N1"的是"V+N2"。本文对英语双及物句式的意义假设是"S-V+N2→N1"。通过论证,该语义假设能够对复杂的双及物动词作出同一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及物句式 意义假设 给予
下载PDF
英汉“给予类”双及物构式的引申对比探究
3
作者 胡月月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56-59,共4页
在Goldberg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以FROWN和LCMC为可比语料库,考察英汉语"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在"施事、受事引申"和"给予物引申"这两个方面的引申是否对称,并在搜集数据的基础上探讨导致对称或不对称现象的... 在Goldberg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以FROWN和LCMC为可比语料库,考察英汉语"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在"施事、受事引申"和"给予物引申"这两个方面的引申是否对称,并在搜集数据的基础上探讨导致对称或不对称现象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英汉语"给予类"双及物构式都可以通过隐、转喻机制引申出多种含义,但词汇化程度的差异导致其在两种语言中引申的不对称。分析、比较二者在语料库中引申的异同,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两种语言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予类”双及物构式 引申 可比语料库 英汉对比
下载PDF
表达“给予事件”的先秦“以”字句式研究
4
作者 王依娜 向贤文 《现代语文》 2021年第1期4-9,共6页
“给予事件”是由“给予”类动词记录和表达的一种复杂事件,“以”字句式是其编码形式之一。先秦时期“以”字句式结构类型主要有:以+(O_(D))+V+(O_(I))、V+(O_(I))+以+O_(D)、以+(O_(D))+V+于+O_(I)等。以语言类型学绘制的“给予事件... “给予事件”是由“给予”类动词记录和表达的一种复杂事件,“以”字句式是其编码形式之一。先秦时期“以”字句式结构类型主要有:以+(O_(D))+V+(O_(I))、V+(O_(I))+以+O_(D)、以+(O_(D))+V+于+O_(I)等。以语言类型学绘制的“给予事件”语义地图为参照,先秦“以”字句式表达受事—与事结构、受益者结构、言说类结构和受事目标结构等七种语义类型。双宾语结构和“以”字句式的动词句法分布具有比较一致的特点,并有可能因各种语用因素影响,“以”字句式产生于双宾语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予事件 先秦 “以”字句式 语义类型 双宾语结构
下载PDF
汉语“给予”双及物构式语义的构式语法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钟晶 《韶关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38-41,共4页
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给予"双及物结构的语义具有很大的阐释性。研究发现汉语"给予"双及物结构是一个形和意的配对,该构式有自身固有的意义,并且该构式与进入该构式的动词进行整合,赋予进入该构式的动词意义。汉语&q... 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给予"双及物结构的语义具有很大的阐释性。研究发现汉语"给予"双及物结构是一个形和意的配对,该构式有自身固有的意义,并且该构式与进入该构式的动词进行整合,赋予进入该构式的动词意义。汉语"给予"双及物结构并非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抽象的中心意义,而是通常包括许多密切联系的意义,这些意义共同构成一个多义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 构式语法 中心意义 多义
下载PDF
给予类动词的双及物构式 被引量:2
6
作者 何丹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42-144,共3页
构式语法理论认为,来自生活体验的给与行为是双及物构式的认知基础,物质世界的给予类动词双及物构式(VNN construction)是各种双及物构式的原型。本文从这一理论出发,通过分析中英文不同的语言构式,揭示双及物构式都是受VNN构式的制约,... 构式语法理论认为,来自生活体验的给与行为是双及物构式的认知基础,物质世界的给予类动词双及物构式(VNN construction)是各种双及物构式的原型。本文从这一理论出发,通过分析中英文不同的语言构式,揭示双及物构式都是受VNN构式的制约,并且构式的配价不是由动词决定的而是由构式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双及物构式 给予类动词
下载PDF
基于构式网络的上古给予义双及物研究
7
作者 邱丽珍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4-68,共5页
上古时期给予义双及物构式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网络,包括两类子图式:典型给予义构式和非典型给予义构式。其中V捐类通常只有两个侧重角色,在构式压制下得以进入给予义双及物构式,并出现角色数量误配的现象。构式中不具有给予义的动词,能... 上古时期给予义双及物构式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网络,包括两类子图式:典型给予义构式和非典型给予义构式。其中V捐类通常只有两个侧重角色,在构式压制下得以进入给予义双及物构式,并出现角色数量误配的现象。构式中不具有给予义的动词,能进入双及物构式表达给予义是构式压制的结果;和近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仅有双及物A式"S+V+N1_(间宾)+N2_(直宾)"不同,上古时期还存在双及物B式"S+V+N1_(直宾)+N2_(间宾)",我们认为韵律制约是B式形成的主要原因,介词省略是韵律制约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予义 网络 角色数量误配 压制 韵律
下载PDF
再看早期粤语文献中给予动词“畀”的演变
8
作者 范晓蕾 《方言》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8,共11页
本文通过考察早期文献,致力于解决广府片粤语给予动词“畀”的两个问题:其词源类型是什么?粤语里与事标记“过”替换为“畀”的过程是怎样的?早期粤语语料在相当的程度上支持“畀”原本是受事型给予动词,“畀+与事O_(1)”很可能最初出... 本文通过考察早期文献,致力于解决广府片粤语给予动词“畀”的两个问题:其词源类型是什么?粤语里与事标记“过”替换为“畀”的过程是怎样的?早期粤语语料在相当的程度上支持“畀”原本是受事型给予动词,“畀+与事O_(1)”很可能最初出现于连谓式“VP非给予+畀(过)+与事O_(1)”中,后来扩展到给予类介宾补语式“VP给予+过/界+与事O_(1)”中,从而促成与事标记“过”替换为“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文献 广府片粤语 给予动词 双及物式
原文传递
基于多语体语料的英语双及物结构研究——以give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琳琳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54,共10页
文章以最典型的双及物动词give为例,通过调用英国国家语料库中口语、小说、报纸和学术期刊语料分库,分析和统计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的例句中接受者和客体的定指性、代词性和成分长度,从结构内部、结构之间和语体之间三个层面对比呈现... 文章以最典型的双及物动词give为例,通过调用英国国家语料库中口语、小说、报纸和学术期刊语料分库,分析和统计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的例句中接受者和客体的定指性、代词性和成分长度,从结构内部、结构之间和语体之间三个层面对比呈现了接受者和客体的上述特征。研究发现,就双宾语结构而言,诸语体中接受者和客体的语序基本体现了信息流对语序的制约。然而,就与格结构而言,接受者和客体的信息特征在上述语体中表现各异,信息因素对其语序及双及物结构句式使用的制约力度在不同语体间存在差异,部分语体中甚至存在与前人的发现不一致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文章计算了联系各个因素预测上述不同语体中双及物结构的句式使用的准确度。结论是,从信息角度解释和预测双及物结构的句式使用还应考虑语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及物结构 多语体语料 信息因素 GIVE
原文传递
标记性及概念表征对汉语双及物结构习得的影响——以韩语母语者为例
10
作者 黄玉花 王艺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4-156,238,239,共15页
标记性及概念表征影响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汉语、韩语分属不同的双及物类型,汉语为IOC/DOC型语言,韩语为IOC型语言,两种语言在双及物论元的与事R和客体T的语序、与格式的象似性、重成分的后置等方面均呈现出差异性。基... 标记性及概念表征影响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汉语、韩语分属不同的双及物类型,汉语为IOC/DOC型语言,韩语为IOC型语言,两种语言在双及物论元的与事R和客体T的语序、与格式的象似性、重成分的后置等方面均呈现出差异性。基于584个汉语双及物及相关句式、韩汉翻译测试语料发现,韩语母语者压倒式地输出与汉语双及物相关的介宾状语式“A给RVT”,而双及物结构的无标记句式“AVT给R”则极少,处于未激活状态;对汉语有标记的双宾式,其习得局限在原型双宾式“A给RT”上,使用频率仅次于“A给RVT”,偏误率高。究其母语根源,韩语与格式的无标记特征及语序、与格式的谓语动词“■(给/给予)”的对象表征、与事标记“■”的对象表征,均对汉语双及物结构习得产生较大的迁移作用。汉语二语语法习得研究与类型学紧密结合,引入认知类型学理念,一定能推进国际中文教学的深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习得 韩语母语者 给予类双及物结构 类型差异 表征特征迁移
原文传递
“给予”双及物结构中的转喻 被引量:23
11
作者 严辰松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1-45,共5页
“给予”事件可以是一个复杂事件。在英汉语表“给予”意义的双及物结构中,有许多动词原本没有与“给予”有关的“转移”意义,只是表述“给予”的分事件,即前因、后果、方式、途径、目的等。然而这些分事件与整个“给予”事件关系密切,... “给予”事件可以是一个复杂事件。在英汉语表“给予”意义的双及物结构中,有许多动词原本没有与“给予”有关的“转移”意义,只是表述“给予”的分事件,即前因、后果、方式、途径、目的等。然而这些分事件与整个“给予”事件关系密切,转喻使这些动词得以表述“给予”事件的整体。这种转喻现象在英汉语中都有体现,在英语中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予 双及物结构 构式 转喻
原文传递
青海西宁方言的给予类双及物结构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双成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9,共6页
本文主要讨论西宁方言给予类双及物结构的句法特点,并利用民族语材料讨论西宁方言和民族语的接触影响。
关键词 西宁方言 给予类双及物结构 语序类型 语言接触
原文传递
连城新泉客家话的给予动词和给予类双及物结构
13
作者 潘秋平 项梦冰 《语言学论丛》 2020年第1期50-91,共42页
连城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境内主要通行客家话,划归客家话汀州片.关于连城新泉客家话的语法描写,最重要的是项梦冰《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1997).随着语言类型学的发展,我们对一些语法范畴的认识也得到了提升,因此我们尝试在项梦冰(1997)... 连城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境内主要通行客家话,划归客家话汀州片.关于连城新泉客家话的语法描写,最重要的是项梦冰《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1997).随着语言类型学的发展,我们对一些语法范畴的认识也得到了提升,因此我们尝试在项梦冰(1997)的基础上,结合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对一部分的语法范畴进行调查及重新描写,以期能进一步促进现代汉语方言语法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是重新描写连城新泉客家话的双及物结构(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予动词 双及物结构 连城新泉客家话
原文传递
汉语方言与“给”义动词相关的受益格标记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晓雪 贺学贵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85,共6页
汉语方言中源于"给"义动词的受益格标记主要分布在官话区、徽语以及一些吴语、闽语中。双宾A式是"给"义动词演变为受益格标记的条件。"V给+Or+Ot"经过语用类推形成"V给+Or+VP",即由"给予... 汉语方言中源于"给"义动词的受益格标记主要分布在官话区、徽语以及一些吴语、闽语中。双宾A式是"给"义动词演变为受益格标记的条件。"V给+Or+Ot"经过语用类推形成"V给+Or+VP",即由"给予某人某物"联想到"给予某人动作行为","V给"语法化为受益格标记,从而形成"受益格标记+O+VP"格式的施益句。此外,广西粤语中还有"VP+受益格标记+O"格式的施益句,其受益格标记由介宾补语式的双及物结构"V+Ot+与格标记+Or"中的与格标记演变而来,这种演变的产生跟壮语等SVO语言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义动词 受益格标记 双及物结构
原文传递
英汉"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差异的认知成因
15
作者 那泽慧 《现代英语》 2021年第15期96-98,共3页
构式语法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英汉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文章基于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对英汉"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差异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并尝试从认知角度探讨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深化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 给予结构 双及物构式 认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