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扶绥黑叶猴活动节律和日活动时间分配 被引量:35
1
作者 黄乘明 周岐海 +2 位作者 李友邦 蔡湘文 魏辅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0-386,共7页
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对生活在完全被周围农田隔离的石山中的一群黑叶猴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日活动时间分配进行研究。采用以群为单位的焦点动物观察法和连续记录法,每月对猴群连续10d跟踪观察。结果表明:3月至10月,黑叶猴的昼夜活动节律... 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对生活在完全被周围农田隔离的石山中的一群黑叶猴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日活动时间分配进行研究。采用以群为单位的焦点动物观察法和连续记录法,每月对猴群连续10d跟踪观察。结果表明:3月至10月,黑叶猴的昼夜活动节律由8个环节组成,11月至2月由9个环节组成,移动、觅食和休息在活动节律中重复出现,晒太阳仅出现在11月至翌年2月。休息占黑叶猴日活动时间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觅食、移动、晒太阳和理毛。黑叶猴的日活动时间分配具有明显的月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温度、栖息地的食物丰富度和光照强度是影响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认为,黑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体现了叶食性灵长类的特点,更体现了黑叶猴对北热带喀斯特石山环境的适应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昼夜活动节律 日活动时间分配
下载PDF
人工饲养条件下蜡皮蜥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力军 于丰军 +2 位作者 洪美玲 吴山 陈旭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3,共5页
2003年5月~2004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观察法对人工饲养条件下蜡皮蜥(Leiolepis reevesii)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昼间不同天气下蜡皮蜥行为时间分配中,休息行为占有绝对的比例,其次为运动... 2003年5月~2004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观察法对人工饲养条件下蜡皮蜥(Leiolepis reevesii)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昼间不同天气下蜡皮蜥行为时间分配中,休息行为占有绝对的比例,其次为运动、晒太阳、警戒、摄食和其他行为.晴天其休息、运动和晒太阳行为分别占94.73%±0.01%、3.24%±0.01%和1.56%±0.01%,而阴天休息、运动和晒太阳分别占97.03%±0.02%、1.31%±0.01%、0.89%±0.01%.晴天和阴天蜡皮蜥的运动、警戒、休息和晒太阳等行为在时间分配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雄、雌和亚成体的行为时间分配上,只有雌雄之间的警戒行为存在差异性(P<0.05).在活动节律方面,晴天和阴天蜡皮蜥只有在行为发生的起始和持续时间上有差异,晴天其晒太阳的高峰期在10:00~11:00,运动高峰期在11:00~14:00,休息低谷期在10:00~13:00,而阴天晒太阳的高峰期出现在11:00~12:00、运动高峰期11:00~15:00,其休息未表现出明显的低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太阳 行为 休息 运动 高峰期 活动节律 初步研究 人工饲养条件 阴天 成体
下载PDF
长江江豚哺乳期母豚昼间行为和时间的分配 被引量:13
3
作者 束家宽 蒋文华 +2 位作者 郑邦友 韩德民 于道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7,共8页
2006年7~11月,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自然水域采用随机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哺乳期长江江豚母豚昼间行为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豚用于摄食的时间占61.2%;其次是母幼联系和移动,分别为18.8%和7.6%;用于休息和... 2006年7~11月,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自然水域采用随机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哺乳期长江江豚母豚昼间行为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豚用于摄食的时间占61.2%;其次是母幼联系和移动,分别为18.8%和7.6%;用于休息和社会行为的时间较少,分别为6.1%和5.2%;其它行为的时间极少,仅占1.1%;摄食和母幼联系是其主要的行为。在活动规律方面,其各种行为在强度、出现和持续的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哺乳期不同阶段长江江豚母豚的母幼联系差异极显著(P<0.01),摄食和社会行为存在显著差异(P<0.05),移动、休息和其它行为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此期间在不同活动区域以上各种行为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其对栖息环境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半自然水域 哺乳期 昼间时间分配 行为
下载PDF
圈养林麝夏季昼夜活动节律及时间分配 被引量:10
4
作者 戚文华 汪小方 +4 位作者 杨承忠 蒋雪梅 李旭鑫 张修月 岳碧松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2,共4页
2011年、2012年的5~7月每月定期8天,每天00:00~24:00采用行为取样法在米亚罗养麝场观察记录54只林麝(15只成体雌麝,9只成体雄麝,10只亚成体雌麝,5只亚成体雄麝,15只幼麝)的行为。夏季共记录林麝83种行为,分成5种行为类型,即摄食、运... 2011年、2012年的5~7月每月定期8天,每天00:00~24:00采用行为取样法在米亚罗养麝场观察记录54只林麝(15只成体雌麝,9只成体雄麝,10只亚成体雌麝,5只亚成体雄麝,15只幼麝)的行为。夏季共记录林麝83种行为,分成5种行为类型,即摄食、运动、休息、反刍及其他行为。夏季林麝具有明显的昼夜活动节律性,晨昏出现2个活动高峰期,分别为5:30~8:00和18:00~21:00,白昼活动率低于夜间。根据夏季林麝各行为累计时间和频率比较,表明圈养林麝的休息行为较高,尤其是幼体(65.38%±5.39%vs16.41h/d±1.29h/d),其次是摄食和运动行为。成体雌麝摄食行为比率高于成体雄麝、亚成体和幼体,这与夏季成体雌麝哺乳所需的能量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行为 昼夜节律 时间分配 频率
下载PDF
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伟 杨维康 +5 位作者 黄怡 徐文轩 林杰 夏参军 徐峰 David Blank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7-614,共8页
于2007年和2010年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研究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蒙古野驴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共采集行为数据460 h,观察蒙古野驴2 760头次,将蒙古野驴昼间行为分为采食、移动、警戒、休息和"其他"5类... 于2007年和2010年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研究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蒙古野驴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共采集行为数据460 h,观察蒙古野驴2 760头次,将蒙古野驴昼间行为分为采食、移动、警戒、休息和"其他"5类。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季节各种行为时间分配,结果表明:季节因素对蒙古野驴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极显著影响(χ2=79.06,df=12,P<0.01)。采用ANOVA分析同季节不同行为间差异,结果表明,春季:移动、警戒、"其他"两两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两两间差异显著(P<0.05);夏季:仅移动与"其他"间无显著差异(P>0.05);秋冬季:仅警戒与"其他"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蒙古野驴昼间活动节律研究结果表明,蒙古野驴采食时间比例在春季各时段均较高(>45%),仅中午(14:00~15:00)有1个低谷(27.62%),夏秋季则为晨昏采食模式,冬季采食峰值(87.85%)在中午时段(13:00~14:00)。休息和采食高峰在各季节交叉出现,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各季节移动主要发生在晨昏时段。蒙古野驴以特定的行为时间分配模式和活动节律适应环境条件季节性变化,如气候条件、食物资源、人为干扰、生理期、昼间长度、捕食风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野驴 季节 昼间行为 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下载PDF
圈养獐春夏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被引量:7
6
作者 马飞雁 余晓俊 +3 位作者 陈珉 刘超飞 张志明 叶建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4,共7页
2008年3~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公园进行獐重引入试点,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圈养条件下24只獐(12雌,12雄)春夏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休息是春夏季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其次是摄食和运动。... 2008年3~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公园进行獐重引入试点,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圈养条件下24只獐(12雌,12雄)春夏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休息是春夏季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其次是摄食和运动。獐的昼间行为具有明显的节律性,以晨昏活动为主,主要活动时间集中在06:00~08:00和16:00~18:00。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 Aanalysis)和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在时间分配上,春、夏季休息、站立、排遗、梳理和运动行为差异极显著;雌雄间休息、站立、反刍、梳理和警戒行为差异极显著。雌性春、夏季站立、排遗、梳理、运动和社会行为差异极显著,摄食差异显著;雄性春、夏季休息、摄食、梳理、警戒和社会行为差异极显著,站立、反刍、排遗和运动行为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重引入獐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与野生种群相似,动物福利得到较好满足,对下一步在上海地区的种群复壮和迁地野放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间行为 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下载PDF
不同季节鹅喉羚昼间行为时间分配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夏参军 徐文轩 +2 位作者 乔建芳 杨维康 刘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4-150,共7页
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研究了鹅喉羚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共观察鹅喉羚有效个体1917只,采集行为数据时间319.5h,将鹅喉羚的昼间行为分为采食、移动、警戒、休息和"其它"5类。结果表明:... 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研究了鹅喉羚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共观察鹅喉羚有效个体1917只,采集行为数据时间319.5h,将鹅喉羚的昼间行为分为采食、移动、警戒、休息和"其它"5类。结果表明:春季雌性5种行为分配时间所占比例分别为67.5%、2.5%、2.7%、25.9%、1.4%,雄性分别为63.5%、3.4%、4.3%、27.5%、1.3%;夏季,雌性:43.7%、7.7%、5.6%、42.1%、1.0%;雄性:51.9%、1.7%、3.1%、41.4%、1.9%;秋季,雌性:66.3%、5.1%、4.3%、23.6%、0.7%;雄性:68.9%、6.0%、4.2%、20.7%、0.3%;冬季,雌性:68.0%、5.0%、7.0%、19.6%、0.4%;雄性:29.6%、20.6%、19.2%、29.3%、1.3%。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方差分析比较同季节不同性别各自行为时间分配、同季节雌雄间行为时间分配、同性别不同季节的行为时间分配。结果表明:四季中雌雄各自5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性间行为时间分配发现,在春夏季,雌雄间各行为时间分配无差异(P>0.05),秋季移动差异显著(P<0.05),而冬季5种行为间均差异显著(P<0.05);季节因素对雌雄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显著。鹅喉羚以特定的行为时间分配模式适应季节更替或变化的生理周期,如温度、性别、水分状况、繁殖期、哺乳期等,满足能量及营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喉羚 季节 昼间 行为时间分配
下载PDF
人工饲养朱鹮种群繁殖前期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炜 申琦 +4 位作者 马清义 李新春 张强 田瑞 陈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3,156,共4页
为了增强朱鹮种群的人工繁殖能力和有效的保护这种濒危物种,2007年2月中下旬,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笼养的61只朱鹮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论为:(1)在朱鹮繁殖... 为了增强朱鹮种群的人工繁殖能力和有效的保护这种濒危物种,2007年2月中下旬,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笼养的61只朱鹮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论为:(1)在朱鹮繁殖前期的日活动中,静栖约占55%,运动占15%,其次为取食12%、理羽10%和其他8%。(2)朱鹮静栖的高峰时间在13:00~14:00;取食有2个较为明显的高峰,分别出现在9:00~10:00和14:00~15:00;运动的高峰在10:00~11:00;理羽的高峰在9:00~11:00;其他行为主要分布在10:00~12:00。(3)朱鹮的活动节律呈现上午强下午弱的趋势。(4)朱鹮繁殖前期交尾的高峰期在上午和下午,中午的交尾次数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鹮 笼养 昼间活动节律 时间分配
下载PDF
圈养普氏野马夏季高温期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吉晟男 杨亮亮 +5 位作者 葛兴芳 王伯君 张文博 曹杰 张颜豹 胡德夫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6-683,共8页
2011至2012年的7~8月,在新疆野马繁育中心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相结合,研究了圈养普氏野马不同组间夏季昼间的主要行为。结果表明,圈养普氏野马在不同高温应激条件下的主要行为存在一定差异,符合动物正常的生物学特性,经双... 2011至2012年的7~8月,在新疆野马繁育中心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相结合,研究了圈养普氏野马不同组间夏季昼间的主要行为。结果表明,圈养普氏野马在不同高温应激条件下的主要行为存在一定差异,符合动物正常的生物学特性,经双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检验,得出不同组间在采食行为时间分配上,带驹雌马显著高于其他组群(F3,68=131.144,P=0.000),而幼驹显著低于其他组群(F3,68=131.144,P=0.000);在饮水行为时间分配上,带驹雌马低于其他组群,且与雌马的差异达显著水平(F3,68=1.825,P=0.049);在站醒行为时间分配上,带驹雌马显著低于其他组群(F3,68=41.438,P=0.000;P=0.010),而幼驹显著高于其他组群(F3,68=41.438,P=0.000);在休息行为时间分配上,幼驹高于其他组群,且与雄马(F3,68=7.068,P=0.040)、带驹雌马(F3,68=7.068,P=0.006)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在运动行为时间分配上,雄马显著高于(F3,68=24.781,P=0.021;P=0.000)而带驹雌马显著低于(F3,68=24.781,P=0.000;P=0.003)其他组群;在修饰行为时间分配上,雌马显著高于其他组群(F2,51=14.967,P=0.017;P=0.001);在其他行为时间分配上,幼驹显著高于(F3,68=217.107,P=0.000)而雌马则显著低于(F3,68=217.107,P=0.000)其他组群。总体上,圈养普氏野马在高温季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行为应答,建议针对新疆夏季高温期,对野马分组分圈进行管护,防止出现由高温造成的意外伤害。同时,行为观测的研究方法可作为监测普氏野马夏季高温期生存状况的有效工具,为人工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圈养 夏季高温期 昼间主要行为 时间分配
下载PDF
圈养秦岭羚牛冬季和夏季活动规律的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炜 申琦 +4 位作者 马清义 潘广林 田瑞 雷初朝 陈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揭示圈养条件下秦岭羚牛冬夏季昼间活动的时间分配状况,以进行有效的迁地保护。【方法】分别于2006-07和2007-02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全天观察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3头圈养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 【目的】揭示圈养条件下秦岭羚牛冬夏季昼间活动的时间分配状况,以进行有效的迁地保护。【方法】分别于2006-07和2007-02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全天观察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3头圈养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行为活动规律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夏、冬季白昼秦岭羚牛的活动时间具有相同的趋势,均以休息为主,采食次之;夏季秦岭羚牛的饮水、排尿、排便分别为每头每天1.92,0.54和0.92次,冬季分别为每头每天1.23,0.31和0.85次;秦岭羚牛每天的活动状况与气温的变化相关。【结论】圈养秦岭羚牛的活动节律受气温影响较大,与野外生存的群体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羚牛 圈养 昼间活动节律 时间分配
下载PDF
不同饲养条件下海南坡鹿幼体春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力军 洪美玲 陈兴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3,共5页
20 0 3年 2月至 4月间 ,在海南甘什岭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 10头海南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中摄食、卧息和反刍占有较大的比例 ;人工圈养和半散放条件下摄... 20 0 3年 2月至 4月间 ,在海南甘什岭自然保护区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 10头海南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坡鹿幼体昼间行为时间分配中摄食、卧息和反刍占有较大的比例 ;人工圈养和半散放条件下摄食、卧息、反刍、站立和运动行为的昼间时间分配差异性显著 (P <0 0 1) ,半散放条件下幼鹿每天用于摄食和运动的时间比人工圈养的多 ,而用于卧息、反刍和站立的时间较少 ,其余行为时间比较接近 ;在昼间活动节律方面 ,圈养条件下摄食有 3个高峰期 (0 9:0 0~ 10 :0 0 ,11:0 0~ 12 :0 0 ,16 :0 0~18:0 0 ) ,卧息有 2个高峰期 (10 :0 0~ 11:0 0 ,13:0 0~ 16 :0 0 ) ;半散放条件下没有明显的摄食高峰期 ,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食物的搜索和处理上 ,而其卧息高峰出现在 14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 摄食 幼体 圈养 饲养条件 半散放 幼鹿 活动节律 海南坡鹿 时间分配
下载PDF
圈养秦岭羚牛夏季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炜 申琦 +2 位作者 马清义 田瑞 雷初朝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11-214,共4页
为了对秦岭羚牛进行有效的迁地保护和揭示圈养条件下秦岭羚羊的夏季昼间的时间分配状况,更好地加强饲养管理,2006年7月,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3头圈养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 为了对秦岭羚牛进行有效的迁地保护和揭示圈养条件下秦岭羚羊的夏季昼间的时间分配状况,更好地加强饲养管理,2006年7月,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3头圈养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夏季白昼羚牛的活动以休息为主,采食次之,同时,羚牛的饮水、排尿、排便量均较低,分别为每头每天1.92次、0.54次、0.92次。羚牛每天的活动节律与气温的变化相关。年龄对羚牛活动节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羚牛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方面的差异。此外,从羚牛群体进行观察,同一群中的羚牛个体的活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羚牛 圈养 昼间活动节律 时间分配
下载PDF
包头南海湿地保护区大天鹅春季行为时间分配及日活动节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利 张乐 +3 位作者 苗春林 乔磊 孙艳 刘晓光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8-462,共5页
2013年1月11日—3月17日,2014年2月10日—4月15日,采用焦点动物观察法和瞬时扫描法,对内蒙古包头南海湿地保护区内大天鹅Cygnus cygnus的昼间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天鹅的主要行为有取食、休息、运动、保养、警戒和其他,共计6类12... 2013年1月11日—3月17日,2014年2月10日—4月15日,采用焦点动物观察法和瞬时扫描法,对内蒙古包头南海湿地保护区内大天鹅Cygnus cygnus的昼间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天鹅的主要行为有取食、休息、运动、保养、警戒和其他,共计6类12种。在时间分配方面,大天鹅主要用于取食(45.8%)、休息(34.1%)、运动(11.1%)和保养(6.8%)行为,且4种行为有明显的节律性变化。另外,1—2月和3—4月取食、休息和保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除警戒行为外,其他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1—2月为越冬期,大天鹅主要时间用于休息,3—4月为迁徙期,大天鹅主要时间用于取食,为再次迁徙积累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天鹅 时间分配 日节律 南海湿地保护区
下载PDF
高原山鹑越冬后期日节律及行为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阙品甲 王楠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2010年3~4月,在四川省稻城县对高原山鹑Perdix hodgsoniae越冬后期的昼间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包括其活动规律、时间分配、日行为节律、群体解散过程、社群行为、交配行为、天敌及反捕行为等,并与近缘种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其活动时... 2010年3~4月,在四川省稻城县对高原山鹑Perdix hodgsoniae越冬后期的昼间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包括其活动规律、时间分配、日行为节律、群体解散过程、社群行为、交配行为、天敌及反捕行为等,并与近缘种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其活动时间分配如下:取食占69.31%±2.33%,休整占20.06%±2.26%,防卫占7.10%±0.71%,移动占3.53%±0.47%。每日10:00~14:00、15:00~16:00为高原山鹑取食行为的高峰,清晨、傍晚以及中午14:00~15:00为取食行为的低谷;休整行为的节律与之相反,清晨和傍晚是休整的高峰,中午为小高峰;清晨、傍晚及中午14:00~15:00防卫行为的频率稍高。高原山鹑群体大小为(11.39±0.97)只(1~30,n=41),群体间具有领域行为,相互间有攻击行为。群体自3月末开始逐渐解散。最早观察到的交配行为是在3月22日,多发生在上午和中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山鹑 行为 日节律 时间分配 瞬时扫描
下载PDF
笼养孟加拉成年虎与亚成虎白昼行为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思林 刘宁 李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4期73-76,共4页
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云南野生动物园内7只孟加拉虎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在观察期内,笼养孟加拉虎白昼行为时间分配上成年虎与亚成年虎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即成年虎的睡眠多于亚成年虎的睡... 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云南野生动物园内7只孟加拉虎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在观察期内,笼养孟加拉虎白昼行为时间分配上成年虎与亚成年虎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即成年虎的睡眠多于亚成年虎的睡眠;成年虎的卧息、走动、摄食和其他行为少于亚成年虎的卧息、走动、摄食和其他行为。活动节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不同年龄之间卧息和走动出现两个高峰,睡眠出现一个高峰,但亚成年虎的睡眠较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虎 笼养 年龄差异 白昼 行为时间分配
下载PDF
散养条件下野生双峰驼初冬活动时间分配及节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亚东 孙志成 +2 位作者 吴鹏 张于光 李迪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对散养状态下野生双峰驼(下称野骆驼)昼夜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研究,旨在丰富野骆驼行为生态学基础资料,为其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10—12月期间,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 【目的】对散养状态下野生双峰驼(下称野骆驼)昼夜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研究,旨在丰富野骆驼行为生态学基础资料,为其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10—12月期间,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试验性放归的4峰野骆驼(2雄2雌)进行昼间行为的观测。将野骆驼的行为分为6类:休息、警戒、运动、采食、反刍和其他行为。【结果】时间分配上雄性采食行为时间比例最高,为28.13%±10.42%,雌性野骆驼由于适应新的环境表现出警戒行为比例最高,为28.22%±10.74%。观察期间雌、雄性野骆驼行为时间分配无显著差异。随月份变化,野骆驼休息、警戒和反刍时间呈下降趋势,运动时间和采食时间呈上升趋势。野骆驼昼间警戒和运动行为存在晨昏活动的高峰,其采食行为有2个高峰时段,出现在当地时间日出之后(9:00—10:00)和日落之前(14:00—16:00),野骆驼的休息高峰出现在中午时分(11:00—13:00)。散养条件下野骆驼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与大多数有蹄类动物类似。【结论】散养条件下野骆驼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与大多数有蹄类动物相似,相关数据可为其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养 野生双峰驼 行为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下载PDF
夏季可可西里雌性藏原羚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被引量:26
17
作者 连新明 李晓晓 +2 位作者 颜培实 张同作 苏建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3-670,共8页
2005和2010两年的6—8月,在可可西里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记录藏原羚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所有行为被划分为觅食、警戒、躺卧、移动和其它5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觅食和躺卧是藏原羚的主要行为类型,分别占总行为时间的(42.02±2... 2005和2010两年的6—8月,在可可西里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记录藏原羚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所有行为被划分为觅食、警戒、躺卧、移动和其它5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觅食和躺卧是藏原羚的主要行为类型,分别占总行为时间的(42.02±2.22)%和(31.21±2.71)%,警戒、移动和其它3种行为类型时间比例依次减少。藏原羚的集群大小为1—10和12只,随着集群规模的增加,藏原羚的觅食时间增加,警戒时间减少,但其余3种行为类型与集群规模无显著相关性。与无羔藏原羚个体相比,有羔藏原羚的移动行为所占比例较高,而躺卧比例较低,觅食、警戒和其它3种行为类型差异不显著。一天中,藏原羚的觅食行为存在3个高峰,分别为8:00—8:59,10:00—12:59和16:00—19:59;躺卧行为的变化趋势与觅食行为相反;警戒行为仅有1个高峰,为14:00—14:59。5种行为类型在各时段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原羚 行为时间分配 集群规模 繁殖状态 活动节律
下载PDF
黑腹果蝇昼夜活动节律及行为时间分配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春印 丛晓娜 +2 位作者 刘小侠 张青文 赵章武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8-301,共4页
采用试验室单管观察记录的方法,对3,4,5日龄野生型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 w1118成虫每日活动节律进行研究。试验将果蝇活动划分为强活动(飞行和爬行)、弱活动(梳理、觅食等原地发生的运动)和静息(身体不发生... 采用试验室单管观察记录的方法,对3,4,5日龄野生型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 w1118成虫每日活动节律进行研究。试验将果蝇活动划分为强活动(飞行和爬行)、弱活动(梳理、觅食等原地发生的运动)和静息(身体不发生移动的休息)3种类型。强活动和弱活动之和为总运动。研究结果显示,野生型黑腹果蝇w1118的昼夜活动表现为明显的双峰模态,晨峰和晚峰分别处于开、关灯前后;雌、雄果蝇总体活动无差异,关灯(18:30)前后雌蝇活动稍强于雄蝇,开灯(6:30)前后则相反;果蝇强活动的节律与总运动基本一致,而弱活动节律不明显;静息节律为单峰模式,其高峰期位于夜间1:00-5:00;雌蝇的静息活动显著多于雄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活动节律 活动时间分配
下载PDF
鄱阳湖越冬鹤鹬的日间行为节律 被引量:7
19
作者 沈啸远 刘洁 +3 位作者 金斌松 秦海明 刘观华 王文娟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0-817,共8页
目前有关鸟类越冬行为节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水鸟。与大型鸟类相比,小型鸟类在体温调节中消耗的能量更多,因此可能呈现不同的日间行为节律。本研究选择鄱阳湖数量较大的小型水鸟——鹤鹬Tringa eryth—ropus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1... 目前有关鸟类越冬行为节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水鸟。与大型鸟类相比,小型鸟类在体温调节中消耗的能量更多,因此可能呈现不同的日间行为节律。本研究选择鄱阳湖数量较大的小型水鸟——鹤鹬Tringa eryth—ropus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1月-2015年3月在鄱阳湖的子湖——常湖池对越冬期鹤鹬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进礼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觅食(61.4%)和休息(32.1%)是鹤鹬越冬期最主要的行为,2种行为的比例呈显著负相关。与一些植食性水鸟相比,肉食性鹤鹬的觅食行为比例偏低。而与一些大型食肉性水鸟相比,鹤鹬的觅食行为比例偏高,这可能与其较小的体型在体温调节中消耗的能量较多有关。鹤鹬的警戒行为比例较低(0.8%),越冬期集大群的习性可能是导致其偏低的主要原因。越冬期不同月份间各行为比较中,1月出现了觅食行为比例的高峰和休息行为比例的低谷,这可能与1月平均气温为全年最低有关。觅食行为比例在全天呈缓慢上升趋势,而休息行为比例呈下降趋势。虽然觅食和休息行为的时间分配在全天有一定变化,但是鹤鹬的日间行为节律性并不强。鹤鹬的觅食行为主要发生在跗跖位(0~5.5ore),而休息行为主要发生在跗跖上位(5.5~8.6cm),安全性和食物的可利用性可能是影响鹤鹬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鹤鹬 日间节律 时间分配 越冬期
下载PDF
圈养大熊猫妊娠期行为变化及活动节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潘载扬 向左甫 +5 位作者 陈超 陈鹏 侯蓉 张志和 古晓东 齐敦武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7-823,共7页
由于环境条件与自身生理状况的变化,动物往往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形成特定条件下的活动节律模式。大熊猫有效配种后即进入妊娠期,但亦有假孕现象出现,而其激素变化与妊娠个体无异,因此,分析2种妊娠类型个体在妊娠期行为的异同,有助于... 由于环境条件与自身生理状况的变化,动物往往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形成特定条件下的活动节律模式。大熊猫有效配种后即进入妊娠期,但亦有假孕现象出现,而其激素变化与妊娠个体无异,因此,分析2种妊娠类型个体在妊娠期行为的异同,有助于其饲养管理措施的实施。2013年3—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6只受配大熊猫进行行为和活动节律研究。结果表明:休息是大熊猫妊娠期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其次是摄食和运动,而妊娠行为则较少,主要表现为假妊娠个体与妊娠个体在反应期的求适和妊娠行为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通过对妊娠期大熊猫行为的研究,将为其饲养与管理提供行为学方面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大熊猫 妊娠期 行为变化 行为节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