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ade Huang and Chinese Culture Identity: Focus on the Myth of"Huang of Xiahoushi"
1
作者 TANG Qi-cui WU Yu-we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6期603-618,共16页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myth of "Huang of Xiahoushi" (~):~ ~2_t~), focusing on the distribution of Jade Huang (夏后氏之璜) since the early neolithic and its process of pluralistic integration. The paper explor...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myth of "Huang of Xiahoushi" (~):~ ~2_t~), focusing on the distribution of Jade Huang (夏后氏之璜) since the early neolithic and its process of pluralistic integra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story of ethnic group,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Jade Huang in th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etiquette civilization behind the mythic narrative based on multi-evidence method and the local meaning of literature in ancient Chinese contex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de Huang Huang of Xiahoushi unified diversity Chinese identity etiquette civilization multi-evidence method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Separatism on the Societ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World Values Survey
2
作者 Dwiyatna Widinugraha James Kiwanuka Tondo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5年第10期537-543,共7页
In the 21st century, world politics appeared to far from resolved condition in terms of power sharing among the elites, thus created separatism movements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These movements caused some changes... In the 21st century, world politics appeared to far from resolved condition in terms of power sharing among the elites, thus created separatism movements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These movements caused some changes in the society that is nowadays seen as a multicultural. Using World Values Survey's data,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separatism would cause people to less likely agree on ethnic diversity benefit. Further, when the result is tested by elaboration model, economic condition was found as important factor on how people saw ethnic diversity benefit among the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 politics effect of separatism ethnic diversity national identity
下载PDF
跨文化交往和世界文明共同进步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介厚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21-26,共6页
当今世界全球性交往日益密切,又呈现出文化与发展的多样性。跨文化研究和世界文明研究都已成为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的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同一性是其中的焦点课题,需要我们通过深化跨文化交往的理论研究来进行探察。... 当今世界全球性交往日益密切,又呈现出文化与发展的多样性。跨文化研究和世界文明研究都已成为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的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同一性是其中的焦点课题,需要我们通过深化跨文化交往的理论研究来进行探察。跨文化交往与世界文明进程的关系主要有三个方面:(1)跨文化交往是世界文明(包括哲学传统)的重要动因;(2)跨文化理解、跨文化性和世界文明多样性中的同一性;(3)持合理的跨文化态度,遵守跨文化交往的伦理原则。因此,为了建立一个和谐世界,我们应致力于在合理的跨文化交往中实现不同文明的和谐进步。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往是世界文明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此项研究有助于树立合理的“文明交往观”,促进世界文明和谐的共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明 多样性 同一性 跨文化交往 跨文化性 伦理原则
下载PDF
世界共同体与文明多样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江畅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当代人类面临的严重生存危机,使人类基本共同体从国家走向世界势在必行、十分紧迫,构建世界共同体的任务已经摆在了世界各国面前。人类基本共同体从原始人群走向氏族、部落,又从文明古国、传统国家走到了现代国家。近现代发生的国家化... 当代人类面临的严重生存危机,使人类基本共同体从国家走向世界势在必行、十分紧迫,构建世界共同体的任务已经摆在了世界各国面前。人类基本共同体从原始人群走向氏族、部落,又从文明古国、传统国家走到了现代国家。近现代发生的国家化是人类基本共同体演进过程中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其意义极其重大而深远,但也引起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敌对、战争、恐怖主义、不负责任地发展科技等导致人类生存危机的严重问题。而其根源在于国家有政府而世界无政府,以及日益强化的国家至上主义。克服当代人类生存危机的出路只能是推进人类基本共同体从国家走向世界。人类在经济、科技、信息、交往、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为世界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类还在其他各个方面也做好了准备。世界共同体必须是民主的,它以国家民族为依托,但依托的并非是以它们的主权、疆域、国防力量、治理体系为基础,而是以它们创造的民族性文明为基础。世界共同体必须立足于文明多样性,致力于为多样文明繁荣发展提供保证,唯此才能使人类摆脱目前的生存危机并走向普遍、持久的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共同体 基本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家化 国家民族 文明多样性
下载PDF
文明融合与世界秩序的价值取向
5
作者 于光胜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7,共5页
对和平与安全的谋求、商贸交流与人员交往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文明融合的进程。文明融合主要体现在英语成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宗教信仰的国际性和多元性更加明显以及市场经济和现代民主观念被普遍接受等方面。文明融合有助于世界... 对和平与安全的谋求、商贸交流与人员交往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文明融合的进程。文明融合主要体现在英语成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宗教信仰的国际性和多元性更加明显以及市场经济和现代民主观念被普遍接受等方面。文明融合有助于世界秩序的良性发展,它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及国际社会的合理与公正具有积极作用。一般而言,文明融合可以采取文明间的交流与互补、文明的适应以及文明的转型等三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融合 世界秩序 价值取向 多元性
下载PDF
文明融合对世界秩序的影响
6
作者 于光胜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0-32,60,共4页
揭示了文明融合的动因,论述了文明融合的表现方式,展望了文明融合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文明融合 世界秩序 多元性
下载PDF
文明多样性与“和谐世界”
7
作者 曹文宏 《甘肃理论学刊》 2006年第6期63-67,共5页
文明是一个与野蛮、愚昧和无知相对应的概念,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文明的多样性是指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了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的特点和方式,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 文明是一个与野蛮、愚昧和无知相对应的概念,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文明的多样性是指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了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的特点和方式,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是一种客观现实。正是基于对这一事实的认识和尊重,中央提出了“和谐世界”这一具有全球视野的新理念。文明多样性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和谐世界”也是对多样性文明的内在诉求和应然结果,在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文明多样性 和谐世界
下载PDF
在多样性文化中共致和谐
8
作者 叶小文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8,共4页
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基本形态、存在方式和一般规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奥秘就是不赞成唯我独尊、唯我独美、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而是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强调各种文明之间应求同存异,美人之美,与人为善... 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基本形态、存在方式和一般规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奥秘就是不赞成唯我独尊、唯我独美、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而是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强调各种文明之间应求同存异,美人之美,与人为善,共致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明 和谐
下载PDF
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新思维 被引量:1
9
作者 谷晶 许吉团 《桂海论丛》 2007年第1期7-9,共3页
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崭新命题,也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运用和实践。当前,构建和谐世界要牢牢把握持久和平、共同繁荣这两大命题。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以平等开放的精神,加强不同... 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崭新命题,也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运用和实践。当前,构建和谐世界要牢牢把握持久和平、共同繁荣这两大命题。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以平等开放的精神,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往,在对立统一中互利共生,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以实现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 和谐世界 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 文明多样性
下载PDF
世界文明多样性与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 被引量:5
10
作者 裴长洪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20,共13页
中国式现代化践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文明理论,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的独特性和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最终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人类现代化文明的共同价值是:把人民性作为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式现代化践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文明理论,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的独特性和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最终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人类现代化文明的共同价值是:把人民性作为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现代化道路,实现其多样性;传承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实现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互助互利、立己达人,使现代化成果在世界上具有普惠性;不畏艰难、奋发有为,增进现代化领导的坚定性。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回答了时代和世界之问,它向世界提供的中国智慧和方案是:没有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更非西方化和美国化;现代化不仅仅是物质文明,它具有多面性;实现现代化的最根本前提是要有坚强的政党领导并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中国式现代化是驾驭资本能力的考验,是利用资本趋利避害的统一。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必然壮大世界和平力量,成为保障人类利益的中流砥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明多样性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原文传递
孔子的历史认同观念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金海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21,189,共6页
孔子以三代之礼作为历史认同的主要对象,通过亲仁追孝、倡德务民等内、外两个向度上的认知与拓展,把西周以来逐渐形成的一些新的伦理观念贯注进了传统之礼,从而将礼中宗教、伦理、政治等几种因素进一步有机整合。孔子在认同礼之教化及... 孔子以三代之礼作为历史认同的主要对象,通过亲仁追孝、倡德务民等内、外两个向度上的认知与拓展,把西周以来逐渐形成的一些新的伦理观念贯注进了传统之礼,从而将礼中宗教、伦理、政治等几种因素进一步有机整合。孔子在认同礼之教化及其对现实重要性的同时,还提出"忠恕"、"和而不同"等思想,表明了一种具有认同意识的"天下"观念,此观念不仅强调以尊礼为内涵的世界秩序,而且体现了对西周以来"天命"传统的继承与超越,这是其认同三代之礼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历史认同 三代之礼 和而不同 天下
原文传递
世界文明形态多样性视域下教育现代化的中国道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佳妮 滑子颖 马健生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129,共9页
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具有世界最大现代化教育体系的规模特征、内源自主式的发展动力特征以及坚持“教育优先”与“规划引领”的治理特征。基于世界文明形态多样性视角,中国教育现代化探索出了... 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具有世界最大现代化教育体系的规模特征、内源自主式的发展动力特征以及坚持“教育优先”与“规划引领”的治理特征。基于世界文明形态多样性视角,中国教育现代化探索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育现代化道路,其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日益彰显“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优势以及“重教崇德”的文化优势,极大地拓展了人类教育文明形态的视野及发展中国家走向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教育现代化将进一步向世界释放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世界文明形态多样性 多元现代性 中国道路
原文传递
真诚对话、互学互鉴、合作共赢 让世界和世界各国人民都好
13
作者 李慎明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7年第1期3-12,349-350,共11页
早在1920年11月,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就指出:“世界主义,愿自己好,也愿别人好,质言之,即愿大家好的主义。殖民政策,只愿自己好,不愿别人好,质言之,即损人利己的政策。”1954年4月,毛泽东主席又明确表示:“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 早在1920年11月,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就指出:“世界主义,愿自己好,也愿别人好,质言之,即愿大家好的主义。殖民政策,只愿自己好,不愿别人好,质言之,即损人利己的政策。”1954年4月,毛泽东主席又明确表示:“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一切问题应通过谈判来解决,打仗的办法不好。”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多次论述了世界各国要加强真诚对话、互学互鉴、合作共赢,让世界和世界各国人民都好的相关精神与要旨。在纪念中国共产党95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中国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真诚对话、互学互鉴、合作共赢,让世界和世界各国人民都好”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第一,必须承认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第二,必须坚持尊重和维护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第三,必须坚持和维护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第四,必须坚持各种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第五,必须对本土文化和文明,坚持自尊、自爱、自信、自立,做到固本守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明多样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话沟通 合作共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