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9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铀对α-Al_(2)O_(3)中氢与本征点缺陷相互作用的影响
1
作者 杨飞龙 向鑫 +2 位作者 胡立 张桂凯 陈长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29,共7页
在长期高温服役过程中,铀床的氚渗透泄露问题是聚变堆涉氚系统中需要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是在内壁制备阻氚涂层.然而,服役过程中通过热扩散渗入涂层内部的铀可能在阻氚涂层氢行为中起作用,进而影响其服役可靠性.基... 在长期高温服役过程中,铀床的氚渗透泄露问题是聚变堆涉氚系统中需要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是在内壁制备阻氚涂层.然而,服役过程中通过热扩散渗入涂层内部的铀可能在阻氚涂层氢行为中起作用,进而影响其服役可靠性.基于此,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铀对α-Al_(2)O_(3)中氢与本征点缺陷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铀对α-Al_(2)O_(3)中空位型本征点缺陷及氢相关缺陷的存在形式、电荷态及相对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从形成能观点来看,铀对α-Al_(2)O_(3)中空位型本征点缺陷及氢相关缺陷的形成有利,且α-Al_(2)O_(3)中空位型点缺陷对氢的捕陷能力因铀的引入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对α-Al_(2)O_(3)基内壁阻氚涂层在氚工艺系统铀床中应用的可靠性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点缺陷 氢相关缺陷 相互作用 α-Al_(2)O_(3)
下载PDF
鸡生长性状相关SH3RF2、LncFAM及IGF2BP1基因SV变异的聚合效应分析
2
作者 刘阳 马浩翔 +9 位作者 王文韬 刘树立 唐燕飞 蒋华连 苏立燧 韩瑞丽 刘小军 田亚东 王香南 李转见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试验旨在对生长性状大效应基因SH3RF2、LncFAM及IGF2BP1的3个突变位点进行聚合效应分析,选出最优组合基因型。试验以鸡7个群体(固始-安卡F2代资源种群、AA肉鸡、哈伯德肉鸡、科宝肉鸡、817肉鸡、广西金陵麻鸡和卢氏绿壳蛋鸡)中的2228个... 试验旨在对生长性状大效应基因SH3RF2、LncFAM及IGF2BP1的3个突变位点进行聚合效应分析,选出最优组合基因型。试验以鸡7个群体(固始-安卡F2代资源种群、AA肉鸡、哈伯德肉鸡、科宝肉鸡、817肉鸡、广西金陵麻鸡和卢氏绿壳蛋鸡)中的2228个个体为研究对象,检测三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变异,利用F2资源群和广西金陵麻鸡研究鸡SH3RF2、LncFAM及IGF2BP1基因的遗传效应,对三个基因组合位点的聚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分析群体中共有54种可能的组合基因型,通过基因型频率和生长性状关联分析发现,在7个群体中,等位基因Sh-I、Lnc-I和Ig-L1的频率均明显高于Sh-D、Lnc-D、Ig-L2及Ig-W;在F2资源群体和广西金陵麻鸡中,IIIIL1L1基因型在三个基因聚合效应中具有较高的基因频率和较高的体重。结果表明,在提高生长性状方面,IIIIL1L1基因型既能提高体重,又有较高的基因型频率,可以作为选择推荐联合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状 SH3RF2基因 LncFAM基因 IGF2BP1基因 聚合效应 关联分析
下载PDF
N6-甲基腺苷甲基化相关基因IGF2BP3在肾透明细胞癌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王咸钟 王忠 +5 位作者 何大鹏 赖亚明 安文亚 孙祖刚 谢习颂 吴春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筛选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关键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相关基因,并研究其与ccRCC预后、ccR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中下载ccRCC和癌旁组织的RNA测序数据和临床数据... 目的筛选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关键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相关基因,并研究其与ccRCC预后、ccR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中下载ccRCC和癌旁组织的RNA测序数据和临床数据,采用R4.1.1分析表达谱和预后,并筛选关键基因。收集10例ccRCC手术临床标本,采用定量PCR(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在人ccRCC细胞系RCC23中,通过SiRNA敲减关键基因,并用CCK-8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果19个m^(6)A甲基化相关基因中仅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GF2BP3)在ccRCC组织中高表达,且IGF2BP3高表达与ccRCC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通过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在临床标本中验证了IGF2BP3的高表达。通过小干扰RNA(siRNA)将IGF2BP3敲减后发现,RCC23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且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结论IGF2BP3可能是预测ccRCC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N6-甲基腺苷甲基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GSK3/Nrf2调控的生物节律在机体衰老中的规律
4
作者 陈伊琳 蒋晓波 +1 位作者 屈红林 刘瑞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7-1264,共8页
背景:生物节律(昼夜节律)紊乱是一个典型的与衰老有关的问题,维持生物节律的正常运作可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衰老策略。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的表达具有生物节律;糖原合成酶激酶3系统代表了一个“调节阀”,它控制核转录因子NF-E2相... 背景:生物节律(昼夜节律)紊乱是一个典型的与衰老有关的问题,维持生物节律的正常运作可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衰老策略。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的表达具有生物节律;糖原合成酶激酶3系统代表了一个“调节阀”,它控制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水平的细微振荡。抗氧化基因转录水平的昼夜变化可以影响生物体对氧化应激的反应,但是糖原合成酶激酶3/NF-E2相关因子2在调节机体衰老中的具体分子机制仍令人困惑。目的:拟通过对该领域文献的回顾,寻找糖原合成酶激酶3/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调控的生物节律在机体衰老中的一般规律。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有关“糖原合成酶激酶3、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生物节律以及衰老”等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查阅和筛选,为全文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所得到文献进行阅读分析,比较文献之间的异同点,为论点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撑。通过对文献的进一步对比分析,理清相关指标间的关系,为全文的分析明确思路。结果与结论:①糖原合成酶激酶3可通过对节律基因的调节间接调控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的表达;②糖原合成酶激酶3和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是抗衰老程序的组成部分,且与生物节律相关;③并且糖原合成酶激酶3/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参与多种代谢途径,包括与衰老相关疾病(2型糖尿病和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代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 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 生物节律 衰老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贝壳状Ni_(3)S_(2)/NiMoP_(2)异质结构电催化剂高效大电流密度电解水/尿素复合系统
5
作者 王佳奕 庆绍军 +3 位作者 童希立 项婷 张坤 徐良骥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7,共12页
水-尿素电解是实现氨氮废水脱氮及高效绿色产氢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该技术面临的关键难题是缺乏高活性和大电流耐久性的双功能电催化剂。本研究采用水热耦合气相磷化法,在泡沫镍(NF)上合成了一种贝壳状Ni_(3)S_(2)/NiMoP_(2)异质结构催化... 水-尿素电解是实现氨氮废水脱氮及高效绿色产氢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该技术面临的关键难题是缺乏高活性和大电流耐久性的双功能电催化剂。本研究采用水热耦合气相磷化法,在泡沫镍(NF)上合成了一种贝壳状Ni_(3)S_(2)/NiMoP_(2)异质结构催化剂,得益于其片状层叠的非均相纳米结构、丰富的氧空位和高效的电子传质,该电催化剂在析氢反应(HER)和尿素氧化反应(UOR)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产生1000 mA/cm^(2)的大电流密度分别仅需−0.205和1.423 V(vs.RHE)的超低电位。双功能Ni_(3)S_(2)/NiMoP_(2)催化剂组装的水-尿素系统的电解活性得到显著提升,仅需要1.580 V的槽压来驱动500 mA/cm^(2)电流密度实现HER和UOR,比全水解系统的电压低159 mV。此外,它在高电流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可以连续稳定运行长达1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_(3)S_(2)/MoNiP_(2) 异质结构 电催化剂 尿素氧化 制氢
下载PDF
Si掺杂对Ga_(2)O_(3)/BP异质结光电性能调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6
作者 李佳宏 郝增瑞 +2 位作者 薛瑞鑫 阚红梅 关玉琴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37,共7页
近年来,氧化镓(Ga_(2)O_(3))是新一代超宽禁带(4.9 eV)半导体,基于优越的热稳定和化学稳定性、高击穿场强和可见光透过率等优点,在日盲紫外探测器和透明光电器件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Ga_(2)O_(3)基光电器件存在迁移率较低而限... 近年来,氧化镓(Ga_(2)O_(3))是新一代超宽禁带(4.9 eV)半导体,基于优越的热稳定和化学稳定性、高击穿场强和可见光透过率等优点,在日盲紫外探测器和透明光电器件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Ga_(2)O_(3)基光电器件存在迁移率较低而限制其应用的现象,而构建合适的Ga_(2)O_(3)异质结是改善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第一性原理构建β-Ga_(2)O_(3)/BP异质结模型,研究了氧空位(Vo)和Si掺杂对β-Ga_(2)O_(3)/BP异质结光电性质的调控以及相关机理.结果显示:β-Ga_(2)O_(3)/BP异质结结构有效降低β-Ga_(2)O_(3)功函数,提高灵敏度,Si掺杂降低结合能,增强稳定性;β-Ga_(2)O_(3)/BP异质结有效减小带隙,Si掺杂以及氧空位的存在,进一步减小带隙,增强光导电性,并且Si掺杂引起了光电导各向异性.此结果对改善Ga_(2)O_(3)基异质结光电性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_(2)O_(3)/BP异质结 缺陷 光电性质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非层状二维γ-In_(2)Se_(3)的各向异性生长及其光学特性
7
作者 雷子煊 张文婷 +1 位作者 夏晓凤 王红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5,共8页
非层状二维(2D)γ-In_(2)Se_(3)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在超薄柔性器件和光电探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相较于层状的类石墨烯材料,非层状材料固有的各向同性化学键,使得其二维各向异性生长面临较大的挑战.本研究构建了一种... 非层状二维(2D)γ-In_(2)Se_(3)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在超薄柔性器件和光电探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相较于层状的类石墨烯材料,非层状材料固有的各向同性化学键,使得其二维各向异性生长面临较大的挑战.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策略,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2Dγ-In_(2)Se_(3).首次选用低熔点的铟粉为前驱体,有效降低了生长温度.此外,生长过程去除了CVD法合成二维硒化物时不可避免的危险气体H_(2),这不仅能有效抑制InSe副产物的形成,还降低了实验危险性.通过探究原料用量、生长温度及时间等参数对样品形貌和厚度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生长窗口.详细表征了2Dγ-In_(2)Se_(3)的微观形貌、化学组分、晶体结构和光学特性等.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强烈的光致发光(PL)效应,与γ-In_(2)Se_(3)的直接带隙属性相吻合.随着厚度的减小,PL峰会发生蓝移,说明光学带隙随之增大.Raman光谱显示,不同厚度的样品其特征峰也会发生移动,说明厚度会影响2Dγ-In_(2)Se_(3)的分子振动行为.由此可见,通过生长参数调控2Dγ-In_(2)Se_(3)的厚度,可实现对其光学带隙和分子振动行为的调控,这将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光电器件应用提供基本的材料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层状材料 二维γ-In_(2)Se_(3) 化学气相沉积 各向异性生长 带隙
下载PDF
MXene纳米颗粒Ti_(3)C_(2)T_(X)与光热效应促进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
8
作者 李美运 刘森 +5 位作者 陈开元 施灵 宋美陈 曹家洪 武艳 于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6052-6060,共9页
背景:MXene纳米颗粒具备出色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抗菌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创面、肿瘤、神经修复和心血管等治疗领域,目前尚不清楚MXene纳米颗粒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作用。目的:考察MXene纳米颗粒Ti_(3)C_(2)T_(x)的体外抗氧化、抗炎和... 背景:MXene纳米颗粒具备出色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抗菌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创面、肿瘤、神经修复和心血管等治疗领域,目前尚不清楚MXene纳米颗粒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作用。目的:考察MXene纳米颗粒Ti_(3)C_(2)T_(x)的体外抗氧化、抗炎和光热抗菌活性,以及对糖尿病小鼠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①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Ti_(3)C_(2)T_(x)对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的毒性作用。将NIH-3T3细胞暴露在H_(2)O_(2)中,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Ti_(3)C_(2)T_(x)对NIH-3T3细胞的保护作用。将NIH-3T3细胞暴露在H_(2)O_(2)中,分析光照(或不光照)处理下Ti_(3)C_(2)T_(x)(20μg/mL)对NIH-3T3细胞活性氧生成的影响。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3组处理:对照组、脂多糖组与脂多糖+Ti_(3)C_(2)T_(x)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特定基因(CD86、白细胞介素6、CD206、精氨酸酶1)的表达。将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分3组处理:对照组、Ti_(3)C_(2)T_(x)组、Ti_(3)C_(2)T_(x)光照组,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算细菌存活率。②体内实验: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构建ICR小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在小鼠背部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3组干预:对照组(n=6)、Ti_(3)C_(2)T_(x)组(n=6)和Ti_(3)C_(2)T_(x)光照组(n=6),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干预后第7天进行创面组织CD31、CD206免疫组化染色,干预后第7,14天进行创面组织苏木精-伊红与Masson染色。将Ti_(3)C_(2)T_(x)溶液注射至ICR小鼠皮下,在光照(或非光照)后,通过血生化检测分析Ti_(3)C_(2)T_(x)对小鼠的毒性作用。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Ti_(3)C_(2)T_(x)质量浓度在5-160μg/mL范围内对NIH-3T3细胞无毒性作用,在质量浓度20μg/mL时可增加NIH-3T3细胞存活率。10-80μg/mL的Ti_(3)C_(2)T_(x)可显著提升H_(2)O_(2)干预下的NIH-3T3细胞存活率。Ti_(3)C_(2)T_(x)可显著抑制H_(2)O_(2)干预下NIH-3T3细胞活性氧的生成,光照处理可进一步提升Ti_(3)C_(2)T_(x)抑制活性氧生成的作用。Ti_(3)C_(2)T_(x)能够有效抑制由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促进细胞向具有抗炎特性的M2型巨噬细胞转化。Ti_(3)C_(2)T_(x)与Ti_(3)C_(2)T_(x)光照均可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并且Ti_(3)C_(2)T_(x)光照的抑制效果更显著。②体内实验:创面大体与组织学分析显示,Ti_(3)C_(2)T_(x)与Ti_(3)C_(2)T_(x)光照均可促进糖尿病小鼠创面的愈合,并且Ti_(3)C_(2)T_(x)光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Ti_(3)C_(2)T_(x)与Ti_(3)C_(2)T_(x)光照均可抑制糖尿病创面的炎症反应并促进血管的生成,并且Ti_(3)C_(2)T_(x)光照的作用更显著。血生化检测结果显示,Ti_(3)C_(2)T_(x)与光照对小鼠无明显毒性作用。③结果表明,Ti_(3)C_(2)T_(x)借助独特的光热效应能够高效地展现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特性,促进糖尿病小鼠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C_(2)T_(X) MXene纳米颗粒 糖尿病创面 抗氧化 抗炎 抗菌 工程化创面材料
下载PDF
IP3R2及RYR2介导Ca^(2+)信号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小鼠模型中的表达
9
作者 赵吉利 孟天予 +5 位作者 岳雅蓉 张鑫 杜文倩 张鑫宇 薛慧 项文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1,共8页
背景: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中Ca^(2+)的表达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目前由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s,IP3Rs)2、兰尼碱受体(ryanodine receptors,RYRs)2受体及其调控的Ca^(2+)信号通路已经成为认知障碍... 背景: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中Ca^(2+)的表达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目前由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s,IP3Rs)2、兰尼碱受体(ryanodine receptors,RYRs)2受体及其调控的Ca^(2+)信号通路已经成为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研究的热点。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动物模型中,海马组织内星形胶质细胞和IP3R2、RYR2介导的Ca^(2+)信号的表达情况,探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认知功能合格的C57BL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建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模型,对照组小鼠吸入等量空气。造模后第21天,利用Morris水迷宫、苏木精-伊红染色、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双标法、Ca^(2+)荧光探针检测中毒小鼠行为学及神经元改变、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IP3R2、RYR2受体、星形胶质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果与结论:①Morris水迷宫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表明实验组小鼠海马锥体细胞数减少、细胞结构紊乱、细胞核碎裂伴溶解;③免疫荧光检测表明海马区IP3R2、RYR2分别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存在共表达,且实验组海马区IP3R2、RYR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海马区IP3R2、RYR2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蛋白表达均增多(P<0.05);⑤Ca^(2+)荧光探针法检测表明实验组小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升高(P<0.05);⑥结果说明,星形胶质细胞可能通过介导IP3R2、RYR2受体影响Ca^(2+)信号,进而使一氧化碳中毒的小鼠认知功能受损,最终导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星形胶质细胞 IP3R2受体 RYR2受体 钙信号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宿主细胞敲除G3BP2基因对塞内卡病毒复制的影响
10
作者 郭承意 董钰蓓 +4 位作者 温家成 延君芳 高雁怩 姜平 白娟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Ras GTP酶激活蛋白SH3结构域结合蛋白2(G3BP2)基因敲除的293T细胞系,并初步探讨了G3BP2基因缺失对于塞内卡病毒A(Senecavirus A,SVA)增殖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试验观察病毒感染是否引起应激颗粒的产生...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Ras GTP酶激活蛋白SH3结构域结合蛋白2(G3BP2)基因敲除的293T细胞系,并初步探讨了G3BP2基因缺失对于塞内卡病毒A(Senecavirus A,SVA)增殖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试验观察病毒感染是否引起应激颗粒的产生;设计、构建靶向G3BP2基因的px459-sgRNA表达载体并转染进293T细胞;通过嘌呤霉素压力筛选以及亚克隆得到细胞株,经过Western blot、基因测序的方式鉴定细胞株;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速度;Western blot、RT-qPCR、噬斑试验分别检测SVA感染后病毒蛋白VP1的表达水平、VP1的拷贝数和细胞上清液的病毒滴度;设计并构建SVA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测定病毒启动子的启动活性。结果:病毒感染引起应激颗粒的产生;筛选得到1株G3BP2基因缺失10 bp的293T细胞系(HEK 293T G3BP2^(-/-)),其细胞活力与未敲除细胞相比无显著差异;Western blot、RT-qPCR、噬斑试验均显示G3BP2敲除后显著抑制了病毒的增殖;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表明G3BP2敲除后下调了病毒的翻译启动活性。综上,本研究获得了1株HEK 293T G3BP2^(-/-)细胞系,该细胞通过下调病毒的启动活性抑制病毒的增殖,为进一步探讨G3BP2对SVA复制的影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3BP2基因 基因敲除 塞内卡病毒A 复制
下载PDF
解毒活血汤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肾脏Smad2、Smad3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杨灡 孙妲男 +6 位作者 李勇 徐丽 周鹏 代璇 侯兴 褚宇鹏 李敬槟 《陕西中医》 CAS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汤通过调控慢性肾脏病(CKD)大鼠Smads蛋白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对CKD的作用。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六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以及中药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其...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汤通过调控慢性肾脏病(CKD)大鼠Smads蛋白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对CKD的作用。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六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以及中药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的大鼠均通过腺嘌呤悬浮液灌胃并饲喂高磷饮食以建立CKD大鼠模型,造模8周后开始对大鼠进行为期12周的药物灌胃处理,在第12周末,对大鼠血液样本进行肌酐(Scr)、尿素氮(BUN)、磷(P)和血钙(Ca)的生化检测,并用免疫组化法分析肾组织中Smad2、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其余组大鼠血清中的Scr、BUN、P和Ca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其余组大鼠血清中的Scr、BUN和P的含量普遍降低(P<0.05或P<0.05),而Ca含量则有所上升(P<0.05);与空白组相比,其余组大鼠肾组织中Smad2和Smad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其余组肾组织中Smad2和Smad3的表达均有所降低(P<0.05)。相较于解毒活血汤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Smad2蛋白和Smad3蛋白表达量均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解毒活血汤显示出对延缓CKD进程的积极作用,并能有效升高肾组织中Smad2、降低Smad3的表达。相较于其余用药组,解毒活血汤高剂量组展现出更显著的疗效,药物剂量与疗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解毒活血汤 大鼠 去宛陈莝 免疫组化法 SMAD2 SMAD3
下载PDF
β-Ga_(2)O_(3)热电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2
作者 邓南发 周贤中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8,共9页
通过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玻尔兹曼输运理论,计算了β-Ga_(2)O_(3)的电学、热学和热电性质,并得出了热电性能因子随载流子浓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此外,还考虑了声子散射和极性光学声子散射对平均电子弛豫时间的影响,并详细描述了不... 通过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玻尔兹曼输运理论,计算了β-Ga_(2)O_(3)的电学、热学和热电性质,并得出了热电性能因子随载流子浓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此外,还考虑了声子散射和极性光学声子散射对平均电子弛豫时间的影响,并详细描述了不同载流子浓度和温度下β-Ga_(2)O_(3)的Seebeck系数、电导率、电热导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结果.最后,给出了β-Ga_(2)O_(3)的热电性能因子随载流子浓度和温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高载流子浓度和高温下,β-Ga_(2)O_(3)具有较高的热电性能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_(2)O_(3) 第一性原理计算 波尔兹曼输运理论 热电性质
下载PDF
大西洋鲑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VP2蛋白和VP3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13
作者 李守湖 秦闯 +1 位作者 李新苍 石建高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由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鲑科鱼类的传染病。为克隆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VP2基因和VP3基因,并构建其重组...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由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鲑科鱼类的传染病。为克隆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VP2基因和VP3基因,并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出IPNV VP2基因和VP3基因,通过多基因片段同源重组技术将IPNV VP2基因和VP3基因克隆到pAd-Track-CMV载体,经过线性化后与pAd-easy-1载体在BJ5183菌体内进行同源重组,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质粒;通过PCR及Not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再经PacⅠ线性化后用于转染293T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通过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监控重组腺病毒的复制情况,用Western-blotting法分别检测IPNV VP2蛋白和VP3蛋白的表达,并测定重组病毒滴度。结果显示,分别克隆出IPNV VP2和VP3基因,基因总长度为2211 bp,构建出目的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该病毒在293T细胞中分别表达出蛋白分子质量约为54 kD和26 kD的产物,滴度为1.0×10^(9)个/mL TCID_(50)。结果表明,已成功获得IPNV VP2基因和VP3基因重组腺病毒,该病毒在293T细胞中滴度较高,能够稳定表达。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VP2蛋白和VP3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成功构建可为大西洋鲑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活载体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鲑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VP2基因 VP3基因 腺病毒载体
下载PDF
Tuning support morphology to control alloy over PtCo/γ-Al_(2)O_(3)for the preferential oxidation of CO
14
作者 SONG Lichuan ZHONG Liding +3 位作者 SHEN Jia LOU Yake GUO Yun WANG Li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The preferential oxidation of CO(CO-PROX)reaction is a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eliminating trace amounts of CO from the fuel H2.Pt-based catalyst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for COPROX,with their activity influen... The preferential oxidation of CO(CO-PROX)reaction is a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eliminating trace amounts of CO from the fuel H2.Pt-based catalyst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for COPROX,with their activity influenced by the morphology of the support.Hydrothermal synthesis was employed to produce different morphologies ofγ-Al_(2)O_(3):flower-likeγ-Al_(2)O_(3)(f)exposing(110)crystal faces,sheet-likeγ-Al_(2)O_(3)(s)revealing(100)crystal faces,and rod-likeγ-Al_(2)O_(3)(r)displaying(111)crystal faces,followed by loading PtCo nanoparticles.The exposed crystal faces of the support impact the alloying degree of the PtCo nanoparticles,and an increase in the alloying degree correlates with enhanced catalyst reactivity.Pt3Co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onγ-Al_(2)O_(3)(f)exposing(110)crystal faces,and PtCo/γ-Al_(2)O_(3)(f)show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CO-PROX reaction,achieving 100%CO conversion across a broad temperature range of 50−225°C.In contrast,only partial alloying of PtCo was observed onγ-Al_(2)O_(3)(s).Furthermore,no alloying between Pt and Co occurred in PtCo/γ-Al_(2)O_(3)(r),resulting in a reaction rate at 50°C that was merely 11%of that of PtCo/γ-Al_(2)O_(3)(f).The formation of Pt3Co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led to a more oxidized state of Pt,which significantly diminished the adsorption of CO on Pt and augmented the active oxygen species,thereby facilitating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o catalysts γ-Al_(2)O_(3) support morphology CO-PROX
下载PDF
心衰保元汤治疗PCI术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血清Gal-3、sST2的影响
15
作者 张悦 艾克荣 《陕西中医》 CAS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心衰保元汤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的影响。方法:将PCI后发生HFpEF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接受常规西... 目的:探讨心衰保元汤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的影响。方法:将PCI后发生HFpEF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衰保元汤治疗,疗程为12周。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心功能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清Gal-3、sST2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Lee氏心衰积评分、心功能NYHA分级、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E/A)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Gal-3、sST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衰保元汤可有效提高PCI后HFpEF的临床疗效,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下调血清Gal-3、sST2表达水平,从而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心衰保元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半乳糖凝集素3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心功能
下载PDF
g-C_(3)N_(4)基异质结光还原CO_(2)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任富彦 孙振 +3 位作者 马涛 张浩 卫萌 陈帅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2,共13页
光催化技术能够将CO_(2)转化为有价值的烃类化合物,为解决化石燃料短缺和全球变暖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传统半导体光催化剂由于比表面积小和吸附CO_(2)能力不足,效果有限。g-C_(3)N_(4)凭借其无毒、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特性,在光催化... 光催化技术能够将CO_(2)转化为有价值的烃类化合物,为解决化石燃料短缺和全球变暖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传统半导体光催化剂由于比表面积小和吸附CO_(2)能力不足,效果有限。g-C_(3)N_(4)凭借其无毒、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特性,在光催化领域备受关注。尽管纯g-C_(3)N_(4)的光催化效率受到光生电子/空穴对快速复合、比表面积小和光吸收不足的制约,但通过与大带隙半导体形成异质结构,g-C_(3)N_(4)的电荷分离、比表面积和光吸收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这种基于g-C_(3)N_(4)的异质结构包括半导体支持型、炭材料支持型、非金属支持型以及金属有机骨架支持型,它们在CO_(2)光转换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改性g-C_(3)N_(4)基异质结构在CO_(2)光转换中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设计创新。这篇综述强调了基于g-C_(3)N_(4)的异质结构在环保且可持续的CO_(2)还原方法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光还原CO_(2) 异质结 半导体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
下载PDF
具有磁共振/荧光双模式成像功能的Fe_(3)O_(4)/CuInS_(2)二元超粒子
17
作者 李滨汐 张燕 姚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42,共9页
在诊疗一体化大背景下,通过设计新颖的纳米材料以实现多模式成像备受关注.其中,磁共振和荧光成像是临床常用的成像手段,将这两种成像方法结合起来实现双模式成像,可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大便利.本文采用微乳液模板法将具有T_(2)磁共振成像... 在诊疗一体化大背景下,通过设计新颖的纳米材料以实现多模式成像备受关注.其中,磁共振和荧光成像是临床常用的成像手段,将这两种成像方法结合起来实现双模式成像,可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大便利.本文采用微乳液模板法将具有T_(2)磁共振成像功能的Fe_(3)O_(4)纳米粒子与具有荧光成像功能的CuInS_(2)纳米粒子共组装,制备了Fe_(3)O_(4)/CuInS_(2)二元超粒子.使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对二元超粒子进行修饰,提高了其生物安全性.该二元超粒子除具有双模式成像功能外,引入的Fe_(3)O_(4)纳米粒子还赋予其光热治疗潜力,并可以作为载体负载紫杉醇等药物,为实现成像引导下的肿瘤联合治疗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纳米粒子 CuInS_(2)纳米粒子 二元超粒子 磁共振成像 荧光成像
下载PDF
血清PKM2、Gal-3、CitH3水平升高可预测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
18
作者 黄航栋 厉丹瑜 朱晓锋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丙酮酸激酶M2(PKM2)、乳糖凝集素-3(Gal-3)、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水平与机械通气(MV)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将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行MV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并... 目的探讨血清丙酮酸激酶M2(PKM2)、乳糖凝集素-3(Gal-3)、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水平与机械通气(MV)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将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行MV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50)和非肺部感染组(n=70),ELISA检测血清PKM2、Gal-3、CitH3水平;收集临床资料;预后随访并分为预后良好组(n=79)和预后不良组(n=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V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KM2、Gal-3、CitH3对MV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肺部感染组相比,肺部感染组血清PKM2、Gal-3、CitH3水平均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PKM2、Gal-3、CitH3水平均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较预后良好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升高(P<0.05);PKM2、Gal-3、CitH3皆为MV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PKM2、Gal-3、CitH3及联合预测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2、0.839、0.779、0.925,3者联合诊断的AUC优于各自单独检测(Z=4.261、2.521、3.676,P<0.001、0.05、0.001)。结论MV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PKM2、Gal-3、CitH3水平均较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升高,三者对MV患者发生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丙酮酸激酶M2(PKM2) 乳糖凝集素-3(Gal-3) 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 预后
下载PDF
Tranylcypromine upregulates Sestrin 2 expression to ameliorate NLRP3-related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19
作者 Xihang Chen Zhifeng Chen +7 位作者 Menghua Li Weiwei Guo Shuolong Yuan Liangwei Xu Chang Lin Xi Shi Wei Chen Shiming Y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5期1483-1494,共12页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is the primary non-genetic factor contributing to auditory dysfunction.However,there are currently no effective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Her...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is the primary non-genetic factor contributing to auditory dysfunction.However,there are currently no effective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Here,we present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he 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inhibitor–tranylcypromine is an otoprotective agent that could be used to treat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and elucidate its underlying regulatory mechanisms.We established a mouse model of 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 hearing loss by exposing the mice to white broadband noise at a sound pressure level of 120 d B for 4 hours.We found that tranylcypromine treatment led to the upregulation of Sestrin2(SESN2)and activation of the autophagy markers light chain 3B and lysosome-associated membrane glycoprotein 1 in the cochleae of mice treated with tranylcypromine.The noise exposure group treated with tranylcypromine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average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hearing thresholds at click,4,8,and 16 k Hz frequencies compared with the noise exposure group treated with saline.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ranylcypromine treatment resulted in increased SESN2,light chain 3B,and lysosome-associated membrane glycoprotein 1 expression after noise exposure,leading to a reduction in levels of 4-hydroxynonenal and cleaved caspase-3,thereby reducing noise-induced hair cell loss.Additionally,immunoblot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reatment with tranylcypromine upregulated SESN2 expression via the autophagy pathway.Tranylcypromine treatment also reduced the production of 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production.In conclusion,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ranylcypromine treatment ameliorated cochlear inflammation by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SESN2,which induced autophagy,thereby restricting NLRP3-related inflammasome signaling,alleviating cochlear hair cell loss,and protecting hearing function.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hibiting 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i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preventing hair cell loss and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YDROXYNONENAL apoptosis AUTOPHAGY cleaved caspase-3 inflammation 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oxidative stress Sestrin2 TRANYLCYPROMINE
下载PDF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Na_(3)V_(2)(PO_(4))_(3) Cathode Materials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20
作者 Jiawen Hu Xinwei Li +4 位作者 Qianqian Liang Li Xu Changsheng Ding Yu Liu Yanfeng Gao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25年第2期204-251,共48页
Na_(3)V_(2)(PO_(4))_(3)(NVP)has garnered great attentions as a prospective cath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SIBs)by virtue of its decent theoretical capacity,superior ion conductivity and high structural stab... Na_(3)V_(2)(PO_(4))_(3)(NVP)has garnered great attentions as a prospective cath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SIBs)by virtue of its decent theoretical capacity,superior ion conductivity and high structural stability.However,the inherently poor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and sluggish sodium-ion diffusion kinetics of NVP material give rise to inferior rate performance and unsatisfactory energy density,which strictly confine its further application in SIBs.Thus,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boost the sodium storage performance of NVP cathode material.Up to now,many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optimiz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NVP cathode material.In this review,the latest advances in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NVP cathode material are well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including carbon coating or modification,foreign-ion doping or substitution and nano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design.The foreign-ion doping or substitution is highlighted,involving Na,V,and PO_(4)^(3−)sites,which include single-site doping,multiple-site doping,single-ion doping,multiple-ion doping and so on.Furthermore,the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of high-performance NVP cathode material are also put forward.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review can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high-performance NVP cathode material toward 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in S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ion batteries Na_(3)V_(2)(PO_(4))_(3) Cathode material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