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apping methods and division of tectonic units of the regional tectonic map in the eastern China seas and adjacent reg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YIN Yanhong ZHANG Xunhua WEN Zhenhe GUO Zhenxu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57-64,共8页
The geological-geophysical map series of the eastern China seas and adjacent region (1:1 000 000) will be published in the late half year of 2009. The regional tectonic map is one of the main professional maps. The... The geological-geophysical map series of the eastern China seas and adjacent region (1:1 000 000) will be published in the late half year of 2009. The regional tectonic map is one of the main professional maps. The Mapping methods, the division method of geological tectonic units and the main geological tectonic units are mainly discussed. The strata from Pliocene to Holocene are peeled off so as to display the Pre-Pliocene structures. In basins, isopaches are drawn for the Cenozoic deposits. The plate tectonic theory and present tectonic pattern are adopted as the priorities in tectonic division. As to the division of intraplate tectonic units, it is a revision, comple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revious dividing systems, and the nomenclature for each tectonic unit follows the current system in China. The first-order tectonic unit is plate (Pacific Plate, Eurasian Plate and Philippine Sea Plate). The second-order tectonic unit is tectonic domain (East Asian continental tectonic domain,East Asian continental margin tectonic domain and west Pacific tectonic domain).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and the west part of the Pacific Plate are called the West Pacific tectonic domain. The part of the Eurasian Plat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area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East Asian continental tectonic domain and East Asian continental margin tectonic domain.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al margin domain is composed of the Ryukyu island arc, the Okinawa Trough back-arc basin and the back-arc basin of Sea of Japan.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al tectonic domain in this study area is composed of the Sino-Korea Massif, the Changjiang River (Yangtze) Massif and South China Massif. In turn, these massifs consist of basins, folded belts or uplift zones. The basins,the folded belts or the uplift zones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uplifts and depressions made up of sags and sw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tectonic map eastern China seas geological tectonic units division
下载PDF
A new pattern of the tectonic units and metallogenic belts in Africa continent in terms of lithosphere
2
作者 Rui-zhao Qiu Ting-dong Li +9 位作者 Qing-hui Xiao Kai Sun Yong Liu Lei Qiu Xiu-fa Chen Hong-jun Zhao Liang-liang Wang Quan-long Zhu Xiao-dong Ren Li-ke Zhao 《China Geology》 CAS 2022年第3期528-542,共15页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in African continent,three types of lithosphere(craton-type,orogenic-type and rift-type)can be identified.Considering lithosphere discontinuities as the bound...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in African continent,three types of lithosphere(craton-type,orogenic-type and rift-type)can be identified.Considering lithosphere discontinuities as the boundary,two first-order tectonic units(mainly cratonic-type in the west and rift-type in the east)are proposed.Different types of lithosphere can be divided into secondary-order and third-order structural units,and the blocks within lithosphere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fourth-order structural units.The geological history,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lithosphere in African continent are briefly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ospheric type Lithospheric discontinuity tectonic unit division Africa continent
下载PD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ement and the prospective of favorable oil and gas blocks in the Tacheng basin
3
作者 Guoqing Zhang Junmeng Zhao +2 位作者 Hua Bai Ming Wan Xiaoyang Guo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2年第5期527-534,共8页
The Tacheng basin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Carboniferous basement with a central uplift, sur- rounded by orogenic belts. This identification wa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field outcrops, regional magnetic... The Tacheng basin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Carboniferous basement with a central uplift, sur- rounded by orogenic belts. This identification wa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field outcrops, regional magnetic and gravimetric data, skeleton seismic profiles, magnetotelluric profiles and drilling data. Here, we present gravimetric and magnetic data analyses of the basement structures of the Tacheng basin and its base formation. We also provide a magnetotelluric profil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tectonic framework of basin-mountain patterns. We use local geology, drilling data,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to document the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basement of the basin. Small-scale nappe structures are found in the northern basin, whereas stronger and more pronounced thrusting structures are found to the south and east of the basin. The basin is divided into four first-order tectonic units: a central uplift, a northern depression, a southeastern depression and a western depression. In addition, the Emin sag is suggested as a possible reservoir for oil and 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rn Xinjiang Tacheng basin basement structure basin and mountain relation-ship tectonic unit division favorable area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ource Region Structures on Seismological Parameter Scanning
4
作者 Chen Yuwei Wang Xingzhou Miao Peng Chen Anguo Li Lingli Hong Dequa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0年第2期222-230,共9页
By taking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in South,North and West China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ault strikes in these regions,this paper selects 8 kinds of seismology indexes with clear... By taking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in South,North and West China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fault strikes in these regions,this paper selects 8 kinds of seismology indexes with clear physical significance and strong independence to carry out spatial scanning of the parallel,vertical and oblique slip of fault along the fault strike.Based on the size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scanning curve and source region curve we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an results among different slip modes and study the impact of fault strike in different tectonic divisions on scanning results and variation rules of seismological parameters.The results show that not only does the change of spatial parameter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seismological parameter scanning,but so does the fault strike in the source region.This paper presents the optimum condition parameters with least spatial influencing scanning scope for different magnitude seismology indexes and analyzes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fault strike on seismological parameter scanning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ological indexes tectonic division Fault strik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下载PDF
甘肃内蒙古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204
5
作者 何世平 任秉琛 +1 位作者 姚文光 付力浦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40,共11页
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归属历来为众多地质学家所关注。笔者结合区内的地质实际 ,拟定出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划分和命名的一般原则 ;运用板块构造观点和多旋回开合构造理论 ,将本区共划分出 3个一级构造单元 ,8个二级构造单元和 2 6个三级... 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归属历来为众多地质学家所关注。笔者结合区内的地质实际 ,拟定出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划分和命名的一般原则 ;运用板块构造观点和多旋回开合构造理论 ,将本区共划分出 3个一级构造单元 ,8个二级构造单元和 2 6个三级构造单元 ;阐述了各构造单元主要地质特征。认为本区先后存在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早古生代 )和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 (晚古生代 )两条缝合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内蒙古 北山地区 板块构造 构造单元命名原则 划分方案
下载PDF
老挝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57
6
作者 王宏 林方成 +1 位作者 李兴振 施美凤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84,共14页
藏东南三江—印支地区是世界构造地质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而老挝位于中南半岛中北部,相比于周边邻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文章结合近年来参加项目研究成果,综合前人研究资料,通过区域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区内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 藏东南三江—印支地区是世界构造地质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而老挝位于中南半岛中北部,相比于周边邻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文章结合近年来参加项目研究成果,综合前人研究资料,通过区域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区内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系,对老挝及邻区进行构造单元划分,并初步概括了老挝及邻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史。基于区域构造-岩石组合的分布发育及时空属性特征,文章将该区划分为7个三级构造单元:景洪—素可泰火山弧、难河—程逸缝合带、思茅—彭世洛地块、奠边府—黎府缝合带、万象—昆嵩地块、色潘—三岐缝合带、长山地块。研究区在不同地质历史阶段具有多重大地构造属性,总体上经历了3个重要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前特提斯演化、特提斯演化和中新生代陆内演化阶段。前特提斯演化时期,主体表现为昆嵩、长山古地块的形成,一直到早古生代都具有亲扬子—华南地块的大地构造属性。自中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为古特提斯演化时期,表现为以奠边府—黎府洋、色潘—三岐洋、难河—程逸弧后洋及邻区马江洋为主导的洋陆构造演化格局。晚中生代—新生代则为板内伸展、走滑、地壳物质均衡调整及伴生的盆地形成、碱性岩浆活动等作用期,也是区内现今地质构造格局的定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划分 构造演化 老挝 东南亚
下载PDF
缅甸中北部及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新特提斯构造演化 被引量:34
7
作者 王宏 林方成 +3 位作者 李兴振 施美凤 刘朝基 石洪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2-922,共11页
青藏高原东南部特提斯研究是世界地质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缅甸及邻区作为滇藏新特提斯在东南亚的延伸地段,研究相对薄弱而分散。因此在特提斯构造域背景下,结合前人研究资料,通过区域对比分析,厘定区内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系,... 青藏高原东南部特提斯研究是世界地质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缅甸及邻区作为滇藏新特提斯在东南亚的延伸地段,研究相对薄弱而分散。因此在特提斯构造域背景下,结合前人研究资料,通过区域对比分析,厘定区内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构造单元划分并论述新特提斯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域构造-岩石组合的分布发育及时空属性特征,本文将该区划分为7个三级构造单元,自西向东依次为印度大陆东缘、印缅山脉结合带、西缅陆块、太公—密支那结合带、腾冲—毛淡棉陆块、潞西—抹谷结合带和保山-掸泰陆块。三条结合带的前身分别是该区新特提斯印缅山脉洋、太公—密支那洋和潞西—抹谷洋。这三支洋盆在晚三叠世时近同时开启,其形成、演化及闭合后的弧-陆、陆-陆碰撞拼合过程,构成了研究区中新生代构造环境演化的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特提斯 构造单元划分 构造演化 缅甸 东南亚
下载PDF
合肥盆地基底构造属性 被引量:42
8
作者 赵宗举 杨树锋 +2 位作者 陈汉林 竺国强 周进高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8-296,共9页
根据合肥盆地及周边地表地质、地震剖面、同位素测年及 MT等新资料的综合研究 ,提出中—新生代合肥盆地的基底是一个不同构造类型基底的叠合与复合。上古生界以前的基底以六安断裂为界 ,其北为华北板块陆壳型 -过渡壳型结晶基底及其上... 根据合肥盆地及周边地表地质、地震剖面、同位素测年及 MT等新资料的综合研究 ,提出中—新生代合肥盆地的基底是一个不同构造类型基底的叠合与复合。上古生界以前的基底以六安断裂为界 ,其北为华北板块陆壳型 -过渡壳型结晶基底及其上的华北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沉积的上元古 -下古生界基底 ;其南为大别型结晶基底及其上的北淮阳弧后盆地沉积的上元古 -下古生界变质基底 ,而上古生界基底属于弧后前陆盆地型沉积。六安断裂是合肥盆地部位北大别弧、北淮阳晚元古 -早古生代弧后盆地在早古生代晚期 -晚古生代早期与华北板块的弧 -陆碰撞缝合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盆地 盆地基底 构造属性 构造单元划分
下载PDF
甘肃北山地区基本构造格局和成矿系列特征 被引量:45
9
作者 杨建国 谢春林 +3 位作者 王小红 谢燮 王磊 王静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2-438,共17页
甘肃北山地区并不存在具分割洋-陆板块构造意义的缝合带或蛇绿岩带,主体由东天山和塔里木两大古陆系统构成。两大古陆系统的碰撞拼合带或界线大体位于方山口—黑山—碱泉子一线,以北归属东天山古陆系统,以南归属于塔里木古陆系统。按其... 甘肃北山地区并不存在具分割洋-陆板块构造意义的缝合带或蛇绿岩带,主体由东天山和塔里木两大古陆系统构成。两大古陆系统的碰撞拼合带或界线大体位于方山口—黑山—碱泉子一线,以北归属东天山古陆系统,以南归属于塔里木古陆系统。按其内的地层时代、沉积建造、岩浆作用、地壳结构等特征,可将东天山古陆系统从北往南划分为北山岛弧带、北山(白山)晚古生代弧后盆地裂陷(谷)带和北山中央古陆断隆带3个Ⅱ级结构单元,空间上三者构成一个从岛弧—弧后盆地—前陆基底带的洋-陆过渡性的地壳结构。南侧的塔里木古陆系统则经历了初始陆核向成熟陆壳发展演化的地史过程,按不同地段的地壳结构和构造作用特征将其划分为(从北往南)塔里木古陆陆缘早古生代裂陷带、红柳园-大奇山-天仓古生代多旋回裂谷带和塔里木前陆基底带3个Ⅱ级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成矿响应特征综述了不同构造单元的成矿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北山 构造格局 构造单元划分 古陆系统归属 成矿系列特征
下载PDF
东南亚大地构造特征与成矿作用 被引量:36
10
作者 刘书生 杨永飞 +3 位作者 郭林楠 聂飞 彭智敏 潘桂堂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3-889,共27页
东南亚地区位于全球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与印度—澳大利亚成矿域的交汇地带。构造演化独特,先后经历了原—古—中—新特提斯增生造山、印度—欧亚陆陆碰撞造山、太平洋俯冲等多期次构造-岩浆事件,形成了多条火山弧带、蛇绿混... 东南亚地区位于全球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与印度—澳大利亚成矿域的交汇地带。构造演化独特,先后经历了原—古—中—新特提斯增生造山、印度—欧亚陆陆碰撞造山、太平洋俯冲等多期次构造-岩浆事件,形成了多条火山弧带、蛇绿混杂带以及同碰撞和后碰撞岩浆岩带。本文在总结前人大地构造研究成果基础上,将东南亚地区划分为6个一级构造单元、32个二级构造单元和57个三级构造单元。伴随着原—古—中—新特提斯构造演化、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太平洋俯冲等多期次构造域事件,以构造单元划分为基础,将东南亚地区划分为3个一级成矿域,6个二级成矿省,21个三级成矿带,并结合构造演化初步探讨了主要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构造单元划分 成矿带划分 成矿作用 特提斯演化
下载PDF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新格局——从岩石圈角度的思考 被引量:24
11
作者 邱瑞照 李廷栋 +5 位作者 邓晋福 周肃 肖庆辉 赵国春 连长云 刘大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01-410,共10页
以中国大陆的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模型和根据岩石圈动力学性质划分的克拉通型、造山带型、裂谷型、边缘海洋壳型和岛弧型5大岩石圈类型为基础,结合现今中国大陆西部挤压、东部拉张伸展的特点,提出以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银川盆地西边... 以中国大陆的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模型和根据岩石圈动力学性质划分的克拉通型、造山带型、裂谷型、边缘海洋壳型和岛弧型5大岩石圈类型为基础,结合现今中国大陆西部挤压、东部拉张伸展的特点,提出以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银川盆地西边界的岩石圈不连续为界,把中国大陆分为东部和西部2个一级构造单元;不同类型岩石圈为其二级构造单元,一些造山带型岩石圈的亚类为三级构造单元,并结合地质历史,简要讨论了其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类型 岩石圈不连续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中国大陆
下载PDF
新疆—甘肃—内蒙古衔接区地层对比及其意义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杨合群 李英 +6 位作者 赵国斌 王永和 杨建国 李文明 姜寒冰 谭文娟 张开春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0-75,共16页
新疆—甘肃—内蒙古相邻的天山—北山衔接区由于分属不同行政区域,在地层单位划分上出现差别。通过地层特征对比,认为从天山东段至北山,地层具有连续性。统一的地层系统可为正确划分构造单元提供重要依据:太古宇—古元古界北山杂岩(A r2... 新疆—甘肃—内蒙古相邻的天山—北山衔接区由于分属不同行政区域,在地层单位划分上出现差别。通过地层特征对比,认为从天山东段至北山,地层具有连续性。统一的地层系统可为正确划分构造单元提供重要依据:太古宇—古元古界北山杂岩(A r2P t1Bc)、中元古界长城系星星峡群(ChX)、古硐井群(ChG)和蓟县系卡瓦不拉克群(JxK)、平头山组(Jxp)构成星星峡-旱山微板块中心的地块;太古宇-古元古界敦煌杂岩(A r2P t1Dc)及少量中元古界长城系铅炉子群(ChQ)构成敦煌微板块中心的地块;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蛇绿岩带被厘定为早古生代缝合带的辅助依据,是其南侧保存有指示南北两个板块开裂前伸展拉张浅海-次深海环境沉积的寒武系含磷钒铀锰矿地层,证明该带代表南北两个板块间分裂和聚合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对比 构造单元 北山 天山
下载PDF
中国东部海区及邻域区域构造图的编制方法及地质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18
13
作者 尹延鸿 张训华 +1 位作者 温珍河 郭振轩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105,共7页
我国东部海区及邻域1∶1 000 000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将于2008年底出版,区域构造图是其中的主要专业图件之一。讨论了该专业图件的编图方法、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法和主要地质构造单元。首次对黄海东海区进行了全面剥皮编图,剥去了Q+N2... 我国东部海区及邻域1∶1 000 000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将于2008年底出版,区域构造图是其中的主要专业图件之一。讨论了该专业图件的编图方法、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法和主要地质构造单元。首次对黄海东海区进行了全面剥皮编图,剥去了Q+N2地层。对于沉积盆地用等厚度线表示出了新生界的厚度。地质构造单元划分方法是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并以现今的构造特征为主要划分依据。板块内构造单元的划分是在总结国内外多种构造单元划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完善,完成了对我国东部海区及邻域的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区内一级构造单元为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二级构造单元为构造域(东亚大陆构造域、东亚大陆边缘构造域和西太平洋构造域)。西太平洋构造域主要包括太平洋板块的西部及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在该区的部分可分为东亚大陆边缘构造域和东亚大陆构造域。东亚大陆边缘构造域由日本琉球岛弧、冲绳海槽弧后盆地、日本海弧后盆地等次级构造单元构成。东亚大陆构造域在该区内由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南地块等次级构造单元构成。各地块又可划分出盆地、隆褶带、隆起区等多个次一级地质构造单元。最低一级的地质构造单元为凸起和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构造图 中国东部海区 地质构造单元 划分
下载PDF
非洲大陆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鹏 任军平 +14 位作者 向鹏 古阿雷 王建雄 王杰 吴大天 向文帅 孙凯 赵凯 刘晓阳 姜军胜 曾威 曾国平 张航 刘江涛 周佐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共18页
非洲大陆地质演化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对非洲大陆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划分及主要构造单元特征进行简要总结。非洲大陆跨特提斯和冈瓦纳两大构造域,大部分属于冈瓦纳构造域,主要由太古宙—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上覆盖... 非洲大陆地质演化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对非洲大陆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划分及主要构造单元特征进行简要总结。非洲大陆跨特提斯和冈瓦纳两大构造域,大部分属于冈瓦纳构造域,主要由太古宙—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上覆盖层和泛非构造带组成。根据非洲大陆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非洲大陆划分为2个一级构造单元,10个二级构造单元和55个三级构造单元。这些不同级别的构造单元较全面地概括了非洲大陆的地质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背景 构造演化 构造单元划分 非洲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八屋气田早白垩系登娄库组小层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宋荣彩 李仲东 +2 位作者 张哨楠 吴永平 高为超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8-102,共5页
早白垩纪登娄库组 (K1 d)是八屋气田内最主要的储层段 ,主要发育分流河道砂和河口砂坝 ,砂层在平面上连通性差。通过 4 2口井的测井曲线、17口井的地震合成记录及波阻抗资料和 8口井 15 5 .5 m的岩芯资料建立了全区地层格架 ,进而采用... 早白垩纪登娄库组 (K1 d)是八屋气田内最主要的储层段 ,主要发育分流河道砂和河口砂坝 ,砂层在平面上连通性差。通过 4 2口井的测井曲线、17口井的地震合成记录及波阻抗资料和 8口井 15 5 .5 m的岩芯资料建立了全区地层格架 ,进而采用小旋回对比法对小层进行了划分和对比 ,总结出 7种小层对比分布类型 :稳定分布型、分叉型、叠置尖灭型、稳定叠置型、重叠分叉型、复合型。并将小层的分布类型与储层级别的划分关联起来 ,划分了 , , , 种类型的储层 ,其中 , 类是气田内好的储气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纪 登娄库组 八屋气田 储层 流河道砂 河口砂坝 测井曲线 地震合成记录 地层格架 小旋回对比法 储气层
下载PDF
中国地壳结构构造与形成过程:来自构造变形的约束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锦轶 张进 +5 位作者 刘建峰 曲军锋 郑荣国 赵硕 王励嘉 张晓卫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678-680,I0005,683-698,共5页
中国地壳结构构造与形成过程,一直是地质界关注的重大地质构造问题。然而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于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演化,而对各个构造单元构造变形以及相互之间的构造关系,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文章基于对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和笔者研究积累,... 中国地壳结构构造与形成过程,一直是地质界关注的重大地质构造问题。然而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于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演化,而对各个构造单元构造变形以及相互之间的构造关系,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文章基于对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和笔者研究积累,分析和总结了华南、华北、东北、西北、青藏高原和苏鲁—大别—秦岭等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与地壳结构构造,根据构造变形特征,结合其他方面的资料,提出松辽盆地两侧构造单元可以对比连接,东准噶尔与西准噶尔以及东天山与西天山构造单元分别属于不同古陆的增生边缘不应该对比连接,牡丹江缝合带不存在,以及中国东部发育两个方向的隆起-坳陷构造等新认识。基于不同时代构造变形特征,对华北古陆基底结构和形成时代、塔里木和扬子古陆基底形成时代、古生代至三叠纪中国大陆主体聚合过程以及侏罗纪以来中国东部构造变形对已有构造的叠加改造和现今中国地壳结构构造最终形成,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壳构造格架 北西和近东西走向的隆起与坳陷 构造单元对比连接 不同构造单元之间的构造关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部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与天然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19
17
作者 徐振平 李勇 +3 位作者 马玉杰 吴超 杨宪彰 李青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6,108-109,共6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是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地质研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认识到对库车坳陷中部构造单元的重新划分很有必要。综合分析该区构造演化过程、盐下构造层断裂展布特征、盐相关构造样式分布特点及油气...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是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地质研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认识到对库车坳陷中部构造单元的重新划分很有必要。综合分析该区构造演化过程、盐下构造层断裂展布特征、盐相关构造样式分布特点及油气富集规律后,依据逆冲推覆构造理论,将坳陷中部重新划分为克拉苏冲断带、秋里塔格冲断带及拜城凹陷3个二级构造单元。其中克拉苏冲断带为山前逆冲褶皱带,盐下构造层发育一系列逆冲叠瓦断层控制的褶皱及断块构造,为该区重点天然气勘探区带,已发现的KL2气田、KL3气藏位于其中;秋里塔格构造带位于逆冲褶皱带前缘,表现为受基底断层及局部隆起控制的逆冲断块及褶皱构造,以凝析气藏为主,勘探程度低,钻井少,是潜在的天然气勘探领域。该划分方案对于库车坳陷下一步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构造单元 划分 构造演化 断裂 油气富集规律 勘探方向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51
18
作者 李兴振 刘朝基 丁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3-20,共8页
大湄公河次地区在地质构造上是西南三江构造带和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向南或南西的延伸。在理清了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该区大地构造单元作了统一划分和对比。以印缅山脉结合带、澜沧江 文冬 劳勿结合带、金沙江 ... 大湄公河次地区在地质构造上是西南三江构造带和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向南或南西的延伸。在理清了各构造单元的延伸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该区大地构造单元作了统一划分和对比。以印缅山脉结合带、澜沧江 文冬 劳勿结合带、金沙江 哀牢山 马江结合带作为主结合带,将该区划分为印澳板块、中缅马陆块、印支陆块和华南陆块4个一级单元。然后在亲冈瓦纳的中缅马陆块和亲华南型的印支陆块内再以次级结合带分别划分出4个二级构造单元:亲冈瓦纳型的西缅微陆块、腾冲 毛淡棉微陆块,保山 掸泰微陆块、临沧 景栋微陆块,亲华南型的景洪 帕府 东马来西亚微陆块、思茅 大叻微陆块、昆嵩微陆块和长山微陆块;华南陆块以越北斋江结合带为界分为扬子和华夏两微陆块。简要论述了各构造单元的基本地质特征,提出将可可西里 澜沧江 文冬 劳勿结合带作为南部冈瓦纳大陆和北部劳亚大陆的分界,指出昆嵩微陆块和长山微陆块是华夏微陆块的南西延伸,其西部的对应体可能是昌都微陆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地区 构造单元划分 陆块
下载PDF
中国西南天山及邻区大地构造研究 被引量:100
19
作者 何国琦 李茂松 韩宝福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11,共5页
根据区域构造判断,邻区新确立的吉尔吉斯—帖尔斯克伊古洋及其伴生的陆缘向东延到了中国的西南天山,它应从比依克—那拉提山的北缘通过。从晚里菲纪到早奥陶世早期,是该古洋从裂谷发育到成熟大洋的时期,这与罗丁尼亚(Rodinia)超... 根据区域构造判断,邻区新确立的吉尔吉斯—帖尔斯克伊古洋及其伴生的陆缘向东延到了中国的西南天山,它应从比依克—那拉提山的北缘通过。从晚里菲纪到早奥陶世早期,是该古洋从裂谷发育到成熟大洋的时期,这与罗丁尼亚(Rodinia)超大陆的解体时期相当。而由阿兰苏依岩系代表的塔里木陆缘裂解和南天山古洋开始发生的时期看,也与罗丁尼亚超大陆的解体时期大体相当。文中简述了邻区南天山研究的历史和近年取得的新认识。基于作者对我国西南天山的认识和参考邻区南天山的新资料,建议将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的界线划在中天山的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 中国 西南地区 区域构造 RODINIA超大陆
下载PDF
中国南部海区及其邻域区域构造图的编制方法及地质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4
20
作者 尹延鸿 温珍河 +3 位作者 孙桂华 郭振轩 侯方辉 郭兴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70,共7页
中国南部海区及邻域1∶1 000 000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已编制完成并将出版,区域构造图是其中的主要图件之一。本文主要介绍该专业图件的编图思路、方法、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原则和主要地质构造单元的特征。该图主要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 中国南部海区及邻域1∶1 000 000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已编制完成并将出版,区域构造图是其中的主要图件之一。本文主要介绍该专业图件的编图思路、方法、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原则和主要地质构造单元的特征。该图主要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采取了剥皮法(剥去第四系)编图方法,主要表达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包括构造单元划分、断裂构造、岩浆活动、盆地分布等特征,在海底和沉积盆地中,还用等值线表示出了新生界的厚度。基于现今大地构造格局将本区划分出六级地质构造单元:一级构造单元为板块(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二级构造单元为构造域(东亚大陆构造域、东亚大陆边缘构造域),三级构造单元为地块或岛弧,四级构造单元为盆地、隆起区、隆褶带或海盆区,五级构造单元为隆起或坳陷,六级构造单元为凸起或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构造图 地质构造单元 划分 中国南部海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