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实践中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传夫 蒋子可 +3 位作者 吴钢 陈一 吴丹 杨思洛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9,共10页
[目的/意义]探索贯通培养与微方向结合的新文科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研究设计/方法]分析国家重大战略、业态创新与技术进步等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需求,凝练新文科实践中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目的/意义]探索贯通培养与微方向结合的新文科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研究设计/方法]分析国家重大战略、业态创新与技术进步等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需求,凝练新文科实践中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理念,归纳实践,提出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思路。[结论/发现]新文科图书馆学人才培养要强化思政引领,以提升人才综合能力为目标;守正创新,加快推动专业课程数智化转型升级;构造贯通培养与微方向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水平引领型创新人才。[创新/价值]推动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为新文科实践中传统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 人才培养模式 新文科 贯通培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 新文科何为 被引量:11
2
作者 樊丽明 申树欣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新文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新文科肩负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特色自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使命,必须坚持交叉融合、开放互鉴,革... 新文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新文科肩负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特色自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使命,必须坚持交叉融合、开放互鉴,革故鼎新、守正创新,培根铸魂、育人为本。如此,才能引领带动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加快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教育强国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下载PDF
新文科赋意下的艺术教育: 意涵审思、实践逻辑与革新路向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健婷 何宗睿 陈思琪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1,共7页
新文科赋意下的艺术教育在“新技术”外部诱因与“新国情”内部动因的双重作用下促生了意涵新变。在准确把握其意涵变化的基础上,艺术教育的实践逻辑当因势而新,即实现价值引领与艺术审美核心把持的动态统整,秉持“跨学科”视野促生全... 新文科赋意下的艺术教育在“新技术”外部诱因与“新国情”内部动因的双重作用下促生了意涵新变。在准确把握其意涵变化的基础上,艺术教育的实践逻辑当因势而新,即实现价值引领与艺术审美核心把持的动态统整,秉持“跨学科”视野促生全域教学资源流动整合新样态。革新路向需从跨学科导向下的艺术课程与教学生态重塑、锚定科技与人文双向会通的艺术教育立场、构建“三元共融”的艺术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展开探究,为时下新文科建设的实践探索提供来自艺术学科的创新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艺术教育 科教融合 革新路向
下载PDF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四维度分析框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明德 刘娇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是在传播学及认知科学等交叉学科领域中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系统阐释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特色”,从价值系统、动力系统、知识生产系统和应用系统构建四维度分析框架。研究认为,认知传播...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是在传播学及认知科学等交叉学科领域中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系统阐释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特色”,从价值系统、动力系统、知识生产系统和应用系统构建四维度分析框架。研究认为,认知传播需要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方向下明确价值内涵、属性特征和目标指向,在实践动力、学科动力和工具动力的作用机制下形塑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特色”,从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整合与创新多元理论体系、回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壮大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学派等方面彰显学术研究、理论建构与问题导向的中国特色,最终在洞察认知规律、剖析认知机制、创新认知工具中推动认知传播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转化。四维度分析框架阐释了认知传播研究“中国特色”的具体要求,尝试性探索认知传播的在地研究进路,以期使未来的认知传播研究能够在构建原创理论、紧跟本土实践、回应现实问题中逐步确立学科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传播 认知科学 中国特色 新文科 跨学科研究范式
下载PDF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宁继鸣 冯迎霜 周汶霏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94-123,128,共31页
新文科建设恰逢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肩负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重大使命,迄今已经走过五年历程。五年来,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正在经历一个从概念理念的厘清建构到实践落地、经验凝练、模式形成的发展过... 新文科建设恰逢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肩负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重大使命,迄今已经走过五年历程。五年来,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正在经历一个从概念理念的厘清建构到实践落地、经验凝练、模式形成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进展(2018—2023)和文科创新发展海外研究动态(1980—2023)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历时分析与重点解读。展望未来,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应融入时代,发出新文科建设的中国之声;以世界为参照,建构文科教育现代化的中国学派;以强国建设为目标,加快文科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文科创新发展 理论研究 海外动态
下载PDF
中国人类学的重塑:成为一门在世界看世界的新文科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丙中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6-25,141,共11页
中国人类学同行多年都是在预设中国社会科学的既定格局下呼吁人类学的学科升级,而现实的发展显示,人类学在新文科建设中重塑自身并参与改变社会科学,才能够顺理成章地得到提升。置身于一个技术创新和流动性剧增的新社会,中国人类学由海... 中国人类学同行多年都是在预设中国社会科学的既定格局下呼吁人类学的学科升级,而现实的发展显示,人类学在新文科建设中重塑自身并参与改变社会科学,才能够顺理成章地得到提升。置身于一个技术创新和流动性剧增的新社会,中国人类学由海外民族志的开拓到融合“家乡”和“海外”的世界社会研究,适逢区域国别研究的兴起并能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提供参与观察的视野和方法、整体论的理念,提供比较的经验案例,由此促成中国社会科学成为中文知识共同体在经验研究上打通中国与世界的学术,从而在完成一门在世界看世界的新文科建设中重塑自己的学术身份与学科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类学 中国社会科学 新文科 世界社会
下载PDF
理工类双一流院校新文科的社会服务特征研究
7
作者 霍宝锋 宋雪雁 +3 位作者 高萁 曹林颖 刘晨 张逸婷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8-228,共11页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正式实施带来了理工类双一流院校新文科的蓬勃发展。文章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刻画出理工类双一流院校新文科社会服务体系的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理工类双一流院校新文科的全面发展...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正式实施带来了理工类双一流院校新文科的蓬勃发展。文章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刻画出理工类双一流院校新文科社会服务体系的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理工类双一流院校新文科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依据。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理工类双一流院校的新文科社会服务体系规模大、涉及单位广,但网络密度低、网络关系较松散;区域上集中于经济政治、社会科教发达地区,跨区域交流不足;理工类高校新文科的交叉背景在服务行业广度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优势。建议高校应积极提升服务水平,企业要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政府应全力提供政策支持,三者合力共同推动高校社会服务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社会服务 理工类院校 双一流 网络结构
下载PDF
计算传播学视域下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数据能力培养研究
8
作者 燕道成 吴涵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2,共7页
新文科建设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任务,而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数据能力培养的迫切需求。当前,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多依赖传统研究的方法路径,缺乏真正的跨学科思维。而计算传播学采用计算分析的... 新文科建设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任务,而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数据能力培养的迫切需求。当前,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多依赖传统研究的方法路径,缺乏真正的跨学科思维。而计算传播学采用计算分析的路径来研究社会问题,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征,为新闻传播学发展提供了新范式和新路径。在计算传播学蓬勃发展背景下,提升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数据能力,需要明确何为数据能力、为何培养数据能力以及如何培养数据能力等关键问题,从而建立完备的数据能力培养体系,创新推动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完善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传播学 数据能力 新文科 新闻传播教育
下载PDF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容、特点及启示
9
作者 郑刚 王瑾明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9-107,共9页
全面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弦歌不辍,对文科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云南昆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文科教育深厚的历史传统以及凝聚民心的实现需要,为西南联大文科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基础。西南联大恢复文科研究生教育,逐步确立了严... 全面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弦歌不辍,对文科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云南昆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文科教育深厚的历史传统以及凝聚民心的实现需要,为西南联大文科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基础。西南联大恢复文科研究生教育,逐步确立了严格的招考制度,通过实施导师制、建立课程体系、开展多样化的科研训练等途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并通过实施毕业考核、奖助学金等制度保障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西南联大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科人才,研究生培养呈现出严进严出、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学关系和谐融洽等特点,对当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文科研究生 科教融合 导学关系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新法科建设的探索共识与路径方向
10
作者 刘光华 马婷 刘娇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31-47,共17页
随着新文科建设所掀起的自上而下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自觉学科变革,新法科也在新国情、新思想、新时代、新科技的呼唤中蓄势待发。本文基于多种实证研究进路,围绕中国化、信息化、交叉化、国际化等新文科建设的“四化”目标,量化分析... 随着新文科建设所掀起的自上而下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自觉学科变革,新法科也在新国情、新思想、新时代、新科技的呼唤中蓄势待发。本文基于多种实证研究进路,围绕中国化、信息化、交叉化、国际化等新文科建设的“四化”目标,量化分析了中国新法科的政策文本表达、理论研究动态以及高校实践现状,意在梳理和凝练高等教育决策者、法学教育研究者、法学院校实践者等利益相关主体聚焦新法科建设所达成的决策、理论与实践共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新法科的未来实践路径与建设方向:首先,应确立中国化在新法科建设中的根本和优先序位,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三大体系,着力提升中国特色法学话语体系及其影响力;其次,应创新国际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支撑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最后,还应扎实推进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化融合发展,并全面促进法科与信息化科技手段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法科 中国化 信息化 法循证学
下载PDF
论新文科建设的“新”与“心”
11
作者 傅林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9-29,124,125,共13页
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新文科”建设计划应时而出,文科由“旧”转“新”成为必然。当今新文科建设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是革“新”与树“心”的结合。新文科建设之“新”... 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新文科”建设计划应时而出,文科由“旧”转“新”成为必然。当今新文科建设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是革“新”与树“心”的结合。新文科建设之“新”体现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育人方式的创新;新文科建设之“心”表现为坚定文化自信心、坚持不断改革的恒心、坚守弘扬人文精神的初心。只有对其“新”与“心”有了明确认识,才能找准新文科建设的创新要义和核心基点,解决新文科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为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文科教育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下载PDF
人的哲学建构与新文科建设——基于博雅和通识教育与新文科建设贯通基础上的思考
12
作者 李洪卫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95-103,126,127,共11页
新文科建设以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知识生产模式和思维模式的转变为背景,学科交叉是显见的新文科建设路径,同样重要的是通识教育的提速和推展。通识教育源于博雅教育,进而又衍生出整全教育,它们的思想理念源自古希腊至今的知识系统性... 新文科建设以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知识生产模式和思维模式的转变为背景,学科交叉是显见的新文科建设路径,同样重要的是通识教育的提速和推展。通识教育源于博雅教育,进而又衍生出整全教育,它们的思想理念源自古希腊至今的知识系统性与本原性,以及学习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考,强调对人的能力和认知方式的开放性开发,由此这构成了应对新文科建设所面临的知识复合性、交叉性等现实问题的基础性思维逻辑。从根本上看,教育是关于人的哲学的运用,建构理想的人的哲学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博雅教育 通识教育 整全教育 人的哲学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精算学专业“五位一体”思政育人模式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翠霞 任爱华 +1 位作者 王晓伟 臧建文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98-99,102,共3页
基于国内外研究动态可以看出,“新文科”建设强调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目标定位、组织形式、课程体系等重新认识或实现结构重塑,与传统的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因此,本文主要从“新... 基于国内外研究动态可以看出,“新文科”建设强调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目标定位、组织形式、课程体系等重新认识或实现结构重塑,与传统的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因此,本文主要从“新文科”教育理念出发,结合精算学专业特点,以《寿险精算I》课程为例,对精算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进行探讨,以期对精算学专业课程思政“五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五位一体” 课程思政 精算学
下载PDF
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建设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璐 刘浩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52-158,共7页
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培养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结构,进一步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和具体指标。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内涵结构包括获取... 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培养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结构,进一步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和具体指标。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内涵结构包括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研究方法、提出具有价值的新观点以及创造性研究成果。影响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研究自主性、科研环境、平台环境和组织结构,因而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合理调适科研人员管理制度中的激励因素和规制因素:提升科研人员的研究自主性;搭建资源丰富的科研平台,为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效支撑;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国际交流平台和交叉培养机会,以提升其知识获取、拓展科研方法的能力;拓展文科实践基地,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机制,推广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优化组织环境,健全晋升机制,为科研人员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科研人员 理工科院校 创新能力培养 文科建设 文科创新能力
下载PDF
医药类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5
作者 张红花 赵光慧 《药学教育》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在讨论国际组织人才需求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本文以医药类高校改革实践为例,提出“英语+医药”和“医药+英语”两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第一课堂课程改革,辅以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有机融合和互补,探讨医药类高校培养... 在讨论国际组织人才需求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本文以医药类高校改革实践为例,提出“英语+医药”和“医药+英语”两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第一课堂课程改革,辅以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有机融合和互补,探讨医药类高校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路径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组织人才 医药类高校 新文科 新医科
下载PDF
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文科拔尖人才培养历程的考察
16
作者 张亮 施佳欢 汪琳玥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90-97,127,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文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得以重新认识,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南京大学顺应时代发展,经历了文科恢复重建、文科强化部、荣誉学院“大文科”模式、“拔尖计划”多样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文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得以重新认识,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南京大学顺应时代发展,经历了文科恢复重建、文科强化部、荣誉学院“大文科”模式、“拔尖计划”多样性发展等阶段,发现培养文科拔尖人才面临学生选拔的科学性有待提升、课程内涵整合与教学管理支持难度高、学生课程负担重、综合素质提升不足等挑战。南京大学根据新时期的培养目标,创新选拔组织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基础育人要素建设、凸显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提供了新时期文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南大方案”,以期进一步深化文科拔尖人才培养改革,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基础学科 荣誉学院 拔尖计划 新文科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的我国档案学博硕士论文理论资源运用考察
17
作者 葛泽钰 陆阳 王婵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我国档案学博硕论文的理论资源运用情况,能够反映档案学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态,对于把握档案学研究的理论资源分布状况及规律,以及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以2013—2022年我国档案学博硕士学位论文为样本,运用内容... 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我国档案学博硕论文的理论资源运用情况,能够反映档案学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态,对于把握档案学研究的理论资源分布状况及规律,以及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以2013—2022年我国档案学博硕士学位论文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理论来源学科、理论运用方式、研究主题与理论的关联等情况进行数据揭示与分析。结果表明:(1)近十年我国档案学博硕论文运用的理论资源多元化,研究领域延展化,但拓展范围有限;(2)理论运用表浅,理论创新乏力;(3)实践工作导向显著,基础理论观照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论文 理论资源 内容分析 档案学 多元化 理论创新 新文科 学科建设
下载PDF
“生物显微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8
作者 魏熙宇 况婷 柯丁宁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4期85-88,共4页
生物显微技术是一种利用光波或电磁波研究组织细胞及微生物的微观形态,鉴别其细微结构或分子形态的成像技术,是研究生物材料、环境卫生、医疗健康必不可少的工具。“生物显微技术”课程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文理通识选修课程,兼具知识拓... 生物显微技术是一种利用光波或电磁波研究组织细胞及微生物的微观形态,鉴别其细微结构或分子形态的成像技术,是研究生物材料、环境卫生、医疗健康必不可少的工具。“生物显微技术”课程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文理通识选修课程,兼具知识拓展与专业技能铺垫。从教学实际出发,探讨了在课程中挖掘思政契合点、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举措,分享了课程思政内容的大纲设计及实验教学中的思政要点,通过多个维度的思想政治教学,充分发挥文理通识课的思想政治育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生物显微技术 文理通识
下载PDF
探索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的图书馆“四全文化育人”新机制
19
作者 黄贤金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1,共7页
文章深入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图书馆在传承学术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等文化育人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打造知识、学习、环境的关键要素统筹体系,探索... 文章深入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图书馆在传承学术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等文化育人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打造知识、学习、环境的关键要素统筹体系,探索构建全过程文化感染育人、全学年文化熏陶育人、全覆盖文化教化育人、全时空文化塑造育人的图书馆“四全文化育人”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科技教育 人文教育 四全文化育人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方案探究
20
作者 赵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1-246,共6页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技术队伍,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的应有之义,对文理学科交叉融合和“新文科”建设具有重要...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技术队伍,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的应有之义,对文理学科交叉融合和“新文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技术队伍发展面临的缺乏职业认同感、岗位职责定位模糊、能力提升通道狭窄等现实困境,该文提出多学科交叉联合培养模式、提升国际化交流合作水平、课题组项目灵活聘用模式、“导师制”培养交流模式等措施,以期为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哲学社会科学实验技术队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新文科 实验技术队伍 队伍建设 学科交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