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性痛大鼠背根节及脊髓后角NMDAR1与BSI-B4免疫荧光双标记观察及针刺调节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育文 王丽娜 +3 位作者 李熳 张静 李玲俐 关新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 探讨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 ,初级感觉传入C纤维中枢突末梢上的NMDA受体NR1亚型蛋白(NMDAR1,NR1)的变化。 方法 对单侧佐剂性关节炎性痛模型 ,采用西非单叶豆同工凝集素 (BSI B4 )与NR1免疫荧光双标技术 ,观察致炎后不同时间段初... 目的 探讨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 ,初级感觉传入C纤维中枢突末梢上的NMDA受体NR1亚型蛋白(NMDAR1,NR1)的变化。 方法 对单侧佐剂性关节炎性痛模型 ,采用西非单叶豆同工凝集素 (BSI B4 )与NR1免疫荧光双标技术 ,观察致炎后不同时间段初级感觉传入突触前NR1的表达及其针刺后的变化。 结果 分别在各组大鼠的背根节和脊髓观察到BSI B4 NR1的双标产物。致炎后第 3d、7d各组大鼠致炎侧背根节中的双标神经元占各单标神经元的百分比关系为 :炎症组 (包括 3d、7d组 ) >电针组 (包括 3d、7d组 ) >生理盐水组 (包括 3d、7d组 ) (P <0 0 1) ;且炎症组和电针组大鼠均表现为 3d组 >7d组 (P <0 0 1)。 结论 提示脊髓后角突触前C纤维中枢突末梢上存在NR1,而且参与了单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痛觉过敏的形成 ;电针可能通过下调突触前的NR1抑制中枢敏化的形成 ,达到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NR1亚型蛋白 脊髓后角 背根节 电针 免疫荧光 大鼠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于翠萍 王琦 +3 位作者 何明伟 杨立强 安建雄 倪家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72-87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双氯芬酸钠灌胃对坐骨神经结扎(CCI)大鼠机械痛阈、背根神经节(DRG)及脊髓背角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及胃肠黏膜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结扎后慢性缩窄性损伤(CCI)组(n=32)和假手术组(n...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双氯芬酸钠灌胃对坐骨神经结扎(CCI)大鼠机械痛阈、背根神经节(DRG)及脊髓背角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及胃肠黏膜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结扎后慢性缩窄性损伤(CCI)组(n=32)和假手术组(n=8)。自术后第8天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双氯芬酸钠灌胃,测定灌胃前及灌胃第1、3、5、7天时大鼠右后肢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MT)及用药7d后测定L4/5背根神经节细胞及腰膨大处(L4/5节段)脊髓背角SP和CGRP表达。结果:①对照组、2mg/kg组、4mg/kg组、10mg/kg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各时间点的右后肢PWMT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降低。4mg/kg组在用药第5、7天时右后肢PWMT与用药前及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10mg/kg组用药后各时间点右后肢PWMT与用药前及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②对大鼠背根神经节及脊髓背角SP、CGRP表达的影响。对照组、2mg/kg组、4mg/kg组、10mg/kg组SP及CGRP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4mg/kg组、10mg/kg组SP及CGRP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③用药后,4mg/kg与10mg/kg两组可见胃肠黏膜损伤,而2mg/kg组则无。结论:一定剂量双氯芬酸钠灌胃能够减轻CCI大鼠机械性痛敏反应,但对胃肠黏膜有一定损伤,两者均具有剂量依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背根神经节 背角 神经病理性疼痛 P物质
下载PDF
5-HT_(1A)受体亚型mRNA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大鼠脊髓和背根节中的表达变化(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武胜昔 周亮 +3 位作者 王亚云 王文 刘翔宇 李云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0-354,共5页
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 (SNI)模型是一种新型神经病理痛模型。本实验用 SD雄性大鼠 ,分支结扎并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干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保留腓肠神经分支 ,右侧仅暴露坐骨神经。术后 1、2、3、4、7、14、2 1和 2 8d,用 RT-PCR的方法对... 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 (SNI)模型是一种新型神经病理痛模型。本实验用 SD雄性大鼠 ,分支结扎并切断左侧坐骨神经干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保留腓肠神经分支 ,右侧仅暴露坐骨神经。术后 1、2、3、4、7、14、2 1和 2 8d,用 RT-PCR的方法对 5 -HT1 A受体 m RNA在腰髓的背角和背根神经节 (DRG)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5 -HT1 A受体 m RNA在损伤侧腰髓背角内的表达水平于 1d后开始升高 ,7d时达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其表达水平在对侧脊髓背角内没有明显变化。在损伤侧 DRG内 ,5 -HT1 A受体 m RNA的表达水平于 1d后开始增高 ,4d时达高峰 ,随后开始下降 ,但仍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 ;而损伤对侧 DRG内的 5 -HT1 A受体 m RNA的表达没有变化。上述结果提示 5 -HT1 A受体亚型可能在脊髓及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了解 5 -HT1 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1A受体 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 腰髓背角 背根神经节 大鼠 MRNA
下载PDF
大鼠脊髓背角TRPV4在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晓 曲玉娟 +2 位作者 贾磊 滕永波 岳寿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right side dorsal root ganglion,CCD)后脊髓背角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4(TRPV4)基因及蛋白变化,明确脊髓背角TRPV4在CCD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 目的:探讨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right side dorsal root ganglion,CCD)后脊髓背角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4(TRPV4)基因及蛋白变化,明确脊髓背角TRPV4在CCD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共36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CD手术组、CCD+钌红组。制备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模型,于术前1天、术后第7天、给药前及给药2h后,测量大鼠机械刺激缩爪反应阈值,观察机械痛阈的变化;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手术侧脊髓背角TRPV4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术后第7天,CCD组大鼠术侧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01),同侧脊髓背角TRPV4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给药前相比,给予钌红2h后,术侧机械痛阈值明显升高(P<0.001),同侧脊髓背角TRPV4基因及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CCD后大鼠术侧机械痛阈下降,脊髓背角TRPV4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钌红可部分逆转CCD后痛觉过敏,部分降低脊髓背角TRPV4基因及蛋白表达。脊髓背角TRPV4参与CCD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脊髓背角 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糖尿病机械性痛模型大鼠P2X3受体的时空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崔媛媛 吴黄辉 +2 位作者 王兰 史娟 李云庆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机械性痛(DMA)模型大鼠中P2X3受体(P2X3R)的时空表达变化。方法腹腔注射链脲菌素( STZ)建立大鼠DMA模型。采用von Frey细丝法测定DMA大鼠机械性痛阈,在不同时间点取腰髓4~5( L4~5)节段的脊髓背角( SDH)和... 目的:探讨糖尿病机械性痛(DMA)模型大鼠中P2X3受体(P2X3R)的时空表达变化。方法腹腔注射链脲菌素( STZ)建立大鼠DMA模型。采用von Frey细丝法测定DMA大鼠机械性痛阈,在不同时间点取腰髓4~5( L4~5)节段的脊髓背角( SDH)和背根神经节( DRG)以及足底皮肤,通过免疫荧光观察P2X3R阳性产物的表达变化。进一步Western blotting检测SDH和DRG中P2X3R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 CON组)相比,注射STZ 7d后大鼠机械性痛阈显著降低,在14d时达到最低并持续至28d( P<0.05)。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显示L4~5节段DRG中P2X3R表达在14d和21d时显著增多,与CO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d时恢复至CON组水平;而在SDH及皮肤中,P2X3R表达上调出现在21d和28d(P<0.05)。结论在STZ诱导的DMA大鼠机械性痛的不同时程中,DRG、SDH和皮肤中P2X3R的表达均呈现与痛敏变化几乎平行的变化趋势,但后两者比前者的变化在时间上略晚。这些结果说明P2X3R可能在DMA机械性痛敏的维持阶段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机械性痛 P2 X3受体 脊髓背角 背根神经节 免疫荧光 免疫印迹法 大鼠
下载PDF
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ERK1/2磷酸化表达在鞘内注射高乌甲素抗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史平 朱薇 李晓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高乌甲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ERK1/2磷酸化(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手术组(O组)和高乌甲素(L组)(n=30),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高乌甲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ERK1/2磷酸化(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手术组(O组)和高乌甲素(L组)(n=30),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CCI-SN)模型,术后L组鞘内注射高乌甲素20μg/kg,S组和O组以同样方式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每组又分为术后第4、7和10天三个亚组(n=10);分别于相应时间点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p-ERK1/2的表达。结果与S组相比,O组术后第4、7和10天PWMT值均显著降低(第4、7天:P<0.001;第10天:P<0.01)。与O组相比,L组术后第4、7和10天PWMT值均明显升高(第4、7天:P<0.05;第10天:P<0.01)。在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O组术后第4、7和10天p-ERK1/2表达均明显高于相应S组(脊髓背角:第4、7天,P<0.001;第10天,P<0.01;背根神经节:第4、10天,P<0.01;第7天,P<0.001);与O组相比,L组p-ERK1/2水平明显降低(脊髓背角:第4、10天,P<0.05;第7天,P<0.01;背根神经节:第4、7天,P<0.05;第10天,P<0.01)。结论鞘内注射高乌甲素能有效缓解CCI-SN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p-ERK1/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乌甲素 神经病理性疼痛 P-ERK1/2 脊髓背角 背根神经节
下载PDF
针刺对鼠部分背根切断模型的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朱粹青 唐崇仁 +1 位作者 陆世铎 董红星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61-267,362,共8页
制备大鼠备用根模型 (切断单侧腰骶背根L2, 3, 4, 6, 及S1, 2, 保留L5 背根),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生长相关蛋白GAP43 在相应节段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及针刺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 制备大鼠备用根模型 (切断单侧腰骶背根L2, 3, 4, 6, 及S1, 2, 保留L5 背根),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生长相关蛋白GAP43 在相应节段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及针刺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 切断一侧L2, 3, 4, 6, 及S1, 2 背根后, 它们对应的背根神经节内GAP43 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 而备用根神经节L5 的GAP43 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增强; 手术侧L5 水平脊髓背角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AP43 阳性信号加强。针刺后可促进手术侧L5 神经节内GAP43 表达增加; L5 水平脊髓背角GAP43 阳性信号也进一步加强这表明在一定条件下, 神经系统损伤可诱发中枢神经系统GAP43 介导的可塑性变化, 针刺可通过GAP43 对神经的可塑性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生长相关蛋白GAP43 背根神经节 脊髓背角 大鼠
下载PDF
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和脊髓Ⅱ板层NT-3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4 位作者 廖德阳 周雪 陈彦红 刘苏 A.Takeda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2,W014,共5页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 (L6 )和 L3、L5脊髓 II板层 NT-3及其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正常组 NT-3及其 m RNA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大型神经元和少数中、小型神经元。部分去背根后 ,3 d和1...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 (L6 )和 L3、L5脊髓 II板层 NT-3及其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正常组 NT-3及其 m RNA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大型神经元和少数中、小型神经元。部分去背根后 ,3 d和10 d两时相 NT-3 m RNA大型神经元阳性数明显减少 ,而 NT-3阳性大型神经元数术后 10 d时方明显减少 (P<0 .0 1) ;NT-3及其 m RNA阳性小型细胞数在术后两时相均较正常组者增多 (P<0 .0 1) ;而在中型神经元只有 NT-3阳性神经元数有增加。相对地 ,在脊髓 板层 ,两时相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百分数均较正常者明显增加 (P<0 .0 1) ,且以 3 d组者为最明显 ,但均未见 NT-3 m RNA阳性信号。结果表明 ,部分去背根不仅导致背根节各类神经元中 NT-3的表达发生了变化 ,且对 板层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数量也有明显影响。提示 NT-3可能在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去背根 备用背根节 脊髓Ⅱ板层 NT-3 MRNA 表达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哮喘豚鼠内脏传入系统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方秀斌 刘晓湘 +1 位作者 佟晓杰 王振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7-159,共3页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了实验性哮喘豚鼠与下呼吸道有关的内脏传入系统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变化 ,藉以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哮喘发病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哮喘豚鼠与下呼吸道有关的内脏传入系统 (结状神经节、C7~T5...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了实验性哮喘豚鼠与下呼吸道有关的内脏传入系统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变化 ,藉以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哮喘发病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哮喘豚鼠与下呼吸道有关的内脏传入系统 (结状神经节、C7~T5 节段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孤束核等处 )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明显高于各对照组 ( P<0 .0 5)。本研究提示 ,下呼吸道和肺的内脏传入成分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能参与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RP 结状神经节 脊神经节 哮喘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大鼠背根神经节肽能和非肽能小型神经元均表达GABA_B受体——脊髓水平突触前痛觉调节机制的证据(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芮禾 李瑞锡 +4 位作者 王劼 钱琼英 高璐 吴丽如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7-274,共8页
已知痛觉传递调制途径之一是通过背根神经节中的小型神经元的突触前代谢型GABAB受体介导。为了探讨肽能和非肽能2个亚群的小型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是否在痛觉调制过程中发挥同等作用,本实验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 已知痛觉传递调制途径之一是通过背根神经节中的小型神经元的突触前代谢型GABAB受体介导。为了探讨肽能和非肽能2个亚群的小型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是否在痛觉调制过程中发挥同等作用,本实验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了DRG内肽能和非肽能2个亚群的小型神经元中GABAB受体的表达。结果显示:92%的肽能和90%的非肽能亚群的小型神经元均表达GABAB受体,这些受体存在于2个亚群的胞体及其分布在脊髓背角特定板层的中枢突中。该结果表明在痛觉调制过程中,肽能和非肽能2个亚群的小型DRG内神经元在脊髓水平发挥类似作用,但作用于脊髓背角的不同板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调节 GABAB受体 背根神经节 脊髓背角 大鼠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脊髓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颖 顾晓虹 朱涛 《医学综述》 2017年第21期4256-4261,共6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急性带状疱疹(HZ)痊愈后,遗留下来的一种病理性疼痛综合征。目前,虽然针对PHN在外周敏化和中枢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为患者带来极大困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急性带状疱疹(HZ)痊愈后,遗留下来的一种病理性疼痛综合征。目前,虽然针对PHN在外周敏化和中枢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为患者带来极大困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PHN的病原体,VZV在背根神经节的潜伏和激活与其蛋白表达相关。脊髓背角的结构与功能变化是致使中枢敏化的直接原因。脊髓及脊髓上结构参与痛觉的传递和加工过程,对疼痛信息产生适度的易化或抑制。近年来,针对脊髓胶质细胞参与PHN的研究日趋增多,为PHN的临床治疗特别是脊髓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背根神经节 脊髓背角 胶质细胞 疼痛调控
下载PDF
鸡胚脊髓背角中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的初步分离和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耀波 薛庆善 +1 位作者 肖渝平 王先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1-324,共4页
从 9d龄鸡胚脊髓背、腹角组织提取液中 ,用SephadexG 75凝胶层析法分离出DⅠ和DⅡ ,VⅠ和VⅡ各组蛋白质组分 ,体外培养检测各组分对鸡胚背根节的神经营养活性。结果表明 ,DⅡ组分具有明显的促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 ,而DⅠ组分无此作... 从 9d龄鸡胚脊髓背、腹角组织提取液中 ,用SephadexG 75凝胶层析法分离出DⅠ和DⅡ ,VⅠ和VⅡ各组蛋白质组分 ,体外培养检测各组分对鸡胚背根节的神经营养活性。结果表明 ,DⅡ组分具有明显的促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 ,而DⅠ组分无此作用 ;经SDS PAGE电泳检测 ,DⅡ组分中蛋白质的分子量范围是 61~ 15kD。而腹角的分离组分VⅠ和VⅡ对背根神经节神经突起的生长并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 神经营养活性 背根神经节 胚胎发育
下载PDF
感觉神经元的轴突分叉及其在躯体内脏相关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吕国蔚 WDWillis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4-302,共9页
80年代以来已在脊髓背角鉴定出10种以上新的感觉投射神经元。所有这些神经元均以其分支的轴突或侧支轴突为特征。这些神经元的分支轴突分别向两个以上的不同核团,包括体感核和内脏感觉核投射。其中有些神经元从其所投射的中枢靶核接受... 80年代以来已在脊髓背角鉴定出10种以上新的感觉投射神经元。所有这些神经元均以其分支的轴突或侧支轴突为特征。这些神经元的分支轴突分别向两个以上的不同核团,包括体感核和内脏感觉核投射。其中有些神经元从其所投射的中枢靶核接受躯体与内脏的传入输入,同时通过分叉初级传入从外周接受躯体与内脏的传入输入。有些外周感觉输入可首先在脊神经节神经元上会聚并被加工处理。这些发现看来是对感觉神经元单投射与单支配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并参与躯体内脏相关和有关的临床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突分叉 躯体内脏相关 脊髓背角 脊神经节
下载PDF
P物质与Griffonia simplicifolia I-B_4结合位点在大鼠初级传入神经元的共存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小丽 张亦衣 +2 位作者 杨世明 李宏莲 李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9-233,共5页
应用荧光双标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到,在大鼠腰段脊神经节中,GriffoniasimplicifoliaI-B.(I-B4)结合反应物与P物质样免疫反应物均分布在小细胞中,且34%~43%的I-B4结合反应阳性细胞和87%~95%的P物质阳性细胞为I-B4与P物质双标细... 应用荧光双标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到,在大鼠腰段脊神经节中,GriffoniasimplicifoliaI-B.(I-B4)结合反应物与P物质样免疫反应物均分布在小细胞中,且34%~43%的I-B4结合反应阳性细胞和87%~95%的P物质阳性细胞为I-B4与P物质双标细胞。切断单侧脊神经后根的大鼠,切断侧脊髓后角内I-B4结合反应在术后第3d即明显减弱,至第5d消失。向成年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后,脊髓后角和Lissauer束内的I-B4结合反应于第3d已明显减弱,于第5d、第7d和第10d减弱更显著,但仍有部分残留。电镜下.脊髓后角I~III层有大量轴突终末被I-B4标记,其中许多标记终末参与构成突触小球。在包埋前免疫金-银-ABC法双标电镜标本上,脊髓后角内I-B4与SP双标轴突终末分别占I-B4阳性轴突终未总数和P物质阳性轴突终末总数的33%~36%和39%~53%。上述结果进一步证实了I-B4与初级传入的小神经元结合的特异性,并表明I-B4结合位点是鉴别脊髓后角内P物质阳性轴突终末的初级传入来源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4 P物质 辣椒素 脊神经节 脊髓后角 大鼠
下载PDF
Caveoline-1蛋白在慢性神经痛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坤 高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6期148-151,共4页
目的观察Caveolin-1蛋白在神经痛大鼠中不同作用时间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实验动物分组和动物模型制作:对照组28只,神经痛模型组(L5脊神经结扎)28只,按处理时间不同又各分为1、3、5、7、10、14、21天共7组,每组各4只... 目的观察Caveolin-1蛋白在神经痛大鼠中不同作用时间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实验动物分组和动物模型制作:对照组28只,神经痛模型组(L5脊神经结扎)28只,按处理时间不同又各分为1、3、5、7、10、14、21天共7组,每组各4只,制备动物模型。痛行为学检测:术后1、3、5、7、10、14、21天,测定各组机械撤足阈值和热撤足潜伏期,神经痛模型组和对照组对比,确定疼痛模型制作成功。神经痛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均在第22天处死,按同侧和对侧分别提取L5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组织总蛋白,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Caveolin-1在各实验分组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同侧和对侧的表达量。结果同侧背根神经节Caveolin-1的表达量在L5脊神经结扎后的第5、7、10、14、21天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升高了40.4%±3.67%、126.9%±5.46%、159.7%±4.89%、119.1%±5.77%和91.4%±5.31%,其中术后第1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侧脊髓背角Caveolin-1的表达量在L5脊神经结扎后的第5、7、10、14、21天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升高了33.3%±4.89%、152.8%±3.56%、142.1%±5.43%、103.2%±6.21%、175.6%±4.81%,其中第10、14、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之间Caveolin-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慢性神经痛可诱导Caveolin-1在同侧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表达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Caveoline-1 脊髓背角 背根神经节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ε对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后背角星型胶质细胞激活和机械痛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杨 杜占慧 +2 位作者 魏慧 高文双 岳寿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8-1284,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CCD)后,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以及PKCε是否可以通过调节星型胶质细胞的活性而参与CCD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大... 目的:探讨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CCD)后,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以及PKCε是否可以通过调节星型胶质细胞的活性而参与CCD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大鼠8只:假手术组、CCD7天组、CCD14天组、CCD7天+BIM I组、CCD+DMSO组、CCD+PDBu组,分别通过鞘内注射不同药物,或对正常大鼠鞘注DMSO/PDBu后,测量大鼠机械刺激缩爪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脊髓背角PKCε和GFAP蛋白表达的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脊髓背角星型胶质细胞激活情况。结果:CCD术后第4天,鞘内注射PKCε的激动剂PDBu 1—4h,明显降低CCD大鼠PWMT(P<0.05),而给予BIM I 1—4h,可升高CCD大鼠PWMT(P<0.05)。从CCD术后第4天起,连续3天鞘注BIM I,可明显缓解大鼠的机械痛敏(4天,P<0.05),但从停止注射后镇痛作用消失(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CCD后7天和14天,手术侧背角PKCε和GFAP表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星型胶质细胞激活增加,而注射BIM I可明显抑制PKCε和GFAP表达(P<0.05)和星型胶质细胞激活。PDBu可导致正常大鼠PWMT明显降低(P<0.05),GFAP蛋白质表达量增加(P<0.05),促进星型胶质细胞激活。结论: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后,机械痛阈下降的同时,手术侧脊髓背角内PKCε和GFAP蛋白表达上调,星型胶质细胞激活增加。PKCε可能通过调节星型胶质细胞激活参与CCD后病理性神经痛的中枢敏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角 蛋白激酶C 星型胶质细胞 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
下载PDF
雷帕霉素靶蛋白及其下游因子在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的表达与分布
17
作者 吕婧 佘守章 +1 位作者 许立新 应彦璐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993-1996,共4页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下游因子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p70核糖体S6蛋白激酶(p70S6K)及其磷酸化形式在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RG)的表达和分布。方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确定mTOR、4E-BP1和p...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下游因子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p70核糖体S6蛋白激酶(p70S6K)及其磷酸化形式在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RG)的表达和分布。方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确定mTOR、4E-BP1和p70S6K及其磷酸化形式在DRG和背角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确定mTOR、4E-BP1和p70S6K及其磷酸化形式在DRG和背角的定位,并定量分析。结果 mTOR、4EBP1和p70S6K分布在整个脊髓背角和DRG,特别是在脊髓背角的外层,而磷酸化形式在脊髓背角和DRG表达都非常低,没有检测到。在脊髓背角,mTOR、p70S6K和4E-BP1表达于神经元细胞,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没有表达。在DRG,mTOR和p70S6K表达于神经元细胞,(26.1±3.2)%呈mTOR表达阳性,(19.1±1.9)%呈p70S6K表达阳性;4E-BP1则表达于卫星胶质细胞。结论 mTOR、p70S6K和4E-BP1在脊髓背角和DRG表达丰富,而它们的磷酸化活化形式表达非常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信号通路 P70S6K 4E-BP1 背根神经节 脊髓背角 表达 定位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节内含内吗啡肽2的神经元向延髓背角投射
18
作者 廖衡 陈涛 李云庆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1-242,共2页
目的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TG)内的内吗啡肽2(EM2)阳性神经元向延髓背角(MDH)的投射情况。方法荧光金(FG)追踪与EM2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方法。结果将FG注入MDH后,TG内可见大量FG标记的大、中、小型神经元;TG内也可见各种直径... 目的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TG)内的内吗啡肽2(EM2)阳性神经元向延髓背角(MDH)的投射情况。方法荧光金(FG)追踪与EM2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方法。结果将FG注入MDH后,TG内可见大量FG标记的大、中、小型神经元;TG内也可见各种直径的EM2阳性神经元;TG内的许多FG标记神经元呈EM2阳性,FG/EM2双标神经元多为中、小型神经元。结论TG内的EM2阳性神经元向MDH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吗啡肽 延髓背角 三叉神经节 免疫荧光 大鼠
下载PDF
胰岛素受体在猕猴腰段脊髓及相应背根神经节中的分布
19
作者 王波 谷政慧 +4 位作者 肖扬 王博宇 李婧 李辉 寇珍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9-525,共7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受体在猕猴脊髓腰段第4~6(L4~L6)节段及相应节段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的形态学分布特点。方法:取1只成年猕猴的L4~L6节段脊髓并留取相应节段的DRG置于固定液中。脊髓冷冻水平切片(30μm)平均分为4组,... 目的:观察胰岛素受体在猕猴脊髓腰段第4~6(L4~L6)节段及相应节段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的形态学分布特点。方法:取1只成年猕猴的L4~L6节段脊髓并留取相应节段的DRG置于固定液中。脊髓冷冻水平切片(30μm)平均分为4组,分别行Nissl染色、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对照组处理,再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DRG平均分为2组,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对照组处理,再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胰岛素受体分布于猕猴腰段脊髓L4~L6节段及相应节段的DRG中:(1)在腰段脊髓L4~L6节段,背角可见胰岛素受体阳性神经元胞体及终末,并大量分布于背角浅层(集中在第I、II层),腹角也可观察到散在胰岛素受体阳性神经元;(2)在L4~L6节段对应的DRG中,胰岛素受体阳性产物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型(20μm<直径≤40μm)、小型(直径≤20μm)神经元。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灵长类动物脊髓和DRG中胰岛素受体的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受体 脊髓背角 背根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 Nissl染色 猕猴
下载PDF
实验性哮喘豚鼠初级传入系统和中枢内NKB的变化(英文)
20
作者 方秀斌 王振宇 +1 位作者 王铁民 高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16只哮喘豚鼠初级传入系统和中枢内神经激肽β(NKB)的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结状神经书3228±11.89,C7~C8段脊神经节23.63±13.26,T1~T2段脊神经节24.25±1819,T3~T...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16只哮喘豚鼠初级传入系统和中枢内神经激肽β(NKB)的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结状神经书3228±11.89,C7~C8段脊神经节23.63±13.26,T1~T2段脊神经节24.25±1819,T3~T5段脊神经节25.53±12.34,C7~T5段脊髓后角28.65±16.59,孤束核26.34±18.36Pg/gwettissue)相比较,哮喘豚鼠初级传入系统和中枢内(结状神经节43.26±12.35,C7~C段脊神经节32.53±17.63,T1~T2段神经书32.25±20.65,T3~T5段脊神经节34.36±15.33,C7~T5段脊髓后角39.53±2028,孤束核3662±17.85Pg/gwettissue)NKB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合NKB在呼吸道的作用,这些结果提示,初级传入系统和中枢内的NKB可能参与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B 结状神经节 脊神经节 脊髓后角 哮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