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Type of Double-Lumen Catheter to Replace Current One in RCA 被引量:1
1
作者 Yingfeng Xue Zhenguo Y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6年第9期620-627,共8页
Objective: To replace the peripheral venous puncture for blood sampling with taking blood samples extracorporally from arterial line before predilution during RCA-CRRT performed. Methods: A new type of double-lumen fe... Objective: To replace the peripheral venous puncture for blood sampling with taking blood samples extracorporally from arterial line before predilution during RCA-CRRT performed. Methods: A new type of double-lumen femoral catheter was used instead of the current tubes. The new type of double-lumen tube had a greater distance from the inner venous ports to the inner arterial ports than current tubes. The minimum distance from the venous port to the arterial port was greatly lengthened. Replacement solution contained citrate, zero Ca<sup>2+</sup>, zero bicarbonate, low Na<sup>+</sup>. Blood samples were synchronously collected from the arterial line before the infusion of citrate replacement fluid and from the peripheral vein. The iCa concentration data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to obser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Ca concentration levels in the arterial line and in peripheral vein;the anticoagulant effect of RCA and possibl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such as bleeding, clottings and hypocalcaemia. Results: 28 times of RCA-CRRT were performed on17 AKI and CRF patients with active bleeding or at the high risk of bleeding;336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Statistic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iCa concentration between arterial line group and the peripheral vein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 (P = 0.9), there is a high degree of similarity between the iCa concentration of arterial line blood and the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None of the patients developed citrate toxicity or metabolic alkalosis. None induced bleeding, or bleeding aggravated. No obvious clotting occurred. Systemic calcium concentration was achieved in the ideal range. Conclus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data of iCa concentration from arterial line can be used to replace that from peripheral vein when the new type of double-lumen femoral catheter is placed in femoral vein. RCA-CRRT therapy is safe and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A-CRRT Ionized Calcium Arterial Line Peripheral vein New Type of double-Lumen femoral catheter
下载PDF
采用不同血管通路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瑾 郭彩利 +3 位作者 孙春红 刘芳 王艳 王晓宁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血管通路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87例患者分为两组:外周静脉采集组43例,均采用16G 一次性内瘘针进行穿刺,进血管路选用肘部静脉...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血管通路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87例患者分为两组:外周静脉采集组43例,均采用16G 一次性内瘘针进行穿刺,进血管路选用肘部静脉,返血管路选用大隐静脉。中心静脉采集组44例,均采用双腔股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路。自体外周血造血的采集均选用 Cobe Spectra 血细胞分离机的 Spectra Auto PBSC 操作程序进行。观察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采集顺利程度、患者术中耐受度、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及最终采集物中单个核细胞数和 CD34+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采集的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数及 CD34+细胞计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4.159,3.147,P >0.05),且均采集达标;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0.0009,P >0.05);但采用中心静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高、采集顺利、患者术中耐受性均高于采用外周静脉通路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4,13.7729,20.5094,P <0.05)。结论采用双腔股静脉置管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具有穿刺成功率高,采集顺利,最大程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且不影响采集效率和效果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采集 双腔股静脉置管 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颈内静脉与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应用中的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灵芝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8-69,共2页
目的:比较颈内静脉与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建立临时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优缺点。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对68例尿毒症患者共留置颈内静脉双腔导管36根,股静脉双腔导管32根。观察两种中心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血流量及K... 目的:比较颈内静脉与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建立临时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优缺点。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对68例尿毒症患者共留置颈内静脉双腔导管36根,股静脉双腔导管32根。观察两种中心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血流量及KT/V值等。结果:颈内静脉插管的导管留置时间为32±16天,明显长于股静脉插管19±13天(P<0.01);血流量分别为250±30ml/分,210±40m1/分(P<0.05),颈内静脉插管的导管堵塞发生率、感染及血流量不足发生率低于股静脉插管;两者透析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相比较而言,颈内静脉置管是一种更理想的临时性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 颈内静脉 双腔导管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的应用及异位颈内静脉的调整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明霞 李琼 +2 位作者 陈杉杉 张慧 蔡昌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Power PICC)在静脉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异位颈内静脉的调整方法。方法统计采用Power PICC的3258例肿瘤患者导管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中26例异位颈内静脉患者进行导管调整,记录并比较...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Power PICC)在静脉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异位颈内静脉的调整方法。方法统计采用Power PICC的3258例肿瘤患者导管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中26例异位颈内静脉患者进行导管调整,记录并比较导管在进入机体的10 min内、20~30 min这2个时间段的调整成功率。结果 26例Power 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肿瘤患者中,有8例患者在10 min内调整成功,调整成功率为30.8%,其余18例异位导管在25~30 min调整成功,调整成功率为100%。3258例置管患者中,发生渗液4.48%,渗血3.99%,皮疹9.97%,血栓0.64%,发生一侧堵管116次、两侧堵管42次。结论将Power PICC导管退回到异位起始处前1 cm,抬高头肩部30°,退出部分导丝,使导管在人体温度下软化25~30 min后再进行导管异位调整,能有效地将异位的导管调整置入上腔静脉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 异位颈内静脉 肿瘤
下载PDF
深静脉留置长期双腔透析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郑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6期863-865,共3页
目的探讨深静脉留置长期双腔透析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从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住院或门诊患者被分为两组,其中长期组为25例采用深静脉留置长期双腔导管的患者,临时组为25例采用深静脉留... 目的探讨深静脉留置长期双腔透析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从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住院或门诊患者被分为两组,其中长期组为25例采用深静脉留置长期双腔导管的患者,临时组为25例采用深静脉留置临时性双腔导管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导管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比较不同导管留置类型的治疗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长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短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导管有导管血流量较大、留置时间较长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点,再配合正确的使用方式和细致的护理后,可增加导管使用寿命和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该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 长期双腔透析导管 血液透析
下载PDF
股静脉隧道式带cuff双腔导管不同的尖端位置对血液透析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邵卫红 余旭红 +3 位作者 孔祥栋 齐玲 陈林燕 余杨洁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8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股静脉隧道式带cuff双腔导管不同的尖端位置对血液透析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股静脉隧道式带cuff双腔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5例。通过置管术后X线检查观察导管尖端位置对应椎体的位置进行分组... 目的探讨股静脉隧道式带cuff双腔导管不同的尖端位置对血液透析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股静脉隧道式带cuff双腔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5例。通过置管术后X线检查观察导管尖端位置对应椎体的位置进行分组,以胸12~腰1组为A组(n=13)、腰2~腰3为B组(n=17)、腰4~腰5为C组(n=15),记录首次使用股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1 h时动脉端实际最大血泵流量(mL/min),比较各组之间的血流量及尿素清除分数(Kt/V);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记录导管使用情况,分为导管功能良好,因感染、堵塞所致拔管,因导管功能不良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血流量、Kt/V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流量、Kt/V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至随访6个月,三组患者导管功能良好,感染、堵塞所致拔管,导管功能不良停用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静脉隧道式带cuff双腔导管尖端位置在腰2~腰3位置时血液透析血流量最佳,该位置可能为最近留置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 隧道式带cuff双腔导管 尖端位置 血液透析 血流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