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land-use pattern change on rainfall-runoff and runoff-sediment relations:a case study in Zichang watershed of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被引量:12
1
作者 ZHAOWen-wu FUBo-jie +2 位作者 MENGQing-hua ZHANGQiu-ju ZHANGYin-hu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36-442,共7页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land use pattern on rainfall runoff and runoff sediment relations in Zichang Watershed of the Loess Plateau. From 1986 to 1997, many farmlands changed into g...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land use pattern on rainfall runoff and runoff sediment relations in Zichang Watershed of the Loess Plateau. From 1986 to 1997, many farmlands changed into grassland or woodland, especially the farmland in steep slope positions or far away from the river. The change of land use pattern altered the rainfall runoff and runoff sediment relationships, and led to higher slope of trend curves(STCs) of annual rainfall runoff mass curve and runoff sediment mass curve in 1990s than that in 1980s. It is implied that more soil and water loss yielded in 1990s. In order to reduce soil loss,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land use pattern and some grass or other herbaceous filter strips should be built along riv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rainfall runof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double mass curve slope of trend curve Loess Plateau
下载PDF
Homogeneity and Trend Analysis of Hydrometeorological Data of the Eastern Black Sea Region, Turkey 被引量:1
2
作者 Ebru Eris Necati Agiralioglu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2年第2期99-105,共7页
Eastern Black Sea Region in northeastern part of Turkey has the highest precipitation total in the country, approaching 2500 mm per a year. It is therefore an important region as it frequently encounters with flash fl... Eastern Black Sea Region in northeastern part of Turkey has the highest precipitation total in the country, approaching 2500 mm per a year. It is therefore an important region as it frequently encounters with flash floods due to heavy rains. For future planning of water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e expected behavior of hydrometeorological processes, mainly precipitation and flow. Due to these facts, in this study, homogeneity of long-term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streamflow series of the Eastern Black Sea Region, Turkey is checked using double mass curve method and trends a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the Mann-Kendall test. The data network consists of 38 precipitation gauging stations and 40 flow gauging stations across the Eastern Black Sea Region. It is found that 27 precipitation stations out of 38 are homogeneous and no trend is available. Out of the remaining stations, nine are found non-homogeneous and four with trend. For annual flow data, it is found that 22 stations out of 40 are homogeneous and no trend is available. The remaining 18 stations are found non-homogeneous, among which 5 stations have trend at the sam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OGENEITY TREND analysis double mass curve MANN-KENDALL Test EASTERN Black Sea REGION TURKEY
下载PDF
近60年开都河源区径流演变及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3
作者 孙月 刘思海 +3 位作者 邢坤 谢蕾 郑灵巧 刘源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8,共9页
探明开都河径流和降水的演变特征及其关系,对了解流域的水文循环过程、进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开都河大山口水文观测站径流量实测数据,利用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以及累积距平法,分析开都河近60a的径流和降水演变... 探明开都河径流和降水的演变特征及其关系,对了解流域的水文循环过程、进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开都河大山口水文观测站径流量实测数据,利用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以及累积距平法,分析开都河近60a的径流和降水演变规律,利用双累积曲线法定量研究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开都河径流变化的贡献量。结果表明:(1)开都河年径流量波动较小,多年平均值、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为35.44×10^(8)m^(3)、57.09×10^(8)m^(3)和24.61×10^(8)m^(3);(2)径流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以0.166×10^(8)m^(3)/a的速率递增,于1995年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3)开都河源区降水年际变化较小,多年平均值、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为271.48mm、406.6mm以及191.4mm,且在1998年发生突变;(4)在径流量增加过程中,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其贡献率分别为68.2%、31.8%,影响量分别为4.71×10^(8)m^(3)和2.2×10^(8)m^(3)。研究成果为开都河源区水资源管理、利用和水土流失整治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驱动因素 突变分析 双累积曲线 开都河
下载PDF
双累积曲线方法理论及在水文气象领域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244
4
作者 穆兴民 张秀勤 +1 位作者 高鹏 王飞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51,共5页
在水文气象要素一致性及其长期演变趋势研究中,双积累曲线(DMC)方法以简单、直观、实用而被广泛应用。近30年来我国学者应用该方法分析水土保持措施、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沙效应取得了良好效果。双累积曲线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分析两个要素(... 在水文气象要素一致性及其长期演变趋势研究中,双积累曲线(DMC)方法以简单、直观、实用而被广泛应用。近30年来我国学者应用该方法分析水土保持措施、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沙效应取得了良好效果。双累积曲线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分析两个要素(或变量)应具有正比关系。故在应用时要注意分析的要素应该具有相同物理成因或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参考变量应该是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自然变化的正确值,特别是在河流水沙分析中,降雨量需用具有代表性的面平均降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累积曲线 降雨 径流 输沙 水土保持 土地利用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川北紫色土小流域植被建设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量:14
5
作者 郑江坤 李静苑 +5 位作者 秦伟 单志杰 李柏 郎登潇 马星 廖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定量评价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对合理指导紫色土区的流域综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基于鹤鸣观流域Ⅱ号支沟1985-2001年逐日径流量和输沙量,结合实测日降雨量,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统计法分析流域径流和输沙变化趋势,应用流量历时曲... 定量评价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对合理指导紫色土区的流域综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基于鹤鸣观流域Ⅱ号支沟1985-2001年逐日径流量和输沙量,结合实测日降雨量,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统计法分析流域径流和输沙变化趋势,应用流量历时曲线和双累积曲线分析流域植被建设实施前后径流和输沙变化特征,并定量评估植被建设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结合防护林营造时间和双累积曲线分析,把水文序列分为基准期(1985-1990年)和评价期(1991-2001年),相比基准期,评价期小流域的年均降水量减少约8.1%,而年径流深和年输沙模数却分别减少34.6%和89.9%,说明以植被建设为主的人类活动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植被建设的削洪增枯效果明显,评价期的丰水日径流深和平水日径流深较基准期分别减少了84.2%和76.3%,而枯水日径流深却增加了650.0%;结合双累积曲线和分离判别法可知,植被建设在径流和输沙变化中的贡献率分别达92.9%和94.3%,大规模的植被建设在减少土壤侵蚀的同时也减少了产流量,考虑到水安全问题,未来植被建设应合理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径流 泥沙 紫色土 保水固土 流量历时曲线 双累积曲线
下载PDF
1950-2011年黄河干流水沙关系变化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赵玉 穆兴民 +1 位作者 何毅 蒋冲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8,共7页
采用黄河干流主要控制水文站唐乃亥、兰州、头道拐、龙门、潼关、花园口、高村、艾山和利津站的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借助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双累积曲线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50余年来黄河流域不同时段、不同河段水... 采用黄河干流主要控制水文站唐乃亥、兰州、头道拐、龙门、潼关、花园口、高村、艾山和利津站的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借助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双累积曲线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50余年来黄河流域不同时段、不同河段水沙关系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唐乃亥站径流量和输沙量无长期变化趋势,黄河干流自兰州以下各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表现出显著下降趋势。借助花园口站实测径流量与输沙量双累积曲线知,2000-2011年无降水影响时的累积减沙量为61.602亿t。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正相关关系,沿程各站相关系数r∈(0.512,0.664),不同年代水沙关联性有较大差别。黄河上中下游之间径流量、输沙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725,0.904)、r∈(0.887,0.918)。不同年代中游来水来沙量对下游径流量和输沙量的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在2000-2009年达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输沙量 水沙关系 双累积曲线法 黄河干流
下载PDF
大渡河流域近51年降水径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程珂 周东升 +1 位作者 李铭 詹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240,共5页
为给大渡河流域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大渡河流域1960~2010年流域的降水和径流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orlet小波变换、肯德尔秩次相关法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年降水、年径流和年降水—年径流关系。结果表明,流... 为给大渡河流域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大渡河流域1960~2010年流域的降水和径流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orlet小波变换、肯德尔秩次相关法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年降水、年径流和年降水—年径流关系。结果表明,流域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流域年降水存在准4~7、8~13、23~27年的振荡周期,未来10年将处于多雨期;年径流与年降水变化趋势一致,年径流变化主要受降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 降水—径流变化 双累积曲线 特征分析
下载PDF
苏州城市化进程对降雨特征影响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李娜 许有鹏 陈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5-339,共5页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下垫面的改变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共同作用使大气边界层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城市地区的降雨。位于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地区的苏州城市化发展迅速。在分析了苏州城市化发展进程的特点及1953~2000年降雨时间...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下垫面的改变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共同作用使大气边界层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城市地区的降雨。位于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地区的苏州城市化发展迅速。在分析了苏州城市化发展进程的特点及1953~2000年降雨时间序列特征基础上,采用同时期城区(苏州站)与郊区(望亭站)雨量横向对比、城市化发展不同时期同一站雨量纵向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城市化对该地区降雨量、降雨年内分配、降雨发生次数等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化对年雨量、汛期雨量和最大日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其中对最大日雨量的影响最显著;受城市化影响,降雨年内分配有集中的趋势;城市化使不同类型降雨发生次数均增加,其中对暴雨发生次数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降雨特征 时间序列分析 双累积曲线 苏州市
下载PDF
近60年来汾河入黄河水沙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宇峰 孙虎 原志华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8-673,共6页
基于汾河河津站1950~2005年的实测径流和输沙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汾河入黄河的水沙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入黄河水沙量年际波动较大,呈明显减少趋势,且输沙减少的趋势性要强于径流;径流与输沙发生... 基于汾河河津站1950~2005年的实测径流和输沙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等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汾河入黄河的水沙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入黄河水沙量年际波动较大,呈明显减少趋势,且输沙减少的趋势性要强于径流;径流与输沙发生重要突变的时间都是1980年,说明径流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输沙量的变化。降水量的减少是径流减少的重要原因,但二者的变化并不是完全一致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尤其是1980年以后,降水对径流的影响有所减弱,在其他自然条件(如蒸发)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人类活动是径流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根据理论分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1961~1980年的累积减沙量为108610×104t,平均每年减少5430.50×104t,1981~2005年的累积减沙量为93324×104t,平均每年减少3732.96×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 黄河水 演变特征 驱动因素 the YELLOW River Changes 实测径流 输沙量 人类活动 MANN-KENDALL检验 统计方法分析 减沙量 自然条件 直接影响 年际波动 理论分析 降水量 水沙量 趋势性 径流量
下载PDF
近50年来黄河输沙量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涛 邓义祥 +1 位作者 富国 郑炳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28,30,共3页
收集了黄河重要干流水文站和一些主要支流近50年的输沙量及径流量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输沙量绝对值和相对径流量的多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河干流除上游唐乃亥站输沙量相对径流量有升高趋势外,其他各站输沙量的绝对值和相对... 收集了黄河重要干流水文站和一些主要支流近50年的输沙量及径流量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输沙量绝对值和相对径流量的多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河干流除上游唐乃亥站输沙量相对径流量有升高趋势外,其他各站输沙量的绝对值和相对径流量的变化趋势为减少或基本保持不变,这主要是大量水库的拦沙作用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造成的;各支流输沙量的绝对值和相对径流量变化也以减少或不变为主,但黄河中游产沙区的几条主要支流在径流量下降的情况下输沙量相对径流量却没有显著变化,这主要是由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累计曲线 径流量 输沙量 黄河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鸭绿江下游水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敬伟 程岩 +4 位作者 李富祥 张春鹏 刘月 张亮 郑存德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27-32,共6页
基于鸭绿江荒沟站1958-2008年的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采用Mann-Kendall法对水沙变化的趋势进行检验,利用双累积曲线法对水沙变化进行阶段性划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鸭绿江下游荒沟站的实测年径... 基于鸭绿江荒沟站1958-2008年的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采用Mann-Kendall法对水沙变化的趋势进行检验,利用双累积曲线法对水沙变化进行阶段性划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鸭绿江下游荒沟站的实测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年径流量下降的趋势强于年输沙量下降的趋势;以1963年和1994年为转折点,将径流-输沙曲线分为3个时段:1958-1963年、1964-1994年、1995-2008年;自然因素是影响径流量减少的主因,人类活动影响较弱,平均为10%左右,但各时段影响不同;人类活动对年输沙量的阶段性影响增减不一,但总体是减沙为主,平均年减沙量约为0.81×10^6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MANN-KENDALL检验 双累积曲线 人类活动 鸭绿江
下载PDF
近50a来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南缘海拉尔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陆胤昊 叶柏生 李翀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402,共9页
选取位于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南缘的海拉尔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海拉尔河水文站1958-2008年的逐月实测径流量资料,用径流量的年内年际变化、各季占年径流量的百分比、年内不均匀系数、集中度以及降水量-径流量双累积曲线等不同指标,... 选取位于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南缘的海拉尔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海拉尔河水文站1958-2008年的逐月实测径流量资料,用径流量的年内年际变化、各季占年径流量的百分比、年内不均匀系数、集中度以及降水量-径流量双累积曲线等不同指标,分析研究了海拉尔河上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的规律.研究表明:近50 a来海拉尔河径流量总体上呈递减趋势,并且径流量的递减与面上降水量的递减总体上一致;春、秋季节径流量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冬季径流量呈增加趋势.冬季径流量增加可能是冬季积雪增多以及流域多年冻土退化,积雪对冻结的抑制有利于冬季的产流,从而使冬季产流增加所致.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程度增加,秋季径流量比重显著下降,水资源年内分布集中程度增加,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夏季风的减弱所致.通过运用双累积曲线法,研究区降水与径流的关系在1980年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产流表现为增加趋势,但1999年后产流能力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径流特征 双累积曲线
下载PDF
1950年以来汾河水沙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原志华 延军平 刘宇峰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63,共7页
利用汾河河津水文站1950年以来的水文资料,应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汾河水沙的季节及年际变化规律,并且对人类活动导致的年径流变化影响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汾河流域水沙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年内不均匀系数有明显上升趋势,且越... 利用汾河河津水文站1950年以来的水文资料,应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汾河水沙的季节及年际变化规律,并且对人类活动导致的年径流变化影响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汾河流域水沙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年内不均匀系数有明显上升趋势,且越到近期稳定程度越低。水沙的年际变化剧烈,且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年径流基本都是枯水时段。应用累积滤波器对汾河水沙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汾河流域水沙均呈减少趋势,且泥沙变化幅度大于径流变化。通过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及对天然径流的还原分析表明,径流变化趋势在1964年发生明显偏离,从多年平均值来看,人类活动导致的径流减少量占径流减少总量的75.912%,人类活动是汾河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河津站 水沙变化 趋势分析 双累积曲线 人类活动
下载PDF
白龙江上游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野 鲍新华 +3 位作者 王泰涵 张宇 马丹 周广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88-93,共6页
以1961~2010年白龙江上游舟曲站月径流和降水为基础,利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和完全调节系数、线性倾向估计、累积滤波器法、M-K秩次相关性检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对白龙江上游径流变化的一般特征、变化趋势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 以1961~2010年白龙江上游舟曲站月径流和降水为基础,利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和完全调节系数、线性倾向估计、累积滤波器法、M-K秩次相关性检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对白龙江上游径流变化的一般特征、变化趋势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龙江上游径流年内分配趋于稳定,径流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4、7、9~11月份径流呈极显著减下趋势。在1970年前,白龙江上游径流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1970年之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逐渐加大,成为影响白龙江上游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上游 径流 人类活动 M-K检验 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
下载PDF
近50年澄碧河流域降雨径流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莫崇勋 朱新荣 +3 位作者 刘朋 杨庆 阮俞理 孙桂凯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1-1176,共6页
为探讨岩溶区流域降雨径流变化特征,基于澄碧河流域1963年至2011年共49a的降雨径流序列,运用Mann-Kendall方法、Hurst指数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分别进行趋势及突变分析、序列未来的趋势预测分析和降雨径流变化产生的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结... 为探讨岩溶区流域降雨径流变化特征,基于澄碧河流域1963年至2011年共49a的降雨径流序列,运用Mann-Kendall方法、Hurst指数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分别进行趋势及突变分析、序列未来的趋势预测分析和降雨径流变化产生的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流域的历史及地质资料探讨降雨径流关系发生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①流域降雨量的年际、汛期以及非汛期序列均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且年降雨量的突变年为1986年,而径流量的非汛期序列却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并在1990年发生突变;②流域的降雨径流相关关系发生了变化,流域水资源量减少达到12亿m3/a;③流域内降雨径流的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喀斯特岩溶性的地质构造特征和降雨分布特点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 HURST指数 双累积曲线 降雨径流变化特征 成因分析 澄碧河流域
下载PDF
南方多沙河流水沙演变特征及水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孔兰 陈俊贤 陈晓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3,共5页
以我国南方一多沙河流控制性水文站1959~2010年共52年的实测水沙资料为基础.运用Mann—Kendall法、变差系数、类比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等分析了该河的水沙演变特征及其梯级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该河的水沙演变特征具有明显的年代际... 以我国南方一多沙河流控制性水文站1959~2010年共52年的实测水沙资料为基础.运用Mann—Kendall法、变差系数、类比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等分析了该河的水沙演变特征及其梯级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该河的水沙演变特征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差异;在梯级开发前水沙均呈上升趋势。在梯级开发建库后呈下降趋势;输沙量的变化较径流量的变化显著。②水沙变化呈正相关关系:梯级开发后径流量和输沙量都明显小于梯级开发前;在1986年和2008年水沙关系有较明显的变化。③梯级开发会使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梯级开发是该河2008年水沙关系发生变化和输沙量明显减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梯级开发 双累积曲线
下载PDF
荥经河流域径流变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晓荣 奚圆圆 +2 位作者 李晶晶 高蔺云 马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7-70,共4页
为了研究荥经河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定量分析影响因素,根据荥经站1965—2010年径流数据及相关气象资料,利用小波分析法、双累积曲线法,综合分析了荥经河流域径流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径流回归模型,并对1965—2010... 为了研究荥经河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定量分析影响因素,根据荥经站1965—2010年径流数据及相关气象资料,利用小波分析法、双累积曲线法,综合分析了荥经河流域径流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了径流回归模型,并对1965—2010年的径流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荥经河流域径流量有减少的趋势,特别是近20年来,枯水年出现的概率增大;1975—1990年、2001—2010年,降雨是影响径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而在1991—2000年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较大;所建立的径流回归模型拟合性较好,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荥经河流域 径流变化 双累积曲线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下载PDF
秃尾河流域水沙突变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静 顾志刚 +1 位作者 孙一 屈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5,22,共6页
由于近年来秃尾河流域入黄径流量和输沙量锐减,基于高家川水文站1956-2011年56 a实测水文泥沙数据,综合分析了流域水沙演变规律,采用滑动t检验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对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序列突变情况进行了检验,利用建立水沙双累积曲... 由于近年来秃尾河流域入黄径流量和输沙量锐减,基于高家川水文站1956-2011年56 a实测水文泥沙数据,综合分析了流域水沙演变规律,采用滑动t检验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对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序列突变情况进行了检验,利用建立水沙双累积曲线模型,定量估算了人类活动的减水、减沙量。结果表明: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高家川站年径流量序列和输沙量序列突变年份分别在1976年和1996年。人类活动是影响流域入黄水沙量锐减的主要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径流量减少49.45亿m^3,占累积总径流量的35.94%;输沙量减少3.07亿t,占累积总输沙量的86.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尾河流域 径流量 输沙量 趋势分析 水沙突变检验 双累积曲线
下载PDF
基于统计学与新安江模型相结合的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径流响应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乾 包为民 +1 位作者 杨小强 陈伟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5,共4页
鉴于水文模型评价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实际上水文模型的参数也可反映流域水文特性和降雨径流过程,不同时期的最优参数可以反映流域系统的变化。将统计学方法与水文模型相结合,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即先利用统计学方法判断降雨... 鉴于水文模型评价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实际上水文模型的参数也可反映流域水文特性和降雨径流过程,不同时期的最优参数可以反映流域系统的变化。将统计学方法与水文模型相结合,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即先利用统计学方法判断降雨径流的趋势,找出降雨径流系列的突变点并据此划分不同时期,然后对不同时期日模型参数进行优选,并对参数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大坡岭流域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径流响应分析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检验法 双累积曲线 新安江模型 变化检验 径流响应
下载PDF
广州校园区降雨径流污染的初期冲刷效应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国如 陈子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35,共7页
对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2012年6-8月4场次实测降雨径流污染的初期冲刷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染物TSS、COD、TN、TP、TCu、Zn、总硬度、NO2--N、NH3-N、SO2-4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初期雨水径流冲刷现象.根据其中3场次降雨的... 对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2012年6-8月4场次实测降雨径流污染的初期冲刷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染物TSS、COD、TN、TP、TCu、Zn、总硬度、NO2--N、NH3-N、SO2-4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初期雨水径流冲刷现象.根据其中3场次降雨的总体结果分析发现:初期20%径流携带的TSS负荷量为其总量的7.0%~39.4%,COD为20.4%~56.0%,TN为13.8%~35.2%,TP为16.0%~35.2%;初期30%径流携带的TSS负荷量为其总量的18.6%~56.1%,COD 为37.8%~72.6%,TN 为22.8%~43.2%,TP 为24.3%~53.1%.对主要污染物TSS、COD、TN、TP的初期冲刷强度与降雨时间、降雨量、平均雨强、最大雨强、最大雨强出现时间、雨前干燥天气期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个别因素显著相关外,总体上表现为相关但不显著或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 初期冲刷效应 累积负荷分布曲线 初期冲刷强度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