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England and Wales: Changing patterns and ethnic variations 被引量:15
1
作者 Nimzing G Ladep Shahid A Khan +3 位作者 Mary ME Crossey Andrew V Thillainayagam Simon D Taylor-Robinson Mireille B Toledan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6期1544-1553,共10页
AIM: To explore recent trends, modes of diagnosis, ethnic distribution and the mortality to incidence ratio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by subtypes in England and Wales.
关键词 primary liver canc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trahepatic bile duct England and Wales ETHNICITY
下载PDF
一例肝细胞癌和卵巢癌双原发癌患者的MDT诊治报道
2
作者 朱国庆 胡文豪 +4 位作者 张玉阳 单云峰 殷薇薇 李鹏 夏景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本文介绍1例初诊原发性肝癌和卵巢癌双原发癌患者的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过程。该患者肝脏和盆腔占位性质难以确定。第1次MDT讨论考虑盆腔占位为卵巢癌伴盆腔局部转移,但肝脏病灶性质未定,双原发肿瘤还是转移性癌... 本文介绍1例初诊原发性肝癌和卵巢癌双原发癌患者的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过程。该患者肝脏和盆腔占位性质难以确定。第1次MDT讨论考虑盆腔占位为卵巢癌伴盆腔局部转移,但肝脏病灶性质未定,双原发肿瘤还是转移性癌?患者行肝脏病灶穿刺活检提示肝细胞癌。第2次MDT讨论认为肝脏肿瘤容易破裂出血,2个部位病灶可同时手术切除。患者同时接受肝脏肿瘤、卵巢、子宫及系膜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肝细胞癌和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术后患者采用紫杉醇+卡铂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患者生存已38个月。MDT诊疗模式有利于这种较为罕见的肝和卵巢双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患者也因此获得较好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卵巢癌 双原发癌 多学科团队
下载PDF
中医药通过调节糖代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骆文龙 尹怡 +6 位作者 李姗 刘湘花 徐晨曦 梁帅 陈政伟 李文茜 王祥麒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40-1845,共6页
原发性肝癌(PL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现时大多数已为晚期,且治疗手段比较单一,疗效一般,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近年研究发现糖代谢与PLC的形成、进展密切相关,在多种病因所致肝癌临... 原发性肝癌(PL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现时大多数已为晚期,且治疗手段比较单一,疗效一般,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近年研究发现糖代谢与PLC的形成、进展密切相关,在多种病因所致肝癌临床病例和动物模型中均发现有糖代谢的参与,为PLC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中医药对PLC整体疗效十分确切,特别是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以及降低肿瘤复发风险等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糖代谢 中医药 肝细胞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 研究进展 病理学 综述
下载PD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n primary liver tumors: A challenging role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被引量:4
4
作者 Michela Anna Polidoro Joanna Mikulak +4 位作者 Valentina Cazzetta Ana Lleo Domenico Mavilio Guido Torzilli Matteo Donado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0年第33期4900-4918,共19页
In the last years,several studies have been focused on elucidate the role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in canc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Within TME,cells from adaptive and innate immune system are one of the main... In the last years,several studies have been focused on elucidate the role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in canc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Within TME,cells from adaptive and innate immune system are one of the main abundant components.The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immune and cancer cells lead to the activation of complex molecular mechanisms that sustain tumor growth.This important cross-talk has been elucidate for several kind of tumors and occurs also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such a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a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Liver is well-known to be an important immunological organ with unique microenvironment.Here,in normal conditions,the rich immune-infiltrating cells cooperate with non-parenchymal cells,such as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 and Kupffer cells,favoring self-tolerance against gut antigens.The presence of underling liver 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to dissec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CC and iCCA cells with immune infiltrating cells,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this cross-talk promotes tumor growth.Deeper attention is,in fact,focused on immune-based therapy for these tumors,as promising approach to counteract the intrinsic anti-tumor activity of this microenvironment.In this review,we will examine the key pathways underlying TME cell-cell communications,with deeper focus on the role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primary liver tumors,such as HCC and iCCA,as new opportunities for immune-base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liver cancer Natural killer cells Tumor microenvironm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mmune cells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不同时间TACE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复发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刚 曹志群 牛帅 《肝脏》 2023年第7期781-784,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不同时间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0月亳州市中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不同时间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0月亳州市中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在根治性切除术后进行TACE治疗,其中观察组术后4周进行TACE治疗,对照组术后8~12周进行TACE治疗,两组第1次TACE治疗后间隔4周后接受第2次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及随访3年肝内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癌胚抗原(CEA)分别为(26.63±5.19)ng/mL、(25.48±4.03)ng/mL,两组甲胎蛋白(AFP)分别为(84.39±8.61)μg/L、(85.52±9.36)μg/L,两组糖类抗原199(CA199)分别为(81.06±7.93)U/L、(80.54±6.68)U/L,两组CEA、AFP、CA199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EA分别为(4.13±0.72)ng/mL、(6.18±0.95)ng/mL,两组AFP分别为(16.28±3.65)μg/L、(24.97±5.14)μg/L,两组CA199分别为(23.74±4.16)U/L、(28.09±5.52)U/L,观察组均较低(P<0.05)。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15.15%、37.50%,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27.27%、53.13%,术后3年复发率51.52%、71.88%,观察组术后1年、2年的复发率均较低(P<0.05)。观察组出现骨髓抑制2例(6.06%)、肝功能损害15例(45.45%)、发热9例(27.27%)、上腹部疼痛12例(36.36%)、消化道症状7例(21.21%),对照组骨髓抑制3例(9.38%)、肝功能损害13例(40.63%)、发热6例(18.75%)、上腹部疼痛10例(31.25%)、消化道症状8例(25.00%),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4周行TACE术治疗安全性较高,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后4周行TACE治疗,有利于下调CEA、AFP、CA199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术后2年内复发率,对术后2年后复发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根治性切除术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 肿瘤标志物 肝内复发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邱晓玲 沈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对术后感染的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患者资料以及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对术后感染的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患者资料以及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患者资料。纳入TACE共计538例,包括男501例,女37例,年龄(52.87±12.33)岁,TIPS术共计61例,包括男47例,女14例,年龄(47.52±9.55)岁。根据TACE和TIPS围手术期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将病例分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组和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组,比较2组术后感染率,并分析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TACE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组术后感染率为16.71%(60/359),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组术后感染率为20.11%(36/179)(P=0.3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大于2 h为术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TIPS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组术后感染率为33.33%(5/15),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组术后感染率为34.78%(16/46)(P=0.92)。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TIPS术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肝功能Child-Pugh A级患者TACE及TIPS围手术期不必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于肝功能差、手术时间长、老年等高危感染因素患者,酌情选择适宜的抗生素更有临床预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原发性肝癌 化疗栓塞 感染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病理对照研究
7
作者 杨红 陈立宏 +3 位作者 何云 李智贤 廖新红 卢爱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6-497,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组织来源的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方法:对70例肝细胞性肝癌(HCC)及1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超声造影。观察HCC及ICC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结果:70例HCC中90%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门脉期呈等或低增强,延迟期呈...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组织来源的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方法:对70例肝细胞性肝癌(HCC)及1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超声造影。观察HCC及ICC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结果:70例HCC中90%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门脉期呈等或低增强,延迟期呈低增强。其余10%表现为动脉期等或低增强,或门脉及延迟期呈等或高增强。13例ICC动脉期10例呈周边不规则增强,中央呈极低增强并可见网状血管,无强化向心性扩大。3例呈均匀或不均匀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所有病灶均消退呈低增强。结论:HCC与ICC的超声造影表现不同,了解其病理特征与超声造影表现的关系有助于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性肝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 超声造影
下载PDF
多期增强CT对富血供肝内胆管癌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烽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多期增强CT对富血供肝内胆管癌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8例原发性肝扫描,观察多期CT扫描对富血供肝内胆管癌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208例患者最终确诊为肝内胆管癌29例(13.94%),肝细胞肝癌179例(86.06%)... 目的探讨多期增强CT对富血供肝内胆管癌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8例原发性肝扫描,观察多期CT扫描对富血供肝内胆管癌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208例患者最终确诊为肝内胆管癌29例(13.94%),肝细胞肝癌179例(86.06%)。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甲胎蛋白≤20 ng/ml、E-U E-U值诊断肝内胆管癌曲线下面积为0.84(95%CI 0.75~0.93),最佳截断值为49 Hu。结论 E-U值对鉴别肝内胆管癌和肝细胞癌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癌 肝内胆管癌 多期增强CT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费新平 鲍鹰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8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行预防性HAIC 42例(HAIC组)和未行HAIC 43例(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肝功能分级、AFP水... 目的探讨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8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行预防性HAIC 42例(HAIC组)和未行HAIC 43例(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肝功能分级、AFP水平、肿瘤大小和TNM分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IC组术后3周予肝动脉灌注化疗(5-FU 1 000 mg/m2、奥沙利铂85 mg/m2和吉西他滨1 000 mg/m2)。观察比较两组肝内复发发生率、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及安全性。结果 HAIC组和对照组3年无肝内复发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80.95%vs 60.47%,66.67%vs 44.19%,66.67%vs 46.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IC组患者均能耐受化疗,无Ⅲ度以上毒性发生。结论对HCC患者术后肝动脉灌注化疗可显著降低术后肝内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动脉灌注化疗 肝内复发 转移
下载PDF
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硬化型肝癌的CT特点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龙 张文利 +2 位作者 杨莹 王志鹏 卫孟佳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8期2786-2789,2793,共5页
目的分析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MCC)与硬化型肝癌(SHCC)的CT图像特点,探讨二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8例IMCC和13例S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二者的直接及间接CT征象,分析其异同。结果直接征象中,二者CT平扫... 目的分析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MCC)与硬化型肝癌(SHCC)的CT图像特点,探讨二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8例IMCC和13例S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二者的直接及间接CT征象,分析其异同。结果直接征象中,二者CT平扫呈低或等密度,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快进慢出型强化为二者典型强化方式,快进快出型、慢进慢出型及无强化型为不典型强化方式。各型强化发生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征象中,MICC合并肝内胆管扩张比例高于SH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合并肝包膜内陷、门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CC与SHCC均为肝内富含纤维结缔组织的原发恶性肿瘤,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很多相似性,但二者不典型增强表现及间接征象亦有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 硬化型肝癌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双导向技术引导下^(125)I粒子条联合门静脉支架植入术序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腾超 田壮博 龙林 《肝癌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52-58,共7页
目的:评价双导向技术引导下^(125)I粒子条联合门静脉支架植入术序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 目的:评价双导向技术引导下^(125)I粒子条联合门静脉支架植入术序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原发性HCC合并PVT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患者采用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双导向技术引导下^(125)I粒子条联合门静脉支架植入术序贯TACE治疗(联合治疗组),80例患者采用单纯TACE治疗(单纯治疗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存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癌栓大小、肝功能指标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结果:①术后30d,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缓解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6.7%,单纯治疗组患者治疗缓解率为58.8%,总有效率为85.0%;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治疗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术后两组患者癌栓面积均较术前缩小,术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癌栓面积小于单纯治疗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术后7d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而术后30d均较术后7d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7d GPT、GOT、TBIL水平均高于单纯治疗组,术后30d则均低于单纯治疗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为51.7%,单纯治疗组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为23.8%,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低于单纯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导向技术引导下^(125)I粒子条联合门静脉支架植入术序贯TACE治疗HCC合并PVTT的近期疗效较好,优于单纯应用TACE的疗效,明显提高患者3年内生存率,但治疗过程中需预防和治疗其引起的肝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向技术 ^(125)I粒子条 门静脉支架植入术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下载PDF
基于单中心的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癌术后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小龙 潘虎晓 +7 位作者 施国明 黄成 蔡加彬 孙惠川 纪元 周俭 樊嘉 沈英皓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4期518-525,共8页
目的:探讨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double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dpHCC-ICC)患者手术治疗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dpHCCICC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double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dpHCC-ICC)患者手术治疗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dpHCCICC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olangiocarcinoma,CHC-CC)患者进行预后比较。结果:26例dpHCC-ICC患者中,男性18例(69%),平均(56.2±14.6)岁,HBsAg阳性17例(65%),Child-Pugh分级A级26例(100%),巴塞罗那分期A、B、C期分别为11、13、2例,肿瘤中位直径为3.3cm(2.0~7.1cm),肿瘤数目:2个19例(73%)、>2个7例(27%)。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R0切除。26例患者均有完整随访,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3%、62%。dpHCC-ICC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GGT)>60U/L、血清白蛋白(ALB)<35g/L是影响术后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影响术后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危险因素。dpHCC-ICC与同期CHC-CC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巴塞罗那B期患者中,dpHCC-ICC患者RFS优于CHC-CC者(P=0.041)。结论:dpHCC-ICC需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术前GGT>60U/L、ALB<35g/L是影响dpHCC-ICC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MVI是影响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 肝细胞肝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 混合型肝癌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鉴别肝硬化背景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思光 欧阳晓光 叶小楼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鉴别肝硬化背景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并经临床或病理确诊具有肝硬化背景的20例ICC患者(ICC组)和35例HCC患者(HCC组),进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比...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鉴别肝硬化背景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并经临床或病理确诊具有肝硬化背景的20例ICC患者(ICC组)和35例HCC患者(HCC组),进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比较两组相关参数,评价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的鉴别价值。结果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显示,两组患者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46、0.967,P>0.05);ICC组平均渡越时间(mTT)少于HCC组,灌注指数(PI)小于HC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3、2.460,P<0.05)。2位医生主观判断的Kappa值为0.625,二者之间一致性好;定量分析的Kappa值为0.843,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很好。主观判断的诊断准确性为83.6%,定量分析的诊断准确性为9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定量分析的准确性高于主观判断。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直观地反映ICC和HCC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肝硬化背景下ICC和HCC的鉴别,超声造影定量分析ICC的m TT少于HCC,PI小于HCC,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定量分析 肝内胆管细胞癌 原发性肝细胞癌
下载PDF
采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高压4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威 王黎洲 +4 位作者 杨学刚 宋杰 蒋天鹏 杨继东 周石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使用覆膜支架行TIPS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分流道通畅... 目的探讨使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使用覆膜支架行TIPS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分流道通畅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腹水、胃肠道症状变化,以及术后生存期、死亡原因等。手术前后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生存曲线分析支架通畅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手术后门静脉压力[(16.2±4.6)mmHg(1mmHg=0.133kPa)]较手术前[(28.3±5.1)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0,P〈0.05)。术后7d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为(6.9±1.5)分,与术前[(6.8±1.8)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24、36个月覆膜支架分流道的累积通畅率分别是100.0%、95.6%、93.5%、91.3%、91.3%。肝性脑病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6.5%、8.7%、13.0%、17.4%、26.1%。累积生存率分别是95.7%、82.6%、67.4%、43.5%、32.6%。10例难治性腹水患者术后积液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消化道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对伴有门静脉高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如果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使用覆膜支架行TIPS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再发出血,减少腹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原文传递
同时性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双原发癌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秋吉 熊茉莉 +6 位作者 王新源 鲁昌立 李川 陈卫霞 文天夫 李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癌MDT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309-314,共6页
目的探讨同时性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双原发癌(synchronous double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sdpHCC-ICC)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 目的探讨同时性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双原发癌(synchronous double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sdpHCC-ICC)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术后病理证实为sdpHCC-ICC患者的临床病史、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共筛选符合条件的sdpHCC-ICC患者11例,其中男10例,女1例;发病年龄47~73岁,中位年龄55.6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8例;8例患者同时观察到血清甲胎蛋白及糖类抗原19-9升高。患者初诊时分别行增强CT、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MRI和超声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其中2例患者术前仅发现1个病灶,9例患者术前至少发现2个病灶。多为肝细胞癌典型表现:8例患者中观察到增强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门脉或延迟期迅速廓清,其中1例患者另一病灶呈现周围环状强化等肝内胆管癌影像学表现。11例sdpHCC-ICC患者无一例术前被准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病理检查发现肝细胞癌病灶分布于肝内各个部位,而肝内胆管癌病灶10例均位于肝右叶,其中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病灶中位直径分别为3.5、2.1 cm,均经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明确。结论 sdpHCC-ICC临床及影像表现不典型,肿瘤标志物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术前诊断困难,明确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原发 肝细胞癌 肝内胆管癌 影像 病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