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 RBM5-AS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王瑞娟 李超 +2 位作者 段丽娟 尚淼 杨如玉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结合基序蛋白5-反义链1(lncRNA RBM5-AS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AML患者72例(AML组),其中经化疗得到完全缓解(CR)43例(AML-CR组);另选取缺铁性...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结合基序蛋白5-反义链1(lncRNA RBM5-AS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AML患者72例(AML组),其中经化疗得到完全缓解(CR)43例(AML-CR组);另选取缺铁性贫血患者45例(贫血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骨髓lncRNA RBM5-AS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RBM5-AS1对AML的诊断价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lncRNA RBM5-AS1水平与AML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AM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体外培养人AML细胞系HL-60,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sh-NC组、sh-lncRNA RBM5-AS1组,采用RT-qPCR检测各组HL-60细胞中lncRNA RBM5-AS1水平;采用CCK-8和Transwell试验检测各组HL-60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Wnt5a、β-catenin、c-Myc、Cyclin D1)表达。结果AML组lncRNA RBM5-AS1表达高于AML-CR组和贫血组(P<0.05),AML-CR组与贫血组lncRAN RBM5-AS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RBM5-AS1诊断AML的曲线下面积为0.853,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84.40%。根据AML患者lncRNA RBM5-AS1水平的平均值分为高表达组(37例)和低表达组(35例),2个组法美英合作组(FAB)分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RBM5-AS1高表达组3年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AB分型M4和M5型、lncRNA RBM5-AS高表达是影响AM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干扰lncRNA RBM5-AS1表达后,HL-60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和Wnt5a、β-catenin、c-Myc、CyclinD1蛋白表达均被抑制(P<0.05)。结论AML患者骨髓中lncRNA RBM5-AS1水平呈高表达,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影响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在AML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结合基序蛋白5-反义链1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下载PDF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及靶向治疗中的作用
2
作者 郭琤琤 黄河 +5 位作者 梁超勇 田莹 刘婷智 李学莹 洪煌明 林桐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1-786,812,共7页
【目的】探索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联合其他肿瘤代谢相关蛋白能否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更有效的预测因子;同时拟研究部分肿瘤代谢相关化合物,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等... 【目的】探索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联合其他肿瘤代谢相关蛋白能否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更有效的预测因子;同时拟研究部分肿瘤代谢相关化合物,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等与PKR表达的关系,拟求达到更好的靶向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的目的。【方法】免疫组化检测212例NSCLC中PKR、IGF-1R表达情况,并用于Kaplan-Meier生存分析。Western Blotting检测13种肺癌细胞株PKR、p-PKR表达;磺基罗丹明B法(SRB)检测PPP、Rapamycin等药物作用后对高表达及低表达p-PKR细胞的抑制率。【结果】全组NSCLC患者中,PKRlow/IGF-1Rhigh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21.6%)明显低于PKRhigh/IGF-1Rlow患者(74.6%)及其他患者(58.2%)(P<0.0001),单、多因素分析提示PKR/IGF-1R联合标记物为NSCLC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SRB结果提示,第1~3天,IGF-1R抑制剂PPP 3μmol/L在6个肺癌细胞株中均能显著抑制细胞生长,在0.3μmol/L剂量低表达PKR和/或p-PKR的H1792和H292细胞株中,较其他细胞株更能抑制细胞生长。而mTOR抑制剂Rapamycin采用1、0.1及0.01μmol/L 3个剂量级在各细胞株均未见明显抑制细胞生长的区别。【结论】PKR联合IGF-1R可预测NSCLC的预后,PKR低表达的H1792、H292细胞株中,IGF-1R抑制剂PPP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于mTOR抑制剂Rapamycin,未见明显作用,提示可通过检测PKR的表达来选择适合IGF-1R抑制剂PPP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 IGF-1R mTOR 靶向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肥胖患者脂肪组织STAU1表达变化及其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孟轩羽 梁小弟 +7 位作者 努尔比耶.努尔麦麦提 焦谊 刘杰 胡婷婷 高佳乐 徐尤宗盛 张玲 关亚群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4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双链RNA结合蛋白STAU1在肥胖患者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 ADSCs)成脂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6例慢性胆囊结石及疝气择期手术患者,根据BMI分为肥胖组27例和非肥胖组29例;术中取患者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 目的探讨双链RNA结合蛋白STAU1在肥胖患者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 ADSCs)成脂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6例慢性胆囊结石及疝气择期手术患者,根据BMI分为肥胖组27例和非肥胖组29例;术中取患者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脂肪组织中的STAU1基因和蛋白,分析肥胖组患者网膜组织中STAU1基因与腰围、臀围、BMI、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相关性。经网膜脂肪组织获取h ADSCs,分别于成脂诱导液处理0、2、4、6、8 d,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中甘油三酯生成情况(OD值),同法检测细胞中STAU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γ)表达水平。将h ADSCs分为3组,干扰1、2组分别转染siRNA STAU1-homo-718、STAU1-homo-923,对照组不转染;转染2、4 d,同法检测甘油三酯生成情况及STAU1、PPARγ表达水平。结果肥胖组网膜脂肪组织中STAU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非肥胖组(P均<0. 05),而皮下脂肪组织中STAU1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网膜脂肪组织中STAU1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腰围、臀围、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与BMI、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分别为0. 777、0. 795,P均<0. 01)。随着诱导分化天数增加,h ADSCs中甘油三酯生成增多,STAU1、PPARγ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均<0. 05)。与对照组比较,干扰1、2组转染2、4 d时h ADSCs中STAU1表达降低,甘油三酯生成及PPARγ表达减少(P均<0. 05)。结论肥胖患者网膜脂肪组织中STAU1表达增加,且与BMI、甘油三酯呈正相关; STAU1可能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从而促进人网膜脂肪组织及h ADSCs成脂分化中甘油三酯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组织 双链rna结合蛋白stau1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 甘油三酯
下载PDF
胃腺癌组织RBMS1、AKAP12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房志学 叶凡 +2 位作者 周宇帆 周轲 李琢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20-23,39,共5页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RNA结合基序单链相互作用蛋白1(RBMS1)、A激酶锚定蛋白12(AKAP12)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胃腺癌患者102例,取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5 cm以上,经病理检查明确为正常胃组织),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RNA结合基序单链相互作用蛋白1(RBMS1)、A激酶锚定蛋白12(AKAP12)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胃腺癌患者102例,取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5 cm以上,经病理检查明确为正常胃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BMS1、AKAP12表达。比较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RBMS1、AKAP12阳性表达率,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胃癌组织RBMS1阳性表达与AKAP12阳性表达的关系。分析胃癌组织RBMS1、AKAP12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RBMS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AKAP12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χ^(2)分别为75.583、53.204,P均<0.05)。胃癌组织RBMS1阳性表达与AKAP12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625,P<0.05)。胃癌组织RBMS1、AKAP12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30个月。随访期间失访1例,死亡30例,3年总体生存率为70.30%(71/101)。胃癌组织RBMS1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20%(47/71)、80.00%(24/30),胃癌组织AKAP12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2.14%(23/28)、65.75%(48/73)。胃癌组织RBMS1阳性表达者3年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其阴性表达者(χ^(2)=4.310,P<0.05),胃癌组织AKAP12阳性表达者3年总体生存率显著高于其阴性表达者(χ^(2)=4.569,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RBMS1高表达、AKAP12低表达,二者表达变化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rna结合基序单链相互作用蛋白1 A激酶锚定蛋白1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DNA双链断裂修复过程中的重要蛋白53BP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敏 范久波 +2 位作者 邵金辉 胡祁生 于弘钧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62-165,共4页
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s)修复对于保证基因组完整性以及维持细胞的平衡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p53结合蛋白1(p53-binding protein 1,53BP1)是针对产生的双链断裂损伤做出反应的重要调控因子。目前,研究人员对于53BP1被招... 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s)修复对于保证基因组完整性以及维持细胞的平衡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p53结合蛋白1(p53-binding protein 1,53BP1)是针对产生的双链断裂损伤做出反应的重要调控因子。目前,研究人员对于53BP1被招募到受损的染色质上的过程,以及53BP1在DSBs修复过程中阻止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的同时推动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joining,NHEJ)的过程,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并且,近期的研究结果启发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即53BP1的招募需要直接识别DSBs特异性的组蛋白密码,而53BP1发挥作用时的通路选择则与BRCA1蛋白的拮抗作用有关。结合近年来有关53BP1的研究进展,主要综述了53BP1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其作为调控因子在DSBs修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53BP1达到有效聚集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p53结合蛋白1 通路选择 标志识别
下载PDF
γH2AX和53BP1蛋白在肺正常上皮细胞DNA氧化损伤反应中的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竹 杨丽艳 +1 位作者 刘圆圆 徐克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探讨肺正常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HBE)中磷酸化组蛋白H2AX(phosphorylated H2AX,γH2AX)和p53结合蛋白1(p53-Binding protein 1,53BP1)在DNA氧化损伤反应中的表达。方法用0、25、50、100、200、400μmol/L过... 目的探讨肺正常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HBE)中磷酸化组蛋白H2AX(phosphorylated H2AX,γH2AX)和p53结合蛋白1(p53-Binding protein 1,53BP1)在DNA氧化损伤反应中的表达。方法用0、25、50、100、200、400μmol/L过氧化氢(H2O2)处理HBE细胞1 h,对其造成氧化损伤引起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CCK-8比色法检测H2O2对HBE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显微镜检测HBE细胞核内γH2AX和53BP1蛋白的聚集情况,western blot检测γH2AX、53BP1、BRCA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5μmol/L H2O2处理组细胞活性(1.07±0.01)升高,50、100、200、400μmol/L H2O2处理组细胞活性(分别为0.97±0.01,0.96±0.01,0.95±0.01和0.94±0.01)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0.35,P<0.01)。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4.65±0.32)%]比较,50、100、200、400μmol/L H2O2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54±0.57)%、(7.84±0.68)%、(8.40±0.50)%和(14.03±1.03)%]升高(F=35.879,P<0.01)。与对照组比较,经25、50、100、200、400μmol/L H2O2处理后γH2AX的平均荧光强度升高(F=223.97,P<0.01),而经50、100、200、400μmol/L H2O2处理后53BP1的平均荧光强度降低(F=117.78,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H2O2浓度升高,γH2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RCA1和53BP1的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96.20,11.55,21.92,P均<0.01)。结论在H2O2导致HBE细胞的氧化损伤中,γH2AX可作为DNA氧化损伤标志物,但53BP1的表达下降提示HBE细胞可能通过其他途径进行DNA氧化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组蛋白H2AX P53结合蛋白1 DNA双链断裂 氧化应激 HBE细胞
下载PDF
53BP1与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 被引量:4
7
作者 江越菁 臧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79-1285,共7页
DNA的精确复制和遗传对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DNA双链断裂损伤可能诱导细胞凋亡和染色质重排,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53BP1是DNA双链断裂修复中的重要调节蛋白质之一,对调控损伤修复平衡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 DNA的精确复制和遗传对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DNA双链断裂损伤可能诱导细胞凋亡和染色质重排,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53BP1是DNA双链断裂修复中的重要调节蛋白质之一,对调控损伤修复平衡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53BP1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信号通路、分子机制和翻译后修饰做一浅显的总结和展望,希望能为53BP1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癌基因p53结合蛋白1 DNA双链断链 DNA损伤修复
下载PDF
莱茵衣藻CrDRBs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娄素琳 林鑫 +2 位作者 黄思敏 李辉 胡章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3-528,共6页
双链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结合蛋白(double-stranded RNA-binding protein,DRB)是一类含有双链RNA结合结构域(dsRBD)的蛋白,在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croRNA或miRNA)的生物合成和作用方式选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双链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结合蛋白(double-stranded RNA-binding protein,DRB)是一类含有双链RNA结合结构域(dsRBD)的蛋白,在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croRNA或miRNA)的生物合成和作用方式选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获得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C. reinhardtii)中所有CrDRBs的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蛋白质功能结构域Pfam数据库中下载了dsRBD结构域模块,使用HMMER软件基于dsRBD检索C. reinhardtii全基因组序列,获得C. reinhardtii中4个含dsRBD结构域的CrDRB蛋白相关信息.抽提C. reinhardtii总RNA,反转录获得其cDNA,设计相应引物克隆获得其完整的基因ORF序列.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以actin基因为内参,分析C. reinhardtii各CrDRBs基因的相对表达.同源比对分析C. reinhardtii各CrDRBs蛋白的dsRBD序列.通过Phyre2软件在线预测其dsRBD的高级结构.将莱茵衣藻CrDRBs的dsRBD与拟南芥的5个DRB成员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初步探讨分析莱茵衣藻CrDRBs各成员的的进化保守性.本研究共获得了4个莱茵衣藻双链RNA结合蛋白,均具有典型的dsRBD结构域,含有3个保守氨基酸.相比已报道的DUS16,其他3个CrDRBs的CDS序列较长,基因表达较高(除CrDRB2外).本研究为下一步揭示莱茵衣藻CrDRB在miRNA调控途径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莱茵衣藻 微小rna 双链rna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蛋白结构
下载PDF
An ongoing search for potential targets and therapies for lethal sepsis 被引量:2
9
作者 Guo-Qiang Bao Li He +2 位作者 David Lee John D'Angelo Hai-Chao Wang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2015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Sepsis, which refers to a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resulting from a microbial infection, represent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The pathogenesis of sepsis remains poorly understo... Sepsis, which refers to a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resulting from a microbial infection, represent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The pathogenesis of sepsis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although it is attributable to dysregulated immune responses orchestrated by innate immune cells that sequentially release early(e.g.,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interleukin-1(IL-1), and interferon-γ(IFN-γ) and late(e.g.,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 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 As a ubiquitous nuclear protein, HMGB1 can be passively released from pathologically damaged cells, thereby converging infection and injury on commonly dysregulat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We review evidence that supports extracellular HMGB1 as a late mediator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discuss the potential of several Chinese herbal components as HMGB1-targeting therapies. We propos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strategies for specifically attenuating injury-elicit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infection-mediated innate immunity for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sepsis and other inflammatory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ate immune cells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molecules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Herbal components SEPSIS Autophagy ENDOCYTOSIS double-stranded rna-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R
下载PDF
小鼠双链RNA结合蛋白STAUFEN1介导的mRNA降解机制及其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10
作者 蒋硕 刘迪晖 +2 位作者 孟轩羽 陈思远 梁小弟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2402-2410,共9页
过多能量摄入导致的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肥胖症以某些部位脂肪过度沉积为特点,而脂肪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是肥胖发生的基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转录后调控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 过多能量摄入导致的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肥胖症以某些部位脂肪过度沉积为特点,而脂肪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是肥胖发生的基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转录后调控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STAU1(STAUFEN1)是一种双链RNA结合蛋白,能够靶向介导下游m RNA降解,参与脂肪细胞分化。STAU1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可变剪接、翻译及降解,从而影响m RNA的代谢。该文就STAU1在脂肪细胞和组织中的功能和机制进行综述,希望为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rna结合蛋白STAUFEN1 Mrna降解 肥胖 脂肪生成
原文传递
喉鳞状细胞癌中NF45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11
作者 古丽娜尔·吐尔地 朱成斌 +1 位作者 赵辉 迪丽努尔·尼加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3-359,共7页
目的探究双链RNA结合蛋白核因子(NF45)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及其对LSCC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时反转录PCR(RT-q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SCC及癌旁组织内NF45表达。将NF45-shRNA慢病毒转染至Hep-2细胞,RT-qPCR和... 目的探究双链RNA结合蛋白核因子(NF45)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及其对LSCC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时反转录PCR(RT-q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SCC及癌旁组织内NF45表达。将NF45-shRNA慢病毒转染至Hep-2细胞,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B)测定细胞转染效果。将Hep-2细胞分为对照组、2 Gy组、sh-NC+2 Gy组和sh-NF45+2 Gy组,进行慢病毒感染和2 Gy X射线照射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采用mCherry-EGFP-LC3B处理各组Hep-2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自噬水平,WB测定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LC3-Ⅰ比值及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NF45在L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感染NF45-shRNA的Hep-2细胞中NF45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h-NC组(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较,2 Gy组、sh-NC+2 Gy组及sh-NF45+2 Gy组细胞增殖活性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内自噬溶酶体增多,LC3-Ⅱ/LC3-Ⅰ比值升高,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值均<0.05)。与2 Gy组比较,sh-NF45+2 Gy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且细胞凋亡率增加,同时,细胞内自噬溶酶体增多,LC3-Ⅱ/LC3-Ⅰ比值升高,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P值均<0.05)。结论NF45在LSCC组织中表达升高,靶向下调NF45表达能够抑制LSCC细胞增殖活性,促进细胞凋亡,提高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该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双链rna结合蛋白 NF45 辐射敏感性 自噬
原文传递
蛋白激酶R分子结构与激活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政东 程爱芳 李勃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70-174,共5页
双链RNA依赖型蛋白激酶(PKR)是由干扰素诱导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激酶。本文介绍了PKR的分子结构特征,并对PKR激活机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 PKR 双链rna结合区域 催化区域 激活机制
原文传递
单链DNA结合蛋白1沉默对颌下腺细胞放射后增殖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龙 吕秋丽 +2 位作者 义彬玲 孙喆 王代友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5-650,共6页
目的 研究沉默大鼠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SMG)细胞单链DNA结合蛋白1(single-strand DNA-binding protein 1,SSB1)表达后,放射损伤下细胞的增殖及修复情况。方法 机械胰酶联合法进行大鼠SMG细胞原代培养及免疫组织化学法鉴... 目的 研究沉默大鼠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SMG)细胞单链DNA结合蛋白1(single-strand DNA-binding protein 1,SSB1)表达后,放射损伤下细胞的增殖及修复情况。方法 机械胰酶联合法进行大鼠SMG细胞原代培养及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实验分3组:正常细胞组、阴性对照组(Ad-HK组)和实验组(Ad-SSB1-shRNA组)。重组腺病毒介导shRNA转染SMG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SSB1表达沉默情况。CCK-8法及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及γ-H2AX焦点数动态变化。结果 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角蛋白和α-淀粉酶表达均呈阳性。转染72 h后转染效率接近90%,实验组SSB1 mRNA表达较正常细胞组明显降低(t=16.24,P〈0.05)。照射前,实验组细胞活性下降不明显,120 h时细胞活性才明显低于正常细胞组(t=3.29,P〈0.05)。5 Gy照射后,实验组各时间点细胞活性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细胞组(F=10.19~30.13,P〈0.05)。γ-H2AX免疫荧光显示,沉默SSB1能抑制细胞DNA放射损伤修复。结论 沉默SSB1表达的大鼠SMG细胞对放射损伤更敏感。SSB1在大鼠SMG细胞DNA放射损伤修复中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DNA结合蛋白1 颌下腺细胞 电离辐射 DNA双链断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