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tective Design of a Warship Broadside Liquid Cabin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阿漫 明付仁 +1 位作者 曹雪雁 杨文山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1年第4期437-446,共10页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 algorithm, the linked-list search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he variable smoothing length and square support domain wa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calculati...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 algorithm, the linked-list search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he variable smoothing length and square support domain wa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calculation efficiency and guarantee 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The physical process of high velocity fragment impact on a broadside liquid cabin was programmed for simulati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agreed well with those of the general software ANSYS AUTODYN, which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numerical meth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uter plate thickness of the liquid cabin, the width of the liquid cabin, and incident angle of the fragment, the influence of these parameters on protective mechanisms was analyze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protective design of a broadside liquid cabi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outer plate thickness is not obvious; therefore, the conventional design can be adopted in the design of the outer plate. The width of the liquid cabi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esidual velocity of the fragment and the width of the liquid cabin should be designed to be as wide as possible under the premise of meeting other requirements. There is a certain incident angle in which the velocity attenuation of the fragment is most obvious, and the high-pressure zone near the inner plate is asymmetric. The inner plate of liquid cabi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ccording to the hull form, principal dimensions, and vulnerable p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cabin high velocity fragment SPH algorithm impact protective design
下载PDF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of Powerful Acoustic Wave in Double-Layer Liquids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寻 陈伟中 +1 位作者 王奇 梁金福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8期88-91,共4页
A theoretical model which couples the oscillation of cavitation bubbles with the equation of an acoustic wave is utilized to describe the sound fields in double-layer liquids, which can be used to realize the asymmetr... A theoretical model which couples the oscillation of cavitation bubbles with the equation of an acoustic wave is utilized to describe the sound fields in double-layer liquids, which can be used to realize the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of acoustic waves.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asymmetry is related to the properties of the host liquids and the input acoustic wave. Asymmetry can be enhanced if the maximum number density or the ambient radius of the cavitation bubbles in the low cavitation threshold liquid increases. Moreover, the direction of rectification will be reversed if the amplitude of the input acoustic wave becomes high enou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of Powerful Acoustic Wave in double-layer liquids
下载PDF
Gas-and plasma-driven hydrogen permeation behavior of stagnant eutectic-solid GaInSn/Fe double-layer structure
3
作者 荆文娜 刘建星 +8 位作者 郭恒鑫 王思蜀 毕海林 陈波 陈建军 王宏彬 韦建军 叶宗标 芶富均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82-492,共11页
Gas-driven permeation(GDP)and plasma-driven permeation(PDP)of hydrogen gas through Ga In Sn/Fe a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The permeation parameters of hydrogen through Ga In Sn/Fe,including diffusivi... Gas-driven permeation(GDP)and plasma-driven permeation(PDP)of hydrogen gas through Ga In Sn/Fe a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The permeation parameters of hydrogen through Ga In Sn/Fe,including diffusivity,Sieverts'constant,permeability,and surface recombination coefficient are obtained.The permeation flux of hydrogen through Ga In Sn/Fe shows great dependence on external conditions such as temperature,hydrogen pressure,and thickness of liquid Ga In Sn.Furthermore,the hydrogen permeation behavior through Ga In Sn/Fe i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multilayer permeation theory.In PDP and GDP experiments,hydrogen through Ga In Sn/Fe satisfies the diffusion-limited regime.In addition,the permeation flux of PDP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GDP.The increase of hydrogen plasma density hardly causes the hydrogen PDP flux to change within the test scope of this work,which is due to the dissolution saturation.These findings provide guidance for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hydrogen isotope recycling,permeation,and retention in plasma-facing components under actu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metals double-layER gas-driven permeation plasma-driven permeation
下载PDF
Specializing liquid electrolytes and carbon-based materials in EDLCs for low-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4
作者 Pui-yan Hung Huihui Zhang +3 位作者 Han Lin Qiaoshi Guo Kin-tak Lau Baohua Jia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80-602,共23页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EDLCs) are emerging technologies to meet the ever-increasing demand for sustainable energy storage devices and systems in the 21 st Century owing to their advantages such as long lifet...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EDLCs) are emerging technologies to meet the ever-increasing demand for sustainable energy storage devices and systems in the 21 st Century owing to their advantages such as long lifetime, fast charging speed and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nature, which play a critical part in satisfying the demand of electronic devices and systems. Although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EDLCs are suitable for working at low temperatures down to-40℃, there is a lack of comprehensive review to summarize the quantified performance of EDLCs when they are subjected to low-temperature environments. The rapid and growing demand for high-performance EDLCs for auxiliary power systems in the aeronautic and aerospace industries has triggered the urge to extend their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especially at temperatures below-40℃.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EDLC’s performance and their challenges at extremely low temperatures including the capability of storing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electrical energy and maintaining long-term stability. The selection of electrolytes and electrode materials is crucial to the performance of EDLCs operating at a desired low-temperature range. Strategies to improve EDLC’s performance at extremely low temperatures are discussed, followed by the future perspectives to motivate more future studies to be conducted in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EDLCs) liquid electrolytes Carbon-based materials Low-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下载PDF
爆炸载荷下多胞元液舱结构的防护效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著杰 侯海量 +1 位作者 李典 姚梦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302,共10页
为探究多胞元液舱结构对爆炸载荷的防护效能,提出了内凹多胞元液舱结构,建立了常规液舱结构、内凹多胞元液舱结构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比较了两类结构在不同强度的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和防护特性,讨论了充液方式变化对多胞元液舱结构抗... 为探究多胞元液舱结构对爆炸载荷的防护效能,提出了内凹多胞元液舱结构,建立了常规液舱结构、内凹多胞元液舱结构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比较了两类结构在不同强度的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和防护特性,讨论了充液方式变化对多胞元液舱结构抗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爆炸载荷作用下,完全充液液舱结构的前、后面板均呈现出与爆轰方向一致的弯曲变形,其余外侧面板呈现出向结构外部的弯曲变形,部分充液液舱结构的变形形貌与充液位置有关;在对结构进行完全充液时,内凹多胞元液舱结构的抗爆效能优于常规液舱结构;在对结构进行部分充液时,于近爆端进行部分充液的内凹多胞元液舱结构的抗爆效能优于常规液舱结构,于远爆端进行部分充液的内凹多胞元液舱结构的抗爆效能劣于常规液舱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胞元结构 液舱结构 部分充液 抗爆效能 能量吸收特性
下载PDF
舰船舷侧防护液舱对爆炸破片的防御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孔祥韶 吴卫国 +2 位作者 刘芳 谭泓 陶金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96-1004,共9页
舰船舷侧防护液舱的主要作用之一是阻止爆炸破片进入舰船内部,破片穿透液舱的过程中将先后与液舱外板、舱内液体和液舱内板发生相互作用。文章以速度衰减规律分析为基础,考虑了破片在液体中运动时产生的压力对液舱内板抗穿甲效应的影响... 舰船舷侧防护液舱的主要作用之一是阻止爆炸破片进入舰船内部,破片穿透液舱的过程中将先后与液舱外板、舱内液体和液舱内板发生相互作用。文章以速度衰减规律分析为基础,考虑了破片在液体中运动时产生的压力对液舱内板抗穿甲效应的影响,结合Wen-Jones模型提出了液舱防护爆炸破片的判据,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计算算例。文中得到的破片剩余速度公式将为舰船防护液舱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液舱 破片 穿甲 等效速度
下载PDF
爆炸破片对防护液舱的穿透效应 被引量:19
7
作者 孔祥韶 吴卫国 +2 位作者 李俊 李晓彬 徐双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1-478,共8页
分别对单发破片和双发破片同时穿透液舱的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提出了破片穿透液舱的5个典型过程,分析了破片速度的衰减规律、液舱内板的响应及舱内液体中冲击波压力的叠加效应。结果表明:破片穿透液舱的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波和局部压力将... 分别对单发破片和双发破片同时穿透液舱的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提出了破片穿透液舱的5个典型过程,分析了破片速度的衰减规律、液舱内板的响应及舱内液体中冲击波压力的叠加效应。结果表明:破片穿透液舱的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波和局部压力将作用在液舱内板上,双发破片打击时液体内部产生的冲击波有明显的叠加效应,高压区域的位置与破片间距有关,冲击波压力峰值和液舱内板受到的压力大于2倍的单发破片打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叠加效应 破片 防护液舱 穿甲
下载PDF
高速破片侵彻防护液舱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沈晓乐 朱锡 +1 位作者 侯海量 陈长海 《中国舰船研究》 2011年第3期12-15,共4页
为研究水下接触爆炸产生的高速破片在水中的侵彻特性,针对3.3 g立方体破片进行了水下弹道试验,结果表明:破片的侵彻阻力系数受形状的影响较大,撞击隔板时产生压缩波使破片产生墩粗和侵蚀,造成破片迎流面积的增加和质量的下降,从而使破... 为研究水下接触爆炸产生的高速破片在水中的侵彻特性,针对3.3 g立方体破片进行了水下弹道试验,结果表明:破片的侵彻阻力系数受形状的影响较大,撞击隔板时产生压缩波使破片产生墩粗和侵蚀,造成破片迎流面积的增加和质量的下降,从而使破片在速度较高时侵彻深度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高速破片 防护水舱 侵彻阻力
下载PDF
战斗部近炸下防护液舱破坏机理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金键 侯海量 +4 位作者 吴梵 陈鹏宇 吴林杰 朱锡 陈长海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3-169,共7页
为研究大型舰船水下舷侧防护液舱的破坏机理,根据液舱的承载特性,设计制作缩尺战斗部模型和敞口、密闭两种液舱结构模型,开展两种姿态战斗部近炸下高速破片和冲击波对防护液舱的联合毁伤试验。根据试验后液舱模型的破损情况分析液舱前... 为研究大型舰船水下舷侧防护液舱的破坏机理,根据液舱的承载特性,设计制作缩尺战斗部模型和敞口、密闭两种液舱结构模型,开展两种姿态战斗部近炸下高速破片和冲击波对防护液舱的联合毁伤试验。根据试验后液舱模型的破损情况分析液舱前、后板在典型载荷下的破坏机理,总结分析液舱结构整体的破坏模式和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高速破片是防护液舱结构的主要防御对象,破片开坑和空化阶段是液舱结构变形破坏的主要阶段,破片群侵彻液舱形成的激波载荷和空化效应引起的挤压载荷是使结构产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冲击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破片 冲击波 防护液舱 破坏机理
下载PDF
水下接触爆炸下单层与双层液舱防雷结构防护能力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弩 吴林杰 +2 位作者 吴国民 周心桃 李德聪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77-83,共7页
为探讨舰船舷侧防雷结构中的液舱设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单层液舱和双层液舱的防雷结构进行水下接触爆炸数值仿真计算。从结构破坏形貌、载荷特性、吸能特性3方面对比了单层液舱、双层液舱防雷结构差异,分析了两种防雷结构的防护机理。... 为探讨舰船舷侧防雷结构中的液舱设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单层液舱和双层液舱的防雷结构进行水下接触爆炸数值仿真计算。从结构破坏形貌、载荷特性、吸能特性3方面对比了单层液舱、双层液舱防雷结构差异,分析了两种防雷结构的防护机理。结果表明,双层液舱防雷结构比单层液舱防雷结构的防护能力更好,所得成果可为舰船水下舷侧防护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雷结构 单层液舱 双层液舱 水下接触爆炸 防护能力
下载PDF
隔层设置对防雷舱液舱防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蔡斯渊 侯海量 吴林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7-532,共6页
为寻求防雷舱液舱结构设计的新方法,通过对不设置隔层、设置双层板隔层和设置波纹夹芯板隔层的3种防雷舱液舱结构模型在相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和能量变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设置隔层对防雷舱液舱防护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 为寻求防雷舱液舱结构设计的新方法,通过对不设置隔层、设置双层板隔层和设置波纹夹芯板隔层的3种防雷舱液舱结构模型在相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和能量变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设置隔层对防雷舱液舱防护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增加液舱整体重量的条件下,在防雷舱液舱中设置隔层能减小液舱后板的变形,使防雷舱液舱能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从而提高防雷舱液舱的防护能力,并且波纹夹芯板隔层比双层板隔层的防护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防护液舱 隔层 数值仿真 防护能力 动态响应
下载PDF
复合防护液舱抗爆效能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孔祥韶 王旭阳 +4 位作者 徐敬博 郑成 徐双喜 袁天 吴卫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38-2449,共12页
液舱是舰船多层防护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功能舱室,战斗部近距离爆炸时,高速破片和冲击波载荷将对防护液舱产生严重的毁伤效应。针对高速破片和冲击波作用下防护液舱的动态响应特性和毁伤模式,提出了复合防护液舱的结构形式。为了对比该液... 液舱是舰船多层防护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功能舱室,战斗部近距离爆炸时,高速破片和冲击波载荷将对防护液舱产生严重的毁伤效应。针对高速破片和冲击波作用下防护液舱的动态响应特性和毁伤模式,提出了复合防护液舱的结构形式。为了对比该液舱相对常规液舱的抗爆效能,开展了战斗部模型近距离爆炸载荷作用下复合液舱和常规结构形式液舱毁伤的模型试验,得到了战斗部模型破片速度、液舱结构的变形、应变、破口尺寸、舱壁压力等参量。通过对比发现,相对于传统液舱结构,复合防护液舱前面板、后面板最大变形分别减少22. 78%和8. 47%,结构应变降低30%,冲击波峰值减弱18. 62%,该新型结构形式明显提高了液舱抗爆防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防护液舱 冲击波 高速破片 防御效果 抗爆性能 对比试验
下载PDF
高速破片侵彻防护液舱后的水中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元豪 陈长海 +1 位作者 侯海量 朱锡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48,共5页
为探讨破片高速侵彻液舱后的水中运动特性,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立方体破片的侵彻过程进行弹道试验,比较破片垂直和倾斜侵彻液舱后的运动轨迹以及引起的初始冲击波的压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破片穿透液舱前板初期,会产生空泡和射流,空泡... 为探讨破片高速侵彻液舱后的水中运动特性,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立方体破片的侵彻过程进行弹道试验,比较破片垂直和倾斜侵彻液舱后的运动轨迹以及引起的初始冲击波的压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破片穿透液舱前板初期,会产生空泡和射流,空泡大小和射流强度与破片入水初速有关,而空泡形状和射流方向则受液舱的倾斜角度影响;破片穿透液舱前板后,在水中的运动轨迹会发生偏转,偏转方向与破片入水初速有关,破片初速较大时,运动轨迹向上偏,反之则向下偏;破片垂直或倾斜侵彻液舱时,入射冲击波压力峰值随破片初速的大均相应提高;相同初速条件下,破片垂直侵彻液舱后在水中引起的入射冲击波峰值压力较倾斜侵彻液舱时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侵彻 防护液舱 水中运动特性
下载PDF
水下接触爆炸下液舱前置型防雷舱的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键 侯海量 +3 位作者 陈鹏宇 黄晓明 吴林杰 朱锡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147,共6页
为探讨防雷舱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同一防雷舱结构的典型模式和液舱前置模式进行数值仿真计算,通过对典型模式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着重分析了液舱前置对防雷舱结构动响应过程、失效模式及防护效能的影响... 为探讨防雷舱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同一防雷舱结构的典型模式和液舱前置模式进行数值仿真计算,通过对典型模式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着重分析了液舱前置对防雷舱结构动响应过程、失效模式及防护效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形成机制。从结构破坏过程、载荷特性、吸能特性三个方面对比了两种模式的差异,探讨了两种模式防雷舱结构的防护机理,为舰船水下舷侧防护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雷舱 水下接触爆炸 液舱前置 动响应 失效模式
下载PDF
立方体弹高速侵彻防护液舱剩余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元豪 程忠庆 +1 位作者 侯海量 朱锡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5,共7页
针对高速破片侵彻液舱后的剩余特性问题,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破片侵彻垂直和倾斜液舱后速度的衰减规律以及侵彻深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舰艇中液舱的较优斜置角度。结果表明:液舱壁面倾斜角的存... 针对高速破片侵彻液舱后的剩余特性问题,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破片侵彻垂直和倾斜液舱后速度的衰减规律以及侵彻深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舰艇中液舱的较优斜置角度。结果表明:液舱壁面倾斜角的存在有利于降低破片入水的瞬时速度;破片入水瞬时速度越大,在水中运动时速度衰减越快;在冲击及空泡阶段,破片侵彻深度迅速增加,且破片入水瞬时速度越大,侵彻深度增加越明显,该阶段侵彻深度仅相当于破片最终静止时侵深的10%左右。根据弹体速度衰减速率及侵彻深度的增加速率,认为倾斜60°的液舱能够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深度 防护液舱 剩余特性 有限元
下载PDF
高速破片侵彻下防护液舱后板的载荷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林杰 侯海量 朱锡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利用LS_DYNA软件,对高速破片侵彻防护液舱过程中液舱后板的载荷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分析液舱后板载荷的空间分布特性及破片的速度和厚度对液舱后板载荷的影响,得到了液舱后板任一点的压力峰值和比冲量的拟合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液舱后板... 利用LS_DYNA软件,对高速破片侵彻防护液舱过程中液舱后板的载荷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分析液舱后板载荷的空间分布特性及破片的速度和厚度对液舱后板载荷的影响,得到了液舱后板任一点的压力峰值和比冲量的拟合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液舱后板的载荷在板中心(即破片中心在液舱后板上的投影点)最大,随着到中心点的距离增加而呈指数衰减;增加破片的速度或厚度,将使液舱后板任一点的压力峰值和比冲量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破片 防护液舱 载荷特性 数值分析
下载PDF
破片高速侵彻防护液舱剩余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元豪 朱锡 陈长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3,共5页
为探讨破片高速侵彻液舱后的剩余特性,通过弹道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比较破片侵彻垂直和倾斜液舱后的瞬时余速和运动轨迹。试验结果表明:破片穿透液舱前板初期,会产生空泡和射流,空泡大小和射流强度与破片入水初速有... 为探讨破片高速侵彻液舱后的剩余特性,通过弹道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比较破片侵彻垂直和倾斜液舱后的瞬时余速和运动轨迹。试验结果表明:破片穿透液舱前板初期,会产生空泡和射流,空泡大小和射流强度与破片入水初速有关,而空泡形状和射流方向则受液舱的倾斜角度影响;破片穿透液舱前板后,在水中的运动轨迹会发生偏转,偏转方向与破片入水初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侵彻 防护液舱 剩余特性 有限元
下载PDF
船舶破舱稳性计算方法分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棘 张海伟 常青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第17期128-131,135,共5页
船舶破舱稳性计算可根据进水类型分为三种计算方法,分别是增加重量法(有自由液面和没有自由液面)两种及损失浮力法。通过改变进水舱长、进水舱距船体中线面距离、进水舱高度、双层底高度等参数,利用增加重量法计算、比较其对船舶破舱稳... 船舶破舱稳性计算可根据进水类型分为三种计算方法,分别是增加重量法(有自由液面和没有自由液面)两种及损失浮力法。通过改变进水舱长、进水舱距船体中线面距离、进水舱高度、双层底高度等参数,利用增加重量法计算、比较其对船舶破舱稳性的影响,同时比较自由液面对船舶破舱稳性的影响程度,并通过优化船型、船舶主尺度,提升船员应对破舱进水时处理能力等方面提出改善船舶抗沉性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舱稳性 渗透率 稳性高 自由液面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船舶舱室液体泄漏监测方法
19
作者 余永华 张佳明 胡磊 《中国修船》 2022年第4期32-36,共5页
基于机器视觉的舱室液体泄漏监测,是实现船舶机舱朝无人化方向发展的必然需求。文章针对目前低照度下船舶舱室液体泄漏的图像质量差和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船舶舱室液体泄漏监测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多尺度Retine... 基于机器视觉的舱室液体泄漏监测,是实现船舶机舱朝无人化方向发展的必然需求。文章针对目前低照度下船舶舱室液体泄漏的图像质量差和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船舶舱室液体泄漏监测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多尺度Retinex算法对低照度下船舶舱室液体泄漏的图像进行处理,使图像对比度增强、细节更丰富、边缘保留完整。然后,对增强后的液体泄漏图像进行特征提取,通过机器学习对船舶舱室液体的泄漏故障进行判断。结果表明,增强后的泄漏图像识别精度得到了明显提升,使用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 NN)算法可达到95%的分类精度,能够很好地监测低照度下的船舶舱室液体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船舶舱室 多尺度RETINEX算法 机器视觉 液体泄漏
下载PDF
铰接柱式波能转换装置的水动力分析
20
作者 孙树民 《海洋工程》 CSCD 1999年第2期90-95,共6页
铰接柱式波能转换装置是一种新型的波能转换装置,本文为该装置提出了一个合理而又便于计算的水动力学模型,并采用三维源分布法对该装置进行了水动力分析,通过与该装置的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显示出所得的计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关键词 波能转换装置 流场速度势 三维源分布法 振荡水柱 气室输出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