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8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ear deformable finite beam elements for composite box beams 被引量:2
1
作者 Nam-Il Kim Dong-Ho Choi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23-240,共18页
The shear deformable thin-walled composite beams with closed cross-sec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coupled flexural, torsional, and buckling analyses. A theoretical model applicable to the thin-walled laminated compo... The shear deformable thin-walled composite beams with closed cross-sec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coupled flexural, torsional, and buckling analyses. A theoretical model applicable to the thin-walled laminated composite box beams is present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all the structural couplings coming from the material anisotropy and the shear deformation effects. The current composite beam includes the transverse shear and the restrained warping induced shear deformation by using the first-order shear deformation beam theory. Seven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derived for the coupled axial-flexural-torsional-shearing buckling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total potential energy. Based on the present analytical model,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finite composite beam elements, namely, linear, quadratic and cubic elements are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flexural, torsional, and buckl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and superiority of the beam theory and the finite beam elements developed by this study,numerical solutions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other researchers and the detailed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results using the shell elements of ABAQUS.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s of the modulus ratio and the simplified assumptions in stress-strain relations on the deflection, twisting angle, and critical buckling loads of composite box beams are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walled Composite box beam Deflection Twisting angle Buckling load Shear deformation
下载PDF
Closed-form solution for shear lag effect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 beams considering shear deformation and slip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旺保 蒋丽忠 +1 位作者 刘志杰 刘小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976-2982,共7页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longitudinal warp caused by shear lag effects on concrete slabs and bottom plates of steel beams,shear deformation of steel beams and interface slip between steel beams and concrete slabs...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longitudinal warp caused by shear lag effects on concrete slabs and bottom plates of steel beams,shear deformation of steel beams and interface slip between steel beams and concrete slabs,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 beams under lateral loading were derived using energy-variational method.The closed-form solutions for stress,deflection and slip of box beams under lateral loading were obtained,and the comparison of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 beams under concentrated loading or uniform loading verifies the closed-form solution.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arameters of load effects on composite box beams shows that:1) Slip stiffness has considerable impact on mid-span deflection and end slip when it is comparatively small;the mid-span deflection and end slip decreas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lip stiffness,but when the slip stiffness reaches a certain value,its impact on mid-span deflection and end slip decreases to be negligible.2) The shear deformation has certain influence on mid-span deflection,and the larger the load is,the greater the influence is.3) The impact of shear deformation on end slip can be neglected.4) The strain of bottom plate of steel beam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lip stiffness,while the shear lag effect becomes more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滑移 混凝土板 剪力滞效应 剪切变形 封闭形式 箱形梁 钢梁 水平荷载作用
下载PDF
A new 3-D element formulation on displacement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 beam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凌宇 余志武 贺桂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354-1360,共7页
Slip of a composite box beam may reduce its stiffness, enlarge its deformation and affect its performance. In this work, 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of composite box beams were establi... Slip of a composite box beam may reduce its stiffness, enlarge its deformation and affect its performance. In this work, 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of composite box beams were established. Analytic solutions of combine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ere also established. Partial degree of freedom was adopted to establish a new FEA ele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beam,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lip effect. Slip and its first-order derivative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nodes of composite box beams as generalized degree of freedom. Stiffness matrix and load array of beam elements were established. A three-dimensional nonlinear calculation program was work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ment is reliable and easy to divide and is suitable for special nonlinear analysis of large-span composite box be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组合梁 元素 3-D 广义自由度 三维非线性 配方 位移 单元刚度
下载PDF
Optimal Design for Thin-Walled Box Beam Based on Material Strength Reliability
4
作者 刘刚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3年第1期69-71,共3页
According to the reliability of material strength,the optimal design for the cross sectional size of thin walled box beam was studied.Firstly the cross sectional size as design random variable was determined,then its... According to the reliability of material strength,the optimal design for the cross sectional size of thin walled box beam was studied.Firstly the cross sectional size as design random variable was determined,then its stochastic nature was researched,with which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to seek the maximum reliability of the beam under given constraint conditions.This way is not the same as the conventional optimal design for the minimum weight of the material.With establishing the optimal objective,the reliability of the material under conditions of static and fatigue was considered.The corresponding calculated expressions are given.Normally the cross section sizes are fitted to the normal distribution,for 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design variable,the variation of the section size is assumed as a dependent variable proportional to the mean of the size.The way is different not only with the conventional optimal design but also with the common reliability design.The maximum reliability of material is obtained,meanwhile the area of the cross section is reduced,i.e.,the weight of the material is de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erial strength RELIABILITY thin walled box beam optimal design
下载PDF
收缩徐变对高速铁路斜拉桥单箱单室混合梁位移的影响及调控
5
作者 秦煜 张鑫 +3 位作者 曾永平 刁志帅 王亭 王威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以某主跨300 m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其数值模型,进行桥塔、桥面板、箱梁等混凝土构件收缩徐变对主梁位移影响研究,并提出主梁位移调控措施。结果表明:成桥10年后,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 以某主跨300 m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其数值模型,进行桥塔、桥面板、箱梁等混凝土构件收缩徐变对主梁位移影响研究,并提出主梁位移调控措施。结果表明:成桥10年后,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跨中主梁向下位移共计79 mm,桥塔、桥面板、箱梁收缩徐变的影响占比在施工阶段分别为58%,32%和10%,在运营阶段分别为48%,38%和14%;跨中主梁向下位移的主要原因是桥塔和桥面板变形,混凝土收缩徐变缩小了桥塔竖向及桥面板纵桥向尺寸,改变了斜拉索锚点位置及索力,导致主梁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分别产生56和18 mm的向下位移;预抬高斜拉索的桥塔锚点位置10 mm,可消除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钢梁架设初始误差;混凝土桥面板预制后存放6个月、桥塔采用低徐变混凝土、成桥后延迟90 d铺轨等措施,能改善混凝土收缩徐变对单箱单室混合梁位移的不利影响,可减小跨中主梁向下位移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斜拉桥 收缩 徐变 单箱单室混合梁 位移
下载PDF
配筋率对钢箱-UHPC组合梁裂缝特征的影响
6
作者 莫时旭 房洋洋 +1 位作者 郑艳 农双秀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3,共9页
为研究钢箱-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特征,设计制作了3根配筋率分别为1%、2%和3%的UHPC翼板部分充填砼窄幅钢箱组合梁,通过对不同配筋率的试验梁进行反向加载试验研究组合梁的裂缝发展特征,并对最大裂缝宽度、裂缝间距... 为研究钢箱-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特征,设计制作了3根配筋率分别为1%、2%和3%的UHPC翼板部分充填砼窄幅钢箱组合梁,通过对不同配筋率的试验梁进行反向加载试验研究组合梁的裂缝发展特征,并对最大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及开裂荷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梁在不同配筋率条件下,UHPC面层裂缝发展明显不同,配筋率越高最大裂缝宽度越小,裂缝越密集,开裂荷载越大;与配筋率为1%的试验梁相比,配筋率为2%和3%的试验梁的开裂弯矩分别提高了30.3%和65.2%;可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中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乘以0.78的修正系数,来计算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负弯矩区的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幅钢箱组合梁 配筋率 裂缝发展特征 负弯矩区
下载PDF
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抗剪试验研究
7
作者 莫时旭 熊豪 +1 位作者 郑艳 柴龙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4,195,共9页
目的为研究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的抗剪性能,方法对4根倒置组合梁试件通过三点加载方式进行了静载试验,通过研究其负弯矩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及变形特征,得到了组合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应变分布、荷载-滑移曲线、最终破坏形态等... 目的为研究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的抗剪性能,方法对4根倒置组合梁试件通过三点加载方式进行了静载试验,通过研究其负弯矩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及变形特征,得到了组合梁的荷载-挠度曲线、应变分布、荷载-滑移曲线、最终破坏形态等。结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UHPC翼板显著提升了组合梁的变形能力和极限承载力;相较于试件SUCB-3(NC翼板),试件SUCB-1(1/2UHPC翼板和SUCB-4(全UHPC翼板))的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8.2%和27.3%,变形能力则分别增强了38.02%和41.2%;钢纤维的添加能有效地抑制翼板裂缝的开展,钢纤维掺量从0提高到2%,试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从1.06 mm降低到0.92 mm,变形能力增强了23.61%,承载力则提高了4%。结论提出了考虑钢箱、UHPC翼板和充填混凝土贡献的组合梁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 静载试验 抗剪承载力 钢纤维掺量
下载PDF
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负弯矩下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郑艳 刘晓贝 +2 位作者 羊海林 莫时旭 黄荆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0,共9页
为改善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下的受力性能,提出一种新型窄幅钢箱-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通过6根试验梁的反向静力加载试验,得到试验梁受力全过程跨中荷载-挠度、荷载-应变、荷载-最大裂缝宽度关系曲线、裂缝发生发展及破坏形态... 为改善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下的受力性能,提出一种新型窄幅钢箱-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通过6根试验梁的反向静力加载试验,得到试验梁受力全过程跨中荷载-挠度、荷载-应变、荷载-最大裂缝宽度关系曲线、裂缝发生发展及破坏形态等,基于简化塑性理论推导出了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在负弯矩下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提高配筋率、钢纤维掺量和UHPC相对板厚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组合梁延性,提高其极限抗弯承载力;翼板配筋率对承载力影响较大,配筋率由1%增加至2%时,其极限抗弯承载力提高了15%;钢纤维掺量和UHPC相对板厚对初始开裂荷载影响较大,钢纤维掺量从1%增加到2%时,初始开裂荷载提高32%,UHPC相对板厚由0增加到0.5时,初始开裂荷载提高56%;增加钢纤维掺量和UHPC相对板厚可有效控制裂缝宽度,减少结构主裂缝数量,改善组合梁耐久性;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表明塑性理论适用于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的承载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 抗弯性能 负弯矩区 静载试验 极限抗弯承载力
下载PDF
公铁混合布置大跨度斜拉桥主梁断面形式研究--以赣江公铁大桥西支主桥设计为例
9
作者 郭安娜 王新国 +1 位作者 崔苗苗 周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1,共6页
以赣江公铁两用大桥西支主桥设计为例,研究一种适应上层8车道公路、下层对称双线铁路+4车道公路混合布置的主梁断面形式。提出带挑臂双索面箱桁组合断面、带挑臂单索面箱桁组合断面、矩形箱桁组合断面、矩形钢桁梁断面4种主梁断面方案,... 以赣江公铁两用大桥西支主桥设计为例,研究一种适应上层8车道公路、下层对称双线铁路+4车道公路混合布置的主梁断面形式。提出带挑臂双索面箱桁组合断面、带挑臂单索面箱桁组合断面、矩形箱桁组合断面、矩形钢桁梁断面4种主梁断面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各方案静动力性能及受力特点,综合考虑方案构造特点、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公铁运营安全、景观效果等,确定该桥选用带挑臂双索面箱桁组合断面。该桥斜拉索最大索力16000 kN,锚固在下层钢箱梁两侧,通过有限元实体分析对锚拉板和钢锚箱式两种索梁锚固形式进行比选研究,钢锚箱形式受力合理、应力水平低、经济性好,设计采用钢锚箱形式。带挑臂双索面箱桁组合断面桥面空间布置合理、下层公铁行车干扰小、梁端竖向变形最小、经济性好,是一种适应公铁混合布置大跨度斜拉桥主梁断面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 斜拉桥 公铁混合布置 主梁断面 带挑臂双索面箱桁组合断面 钢锚箱 设计
下载PDF
曲线钢箱梁桥面板力学行为及构造优化研究
10
作者 郑小博 蒋昆昆 +2 位作者 侯炜 周勇军 沈传东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7,共9页
研究目的:小半径曲线钢箱梁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造繁复,弯扭耦合作用下受力特性极为复杂。为了探究该类型桥面板力学特性,并提出合理构造优化建议,本文依托西安市某立交小半径曲线钢箱梁匝道桥,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局部荷载作用下曲... 研究目的:小半径曲线钢箱梁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造繁复,弯扭耦合作用下受力特性极为复杂。为了探究该类型桥面板力学特性,并提出合理构造优化建议,本文依托西安市某立交小半径曲线钢箱梁匝道桥,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局部荷载作用下曲线钢箱梁桥面板力学行为,并基于正交试验方法,利用IntelliJ IDEA软件开发曲线钢箱梁桥面板构造优化程序,实现桥面板多目标构造参数优化。研究结论:(1)边跨最大正弯矩截面为大多数控制细节的最不利荷载控制截面,其中车轮荷载作用于边跨最大正弯矩位置时控制细节3(横隔板过焊孔圆弧位置)的主应力明显大于最大负弯矩和零弯矩位置,且车轮荷载作用于曲线钢箱梁外侧会增大桥面系应力;(2)车轮荷载作用于纵肋正上方和中间时产生的各控制细节主应力较相近,但作用于横隔板中间与正上方造成的局部应力具有显著差异,进而确定曲线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各控制细节的最不利荷载作用位置;(3)通过多目标优化构造运算确定的曲线钢箱梁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的合理构造,可显著改善桥面板力学特性;(4)本研究成果可为曲线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系构造设计和养护方法提供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局部应力 多目标优化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曲线钢箱梁
下载PDF
箱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连梁的抗震性能
11
作者 郑博文 张文元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8,共9页
对一种箱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连梁展开研究,通过有限元模拟和理论分析对其屈服模式、抗震性能进行了深入探索。对不同参数取值下组合连梁的屈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基于组合连梁长度与屈服承载力的关系,给出屈服模式的判定准则,研究了不... 对一种箱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连梁展开研究,通过有限元模拟和理论分析对其屈服模式、抗震性能进行了深入探索。对不同参数取值下组合连梁的屈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基于组合连梁长度与屈服承载力的关系,给出屈服模式的判定准则,研究了不同参数对组合连梁屈服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减小截面高度、钢腹板高厚比、钢材屈服强度、混凝土强度,增大剪跨比、钢翼缘宽厚比、截面高宽比等措施均使耗能梁段更容易弯曲屈服。轴向受压时,弯曲屈服型构件的延性普遍优于剪切屈服型构件;轴向受拉时,剪切屈服型构件的延性优于弯曲屈服型构件。剪切屈服型构件的弹性段刚度、屈服荷载、极限荷载以及能量耗散系数普遍大于弯曲屈服型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形截面钢-混凝土组合连梁 屈服模式 抗震性能 参数分析
下载PDF
窄幅钢箱连续组合梁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12
作者 黄荆 莫时旭 +1 位作者 刘晓贝 郑艳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为了解决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开裂以及钢箱受压屈曲问题,提出采用窄幅钢箱连续组合梁对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优化,并在窄幅钢箱连续组合梁桥面翼板的负弯矩区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部分替代强度等级为C40的混凝土,形成超高性能混凝... 为了解决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开裂以及钢箱受压屈曲问题,提出采用窄幅钢箱连续组合梁对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优化,并在窄幅钢箱连续组合梁桥面翼板的负弯矩区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部分替代强度等级为C40的混凝土,形成超高性能混凝土-窄幅钢箱连续组合梁,进一步优化窄幅钢箱连续组合梁受力性能;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超高性能混凝土-窄幅钢箱连续组合梁有限元模型,在验证模型适用性的基础上,分析窄幅钢箱连续组合梁的受弯过程,并对窄幅钢箱连续组合梁翼板、钢筋、钢箱云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窄幅钢箱连续组合梁中混凝土的充填跨度对窄幅钢箱连续组合梁刚度存在一定的影响,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显著改善了翼板的抗裂性能,翼板受拉区损伤面积减小95%以上;当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完全替代普通混凝土材料时,窄幅钢箱连续组合梁的刚度、开裂荷载、极限荷载等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窄幅钢箱连续组合梁 有限元模拟 超高性能混凝土
下载PDF
考虑剪力滞和剪切变形效应的UHPC箱梁长期挠度分析
13
作者 马俊军 蔺鹏臻 +1 位作者 刘应龙 何志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为准确计算UHPC箱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基于剪切变形规律的截面翘曲位移函数,运用能量变分法建立考虑剪力滞、剪切变形效应以及UHPC收缩徐变效应的UHPC箱梁挠度计算控制微分方程,推导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UHPC简支箱梁挠度计... 为准确计算UHPC箱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基于剪切变形规律的截面翘曲位移函数,运用能量变分法建立考虑剪力滞、剪切变形效应以及UHPC收缩徐变效应的UHPC箱梁挠度计算控制微分方程,推导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UHPC简支箱梁挠度计算公式,并利用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对其正确性进行验证。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不同效应、截面配筋以及材料特性对UHPC箱梁挠度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剪切变形效应产生的挠度明显大于剪力滞效应;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仅考虑剪力滞和剪切效应后产生的简支梁跨中挠度相对于按初等梁理论计算的瞬时挠度分别增大了9.4%和10.9%,而同时考虑UHPC收缩徐变效应后分别增大了约1.5倍左右;截面配筋对箱梁挠度计算有一定的影响,两种荷载作用下,考虑配筋后计算得到的简支梁跨中瞬时和长期挠度分别是不考虑配筋时挠度的0.96倍和0.89倍;用UHPC材料代替普通混凝土材料可显著降低结构的短、长期挠度以及收缩徐变引起的挠度变化。提出的公式可为长期荷载作用下UHPC箱梁的挠度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箱梁 收缩 徐变 挠度 简支梁
下载PDF
考虑局部屈曲加劲钢箱形构件极限承载力的纤维梁柱模型
14
作者 白伦华 沈锐利 +2 位作者 颜全胜 刘耀鹏 王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7,110,共15页
大型桥梁加劲钢箱形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会受到板件局部稳定性能的影响,而目前尚缺乏成熟的可直接计入局部屈曲的高效计算模型。归纳总结国内外钢构件计算方法对局部屈曲的处理方式,明确以有效应力法即采用板件(或加劲板)平均受压应力-应... 大型桥梁加劲钢箱形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会受到板件局部稳定性能的影响,而目前尚缺乏成熟的可直接计入局部屈曲的高效计算模型。归纳总结国内外钢构件计算方法对局部屈曲的处理方式,明确以有效应力法即采用板件(或加劲板)平均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简化局部屈曲效应的研究思路。通过有限元程序ANSYS二次开发钢板拉压非对称本构模型,提出一种可直接计入局部屈曲的纤维梁柱模型。材料本构模型中受压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小型的加劲板板壳模型得到,且全面考虑了焊接残余应力与几何缺陷。搜集已开展的钢箱梁、钢桥塔及钢拱肋的稳定性试验,采用提出的纤维梁柱模型、板壳模型与传统弹塑性梁柱模型进行分析,展示截面纤维划分策略,验证文中纤维梁柱模型的可靠性与高效性;通过设置不同的缺陷参数,探讨缺陷水平与局部屈曲对各个构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缺陷水平的严重,局部屈曲会显著降低极限承载力,提出的纤维梁柱单元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加劲钢箱形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劲钢箱形构件 加劲板 局部屈曲 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纤维梁柱单元 板壳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负弯矩下抗剪强度
15
作者 杨彬 郑艳 +1 位作者 莫时旭 檀新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186-8192,共7页
为研究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在负弯矩下的裂缝开展、局部屈曲和竖向抗剪强度,对5根不同UHPC翼板层厚和钢箱不同充填高强混凝土(high strength concrete,HSC)高度的组合梁试... 为研究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在负弯矩下的裂缝开展、局部屈曲和竖向抗剪强度,对5根不同UHPC翼板层厚和钢箱不同充填高强混凝土(high strength concrete,HSC)高度的组合梁试件进行反置正向加载,得到了试件在加载过程中的破坏过程、荷载-裂缝宽度曲线、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跨中应变分布和腹板应力应变等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翼板试件,半UHPC和全UHPC翼板试件其抗剪承载力提升不大,仅8.3%和11.6%;相比于未充填试件,半充填和全充填试件其抗剪承载力分别提升了61.7%和87.2%。用UHPC替换部分NC翼板后试件能有效地控制裂缝发展,钢箱内充填HSC能有效地减小腹板局部屈曲。考虑翼板、钢梁和充填HSC对抗剪承载力的贡献,通过分项叠加法确定试件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能较准确地计算试件的抗剪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充填式窄幅钢箱 UHPC 负弯矩 抗剪强度
下载PDF
滨海互通立交钢箱梁架设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江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结合某滨海大型互通工程的海域海洋环境条件,充分考虑施工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海上互通立交架设钢箱梁施工进行研究分析,结合钢箱梁在互通区域下穿、曲率半径、施工条件等限制因素,提出以“架桥机架设为主,履带吊+重载栈桥吊装为辅... 结合某滨海大型互通工程的海域海洋环境条件,充分考虑施工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海上互通立交架设钢箱梁施工进行研究分析,结合钢箱梁在互通区域下穿、曲率半径、施工条件等限制因素,提出以“架桥机架设为主,履带吊+重载栈桥吊装为辅”的海洋环境中架设钢箱梁的施工技术,并对钢箱梁架设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钢箱梁 架梁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基于改进NSGA-Ⅱ和IGA-BP神经网络的索梁锚固区结构优化研究
17
作者 胡翌刚 何博文 +3 位作者 袁庆 尹俊宇 刘国坤 郭伟奇 《公路工程》 2024年第2期31-38,115,共9页
为实现大跨度斜拉桥索梁锚固区钢锚箱的结构优化,依托某大跨度斜拉桥索梁锚固区结构实际工程,提出了一种基于NSGA-Ⅱ算法与I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基于BP神经网络确定了钢锚箱响应数据预测的拓扑结构,采用自适应交... 为实现大跨度斜拉桥索梁锚固区钢锚箱的结构优化,依托某大跨度斜拉桥索梁锚固区结构实际工程,提出了一种基于NSGA-Ⅱ算法与I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基于BP神经网络确定了钢锚箱响应数据预测的拓扑结构,采用自适应交叉变异改进的遗传算法对钢锚箱结构响应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权值阈值调参,得到满足拟合精度要求的I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然后建立考虑结构平均应力和主要板件上峰值应力的数学优化模型,采用改进交叉、变异算子的NSGA-Ⅱ算法设计了钢锚箱结构参数优化流程。最后联合改进NSGA-Ⅱ算法和IGA-BP模型实现了钢锚箱结构参数的优化求解。结果表明:自适应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权值与阈值调参的效果良好,相较于标准BP神经网络,IGA-BP神经网络的拟合精度和训练效率均更高;改进NSGA-Ⅱ算法可以实现对钢锚箱结构参数的寻优求解,根据Pareto协调最优解的结果,钢锚箱支撑板与承压板厚度有一定增加,加劲板和锚垫板厚度略微降低;优化后的结构上平均应力降幅约为2.7%,其中承压板应力峰值由200.9 MPa降低至178.1 MPa,降幅约为11.3%,支撑板应力峰值由199.6 MPa下降至179.5 MPa,降幅约为10.07%。优化后结构高应力区域峰值应力明显降低,中等应力区域分布较优化前更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结构应力集中现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梁锚固区 钢锚箱 结构优化 BP神经网络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下载PDF
桥门式起重机箱形梁截面形状和尺寸组合优化
18
作者 杨益 程文明 饶雄 《起重运输机械》 2024年第8期42-48,共7页
文中以桥门式起重机箱梁的挠度约束为研究对象,提出以箱形梁自重最轻为目标的优化模型,通过形状和尺寸组合优化求解出新的箱梁截面形状和板厚尺寸。文中采用节点法思路,将箱梁截面四边分成若干个节点,通过节点控制箱形梁截面形状和尺寸... 文中以桥门式起重机箱梁的挠度约束为研究对象,提出以箱形梁自重最轻为目标的优化模型,通过形状和尺寸组合优化求解出新的箱梁截面形状和板厚尺寸。文中采用节点法思路,将箱梁截面四边分成若干个节点,通过节点控制箱形梁截面形状和尺寸变化,最终得到最优的新型箱形梁截面。在OptiStruct软件中针对某起重机箱形梁截面,通过建立轻量化目标优化设计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新型箱形梁结构在质量、最大应力、屈曲特征值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箱形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门式起重机 箱形梁 组合优化 轻量化 模型
下载PDF
装配式组合钢箱梁对提高桥梁施工效率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张佳明 斯朗拥宗 +2 位作者 栾宏阳 杜咏峥 付轶坤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3期101-104,共4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桥梁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桥梁施工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然而,装配式组合钢箱梁的引入为桥梁施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文章首先介绍了装配式组合钢箱梁桥的施工工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桥梁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桥梁施工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然而,装配式组合钢箱梁的引入为桥梁施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文章首先介绍了装配式组合钢箱梁桥的施工工艺,接着分析施工阶段单梁静载的影响,最后运用引入松弛系数的满应力齿行法优化求取最大约束值和整体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组合钢箱梁 桥梁施工 单梁静载 松弛系数 满应力齿行法
下载PDF
高震区高速铁路跨度40m简支箱梁方案可行性研究
20
作者 王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07,共8页
高铁40 m简支箱梁为近年新发展的大跨度桥梁建造技术,已在低震区多个项目应用,但尚未见高震区桥梁案例,40 m梁是否适用于高震区高铁桥梁,需要研究分析。以津承高铁天津段为例,对0.2g地震区的桥梁进行了40 m梁跨度比选研究,研究涉及梁墩... 高铁40 m简支箱梁为近年新发展的大跨度桥梁建造技术,已在低震区多个项目应用,但尚未见高震区桥梁案例,40 m梁是否适用于高震区高铁桥梁,需要研究分析。以津承高铁天津段为例,对0.2g地震区的桥梁进行了40 m梁跨度比选研究,研究涉及梁墩构造、全桥动力性能、工期和经济比选等多方面。研究结论表明:(1)与32 m梁比,40 m梁每延米圬工量较少,两者预制架设经济指标相当;(2)两种跨度梁的桥墩构造一致,40 m梁实体墩墩顶略大,桥墩配筋较32 m梁加强;(3)40 m梁桥的自振频率、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动力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4)40 m梁运架设备充足、工艺较成熟,不是制约40 m梁推广应用的因素;(5)40 m梁桥的地震重要性系数宜取1.5,此时的桥梁地震响应与公路、城市桥梁抗震算法较为接近;(6)两种跨度梁的梁场规模相当,40 m梁的运架工期更节约;(7)0.2g地震区40 m梁方案与32 m梁方案相比,投资增加3.57%,增幅较小,但40 m梁方案综合效益显著,可以作为高震区高铁标准跨度梁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震区 高速铁路 预应力混凝土 简支箱梁 40 m梁 标准跨度比选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