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nimally invasive open reduction of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s by a modified suture bridge procedure 被引量:4
1
作者 Ling-Peng Kong Juan-Juan Yang +2 位作者 Fu Wang Fan-Xiao Liu Yong-Liang Y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BACKGROUND Most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s can be treated without surgery but some have a poor prognosis.The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avulsion fractures of the humeral greater tuberosity include screw fixation,suture... BACKGROUND Most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s can be treated without surgery but some have a poor prognosis.The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avulsion fractures of the humeral greater tuberosity include screw fixation,suture anchor fixation,and plate fixation,all of which have treatment-associated complications.To decrease surgical complications,we used a modified suture bridge procedure under direct vision and a minimally invasive small incision to fix fractures of the greater tuberosity of the humerus.AIM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outcom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modified suture bridge open reduction of greater tuberosity evulsion fractures.METHODS Sixteen patients diagnosed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January 2019 with an avulsion-type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and treat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open reduction and modified suture bridges with anchors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All were followed up by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radiographs at 3 and 6 wk,3,6 and 12 mo after surgery,and thereafter every 6 mo.Outcomes were assessed preoperatively and postoperatively by a visual analog scale(VAS),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shoulder score,the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 score(ASES),and range of motion(ROM)for shoulders.RESULTS Seven men and nine women,with an average age of 44.94 years,were evaluated.The time between injury and surgery was 1-2 d,with an average of 1.75 d.The mean operation time was 103.1±7.23 min.All patients achieved bone union within 3 mo after surgery.VA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02),and the mean degrees of forward elevation(P=0.047),mean degrees of abduction(P=0.035),ASES score(P=0.092)were increased at 3 wk.The UCLA score was increased at 6 wk(P=0.029)after surgery.The average degrees of external rotation and internal rotation both improved at 3 mo after surgery(P=0.012 and P=0.007,respectively).No procedure-related deaths or incision-related superficial or deep tissue infections occurred.CONCLUSION Modified suture bridge was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greater tuberosity evulsion fractures,was easier to perform,and had fewer implants than other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mally invasive Greater tuberosity fracture Open reduction suture bridge anchor
下载PDF
观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对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肩袖损伤的疗效
2
作者 于川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对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进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治疗的260例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关节镜下修复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排组与双排组,各130例。单排...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对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进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治疗的260例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关节镜下修复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排组与双排组,各130例。单排组采用单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双排组采用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恢复优良率、手术前后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肩袖再撕裂发生率。结果 双排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肩关节恢复优良率分别为76.15%、87.69%、94.62%,高于单排组的64.62%、70.00%、78.46%(P<0.05)。术前,两组患者ASES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ASES评分均比术前明显升高,且双排组患者ASES评分分别为(77.64±5.37)、(84.73±5.24)、(90.16±4.75)分,明显高于单排组的(72.82±4.93)、(79.38±5.01)、(82.04±4.98)分(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比术前明显降低,且呈现出递减趋势(P<0.05);术后3个月,双排组患者VAS评分(3.45±0.72)分明显低于单排组患者的(4.02±0.65)分(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均比术前明显增大且呈现出上升趋势(P<0.05)。术后3个月,双排组患者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95.03±7.81)°明显大于单排组患者的(89.48±7.62)°(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追踪随访,双排组患者肩袖再撕裂发生率2.31%,明显比单排组患者的10.00%更低(P<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是安全可靠的,应用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肩袖损伤患者中能够加快患者肩袖的愈合,促进其损伤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疼痛,同时降低肩袖再撕裂发生率,近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单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 骨质疏松 老年肩袖损伤
下载PDF
双排锚钉缝线桥与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刘国印 王永强 +2 位作者 柏天婷 陈建民 吕德珍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464-469,共6页
目的比较双排锚钉缝线桥(doublerowanchorsuturebridge,DRA-SB)与钢板固定(platefixation,PF)治疗肱骨大结节(humerus greater tubercle,HG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HG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 目的比较双排锚钉缝线桥(doublerowanchorsuturebridge,DRA-SB)与钢板固定(platefixation,PF)治疗肱骨大结节(humerus greater tubercle,HG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HG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DRA-SB组(n=22)和PF组(n=26)。DRA-SB组采用内排联合外排锚钉的缝线桥固定,PF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根据影像学检查和临床功能评估HGT位移、骨折愈合和并发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静息痛和活动痛,应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cican shoulderand elbowsurgeons scale,ASES)评估肩关节功能,应用量角器测量肩关节最大活动度(range ofmotion,ROM)。结果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住院和术后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RA-SB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短于PF组(P<0.05);DRA-SB组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上均明显优于PF组(P均<0.05);DRA-SB组术后HGT位移较PF组增加(P<0.05)。两组术前肩关节静息痛VAS、活动痛VAS和肩关节功能ASE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肩关节静息痛VAS、活动痛VAS和肩关节功能ASES均明显优于术前(P均<0.05),但术后两组间静息痛VAS和活动痛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DRA-SB组术后肩关节功能ASES明显高于PF组(P<0.05),DRA-SB组在前屈和外展活动时,其最大ROM优于PF组(P<0.05)。结论DRA-SB和PF固定均是治疗HGT骨折的有效方法,但DRA-SB在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上更具优势,同时也避免二次手术取出,临床接受度较高,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大结节 骨折 双排锚钉缝线桥 钢板固定
下载PDF
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新鲜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4
作者 褚秀成 王凤丽 +2 位作者 李艳花 郑艳青 李月美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70-570,共1页
2010年2月~2020年8月,我科采用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60例新鲜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5~53岁。左侧33例,右侧27。伤后至手术时间3 d~3周。1.2手术方法... 2010年2月~2020年8月,我科采用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60例新鲜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5~53岁。左侧33例,右侧27。伤后至手术时间3 d~3周。1.2手术方法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俯卧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钉 缝线桥技术 新鲜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 撕脱骨折
下载PDF
Double-row repair of rotator cuff tears: Comparing tendon contact area between techniques 被引量:9
5
作者 Shao Hui Allan Ng Chung Hui James Tan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0年第1期10-17,共8页
BACKGROUND In rotator cuff repair surgery,the double-row technique is widely performed.Studies have shown that with increased contact area and pressure between tendon and bone interface,better healing is promoted.AIM ... BACKGROUND In rotator cuff repair surgery,the double-row technique is widely performed.Studies have shown that with increased contact area and pressure between tendon and bone interface,better healing is promoted.AIM To assess the different suture configurations with the double-row technique and how this influences the contact area of the rotator cuff tendon to bone.METHODS This was a controlled laboratory study where identical tears were created in 24 fresh porcine shoulders over a 1.5 cm×2.5 cm infraspinatus insertion footprint.Double-row repair techniques,with 3 to 4-suture anchors in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2 medial,2 lateral vs 2 medial,1 lateral vs 1 medial,2 lateral),were employed for three control groups.Each group consisted of eight shoulders with identical repair configurations.Footprint contact areas of the repaired tendon against the tuberosity were determined using pressure sensitive Fujifilm placed between the tendon and tuberosity.RESULTS The mean contact area between tendon and insertion footprint from the imprinted Fujifilm was obtained using computer software.The contact area measured from a standard 4-suture anchor double row repair was 75.1±9.3 mm2,whereas areas obtained for the 2 lateral-1 medial and 2 medial-1 lateral anchor configurations were 72.9±5.2 mm2 and 75.0±4.9 mm2 respectively.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not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CONCLUSION In the technique of double-row repair,using a 3-suture anchor configuration may offer a non-inferior alternative to the standard 4-anchor construct in terms of efficacy.This may also result in overall cost reduction and shorter surgical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science study double-row Different suture anchor configurations Footprint contact area Porcine model Pressure sensitive film Tendon healing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疗效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骏 李强 +1 位作者 孟柏屹 李成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8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与观察组(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8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与观察组(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肩关节Constant评分、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再撕裂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Constant评分、UCL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Constant评分、UCLA评分均比治疗前高(P<0.05)。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再撕裂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均能帮助肩袖全层撕裂患者缓解其疼痛、促使其肩关节功能恢复,但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远期预后较为良好,可降低患者的再撕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全层撕裂 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 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
下载PDF
单排锚钉联合骨隧道与双排锚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刘国印 吕德珍 +4 位作者 冷楠楠 柏天婷 王永强 陈建民 汪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46-751,共6页
目的探讨单排锚钉联合骨隧道(SRA-BT)与双排锚钉(DRA)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GT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锚钉固定技术治疗的GT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和锚钉固定方式分为SRA-BT组(18例)和DRA组(22例),SRA-BT组采用... 目的探讨单排锚钉联合骨隧道(SRA-BT)与双排锚钉(DRA)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GT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锚钉固定技术治疗的GT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和锚钉固定方式分为SRA-BT组(18例)和DRA组(22例),SRA-BT组采用内排锚钉联合骨隧道的缝线桥固定技术,DRA组采用内排锚钉联合外排锚钉的缝线桥固定技术。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术后肱骨大结节位移距离;术后6个月时评估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程度、功能和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发生感染和内固定失败。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肱骨大结节位移距离和术后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RA-BT组切口长度较DRA组增大,住院总费用低于DRA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静息和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术后2组间术后静息和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ASES评分及前屈、外展、0°外旋和90°内旋的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A-BT与DRA治疗GTF的临床疗效明确,均能有效提高肩关节功能并缓解术后疼痛,但SRA-BT在降低医疗费用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大结节骨折 单排锚钉 双排锚钉 骨隧道 缝线桥
下载PDF
单排缝合技术和缝线桥技术修补中度肩袖撕裂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宗龙泽 史永涛 杨明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4期84-87,共4页
目的比较单排缝合技术和缝线桥技术修补中度肩袖撕裂的情况。方法选择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中度肩袖撕裂患者70例,采用随机纸片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排缝合技术)35例,观察组(缝线桥技术)3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加... 目的比较单排缝合技术和缝线桥技术修补中度肩袖撕裂的情况。方法选择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中度肩袖撕裂患者70例,采用随机纸片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排缝合技术)35例,观察组(缝线桥技术)3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肩评分、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肩关节评分系统(constant-murle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前屈角度、外展角度、体侧外旋角度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组间UCLA肩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前屈角度、外展角度、体侧外旋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UCLA肩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前屈角度、外展角度、体侧外旋角度均高于同组术前,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排缝合技术和缝线桥技术修补中度肩袖撕裂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二者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排缝合技术 缝线桥技术 中度肩袖撕裂 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 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 肩关节评分系统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线桥缝合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尚普 鞠晓东 +3 位作者 宋恒义 董智 王晨 孙国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17-1422,共6页
背景:目前肩锁关节脱位手术尚无统一标准,锁骨钩板固定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固定方式,但是微创的韧带重建技术与关节镜手术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线桥缝合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 背景:目前肩锁关节脱位手术尚无统一标准,锁骨钩板固定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固定方式,但是微创的韧带重建技术与关节镜手术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线桥缝合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骨外科收治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2组。关节镜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结合缝线桥技术进行复位固定治疗,锁骨钩钢板组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花费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术后3,6,12个月按照Lazzcano疗效标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肩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外展上举和前屈上举活动度的差异。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已获得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所有研究对象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关节镜组患者手术切口、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均显著优于锁骨钩钢板组(P<0.01);②经Lazzcano疗效标准判定,术后3个月关节镜组患者优良率为84%,优于锁骨钩钢板组的66%(P<0.05);术后6,12个月关节镜组的优良率均高于锁骨钩钢板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目测类比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同一时间节点关节镜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锁骨钩钢板组(P<0.01);④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外展上举、前屈上举角度呈逐渐上升趋势(P<0.01),同一时间节点关节镜组患者外展上举、前屈上举角度均大于锁骨钩钢板组(P<0.01);⑤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关节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锁骨钩钢板组的63%(P<0.01);⑥与锁骨钩钢板固定相比,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线桥缝合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无需再次手术去除内植物等优势,手术同时还可以明确诊断关节内伴随的病变,并在必要时进行治疗,提高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关节镜 带线锚钉 缝线桥 TossyⅢ型 钩钢板 内固定 喙锁韧带
下载PDF
带线锚钉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尚普 郑淑慧 +6 位作者 董智 左百军 和佳 李步强 王晨 陈国江 宋恒义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332-1335,共4页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带线锚钉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效果、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Constant评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效果比较,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及前屈上举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疼痛、肌力、功能活动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效果确切,患者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并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线锚钉 缝线桥技术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尚文强 刘晓旭 王琳 《骨科》 CAS 2022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肩袖巨大撕裂病人120例,随机纳入单排缝合组、双排缝合组和缝线桥组,每组40例。比较三组病人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肩袖巨大撕裂病人120例,随机纳入单排缝合组、双排缝合组和缝线桥组,每组40例。比较三组病人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肩关节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病人术后3个月时VAS评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缝线桥组术后6个月及9个月时VAS评分较单排缝合及双排缝合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24个月,缝线桥组的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UCLA评分和ASES评分均较单排缝合组及双排缝合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桥组病人再撕裂发生率较单排缝合组及双排缝合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关节镜下利用缝线桥技术修复巨大肩袖全层撕裂,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更有利于腱骨愈合,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 单排缝合技术 双排缝合技术 缝线桥技术
下载PDF
双排可吸收锚钉桥式缝合与空心螺钉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旅 朱捷 +5 位作者 陈前永 赵克义 辛庆峰 马武秀 陈聪聪 陈肖松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双排可吸收锚钉桥式缝合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双排可吸收锚钉桥式缝合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2组:双排锚钉组15例采用双排可吸收锚钉桥式缝合固定,空心螺钉组20例采用空心螺钉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统计并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均无切口相关并发症。双排锚钉组手术时间[(77.33±9.88)min]明显长于空心螺钉组[(59.75±7.86)min],住院费用[(28132±2096)元]明显高于空心螺钉组[(15904±1113)元],术后下地时间[(2.07±0.70)d]明显小于空心螺钉组[(3.80±1.64)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排锚钉组15例均获得解剖复位,空心螺钉组19例获得解剖复位。2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双排可吸收锚钉桥式缝合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双排可吸收锚钉桥式缝合手术固定牢固,下地时间更短,但手术时间更长,住院费用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骨折 双排可吸收锚钉 桥式缝合
下载PDF
内排锚钉缝合桥技术联合传统缝合桥技术在重度肩袖撕裂肩关节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挺霖 黄聿峰 +2 位作者 潘凡武 林久灶 江起庭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826-832,共7页
目的探讨内排锚钉缝合桥技术联合传统缝合桥技术在重度肩袖撕裂伤肩关节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重度肩袖撕裂伤且接受肩关节镜修复手术的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中采用内排锚钉缝合桥技术联合传统缝合桥技术的患者设为联合组(30例),... 目的探讨内排锚钉缝合桥技术联合传统缝合桥技术在重度肩袖撕裂伤肩关节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重度肩袖撕裂伤且接受肩关节镜修复手术的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中采用内排锚钉缝合桥技术联合传统缝合桥技术的患者设为联合组(30例),采用传统缝线桥技术的患者设为传统组(33例),对比2组手术前后疼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内旋、外展和外旋)、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评分(ASES)]及再撕裂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Neer评分)。结果联合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术后1个月、6个月肩关节内旋主动活动度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大于传统组(P均<0.05);联合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ASES均高于传统组;联合组术后6个月Sugaya分级优于传统组(P均<0.05)。联合组术后没有伤口不愈合、持续性肿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年Neer评分显示联合组预后优良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重度肩袖撕裂伤肩关节镜中采用内排锚钉缝合桥技术联合传统缝合桥技术可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有助于更好地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升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伤 肩关节镜 内排锚钉压肌腱技术 内排锚钉缝合桥技术 肩关节活动度 疼痛
下载PDF
带线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尚普 董智 +3 位作者 左百军 和佳 李步强 宋恒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取带线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功能恢...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取带线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功能恢复时间,评价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Lazzcano疗效评价标准,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日常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带线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配合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脱位 带线锚钉 缝线桥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邵佳佳 李迎全 许功效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间本院骨科收治的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病人68例,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关节镜组38例,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治疗,钢板组30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间本院骨科收治的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病人68例,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关节镜组38例,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治疗,钢板组30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记录病人手术前和手术后(末次随访)的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统计病人术后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关节镜组手术时间长于钢板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钢板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钢板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ASES评分和UCL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VAS评分显著降低,但两组术后ASES评分和UCL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后VAS评分低于钢板组,术后肩关节活动度(90°内旋、外展上举和前屈上举)高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与钢板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vs 23.33%)、治疗满意度((97.37%vs 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病人术后关节功能,术后疼痛程度轻,术后并发症少,病人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 疼痛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 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
下载PDF
锚钉缝线桥技术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褚秀成 李艳花 +2 位作者 郑艳青 李月美 王凤丽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 研究锚钉缝线桥技术在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我科自2010年2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80例患者。从手术后3个月开始随访,每3个月... 目的 研究锚钉缝线桥技术在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我科自2010年2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80例患者。从手术后3个月开始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至术后12个月。分析每位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通过比较和分析入院手术前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和术后最后1次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分,观察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在术后接受了(12.16±1.08)个月的随访,复查X片显示所有骨折都已愈合,愈合时间为(3.66±0.51)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并且没有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皮肤坏死、切口感染、骨折移位或韧带松弛等并发症。手术后,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均高于手术前,截至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6.30±6.10)分升至(90.85±3.27)分,HSS评分由术前的(45.30±5.80)分升至(91.15±2.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锚钉缝线桥技术在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无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安全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钉 缝线桥技术 后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 撕脱骨折 临床结果
原文传递
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两种固定的比较
17
作者 张绍华 张青松 +5 位作者 汤明 廖广阳 李涛 方禹舜 李亚楠 谈鸿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0-325,共6页
[目的]比较螺钉与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72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骨折情况,43例采用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垫圈固定(... [目的]比较螺钉与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72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骨折情况,43例采用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垫圈固定(螺钉组),另外29例采用切开复位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缝线桥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螺钉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缝线桥组[(53.8±10.1)min vs(65.2±11.1)min,P<0.05],两组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2.6±2.9)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VAS、Lysholm和IKDC评分,以及膝ROM和后抽屉试验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对于骨折块横径>10 mm亚组,两组复位均为优,但对于骨折块横径≤10 mm亚组,缝线桥组骨折复位质量显著优于螺钉组[优/良/差,(21/0/0)vs(13/2/2),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K-L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钉和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对于骨折块横径≤10 mm或者粉碎性骨折,建议行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可取得更好的骨折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撕脱骨折 松质骨螺钉 双排锚钉缝线桥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三钉双滑轮缝线桥技术修补冈上肌腱中型撕裂的早期疗效
18
作者 黄沛冠 王晓旭 +7 位作者 谭光华 洪亮 曾智 雷赛云 邱明俊 颜虎勇 何春荣 王蓓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钉双滑轮缝线桥技术修补冈上肌腱中型撕裂的早期疗效。方法2020年12月—2023年1月,对40例冈上肌腱中型撕裂患者行关节镜下三钉双滑轮缝线桥技术修补术。男18例,女22例;年龄45~73岁,平均62.6岁。17例有明显外伤史。主...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钉双滑轮缝线桥技术修补冈上肌腱中型撕裂的早期疗效。方法2020年12月—2023年1月,对40例冈上肌腱中型撕裂患者行关节镜下三钉双滑轮缝线桥技术修补术。男18例,女22例;年龄45~73岁,平均62.6岁。17例有明显外伤史。主要临床症状为肩关节疼痛,抱抬抗阻试验(+)。出现症状至该次入院时间为3~36个月,平均10.7个月。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以及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外旋活动度,评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术后复查MRI评估冈上肌腱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7个月,平均18.2个月。术后12个月VAS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3、12个月肩关节外旋活动度均较术前改善,术后12个月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前屈、外展活动度与术前相似(P>0.05),但12个月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均改善(P<0.05)。术后3~6个月26例患者行MRI复查,其中23例冈上肌腱愈合良好,3例肌腱再撕裂。末次随访时,患者自评满意率达92.5%。结论关节镜下三钉双滑轮缝线桥技术修补冈上肌腱中型撕裂,可以扩大腱-骨接触面积,早期疗效满意、肌腱再撕裂率低,但是存在术后3个月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需坚持康复训练,以进一步改善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三钉双滑轮缝线桥技术 冈上肌腱中型撕裂 早期疗效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19
作者 陆英超 陈向阳 +2 位作者 冯硕 袁斌 陆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2120-2124,共5页
目的:对比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锁定钢板内固定后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4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分为A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35)和B组(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n=39)。对比... 目的:对比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锁定钢板内固定后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4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分为A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35)和B组(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n=39)。对比两组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功能评分(UCLA)、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B组术后VAS评分较A组更低,ASES、UCLA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后伸、前屈、外展、内收活动度大于A组(P<0.05)。结论: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相比,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手术时间偏长,但其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扩大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 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 关节镜 锁定钢板内固定 疗效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技术与小切口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和杰 金旭红 +2 位作者 卓泽铭 邢势 钟海波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技术与小切口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1-01诊治的48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其中17例在关节镜辅助下行8字形缝线固定治疗(镜下复位...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技术与小切口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21-01诊治的48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其中17例在关节镜辅助下行8字形缝线固定治疗(镜下复位组),31例行小切口双排锚钉缝线桥治疗(切开复位组)。结果 4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63(7~20)个月。镜下复位组发生膝关节僵硬1例(5.9%),切开复位组发生膝关节僵硬2例(6.5%)。48例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关节内血肿等。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复位组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下床负重时间均长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39例后抽屉试验阴性,7例后抽屉试验Ⅰ级,2例后抽屉试验Ⅱ级。末次随访时镜下复位组膝关节活动度为(128.12±3.66)°,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91.53±2.60)分;切开复位组膝关节活动度为(128.16±7.84)°,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92.10±4.72)分;镜下复位组与切开复位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行8字形缝线固定和小切口双排锚钉缝线桥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小切口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固定更简便、牢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小切口 锚钉 缝线桥技术 关节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