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MC/MVQ绝缘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
作者 武卫莉 李德生 《弹性体》 CAS 2013年第3期48-52,共5页
针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差的特点,本工作以硅橡胶(MVQ)为基相,以团状模塑料(DMC)为增强相,以丁苯橡胶(SBR)为相容剂来制备DMC/MVQ绝缘复合材料,研究了SBR的用量对MVQ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R和MVQ共混制得的并用胶性能要比纯MVQ的性能好,... 针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差的特点,本工作以硅橡胶(MVQ)为基相,以团状模塑料(DMC)为增强相,以丁苯橡胶(SBR)为相容剂来制备DMC/MVQ绝缘复合材料,研究了SBR的用量对MVQ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R和MVQ共混制得的并用胶性能要比纯MVQ的性能好,其最佳配比为DMC 60phr,SBR 25phr,MVQ 75phr;制备的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都在4.9×1012Ω.m以上,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良好;通过扫描电镜分析(SEM)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SBR的加入改善了DMC/MVQ绝缘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增加了界面相互作用,提高了DMC/MVQ绝缘复合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 团状模塑料(dmc) 绝缘复合材料 制备 性能表征
下载PDF
强极性化合物DMC及其杂质的HILIC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冰冰 王翠翠 +1 位作者 李新军 邹新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138,共7页
建立以亲水作用色谱法对强极性化合物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其杂质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使用Sepax HP-Cyano和X-Bridge HILIC两种不同的亲水作用色谱柱,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高效快速地实现了DMC及其所含杂质... 建立以亲水作用色谱法对强极性化合物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其杂质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使用Sepax HP-Cyano和X-Bridge HILIC两种不同的亲水作用色谱柱,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高效快速地实现了DMC及其所含杂质的分离分析.通过这两种色谱柱,共可以分离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甲基丙烯酸(MAA)、三甲基羟乙基氯化铵(CC)和对羟基苯甲醚(MQ)4种杂质.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能有效地应用于强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作用色谱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强极性化合物 分离
下载PDF
SMC和DMC模塑料成型加工及制品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孔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23,共3页
介绍SMC和DMC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模塑料在成型中的缺陷及改进措施,举例说明了两种模塑料制品在车辆、电气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模塑料 SMC dmc 模具 成型
下载PDF
DMC的成型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郎永富 杨凌垣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4年第2期69-73,共5页
DMC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绝缘材料,用途十分广泛。本文介绍DMC的制造工艺、制品设计、模具设计、成型方法以及制品缺陷的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 成型 dmc 不饱和聚酯
下载PDF
团状模塑料增强CR/ACM并用胶
5
作者 武卫莉 陈大俊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144,163,共5页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存在的韧性差、氯丁橡胶(CR)/丙烯酸酯橡胶(ACM)并用橡胶力学性能差等问题,提出用团状模塑料(DMC)作增强相,CR/ACM为基相.通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老化的研究,确定了DMC/CR/ACM的最佳配比为45/75/25,硫化...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存在的韧性差、氯丁橡胶(CR)/丙烯酸酯橡胶(ACM)并用橡胶力学性能差等问题,提出用团状模塑料(DMC)作增强相,CR/ACM为基相.通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老化的研究,确定了DMC/CR/ACM的最佳配比为45/75/25,硫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20min×160℃×10MPa.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中DMC的用量,红外光谱(IR)分析证明了DMC能与CR和ACM形成交联键,并进一步证明了制备复合材料DMC/CR/ACM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状模塑料(dmc) 氯丁橡胶(CR) 丙烯酸酯橡胶(ACM) 力学性能 热老化性能
下载PDF
有机锡化合物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6
作者 吕仁庆 张妮娜 李美蓉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61-365,共5页
采用DMol3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二丁基二甲氧基锡催化氨基碳酸甲酯合成碳酸二甲酯的能量变化和电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催化剂的作用下,氨基碳酸甲酯与甲醇反应的活化能为142.7 kJ/mol.在二丁基二甲氧基锡的催化作用下,氨基碳酸... 采用DMol3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二丁基二甲氧基锡催化氨基碳酸甲酯合成碳酸二甲酯的能量变化和电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催化剂的作用下,氨基碳酸甲酯与甲醇反应的活化能为142.7 kJ/mol.在二丁基二甲氧基锡的催化作用下,氨基碳酸甲酯与甲醇的关键两步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07.1和77.0 kJ/mol.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催化剂的参与,二丁基二甲氧基锡与氨基碳酸甲酯形成的中间物改变了氨基碳酸甲酯的电子性质,提高了羰基碳的正电性和氮的负电性,有利于羰基碳的亲电性和氮的亲核性,因而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化合物 碳酸二甲酯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