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 of doxycyc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ngue infection: An open-label,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trial
1
作者 Banothu Vinod Kumar Kajal Kamboj +3 位作者 Ashok Kumar Pannu Ashok Kumar Yadav Mandip Bhatia Atul Saroch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24年第4期160-165,共6页
Objective: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doxycycline on inflammatory marker[IL-6,TNF-α,ferritin and C reactive protein(CRP)]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engue infection.Methods:A single-centre,open-label,parallel-group randomi... Objective: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doxycycline on inflammatory marker[IL-6,TNF-α,ferritin and C reactive protein(CRP)]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engue infection.Methods:A single-centre,open-label,parallel-group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as done in PGIMER Chandigarh from June 2021 to October 2022.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using a simple randomization process into two groups:the doxycycline treatment group(n=35)and the control group(n=34).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oral doxycycline 100 mg twice daily for five days along with standard treatment,wherea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nly standard treatment.The objective was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doxycycline on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dengue infection.Results:On comparative analysis at day 5,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median values of ferritin and CRP in case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ferritin:P=0.006 and CRP:P=0.006).No significant reduction was noted in the levels of IL-6 and TNF-α.Conclusions:Doxycycline treatment led to a reduction of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dengue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GUE CYTOKINE doxycycline Serum ferritin C reactive protein
下载PDF
Bullous Pemphigoid Induced by Doxycycline: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2
作者 Mishal Al Mebayadh Rahaf Aldawish +1 位作者 Sohail A. Butt Abdulrahman Saad Aljahhan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24年第5期187-192,共6页
Bullous pemphigoid (BP) is the most prevalent autoimmune sub-epidermal blistering disease that affects mainly the elderly and could lead to serious morbidity. It has numerous risk factors and triggers, including an ag... Bullous pemphigoid (BP) is the most prevalent autoimmune sub-epidermal blistering disease that affects mainly the elderly and could lead to serious morbidity. It has numerous risk factors and triggers, including an aging population with several comorbidities and drug exposure. In the published paper, we reported a case about a 32 years old male patient with unknown medical conditions who presented with erythematous patches and plaques on the scalp, face, and trunk with scattered blisters two weeks after initiating doxycycline treatment for folliculitis. The exact pathogenesis of the drug-reaction in drug- associated bullous pemphigoid (DABP) remains controversial. In conclusion, it is crucial for clinicians to be aware of DABP when prescribing doxycycline. The purpose of this case report is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possible association between bullous pemphigoid and doxycyc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llous Pemphigoid doxycycline Drug-Associated Bullous Pemphigoid
下载PDF
Fixed-Dose Combination (FDC) Formulation of Quinine Sulphate-Doxycycline (Qidox) for Malaria Therapy
3
作者 Widyati Widyati Timbul Partogi H. Simorangkir +3 位作者 Syahrul Tuba Taufiq Riyadi Yuda Prasetya Nugraha William Ratna Prawira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CAS 2023年第1期184-194,共11页
Background: One of the deadliest parasite infections is malaria. A combination of quinine sulphate and doxycycline is another therapeutic option for malaria that is resistant to chloroquine and is anticipated to be ab... Background: One of the deadliest parasite infections is malaria. A combination of quinine sulphate and doxycycline is another therapeutic option for malaria that is resistant to chloroquine and is anticipated to be able to both combat the issue of anti-malarial medication resistance as well as the compliance to malaria therapy that is still raging in certain locations of Indonesia. Aim: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evalu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quinine sulphate and doxycycline followed by formulating the fixed-dose combination of both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Method: The study was designed as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and applied some examinations. The examination from the organoleptic test of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powder, crystallography analysis, and physical analysis of fixed-dose tablet including hardness, friability, and disintegration time testing. Result: The crystallography study reported there was no physical interaction found between quinine sulphate and doxycycline. The formula found excellent tablet printability with a composition of Quinine sulphate and doxycycline (Qidox). Conclusion: quinine sulphate with doxycycline can be combined into one tablet as Fixed-Dose Combination (F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ARIA Quinine Sulphate doxycycline Fdc
下载PDF
模块化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书鑫 赵若凡 刘鸿鹏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增加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直流输电系统的容量不断提升,含有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电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DC/DC变换器作为直流电网关键设备,在多电压等级互联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首先对已有的...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增加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直流输电系统的容量不断提升,含有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电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DC/DC变换器作为直流电网关键设备,在多电压等级互联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首先对已有的模块化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进行归纳、分类和比较,然后阐述了目前模块化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与特点,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不同变换器的适用场景,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直流电网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模块化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
下载PDF
一种交叉倍压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
5
作者 秦明 冯耀星 +1 位作者 常忆雯 王克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针对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发电等领域对高增益直流变换器的需求,以两相交错并联升压变换器为研究对象,由2个含有电感的倍压单元组合设计出实现电压提升的交叉倍压结构,据此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交叉倍压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可实现(3... 针对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发电等领域对高增益直流变换器的需求,以两相交错并联升压变换器为研究对象,由2个含有电感的倍压单元组合设计出实现电压提升的交叉倍压结构,据此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交叉倍压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可实现(3n+4)/(1-d)倍的高电压增益(1∶n为耦合电感匝数比,d为变换器占空比),且具有电路器件的低电压应力特性。对于漏感引起的开关管电压尖峰问题,引入了钳位电容构成释放漏感能量通道,同时提升了输出电压。介绍了新型交叉倍压型高增益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变换器各模态的工作过程,推导了电压增益、输入电流纹波及各器件电压应力等稳态特性,并搭建样机进行实验研究,验证了该直流变换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高增益 低输入电流纹波 交叉倍压 交错并联 耦合电感
下载PDF
固态变压器中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策略
6
作者 郑征 靳婷婷 +1 位作者 陶海军 黄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22,共8页
该文以固态变压器后级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后级变换器在扩展移相传输功率下相移量关系以获得最小电流应力最优解来提高变换器的传输效率,减少器件损耗。同时通过虚拟电流... 该文以固态变压器后级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后级变换器在扩展移相传输功率下相移量关系以获得最小电流应力最优解来提高变换器的传输效率,减少器件损耗。同时通过虚拟电流控制思想在线估算传输功率来提高系统动态响应性能,减少电流传感器使用。最后,对该文所提出的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与扩展移相控制进行实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策略具有降低电流应力,显著提高变换器的动态响应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能源互联网 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 电流应力 扩展移相下虚拟电流控制
下载PDF
单级三相谐波电流注入可升降压AC/DC变换器
7
作者 阚志忠 潘毅 +1 位作者 牛栩卿 张纯江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适应电动车充电电压宽范围变化需求,本文针对传统充电桩前级整流器拓扑开展研究,提出一种新式单级三相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集成了三相桥式不控整流电路与Cuk模块,为降低输入侧电流谐波分量,选用双向开关管构建谐波电流回馈通路,整... 为适应电动车充电电压宽范围变化需求,本文针对传统充电桩前级整流器拓扑开展研究,提出一种新式单级三相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集成了三相桥式不控整流电路与Cuk模块,为降低输入侧电流谐波分量,选用双向开关管构建谐波电流回馈通路,整体构造成单级式拓扑结构。文章阐述了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模态,通过建立变换器的等效模型推导出电压增益。变换器通过简单的控制逻辑即可实现正弦输入电流并拥有高功率因数。最后通过搭建变换器数字控制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变换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AC/dc 升降压 单级 谐波电流注入 集成Cuk
下载PDF
一种可拓展双输入高增益DC/DC变换器
8
作者 邾玢鑫 周丽娟 +2 位作者 赵孟浩 王凯宏 杨浴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8-158,共11页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板集成汇流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可拓展双输入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了一种新型拓扑结构,可在实现输入输出电压高增益变换的同时降低了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此外,所提变换器还具有可拓展性,可以根据...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板集成汇流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可拓展双输入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了一种新型拓扑结构,可在实现输入输出电压高增益变换的同时降低了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此外,所提变换器还具有可拓展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光伏电池板数量和输出电压要求对端口进行扩展,从而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首先详细介绍了所提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并推导出变换器在不同工作模态下的运行原理。然后,对该变换器的增益特性、开关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应力、关键器件的参数选择和损耗计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最后,搭建了一台输出功率为1 kW的实验样机,并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变换器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双输入 高增益 dc/dc变换器
下载PDF
基于MPC的耦合电感飞跨电容双向DC/DC变换器功率均衡解耦控制策略
9
作者 樊启高 刘柳 +1 位作者 毕恺韬 艾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8-337,共10页
耦合电感功率变换器因耦合电感阻抗、电感值等参数差异易导致功率不均衡。针对耦合电感飞跨电容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功率均衡解耦控制策略。通过对变换器原理进行分析,建立基于电感电流解耦的数学模型,得... 耦合电感功率变换器因耦合电感阻抗、电感值等参数差异易导致功率不均衡。针对耦合电感飞跨电容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功率均衡解耦控制策略。通过对变换器原理进行分析,建立基于电感电流解耦的数学模型,得到包括电感电流和飞跨电容电压等6个控制变量的解耦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MPC的功率均衡解耦控制策略。同时,为降低MPC算法的运算负荷,根据解耦控制模型重构模型预测价值函数,实现各控制变量独立动态寻优,使系统能在稳定控制输出电压及飞跨电容电压的同时,实现两相耦合电感的功率均衡控制。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对所提策略进行有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跨电容 双向dc/dc变换器 耦合电感 模型预测 功率均衡解耦控制
下载PDF
基于数字PWM控制的Buck型DC/DC变换器设计
10
作者 任建 韩智发 辛晓宁 《微处理机》 2024年第4期8-11,共4页
为解决集成电路生产成本随半导体制造工艺进步而升高的问题,尤其针对传统模拟架构DC/DC变换器中的电阻、电容、运算放大器等模块面积大、功耗高、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一款基于数字PWM调制buck型DC/DC变换器。设计基于CSMC 0.18μm BCD工... 为解决集成电路生产成本随半导体制造工艺进步而升高的问题,尤其针对传统模拟架构DC/DC变换器中的电阻、电容、运算放大器等模块面积大、功耗高、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一款基于数字PWM调制buck型DC/DC变换器。设计基于CSMC 0.18μm BCD工艺,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设计数字PID补偿器,在VCS+XA数模混合仿真环境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PVT条件以及不同负载下,输出纹波较低,输出电压稳定,实现了低成本、高鲁棒性的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控制 dc/dc变换器 Buck结构 低纹波电压
下载PDF
虚拟I/O模块在DCS以太网通信接口模块上的实现
11
作者 徐卫峰 卢海松 +1 位作者 蔡丹 娄清辉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6期72-74,共3页
为减少硬件模块的重复开发,在保留原DCS软硬件系统架构不变的基础上,在以太网通信接口模块硬件上虚拟不同的I/O模块。虚拟I/O模块与硬点I/O模块具有一致的输入、输出及参数属性,且组态方式和产物格式一致。同一以太网通信模块上可在不... 为减少硬件模块的重复开发,在保留原DCS软硬件系统架构不变的基础上,在以太网通信接口模块硬件上虚拟不同的I/O模块。虚拟I/O模块与硬点I/O模块具有一致的输入、输出及参数属性,且组态方式和产物格式一致。同一以太网通信模块上可在不同的虚拟I/O槽位上配置不同的虚拟I/O模块,如Modbus TCP虚拟I/O模块和GOOSE虚拟I/O模块,进而在同一硬件实现不同的通信功能。虚拟I/O模块的使用一方面减少了DCS系统硬件模块的种类,简化备品备件,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通信扩展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I/O模块 dcS系统 以太网通信接口模块 Modbus TCP GOOSE
下载PDF
基于移相控制统一模型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基波环流优化控制策略
12
作者 曾进辉 张长威 +5 位作者 曹斌 余雪萍 兰征 邹彬 王婷 曹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1,共8页
为充分利用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容量,减小无功功率,提升工作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变换器移相控制统一模型的基波环流优化控制策略。通过引入基波移相比对变换器的所有移相控制方式进行统一描述,并采用傅里叶分解法建立全桥交流电压及电... 为充分利用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容量,减小无功功率,提升工作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变换器移相控制统一模型的基波环流优化控制策略。通过引入基波移相比对变换器的所有移相控制方式进行统一描述,并采用傅里叶分解法建立全桥交流电压及电感电流的统一模型。该统一模型降低了多控制变量下变换器多模态分析的复杂性,适用于不同移相控制的所有工作模式,具有普适性。基于频域分析法和功率因数角,构建变换器传输功率及无功功率的统一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考虑无功基波分量的环流优化控制策略,并对传导损耗进行建模与分析。该策略简单有效,能够很好地减小变换器无功功率和改善系统效率,更有利于工程实际的应用。搭建了实验平台,对比了所提基波环流优化控制策略与传统移相控制方式下变换器的功率因数及变换效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dc-dc变换器 统一模型 基波优化 功率因数 传输效率
下载PDF
基于时变权重模型预测的双向DC-DC优化控制方法
13
作者 马彬 石永乐 +2 位作者 柴浩男 姜文龙 陈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0,共9页
双向DC-DC变换器是电动汽车的关键电压变换部件,提高其动态负载下的响应速度与鲁棒性对电动汽车低压供电系统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时变权重的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控制方法。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变换器动态模型。基... 双向DC-DC变换器是电动汽车的关键电压变换部件,提高其动态负载下的响应速度与鲁棒性对电动汽车低压供电系统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时变权重的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控制方法。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变换器动态模型。基于MPC原理搭建变换器MPC模型,实现对电压的跟踪控制;在分析权重对动态负载下电压跟踪性能的影响的基础上,设计权重模糊调节器,实现权重的在线调节。基于HM-cSPACE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与PI控制和传统MPC控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负载变化时采用时变权重MPC控制的变换器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超调量降低26.1%。该方法对提高双向DC-DC变换器动态负载下的优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MPC控制 时变权重 模糊控制 动态负载
下载PDF
LB/M复相热处理工艺对冷作模具钢DC53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袁志钟 陈露 +5 位作者 张伯承 刘海明 牛宗冉 王致远 鞠玉琳 程晓农 《特殊钢》 2024年第4期153-160,共8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预淬火温度的QTA(Quenching-Tempering-Austempering)复相热处理工艺(Q为1030℃,30 min;T为520℃,2 h;A为250℃,3 h)对冷作模具钢DC53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淬火-回火(Quenching-Tempering,... 本文研究了不同预淬火温度的QTA(Quenching-Tempering-Austempering)复相热处理工艺(Q为1030℃,30 min;T为520℃,2 h;A为250℃,3 h)对冷作模具钢DC53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淬火-回火(Quenching-Tempering,QT)热处理工艺(Q为1030℃,30 min;T为520℃,2 h)进行对比。结果表明,QT工艺得到的组织以回火马氏体为主;QTA工艺可以得到下贝氏体/马氏体(Lower Bainite/Martensite,LB/M)为主的复相组织,这些复相对原奥氏体晶粒的分割产生的细晶强化作用部分抵消了LB和残余奥氏体(A_(R))的弱化作用,并且,这些复杂的微观组织极大提升了DC53钢的冲击韧性;当QTA的预淬温度为100℃时,其硬度仅比QT工艺低1.4HRC,但是冲击吸收能量却是QT工艺的2.44倍。因此,优化的QTA工艺可以得到较高的强韧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dc53 热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一种新型准Z源高增益DC-DC升压变换器
15
作者 张涛 侯鹏鹏 +2 位作者 王尧彬 李云飞 韩庆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8-566,共9页
针对传统准Z源阻抗网络DC-DC升压变换器存在电压增益低和元件电压应力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准Z源高增益DC-DC升压变换器(HSQZSC)。首先,分析HSQZSC变换器两种模态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稳态分析和参数设计。其次,与现已提出的Z源变换器... 针对传统准Z源阻抗网络DC-DC升压变换器存在电压增益低和元件电压应力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准Z源高增益DC-DC升压变换器(HSQZSC)。首先,分析HSQZSC变换器两种模态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稳态分析和参数设计。其次,与现已提出的Z源变换器进行性能对比,表明HSQZSC变换器具有高电压增益和元件电压应力低的优势。然后,对其建立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小信号分析、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的设计。最后,搭建100 W实物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HSQZSC变换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dc-dc变换器 拓扑 准Z源 高增益
下载PDF
基于LLC谐振变换器的双向DC-DC光伏储能回路设计
16
作者 薛家祥 蔡典仑 金礼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针对光储逆变器的储能回路效率较低,控制较为复杂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款基于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双向储能电路。对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正向导通特性和反向导通特性进行介绍和分析,基于采用基波分析法得到的LLC谐振变换器等效电... 针对光储逆变器的储能回路效率较低,控制较为复杂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款基于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双向储能电路。对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正向导通特性和反向导通特性进行介绍和分析,基于采用基波分析法得到的LLC谐振变换器等效电路,推导出变换器实现软开关的条件。通过推导得到的条件对LLC谐振变换器进行硬件参数设计,并成功搭建一台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变换器可以在全负载领域实验软开关,并具有较高的效率,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逆变器 储能 dc-dc变换器
下载PDF
基于PWM+移相的双有源半桥DC-DC变换器分析及其控制
17
作者 任强 康薇 +1 位作者 姜亚鹏 秦祝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830-4842,共13页
该文针对双有源半桥(DAHB)DC-DC变换器宽电压范围运行下电容电压计算不准确、单移相控制粗放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PWM+移相的三自由度优化控制(TFC)策略。首先,基于DAHB的数学模型,推导桥臂串联电容稳态电压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从最小化... 该文针对双有源半桥(DAHB)DC-DC变换器宽电压范围运行下电容电压计算不准确、单移相控制粗放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PWM+移相的三自由度优化控制(TFC)策略。首先,基于DAHB的数学模型,推导桥臂串联电容稳态电压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从最小化回流功率角度得到三自由度控制的最优开关模式,推导了电流、功率等关键电气量的解析表达式,并获得以电流应力最小化为目标的包含等式和不等式约束的局部最优解方程组。其次,针对最优方程组难以解析求解的问题,采用模型简化+线性近似的方法求取其局部最优解,得到DAHB全工况PWM+移相的三自由度优化控制策略。然后,分析所提出的三自由度优化控制下DAHB变换器的软开关特性。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桥臂串联电容稳态电压表达式的正确性和三自由度优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换器 双有源半桥 三自由度 优化控制 软开关
下载PDF
基于SEPIC的新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及衍生拓扑分析
18
作者 魏业文 李明 +2 位作者 李俊波 宁鑫淼 白文静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9,共11页
针对光伏并网系统中单开关升压变换器(如SEPIC、Boost、准Z源、二次型)电压增益低和半导体器件电压应力大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SEPIC的外部升压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首先对所提变换器在电感电流连续导通模式和断续导通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针对光伏并网系统中单开关升压变换器(如SEPIC、Boost、准Z源、二次型)电压增益低和半导体器件电压应力大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SEPIC的外部升压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首先对所提变换器在电感电流连续导通模式和断续导通模式下的工作原理和稳态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并与其他新型拓扑进行性能对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外部升压网络的衍生拓扑。最后,通过搭建1台400 V/200 W的实验样机证明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所提变换器利用阻抗网络和开关电容单元构成的外部升压网络提升了SEPIC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并改善了半导体器件电压应力大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单端初级电感变换器 高增益 低电压应力 非隔离
下载PDF
新能源船用双向DC-DC控制系统设计
19
作者 李晖 王婷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12期14-17,共4页
为适应太阳能电池板昼夜输出电压变化较大的情况,保证母线上用电设备的电压稳定,设计一种新能源船用双向DC-DC控制系统。系统利用STM32作为主控芯片,主电路采用Buck-Boost拓扑结构,用隔离放大器采集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信号,电流电压信... 为适应太阳能电池板昼夜输出电压变化较大的情况,保证母线上用电设备的电压稳定,设计一种新能源船用双向DC-DC控制系统。系统利用STM32作为主控芯片,主电路采用Buck-Boost拓扑结构,用隔离放大器采集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信号,电流电压信号经过预处理再经STM32内部A/D转换后作为被控参数,控制程序分为软启动和正常运行两部分,测试结果证明,所设计系统满足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双向dc-dc 升降压
下载PDF
基于限流电抗器两侧特定频段暂态能量比的MTDC电网单端量保护方案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晓军 金小东 +2 位作者 刘迎迎 赵冠雄 刘亚东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有利于未来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而配置快速、可靠的保护方案是柔性直流技术发展的关键。基于直流电网等效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限流电抗器两侧电压特定频段暂态能量比差异性的单端量故障区域识别方法。该方法依据贝瑞...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有利于未来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而配置快速、可靠的保护方案是柔性直流技术发展的关键。基于直流电网等效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限流电抗器两侧电压特定频段暂态能量比差异性的单端量故障区域识别方法。该方法依据贝瑞隆等效模型计算出限流电抗器两侧电压比,通过广义S变换提取限流电抗器两侧特定频段电压,根据故障时正负极限流电抗器的电压幅值差的差异性实现故障选极。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分析出发生区内外故障时差异性明显,具备较强的耐过渡电阻与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 暂态能量比 单端量保护 线路保护 故障选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