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主义与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 被引量:5
1
作者 克冰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19-122,共4页
人文主义是基督教精神融合古希腊文化形成的对待人的态度。人文主义关注人,尊重人,肯定人的现世生活,但并不否定上帝,对抗宗教,排斥精神道德和正常的宗教生活。将"humanism"译作"人本主义"是错误的。莎士比亚戏剧... 人文主义是基督教精神融合古希腊文化形成的对待人的态度。人文主义关注人,尊重人,肯定人的现世生活,但并不否定上帝,对抗宗教,排斥精神道德和正常的宗教生活。将"humanism"译作"人本主义"是错误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人文主义表现出"乐观——失望——回归"的变化轨迹,但是始终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主义 莎士比亚 戏剧创作
下载PDF
李渔戏剧“宾白”论 被引量:1
2
作者 窦开虎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0-63,共4页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作为戏剧语言之一的宾白在剧本构成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创作中,“宾白”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李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和对家庭戏班悉心教诲的丰富经验,在理论上大力提高宾白在剧本中...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作为戏剧语言之一的宾白在剧本构成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创作中,“宾白”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李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和对家庭戏班悉心教诲的丰富经验,在理论上大力提高宾白在剧本中的地位、提出宾白创作中的几个标准以及对宾白创作的具体办法,形成了他的“宾白”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李渔 戏剧 宾白
下载PDF
狄德罗市民剧的美学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陆婧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2-44,共3页
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在戏剧理论方面突破了古典主义以来悲喜剧间的严格界限,创立了严肃喜剧———市民剧。市民剧要求表现自然、接近真实生活,"情境"说成为市民剧的核心美学概念。狄德罗市民剧理论具有... 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在戏剧理论方面突破了古典主义以来悲喜剧间的严格界限,创立了严肃喜剧———市民剧。市民剧要求表现自然、接近真实生活,"情境"说成为市民剧的核心美学概念。狄德罗市民剧理论具有深刻的美学意蕴,对后来戏剧理论和实践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尼·狄德罗 市民剧 情境说 理想范本
下载PDF
图形数据结构的研究
4
作者 应柏安 马柯 +1 位作者 王承武 程苏民 《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25-31,共7页
本文针对现有CAD系统的不足,提出了动态图形数据结构的概念及其构成原理,并从集合论的角度对动态图形数据结构进行了较精确的定义。在此图形数据结构基础上设计的交互式CAD系统可有效地解决图形识别和参数作图的问题,这为从根本上解决CA... 本文针对现有CAD系统的不足,提出了动态图形数据结构的概念及其构成原理,并从集合论的角度对动态图形数据结构进行了较精确的定义。在此图形数据结构基础上设计的交互式CAD系统可有效地解决图形识别和参数作图的问题,这为从根本上解决CAD与CAPP的集成以及使CAD具有理想的、高效的工作方式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图形 数据结构 图形识别 参数作图 CAD
下载PDF
斯丛狄、巴赫金与现代戏剧的“叙事性基本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英晖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9-146,共8页
萨拉扎克在对现代戏剧特征的描述中认为:斯丛狄承袭自布莱希特的"叙事化"概念不足取,宜用巴赫金的"小说化"取代之。然而,还原两概念在斯丛狄和巴赫金处的含义可发现它们的一致性:两者均指现代戏剧呈现出主(叙述者)... 萨拉扎克在对现代戏剧特征的描述中认为:斯丛狄承袭自布莱希特的"叙事化"概念不足取,宜用巴赫金的"小说化"取代之。然而,还原两概念在斯丛狄和巴赫金处的含义可发现它们的一致性:两者均指现代戏剧呈现出主(叙述者)客(叙述内容)对立的"叙事性基本结构","原生"、闭合、自足,也即"绝对"的drame在这个结构中成为受主体(叙述者)规定和支配的客体(叙述内容)。两概念具有高度凝练的概括力,于现代戏剧形形色色的创新中辨识出了共同的演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me 叙事化 小说化 叙事性基本结构
原文传递
文本的革命--索莱尔斯早期作品里的中国元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宇宁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91,共11页
菲利普·索莱尔斯是法国"如是派"的领袖人物,其写作风格虽几经转变,中国元素却贯穿始终。20世纪六七十年代,索莱尔斯发起了"文本的革命",进行了大量实验性的文学创作。成书于该时期的《戏》、《数》和《法》都... 菲利普·索莱尔斯是法国"如是派"的领袖人物,其写作风格虽几经转变,中国元素却贯穿始终。20世纪六七十年代,索莱尔斯发起了"文本的革命",进行了大量实验性的文学创作。成书于该时期的《戏》、《数》和《法》都出现了对汉字或中国文化的借用。本文以这3部作品为例,分析了索氏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方式,尝试解读"中国"在其写作实践和文学创新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莱尔斯 《如是》 汉字 中国文化 《戏》 《数》 《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