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政府立宪失败的原因剖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明燕飞 高亚洲 陈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2,共4页
1906年9月1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发布了"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晚清政府开始了从传统专制政体向现代立宪政体的转化,并希望通过立宪来解决执政危机。但是,在当时中国的国情下晚清政府立宪的失败是必然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 1906年9月1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发布了"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晚清政府开始了从传统专制政体向现代立宪政体的转化,并希望通过立宪来解决执政危机。但是,在当时中国的国情下晚清政府立宪的失败是必然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立宪缺乏根基从根本上决定了晚清政府立宪的失败;晚清政府的专制制度危机已经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来解决时代的挑战;晚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决定了满清权贵无法接受立宪的成功;晚清政府合法性的丧失已无法有效地整合社会力量以完成立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政府立宪根基 制度危机 权力结构 合法性危机
下载PDF
清末中学数学教科书发展及其特点 被引量:10
2
作者 代钦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119,共6页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施行以后,中学数学教科书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宏观上的新颖性、多元性和合作性。在微观的编排和数学符号的使用方面有以下几种形式:(1)竖排编写形式,数学符号全部是中国传统数学符号;(2)横竖混合...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施行以后,中学数学教科书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宏观上的新颖性、多元性和合作性。在微观的编排和数学符号的使用方面有以下几种形式:(1)竖排编写形式,数学符号全部是中国传统数学符号;(2)横竖混合编排形式,采用西方数学符号;(3)横排编写,采用中国传统数学符号;(4)采用西方数学教科书编排形式和数学符号。内容取舍方面有"删减与添加"和"参合与融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奏定学堂章程》 中学数学教科书
下载PDF
清末预备立宪的史实考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培田 陈金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81-88,共8页
清末预备立宪是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集团在内外交困时期为继续维持统治而被迫提起的。预备立宪的目的是使"皇位永固",让"外患渐轻",致"内乱可弭"。通过改官制、开办地方咨议局和中央资政院,清王朝封建专... 清末预备立宪是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集团在内外交困时期为继续维持统治而被迫提起的。预备立宪的目的是使"皇位永固",让"外患渐轻",致"内乱可弭"。通过改官制、开办地方咨议局和中央资政院,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集团拟定立宪日期,颁布意在继续维持封建专制统治的"钦定宪法大纲"和"重大信条",但并没有起到延缓其统治的作用,反而加速了封建专制王朝自身的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宪 清末 宪法
下载PDF
清末“预备立宪”新论 被引量:4
4
作者 贾孔会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9-73,77,共6页
清末立宪,是中国近代宪政史的开端。长期以来,人们对清末立宪存有许多不公正的认识,妨碍了对中国宪政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从清末"预备立宪"的种种改革措施及其实施效果来重新评价清末立宪的历史作用及地位。
关键词 清朝 行政体制 官制改革 咨议局 资政院 《钦定宪法大纲》 司法体制 预备立宪
下载PDF
清末几何作图教科书《最新中学教科书用器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彩云 代钦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2,共6页
几何作图是几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器画是清末几何作图的一种称谓.《最新中学教科书用器画》是"最新数学教科书"系列中的一套几何作图教科书,是《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实施后第一本严格按照学制编撰的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此... 几何作图是几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器画是清末几何作图的一种称谓.《最新中学教科书用器画》是"最新数学教科书"系列中的一套几何作图教科书,是《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实施后第一本严格按照学制编撰的中学几何作图教科书.此书由国人自编,从绪言、整体结构、编排理念、具体内容、名词术语等方面都反映出国人对几何作图教育的认识.在今天,几何作图教科书已不复存在,但几何作图依然是中小学数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新中学教科书用器画》 清末 几何作图 几何教育
下载PDF
宪法整合视野下的晚清立宪运动——兼论宪法整合功能发挥的基本条件 被引量:4
6
作者 金欣 《江汉学术》 2017年第4期89-96,共8页
在晚清时期,国家整合能力衰弱,社会极度分裂。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清廷开始实施新政和立宪。一部良好的宪法能推动国家整合和社会整合,因为宪法可以凝聚共识,容纳不同的价值,它构造的宪制能吸纳反对势力,把社会动员制度化,且整合到现有... 在晚清时期,国家整合能力衰弱,社会极度分裂。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清廷开始实施新政和立宪。一部良好的宪法能推动国家整合和社会整合,因为宪法可以凝聚共识,容纳不同的价值,它构造的宪制能吸纳反对势力,把社会动员制度化,且整合到现有的政治和社会框架内。但是晚清颁布的两部宪法性文件,一部缺乏整合效力,不能发挥国家整合和社会整合的作用,相反还激化了矛盾;另一部失去了宪法整合的时机。再加上其他因素,宪法整合失败,革命颠覆了国家,也就不可能在既有的政制框架内完成立宪。有整合效力的良好宪法和强弱适中的国家,是宪法能发挥国家整合和社会整合作用的两个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预备立宪 立宪派 社会整合 国家整合 宪法认同
下载PDF
清末君主立宪话语中的帝制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德鹏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3-10,共8页
君主立宪改革是清廷再造儒家思想的一次尝试,也是清廷翻新帝制传统的最后努力。在立宪求富强的语境下,清廷希望新宪法能实现政治的转型、统治权的合理化、新的规训秩序和国家的统一与强盛。1908年的《宪法大纲》甚至出现了将皇位变成一... 君主立宪改革是清廷再造儒家思想的一次尝试,也是清廷翻新帝制传统的最后努力。在立宪求富强的语境下,清廷希望新宪法能实现政治的转型、统治权的合理化、新的规训秩序和国家的统一与强盛。1908年的《宪法大纲》甚至出现了将皇位变成一个公共职位的趋势。同时,这部宪法也致力于创建新的官僚制度、将全体人民"民族化"、"公民化"以及实现皇权功能的法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皇权 宪法
下载PDF
百年中国宪法视野中的人民权利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韩亚光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5,共14页
百年中国宪法视野中人民权利的发展和变化,经历了异常曲折的道路:从晚清时代的无名无实,到民国时代的有名无实;从新中国初期的名实比较相符但尚在起步,到社会主义曲折发展过程中的名实不符或名实微弱,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名实日趋一致并... 百年中国宪法视野中人民权利的发展和变化,经历了异常曲折的道路:从晚清时代的无名无实,到民国时代的有名无实;从新中国初期的名实比较相符但尚在起步,到社会主义曲折发展过程中的名实不符或名实微弱,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名实日趋一致并不断巩固扩大。这些发展和变化,留下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中国人民实现和发展自己权利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人民权利 晚清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清末新政时期的政治参与论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黎俊祥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4-590,共7页
清末新政时期,以立宪派为主导的政治参与的迅速发展,是在新政的展开、新力量的诞生、社会危机加剧、清政府控制力削弱及民众政治意识的觉醒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政治参与以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在专制政体内... 清末新政时期,以立宪派为主导的政治参与的迅速发展,是在新政的展开、新力量的诞生、社会危机加剧、清政府控制力削弱及民众政治意识的觉醒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政治参与以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在专制政体内展开的,以舆论参与和政治接触为主;后期则发生在从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过渡时期,政治参与形式更为完备,规模扩大,对政局的影响力增强。新政时期的政治参与推动了政治变革、促进了民众政治意识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 政治参与 政治意识
下载PDF
试论晚清四川彩票总公司的设置及运行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6-91,共6页
本文根据所存留的相关档案资料,以四川彩票章程的规定、四川彩票总公司的机构设置为中心进行梳理介绍,凸现晚清彩票拟欲实现发行制度化的建构尝试,揭示中国近代彩票由简单、零星、无序逐渐走向制度化的过程。
关键词 晚清 彩票发行制度 四川彩票总公司 四川彩票章程
下载PDF
法国《人权宣言》在晚清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梦婧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50,共10页
法国《人权宣言》自晚清传入中国以来,受到士人的广泛关注,先后出现了不同版本的中文译本,为人们初识《人权宣言》奠定了基础。同时,《人权宣言》不仅对晚清士人人权思想与法律制度的塑造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更在晚清的新政、修律、... 法国《人权宣言》自晚清传入中国以来,受到士人的广泛关注,先后出现了不同版本的中文译本,为人们初识《人权宣言》奠定了基础。同时,《人权宣言》不仅对晚清士人人权思想与法律制度的塑造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更在晚清的新政、修律、预备立宪以及革命过程中被广泛运用。而它在晚清的影响与运用,都是极具价值和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人权宣言》 人权 宪法
下载PDF
“乙全本”不是“李汪宪草”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9,共12页
迟云飞在《清末预备立宪》研究中提出,资政院全宗中保存的"乙全本"就是清末制订的完整宪法草案"李汪宪草"。然而在《历史研究》发表的俞江的论文早已指出,两者不是同一文件。尚有种种证据表明,乙全本确实不是李汪... 迟云飞在《清末预备立宪》研究中提出,资政院全宗中保存的"乙全本"就是清末制订的完整宪法草案"李汪宪草"。然而在《历史研究》发表的俞江的论文早已指出,两者不是同一文件。尚有种种证据表明,乙全本确实不是李汪宪草。即使迟云飞判定乙全本是李汪宪草的"最重要的"证据,也并不可靠,相反,可以说明乙全本与李汪宪草在体例上不同,足证两者不是同一文件。从已有研究辨认出的关于李汪宪草的一些要素,可以作为今后进一步寻找这一文献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全本 李汪宪草 汪荣宝日记 预备立宪 制宪
下载PDF
晚清宪政改革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2年第6期19-24,共6页
发生于20世纪初期的晚清宪政改革运动是比戊戌变法更为深刻的一场政治大变革,这场政治改革风潮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的剧烈变化,它不仅促成辛亥革命的爆发,而且对整个20世纪的革命运动和政治变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晚清宪政改革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政治发展
下载PDF
清末宪政改革的现代化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洪涛 《甘肃理论学刊》 2005年第1期96-99,共4页
宪政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政治制度由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度过渡,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制度和政治生活中贯彻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并且取得了具体实效,是一次现代化性质的改革。
关键词 清末宪政改革 现代化 民主原则 法制原则
下载PDF
论清末法律渊源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命辉 《湘南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30-33,43,共5页
清末法律渊源,由于社会发展状况的明显差异,可以以清末法制变革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变革前,法律渊源以中国传统法律渊源为主,即律、例、会典、地方性法规、条约等正式渊源和习惯、判例、法律解释等非正式渊源。变革后,除已有法... 清末法律渊源,由于社会发展状况的明显差异,可以以清末法制变革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变革前,法律渊源以中国传统法律渊源为主,即律、例、会典、地方性法规、条约等正式渊源和习惯、判例、法律解释等非正式渊源。变革后,除已有法源外,从立法角度还初步形成了以宪法大纲为核心,包括宪法大纲、全国性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带资产阶级性质的近代法律渊源体系,从立法角度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律渊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渊源 宪法 法制变革 传统法律 判例 法律解释 立法 清末 体系 大纲
下载PDF
中国宪政发展历程之再审视——以《钦定宪法大纲》为切入点的分析
16
作者 刘向文 王圭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32,共6页
自晚清末年《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以来,中国宪政建设已经风风雨雨地走过了百余年发展历程。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在中国宪政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对其研究却遭到有意无意的"冷落"。反思和总结... 自晚清末年《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以来,中国宪政建设已经风风雨雨地走过了百余年发展历程。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在中国宪政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对其研究却遭到有意无意的"冷落"。反思和总结《钦定宪法大纲》酝酿、产生直至最后夭折的诱因和教训,无疑对中国当下法治事业和宪政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主要包括:认真对待宪法移植,实现宪法学的中国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营造宪政实施的社会环境条件,注意宪政实施过程中政府的推动作用,弘扬宪政主义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意蕴,密切关注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立宪 钦定宪法大纲 宪政建设 启示
下载PDF
论载泽对宪政知识的储备和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昉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1-46,共6页
载泽是满族亲贵集团中的重要成员。在清末立宪运动中,载泽曾奉命出国考察宪政,建议慈禧太后早日实行君主立宪,以中兴国运。宣统时期,载泽又转而反对立宪,明显保留意见。载泽在宪政问题上的前后变化实际上反映统治危机向皇室集团内部延... 载泽是满族亲贵集团中的重要成员。在清末立宪运动中,载泽曾奉命出国考察宪政,建议慈禧太后早日实行君主立宪,以中兴国运。宣统时期,载泽又转而反对立宪,明显保留意见。载泽在宪政问题上的前后变化实际上反映统治危机向皇室集团内部延伸的现象。年龄结构以青壮为主的满族亲贵集团最终在重重危机中退出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泽 晚清 满族亲贵 立宪运动
下载PDF
两张英藏晚清广州洪兵舆图成图时间再考——兼及舆图成图时间考证的“断限逼近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永华 《历史地理研究》 2020年第2期150-155,160,共7页
成图时间考证是传统舆图研究中最初步最重要的工作,本文利用"断限逼近法"重新考察两幅清代广州洪兵舆图的成图时间。通过对新发掘档案的梳理,判断将F.O.931/1079图的成图前限推至咸丰四年六月二十四日的结论尚不成立,而F.O.93... 成图时间考证是传统舆图研究中最初步最重要的工作,本文利用"断限逼近法"重新考察两幅清代广州洪兵舆图的成图时间。通过对新发掘档案的梳理,判断将F.O.931/1079图的成图前限推至咸丰四年六月二十四日的结论尚不成立,而F.O.931/1892图的成图断限则可由原来的八月三十日至九月初五日进一步推断为九月十一日至十二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军事舆图 成图时间 晚清 洪兵 断限逼近法
下载PDF
简评清末宪政——从宪政思想与运动维度
19
作者 柳砚涛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8,共5页
宪政是一种民主政治形态。清末改良派和清政府分别通过变法维新和预备立宪进行了宪政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学者们对这段历史的评价大多贬多褒少。客观地说,清末宪政运动有不少科学合理的因素,对其进行辨证分析,一则还历史以公正,二... 宪政是一种民主政治形态。清末改良派和清政府分别通过变法维新和预备立宪进行了宪政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学者们对这段历史的评价大多贬多褒少。客观地说,清末宪政运动有不少科学合理的因素,对其进行辨证分析,一则还历史以公正,二则对我国目前的宪政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变法维新 预备立宪
下载PDF
清末宪政编查馆的立宪困境与反思
20
作者 卢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对于宪政改革,就欧洲的历史经验而言,大多数现代宪政国家都是由绝对主义国家过渡而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也证明了这无论对于西方还是亚洲专制国家而言都是一条具有可行性的发展路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末立宪实质上也是走这样的道路... 对于宪政改革,就欧洲的历史经验而言,大多数现代宪政国家都是由绝对主义国家过渡而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也证明了这无论对于西方还是亚洲专制国家而言都是一条具有可行性的发展路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末立宪实质上也是走这样的道路。清廷成立宪政编查馆,为的是仿行宪政,统筹整个立宪改革,但该馆在立宪过程中却无法逾越如何在巩固君权的同时、又能对君权进行制度化约束并能维护君主权威的困境,这样的困境使得清末立宪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而这种困境的无解则可以从清廷对立宪与君权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传统中国君权的维系模式中去探求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宪政改革 宪政编查馆 立宪困境 君权宪法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