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driving force of water resource stress change based on the STIRPAT model:take Zhangye City as a case study 被引量:2
1
作者 Xia Tang XinYuan Wang Lei Fe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21年第4期337-348,共12页
A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has restricted local development in 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Zhangye City,located in a typical arid region of China.Our study quantified the... A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has restricted local development in 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Zhangye City,located in a typical arid region of China.Our study quantified the Water Resource Stress Index(WRSI)from 2003 to 2017 and examined the factors of population,urbanization level,GDP per capita,Engel coefficient,and water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DP by using the extended stochastic impact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 and technology(STIRPAT)model to find the key factors that impact WRSI of Zhangye City to relieve the pressure on water resources.The ridge regress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improve this model to eliminate multicollinearity problems.The WRSI system was developed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WR),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ater use(WU),and water environment stress(WE).Results show that the WRSI index has fallen from 0.81(2003)to 0.17(2017),with an average annual decreased rate of 9.8%.Moreover,the absolute values of normalized coeffici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Engel coefficient has the largest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increase WRSI with an elastic coefficient of 0.2709,followed by water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DP and population with elastic coefficients of 0.0971 and 0.0387,respectively.In contrast,the urbanization level and GDP per capita can decrease WRSI by−0.2449 and−0.089,respectively.The decline of WRSI was attributed to water-saving society construction which included the improvement of water saving technology and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planting structures.Furthermore,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evaluating the driving forces affecting WRSI by using the STIRPAT model and ridge regression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resource stress index STIRPAT model driving force analysis water scarcity
下载PDF
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明明 朱永楠 +2 位作者 赵勇 杨文静 樊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
为加深对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协同演变趋势的认识,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多维系统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05—2020年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因素归因分析法进行驱动力分... 为加深对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协同演变趋势的认识,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多维系统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05—2020年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因素归因分析法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从2005年的0.55增长到2020年的0.84,各地区耦合协调度从勉强协调发展水平过渡到中级协调发展水平,各子系统对耦合协调度上升的驱动分别经历了由粮食子系统到生态子系统再到水资源子系统主导的过程;能源子系统的贡献率虽然比较小,但是未来可能是各地区提升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多维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 耦合协调度 多因素归因分析 驱动力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能源碳排放驱动机制及脱钩水平分析——以东北三省为例
3
作者 吕洁华 吉静一 +1 位作者 李超 叶鑫怡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6,共8页
在中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背景下,选取2006-2020年东北三省面板数据,对其能源碳排放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基于Tapio脱钩指数、追赶脱钩模型考察东北三省脱钩状态和与标杆省份的发展差距。结果表明:(1)东北三省2006-2020年... 在中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背景下,选取2006-2020年东北三省面板数据,对其能源碳排放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基于Tapio脱钩指数、追赶脱钩模型考察东北三省脱钩状态和与标杆省份的发展差距。结果表明:(1)东北三省2006-2020年的能源碳排放总量先上升后下降,即呈倒“U”型曲线;东北三省能源碳排放量总体呈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的分异特征。(2)人均GDP和能源强度分别是促进和减缓东北三省能源碳排放的关键性因素。(3)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碳排放和经济发展已经逐渐脱钩,具备碳达峰的条件,辽宁省脱钩类型复杂,尚未实现脱钩。(4)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与标杆省份追赶脱钩类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能源碳排放 驱动机制 Tapio脱钩指数 追赶脱钩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上线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驱动因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丰搏 胡鹏 +3 位作者 闫龙 唐家璇 闫肖瑶 王玉莲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1,共7页
为评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上线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驱动因子,于2022年7月(汛期)和11月(非汛期)开展监测采样工作。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作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参数,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 为评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上线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驱动因子,于2022年7月(汛期)和11月(非汛期)开展监测采样工作。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作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参数,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水源区的结构,并对其进行多元排序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共采集45种大型底栖动物,隶属于4门5纲10目32科44属,其中优势种8种,所有优势物种出现频率均大于50%,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一致性较高;水源区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分别为4.01、1.68、0.61;多数采样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ABC曲线呈纠缠态势,其丰度和生物量累积百分比的差值面积在0附近波动,群落以小个头物种为主;优势种以耐污值低的敏感种类为主,说明河流几乎不受污染,水体清洁;pH值是影响水源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指数 ABC曲线 环境驱动因子
下载PDF
光伏蓄能恒温库系统数值模拟分析
5
作者 张海涛 赵松松 +2 位作者 刘斌 张强 戴泉玉 《制冷技术》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进一步降低热泵系统冬季能耗,减少恒温库能源消耗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光伏驱动蓄能型恒温库系统。基于TRNSYS仿真系统,构建了太阳能-热泵蓄能型热力耦合数学模型,对该恒温库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在新型光伏驱动... 为进一步降低热泵系统冬季能耗,减少恒温库能源消耗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光伏驱动蓄能型恒温库系统。基于TRNSYS仿真系统,构建了太阳能-热泵蓄能型热力耦合数学模型,对该恒温库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在新型光伏驱动蓄能型恒温库系统运行下,库内温度可以稳定维持在-2.0~3.7℃保持24 h,在稳定运行过程中热泵系统运行效率保持在3.0~4.0,系统平均性能系数(COPa)可以达到1.9,系统运行功率在0~0.7 kW,系统24 h累计制热量达到了18.0 kW·h,日平均累计消耗市电仅6.8 kW·h。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为节能型恒温库提供一种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驱动 蓄热水箱 数值模拟 蓄能
下载PDF
中国灰水足迹时空动态演进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程鹏 孙明东 宋晓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5-756,共12页
灰水足迹可从水量角度评价水环境污染程度,有助于实现水污染对水资源短缺影响的评估。中国是全球灰水足迹最大的国家,对中国灰水足迹进行全面准确核算,分析其时空动态演进特征,并准确识别其驱动因素,对缓解中国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灰水足迹可从水量角度评价水环境污染程度,有助于实现水污染对水资源短缺影响的评估。中国是全球灰水足迹最大的国家,对中国灰水足迹进行全面准确核算,分析其时空动态演进特征,并准确识别其驱动因素,对缓解中国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从农业(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工业及生活三方面全面计算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的灰水足迹,采用ArcGIS空间制图、核密度估计和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灰水足迹时空变化特征和动态演进趋势,采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探索中国灰水足迹时空动态演进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2011-2021年中国灰水足迹及其组成均呈下降趋势,工业灰水足迹下降的比例远大于农业灰水足迹和生活灰水足迹;除西藏、青海和新疆的灰水足迹实现了增长外,其余省域的灰水足迹均呈下降趋势,且各省灰水足迹及其组成的区域差异呈缩小态势。2)河南、山东和四川的灰水足迹一直位于全国前3位,而北京、天津、上海和海南均位于全国末位;灰水足迹标准差椭圆均呈现明显的“东北-西南”分布格局,且重心略微向西移动,中国灰水足迹的总体空间分布变化较小。3)GDP和人口数一直为中国及各省灰水足迹的正向驱动因素,而灰水足迹强度、人均灰水足迹和技术效应一直为灰水足迹的负向驱动因素;GDP对灰水足迹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灰水足迹强度对灰水足迹的降低作用最大。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及各省域制定针对性水污染管理措施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水足迹 时空动态演进 核密度估计 标准差椭圆 驱动因素 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水体指数的水体面积变化监测 被引量:1
7
作者 韩颖 王松妍 +1 位作者 崔磊 史功勋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以Landsat TM/OLI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水体指数提取方法,提取辽宁汤河水库水域面积信息,分析水域面积变化情况及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近二十年汤河水库水域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变化趋势,水库最南端面积变化最突出;气... 以Landsat TM/OLI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水体指数提取方法,提取辽宁汤河水库水域面积信息,分析水域面积变化情况及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近二十年汤河水库水域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变化趋势,水库最南端面积变化最突出;气象因素中的气温是影响水库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提取 水体指数 遥感 驱动因素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时空格局演变与驱动因素
8
作者 郭玮 胡西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7-445,共9页
[目的]探讨农业灰水足迹效率时空格局演变与驱动因素,为协同推进农业用水节约集约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实现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黄河流域9省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灰水足迹模型、泰尔指数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等研究... [目的]探讨农业灰水足迹效率时空格局演变与驱动因素,为协同推进农业用水节约集约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实现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黄河流域9省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灰水足迹模型、泰尔指数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等研究方法对2000—2021年农业灰水足迹效率进行测算,并探讨其时空演变格局和驱动因素。[结果]①2000—2021年黄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呈上升趋势,年均效率为0.2358元/m^(3),内蒙古效率最高为0.4670元/m^(3),青海效率最低为0.0263元/m^(3)。②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地区内部差距多年平均贡献率为80.11%,上游地区差距年均贡献率为75%,是造成黄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③黄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总效应为正向效应0.2024元/m^(3),耕地资源效应和农业环境效应分别是促进和抑制农业灰水足迹效率的主要因素,二者贡献值分别为0.4427和-0.4406元/m^(3)。④黄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效应可分为4种模式,不同模式地区提升农业灰水足迹效率的方式不同。[结论]黄河流域9省区应采用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优化农业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高强度使用,加强农业水环境治理,提升农业灰水足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灰水足迹 灰水足迹效率 泰尔指数 驱动因素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AI的电驱动系统的未来趋势与展望
9
作者 罗锋 龚循飞 +4 位作者 邓建明 廖程亮 于勤 樊华春 张萍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5期14-18,共5页
文章针对电驱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问题,基于人工智能(AI)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文章分析了电驱系统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分析了电驱系统的技术前景,从电机类型、控制策略、故障诊断等方面,探讨了未来技术发展和关键技术,并... 文章针对电驱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问题,基于人工智能(AI)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文章分析了电驱系统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分析了电驱系统的技术前景,从电机类型、控制策略、故障诊断等方面,探讨了未来技术发展和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基于AI的方法和建议。通过两个案例研究,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两种电机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实验台测试,验证了系统性能和优势。文章还分析了基于AI的电驱系统的政策环境和标准制定,并预测了未来几年内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AI在未来电驱系统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巨大,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电驱动系统 人工智能 技术创新 案例研究
下载PDF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压驱开发技术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勇 张世明 +5 位作者 曹小朋 吕琦 王建 刘海成 于春磊 孙红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71,共11页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资源量丰富,已动用地质储量9.4×10^(8)t,采出程度为13.3%,未动用储量2.1×10^(8)t,提高采收率及效益动用面临注不进、驱不动、波及差等诸多难题。为了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胜利油田攻关创新压驱技术。综...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资源量丰富,已动用地质储量9.4×10^(8)t,采出程度为13.3%,未动用储量2.1×10^(8)t,提高采收率及效益动用面临注不进、驱不动、波及差等诸多难题。为了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胜利油田攻关创新压驱技术。综合运用地质学、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等理论和方法,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形成了压驱油藏适应性评价标准、室内实验技术体系、油藏工程方案优化设计方法等技术系列,配套了分层压驱、组合缝网体积压裂、调驱等工艺技术。矿场试验表明,压驱能够快速补充地层能量,大幅度提高油井产能及采收率,2020年3月以来,低渗透油藏累积实施450个井组,累积注水量为1384×10^(4)m^(3),累积增油量为55.7×10^(4)t,压驱开发技术正逐步成为低渗透油藏主导开发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提高注水能力 压驱开发技术 能量补充 高压注水 压裂裂缝
下载PDF
自然和社会水循环的能量驱动机制及其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庆明 赵勇 +4 位作者 王浩 姜珊 朱永楠 何国华 马梦阳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15,共8页
为揭示流域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演变动力机制,基于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能耗过程解析,研究了能量输入与水循环通量的定量关系。在剖析能量驱动水循环的物理基础、科学内涵和驱动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水循环驱动能量和社会水循... 为揭示流域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演变动力机制,基于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能耗过程解析,研究了能量输入与水循环通量的定量关系。在剖析能量驱动水循环的物理基础、科学内涵和驱动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水循环驱动能量和社会水循环驱动能量的评价方法,并在包括海河流域在内的10个全国一级流域应用。结果表明:相变和位移是水循环运动的本质,不同能量对水循环驱动方式具有一致性,单位面积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驱动能量比能够反映人类对流域水循环的干扰程度;2020年10个一级流域中海河流域单位面积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驱动能量比最高(0.19),西南诸河流域最低(0.02),1980—2020年海河流域单位面积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驱动能量比平均为0.21;人工能量过度输入导致水循环加速是引发社会水系统失衡的主要原因,调控社会水循环输入能量是维系健康水循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 能量驱动 自然能量 人工能量 海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黄土高原NPP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江涛 杨永崇 杨梅焕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0,共9页
探究黄土高原人为扰动和自然条件作用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改进CASA模型定量估算黄土高原植被NPP;采用趋势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自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后... 探究黄土高原人为扰动和自然条件作用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改进CASA模型定量估算黄土高原植被NPP;采用趋势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自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后,黄土高原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植被NPP空间异质性显著,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黄土高原20年植被NPP均值为204.0 gC·m-2·a^(-1);呈波动增长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3.194 gC·m^(-2)·a^(-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PP存在较大差异,草地NPP总量最高,其次是耕地和林地。其中耕地面积2019年较2000年减少17943 km^(2),但NPP总量却同比增长9×10^(6)gC。降水是黄土高原的NPP变化的主导因子,其次是土地利用类型,且两者交互作用呈非线性增强。2000年后黄土高原NPP解释力最高的交互因子由降水和高程转为降水和土地利用类型,说明人为因子对黄土高原NPP的影响在逐年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探测器 CASA模型 地表水分指数 趋势分析 驱动力分析
下载PDF
中国水-能-粮资源适配格局动态演化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雨芩 张鹏鹏 +2 位作者 张力小 郝岩 李心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985-8997,共13页
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趋紧的背景下,定量分析“水-能”、“水-粮”资源空间适配格局及其动态演化趋势,可为不同地区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协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系统核算了2000—2019年中国内地30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与能源生产的蓝水... 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趋紧的背景下,定量分析“水-能”、“水-粮”资源空间适配格局及其动态演化趋势,可为不同地区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协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系统核算了2000—2019年中国内地30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与能源生产的蓝水足迹,运用基尼系数及不平衡指数等方法综合测度我国水-能-粮资源空间适配格局的演变过程,并从资源禀赋和生产结构两方面解析了资源错配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反映粮-水空间适配的基尼系数保持在0.35左右,而能-水基尼系数呈现U型变化(G=0.43—0.62),总体上能源生产与水资源的空间错配程度更严重。(2)粮食、能源与水资源错配区域均呈现“北Ⅰ型、南Ⅱ型”的分布格局。研究期内,Ⅰ型错配省份均由北部、东部沿海向西部地区扩展,如黑龙江能-水关系由强-Ⅰ型错配转至轻-Ⅱ型错配。(3)水资源禀赋变化和稻谷种植规模北移共同驱动粮-水空间错配格局的演化;除黑龙江受原油减产影响较大外,火电空间布局及蓝水足迹的西移对能-水错配格局起到决定性作用。(4)粮食与水资源适配关系主要由自然属性、经济效益和农业扶持政策决定,而能-水适配主要受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差异和环境政策影响。推进我国水-能-粮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亟需强化总体规划,优化空间布局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用水效率及加强区域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源-粮食 资源适配 基尼系数 不平衡指数 驱动因素
下载PDF
近二十年南四湖水环境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健 刘猛 +2 位作者 梁斐斐 齐云婷 张振成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3年第4期42-47,共6页
应用南四湖湖区2003—2022年水质监测资料,选取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5个主要水质参数,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进行南... 应用南四湖湖区2003—2022年水质监测资料,选取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5个主要水质参数,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进行南四湖污染状况演变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湖区污染指数呈逐年明显下降趋势,2011年后湖区水体达到III类水标准.南四湖各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呈平稳好转趋势,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入湖河流截污导流工程等措施使南四湖外源性污染物输入持续下降是南四湖水环境状况趋于改善的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水质 污染指数 演变趋势 驱动因素
下载PDF
Effect of driving cycles on energy efficiency of electric vehicles 被引量:2
15
作者 JI FenZhu XU LiCong WU ZhiXi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11期3168-3172,共5页
Based on several typical domestic and foreign driving cycles, the energy usage efficiency of the EVs-XL 2000 type electric vehicle (EV) is analyzed. The energy usage efficiency of EVs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elect... Based on several typical domestic and foreign driving cycles, the energy usage efficiency of the EVs-XL 2000 type electric vehicle (EV) is analyzed. The energy usage efficiency of EVs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electromotor efficiency are studied. The concepts of "interval usage percentage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exertion degree of energy efficiency" of electromotor are presented. The effects of driving cycl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unning status of electromotor and the efficiency are investi-gated. The efficiency of electromotor and the trend of average driving force at different driving cycles are discussed. The exertion degree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 total power train efficiency of the EVs-XL 2000 type electric vehicle at typical driving cycles are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driving cycle engenders a big influence on the exertion degree of electromotor energy efficiency at different driving cycles. Dissimilar driving cycles result in different efficiency distributions of electromotor, the control system as well as the average driving force and driving range are var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VEHICLES electromotor driving CYCLE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index
原文传递
近50a萨雷兹堰塞湖水域时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16
作者 洪永欣 邓晚倩 张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32,共8页
为全面了解萨雷兹湖水域的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运用归一化水体指数法与全局-局部分割阈值法自动提取近50 a萨雷兹湖的湖岸廓线研究其面积时序变化;并分析萨雷兹堰塞湖水域体量变化特征。揭示了萨雷兹堰塞湖水量变化驱动气象、入湖补给... 为全面了解萨雷兹湖水域的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运用归一化水体指数法与全局-局部分割阈值法自动提取近50 a萨雷兹湖的湖岸廓线研究其面积时序变化;并分析萨雷兹堰塞湖水域体量变化特征。揭示了萨雷兹堰塞湖水量变化驱动气象、入湖补给和冰川消融因素等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72-2018年萨雷兹湖水量总体变化波动上升,变化速率为0.012 km^(3)/a。2)萨雷兹湖所在区域降水量与蒸散量保持相对稳定,穆尔加布河径流补给量与萨雷兹湖水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3)萨雷兹湖流域每一年冰川消融量中有大于15.4%的比例贡献给穆尔加布河产流,影响萨雷兹湖水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变化 驱动因素 萨雷兹堰塞湖 防洪减灾 归一化水体指数法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田注采轮换能量补充联作技术运用与分析
17
作者 何跃 雷鸿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123-126,共4页
近年来海上平台注水能量补充工艺有效解决了油田开发中后期普遍存在产能递减快、压力亏空、增产难的问题。但稠油油藏开发中流动阻力大、采油转注水需动管柱作业,仍是制约油田实现增储上产及降本增效的重要因素。注采轮换能量补充联作... 近年来海上平台注水能量补充工艺有效解决了油田开发中后期普遍存在产能递减快、压力亏空、增产难的问题。但稠油油藏开发中流动阻力大、采油转注水需动管柱作业,仍是制约油田实现增储上产及降本增效的重要因素。注采轮换能量补充联作技术在实现分层注水或笼统注水的同时,可不动管柱实现注水层、水源层的单独生产及闭式注水,且利用深层地热水资源实现稠油热驱,提高地层及井筒流动性,提高采收率。本文主要介绍其设计原理、关键工具功能及参数优化、技术现场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轮换 联作 稠油热驱 双层油管 双管式测调注水工作筒 能量补充
下载PDF
实用存水率计算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聂仁仕 贾永禄 +3 位作者 霍进 陈伦俊 石国新 刘维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3-86,共4页
传统存水率和广义存水率各自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利用存水率这一指标不能对水驱油藏人工注水开发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根据存水率定义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新定义了注水存水率,从根本上解决了该问题,排除了除人工注水驱动能量外... 传统存水率和广义存水率各自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使得利用存水率这一指标不能对水驱油藏人工注水开发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根据存水率定义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新定义了注水存水率,从根本上解决了该问题,排除了除人工注水驱动能量外的其他驱动能量对存水率计算结果的影响,同时不用考虑层间水及油水同层共生水等对产出水的影响,可用于任何类型油藏的任一开发阶段。提出了水驱指数法和人工注水与天然水侵比例法2种新方法来计算注水存水率,并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相对差值都小于4%,该计算结果可为油藏实时的开发调整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水率 驱动能量 人工注水驱动指数 天然水驱动指数 采出程度
下载PDF
富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49
19
作者 袁伟 楼章华 田娟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针对富阳市水资源状况,建立了反映富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寻找出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自然支持力指标、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指标和社会生活水平指标的主要驱动因子,建立了相应... 针对富阳市水资源状况,建立了反映富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寻找出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自然支持力指标、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指标和社会生活水平指标的主要驱动因子,建立了相应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驱动因子的多元线形回归模型,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富阳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越来越弱。由此导致富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度也是在逐年下降的。因此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将是该地区加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主成分分析法 评价指标 主要驱动因子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油田水驱规律特征研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李丽丽 宋考平 +1 位作者 高丽 王朋珍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94,共4页
当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以后,在半对数坐标系下,油水相对渗透率比(Kro/Krw)与含水饱和度(Sw)的关系曲线直线段再次向下发生偏折,出现第二段直线段。在此基础上引进了二段直线法,即甲型水驱规律曲线在中高含水期及特高含水期各成直线段,可... 当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以后,在半对数坐标系下,油水相对渗透率比(Kro/Krw)与含水饱和度(Sw)的关系曲线直线段再次向下发生偏折,出现第二段直线段。在此基础上引进了二段直线法,即甲型水驱规律曲线在中高含水期及特高含水期各成直线段,可用于油藏开发预测和油田动态分析。通过对特高含水期采液指数、吸水指数和含水上升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发现实际的采液、吸水指数和含水上升速度因结构调整的对策不同,变化规律不同,对特高含水期水驱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水驱曲线 采液指数 吸水指数 含水上升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