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东地区秋播小黑麦茬后复种青贮玉米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宋谦 马淑梅 +3 位作者 张兰 余小亮 杨晓 杜文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145,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陇东地区与秋播小黑麦复种的青贮玉米品种,本试验连续2年对12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进行研究,以筛选出最佳适宜于秋播小黑麦复种的青贮玉米品种,从而为该区推广秋播小黑麦茬后复种青贮玉米“一年... 为筛选出适宜在陇东地区与秋播小黑麦复种的青贮玉米品种,本试验连续2年对12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进行研究,以筛选出最佳适宜于秋播小黑麦复种的青贮玉米品种,从而为该区推广秋播小黑麦茬后复种青贮玉米“一年两作”饲草高效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秋播小黑麦茬后复种禾玉36和北农青贮208的鲜草产量分别为74.83、72.58 t/hm2,干草产量分别为24.59、22.85 t/hm2,而且2个年份均能够表现出高产、稳产的优势。因此,禾玉36和北农青贮208可作为陇东地区秋播小黑麦复种生产优质饲草的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地区 复种 青贮玉米 农艺性状 草产量
下载PDF
甘肃省干旱山区甘草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学军 赵亚兰 +2 位作者 代立兰 牛元 余志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7-140,共4页
通过调研甘肃省榆中县北部干旱山区甘草产业生产现状,在分析甘草生产中种苗成本高、本土化育苗滞后、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匮乏、甘草加工工艺落后等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干旱山区甘草产业发展应加强新品种引进、开展本土化育苗和栽培... 通过调研甘肃省榆中县北部干旱山区甘草产业生产现状,在分析甘草生产中种苗成本高、本土化育苗滞后、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匮乏、甘草加工工艺落后等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干旱山区甘草产业发展应加强新品种引进、开展本土化育苗和栽培技术研究、提高机械化程度、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提升深加工能力、培育产品品牌效应等建议,为甘肃省干旱山区甘草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山区 甘草 产业现状 建议 甘肃
下载PDF
陇东旱塬特大干旱年份苜蓿、黄花菜与主要作物的抗旱性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晋小军 黄高宝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1-45,共5页
通过对镇原县特大干旱年份 ( 1 999年 9月 -2 0 0 0年 7月 )苜蓿Medicagosativa和黄花菜Hemerocalliscitri na生产力的实际测定 ,并与不同种植方式的当地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Triticumalstivum、玉米Zeamays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苜蓿和... 通过对镇原县特大干旱年份 ( 1 999年 9月 -2 0 0 0年 7月 )苜蓿Medicagosativa和黄花菜Hemerocalliscitri na生产力的实际测定 ,并与不同种植方式的当地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Triticumalstivum、玉米Zeamays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苜蓿和黄花菜在干旱年份抗旱性强、经济效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地区 旱塬 干旱年份 苜蓿 黄花菜 作物 抗旱性
下载PDF
陇东地区瓢虫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姜双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65,共3页
2002--2004年对陇东地区瓢虫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瓢虫1883头,经鉴定分属于4亚科19属35种。并采用Shannon-Wiener提出的多样性指数(H′)公式、Pielou提出的均匀度(E)公式及Simpson提出的优势度(C)公式,计算群落的多样性、均... 2002--2004年对陇东地区瓢虫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瓢虫1883头,经鉴定分属于4亚科19属35种。并采用Shannon-Wiener提出的多样性指数(H′)公式、Pielou提出的均匀度(E)公式及Simpson提出的优势度(C)公式,计算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生境及不同月份,陇东地区瓢虫群落的物种数目、多样性指数值、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值均有明显差异。这主要与瓢虫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多样性直接有关,另外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群落 多样性 陇东地区
下载PDF
马铃薯旱灾保险的理赔指数及保险费率研究——以陇东黄土高原区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振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0-135,共6页
在陇东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选取了庆城县、环县和华池县三个典型县份,在半干旱半湿润区选取了西峰区、崇信县和庄浪县三个典型县区。依据这些县区1981-2013年期间的历年降水量数据和马铃薯生产的实际单产数据,应用直线滑动平均法建立... 在陇东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选取了庆城县、环县和华池县三个典型县份,在半干旱半湿润区选取了西峰区、崇信县和庄浪县三个典型县区。依据这些县区1981-2013年期间的历年降水量数据和马铃薯生产的实际单产数据,应用直线滑动平均法建立趋势拟合方程,模拟出1981-2013年这些县区马铃薯生产的趋势单产产量,设计出马铃薯生产在不同降水量指数下的理赔指数。并根据这些县区不同降水量指数发生的频率和与之对应的灾损率,厘定出两种气候类型区马铃薯旱灾气象指数保险的纯保险费率,量化陇东黄土高原区马铃薯保险的个人投保费率和政府补贴标准。鉴于当前该区实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农户投保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调整、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旱灾保险 理赔指数 保险费率 陇东黄土高原区
下载PDF
甘肃半干旱区季节性干旱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红丽 张绪成 +3 位作者 于显枫 侯慧芝 方彦杰 马一凡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69-72,共4页
根据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市、平凉市和庆阳市1981—2010年共30 a的气象站数据,依据各季节各站点累积降水量平均值划分干旱等级,分析了甘肃半干旱区季节性干旱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特大干旱、严重干旱、轻度干旱、中度... 根据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市、平凉市和庆阳市1981—2010年共30 a的气象站数据,依据各季节各站点累积降水量平均值划分干旱等级,分析了甘肃半干旱区季节性干旱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特大干旱、严重干旱、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在甘肃半干旱区春季、夏季和秋季均有发生,其中春季以严重干旱和中度干旱为主,夏季以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为主,秋季以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季节性干旱 分布特征 甘肃省
下载PDF
清代甘肃陇东地区水旱灾害成因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雷兴鹤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06-112,共7页
水旱灾害是一种因气候异常而导致的灾害现象。清代甘肃陇东地区气候较为异常,水旱灾害频发,灾情之严重堪称历代之最,曾造成人员财产的巨大损失。究其原因,既与当时气候变化、地理条件本身不利的影响有关,又应归咎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 水旱灾害是一种因气候异常而导致的灾害现象。清代甘肃陇东地区气候较为异常,水旱灾害频发,灾情之严重堪称历代之最,曾造成人员财产的巨大损失。究其原因,既与当时气候变化、地理条件本身不利的影响有关,又应归咎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甚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此,在引用大量史料记载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清代陇东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状况,并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及生态因素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清代陇东地区水旱灾害的成因,以期对陇东地区水旱灾害的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甘肃陇东 水旱灾害
下载PDF
陇东旱塬区秋播小黑麦与青贮玉米的复种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晓 宋谦 +3 位作者 余小亮 赵海燕 马淑梅 杜文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127-2134,共8页
为筛选出陇东旱塬区秋播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青贮玉米(Zea mays)的适宜复种模式,本研究以3个小黑麦品系(C16、C27和C35)和黑饲麦(Secale ssp.)为前茬作物、青贮玉米品种(系)(丰贮1号、丰贮2号和敦青贮28号)为复种作物... 为筛选出陇东旱塬区秋播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青贮玉米(Zea mays)的适宜复种模式,本研究以3个小黑麦品系(C16、C27和C35)和黑饲麦(Secale ssp.)为前茬作物、青贮玉米品种(系)(丰贮1号、丰贮2号和敦青贮28号)为复种作物,在陇东旱塬区研究了秋播小黑麦与青贮玉米的复种效果。结果表明,前茬作物间,小黑麦品系C16的鲜草产量最高(45.20 t·hm^–2),显著高于黑饲麦和其他两个小黑麦品系;3个小黑麦品系的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黑饲麦,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黑饲麦,其中C27的CP含量最高(13.32%),ADF含量最低(30.93%),C35的NDF含量最低(46.64%)。复种作物间,丰贮2号青贮玉米品系的鲜草产量最高(51.16 t·hm^–2),CP含量显著高于敦青贮28号,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敦青贮28号。前茬作物×复种作物交互作用间,品系C16和丰贮2号交互作用间的鲜草产量(96.95 t·hm^–2)和蛋白质产量(8.61 t·hm^–2)均最高,复种效果最好。该复种模式在充分利用秋闲田、多生产一茬饲草的同时,可以实现草地轮作,并增加冬春季地表覆盖度,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可为陇东旱塬区秋播小黑麦/青贮玉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旱塬区 秋播小黑麦 青贮玉米 复种效果
下载PDF
陇东地区秋播小黑麦的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宋谦 余小亮 +4 位作者 马淑梅 杨晓 王纯喜 马秀丽 杜文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93,共4页
试验旨在筛选适宜在陇东地区种植的秋播小黑麦材料,试验连续2年对3个秋播小黑麦品种(C_(16)、C_(27)和C_(35))的株高、枝条数、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干物质消化率和相对饲料价值等指... 试验旨在筛选适宜在陇东地区种植的秋播小黑麦材料,试验连续2年对3个秋播小黑麦品种(C_(16)、C_(27)和C_(35))的株高、枝条数、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干物质消化率和相对饲料价值等指标进行了研究,以筛选出高产、稳产和营养价值高的品种。结果表明,小黑麦C_(16)在不同年份的鲜草、干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46.80、18.40 t/hm^(2),而且各品种的小黑麦的粗蛋白含量均在9.76%以上。研究表明,小黑麦C_(16)的草产量高且稳产性好,最适宜在陇东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地区 秋播小黑麦 草产量 营养价值
下载PDF
6个饲用黑麦新品系在陇东地区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谦 马淑梅 +5 位作者 张兰 余小亮 王纯喜 杨晓 杜文华 刘海波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8-112,共5页
试验为筛选出适宜在陇东地区种植的饲用黑麦新品系。试验测定6个饲用黑麦新品系(C_(12)、C_(13)、C_(14)、C_(15)、C_(32)和C_(39))的株高、枝条数、茎粗、叶片数、穗长、穗粗、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 试验为筛选出适宜在陇东地区种植的饲用黑麦新品系。试验测定6个饲用黑麦新品系(C_(12)、C_(13)、C_(14)、C_(15)、C_(32)和C_(39))的株高、枝条数、茎粗、叶片数、穗长、穗粗、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含量、干物质消化率(DMD)和相对饲喂价值(RFV)等指标,筛选适宜陇东地区种植的饲用黑麦新品系。结果显示:6个饲用黑麦新品系的鲜草产量介于38.05~41.75 t/hm^(2)之间,干草产量介于14.81~17.96 t/hm^(2)之间,其中鲜草产量以C_(39)最高,C_(15)居第2位,干草产量以C_(15)最高,C_(39)居第2位;CP含量以C_(14)最高,为10.76%,EE含量以C_(32)最高,为5.81%,DMD和RFV以C_(39)最高,分别为58.59%和83.05,NDF和ADF含量以C_(39)最低,分别为65.61%和38.93%。通过隶属函数法对饲用黑麦新品系的草产量和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6个饲用黑麦新品系在陇东地区的综合排序为C_(15)>C_(39)>C_(14)>C_(12)>C_(32)>C_(13)。研究表明,饲用黑麦新品系C_(15)和C_(39)适宜在陇东地区示范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黑麦 陇东地区 草产量 营养价值
下载PDF
陇东旱塬区饲用甜高粱品种的农艺性状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晓 赵海燕 +2 位作者 马淑梅 宋谦 刘陇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23-27,共5页
以筛选适宜在陇东旱塬区种植的高产饲用甜高粱品种为目的,引进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比较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以及刈割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参试甜高粱品种的农艺性状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大力士鲜草产量以最高,与大卡以外... 以筛选适宜在陇东旱塬区种植的高产饲用甜高粱品种为目的,引进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比较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以及刈割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参试甜高粱品种的农艺性状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大力士鲜草产量以最高,与大卡以外的其他4个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鲜草产量排序为大力士(80.27 t/hm^2)>大卡(71.37 t/hm^2)>牛魔王(64.53 t/hm^2)>海牛(64.42 t/hm^2)>绝佳(47.28 t/hm^2)>蒙农青饲4号(46.45 t/hm^2);干物质产量尽管差异较大,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刈割次数对干物质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刈割1次的产量(21.58 t/hm^2)高于刈割2次的产量(12.12 t/hm^2);刈割次数间鲜草产量的变化不显著(P>0.05);刈割次数与品种间具有交互作用,其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大力士刈割1次的鲜草产量为85.50 t/hm^2,干物质产量为30.99 t/hm^2,均高于其他品种刈割1次和2次的产量。综合分析,6个参试品种中草产量以大力士在刈割1次时表现最好,最适宜在陇东旱塬区种植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旱塬区 甜高粱品种 刈割次数 草产量
下载PDF
陇东旱塬区冬小麦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景东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8-224,共7页
以平凉43号冬小麦为试验材料,于2012—2014年在平凉市崆峒区草峰镇夏寨村进行全膜覆土穴播(A)、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B)、膜侧沟播(C)和不覆膜露地条播(CK)4种栽培方式对土壤水热及小麦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能够显著提高冬小麦出... 以平凉43号冬小麦为试验材料,于2012—2014年在平凉市崆峒区草峰镇夏寨村进行全膜覆土穴播(A)、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B)、膜侧沟播(C)和不覆膜露地条播(CK)4种栽培方式对土壤水热及小麦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能够显著提高冬小麦出苗至拔节期土壤含水量和地温,并对表层土壤含水量和地温影响大于深层土壤,土壤含水量处理A>B>C>CK,地温处理B>A>C>CK,A和B差异不明显,冬小麦抽穗期后各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和地温与对照相比提高不大,甚至小于对照;覆膜方式对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为处理A>B>C>CK,处理A、处理B和处理C的水分利用效率比CK分别提高83.75%,63.48%和41.31%;处理A、处理B和处理C的经济产量比CK分别增加了2 587.5、1 989.75 kg·hm^(-2)和1 617.0 kg·hm^(-2)。经方差分析,在1%水平下,处理A、处理B和处理C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产量与CK均有极显著的差异,且其各处理之间也有极显著的差异。综上所述,全膜覆土穴播是降雨资源高效利用和提高冬小麦产量的最佳覆膜方式,可在陇东旱塬区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覆膜方式 土壤水热 产量 陇东旱塬区
下载PDF
1950~2000年甘肃农作物受旱面积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朝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4-216,共3页
对1950~2000年甘肃省农作物受旱面积的年代际变化与同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事件年甘肃省干旱严重,农作物受旱面积大,在拉尼娜事件年甘肃省干旱轻,农作物受旱面积小;1950~2000年甘肃省农作物受旱面... 对1950~2000年甘肃省农作物受旱面积的年代际变化与同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事件年甘肃省干旱严重,农作物受旱面积大,在拉尼娜事件年甘肃省干旱轻,农作物受旱面积小;1950~2000年甘肃省农作物受旱面积,最大出现在1995年,最小出现在1964年,而1995和1964年分别出现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离厄尔尼诺事件强的年份时间越近,甘肃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越大,反之,离厄尔尼诺事件强的年份时间越远,或厄尔尼诺事件弱的年份,甘肃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越小;1950~2000年甘肃省农作物受旱面积有显著增加趋势,20世纪50年代受旱面积最小,90年代受旱面积最大;50年代农作物受旱面积在100万hm2的年份没有出现,90年代受旱面积在100万hm2的年份有6年;在每个年代的初期,甘肃省干旱几率最大,对干旱预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拉尼娜 受旱面积 甘肃省
下载PDF
甘肃省与东部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燕文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5期67-69,共3页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通过采用比较、访谈及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与广东、浙江等地区的普通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找出我省教育...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通过采用比较、访谈及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与广东、浙江等地区的普通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找出我省教育信息化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为推进我省教育信息化提供思路和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教育信息化 东部发达地区
下载PDF
不同灌溉水平下陇东冬小麦干旱脆弱性评估
15
作者 胡金鹏 金明 史培军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8-183,共6页
利用DSSAT-CERES-小麦模型模拟了陇东地区1961—2020年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潜在影响,通过构建干旱频率、干旱损失和灌溉水平之间的干旱脆弱性曲线,对陇东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的干旱损失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近60年陇东冬小麦生育期... 利用DSSAT-CERES-小麦模型模拟了陇东地区1961—2020年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潜在影响,通过构建干旱频率、干旱损失和灌溉水平之间的干旱脆弱性曲线,对陇东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的干旱损失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近60年陇东冬小麦生育期同时发生高强度、长历时的干旱事件较少,平均干旱历时可达4个月,月平均干旱强度达到中度干旱水平;在雨养无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生育期内水分亏缺总量达到150 mm,多年平均干旱损失率为31%,2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的干旱损失率分别达到28%,36%,42%;在满足25%、50%、75%需水量灌溉条件时,多年平均损失率分别下降到26%、19%、9%,其中75%需水量灌溉水平所带来的水生产效益最大,平均每1 mm水资源可以降低0.2%的干旱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特征 雨养农业区 冬小麦产量 DSSAT 干旱脆弱性曲线 甘肃陇东
下载PDF
甘肃旱作区玉米近40年干旱影响评估 被引量:16
16
作者 姚小英 吴丽 +2 位作者 田广旭 周忠文 吴婷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196,共5页
运用1971-2010年甘肃旱作玉米主产区降水资料及产量资料,分析了40年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干旱影响玉米产量的风险评估指数,对玉米不同时期不同等级干旱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春旱以陇东黄土高原及陇西黄土高原的定西出现频... 运用1971-2010年甘肃旱作玉米主产区降水资料及产量资料,分析了40年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干旱影响玉米产量的风险评估指数,对玉米不同时期不同等级干旱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春旱以陇东黄土高原及陇西黄土高原的定西出现频率最高,均在0.35次/年以上;徽成盆地及两江流域出现频率最少,为0.18次/年;初夏旱出现频次最高的地区为环县,为0.35次/年,最少为西峰、成县及秦安;伏旱出现频率最高地区为环县及麦积,最低为定西一带;秋旱出现频率最高为陇东黄土高原平凉一带,最低为陇南地区。各地干旱均以轻旱为主,其次为中旱。40年中,上世纪90年代干旱出现频次最多,80年代最少。进入21世纪,秋旱发生频次明显减少,春旱则有相对增多的趋势。玉米全生育期陇南地区受旱灾影响风险最小,种植保险率最高;其次为陇西黄土高原;陇东黄土高原种植保险程度最低,干旱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主产区 干旱灾害 评估
原文传递
甘肃河东玉米种植区春夏气象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因子关系 被引量:17
17
作者 季定民 张勃 +4 位作者 王东 马琼 张耀宗 赵一飞 Yousif Elnour Yagoub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47-1559,共13页
甘肃河东玉米种植区属于旱作雨养农业区,农作物生长主要依靠自然降水来维持,春夏干旱是影响该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利用河东地区13个气象站点1957—2012年气象资料,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从干旱趋势、周期、空间特征及其与环流... 甘肃河东玉米种植区属于旱作雨养农业区,农作物生长主要依靠自然降水来维持,春夏干旱是影响该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利用河东地区13个气象站点1957—2012年气象资料,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从干旱趋势、周期、空间特征及其与环流因子关系方面探讨近56 a来河东玉米种植区春夏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6 a河东玉米种植区春夏两季均呈干旱化趋势,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干旱呈加重趋势。干旱变化共经历了3个气候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春夏旱情较轻;80年代—90年代,夏旱较春旱严重;2000年以后,春旱较夏旱严重。干旱周期变化,春夏干旱周期分别为20 a和14 a,干旱周期性变化主要是受太阳黑子活动影响。春夏干旱发生频率在突变前后差异显著,低频区在突变后转为高频区,易旱区呈扩大状态。ENSO事件是影响该区春夏干旱发生的主要环流因子,尤其对夏旱影响最为显著。近20 a来ENSO事件增强是该区干旱事件不断加重的原因,ENSO暖事件爆发时,该区春夏趋于干旱,由湿向干转变;ENSO冷事件爆发,干旱则有所缓解,由干向湿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干旱 ENSO 甘肃河东 玉米种植区
原文传递
利用Sentinel-1A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时间序列监测陇东地区地面沉降变形 被引量:10
18
作者 魏聪敏 葛伟鹏 +1 位作者 邵延秀 吴东霖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4-872,共9页
基于覆盖陇东地区同一轨道的97景Sentinel-1A卫星影像,在ISCE和StaMPS数据处理平台上利用PS-InSAR技术进行叠加数据处理,获得研究区自2014年10月至2019年5月的年平均地表LOS向形变场,并对形变场结果进行二维网格滤波处理,获取沉降中心... 基于覆盖陇东地区同一轨道的97景Sentinel-1A卫星影像,在ISCE和StaMPS数据处理平台上利用PS-InSAR技术进行叠加数据处理,获得研究区自2014年10月至2019年5月的年平均地表LOS向形变场,并对形变场结果进行二维网格滤波处理,获取沉降中心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陇东地区主要存在两类形变,一类是由构造活动引起的地表形变,主要分布在海原断裂与六盘山东麓断裂转换区附近,跨海原断裂年平均形变约为1 mm/a,而六盘山东麓断裂附近断层无明显变形,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变形微弱;另一类则是由人类工业活动,如煤矿开采、地下水开采活动等导致的地表沉降,主要影响区域为华亭矿区和宁正矿区,均呈现漏斗状沉降形态,年均最大沉降分别约为8 mm/a和30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兵卫星Sentinel-1A 永久散射体雷达差分干涉技术 地表形变监测 陇东地区 矿区沉降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