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TMOSPHERIC HEATING SOURCE/SINK ANOMALIES OF ASIAN MONSOON AND FLOOD/DROUGHT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THE MEIYU PERIOD 被引量:3
1
作者 岑思弦 巩远发 +1 位作者 赖欣 彭亮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5年第4期352-360,共9页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a 30-year precipitation dataset of observed daily rainfall from 109 gauge stations are utilized in this paper.Using the REOF we analyz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1...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a 30-year precipitation dataset of observed daily rainfall from 109 gauge stations are utilized in this paper.Using the REOF we analyz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109 station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Meiyu periods from 1978 to 2007.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outh and north part.As a result,relationships between an atmospheric heating source(hereafter called <Q_1>) over the Asian region and the precipitation on the south and north side of Yangtze River in Meiyu periods were separately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The flood/drought to the north of Yangtze River(NYR) was mainly related to the <Q_1> over the East Asia summer monsoon region:when the <Q_1> over the Philippines through Western Pacific and the south China was weakened(strengthened),it would probably result in the flood(drought) in NYR;and the precipitation on the south side of Yangtze River(SYR)was related to the <Q_1> over the east Asia and Indian summer monsoon region:when the <Q_1> over the areas from south China to the northern East China Sea and Yellow Sea and south-eastern Japan was strengthened(weakened),and the <Q_1> over the areas from the Bay of Bengal to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as weakened(strengthened),it will lead to flood(drought) in SY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热带气象 大气科学 理论 方法
下载PDF
Extrem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the drought event in the whol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the midsummer of 2022
2
作者 Zhuo-Zhuo LYU Hui GAO +1 位作者 Rong GAO Ting DING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642-650,共9页
Due to their huge socio-economic impacts and complex formation causes,extreme and continuous drought events have become the focus and nodus of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In the midsummer(July-August)of 2022,a severe dro... Due to their huge socio-economic impacts and complex formation causes,extreme and continuous drought events have become the focus and nodus of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In the midsummer(July-August)of 2022,a severe drought event occurred in the whole Yangtze River Basin(YRB),China.During that period,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upper,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RB dropped over 40%less than the 1961-2021 climatic mean,which had never happened previously.Furthermore,the temperature was the highest during 1961-2022.The record-breaking magnitude of less rainfall and high temperature directly led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is extreme drought event.An atmospheric moisture budge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YRB midsummer rainfall anomaly was dominated by the anomalous powerful vertical moisture advection,which was derived from the strongest descending motion over the whole YRB in the 2022 midsummer during 1981-2022.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WPSH)during the midsummer remained stronger,more westward and lasted longer than the climatic mean.As a result,the whole YRB was controlled by a positive geopotential height centre.Further evidence revealed that the anomalous subtropical zonal flow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inducing the extreme descent over the YRB.Moreover,the anomalous upper-tropospheric easterly flow over the YRB in 2022 is the strongest during 1981-2022,modulating the generation of the unprecedented descent anomaly over the YRB.The likelihood that an integrated connection of severe drought in East Asia and flood in West Asia and northwestern South Asia would increase when the extremely strong easterly anomalies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emerged and induced descending adiabatic flow on the eastern sides of the Tibetan Plateau.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cientific insights into the predictability of extreme drought events and provide ways to improve predi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river basin Midsummer extreme drought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Zonal flow Water vapour budget Subtropical high
原文传递
基于多源数据的长江流域1982—2022年骤旱事件时空演变
3
作者 熊立华 李姝仪 查悉妮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7,共14页
骤发性干旱(简称骤旱)是一种突发性高且强度大的极端干旱现象,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长江流域骤旱频发,然而其骤旱时空演变格局及规律尚不明晰。本研究基于GLEAM、GLDAS和ERA5-Land数据,以标准化蒸发胁迫比及其... 骤发性干旱(简称骤旱)是一种突发性高且强度大的极端干旱现象,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长江流域骤旱频发,然而其骤旱时空演变格局及规律尚不明晰。本研究基于GLEAM、GLDAS和ERA5-Land数据,以标准化蒸发胁迫比及其变化值作为识别指标,开展1982—2022年长江流域骤旱识别,全面分析长江流域骤旱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并鉴于2022年旱情的严重性和特殊性,重点分析该年长江流域骤旱事件。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空间分布上,长江流域上游的金沙江水系和中下游的大型水库湖泊骤旱发生频率最高且强度最大;②在时间演变上,骤旱发生频率、平均持续时间和强度均在长江流域整体上呈现出非显著上升趋势,而有显著变化趋势的区域在2001年前后表现出明显的趋势反转现象;③2022年夏季受极端高温热浪影响,长江流域遭遇大规模骤旱事件,具有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且骤旱在空间上呈现出从上游向下游传递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骤旱 时空演变 多源数据 标准化蒸发胁迫比 长江流域
下载PDF
2022年长江上游流域严重干旱对三峡水电站水力发电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刘喆 王飞 +2 位作者 韩钦梅 姜璐 史培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7,共11页
利用三峡水电站精细化水文数据推算了高时间分辨率的发电量数据,量化了2022年长江上游流域严重干旱对三峡水电站水力发电的影响,并结合汇流区域气象站点降水量数据,分析了汇流区域气象干旱对三峡水电站水力发电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202... 利用三峡水电站精细化水文数据推算了高时间分辨率的发电量数据,量化了2022年长江上游流域严重干旱对三峡水电站水力发电的影响,并结合汇流区域气象站点降水量数据,分析了汇流区域气象干旱对三峡水电站水力发电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2022年三峡水电站水力发电量的减少主要集中在7—11月,该时期总水力发电量较正常情况减少了241.10亿kW·h(44.75%);其中,9月水力发电量减少幅度最大,水力发电量较正常情况减少了68.43亿kW·h(61.05%)。2022年三峡水电站汇流区域7—8月的气象干旱快速传导为水文干旱;同时,6—11月三峡水电站对发电量的调节能力变弱,水文干旱对发电量影响较强;三峡水电站汇流区域7—8月发生的气象干旱与防汛库容的要求,对水力发电均产生了较强影响,其“蓄丰补枯”作用的发挥也受到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严重干旱 三峡水电站 水力发电 长江上游流域
下载PDF
2022年长江流域不同类型干旱时空响应关系
5
作者 董蓉蓉 粟晓玲 +2 位作者 屈艳萍 姜田亮 吴海江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0,共10页
为研究2022年长江流域不同类型干旱的时空响应关系,基于三维时空聚类识别方法在月尺度下提取2022年长江流域气象、农业和水文干旱事件,在候尺度(5 d)下利用三类型干旱事件对匹配规则识别2022年长江流域存在时空联系的气象农业水文干旱... 为研究2022年长江流域不同类型干旱的时空响应关系,基于三维时空聚类识别方法在月尺度下提取2022年长江流域气象、农业和水文干旱事件,在候尺度(5 d)下利用三类型干旱事件对匹配规则识别2022年长江流域存在时空联系的气象农业水文干旱事件对,定量揭示各类型干旱之间的时空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三维时空聚类识别方法在月尺度下识别出历时大于2月的气象、农业和水文干旱事件分别为3、2和2场,能够清晰地刻画出各类型干旱在时空上的发生、发展、消亡过程;利用三类型干旱事件对匹配规则在候尺度下识别出2022年长江流域1场气象农业水文干旱事件对,即由气象和农业干旱事件共同引发的水文干旱事件,该场干旱事件对中各类型干旱事件迁移路径均为长江上游至中下游迁移,最终分别在湖北,重庆和湖北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干旱 聚类识别方法 干旱识别 时空响应 长江流域
下载PDF
1961~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复合极端事件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梅梅 高歌 +3 位作者 李莹 王国复 代潭龙 陈逸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0,共9页
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复合特征显著,给水资源、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等带来重大影响。基于1961~2022年长江流域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分析了长江流域极端高温、干旱以及高... 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复合特征显著,给水资源、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等带来重大影响。基于1961~2022年长江流域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分析了长江流域极端高温、干旱以及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长期趋势和相互关系,给出了基于频次、强度、持续时间和影响面积的综合危险性指数评估结果。研究表明:(1)四川盆地东部和长江中下游干流沿线及以南地区是2022年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相对影响最大的地区,同时上述地区也是高温干旱复合风险增加趋势显著的地区。(2)在局地复合事件持续时间增加以及上游复合事件风险增大的叠加作用影响下,长江中下游干流周边水文干旱风险可能增加。(3)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复合极端事件将变得更为极端,特别在四川盆地东部和长江流域东南部最为显著;高温事件增加是复合事件增加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干旱事件与高温关联;长江上、中游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高温事件强度对复合事件强度起主要贡献的年份明显增多。(4)从综合危险性来看,长江全流域强高温事件并发的年份较多,而严重干旱常在上、中、下游中的两个区域内发展演变;21世纪以来,6~10月发生高危险性高温干旱复合事件且影响范围覆盖长江全流域的有2006,2013,2019年和2022年。研究成果可为认识长江流域高温干旱复合极端事件规律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复合极端事件 气象干旱综合指数 综合风险评估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下载PDF
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过程及其影响评估 被引量:15
7
作者 夏智宏 刘敏 +3 位作者 秦鹏程 范进进 冯扬 赵小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8,共8页
2022年夏秋季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异常高温干旱事件,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广泛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利用最新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的气候特征,并采用区域性高温和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方法,评估了202... 2022年夏秋季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异常高温干旱事件,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广泛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利用最新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的气候特征,并采用区域性高温和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方法,评估了2022年区域性高温和干旱过程的综合强度及其影响。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最高、最低和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高温覆盖范围为1961年以来最广,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最强,达“特强”等级;2022年夏秋季长江流域干旱过程最大覆盖范围达全流域的94.5%,为1961年以来最广,过程期间累计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过程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最强,达“特强”等级。持续性异常高温干旱造成流域水电、航运、供水和居民生活受到显著影响,部分地区农作物减产,生态环境有所退化。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20 a来长江流域区域性高温和干旱事件具有显著的增多、增强以及同时发生的趋势,其影响呈现出系统性和复合型的新特点。未来流域水资源管理需重视气候变化风险,提高应对极端干旱与高温复合灾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高温过程 区域性干旱过程 综合强度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下载PDF
2022年长江流域夏秋旱特点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7
8
作者 屈艳萍 吕娟 +2 位作者 苏志诚 高辉 董蓉蓉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3期30-33,66,共5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态势,干旱灾害的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干旱灾害风险的复杂性、多变性也愈来愈显著。2022年,水资源相对丰沛的长江流域发生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影响波及流域...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态势,干旱灾害的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干旱灾害风险的复杂性、多变性也愈来愈显著。2022年,水资源相对丰沛的长江流域发生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影响波及流域农业生产、城乡供水、生态、航运、发电等诸多方面。在总结2022年长江流域旱情、旱灾特点的基础上,分析长江流域抗旱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及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抗旱减灾工作重点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2022 夏秋旱 旱情特点 抗旱减灾
下载PDF
2022年长江流域枯水应对与思考
9
作者 陈桂亚 张俊 张虎 《长江技术经济》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阐述了2022年长江流域枯水特点,流域水库群应对枯水调度以及2022年冬至2023年春期间的补水调度,提出了汛期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水资源利用,尤其是枯水年份或涝旱急转年份水库调度的方法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枯水旱情 水库调度 2022
下载PDF
2022年长江口夏季咸潮入侵及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玉琦 李铖 +2 位作者 刘安琪 吴伦宇 葛建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4,共8页
2022年长江流域降雨、干支流来水均严重偏少,江湖水位持续走低,发生了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流域性气象水文干旱。受此影响,2022年8月下旬长江河口就遭遇咸潮入侵,为有咸潮入侵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早,随后入侵增强并持续影响长江... 2022年长江流域降雨、干支流来水均严重偏少,江湖水位持续走低,发生了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流域性气象水文干旱。受此影响,2022年8月下旬长江河口就遭遇咸潮入侵,为有咸潮入侵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早,随后入侵增强并持续影响长江口。针对2022年长江口罕见的夏秋季节咸潮入侵事件,利用长江口岸基、浮标观测资料,分析了2022年洪季咸潮入侵的变化过程,并结合FVCOM咸潮入侵数值模型,量化分析径流、潮汐及台风事件对咸潮入侵的影响。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长江径流量为历史极低值,导致长江口咸潮入侵时间提前,入侵频率增加,上溯距离增大,河道北侧盐度显著高于南侧。在低径流情况下咸潮入侵呈现显著的涨落潮、大小周期性变化,其中小潮后期为盐度的快速上升期,大潮至中潮位为盐度缓慢下降时段。除此之外,持续的偏北风会有利于外海水体向海内输送,导致水位抬升,增强咸潮入侵。2022年9月在北向型台风“轩岚诺”和“南玛都”的影响下,随着涨潮流的作用,长江口咸潮入侵程度在9月21日达到最大,上溯至东风西沙水库北部约10 km处。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认识长江口咸潮入侵规律及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潮入侵 汛期 FVCOM 长江口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下载PDF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军 任宏昌 +1 位作者 王蒙 崔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5,共7页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事件。利用实况观测资料以及再分析数据对此次干旱过程进行特征分析,并探索其成因。结果表明: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总面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3.7%,为1961年以来第二少。进入7~8月高温迅速发展...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事件。利用实况观测资料以及再分析数据对此次干旱过程进行特征分析,并探索其成因。结果表明: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总面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3.7%,为1961年以来第二少。进入7~8月高温迅速发展,平均气温及高温日数均为历史同期最多。高温少雨导致长江流域干旱迅速发展,干旱日数普遍达20 d以上,中旱以上站点同样为历史最多。由于6月下旬南亚高压偏强,副热带高压北跳偏早,使得长江中下游梅汛期降水量偏少。7~8月长江流域长期处于强盛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北方冷空气无法南下,也不利于南方水汽在长江流域辐合。高压内部强烈的下沉运动使得流域出现长时间高温少雨。此外,晴热天气使得流域蒸发量显著加大,进一步加剧了长江流域的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面雨量 极端高温 南亚高压 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长江流域2022年高温干旱事件演变及历史对比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雨彤 侯爱中 +3 位作者 郝增超 张璇 付永硕 郝芳华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共9页
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定义了两类复合高温干旱事件(即气象干旱或农业干旱与高温同时发生的事件),对长江流域2022年春夏复合高温干旱事件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评估了其持续时间及覆盖面积等特... 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定义了两类复合高温干旱事件(即气象干旱或农业干旱与高温同时发生的事件),对长江流域2022年春夏复合高温干旱事件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评估了其持续时间及覆盖面积等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2022年复合高温干旱事件时间上自6月开始,8月最严重,9月有所缓解,空间上由中下游开始,然后扩大到全流域,9月又缩小至中下游地区;与流域历史典型事件相比,2022年夏季复合高温干旱事件的各特征值均为最大;1979—2022年期间,两类复合高温干旱事件7—8月份的特征值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本文结果可加深对流域复合高温干旱事件的认识,对于应对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气象干旱 农业干旱 高温 复合型极端事件
下载PDF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复合高温干旱事件的影响及应对 被引量:2
13
作者 郝增超 张璇 +1 位作者 郝芳华 付永硕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2,共7页
基于ERA5月尺度数据,分别计算干旱指标(SPI)和高温指标(STI),从复合型极端事件的角度分析了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复合高温干旱事件及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事件是长江流域1979年以来覆盖范围最广的复合高温干旱事件,导致水资源供给减少,... 基于ERA5月尺度数据,分别计算干旱指标(SPI)和高温指标(STI),从复合型极端事件的角度分析了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复合高温干旱事件及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事件是长江流域1979年以来覆盖范围最广的复合高温干旱事件,导致水资源供给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及民众健康,同时导致电力供需失衡,增加森林火灾风险;未来应在复合高温干旱事件的发生机制、联合监测和预测、影响评估、联合调度及适应性措施等方面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高温 复合型极端事件 气候变化 长江流域
下载PDF
2022年长江流域旱情遥感监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龙 宋文龙 +4 位作者 杨永民 李小涛 辛景峰 林胜杰 许佳欣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2期26-30,共5页
2022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持续高温少雨,江河来水偏少、水位持续走低,中小型水库蓄水不足,多地土壤缺墒。遥感技术能够高效、大范围对旱情进行监测评估。针对长江流域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地区旱情,基于... 2022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持续高温少雨,江河来水偏少、水位持续走低,中小型水库蓄水不足,多地土壤缺墒。遥感技术能够高效、大范围对旱情进行监测评估。针对长江流域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地区旱情,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及中国气象局数据,通过GEE(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云计算平台,利用降水距平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遥感旱情指数、遥感土壤水分、水体面积变化等数据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22年长江旱情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水量与土壤含水量均比往年平均值低30%以上,且旱情从长江上游快速蔓延至长江中下游。旱情导致长江流域来水剧减,其中鄱阳湖、洞庭湖在6—8月期间水体面积缩减40%以上。基于此次旱情,长江流域仍需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调度,从而提高应对此类高强度、长时间的旱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情监测 遥感 长江流域 GEE(Google Earth Engine)
下载PDF
应对2022年枯水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胜祥 张俊 +1 位作者 牛文静 张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2022年长江汛期来水特枯,针对2022~2023年长江枯季来水预测持续偏少,长江上游水库群2022年9月初蓄水量严重不足,枯水期抗旱保供水困难等问题,充分考虑特枯水条件下的调度约束,分阶段明确蓄水期、枯水期调度目标,研究并提出了保障长江流... 2022年长江汛期来水特枯,针对2022~2023年长江枯季来水预测持续偏少,长江上游水库群2022年9月初蓄水量严重不足,枯水期抗旱保供水困难等问题,充分考虑特枯水条件下的调度约束,分阶段明确蓄水期、枯水期调度目标,研究并提出了保障长江流域供水和航运等多目标需求的联合调度方案,并在实时调度中付诸实践。结果表明:以提出的联合调度方案为指导,2022年11月上旬长江上游水库群最大蓄水量495.9亿m^(3),取得了良好的蓄水成效;枯水期(12月至次年4月),长江上游水库群有能力实施联合补水调度维持三峡水库下泄流量在7000~7500 m^(3)/s,可基本保障长江中下游干流的供水、航运、发电、生态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群 联合调度 蓄水 补水 长江上游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下载PDF
2022年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补水调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静 张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1,42,共6页
2022年,长江流域遭受严重旱情。为缓解长江中下游严重枯水给供水、灌溉等用水需求带来的影响,保障流域粮食安全、供水安全,在水利部统一部署下,长江水利委员会同湖南、江西省水利厅分别于8月中旬和9月中旬实施了两次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 2022年,长江流域遭受严重旱情。为缓解长江中下游严重枯水给供水、灌溉等用水需求带来的影响,保障流域粮食安全、供水安全,在水利部统一部署下,长江水利委员会同湖南、江西省水利厅分别于8月中旬和9月中旬实施了两次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保秋粮丰收补水调度。在分析长江中下游用水需求、前期水库群蓄水及调度情况和来水预测的基础上,确定了调度长江上游、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水库群的抗旱补水方案,两次专项行动分别补水35.7亿,25.9亿m^(3)。根据2022年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补水调度实践,提出了存在干旱预报能力有待提升、旱区用水需求掌握不够精准、抗旱补水调度规则体系有待建立和抗旱调度基础研究有待深入等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群 补水调度 抗旱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下载PDF
基于Copula的2022年长江流域极端干旱重现期研究
17
作者 张洁祥 吕娟 +2 位作者 张学君 屈艳萍 冯爱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39,共8页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了史上罕见的高温干旱事件,给农业、生态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利用1961~2022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夏季高温少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Copula函数的多变量风险评估方法,对此...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了史上罕见的高温干旱事件,给农业、生态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利用1961~2022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夏季高温少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Copula函数的多变量风险评估方法,对此次高温复合型干旱事件的重现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147.5%,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一位,且高温发展严重区域与降雨量偏少区域高度重合。基于Copula函数联合重现期的分析显示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干旱超过100a一遇,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极端的干旱;而只考虑降水或者高温的单变量重现期分析将此次干旱事件定义为30a或者60a一遇,难以合理描述此类复合型灾害的发生风险。从空间看,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干旱在上、中、下游的联合重现期分别为100,75,55a一遇。针对日益频发的复合型极端事件,未来风险评估需考虑两个或多个变量极端状况的同期叠加效应,这对于科学把握灾害的极端性及其风险影响、及时制定抗旱减灾措施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现期 极端干旱 COPULA函数 复合型事件 高温少雨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下载PDF
2022年江苏省长江流域抗旱实践及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如春 王子建 +1 位作者 宋峰 冯胜男 《水利水电快报》 2023年第2期12-16,共5页
2022年江苏省长江流域遭遇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形成夏秋冬三季连旱。基于江苏省长江流域汛期降雨量和特征水位资料,详细分析了2022年7月以来高温和降水的气候特征,复盘了抗旱保供措施。利用气象、水文相关参数和区域干旱过程的... 2022年江苏省长江流域遭遇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形成夏秋冬三季连旱。基于江苏省长江流域汛期降雨量和特征水位资料,详细分析了2022年7月以来高温和降水的气候特征,复盘了抗旱保供措施。利用气象、水文相关参数和区域干旱过程的分析,对旱情进行了监测和评估。通过对抗旱救灾的调度决策及防御措施进行准确、及时、全面跟踪,提出了以完善工程体系、提升预警预报、开展精准调度、建设水文站网为重点的抗旱保供工作改进方向,为抗旱工作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旱情特征 抗旱保供 精准调度 2022年干旱 长江流域 江苏省
下载PDF
2022年长江上游流域夏季干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19
作者 高雅琦 肖莺 +2 位作者 秦鹏程 熊开国 刘敏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3期12-17,共6页
基于1981—2022年夏季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资料,分析了长江上游夏季干旱的气候特征,利用全球再分析资料和环流指数监测资料,从Rossby波传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和水汽输送3个方面分析了干旱期间的环流特征。结果表... 基于1981—2022年夏季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资料,分析了长江上游夏季干旱的气候特征,利用全球再分析资料和环流指数监测资料,从Rossby波传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和水汽输送3个方面分析了干旱期间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夏季干旱事件发生频率为3~4次/10 a,环流特征表现为干旱期间欧亚地区对流层中高层呈“正—负—正”的波列,异常中心分别位于欧洲北部地区,巴尔喀斯湖附近及我国大部地区。中高纬度扰动在沿西风带向东传播时,没有出现在东亚向东南方向传播的特征,造成冷空气活动位置偏北,很难影响到长江上游。副热带的西太副高偏强偏西和偏小偏东,长江上游都可能出现干旱。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弱,南海水汽输送经过长江流域进入更北地区,导致长江上游处在水汽辐散区,不利于流域降水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气象干旱 大气环流 2022
下载PDF
Role of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n a Compound Drought and Heat Event over the Middle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during Midsummer 2018
20
作者 Chuhan LU Yichen SHEN +2 位作者 Yonghua LI Bo XIANG Yujing QIN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2年第4期643-657,共15页
In late July 2018, a compound drought and heat event(CDHE) occurred in the middle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MYRB) and caused great damage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CDHE over the MYRB has been documented to be link... In late July 2018, a compound drought and heat event(CDHE) occurred in the middle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MYRB) and caused great damage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CDHE over the MYRB has been documented to be linked with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s(ISO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However, specific roles of different ISO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DHE cannot be separated in the observational analysis. By using partial lateral forcing experiments driven by ISO in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 model, we found that the midlatitude ISO generated by a westerly wave train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heatwave and drought event in the northern MYRB, causing a regional average temperature rise of 1.65°C and intensification of drought over23.49% of the MYRB area. On the other hand, the ISO associated with the Pacific-Japan(PJ)-like teleconnection wave train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induced a more pronounced impact on the event, causing an average temperature rise of 2.44°C, intensifying drought over 29.62% of the MYRB area. The MYRB was mainly affected by northward warm advection driven by the westward extension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CDHE development. In the late period, becaus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eep positive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through the troposphere leading to intensive local subsidence, there was a remarkable temperature rise and moisture decrease in the MYRB. The results will facilitat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ccurrence of CDHE and provide empirical precursory signals for subseasonal forecast of CD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 lateral forcing experiment compound drought and heat event 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MCI) middle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MYR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