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ponse of remotely sens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Deviation Index to the 2006 Drought of eastern Sichuan Basin 被引量:5
1
作者 ZHANG WenJiang1, LU QiFeng2, GAO ZhiQiang3 & PENG Jian4 1 School of Water Resource and Hydropower,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China 2 National Satellite Meteorological Center,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 +1 位作者 3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4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5期748-758,共11页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droughts in last century occurred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in the summer of 2006 (hereinafter called the Drought). The response of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boarding...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droughts in last century occurred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 in the summer of 2006 (hereinafter called the Drought). The response of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boarding on NASA satellites of Terra and Aqua) to the Drought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reach one practicable monitoring solution for regional soil moisture. Temporal process and spatial extension of the Drought were firstly estimated with ground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s. Then, for the whole region of Sichuan and Chongqing, the remotely sens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 dex (NDWI) for the summers of 2001―2006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8-day composite MODIS products, which were further used to construct a new water index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Deviation Index, NDWDI) to examine the sensitivity of remote sensing in the Drought.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NDWDI is more sensitive to regional drought than other absolute-soil-moisture-based indices. With the new index, the study extracted th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006 Drought, and explored its developing and withdrawing processes, which agreed with related statistics. Compared with ground method of drought observation, the NDWDI-based remote sensing solution of this paper is more pref- erable and practicable in that the local soil properties of water consumption and supply are implicitly taken into account, and the spatial representativity limit of ground observation is circumvented to a degree as satellite remotely senses the earth surface in a way of two-dimensional pixel matrix. So, the NDWDI-based method can be used to monitor regional soil water stress situation more practically and effici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huan basin drought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Deviation index RESPONSE of remote sensing regional scale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干旱动态评估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田宏 徐崇浩 +1 位作者 彭骏 陈文秀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15,共5页
在仔细分析干旱灾害物理成因基础上,围绕定量化和实时化这一核心,根据土壤水分盈亏原理,建立了具有清晰的物理意义的干旱动态评估指标。经检验,该方法符合实际,简便可行。
关键词 干旱指标 动态评估 四川盆地 盆地
下载PDF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四川伏旱遥感监测与影响评估 被引量:45
3
作者 张顺谦 卿清涛 +1 位作者 侯美亭 冯建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1-146,F0004,共7页
利用2006年7~8月的NOAA/AVHRR数据,依据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对2006年四川伏旱进行监测与评估.采用了干旱监测合成滤云新技术,分析了Ts-NDVI特征空间属性和TVDI指数干旱监测能力,提出了四川伏旱TVDI计算模型、分级标准、和影响评... 利用2006年7~8月的NOAA/AVHRR数据,依据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对2006年四川伏旱进行监测与评估.采用了干旱监测合成滤云新技术,分析了Ts-NDVI特征空间属性和TVDI指数干旱监测能力,提出了四川伏旱TVDI计算模型、分级标准、和影响评估方法,结果表明:1)按最大地表温度原则得到的旬合成数据比按最大植被指数原则得到的旬合成数据具有更强的旱情监测能力;2)在Ts-NDVI特征空间中当NDVI较小时干湿边几乎同为水平直线,两者相差约45℃;3)TVDI指数因其大小不同而对旱情的监测能力也不一样,较小时说明没有干旱发生,较大时则一定有干旱发生,中间段对干旱的监测具有不确定性;4)2006年四川伏旱遥感监测与气候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农作物受旱面积与饮水困难人口数估算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TVDI指数 遥感监测 影响评估 四川
下载PDF
基于湿润指数的四川盆地农业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金建 张菡 +1 位作者 王锐婷 张玉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6,共8页
采用四川盆地89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实测气象资料,计算了各站历年各季的湿润指数,并利用湿润指数,分析了四川盆地的农业干旱发生频率、发生范围及发生强度变化特征,并以2006年川渝特大干旱过程为例探讨了湿润指数对四川盆地农业干旱... 采用四川盆地89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实测气象资料,计算了各站历年各季的湿润指数,并利用湿润指数,分析了四川盆地的农业干旱发生频率、发生范围及发生强度变化特征,并以2006年川渝特大干旱过程为例探讨了湿润指数对四川盆地农业干旱评价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湿润指数评价农业干旱是可行的;各季农业干旱中春旱发生最为频繁,夏旱次之,伏旱最少;春旱发生范围最广,伏旱最小;干旱平均强度,以春旱强度最高,夏旱次之,伏旱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农业干旱 湿润指数
下载PDF
四川盆地水稻不同生育期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琰琰 张玉芳 +3 位作者 王明田 陈超 潘学标 周雪慧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8-244,共7页
将四川盆地按地理地貌类型及水稻种植区划分为5个区域即盆南、盆中、盆西、盆周和盆东,基于区内102个县(市)气象台站1980-2014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及32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水稻生育期资料,利用干旱评估指标分析四川盆地水稻各生育期干旱... 将四川盆地按地理地貌类型及水稻种植区划分为5个区域即盆南、盆中、盆西、盆周和盆东,基于区内102个县(市)气象台站1980-2014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及32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水稻生育期资料,利用干旱评估指标分析四川盆地水稻各生育期干旱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分蘖期干旱频率在盆中及盆南部分区域高达90%以上;分蘖-拔节期及拔节-孕穗期干旱频率也相对较高,大部地区集中在50%~90%;水稻孕穗-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的干旱发生频率与其它生育期相比较低,孕穗-抽穗期干旱发生频率除盆西部分区域、盆中及盆东北局部在70%~84%以外,其余大部在50%左右;抽穗-成熟期干旱发生频率大部分在5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水稻 干旱评估指数
下载PDF
基于SPEI的四川省盆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菡 张喜亮 +2 位作者 李金建 王明田 麻泽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2-250,256,共10页
基于四川省盆地区1961-2012年57个台站逐月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盆地区近52 a季节性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论表明,(1)在季节性增暖和少雨趋势协同作用下,盆地农区春夏秋冬四季干旱化加剧,... 基于四川省盆地区1961-2012年57个台站逐月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盆地区近52 a季节性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论表明,(1)在季节性增暖和少雨趋势协同作用下,盆地农区春夏秋冬四季干旱化加剧,其中秋季增温率达0.154℃·10 a^(-1),且降水以15.22 mm·10 a^(-1)的速率减少,干旱化趋势在四季中最为显著。(2)对比不同等级的干旱,秋季中旱站次的增加趋势最为突出;从1990 s后期开始春夏秋冬四季重旱和特旱站次大体上呈增加趋势,极端干旱灾害影响扩大。(3)四季盆地区域干湿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盆西平丘区、盆中丘陵区和部分盆南缓丘区是季节性干旱化倾向较为明显、干旱影响面积较大的地区,需要加强防灾减灾措施,以规避干旱事件增多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干旱 SPEI指数 时空分布 四川省盆地区
下载PDF
夏季南亚高压与川渝地区降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陈永仁 李跃清 +1 位作者 王春国 邓荣耀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9-548,共10页
利用我国160个测站中川渝地区的代表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盛夏川渝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川渝降水变化存在与南亚高压相适应的时间尺度,即准5年尺度、准10年尺度。在准5年尺度上,20世... 利用我国160个测站中川渝地区的代表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盛夏川渝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川渝降水变化存在与南亚高压相适应的时间尺度,即准5年尺度、准10年尺度。在准5年尺度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南亚高压东西振荡表现的位相与盆地东部降水变化位相相反,与盆地西部降水变化呈正位相,90年代末期以后与川渝地区降水变化位相趋势一致,但与四川西部高原降水的位相关系对应不明显。在年代际尺度,川渝盆地东、西部和川西高原三地降水变化存在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相一致的位相,说明年代际尺度变化中,当南亚高压长期表现为东伸模态,川渝降水呈总体偏多趋势。同时,川渝地区的降水变化与100hPa上高压两侧及中低层四川上空风场变化有显著的遥相关,在"东涝西旱"年份,南亚高压16800 gpm线位于四川与重庆交界上空,在"西涝东旱"年份,南亚高压16800 gpm线位于湖北西部上空,在两地降水差异显著年,南亚高压东西振荡主要表现在川渝盆地上空摆动,用16800 gpm线定义的东西振荡指数对认识川渝地区降水异常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降水 南亚高压 东伸指数 东涝(旱)西旱(涝)
下载PDF
条件植被指数在海河流域干旱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少华 严登华 +3 位作者 李传哲 翁白莎 李蒙 何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共4页
鉴于海河流域干旱问题突出,根据2001-2013年MODIS的NNDVI数据构建了条件植被指标(VVCI)对海河流域进行月尺度干旱评价,并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SPI)和河北省农业干旱受灾面积(AADAA)资料与其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海河... 鉴于海河流域干旱问题突出,根据2001-2013年MODIS的NNDVI数据构建了条件植被指标(VVCI)对海河流域进行月尺度干旱评价,并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SPI)和河北省农业干旱受灾面积(AADAA)资料与其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海河流域近13年干旱特征。结果表明,VVCI指标较传统的SSPI指标在海河流域具有更好的适用性;海河流域整体干旱呈减缓趋势,而平原区白洋淀平原和子牙河平原的干旱均呈加剧趋势;3-6月和10-12月是海河流域干旱易发期,表明海河流域冬小麦受干旱影响的风险较大,尤其是春旱问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植被指数 标准化降水指数 干旱评价 海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MODIS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在四川盆地盛夏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鑫 陈东东 李金建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5年第2期46-51,共6页
基于卫星资料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已被广泛应用于干旱监测,地表温度依赖于海拔高度,在地形复杂的四川省,如何将该指数更好的应用到业务干旱监测中,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MODIS数据,分析四川盆地2014年7月12~27日平均地表温度、... 基于卫星资料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已被广泛应用于干旱监测,地表温度依赖于海拔高度,在地形复杂的四川省,如何将该指数更好的应用到业务干旱监测中,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MODIS数据,分析四川盆地2014年7月12~27日平均地表温度、植被指数、TVDI和100站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并对比了它们之间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TVDI的空间分布主要由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决定,TVDI不仅可用于监测四川盆地较大范围的干旱状况,也可用于监测局地的干旱状况。当前自动站土壤湿度观测值与TVDI之间在有限点上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如何对TVDI进行干旱分级仍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干旱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冬小麦干旱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玉芳 王明田 王素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154-10155,10329,共3页
针对四川省作物干旱监测业务服务需求,选择能够充分反映作物不同生育期干旱程度并容易获得的多个因子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工作经验进行细微调整,构建冬小麦干旱综合监测预警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川盆地冬... 针对四川省作物干旱监测业务服务需求,选择能够充分反映作物不同生育期干旱程度并容易获得的多个因子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工作经验进行细微调整,构建冬小麦干旱综合监测预警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川盆地冬小麦干旱监测预警系统,实现逐日监测预测并输出图形。模型有利于对盆地小麦旱情进行综合判断,检验效果良好,可在业务中逐步完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亏缺 综合指标 小麦干旱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水稻干旱监测评估模型研究及在川中丘陵区的应用
11
作者 刘琰琰 张玉芳 +1 位作者 王明田 周雪惠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317-322,共6页
干旱是影响四川省水稻生产最突出的气象灾害,川中丘陵区为四川省常年干旱发生较重区域。为分析评价川中丘陵区水稻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发生规律,结合水稻干旱评估模型,利用四川省川中丘陵区水稻种植33个市县气象台站53年逐日气象资料... 干旱是影响四川省水稻生产最突出的气象灾害,川中丘陵区为四川省常年干旱发生较重区域。为分析评价川中丘陵区水稻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发生规律,结合水稻干旱评估模型,利用四川省川中丘陵区水稻种植33个市县气象台站53年逐日气象资料及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近33年水稻生育期资料,采用新的水稻干旱评估指标计算川中丘陵区水稻干旱发生频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选取不同区域典型站点分析需水关键期水稻干旱评估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水稻全生育期干旱频率在60.5%~94.3%,孕穗期发生中旱以上频率高达50.3%,重旱一般出现在水稻的分蘖-拔节期达25%;水稻从孕穗-抽穗期(7月下旬)川中丘陵区的北部及南部大部地方干旱发生频率〈60%,川中丘陵区的中部部分区域干旱频率〉70%;孕穗-抽穗期各代表站的水稻干旱评估指数(I)值变化:20世纪60年代末期,70年代中期,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到00年代初期干旱较重,近几年干旱有变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干旱评估 川中丘陵区 水稻 指数 频率
下载PDF
经济学视阈下极端旱涝事件分析——以四川盆地近50年夏季气候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楚瑶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1-83,共3页
四川盆地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其气候湿润,地势多变,是中国五大的粮食产业基地之一。通过标准化降水指数法对逐日降水量进行处理发现,50年间盆地夏季期间极端干旱频次呈上涨趋势,空间分布呈现出由局部向整体蔓延的势态;而极端洪涝发生频次... 四川盆地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其气候湿润,地势多变,是中国五大的粮食产业基地之一。通过标准化降水指数法对逐日降水量进行处理发现,50年间盆地夏季期间极端干旱频次呈上涨趋势,空间分布呈现出由局部向整体蔓延的势态;而极端洪涝发生频次基本保持不变,分布基本覆盖整个盆地地区,但是近些年发生强度大幅增加,盆地东部洪涝存在明显20年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旱涝 经济学 标准降水指数 防灾减灾
下载PDF
基于CI指数的四川盆地春季干旱时空演变分析
13
作者 付冶怡 安彤彤 李金建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1年第4期82-90,共9页
基于1961~2016年四川盆地101个地面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应用气候倾向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小波分析等统计诊断方法,分析四川盆地春旱强度和天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南部春旱强度高于其它地... 基于1961~2016年四川盆地101个地面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应用气候倾向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小波分析等统计诊断方法,分析四川盆地春旱强度和天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南部春旱强度高于其它地区,而盆地中部春旱天数较多,尤其是内江以北地区更为突出;近56a四川盆地春旱强度和天数的长期变化呈显著负相关,春旱天数呈减少趋势,春旱强度呈增加趋势;四川盆地春旱强度和天数的EOF第一模态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2.99%和44.24%,均反映出空间变化的整体一致性;四川盆地春旱强度和天数均存在1~4a、5~12a及14~28a的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旱 长期趋势 CI指数 经验正交函数 小波分析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