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药性研究(Ⅱ)抗溃疡作用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明发 沈雅琴 +2 位作者 朱自平 杨智锋 米彩峰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5,共5页
对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砂仁、厚朴、苍术、清半夏和木香,非辛温(热)归脾胃经中药生甘草、白鲜皮、苦楝皮、薏苡仁和火麻仁,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羌活、藁本、白前、款冬花和苍耳子,非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射干、浙贝母、... 对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砂仁、厚朴、苍术、清半夏和木香,非辛温(热)归脾胃经中药生甘草、白鲜皮、苦楝皮、薏苡仁和火麻仁,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羌活、藁本、白前、款冬花和苍耳子,非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射干、浙贝母、天冬、莲须和桑白皮共20味,进行抑制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盐酸性溃疡和吲哚美辛乙醇性溃疡形成实验的平行比较。又回顾性地调查性味、归经在具有抗胃溃疡作用中药中的分布。两项研究都表明抗胃溃疡是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药效谱(药性)中的一项共同药效,且具有一定的特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 非辛温(热)归脾胃经中药 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 非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 抗溃疡作用
下载PDF
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药性研究IV.镇痛作用 被引量:48
2
作者 张明发 沈雅琴 +2 位作者 朱自平 王红武 刘小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4,共4页
对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砂仁、厚朴、苍术、清半夏、木香,非辛温(热)归脾胃经中药生甘草、白鲜皮、苦楝皮、火麻仁、薏苡仁,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羌活、苍耳子、白前、藁本、款冬花及非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射干、天冬、莲... 对辛温(热)合归脾胃经中药砂仁、厚朴、苍术、清半夏、木香,非辛温(热)归脾胃经中药生甘草、白鲜皮、苦楝皮、火麻仁、薏苡仁,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羌活、苍耳子、白前、藁本、款冬花及非辛温(热)非脾胃经中药射干、天冬、莲须、浙贝母、桑白皮共20味,进行抑制小鼠扭体反应和延长热痛刺激甩尾反应潜伏期的镇痛实验平行比较,又回顾性地调查性味归经在具有镇痛作用中药中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经 脾胃 中药药性 镇痛作用 回顾性 扭体反应 火麻仁 研究 抑制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抗生素后效应 被引量:6
3
作者 钱渝 李斌 +1 位作者 罗平 张乐之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8期3-5,共3页
介绍了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类增强剂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细菌耐药性,及其抗生素后效应(PAE)的特点、临床意义等新近研究进展,为在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借鉴PAE理论,改进传统的... 介绍了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类增强剂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细菌耐药性,及其抗生素后效应(PAE)的特点、临床意义等新近研究进展,为在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借鉴PAE理论,改进传统的给药方案,合理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最低抑菌浓度 抗菌谱 耐药性 抗生素后效应
下载PDF
有效介质理论在毒品太赫兹光谱鉴别中的运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富胜 沈京玲 王鲜凤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56-59,共4页
为使实际毒品鉴别工作更为准确、可靠,运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获得了冰毒(MA)与面粉及二者不同比例混合物的太赫兹(THz)光谱.根据混合物及面粉的实验结果,采用Bruggeman有效介质理论成功计算出目标成分MA的介电函数,进而获得... 为使实际毒品鉴别工作更为准确、可靠,运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获得了冰毒(MA)与面粉及二者不同比例混合物的太赫兹(THz)光谱.根据混合物及面粉的实验结果,采用Bruggeman有效介质理论成功计算出目标成分MA的介电函数,进而获得了MA的吸收谱.计算所得吸收谱与实验所测纯MA吸收谱相符,证实了Bruggeman有效介质理论在掺和面粉的毒品THz光谱鉴别中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远红外光谱 有效介质理论 介电函数 毒品
下载PDF
绿原酸抑制低密度脂蛋白非酶糖基化和氧化修饰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蔡蕊 陈枢青 江慎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4,共8页
目的:研究绿原酸对人体低密度脂蛋白(LDL)非酶糖基化和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LDL非酶糖基化孵育体系,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糖基化早期产物(Amodori产物)和中期产物(二羰基化合物)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糖基化末期产... 目的:研究绿原酸对人体低密度脂蛋白(LDL)非酶糖基化和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LDL非酶糖基化孵育体系,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糖基化早期产物(Amodori产物)和中期产物(二羰基化合物)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糖基化末期产物的含量;建立LDL氧化孵育体系,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和共轭二烯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色氨酸荧光淬灭强度以及脂褐素、总荧光产物、活性醛和丙二醛的含量,并进一步通过三维荧光等高线特征谱验证。结果:在LDL糖基化修饰模型中,150μg/m L和300μg/m L的绿原酸均能够抑制Amodori产物、二羰基化合物和糖基化末期产物的生成;在LDL氧化修饰模型中,15μg/m L和25μg/m L的绿原酸均能够抑制TBARS的生成;5μg/m L和10μg/m L的绿原酸对色氨酸荧光淬灭,以及对活性醛、丙二醛、总荧光产物、脂褐素和共轭二烯的生成均有抑制作用。三维荧光等高线特征谱结果与前一致。结论:绿原酸能够抑制LDL非酶糖基化和氧化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药理学 脂蛋白类 LDL/药物作用 糖基化/药物作用 光谱分析 紫外线 光谱法 荧光/方法 抗氧化剂
下载PDF
氟硼二吡咯类光敏剂的制备及对肿瘤细胞的光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馨刚 吴敏 +4 位作者 李素莹 李忠宝 胡青莲 周峻 汤谷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5-143,共9页
目的:设计合成两种不同极性取代基的氟硼二吡咯类光敏剂,观察其理化特性和在不同极性条件下的光动力学效应。方法:通过苯甲醛与吡咯活泼氢的缩合反应以及亲电取代反应制备氟硼二吡咯类光敏剂碘代羟基氟硼二吡咯(BPOI)和碘代甲酸甲酯氟... 目的:设计合成两种不同极性取代基的氟硼二吡咯类光敏剂,观察其理化特性和在不同极性条件下的光动力学效应。方法:通过苯甲醛与吡咯活泼氢的缩合反应以及亲电取代反应制备氟硼二吡咯类光敏剂碘代羟基氟硼二吡咯(BPOI)和碘代甲酸甲酯氟硼二吡咯(BPCI)。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对该光敏剂进行理化性质表征。通过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与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检测该光敏剂活性氧产生能力,并采用MTT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光动力学效应。结果: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证实成功合成了两种不同取代基的氟硼二吡咯类光敏剂BPOI和BPCI。两种材料具有低毒性,且易被细胞摄取。meso位为给电子取代基的氟硼二吡咯类光敏剂BPOI产生活性氧的能力受溶剂极性影响大,而weso位为吸电子取代基的氟硼二吡咯类光敏剂BPCI则不受溶剂极性影响。结论:给电子取代基的氟硼二吡咯类光敏剂BPOI在高极性环境中产生活性氧速率慢,而在低极性环境中产生活性氧的能力大大增强,有望用于肿瘤细胞内的环境选择性光动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疗法 光敏感药/药代动力学 光敏感药/治疗应用 肿瘤/治疗 肿瘤细胞 培养的/药物作用 光谱法 荧光 光谱分析 吡咯类/药理学
下载PDF
牛蒡子-甘草药对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抗炎活性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邢耀莹 王姿杨 +5 位作者 王露 杨苗苗 庞哲 赵宁 崔治家 邵晶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7-1247,共11页
目的建立牛蒡子-甘草药对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探讨牛蒡子-甘草药对抗炎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牛蒡子-甘草药对的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收集到的18批牛蒡子-甘草药对进行... 目的建立牛蒡子-甘草药对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探讨牛蒡子-甘草药对抗炎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牛蒡子-甘草药对的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收集到的18批牛蒡子-甘草药对进行质量评价;以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制备炎性细胞模型,以一氧化氮分泌量为指标考察18批牛蒡子-甘草药对的抗炎活性,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GCA)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HPLC共有峰与炎性指标间的谱效相关性。结果指纹图谱研究共标定38个共有峰,经混合对照品指认出13个成分,聚类分析与PCA结果一致,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样品S7质量最佳。GCA结果显示,牛蒡子-甘草药对HPLC指纹图谱各共有峰抗炎活性关联度为F5(甘草苷)>F17(甘草酸)>F1>F3>F4>F9>F11(异甘草苷)>F13(牛蒡子苷)>F19>F23>F21(牛蒡苷元)>F14;通过PLSR分析发现,牛蒡子-甘草药对38个共有峰中17个特征峰(VIP>1)与其抗炎作用显著相关,且F21(VIP>1.5)贡献较大。结论建立的牛蒡子-甘草药对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其质量评价,谱效相关性研究初步筛选出的17个成分可作为其抗炎作用有效成分群,为牛蒡子-甘草药对抗炎活性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的阐释提供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甘草药对 指纹图谱 抗炎作用 谱效关系 灰色关联度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质量评价 甘草苷 甘草酸 异甘草苷 牛蒡子苷 牛蒡苷元
原文传递
甘寒归肝肾经中药药性研究(Ⅰ)--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霄翔 王艳苹 +1 位作者 王玉凤 陈少兵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甘寒归肝肾经中药药性与免疫增强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寻找归肝肾经甘寒中药有别于其他中药的共同药效。方法:以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制备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并结合体外药理实验,测定灌胃给药后小鼠体内巨噬细胞吞噬率... 目的:探讨甘寒归肝肾经中药药性与免疫增强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寻找归肝肾经甘寒中药有别于其他中药的共同药效。方法:以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制备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并结合体外药理实验,测定灌胃给药后小鼠体内巨噬细胞吞噬率、体外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ge,Mф)活性及其吞噬鸡红细胞(chicken red blood cell,CRBC)的功能、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并观察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诱导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结果:甘寒归肝肾经中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结论: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是甘寒归肝肾经中药药效谱(药性)中的一项共同药效,但与另3类中药比较,不具备特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 药效谱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含药血清经时谱效关系的茵陈蒿汤保肝作用药效物质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窦志华 罗琳 +2 位作者 候金燕 孟萍 陈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232-1237,共6页
目的:阐明茵陈蒿汤的保肝作用药效物质。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制备茵陈蒿汤灌胃给药后10个时间点含药血清,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含药血清指纹图谱,采用HL-7702肝细胞损伤模型对含药血清进行保肝作用药效评价,分别采用药时曲线和时效... 目的:阐明茵陈蒿汤的保肝作用药效物质。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制备茵陈蒿汤灌胃给药后10个时间点含药血清,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含药血清指纹图谱,采用HL-7702肝细胞损伤模型对含药血清进行保肝作用药效评价,分别采用药时曲线和时效曲线比较及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的谱-效关系分析方法指认含药血清指纹图谱中与药效相关的色谱峰。结果:药时曲线和时效曲线比较发现,含药血清指纹图谱中4~7、20号峰对损伤肝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8、11~19号峰对损伤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但可能也具有一定肝细胞毒性有关,1~3及9号峰具有肝细胞毒性;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发现,含药血清指纹图谱中1~9、15~17、20号峰对损伤肝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中4、5、20号峰活性较强,6号峰活性最强。结论:茵陈蒿汤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主要包括来源于大黄的蒽醌类成分、来源于栀子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和西红花酸类成分及以上三类成分的体内代谢产物,其中1个蒽醌类成分、1个蒽醌类成分代谢产物和1个西红花酸类成分代谢产物活性较强,另1个蒽醌类成分代谢产物活性最强。但以上三类成分剂量较高时也具有一定肝细胞毒性,即具有肝细胞保护和毒性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 茵陈 栀子 大黄 保肝作用 药效物质 含药血清 指纹图谱 谱效关系 蒽醌类成分 环烯醚萜类成分 西红花酸类成分 代谢产物 肝毒性
原文传递
线叶菊抗耐药性细菌感染有效部位的抗菌活性谱效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邵娃 杨阳 +7 位作者 赵爽 孙爽 郭玉岩 杨大宇 李国玉 王秋红 刘玉婕 匡海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4-89,共6页
目的:建立线叶菊指纹图谱,阐明共有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对抗菌药效贡献的大小,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建立线叶菊的指纹图谱,流动相乙腈-PBS(0.1 mol·L^(-1)磷酸二氢钠与2%冰乙酸1∶1混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通... 目的:建立线叶菊指纹图谱,阐明共有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对抗菌药效贡献的大小,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建立线叶菊的指纹图谱,流动相乙腈-PBS(0.1 mol·L^(-1)磷酸二氢钠与2%冰乙酸1∶1混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通过线叶菊不同批次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葡萄球菌、副乙型伤寒杆菌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来反映其抗菌活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谱效关系。结果:多元线性回归法可知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副乙型伤寒杆菌有作用的峰共有9个。灰关联度分析得出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异荭草素、异杜荆苷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东莨菪内酯、杨梅素、木犀草苷、圣次草苷、异槲皮苷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木犀草素和槲皮素3-O-芸香糖基-7-O-葡萄糖苷与白色葡萄球菌相关;圣次草苷、芒果苷、杨梅素、芦丁、东莨菪内酯、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与副乙型伤寒杆菌相关,上述抑菌关联度均达到了0.8以上。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便、重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叶菊 细菌耐药性 指纹图谱 抗菌 谱效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方剂配伍含药血清“谱-效关系”的茵陈蒿汤保肝作用药效物质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窦志华 罗琳 +4 位作者 候金燕 王陈萍 孟萍 顾薇 刘青青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968-1972,共5页
目的:初步阐明茵陈蒿汤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方法:SD大鼠灌胃制备茵陈蒿汤及其各单味药、各缺味方含药血清,一方面采用已建立的方法测定不同方剂配伍含药血清HPLC指纹图谱;另一方面建立H2O2诱导的HL-7702肝细胞损伤模型,并对不同方剂... 目的:初步阐明茵陈蒿汤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方法:SD大鼠灌胃制备茵陈蒿汤及其各单味药、各缺味方含药血清,一方面采用已建立的方法测定不同方剂配伍含药血清HPLC指纹图谱;另一方面建立H2O2诱导的HL-7702肝细胞损伤模型,并对不同方剂配伍含药血清进行保肝作用药效评价,最后分别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指认含药血清指纹图谱中与药效相关的色谱峰。结果:茵陈蒿汤含药血清指纹图谱中6号峰与肝细胞保护作用明显相关,1~6,8,9,11,20号峰与肝细胞保护作用有一定关系。结论:茵陈蒿汤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主要包括来源于大黄的蒽醌类成分及体内代谢产物、来源于栀子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及体内代谢产物和西红花酸类成分体内代谢产物,其中1个蒽醌类成分体内代谢产物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 茵陈 栀子 大黄 方剂配伍 保肝作用 药效物质 含药血清 指纹图谱 血清药理学 谱-效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类药有效组分特征图谱的中药复方质量表征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戴莹 姜艳艳 +5 位作者 刘洋 巴寅颖 吕航 闫陶 陈小虎 石任兵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6-332,共7页
目的以开心散为研究载体,建立基于类药有效组分特征图谱的中药复方质量表征模式。方法采用东莨菪碱造模致SD大鼠记忆障碍,灌胃给予开心散提取物,取含药血清;同时采用改良的外翻肠囊法,制备开心散小肠吸收液,测定HPLC特征图谱,并与开心... 目的以开心散为研究载体,建立基于类药有效组分特征图谱的中药复方质量表征模式。方法采用东莨菪碱造模致SD大鼠记忆障碍,灌胃给予开心散提取物,取含药血清;同时采用改良的外翻肠囊法,制备开心散小肠吸收液,测定HPLC特征图谱,并与开心散提取物HPLC特征图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筛选出开心散类药有效组分中14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5个特征成分,进而采用血清药理方法对所筛选的类药有效组分进行药效验证,并进一步建立类药有效组分特征图谱,形成基于类药有效组分特征图谱的开心散质量表征模式。结论所建立的基于类药有效组分特征图谱的中药复方质量表征模式,科学、合理、可行,更能体现中药复方质量特性,可作为中药复方质量控制研究的一种新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药有效组分 类药筛选 特征图谱 质量表征模式 开心散
原文传递
基于含药血清经时谱效关系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抑制细胞焦亡的药效物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时海燕 徐男 +3 位作者 郑伟 王淑玲 刘月程 王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03-3309,共7页
目的:运用含药血清经时谱效关系研究经典名方半夏白术天麻汤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棕榈酸诱导细胞焦亡的药效物质。方法:建立棕榈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焦亡模型,以细胞活力、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 目的:运用含药血清经时谱效关系研究经典名方半夏白术天麻汤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棕榈酸诱导细胞焦亡的药效物质。方法:建立棕榈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焦亡模型,以细胞活力、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抑制其释放炎性介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含药血清抑制细胞焦亡的药效学评价指标,建立大鼠灌胃后吸收进入血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典型相关性的谱效关系分析方法指认半夏白术天麻汤抑制细胞焦亡的有效成分。结果:柚皮苷、大豆苷元、甘草素、异甘草素和白术内酯Ⅲ与抑制细胞焦亡的正相关性较大,可明显增强细胞活力,改善MDA、NO、T-SOD、IL-6、TNF-α水平。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中橘红、甘草、白术的成分参与保护棕榈酸诱导的HUVEC细胞焦亡,含药血清经时谱效关系可用于发现半夏白术天麻汤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护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白术天麻汤 含药血清 经时谱效 细胞焦亡 药效物质
原文传递
祛风湿止痛药的祛风湿药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小丽 陈瑞明 +4 位作者 李芳 范引科 姜姗姗 张涛 张明发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 研究5味祛风湿止痛药的祛风湿药性理论。方法 采用维甲酸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祛风湿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抗骨折力、骨头灰化重量、骨钙素、血液生化指标Ca、P、ALP等指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建立类风湿性关... 目的 研究5味祛风湿止痛药的祛风湿药性理论。方法 采用维甲酸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祛风湿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抗骨折力、骨头灰化重量、骨钙素、血液生化指标Ca、P、ALP等指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观察其对佐剂关节炎的作用。结果 5味祛风湿止痛中药对大鼠骨密度和股骨抗折能力均有3味药达标,且能增加大鼠的骨灰分,对血清中ALP及骨钙素有3味药均达到2+以上的作用强度;5味药均具有抑制大鼠致炎侧足肿胀的作用,降低大鼠关节炎的指数,且作用强度均达标2+以上,显著提高了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抗炎因子IL-2的水平,降低了致炎因子TNF-α的水平。结论 每味药都有自己的作用特点及侧重点,从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途径起到了改善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抑制大鼠佐剂关节炎的作用,改善大鼠骨质疏松及抗佐剂关节炎可能是祛风湿止痛药的药效谱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湿止痛药 骨质疏松 抗佐剂关节炎 药效谱 中药药性 防己 秦艽 独活 菝葜 寻骨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