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tective effect of Yiguanjian decoction against DNA damage on concanavalin A-induced liver injury mice model 被引量:7
1
作者 Tian Mengxi Liu Wenlan +5 位作者 You Hongjie Zhao Qingzhou Ouyang Luodan Gao Biane Zhang Xin Che Nianc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71-478,共8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Yiguanjian decoction(YD) on DNA damage in Concanavalin A(Con A)-induced liver injury mice model and to explain the possible mechanism.METHODS:Totally 120 male BALB/c m...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Yiguanjian decoction(YD) on DNA damage in Concanavalin A(Con A)-induced liver injury mice model and to explain the possible mechanism.METHODS:Totally 120 male BALB/c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groups,20 mice each:normal group,model group,Bifendate group,YD low dose group,YD middle dose group and YD high dose group.Except normal group,liver injury model induced by Con A was established.While modeling,each mouse in YD group was given YD(0.4 m L/20 g per day) by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0.13 g YD for YD low dose group;0.26 g for YD middle dose group;0.52 g for YD high dose group).Bifendate group was given Bifendate(0.2 gnd model·kg-1 grou·d-1) by gavage.Normal group ap were fed with same volume of physiological saline daily.After 8 weeks,the serum alanine transaminase(ALT)and 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 were tested.The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grade of liver inflammation and liver fibrosis stage.Hepatocellular DNA damage was detected by 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technology.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Bax and Mut T Homolog 1(MTH1)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Bax m RNA and MTH1 m RNA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RESULTS:YD can improve the degree of liver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 in the liver of chronic hepatitis mice,the dose effect relationship is remarkable(P < 0.05).YD can reduce liver cell DNA damage.The difference between YD middle dose group and mode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YD middle dose group had decrease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TNF-α in the mice liver of immunological liver injury(P < 0.05).YD can increas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Bax(P < 0.05).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MTH1 was decreased(P < 0.05),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YD group and model group(P >0.05).YD can increase the m RNA expression of Bax and MTH1(both P < 0.05).CONCLUSION:YD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DNA damage in immunological liver injury mice,the mechanism may be that it can decrease the TNF-αand increase the Bax and MTH1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liver kidney Yin deficiency DNA damage Concanavalin A Yiguanjian decoction
原文传递
药物性肝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璟婷 宋沧桑 +2 位作者 李兴德 毛盼盼 马雪娇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也是临床实践中一直尚未解决的问题,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升高。DILI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 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也是临床实践中一直尚未解决的问题,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升高。DILI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药物性肝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科学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发生机制 免疫反应 线粒体损伤 基因多态性 胆汁酸稳态失衡 自噬 炎症应激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患者临床特点及影响肝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彦 夏文芳 +2 位作者 杨小雷 王黎 金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 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T)合并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临床特点,并探讨肝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HT患者216例,给予HT患者甲硫咪唑治疗,给予DILI患者葡醛内酯片治疗。常规检测血清血清游离三碘甲... 目的 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T)合并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临床特点,并探讨肝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HT患者216例,给予HT患者甲硫咪唑治疗,给予DILI患者葡醛内酯片治疗。常规检测血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结果 在诊治过程中,发生肝损害102例(47.2%);肝损害组年龄、饮酒史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甲硫咪唑剂量大比例、血清FT3和FT4水平分别为(49.5±10.7)岁、44.1%、31.4%、62.8%、(19.0±5.8)pmol/L和(60.4±18.4)pmol/L,显著大于或高于HT组【分别为(44.0±14.5)岁、30.7%、6.1%、21.0%、(16.6±4.2)pmol/L和(32.3±9.8)pmol/L,P<0.05】;其中合并糖尿病【OR:1.8(95%CI:1.1~2.8)】、应用甲硫咪唑大剂量【OR:1.6(95%CI:1.0~2.4)】和高血清FT4水平【OR:1.6(95%CI:1.2~2.1)】是患者发生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HT合并肝损害患者血清FT3和FT4水平分别为(15.9±4.7)pmol/L和(40.1±12.5)pmol/L,显著低于治疗前【分别为(20.6±7.3)pmol/L和(70.5±23.3)pmol/L,P<0.05】,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23.5±4.8)U/L和(29.1±6.2)U/L,显著低于治疗前【分别为(88.9±26.4)U/L和(64.6±18.7)U/L,P<0.05】。结论 了解HT患者发生DILI的常见原因有助于做好预防工作,合理应用药物治疗HT及其合并症,以减少DIL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利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适时监测药物性肝损害 被引量:9
4
作者 庞云丽 李静峰 +2 位作者 胡剑超 徐帆 贺建昌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研究利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监测药物性肝损害的方法。方法 :应用自制程序 ,从医院住院患者数据库中提取2001年12月~2002年2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异常的住院患者资料 ,并进行回顾性... 目的 :研究利用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监测药物性肝损害的方法。方法 :应用自制程序 ,从医院住院患者数据库中提取2001年12月~2002年2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异常的住院患者资料 ,并进行回顾性与适时性分析。结果 :可能涉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有50例 ,相关药物有11类、30种 ;属不合理用药的有11例 ,相关药物有10种。结论 :通过这种方法可及时获得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的信息 ,同时这也为医院集中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集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系统 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不良反应 适时监测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引起的肝损伤病例报告及文献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浩 郭代红 +2 位作者 宋艳东 柴栋 马亮 《中国药物警戒》 2018年第5期291-295,共5页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氟比洛芬(酯)与患者肝损伤的关联性。方法以氟比洛芬(酯)为主题词,以药品不良反应(ADR)、肝毒性、肝损伤、转氨酶及高胆红素为检索词,全面检索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VIP、Pubmed、Medline、Cochrane Central数据库,收...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氟比洛芬(酯)与患者肝损伤的关联性。方法以氟比洛芬(酯)为主题词,以药品不良反应(ADR)、肝毒性、肝损伤、转氨酶及高胆红素为检索词,全面检索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VIP、Pubmed、Medline、Cochrane Central数据库,收集1980年1月至2017年11月国内外发表的文献;阅读并筛选文献,将有关ADR报道,药物安全性研究报道纳入研究;设计数据记录表,提取基本信息、方法特征、干预措施等信息;采用描述性评价方法判断氟比洛芬(酯)引起肝损伤的发生概率、程度及类型。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共筛选出8篇有效文献,3篇随机试验,1篇处方统计,1篇病例统计,3篇单个病例数据研究;分析3篇随机试验,共涉及1 210名患者,约1%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初步判断氟比洛芬(酯)致肝损伤较常见;6篇文献记录了患者肝损伤的异常指标,5篇文献指出转氨酶异常,2篇文献指出碱性磷酸酶异常,均未提及胆红素指标的变化,判断该药主要引起轻度肝损伤并以转氨酶异常为主。结论笔者认为氟比洛芬(酯)致肝损伤较常见,以轻度及转氨酶异常为主。但是目前所筛文献数量有限,质量较差,后期将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更多的临床案例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说明氟比洛芬(酯)与患者肝损伤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不良反应 药物性肝损伤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术后罕见药物性肝损害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6
作者 饶伟 孙丽莹 +3 位作者 孙晓叶 蒋文涛 吴迪 朱志军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5期252-257,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害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小儿肝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害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于肝移植术后1年4月余出现肝功能异常,其中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 phatase,ALP)水平明显升高...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害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小儿肝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害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于肝移植术后1年4月余出现肝功能异常,其中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 phatase,ALP)水平明显升高,经除外急性排斥反应、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胆汁淤积性疾病、病毒感染、骨代谢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血液系统疾患等原因后,考虑为他克莫司(FK506)不良反应所致肝损害,停用FK506,改为麦考酚吗乙酯(MMF)+环孢素(CsA)抗排斥治疗后,患儿肝功能逐渐好转。结论儿童患者的生理及药物代谢具有特殊性,小儿肝移植术后FK506所致药物性肝损害较为罕见,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儿童 他克莫司 不良反应 药物性肝损害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基于文献回顾性研究中药药物性肝损伤 被引量:15
7
作者 伍玉南 张冬 +1 位作者 张涛 孙克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为了解导致肝损伤的中药种类,笔者检索了与中草药相关的文献并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中药""中草药""中成药""中药制剂""药物性肝损伤"、"肝毒性"为... 目的:为了解导致肝损伤的中药种类,笔者检索了与中草药相关的文献并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中药""中草药""中成药""中药制剂""药物性肝损伤"、"肝毒性"为主题词进行检索1990—2015年间国内数据库文献,并系统分析。结果:从1990年至2015年间中药致肝损伤的文献报道呈逐年增加趋势。常见的致肝损伤的单味中药为何首乌、土三七、雷公藤;中成药为消核片,壮骨关节丸、首乌片等。患者采用此类药的基础疾病以皮肤病、骨关节病、消化系统疾病为最多见。结论:某些中药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用药需认真辨证按药典规定剂量规范处方用药,并提示患者定期做肝功能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中成药 肝损害 药物性肝损伤
下载PDF
72例中药引起药物性肝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陆玮婷 李军 +5 位作者 欧宁 刘源 郭雪江 王杰 鲁翔 黄峻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6-54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引起的肝损,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性肝损的认识。方法选取我院72例中药药物性肝损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肝损的类型、程度和转归等特点。结果72例药物性肝损中,胆汁瘀积型26例,占37.1%;肝细胞型25例,占35.8%;混合型19例,占2... 目的探讨中药引起的肝损,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性肝损的认识。方法选取我院72例中药药物性肝损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肝损的类型、程度和转归等特点。结果72例药物性肝损中,胆汁瘀积型26例,占37.1%;肝细胞型25例,占35.8%;混合型19例,占27.1%(2例因ALP数据缺失,未予分型)。引起的肝损程度以轻度~中度异常为主。治愈好转率为88.9%,病死率为6.9%。结论中药引起的肝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医师用药期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物性肝损害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倪艳 邹永胜 刘泽明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4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74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474例患者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52例(1... 目的探讨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74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474例患者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52例(10.97%)。60岁以上肺结核患者肝损害患病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者,复发肺结核患者肝损害患病率明显高于初发患者,HBsAg阴性患者肝损害患病率明显低于阳性患者,在疗程开始3个月内患者发生肝损害率高于3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率11.26%,与女性10.50%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损害患者经过保肝治疗,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高龄、复发、HBsAg阳性及疗程开始3个月内是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治疗发生肝损害的高危人群及时间,应密切观察患者肝功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有助于顺利完成抗结核化疗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药物性肝损害 抗结核药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润燥止痒胶囊致药物性肝损1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璐璐 周陶然 +1 位作者 吴涓 祝德秋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17期35-37,共3页
润燥止痒胶囊的主要成分是何首乌、制何首乌、生地黄、桑叶、苦参、红活麻,具有养血滋阴,祛风止痒、润肠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血虚风燥所致的皮肤瘙痒,痤疮,便秘等症。说明书中对该药不良反应的描述为尚不明确,禁忌亦为尚不明确。该例不... 润燥止痒胶囊的主要成分是何首乌、制何首乌、生地黄、桑叶、苦参、红活麻,具有养血滋阴,祛风止痒、润肠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血虚风燥所致的皮肤瘙痒,痤疮,便秘等症。说明书中对该药不良反应的描述为尚不明确,禁忌亦为尚不明确。该例不良反应为1例口服润燥止痒胶囊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ILI)导致住院,属于新的严重不良反应,本文将对此例典型病例进行详细描述及分析,为润燥止痒胶囊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燥止痒 胶囊 药物性肝损伤
下载PDF
185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高悦 方维军 张艳丽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439-443,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DILI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某医院2017~2018年185例DILI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DILI患者的年龄、性别、过敏史和肝病史,可疑药物及其关联性评价,DILI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临...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DILI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某医院2017~2018年185例DILI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DILI患者的年龄、性别、过敏史和肝病史,可疑药物及其关联性评价,DILI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临床分型和转归,保肝药物使用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185例DILI住院患者男女比例1∶1.60;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比最高;70例(37.84%)有肝病史。致DILI可疑药物中,中成药及中药饮片116例次(44.96%);西药例次最多的是抗结核药(34例次,13.18%)。可疑药物与肝损伤因果关系的RUCAM量表评价结果以很可能(160例次,62.02%)为主。DILI中肝细胞损伤型(119例,64.32%)比例最高;严重程度分级以1级肝损伤(141例,76.22%)为主。不同年龄性别患者DILI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LI患者两联及以上保肝药物治疗达155例(83.78%),与指南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医务人员需加深对DILI的认识,同时需加大对中药制剂致DILI的宣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回顾性研究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肝损害3例及国内文献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丽萍 贺承山 谢进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20-22,共3页
对本院收治的3例大环内酯类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及国内文献报道的病例进行分析,以了解和探讨该类药物引起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和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药源性疾病 大环内酯类 肝损害 抗生素
下载PDF
3种药物预防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致肝损伤的临床观察和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琴 李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4042-4045,共4页
目的:观察3种药物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致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和安全性,并对其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选择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胃肠道恶性肿瘤并且有全身化疗适应证的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2例)、B组(46例)和C组(40例... 目的:观察3种药物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致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和安全性,并对其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选择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胃肠道恶性肿瘤并且有全身化疗适应证的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2例)、B组(46例)和C组(40例)。从化疗第1天起,A、B、C组患者每天分别给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 mg)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465 mg)预防化疗致肝损伤,疗程均为7 d。观察3组患者的肝损伤预防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经济学分析。结果:A、B、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97.83%和87.50%,B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方案的成本分别为1 465.86、1 518.94、1 554.04元,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对A、C两组方案进行评价,得出A组方案更经济;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A、B两组方案进行评价,得出A、B组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 620.09、1 552.63,增量成本-效果比为722.18,B组方案更经济。敏感度分析结果支持前述结论。B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短暂性的血压升高,停药2~3 d后恢复。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致肝损伤的预防效果和经济性均优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但使用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血压水平;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更适用于有高血压基础疾病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胃肠道肿瘤 药物经济学
下载PDF
天然多糖抗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月求 周振华 单俊杰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3-170,共8页
药源性肝损伤是目前临床肝损伤的常见类型。导致肝损害的药物种类较多,主要有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中草药等。本文归纳综述天然多糖对对乙酰氨基酚、异烟肼、利福平、氢化可的松及抗肿瘤药环磷酰胺、... 药源性肝损伤是目前临床肝损伤的常见类型。导致肝损害的药物种类较多,主要有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中草药等。本文归纳综述天然多糖对对乙酰氨基酚、异烟肼、利福平、氢化可的松及抗肿瘤药环磷酰胺、紫杉醇、甲氨蝶呤和顺铂等药物诱导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研究进展,为今后研究和开发抗药源性肝损伤的多糖类新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多糖 药物性肝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组学技术应用于药源性肝损伤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坤 金若敏 陈长勋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31-733,共3页
目的:对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在药源性肝损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药源性肝损伤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对近10 a来国内外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研究药源性肝损伤的临床和实验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基因组学为药... 目的:对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在药源性肝损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药源性肝损伤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对近10 a来国内外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研究药源性肝损伤的临床和实验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基因组学为药源性肝损伤的研究提供了更加灵敏和全面的机制研究方法;蛋白质组学通过比较特定细胞、组织或器官在药物作用前后的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为阐明药源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线索;代谢组学可以较全面地反应生物体的生理及代谢状态,有效地评估药物的肝脏毒性作用。结论: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为阐明药源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分子生物标志物和危险度评价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源性肝损伤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下载PDF
不同抗排异组方对肾移植受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罄 罗国琼 +3 位作者 唐恺 余爱荣 吴笑春 辛华雯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了解环孢素(CsA)与硫唑嘌呤、霉酚酸酯、咪唑立宾、雷帕霉素及泼尼松不同组方治疗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时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调查我院1995~2005年肾移植患者药历600份,分析应用不同CsA抗排异组方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 目的:了解环孢素(CsA)与硫唑嘌呤、霉酚酸酯、咪唑立宾、雷帕霉素及泼尼松不同组方治疗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时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调查我院1995~2005年肾移植患者药历600份,分析应用不同CsA抗排异组方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600例患者中109例发生了肝损害(18.2%)。肝功能异常组的CsA血药浓度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0.05)。CsA与硫唑嘌呤、泼尼松合用时肝损害比率31%,高于其他三组。结论:CsA为主的联合抗排异治疗方案可导致肝损害,抗排异治疗时应尽量选用对肝损害较小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肾移植 肝损害
下载PDF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病3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晓梅 秦浩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7期133-133,共1页
目的:总结抗结核药所致DIL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抗结核治疗引起DILD的认识,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9例由抗结核药物所致DILD患者临床特点和各项检查进行分析。结果:①临床表现不同。②临床分型以急性多... 目的:总结抗结核药所致DIL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抗结核治疗引起DILD的认识,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9例由抗结核药物所致DILD患者临床特点和各项检查进行分析。结果:①临床表现不同。②临床分型以急性多见。③多种危险因素如年龄、合并症、联合用药等对DIHD发生起作用。结论:重视和监测抗结核治疗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对发生DIHD者要及早停药保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病 抗结核药 dild
下载PDF
天晴甘平与复方甘草酸单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肝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晓亮 刘东芳 +8 位作者 张宝琴 赵文喆 甘静 郑雅珍 张成侠 冯志刚 刘艳芬 訾建杰 刘欣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4期3598-3600,共3页
目的探讨天晴甘平(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复方甘草酸单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52例白血病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天晴甘平治... 目的探讨天晴甘平(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复方甘草酸单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52例白血病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天晴甘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治疗,两组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值改善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周身无力、消化系统表现以及肝区隐痛等临床症状恢复用时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出现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晴甘平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优于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且其具有快速改善症状、药物副作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晴甘平 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 白血病 药物性肝损
下载PDF
40 例中药致药源性肝损害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海涛 蔺爽 张景洲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6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导致药源性肝损害的原因、机制和预防措施。方法: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1月—2015月12月诊治的药源性肝损害患者中抽取40例作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发生药源性肝... 目的:探讨中药导致药源性肝损害的原因、机制和预防措施。方法: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1月—2015月12月诊治的药源性肝损害患者中抽取40例作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发生药源性肝损害的时间方面,用药3 d^2周者占35%(14/40),>2~4周者占55%(22/40),2~3个月者占10%(4/40);中成药口服剂占40%(16/40),中草药汤剂占30%(12/40),中药注射剂占20%(8/40),中草药外敷占10%(4/40)。结论:可导致药源性肝损害的中药较多,以植物药为主,应要求中药师全面了解可导致药源性肝损害反应的中药特性,增强安全用药意识,做到合理用药,严密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反应,予以肝功能监测,以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源性肝损害 原因 机制 预防措施
下载PDF
132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李平 谢同柄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根据Maria的"临床诊断量表(CDS)"对2003年4月至2009年4月间因药物性肝损伤而住入我院的病例进行评分,对≥10分的132例患者的病因... 目的分析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根据Maria的"临床诊断量表(CDS)"对2003年4月至2009年4月间因药物性肝损伤而住入我院的病例进行评分,对≥10分的132例患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和临床分型。结果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有15类50余种,中草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共占72.7%。潜伏期在5天~356天之间,在4周内、8周内和12周内发生肝损伤的比例分别为61.4%、84.9%和91.7%。肝细胞损伤型占78.8%,淤胆型占13.6%,混合型占7.6%。27例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仅有实验室检测异常(20.5%),而有临床症状105例(79.5%),主要表现为乏力(64.4%)、纳差(53.0%)、尿黄(41.7%)。104例肝细胞损伤型患者中,在停药2月内肝功能均恢复正常,在停药30天内均有ALT降低>50%,预后好。结论中草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病因,绝大多数发生在12周内,用药时间越长,发生肝损伤的几率越高。药物性肝损伤主要临床类型为肝细胞损伤型,其临床特点与各类急、慢性肝胆疾病相似,无特异性,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病因 临床特点 医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