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对接技术在药物设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赵宏 高琪 +5 位作者 宋琳琳 王宇亮 王丽红 沈宇 平洋 马常友 《药学教育》 2024年第2期55-59,共5页
药物设计学是一门涉及新药研究开发程序、方法手段和要求的新兴学科,涵盖多门学科知识,在新药研发类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采用模拟实操教学法,以人参皂苷抗阿尔茨海默病为例,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分子对接... 药物设计学是一门涉及新药研究开发程序、方法手段和要求的新兴学科,涵盖多门学科知识,在新药研发类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采用模拟实操教学法,以人参皂苷抗阿尔茨海默病为例,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分子对接技术应用于实战演练,以提升理论教学的效果,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设计学 分子对接技术 模拟实战式 人参皂苷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AIDD与CADD提升药物成功率的思考
2
作者 陈柏宇 吕泸楠 +3 位作者 徐小迪 张滎 李炜 付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294,共11页
随着人工智能(AI)和计算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药物设计(AIDD)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技术的引入,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为新药开发提供了革命性的新途径,大幅提升了研发流程的效率和成功... 随着人工智能(AI)和计算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药物设计(AIDD)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技术的引入,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为新药开发提供了革命性的新途径,大幅提升了研发流程的效率和成功率。在药物发现过程中,AI技术加速了药物靶点的识别、候选药物的筛选、药理评估及质量检验,有效降低了研发风险和成本。本文深入探讨AIDD和CADD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分析它们在提升药物设计成功率和药物研发效率方面的思考与探索,并探讨这些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药物设计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药效团 分子生成 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分子模拟在药物设计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民权 龚铭城 +2 位作者 陈泽锴 陈振华 周良良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随着现代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计算机模拟已经不能满足未来药物设计实验的需求。分子模拟作为传统计算机模拟的经典技术之一,可以构造分析复杂的分子模型,研究分子运动的动态过程,但模拟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准确度较低。近年来,人... 随着现代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计算机模拟已经不能满足未来药物设计实验的需求。分子模拟作为传统计算机模拟的经典技术之一,可以构造分析复杂的分子模型,研究分子运动的动态过程,但模拟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准确度较低。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分子模拟技术的融合成为药物设计研究的新方法。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大数据筛选出对应的化合物进行分子模拟,并将模拟结果反馈给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学习,不断优化人工神经网络。联用人工智能与分子模拟技术,提高了药物设计研究的效率,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增加了模拟结果的可信度。该文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应用人工智能和分子模拟技术进行药物设计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未来药物研发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向人工智能辅助药物研发(AIDD)的转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人工智能 药物载体 药物设计
下载PDF
含噻吩并[3,2-d]嘧啶的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增殖活性
4
作者 黄婷 孙安霞 +1 位作者 崔益铭 张浩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7-432,共6页
运用药物分子片段原理及拼合原理,设计并以70.1%~83.9%的收率合成了10个含噻吩并[3,2-d]嘧啶的查尔酮类衍生物,并对该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1HNMR、13CNMR和HRMS(ESI)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以人肺腺癌... 运用药物分子片段原理及拼合原理,设计并以70.1%~83.9%的收率合成了10个含噻吩并[3,2-d]嘧啶的查尔酮类衍生物,并对该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1HNMR、13CNMR和HRMS(ESI)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以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3种肿瘤细胞为测试细胞株,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的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10个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均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其中,3-{4-[4-(2-氯噻吩并[3,2-d]嘧啶-4-基)哌嗪-1-羰基]苯基}-1-(3,4-二甲氧基苯基)丙基-2-烯-1-酮(Ⅶh)活性突出,对A549、HepG2和PC-33种肿瘤细胞株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87±0.05)、(2.43±0.16)和(2.02±0.10)μmol/L,优于阳性对照药索拉非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子设计 查尔酮 噻吩并[3 2-d]嘧啶 合成 抗增殖活性 医药与日化原料
下载PDF
黄芪活性成分结合EphA2的分子对接分析
5
作者 韩雪 金家莉 +4 位作者 周蜜儿 武体林 万子豪 李志强 卞冰芝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芪主要活性成分与目标蛋白EphA2的结合模式,并探讨药物分子与目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使用Autodock4和Autodock vina两种不同的分子对接方法,对黄芪主要活性成分与EphA2蛋白的结合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结果完... 目的研究黄芪主要活性成分与目标蛋白EphA2的结合模式,并探讨药物分子与目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使用Autodock4和Autodock vina两种不同的分子对接方法,对黄芪主要活性成分与EphA2蛋白的结合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结果完成了黄芪主要活性成分阿拉伯糖、黄芪皂苷甲和毛蕊异黄酮苷与EphA2的分子对接,分析对接结果得到主要结合位点及残基。结论本研究为靶向EphA2蛋白的药物设计和进一步优化黄芪主要活性成分的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氢键作用 药物设计 EPHA2 黄芪 gHgL
下载PDF
基于片段生长技术的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东升 程铖 廖伟科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目的 基于片段生长技术开发小分子PD-L1抑制剂。方法 根据已知的苯甲酰苯胺活性片段结构,使用FDA碎片库进行片段生长,然后使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对其进行进一步筛选,最终通过体外实验获得活性化合物。结果 获得一系列包含苯甲酰苯胺... 目的 基于片段生长技术开发小分子PD-L1抑制剂。方法 根据已知的苯甲酰苯胺活性片段结构,使用FDA碎片库进行片段生长,然后使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对其进行进一步筛选,最终通过体外实验获得活性化合物。结果 获得一系列包含苯甲酰苯胺片段的分子库,其中有8个打分较高的分子,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776191具有最高的结合能,体外抑制实验证明776191具有一定的抑制PD-1/PD-L1结合活性。结论 776191是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PD-1/PD-L1抑制剂,这一研究丰富了PD-1/PD-L1抑制剂的多样性,为其开发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设计 PD-1/PD-L1 小分子抑制剂 分子动力学模拟 片段生长技术
下载PDF
Molecular Docking Studies on Anticonvulsant Enaminones Inhibiting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
7
作者 Yayin Fang Jamiya Kirkland +2 位作者 Isis J. Amaye Patrice Jackson-Ayotunde Matthew George Jr. 《Ope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2019年第4期241-257,共17页
Epilepsy is described as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brain disorder. A typical symptom of epilepsy results in uncontrolled convulsions caused by temporary excessive neuronal discharges. Although several new anticon-vulsan... Epilepsy is described as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brain disorder. A typical symptom of epilepsy results in uncontrolled convulsions caused by temporary excessive neuronal discharges. Although several new anticon-vulsants have been introduced, some types of seizures have still not been adequately controlled with these new and current therapie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develop new anticonvulsant drugs to control the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seizures.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epilepsies involve more than one mechanism and therefore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various types of observed seizures. Recently reporte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 group of newly synthesized 6 Hz active anticonvulsant fluorinated N-benzamide enaminones exhibited selective inhibitions of voltage-gated sodium (Nav) channels. Nav channe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initial inward currents during the depolarization phases of the action potential in excitable cells. The activation and opening of Nav channels result in the initial phases of action potentials. We hypothesize that there is an essential pharmacophore model fo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se enaminones and the active sites of Nav channels. The research reported here is focused on molecular docking studies of the interactions that occur between the fluorinated N-benzamide enaminones and the Nav channels. These studies may open an avenue for designing anticonvulsant drugs by inhibiting Nav chann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CONVULSANT ENAMINONES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molecular DOCKING 3D QSAR
下载PDF
Molecular biology an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s 被引量:24
8
作者 Howard J. Worman, Feng Lin, Naoto Mamiya and Paul J. Mustacchi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11,共7页
Molecularbiologyand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liverdiseasesHowardJ.Worman,FengLin,NaotoMamiyaandPaulJ.Mustacc... Molecularbiologyand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liverdiseasesHowardJ.Worman,FengLin,NaotoMamiyaandPaulJ.MustacchiaSubjecthe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disease molecular BIOLOGY VIRAL hepatitis metabolic DISEASES RECOMBINANT DNA rational drug design gene therapy
下载PDF
Computer-assisted anti-AIDS drug development: cyclophilin B against the HIV-1 subtype A V3 loop
9
作者 Alexander M. Andrianov Ivan V. Anishchenko 《Health》 2010年第7期661-671,共11页
Aim: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origina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whereby the HIV -1 gp120 V3 loop is a high-affinity ligand for immunophilins, and consisted in generating the structural complex of cycloph... Aim: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origina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whereby the HIV -1 gp120 V3 loop is a high-affinity ligand for immunophilins, and consisted in generating the structural complex of cyclophilin (Cyc) B belonging to immunophilins family with the virus subtype A V3 loop (SA-V3 loop) as well as in specifying the Cyc B segment forming the binding site for V3 synthetic copy of which, on the assumption of keeping the 3D peptide structure in the free state, may present a forwardlooking basic structure for anti-AIDS drug development. Methods: To reach the objects of view, molecular docking of the HIV-1 SA-V3 loop structure determined previously with the X-ray conformation of Cyc B was put into practice by Hex 4.5 program (http://www.loria.fr/~ritchied/ hex/) and the immunophilin stretch responsible for binding to V3 (Cyc B peptide) was identified followed by examination of its 3D structure and dynamic behavior in the unbound status. To design the Cyc B peptide, the X-ray conformation for the identical site of the native protein was involved in the calculations as a starting model to find its best energy structural variant. The search for this most preferable structure was carried out by consecutive use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cs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methods. The molecular dynamics computations were implemented for the Cyc B peptide by the GROMACS computer package (http:// www.gromacs.org/). Results: The overmolecular structure of Cyc B with V3 was built by computer modeling tools and the immunophilinderived peptide able to mask effectively the structurally invariant V3 segments embracing the functionally crucial amino acids of the HIV-1 gp120 envelope protein was constructed and analyzed. Conclusions: Starting from the joint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derived with those of the literature, the generated peptide was suggested to offer a promising basic structure for making a reality of the protein engineering projects aimed at developing the anti-AIDS drugs able to stop the HIV’s spr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V3 LOOP Cyclophilin B Computer Modeling molecular Docking Anti-Aids drug design
下载PDF
基于丁酸钠的新型HDAC4抑制剂的设计与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梦珠 韩迪 +2 位作者 路嘉瑞 高云龙 徐永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56-1564,共9页
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异常与多种癌症相关。研究表明,与组蛋白乙酰化水平调控相关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istone deacetylase 4,HDAC4)在鼻咽癌、胃癌、直肠癌等癌症患者体内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本研究以对HDAC4具有一定活性的丁酸钠(... 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异常与多种癌症相关。研究表明,与组蛋白乙酰化水平调控相关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istone deacetylase 4,HDAC4)在鼻咽癌、胃癌、直肠癌等癌症患者体内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本研究以对HDAC4具有一定活性的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u)为结构基础,采用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方法(Fragment-based drug design,FBDD)设计出五个小分子化合物SBD1、SBD2、SBD3、SBD4和SBD5,进而综合利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ADMET预测等分子模拟方法对这些化合物与HDAC4的作用模式进行了探索。结合自由能结果显示在丁酸钠的结构基础上适当延长linker并在尾部引入芳香环,可以有效增强此类抑制剂与HDAC4的结合强度。通过能量分解和氢键分析考察了新抑制剂与HDAC4之间的关键相互作用。此外,通过ADMET预测,所有新设计的丁酸钠衍生物均具有良好的类药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可以作为潜在的HDAC4抑制剂。研究结论可以为新型HDAC4抑制剂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抑制剂 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 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力学/广义波恩模型表面积 ADMET预测
下载PDF
天平草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计算机虚拟筛选研究
11
作者 伏苗 刘新桥 +2 位作者 覃竹宇 雷国俊 袁桥玉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4期188-190,196,共4页
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寻找天平草植物中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在知网数据库中搜索其主要化学成分,在Sybyl软件中,将化学成分与抗肿瘤相关的16个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通过对接打分函数(Total Score≥7)筛选出活性成分。采用Discovery Studio... 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寻找天平草植物中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在知网数据库中搜索其主要化学成分,在Sybyl软件中,将化学成分与抗肿瘤相关的16个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通过对接打分函数(Total Score≥7)筛选出活性成分。采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分析了结合较好的蛋白与小分子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力,结果表明,11β,13-二氢莴苣素8-O-对甲氧基苯乙酸酯与谷氨酸受体3(GRM3)结合最好;3β-羟基-12(13)-烯-齐墩果烷-11-酮与法尼基转移酶(FTase)结合最好;豆甾-5-烯-3β-醇-7-酮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结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平草 抗肿瘤 分子对接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多靶点
下载PDF
Nutlin-3a对p53-MDM2复合物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晗 耿轶钊 晏世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9-366,共8页
p53蛋白是一种与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有关的蛋白质.在受到细胞压力或环境扰动后,p53促进下游多个靶基因的转录,介导肿瘤抑制.MDM2是主要的E3泛素连接酶,也是p53的负调控因子.MDM2可促进p53的泛素化和核输出,抑制p53的抑癌活性.因此M... p53蛋白是一种与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有关的蛋白质.在受到细胞压力或环境扰动后,p53促进下游多个靶基因的转录,介导肿瘤抑制.MDM2是主要的E3泛素连接酶,也是p53的负调控因子.MDM2可促进p53的泛素化和核输出,抑制p53的抑癌活性.因此MDM2对p53的负调控始终是肿瘤治疗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Nutlin-3a是被证明可以有效抑制p53-MDM2相互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剂.本文使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Nutlin-3a对p53-MDM2复合物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引起p53和MDM2间Phe19-Gln72的氢键和Glu17-Lys94的盐桥发生的断裂,Nutlin-3a可以削弱p53和MDM2间的相互作用.我们的工作对Nutlin-3a小分子抑制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说明,揭示了抗癌药物Nutlin-3a介导的p53-MDM2复合物亲和力降低的分子机制,并为针对p53蛋白的有效抗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癌药物设计 p53-MDM2复合物 Nutlin-3a抑制剂分子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分子对接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82
13
作者 段爱霞 陈晶 +2 位作者 刘宏德 刘秀辉 卢小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3-477,共5页
分子对接方法加快了药物开发周期,具有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本文详述了分子对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分子对接空间和能量的匹配要求和优化时的各种方法。综述了该方法在药物设计、药理分析和探测生命体系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分子对接 蛋白质 抑制剂 药物设计
下载PDF
虚拟筛选与新药发现 被引量:43
14
作者 李洪林 沈建华 +5 位作者 罗小民 沈旭 朱维良 王希诚 陈凯先 蒋华良 《生命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25-131,共7页
虚拟筛选是创新药物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近年来引起了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成为一种与高通量筛选互补的实用化工具,加入到了创新药物研究的工作流程(pipeline)中。本文介绍国际上虚拟筛选及其在创新药物发现中应用... 虚拟筛选是创新药物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近年来引起了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成为一种与高通量筛选互补的实用化工具,加入到了创新药物研究的工作流程(pipeline)中。本文介绍国际上虚拟筛选及其在创新药物发现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特别介绍了我国这方面研究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药物设计 功能基因组
下载PDF
药物分子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罗小民 蒋华良 +1 位作者 沈建华 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3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综述了药物分子设计研究取得的一些进展,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我院在药物设计方面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药物设计 分子设计 虚拟筛选 分子对策 定量构效关系 药效团模型 发展趋势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药物分子设计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卫红 苗志伟 +2 位作者 文欣 刘小兰 缪方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36-40,共5页
介绍了药物分子设计与定量构效关系的发展概况与研究进展(2D-QSAR,3D-QSAR,MD-QSAR),为开发新药及化工、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信息.
关键词 药物分子设计 定量构效关系 配体 受体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善荣 林茂伟 陈凯先 《药学进展》 CAS 1997年第2期65-70,共6页
随着生物技术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发展,生物信息学应运而生。它在基因疾病的诊断、蛋白质结构预测、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药物合成和制药工业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信息学的应用大大加快了药物的开发进程。
关键词 国际互联网 生物信息学 生物学数据库 药物设计
下载PDF
黄连中抗肿瘤生物碱的计算机虚拟筛选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新桥 王静 +3 位作者 袁桥玉 宋炜 胡贝 李竣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57-163,共7页
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寻找黄连抗肿瘤生物碱成分.以“黄连”为关键词,在TCMSP数据库中搜索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从Pubchem数据库下载相应化合物结构;再从蛋白质数据库中下载与抗肿瘤作用明确的17个靶点蛋白,采用Sybyl软件中蛋白质预处理... 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寻找黄连抗肿瘤生物碱成分.以“黄连”为关键词,在TCMSP数据库中搜索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从Pubchem数据库下载相应化合物结构;再从蛋白质数据库中下载与抗肿瘤作用明确的17个靶点蛋白,采用Sybyl软件中蛋白质预处理工具确定活性区域,应用Surflex-dock模块对小分子与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通过Total Score打分函数筛选出活性成分,采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分析结合最好的蛋白复合体的相互作用力.筛选出具有较好结合活性的化合物9个,其中非洲防己碱、巴马亭、N-反式-阿魏酰酪胺具有多靶标活性;蛋白复合体的分析结果显示氢键、疏水作用力在对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 黄连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分子对接 多靶点
下载PDF
应用改进型遗传算法进行药物分子对接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纯莲 王希诚 赵金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6期31-33,89,共4页
文章建立了一种约束优化的演化模型,并构造出求解此模型的多种群空间收缩遗传算法,将信息熵概念引入进化过程,控制各种群寻优搜索时解空间的收缩。该算法用种群的多样性避免遗传进化的早熟现象,并以空间收缩尺度作为停机判椐,有效地控... 文章建立了一种约束优化的演化模型,并构造出求解此模型的多种群空间收缩遗传算法,将信息熵概念引入进化过程,控制各种群寻优搜索时解空间的收缩。该算法用种群的多样性避免遗传进化的早熟现象,并以空间收缩尺度作为停机判椐,有效地控制了算法的收敛。利用基于小种群的多种群进化策略,在保证种群多样性的前提下,极大程度地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计算效率。数值算例表明,熵的介入增强了随机搜索类进化算法的寻优目的性,使收敛过程平稳且迅速。算例表明此算法能有效的应用于药物分子对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设计 药物分子 改进型遗传算法 对接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动态组合化学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征骁 赵卫光 李正名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动态组合化学利用可逆过程连接库内的各种组分 ,实现动态库的多样性 .在库中加入靶标分子 ,通过分子识别、分子组装 ,诱导产生和靶标分子产生最强键合的化合物 ,推动化合物库的移动 .介绍了动态组合化学的基本原理 ,并综述了近年来发现... 动态组合化学利用可逆过程连接库内的各种组分 ,实现动态库的多样性 .在库中加入靶标分子 ,通过分子识别、分子组装 ,诱导产生和靶标分子产生最强键合的化合物 ,推动化合物库的移动 .介绍了动态组合化学的基本原理 ,并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动态可逆过程和动态组合化学在生物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组合化学 研究进展 药物设计 动态可逆过程 分子识别 分子组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