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by Developing Sorghum Planting Industry in Dry-hot Valley Areas of Jinsha River in China:Taking Luquan Yi and Miao Autonomous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1
作者 Renyi YANG Zisheng Y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10期57-61,共5页
There are many state-level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n the dry-hot valley areas of Jinsha River in China,with a wide range of poverty and extreme degree of poverty.The industry-suppor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ranks fi... There are many state-level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n the dry-hot valley areas of Jinsha River in China,with a wide range of poverty and extreme degree of poverty.The industry-suppor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ranks first in the"five batches"of China's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The practice of planting in Luquan County since 2017 shows that the valleys and slopes on the dry-hot valley areas of Jinsha River with an altitude above 1800 m have wide land suitable for sorghum planting,and suitable for introduction and planting.In recent years,the county has adopted the mode of enterprise+government+cooperative+poor household,introduced the Langzhitang wine factory,developed sorghum planting with large-scale,industrialized and specialized features to achieve stable income growth for the poor,and significant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Based on many field surveys,household surveys,and interviews with county and village leade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fic practices and main effects of the county's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by developing sorghum planting industry,aiming to provide necessary reference for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imilar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and other provi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hot valley area Industry-suppor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SORGHUM PLANTING POVERTY MODE Luquan COUNTY
下载PDF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l in Deep Poverty-stricken Villages in the Dry-hot Valley of Jinsha River: A Case Study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Green Prickleyash Planting Industry in Laopingzi Village,Luquan County 被引量:1
2
作者 Meiqi SHAO Zisheng Y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6期59-63,70,共6页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s the cor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of China,and it is the fundamental way for the rural poor to achieve stable income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Laopingzi Village,Jiaopingdu...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s the cor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of China,and it is the fundamental way for the rural poor to achieve stable income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Laopingzi Village,Jiaopingdu Town,Luquan County,Kunming County,Yunnan Province,located in the dry-hot valley area of Jinsha River,has become a typical deep poverty-stricken village due to its special natural conditions.In recent years,in the battle to w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the people of Laopingzi Village have achieved a virtuous cycl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n access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d get rich through vigorously developing green prickleyash planting industry. By the end of 2018,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in Laopingzi Village Committee dropped from 45. 62% in 2014 to 1. 11%,and the green prickleyash planting industry ha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pecific practices of developing the green prickleyash planting industry in the village,analyzes the main result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the mode and discusses the inspir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prickleyash cultivation on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so as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practical exampl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of poverty-stricke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Green prickleyash Characteristic PLANTING Mode DEEP POVERTY-STRICKEN VILLAGE dry-hot valley area of Jinsha River
下载PDF
马头营干热岩开采试验场地人工注水诱发地震探讨
3
作者 王宁 王亚玲 +3 位作者 张晓刚 尹康达 毛国良 纪春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5-909,936,共6页
结合马头营干热岩区7个临时测震台站的地震观测资料和M1井2022-06~09的加压注水数据,研究地震活动与注水压力、水流量的关系,同时分析诱发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其对周边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水作业可能诱发了201个地震,震源深度主要集... 结合马头营干热岩区7个临时测震台站的地震观测资料和M1井2022-06~09的加压注水数据,研究地震活动与注水压力、水流量的关系,同时分析诱发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其对周边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水作业可能诱发了201个地震,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0~4 km,这个区段也是地围压较小的安全区域,发生中强震的几率较小;水流量、水压力的改变不仅影响诱发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而且影响地震活动频度,应力积累到一定水平诱发地震发生,之后水流量、水压力与地震频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注水量和震级之间关系不明显,压力和诱发地震震级呈线性相关;在持续注水量达到11 821 m^(3)、压力达到23.46 MPa时,有断层失稳、诱发地震的可能;最大诱发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走滑型,主压应力NNW向,与华北区域应力分布有一定偏差,可见M1井开采对局部应力分布有影响;从地震震中位置迁移规律推测,有新的地裂缝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注水 诱发地震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马头营干热岩区
下载PDF
干热地区不同居住区夏季室外热环境分析——以石河子市5个居住区为例
4
作者 苏媛 吴智锐 +1 位作者 王丹 李洁 《绿色建筑》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干热地区夏季城市热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城市活力下降。为探究不同形态参数和建筑布局对干热地区居住区夏季室外热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石河子市五个典型居住区的热环境物理参...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干热地区夏季城市热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城市活力下降。为探究不同形态参数和建筑布局对干热地区居住区夏季室外热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石河子市五个典型居住区的热环境物理参数进行实测调研,运用控制变量法对比不同形态参数对居住区的影响,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干热地区室外热环境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干热地区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外环境和街区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地区 居住区 室外热环境 实测分析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区红火蚁药剂防控研究
5
作者 杨子祥 包玲凤 +2 位作者 苏银玲 刘莹 赵雪晴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8-40,44,共4页
红火蚁是元谋干热河谷区一种具有重大危害的危险性入侵生物,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干热河谷区的红火蚁防治药剂,开展了7种杀虫剂对红火蚁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蚁巢的防控效果,药后7 d以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的最好,其次是0.73%氟蚁腙... 红火蚁是元谋干热河谷区一种具有重大危害的危险性入侵生物,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干热河谷区的红火蚁防治药剂,开展了7种杀虫剂对红火蚁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蚁巢的防控效果,药后7 d以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的最好,其次是0.73%氟蚁腙饵剂,平均防效分别为100.00%和93.75%,药后14和21 d时,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和2.05%氟蚁腙吡虫啉杀虫饵剂的防效均达100.00%,其他药剂处理的防效均为93.75%;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在施药后1 d时单个蚁巢工蚁的虫口减退率达100.00%,且显著高于除0.1%呋虫胺饵剂处理以外的其他处理,施药后7 d供试药剂的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但在施药后21 d时其虫口减退率均出现下降。因此,可交替使用7种供试药剂进行红火蚁的防控,建议先撒施0.2%高效氯氰菊酯粉剂、0.73%氟蚁腙饵剂、2.05%氟蚁腙吡虫啉杀虫饵剂等控制红火蚁,然后用8%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灌巢彻底铲除红火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区 红火蚁 药剂 防治 效果
下载PDF
从土壤保持角度探索全国生态桑产业发展布局
6
作者 王谢 赵爱春 +1 位作者 陈冠陶 张建华 《蚕学通讯》 2024年第2期61-67,共7页
桑树具有十分强大的土壤保护功能。本文基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瞄准生态桑在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持续作用的重大科学问题,考量了桑树在各类生态重点区域的定位和价值实现途径。通过分析各生态区域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状况,确定了... 桑树具有十分强大的土壤保护功能。本文基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瞄准生态桑在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持续作用的重大科学问题,考量了桑树在各类生态重点区域的定位和价值实现途径。通过分析各生态区域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状况,确定了西南喀斯特区、川滇干热河谷区、三峡库区、黄土高原区、鲁中山区和昆仑山区等6个桑树土壤保持核心服务区。针对上述6个桑树土壤保持核心服务区的产业生态特征,分别提出了保墒增碳、护土保水、保土降污、屯水治沙、肥土增碳和防风固沙的土壤管理技术,并推荐了广西宜州、四川盐边、重庆巫溪、陕西榆林、山东烟台和新疆和田等6个技术先行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桑 土壤保持 喀斯特地区 黄土高原 干热河谷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分析的干热河谷区橙子林冠层蒸腾耗水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晶莹 陈滇豫 +3 位作者 马永胜 胡笑涛 杜敬斌 王书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5-315,共11页
需耗水机制是进行农田/果园水分管理和调控的基础。本文聚焦蒸腾耗水机制,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方法对比了不同Jarvis-Stewart模型配置对干热河谷区橙子林蒸腾耗水量的模拟效果,探索了Jarvis-Stewart模型在影响因子交互效应较强条件下蒸... 需耗水机制是进行农田/果园水分管理和调控的基础。本文聚焦蒸腾耗水机制,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方法对比了不同Jarvis-Stewart模型配置对干热河谷区橙子林蒸腾耗水量的模拟效果,探索了Jarvis-Stewart模型在影响因子交互效应较强条件下蒸腾耗水模拟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考虑不同影响因子及其限制函数会对模拟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其中考虑土壤含水率和叶面积指数对模拟效果改善作用明显,而引入饱和水汽压差和气温则不同程度地降低模拟精度;考虑的影响因子越多,模型结构越复杂,模拟效果不一定越好;筛选出的最佳模型结构基本实现了橙子林蒸腾耗水的可靠模拟,但模拟效果仍有明显改进空间,因此,应综合考虑模型复杂程度、模拟精度及不确定性等,进一步探究适宜的模型结构。研究可为果园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建立和水分管理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也能为耗水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子林 蒸腾耗水模拟 干热河谷 Jarvis-Stewart模型 贝叶斯参数估计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光伏遮阴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吴智泉 罗久富 +2 位作者 罗忠新 李培铨 隋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30,共8页
【目的】探讨光伏遮阴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云南干热河谷光伏电站为试验区,检测全光照对照区、光伏阵列行间、光伏组件下方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微生境指标,并测定花生单株结荚数、分枝数、根瘤数、主茎粗... 【目的】探讨光伏遮阴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云南干热河谷光伏电站为试验区,检测全光照对照区、光伏阵列行间、光伏组件下方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微生境指标,并测定花生单株结荚数、分枝数、根瘤数、主茎粗度、荚果长度、荚果宽度、荚果厚度、荚果质量、百仁质量等农艺性状和花生粗蛋白、直链淀粉、粗脂肪含量等品质指标,分析光伏遮阴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全光照对照区相比,光伏阵列行间光合有效辐射降低了28.67%,土壤温度降低了2.12℃,土壤湿度增加了6.40个百分点;光伏组件下方光合有效辐射降低了95.22%,土壤温度降低了4.21℃,土壤湿度增加了21.01个百分点。与全光照对照区相比,光伏组件下方花生分枝数、根瘤数、单株结荚数、荚果质量、百仁质量、荚果长度、荚果宽度、荚果厚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其中单株结荚数降低了61.09%,百仁质量降低了46.23%;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了27.02%。光伏阵列行间花生分枝数、根瘤数、单株结荚数、荚果质量、百仁质量和粗蛋白含量等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全光照对照区,其中单株结荚数增加了68.33%,百仁质量增加了34.32%,粗蛋白含量增加了19.82%;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降低了20.64%。【结论】光伏阵列行间花生产量、品质、食味品质均得到显著提升,光伏组件下方花生产量和品质均降低。据此,进一步筛选适宜光伏组件下方生境的典型耐阴或喜阴作物,与光伏阵列行间适生作物间作,有效利用光资源、改善下垫面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遮阴 生态脆弱区 农艺性状 花生 云南干热河谷
下载PDF
湿热风缓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对风环境的影响效应
9
作者 徐辉 夏海松 +1 位作者 董莉莉 刘天琪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504,共10页
目的综合解析湿热风缓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对风环境的影响效应。方法基于田野调查,利用CFD软件对聚落整体和聚落建筑的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选取凤台村3栋典型三合院,分析不同长高比和宽高比对聚落空间风环境的影响。结果在聚落整体街巷结... 目的综合解析湿热风缓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对风环境的影响效应。方法基于田野调查,利用CFD软件对聚落整体和聚落建筑的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选取凤台村3栋典型三合院,分析不同长高比和宽高比对聚落空间风环境的影响。结果在聚落整体街巷结构与建筑密度的综合影响下,凤台村冬季的聚落空间风速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夏季的聚落空间风速呈由村口向东北方向的递增规律,聚落整体风环境良好;模拟分析得出聚落建筑吊脚干栏的最佳空间形制:宽高比为6,长高比为7.2。结论聚落空间风环境受到街巷结构与季节主导风、建筑形态与密度的综合影响,传统聚落空间形制体现了对区域风环境的高效适应,以及对局部微气候的有效利用,建议在进行聚落保护规划与地域建筑设计时应遵循此空间形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环境 传统聚落空间 吊脚干栏 数值模拟 湿热风缓地区
下载PDF
江西龙南-石城地区干热岩资源优选
10
作者 张福神 陈艳 +2 位作者 龙立学 徐荣华 潘隆虎 《地质学刊》 CAS 2024年第2期210-218,共9页
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划分出江西3种类型干热岩潜力区:燕山期含高放射性产热型花岗岩出露区、燕山期火山岩区(火山岩盖层+燕山期高放射性产热型隐伏花岗岩)、白垩系红盆区(沉积岩盖层+燕山期高放射性产热型隐伏花岗岩)。结合地质、... 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划分出江西3种类型干热岩潜力区:燕山期含高放射性产热型花岗岩出露区、燕山期火山岩区(火山岩盖层+燕山期高放射性产热型隐伏花岗岩)、白垩系红盆区(沉积岩盖层+燕山期高放射性产热型隐伏花岗岩)。结合地质、地热、物探和遥感等方法,选定江西龙南南部、安远、信丰、周田和石城5个干热岩潜力区。在最具干热岩潜力的龙南南部地区开展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推断深部发育3处隐伏花岗岩岩体。依据地质、物探和遥感成果圈定干热岩远景区面积298.44 km^(2),保守估算4.6~8.0 km深度的静态干热岩潜在资源总量为220.35×10^(18)J,折算成标准煤为75.28亿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潜力区 优选标准 遥感 物探 江西龙南—石城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干热岩开发利用前景评估——基于开采优化数值模拟的认识
11
作者 江晓雪 朱传庆 +2 位作者 丁蕊 谢芳 邱楠生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3,共11页
渤海湾盆地的大地热流高,5000 m埋深地层平均温度为175℃,热储岩性以低孔低渗的变质岩、火成岩为主,具备形成干热岩资源的条件。基于大地热流、岩石热导率、生热率等热参数,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三维水热耦合的干热岩开采模型、分析不同... 渤海湾盆地的大地热流高,5000 m埋深地层平均温度为175℃,热储岩性以低孔低渗的变质岩、火成岩为主,具备形成干热岩资源的条件。基于大地热流、岩石热导率、生热率等热参数,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三维水热耦合的干热岩开采模型、分析不同井间距、注采速率、布井方式等差异开采方案下在100 a内对热储层温度的影响随开发时间的变化,选取最优方案并估算干热岩资源。结果表明:注采速率一定时,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开采井水温度下降速率与井间距成反比;当注采井间距一定时,注采速率越大,开采井水温度下降越快,发生“热突破”的时间越早;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采两注”布井方案比“一采一注”布井方案获得的热量更多,开采效率更高。基于上述认识,确定研究区最优开采方案为:年限50 a、井间距400 m、注采量90 m^(3)/h、“两采两注”方式。此方案下,可获得开采井水平均温度为172℃,对应全渤海湾盆地可采资源量为3.28×10^(19)J/a。以河北任丘市为例,按照民用住宅热负荷指标100 W/m^(2)计算,利用最优方案进行干热岩的开采,仅需157.75 km^(2)干热岩有利区即可满足全市居民供暖需求。因此,开发利用研究区干热岩资源,可增强华北地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数值模拟 有利区圈定 开发方案优化 地热资源估算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云南干热区生态农业技术集成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建增 杨艳鲜 +4 位作者 潘志贤 沙毓沧 方海东 彭辉 纪中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9-822,共4页
针对云南干热区具有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燥热、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建议在该地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本文在总结生态农业建设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了干热区生态农业建设的五大技术体系: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生态林建设技... 针对云南干热区具有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燥热、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建议在该地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本文在总结生态农业建设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了干热区生态农业建设的五大技术体系: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生态林建设技术体系、特色经济林建设技术体系、土壤改良技术体系和节水利用技术体系。为云南干热区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技术集成 干热区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区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白粉病危害特征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理春 罗艳苹 +1 位作者 卢恒 张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25-1127,共3页
在麻疯树的规模种植区选定代表性的10株无病植株,观察白粉病的危害侵染特征。结果显示:群居的麻疯树极易感染白粉病,在麻疯树的整个生长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8~10月高温高湿条件下是发病的高峰期,11月份以后减缓危害速度,但不停... 在麻疯树的规模种植区选定代表性的10株无病植株,观察白粉病的危害侵染特征。结果显示:群居的麻疯树极易感染白粉病,在麻疯树的整个生长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8~10月高温高湿条件下是发病的高峰期,11月份以后减缓危害速度,但不停止。结果对麻疯树白粉病预警预报和有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区 麻疯树 白粉病 危害特征
下载PDF
云南干热河谷区野生豆科草种资源调查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玉兰 钟声 +3 位作者 黄家雄 黄健 李贵平 段春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6,共7页
2006—2008年对云南省境内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元江四大江河河谷地带野生豆科草种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采集野生豆科草种资源78种,其中76种属蝶形花亚科,2种属云实亚科。根据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提出保护和利用野生... 2006—2008年对云南省境内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元江四大江河河谷地带野生豆科草种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采集野生豆科草种资源78种,其中76种属蝶形花亚科,2种属云实亚科。根据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提出保护和利用野生豆科草种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草种 资源调查 干热河谷区 云南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土壤退化机理研究——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作用 被引量:26
15
作者 何毓蓉 周红艺 +4 位作者 张保华 黄成敏 张丹 杨万勤 宫阿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7,共4页
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土壤侵蚀普遍而严重 ,对土壤退化有关键性影响。通过对该区不同退化土壤的侵蚀状况 ,从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类型的发生和作用机制 ,探讨了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作用和影响... 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土壤侵蚀普遍而严重 ,对土壤退化有关键性影响。通过对该区不同退化土壤的侵蚀状况 ,从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类型的发生和作用机制 ,探讨了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 :(1)侵蚀和水土流失是造成土壤退化的要因 ,不同侵蚀类型及其强度控制了土壤退化的空间分布 ;(2 )土壤侵蚀对土壤退化的作用机制主要是 :不同土壤侵蚀强度 ,决定了土壤退化发生类型的数量和程度 ;通过对该区几类主要土壤退化类型发生机制进行分析 ,看出土壤侵蚀是以冲刷剥蚀、搬运扩散和沉积掩埋等作用为主 ,造成和加速了土壤退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土壤退化机理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特性分异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郁 李占斌 +1 位作者 李鹏 穆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4-177,251,共5页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相同背景条件下的合欢林地、玉米地、桑地、甘蔗地、花椒地、撂荒草地以及水桐树林地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天然水桐树林破坏后改为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显著,表现为土壤有机质...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相同背景条件下的合欢林地、玉米地、桑地、甘蔗地、花椒地、撂荒草地以及水桐树林地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天然水桐树林破坏后改为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显著,表现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速效磷和容重没有显著变化,速效钾有一定程度升高;不同利用方式对其影响作用差异不同,但总体来说改造为合欢林和撂荒草地对土壤理化属性的影响相对较少。土壤综合属性指数随天然水桐树林改为其它利用方式后均呈现不同程度降低,其降幅由小到大依次为草地>合欢林地>甘蔗地>玉米地>花椒地>桑地,人为干扰越重对土壤质量的破坏作用越大,因此减少人为活动,增加该区域土壤物质归还量是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地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特性
下载PDF
干热河谷生态恢复区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庄建琦 葛永刚 +1 位作者 王道杰 郭晓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39,共5页
选择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利用东川国家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修建的径流小区土壤含水量观测资料,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含水量、不同深度下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滞后效应对降雨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1)在碎石土中... 选择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利用东川国家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修建的径流小区土壤含水量观测资料,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含水量、不同深度下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滞后效应对降雨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1)在碎石土中实施生态修复后,合欢林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对于抑制浅层滑坡具有一定的作用;坡积层土壤中实施生态修复后,石榴+横坡耕作与林草地减小了坡面径流,从而有效地减缓了坡面侵蚀;(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10cm深度处的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明显,变化幅度大,且含水量受当日降水的影响明显,相关系数在0.35以上。生态修复首先是通过对土壤结构进行改良,然后影响到土壤其他性状,从而使得土壤具有自我调节和孕育其他生物物种条件,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土壤含水量 响应 干热河谷区
下载PDF
干热河谷旱地覆盖间作两熟种植模式的水分效应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兵辉 王维 张红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4-278,共5页
在干热河谷旱地选择玉米/黄豆种植模式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栽培措施条件下间作两熟种植模式的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秸秆、地膜覆盖栽培有明显增加和保蓄土壤水的作用,秸秆地膜二元覆盖栽培的作用更为显著,根区成为作物耗水与土壤... 在干热河谷旱地选择玉米/黄豆种植模式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栽培措施条件下间作两熟种植模式的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秸秆、地膜覆盖栽培有明显增加和保蓄土壤水的作用,秸秆地膜二元覆盖栽培的作用更为显著,根区成为作物耗水与土壤保蓄水的关键区域,农田水分变化沿土层可划分为3个层次,即0-30cm土层为土壤水分变化活跃层和土壤贮水增加明显层;30-80cm土层为土壤水分变化次活跃层和土壤贮水增加显著层;80-100cm土层为土壤水分变化相对稳定层和土壤贮水增加一般层,且覆盖栽培措施可促进作物耗水量由田间无效蒸发耗水向有效的田间作物蒸腾耗水转化,使旱作农田水分的有效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玉米/黄豆 覆盖种植 水分效应 干热河谷区
下载PDF
东川干热退化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物种组成与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被引量:46
19
作者 沈有信 刘文耀 张彦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454-1460,共7页
探讨了在云南东北部干热河谷区域的严重砂石化土地上利用两种典型固氮树种进行植被恢复后对当地原有植被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影响是巨大的 ,物种的组成与密度都发生变化。高密度合欢 ( Leuc... 探讨了在云南东北部干热河谷区域的严重砂石化土地上利用两种典型固氮树种进行植被恢复后对当地原有植被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影响是巨大的 ,物种的组成与密度都发生变化。高密度合欢 ( Leucaena glauca)恢复方式下 ,大量当地物种 ,尤其是一些阳性物种从地表植被中消失或生长受到抑制 ,生物多样性降低。参照稀灌草丛设计的马桑 ( Coriaria sinica)恢复方式对原有草坡地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影响不大。各种植被恢复方式的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试验表明 ,合欢恢复方式 ( L.glauca)使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增大 ,同时种子组成也由原来的喜光耐旱为主变为耐荫型为主 ;马桑 ( C.sinica)恢复降低了种子密度并减少了种子种类 ,但主成分的性质未发生改变。一些当地物种仍存在于受影响后的地表植被和种子库中 ,使改变后的系统与当地草坡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但这种相似性随植被恢复的变化在地表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表现不一致 ,显现出随干扰与植被恢复变化的非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山地 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 恢复方式 当地物种 东川
下载PDF
降水和植被变化对龙川江径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姜世中 梁川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4,共7页
基于龙川江大峡谷进出口水文控制站楚雄站和小黄瓜园站的长系列水文资料和流域森林盖度变化资料,结合小波分析方法,对降水、植被与径流量变化间相互关系以及径流量各时间尺度准周期变化的本质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降... 基于龙川江大峡谷进出口水文控制站楚雄站和小黄瓜园站的长系列水文资料和流域森林盖度变化资料,结合小波分析方法,对降水、植被与径流量变化间相互关系以及径流量各时间尺度准周期变化的本质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降水量序列存在2 a、4 a和14.5 a左右的主周期,径流量序列具有2 a、4 a、6 a和22a左右的主周期;其中径流量低频振荡所反映的是总径流中来自于壤中水径流和存在于裂隙中的地下水径流的准周期变化,而高频振荡反映的是总径流中来自于地面径流的准周期变化;径流量的年内变化和年际高频振荡主要是由降水量变化所引起的,而径流量序列6 a和22 a的主周期是由土壤和裂隙对降水量序列4 a和14.5 a的主周期滞后放大作用所形成的,径流量序列4 a的主周期是由干热河谷特殊自然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径流量与降水量间相互关系在1969年左右发生了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元谋干热河谷区 森林破坏 降水量 径流量 小波分析 准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