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Tanbo-plucking the trigger points for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被引量:3
1
作者 Hua Yu Li Ying +3 位作者 Liu Hui-yang Ji Quan Ji Ling-lin Zhang Fu-qing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9年第3期209-214,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plus Tanbo-plucking the trigger points for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SP). Methods: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SP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obser...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plus Tanbo-plucking the trigger points for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SP). Methods: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SP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n EA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A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A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A therapy plus Tanbo-plucking the trigger points. After treatment, the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and Mell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 improvement of shoulder pain and functional activity, and meanwhile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 and the cure and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was 72.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A group was 87.5% and the cure and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was 42.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cure and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A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tra-group differences in VAS and Melle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othP<0.001). The inter-group differences in the changes of the VAS and Melle scores after treatment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othP<0.001). Conclusion: EA plus Tanbo-plucking the trigger points has a better curative effect than EA therapy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TUINA MASSAGE trigger points Frozen Shoulder PERIARTHRITIS Shoulder Pain
原文传递
基于“以痛为输”探讨针刺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镇痛效应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俊杰 胡哲 +8 位作者 陈怡然 刘玉丽 王树东 张淑慧 于嘉祥 李冰倩 姚远 王列 马铁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62-165,共4页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已成为一种全球多发病,疼痛是MPS患者最常见的主诉症状。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实质为挛缩的肌小节,利用体格检查或生物化学检测可以确定MTrPs在骨骼肌中的位置,它是...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已成为一种全球多发病,疼痛是MPS患者最常见的主诉症状。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实质为挛缩的肌小节,利用体格检查或生物化学检测可以确定MTrPs在骨骼肌中的位置,它是引发肌肉紧绷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亦为肌骨疼痛疾病尤其是MPS的有效治疗部位。这与《灵枢·经筋》“以痛为输”理论高度契合。“以痛为输”重点关注患者软组织损伤的疼痛部位和医者触诊到的压痛点,是针刺治疗经筋病的基本取穴原则,已被沿用二千余年,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国内外已开展大量研究探查针刺MTrPs治疗MPS作用机制,基于其与“以痛为输”的相似性,该文就MTrPs实质、MPS疼痛发病机制及针刺MTrPs治疗MPS抗炎镇痛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丰富“以痛为输”理论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痛为输 激痛点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针刺
下载PDF
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佳妮 陈英华 +4 位作者 孙玮 李俊峰 王浩宇 苏晓庆 秦瑞琦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 观察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4例,脱落3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 目的 观察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4例,脱落3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igrain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MSQ)、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浓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随访时VAS评分较治疗前和治疗后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SQ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随访时MSQ评分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时,MS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5-HT浓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且在减轻偏头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及提高5-HT浓度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穴位 头颈部 丛刺 留针 偏头痛 5-羟色胺 视觉模拟量表 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
下载PDF
银质针导热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和SIRT3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玥 张玉函 +5 位作者 王家益 黄媛馨 沃春新 王彩霞 周沛然 王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02-2208,共7页
背景:临床研究发现银质针导热治疗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具有良好镇痛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治疗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线粒体超微结构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变化的影响。方法:26只大鼠随机取20只予... 背景:临床研究发现银质针导热治疗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具有良好镇痛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治疗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线粒体超微结构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变化的影响。方法:26只大鼠随机取20只予以打击结合运动疲劳的方法复制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银质针导热组,每组各8只;银质针导热组给予银质针导热处理;剩余6只为正常对照。分别于造模前1 d、造模完成后第1天、银质针导热处理后第14天检测大鼠机械刺激缩足阈值、热缩足潜伏期;银质针导热处理后第14天检测大鼠股内侧肌肌电图电活动,取大鼠右侧股内侧肌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局部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痛阈值:与正常组和造模前相比,模型组、银质针导热组造模后机械刺激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经银质针导热处理后,与模型组相比,银质针导热组机械刺激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②肌电图:模型组大鼠右侧股内侧出现自发电活动,银质针导热组自发电活动较模型组减少,时限较模型组延长(P<0.01),波幅较模型组降低(P<0.05);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正常组大鼠肌纤维排列紧密规则,模型组大鼠肌纤维萎缩、变性,排列紊乱,银质针导热组大鼠肌肉结构紊乱改善;④骨骼肌线粒体微观结构:透射电镜显示正常组肌组织线粒体结构正常;模型组肌组织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银质针导热组肌组织线粒体肿胀明显缓解或趋于正常;⑤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表达: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下调,银质针导热组较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⑥结果表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局部肌肉线粒体出现异常,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的表达下调,提示存在能量代谢障碍;银质针导热处理后线粒体变化恢复,接近正常,且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的表达上调接近正常组,推测银质针导热疗法可能通过促进线粒体修复而改善能量代谢障碍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银质针导热治疗 肌肉线粒体 SIRT3 肌筋膜激痛点
下载PDF
火针手三阳经郄穴联合常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丁云 施泽婉 黎崖冰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 观察火针手三阳经郄穴联合常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联合火针手三阳经郄穴治疗。观察治... 目的 观察火针手三阳经郄穴联合常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联合火针手三阳经郄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20,CSR20)的评分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首次治疗后及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首次治疗后及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SR20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SR2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火针手三阳经郄穴联合常规针刺能较快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疼痛、手臂麻木、功能障碍等症状,疗效优于单一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火针疗法 手三阳经 郄穴 神经根病 颈椎病 颈痛
下载PDF
头穴扬刺为主治疗频发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赵红旭 陈英华 孙玮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1098-1104,共7页
目的观察头穴扬刺为主治疗频发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频发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脱落2例,最终纳入每组31例。观察组予头穴扬刺为主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头穴扬刺为主治疗频发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频发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脱落2例,最终纳入每组31例。观察组予头穴扬刺为主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头痛频率、持续时间、头痛指数、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WHOQOL-BREF)评分以及双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A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和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血流速度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两组疼痛VAS评分、头痛频率、持续时间、头痛指数、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降低(P<0.05),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P<0.05),两侧ACA、MCA和PCA血流速度均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头痛频率、持续时间、头痛指数、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侧ACA、MCA和PCA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优于对照组的77.4%(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头穴扬刺为主治疗可提高频发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可进一步降低脑血流速度,减轻头痛程度,减少疼痛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缓解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扬刺 穴位 头颈部 紧张型头痛 镇痛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激痛点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肩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白庆庆 苏同生 贺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激痛点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肩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同时...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激痛点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肩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激痛点推拿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激痛点推拿疗法不仅能够提高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肩功能,还能抑制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激痛点推拿疗法 肩周炎 肩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激痛点火针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疼痛的影响
8
作者 蓝莲英 陈凌杰 陈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5期131-134,共4页
目的观察激痛点火针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常规针... 目的观察激痛点火针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6周后评估2组患者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观察腰背部红外成像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3.76±1.08)分vs.(5.28±1.55)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13.76±3.42)分vs.(11.50±4.58)分]及腰背部红外成像的平均温度[(30.21±3.03)℃vs.(33.31±3.1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部肌筋膜炎 激痛点 火针疗法 针灸 红外成像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程氏八脉交会穴配揿针治疗肿瘤患者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9
作者 张倩 朱俊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5期3069-3072,共4页
呃逆病位在膈,发病与胃、脾、肾、肝等多个脏腑密切相关。西医中,呃逆又称为膈肌痉挛,诱发的原因较多,若持续48 h以上,则发展为顽固性呃逆。放化疗和手术等均可引起恶性肿瘤患者的顽固性呃逆,虽然针灸治疗呃逆的疗效得到了国内外一致肯... 呃逆病位在膈,发病与胃、脾、肾、肝等多个脏腑密切相关。西医中,呃逆又称为膈肌痉挛,诱发的原因较多,若持续48 h以上,则发展为顽固性呃逆。放化疗和手术等均可引起恶性肿瘤患者的顽固性呃逆,虽然针灸治疗呃逆的疗效得到了国内外一致肯定,但结合恶性肿瘤患者的体质,临床治疗难度更大。针灸大师程子俊教授作为江南程氏针灸流派的第四代传人,取穴少而精,笔者在跟师途中,采用程老的八脉交会穴经验及揿针攒竹埋针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顽固性呃逆,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顽固性呃逆 针刺疗法 揿针疗法 八脉交会穴 程氏针灸流派
下载PDF
Summary on Clinical Experience of Acupuncture Treating Dry Eye Syndromes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晓芃 杨玲 +3 位作者 莫文权 施征 赵粹英 黄国琪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9年第3期171-174,共4页
Dry eye syndromes (DES) refer to discomfort in the eye region, visual disturbance, poor stability of lacrimal film, inflammation of eye surface and its potential injury due to many factors of abnormal lacrimation. P... Dry eye syndromes (DES) refer to discomfort in the eye region, visual disturbance, poor stability of lacrimal film, inflammation of eye surface and its potential injury due to many factors of abnormal lacrimation. Patients with this condition can experience a dry sensation in the eyes, foreign body sens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dry Eye Syndromes Cupping therapy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原文传递
Effi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 for patients with dry eye syndrom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3
11
作者 ZHANG Dan ZHAO Yan +6 位作者 YANG Yanting LIU Xiaoxu ZHAO Yue SHI Zheng HONG Jue LIU Jie MA Xiaopeng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22年第6期489-498,共10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EA)in treating dry eye syndromes(DES)and its regulatory effects on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QOL),anxiety,and depression.MethodsBy following a randomized contro...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EA)in treating dry eye syndromes(DES)and its regulatory effects on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QOL),anxiety,and depression.MethodsBy follow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design,eligible DES patients were allocated to an EA group(EAG)or an acupuncture group(AG).Patients in the AG were intervened by acupuncture alone,while in the EAG,electrical stimulation was applied to Cuanzhu(BL2)and Taiyang(EX-HN5)in addition to the same treatment in the AG.Changes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Schirmer tear test-1(STT-1),tear-film break-up time(TF-BUT),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CFS),and corneal sensitivity(CS)were observed,as well as changes in the short-form 36-item health survey(SF-36)and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scores.ResultsThe scores of clinical symptoms,OSDI,and CF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EAG and AG when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values(P<0.05),respectively,while the TF-BUT and C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and the tear secretion of patients in the EAG increased(P<0.05).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 scores of physical role functioning,general health perception,emotional role functioning,and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in both EAG and AG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after treatment(P<0.05),together with a marked decrease in the score of anxiety(P<0.05).Compared with the AG,the EAG obtained a mor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TT-1(P<0.05).ConclusionDES patients respond well to both EA and acupuncture treatments,manifested by prolonged TF-BUT and improvement of CS.Meanwhile,the two approaches can improve QOL and reduce anxiety.Furthermore,EA appears more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tear secretion than acupuncture al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Point Cuanzhu(BL2) Point Taiyang(EX-HN5) dry Eye Syndromes Quality of Life Emotional Regulat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原文传递
温针灸八髎穴治疗老年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李博 黎昱辰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860-863,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穴)治疗老年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针刺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60例60岁以上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八髎穴治疗,... 目的观察温针灸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穴)治疗老年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针刺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60例60岁以上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八髎穴治疗,试验组采取温针灸八髎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ristol大便性状量表评分、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Bristol大便性状量表评分、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八髎穴治疗老年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可改善便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温针疗法 八髎 便秘 阳虚 老年人
下载PDF
芒针阴阳透刺针法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赵卫锋 党莎 +3 位作者 王瑶嘉 朱洁钰 罗丹 任媛媛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734-738,共5页
目的观察芒针阴阳透刺法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目的观察芒针阴阳透刺法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芒针阴阳透刺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IL-6、TNF-α浓度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IL-6、TNF-α浓度及NIHS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6、TNF-α浓度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阴阳透刺针法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风 巨针疗法 阴阳透刺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环跳穴针刺深度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14
作者 赵敏 石向东 +1 位作者 周鹤腾 郑敏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870-874,共5页
目的观察环跳穴不同针刺深度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招募15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深刺组(75例)和浅刺组(75例)。深刺组采用芒针深刺环跳穴治疗,浅刺组采用毫针针刺环跳穴治疗。... 目的观察环跳穴不同针刺深度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招募15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深刺组(75例)和浅刺组(75例)。深刺组采用芒针深刺环跳穴治疗,浅刺组采用毫针针刺环跳穴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和随访时,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椎评分、肌力评分和患侧膝踝反射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深刺组治愈率高于浅刺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JOA腰椎评分、肌力评分和患侧膝踝反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随访时,深刺组VAS评分均低于浅刺组(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和随访时,深刺组JOA腰椎评分和肌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跳穴深刺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浅刺,可更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症状,提高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刺深度 芒针 环跳 椎间盘移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 气滞血瘀
下载PDF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刘军 车文娟 +3 位作者 李新悦 孙继芬 张勇 高尚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6月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针灸科收治的8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毫针组(n=40,给予毫针温针灸治疗)和银质针组(n=40,给予压痛点密集... 目的:观察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6月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针灸科收治的8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毫针组(n=40,给予毫针温针灸治疗)和银质针组(n=40,给予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功能(WOMAC骨关节炎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银质针组总有效率高于毫针组(P<0.05);治疗后,银质针组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毫针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结论: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KOA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疗法 毫针温针灸 视觉模拟评分 WOMAC骨 关节炎指数
下载PDF
针刺激痛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王列 马帅 +4 位作者 马铁明 王树东 曹锐 刘玉丽 田辉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观察针刺激痛点疗法与传统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差异,为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激痛点组和传统针刺组,每... 目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观察针刺激痛点疗法与传统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差异,为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60例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激痛点组和传统针刺组,每组30例。在患侧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针刺激痛点组采用0.35 mm×50 mm毫针,斜45°刺入并贯穿激痛点结节,提插至出现针感后留针30 min,传统针刺组选取肩髃、肩髎、肩贞等,应用0.35 mm×50 mm毫针直刺,提插捻转至出现针感后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休息2天,连续3周。两组在治疗15天后,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McGill)、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作为观察指标,以患者治疗前后上肢的疼痛症状、损伤程度、运动功能指数的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激痛点针刺组愈显率30%(9/30),优于传统针刺组愈显率13.3%(4/30)(P<0.01),治疗后两组McGill、SHSS、FMA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1);且针刺激痛点组的改善程度均优于传统针刺组(均P<0.05)。结论:针刺激痛点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中风 肩手综合征 针刺疗法 激痛点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内关穴揿针防治胃镜检查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孙敏 曾旭燕 +1 位作者 汪真真 刘静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11期1114-1115,共2页
目的观察内关穴揿针防治胃镜检查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均采用利多卡因胶浆于胃镜检查前口服,治疗组配合内关穴揿针。观察两组患者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恶心、呕... 目的观察内关穴揿针防治胃镜检查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均采用利多卡因胶浆于胃镜检查前口服,治疗组配合内关穴揿针。观察两组患者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恶心、呕吐的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关穴揿针能减轻胃镜检查所致的恶心、呕吐,能增加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内关 胃镜 恶心 呕吐 揿针 皮内针疗法
下载PDF
靳三针与治神 被引量:18
18
作者 袁青 韩德雄 +2 位作者 邓晶晶 曾垂魁 罗秋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13-14,共2页
"四神针"、"定神针"是靳三针疗法中用于治神的两个重要穴组。治神在针灸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直接影响着针灸治疗的效果。针灸治疗,其实质就是通过作用于经络,调整病态之神,使患者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 "四神针"、"定神针"是靳三针疗法中用于治神的两个重要穴组。治神在针灸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直接影响着针灸治疗的效果。针灸治疗,其实质就是通过作用于经络,调整病态之神,使患者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治神,要求在整个针灸治疗过程中医生"一其神"、患者"调其神"。医生"一其神"既包括对医者医德医风的要求,又包括对辨证选穴的经验、进针行针手法的技术要求。患者"调其神"指患者宜安定情绪,摒除杂念,集中精神体会针感。治神之穴"四神针"、"定神针",主要分布于督脉、膀胱经及胆经上,在临床辨证取穴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能使患者神气散者聚、失者复、亢者平而抑者扬,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靳三针 四神针 定神针
下载PDF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翀敏 陈红薇 +2 位作者 王延武 岳红 朱敏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旋颈试验阳性率、眩晕评分... 目的观察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旋颈试验阳性率、眩晕评分及头项部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旋颈试验阳性率及眩晕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旋颈试验阳性率及眩晕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为7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及头项部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颈椎病 椎动脉型 肌筋膜触发点
下载PDF
粗针膻中穴埋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20
作者 徐勇刚 雷澍 +5 位作者 宣丽华 叶雪惠 龚秀杭 张海峰 莫晓枫 王灵聪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粗针膻中穴埋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困难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COPD并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3组,每组20例。粗针埋针治疗组选用粗针针刺膻中穴,每次进针70 mm,留针4 h;传统毫针治疗... 目的:探讨粗针膻中穴埋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困难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COPD并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3组,每组20例。粗针埋针治疗组选用粗针针刺膻中穴,每次进针70 mm,留针4 h;传统毫针治疗组选用传统毫针针刺膻中穴,每次进针35 mm,留针0.5 h;两组均每周治疗5次,中间休息2 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只常规支持、对症治疗。记录治疗后1、2和4周呼吸机撤机成功率和撤机时间。结果:各组治疗后第1周呼吸机撤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第2周和第4周粗针埋针治疗组呼吸机撤机成功率(60%,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35%)和传统毫针治疗组(25%,30%),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粗针埋针治疗组呼吸机撤机时间〔(18.8±14.9)d〕明显短于对照组〔(30.1±17.7)d〕和传统毫针治疗组〔(32.7±18.6)d〕,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COPD机械通气患者在撤机过程中采用粗针膻中穴埋针治疗能缩短,撤机时间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慢性 撤机 针刺疗法 粗针 埋针 膻中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