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seasonal water-level fluctuation on soil pore structur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China 被引量:8
1
作者 ZHANG Shu-juan TANG Qiang +5 位作者 BAO Yu-hai HE Xiu-bin TIAN Feng-xia LüFa-you WANG Ming-feng Raheel ANJUM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10期2192-2206,共15页
Inund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has created a 30-m water-level fluctuation zone with seasonal hydrological alternations of submergence and exposure, which may greatly affect soil properties and bank stability... Inund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has created a 30-m water-level fluctuation zone with seasonal hydrological alternations of submergence and exposure, which may greatly affect soil properties and bank stabili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 of soil pore structure to seasonal water-level fluctuation in the reservoir, and particularly, the hydrological change of wetting and drying cycles. Soil pore structure was visualized with industrial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digital image analysis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total porosity(? 100 ?m), total pore number, total throat number, and mean throat surface are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under wetting and drying cycles. Soil porosity, pore number and throat numberwithin each size class increased in the course of wetting and drying cycles.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degree of anisotropy and fractal dimension were indicating an increase. In contrast, the mean shape factor, pore-throat ratio, and Euler-Poincaré number decreased due to wetting and drying cycles. These illustrated that the wetting and drying cycles made soil pore structure become more porous, continuous, heterogeneous and complex. It can thus be deduced that the water-level fluctuation would modify soil porosity,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pore morphology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which may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soil processes, soil functions, and bank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质 水库调查 毛孔 季节 组织 中国 图象分析技术 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Impact of Mid-and Upper-Level Dry Air on Tropical Cyclone Genesis and Intensification:A Modeling Study of Durian(2001) 被引量:5
2
作者 Yaping WANG Yongjie HUANG Xiaopeng CUI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505-1521,共17页
The impact of mid-and upper-level dry air,represented by low relative humidity(RH)values,on the genesis of tropical cyclone(TC)Durian(2001)in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investigated by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u... The impact of mid-and upper-level dry air,represented by low relative humidity(RH)values,on the genesis of tropical cyclone(TC)Durian(2001)in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investigated by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using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The mid-level RH was lowered in different regions relative to TC Durian(2001)’s genesis location.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ocation of dry air was important to Durian(2001)’s genesis and intensification.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C was accompanied by sustained near-saturated mid-and upper-level air,whereas low humidity decelerated its development.Water vapor budget analysis showed that moisture at mid and upper levels was mainly supplied by the vertical convergence of moisture flux and the divergence terms,and consumed by the condensation process.The horizontal convergence of moisture flux term supplied moisture in the air moistening process but consumed moisture in the air drying process.With a dryer mid-and upper-level environment,convective and stratiform precipitation were both inhibited.The upward mass fluxes and the diabatic heating rat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two precipitation types were also suppressed.Generally,convection played the dominant role,since the impact of the stratiform process on vertical mass transportation and diabatic heating was much weaker.The vorticity budget showed that the negative vorticity convergence term,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hibited convection,caused the vorticity to decrease above the lower troposphere in a dryer environment.The negative vorticity tendency is suggested to slow down the vertical coher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rate of T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ical cyclone formation mid-and upper-level dry air WRF water vapor budget convective and STRATIFORM precipitation
下载PDF
基于氡同位素示踪的洞庭湖区枯水期湖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谌宏伟 杨瑶 +6 位作者 黄荷 周慧 彭向训 于莎莎 喻娓厚 李正最 王赵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3-434,共12页
洞庭湖区水系发达,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人类活动强烈,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变化频繁,其研究的难度以及由此造成的研究不足影响了对湖区地下水赋存和运动规律的深入认识。本文以洞庭湖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水位动态分析和氡(222 Rn)同... 洞庭湖区水系发达,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人类活动强烈,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变化频繁,其研究的难度以及由此造成的研究不足影响了对湖区地下水赋存和运动规律的深入认识。本文以洞庭湖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水位动态分析和氡(222 Rn)同位素示踪法,定性和定量研究枯水期洞庭湖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关系与交互通量。枯水期洞庭湖区水位和氡浓度空间分布特征指示研究区内地下水向湖水排泄,尤以东洞庭湖最为显著。氡箱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枯水期地下水排泄222 Rn通量为455.09 Bq/(m^(2)·d),占总输入222 Rn通量的60.07%,地下水排泄总量为0.29×10^(8)m^(3)/d,平均排泄速率为56.27 mm/d,地下水排泄对湖水的贡献率为7.04%。敏感性分析表明:风速、地下水和湖水222 Rn浓度以及湖面面积等参数较为敏感,合理布置取样点并提高敏感参数测量准确度能提高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度。氡同位素示踪法物理意义明确、操作过程简便,是研究复杂区域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的有效方法。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洞庭湖区水量均衡的更多认识,可为洞庭湖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 水位动态 氡同位素 枯水期 洞庭湖区
下载PDF
南四湖消落带底泥中磷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4
作者 张彦浩 杨月彪 +2 位作者 赵强 周冉 张志斌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28-134,共7页
研究不同频率干湿交替条件下,南四湖消落带底泥磷形态变化及其与生物群落结构的关联性,可为维持南四湖消落带水生态系统健康及保障南四湖水质提供技术支持。文章模拟了南四湖消落带底泥不同频率干湿交替过程,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 研究不同频率干湿交替条件下,南四湖消落带底泥磷形态变化及其与生物群落结构的关联性,可为维持南四湖消落带水生态系统健康及保障南四湖水质提供技术支持。文章模拟了南四湖消落带底泥不同频率干湿交替过程,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底泥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干湿交替过程中,底泥总磷、无机磷呈降低趋势,而有机磷基本保持不变;不同干湿交替过程中消落带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稳定,但群落丰度变化显著;频繁干湿交替不利于消落带底泥保持微生物多样性;消落带底泥中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与底泥中NaOH-P呈显著负相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总磷则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南四湖 微生物群落结构 干湿交替
下载PDF
大型梯级水电站枯水期多模式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5
作者 李佳 曲田 +2 位作者 朱艳军 吕俞锡 闻昕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2,共9页
针对大型梯级水电站枯水期调度面临的市场环境复杂、枯汛转换期来水形势多变等难题,提出了梯级水电站调度决策多模式自适应匹配方法,分别建立“无(消落)压力环境”模式和“有(消落)压力环境”模式下的优化调度模型,根据预报信息自动选... 针对大型梯级水电站枯水期调度面临的市场环境复杂、枯汛转换期来水形势多变等难题,提出了梯级水电站调度决策多模式自适应匹配方法,分别建立“无(消落)压力环境”模式和“有(消落)压力环境”模式下的优化调度模型,根据预报信息自动选择和灵活切换调度模式和目标,生成各电站水位动态控制和灵活调整策略。结果表明:“无(消落)压力环境”模式下可使流域发电量增加2.57%;“有(消落)压力环境”的“均匀突破”模式和“集中突破”模式下分别可增加发电量4.59%、5.32%,前者面临无法消落到位的风险更小,后者发电效益更大。该模型可有效降低枯水期消落和发电风险,提升流域整体发电效益,对于不同来水、发电等工况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和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枯水期 多模式优化调度 消落风险
下载PDF
周期性淹水对水库消落带根土复合体抗剪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晓岚 鲍玉海 +2 位作者 贺秀斌 谢航宇 王英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120,共10页
为了探究三峡水库消落带根土复合体抗剪性能的影响机制,以狗牙根根土复合体为研究对象,利用三轴试验,定量分析含水率、干湿交替次数以及含根量对根土复合体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干湿交替次数和含水率的增加,土壤抗剪性能逐... 为了探究三峡水库消落带根土复合体抗剪性能的影响机制,以狗牙根根土复合体为研究对象,利用三轴试验,定量分析含水率、干湿交替次数以及含根量对根土复合体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干湿交替次数和含水率的增加,土壤抗剪性能逐渐劣化,含水率13%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依次比含水率18%、含水率23%的土壤抗剪强度提高0.12%~14.76%,12.47%~21.14%;经历干湿交替6次与3次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比经历1次的降低6.31%~14.71%与2.41%~8.19%。(2)根系含量能显著影响土壤抗剪性能,含根量为1.5 mg/cm^(3)的土壤抗剪强度比含根量为0.5 mg/cm^(3)的土壤抗剪强度提高0.86%~21.10%,内摩擦角增长0.09%~16.31%,黏聚力增长2.27%~30.55%。(3)含水率是影响土壤抗剪性能最主要的因素,对抗剪强度的贡献程度排序上为含水率(61.30%)>干湿交替次数(21.17%)>含根量(8.28%)。研究结果为消落带固土护岸的物种筛选、群落构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生态系统重建以及水库岸线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复合体 土壤抗剪性能 干湿交替 水库消落带
下载PDF
鄱阳湖水位变化及其归因量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挺 仇红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4-61,共8页
近年来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屡创新低,导致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为探明鄱阳湖水位变化规律,量化不同影响因素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贡献程度,研究采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和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对鄱阳湖水位变化趋势... 近年来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屡创新低,导致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为探明鄱阳湖水位变化规律,量化不同影响因素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贡献程度,研究采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和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对鄱阳湖水位变化趋势及成因进行量化分析。以星子站和湖口站分别作为鄱阳湖的水位和流量代表站,以九江站作为长江中下游干流代表站,首先选取1981-2021年长江流域和鄱阳湖同期长系列实测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辨识了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鄱阳湖水位变化的趋势特征,最后基于水量关系量化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枯水期鄱阳湖水位变化的贡献度。结果表明:从水量上看鄱阳湖水位变化受九江站和湖口站总水量变化影响较大;三峡建库前1981年开始,鄱阳湖最低水位呈显著下降趋势,建库后正常蓄水期鄱阳湖最低水位较初期蓄水期抬升了0.44 m,表明三峡水库枯水期消落补水调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鄱阳湖枯期水位下降趋势;蓄水期三峡工程蓄水并非影响鄱阳湖枯水期水位降低的关键因素(贡献度为35.4%),而主要受长江上游、三峡-九江区间来水减少、鄱阳湖流域天然来水减少以及河床下切等综合因素影响(贡献度为64.6%);此外消落期三峡水库补水对鄱阳湖枯期水位抬升有积极作用(贡献度为20%),河床下切、其他来水减少等因素贡献度为-120%。研究可为制定鄱阳湖枯水期低枯水位应对措施,提升湖区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枯水期 水位 贡献度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河段低枯水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吴琼 张莉 +1 位作者 曾雅立 张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2,共8页
202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夏秋连旱,沙市站水位创历史最低,低枯水水位流量变化引发了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等系列问题。利用2009~2022年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实测资料,对沿程各站断面变化、低枯水水位流量关系... 202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夏秋连旱,沙市站水位创历史最低,低枯水水位流量变化引发了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等系列问题。利用2009~2022年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实测资料,对沿程各站断面变化、低枯水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趋势、河道冲淤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各代表站低枯水水位流量关系呈右偏趋势,同流量下水位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沙市站下降幅度最大,宜昌至城陵矶段河道冲刷强度最大。研究成果可为合理调度三峡等长江上游水库,保障中下游生产、生活、生态用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旱情防御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流量关系 低枯水 断面变化 长江中下游河段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下载PDF
基于逐步回归的地下水超采区水位预测及控制指标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传科 徐扬 鲁帆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0-368,共9页
为确定丰、平、枯不同水文条件下岩溶区域地下水位的控制指标,本文基于地下水开采利用情况和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的分析,构建基于逐步回归的地下水位统计预测模型,应用于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黎塘镇地下水超采区。研究表明:地下水开采量控... 为确定丰、平、枯不同水文条件下岩溶区域地下水位的控制指标,本文基于地下水开采利用情况和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的分析,构建基于逐步回归的地下水位统计预测模型,应用于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黎塘镇地下水超采区。研究表明: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实现区域采补平衡和填平历史超采引起的地下水亏空中已发挥重要作用。所建模型对区域地下水位的拟合效果较好,基于模型预测确定该超采区平水年控制埋深、最大控制埋深、最小控制埋深分别为4.97 m、5.47 m、2.26 m。与考虑地下水位自然波动特点确定的控制指标值对比表明逐步回归法的计算成果合理。本文成果为该区域地下水管控指标考核提供了依据,可供我国南方其他类似地下水超采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采 岩溶水 水位控制 逐步回归 丰枯变化
下载PDF
长沙枢纽枯水期下游超设计低水位运行的影响及对策
10
作者 尹斌勇 文跃凌 +1 位作者 莫雄 黎泽文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8-164,197,共8页
长沙枢纽枯水期下游尾水位出现远低于设计最低水位的情况。为了分析其影响和研究对策,采取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从下游低水位以及对应的水头参数对枢纽大坝运行、船闸通航、电站运行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以下对策:大坝原最大工作水... 长沙枢纽枯水期下游尾水位出现远低于设计最低水位的情况。为了分析其影响和研究对策,采取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从下游低水位以及对应的水头参数对枢纽大坝运行、船闸通航、电站运行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以下对策:大坝原最大工作水头9.3 m提升至11.2 m;通过枢纽短时调度和流域联合调度保障最低生态流量348 m3/s;采取“分段、划区、有序、控时、限量”综合管控下游河道采砂;采取“多孔数,少流量”泄水,定期水下摄像和大坝安全监测确保大坝安全;防止船舶搁浅,采取“先慢后快”方式开启船闸输水阀门,确保浮式系船柱“磕底”时系缆安全,修建3 000吨级三线船闸,确保船闸通航安全;机组在水头7.0 m以下运行,下游水位低于19.55 m时禁止开机,及时进行电站前池清淤,确保电站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枢纽 枯水期 低水位 安全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会仙岩溶湿地核心区域水面变化分析
11
作者 彭昕悦 张红艳 +4 位作者 代俊峰 许景璇 白凯华 徐保利 李哲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5,26,共5页
由于人类活动扰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漓江流域最大的岩溶地貌原生态湿地———会仙湿地的核心区域睦洞湖水域面积萎缩,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风险。利用2017~2021年的65景Sentinel遥感影像数据,运用随机森林分类法提取睦洞湖水域面积,分析近... 由于人类活动扰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漓江流域最大的岩溶地貌原生态湿地———会仙湿地的核心区域睦洞湖水域面积萎缩,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风险。利用2017~2021年的65景Sentinel遥感影像数据,运用随机森林分类法提取睦洞湖水域面积,分析近5年睦洞湖水域面积的时空变化,结合睦洞湖水位实测数据和周边水位站数据,探讨了睦洞湖水位―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5年睦洞湖水域面积相对稳定,但丰枯水期变化明显;面积变化区域主要分布在湖区北部;水位―面积关系相关性较好,不同水期的相关系数存在差异,丰水期、枯水期相关性分别为0.90、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水面面积 水位 遥感影像 丰枯水期
下载PDF
大型灌区骨干水库分期旱限水位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礼兵 伍露露 +3 位作者 金菊良 吴成国 周玉良 朱文礼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7-766,共10页
水库作为常见的重要水利工程设施,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水量、水质、水生态和水流更新等要素调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降水径流减少的枯水季节显得尤其重要。旱限水位是水库在低水位调度运行的控制性特征水位,其合理设置与科学... 水库作为常见的重要水利工程设施,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水量、水质、水生态和水流更新等要素调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降水径流减少的枯水季节显得尤其重要。旱限水位是水库在低水位调度运行的控制性特征水位,其合理设置与科学运用对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意义重大。为此以淠史杭灌区梅山水库的来水特性和用户需水特性为基础,首先采用Hausdorff维数分形方法划分了梅山水库入库径流干旱预警时段,进而通过不同水平年各预警期内来水、供水调节计算了初始旱限水位:旱警水位和旱枯水位,并以水库灌区水资源系统长系列模拟模型及优化模型为依托,优化确定了梅山水库不同预警期的旱限水位,最后分别从水库运行、灌区灌溉、生产生活供水、生态用水以及水力发电等多角度评估了旱限水位的合理性,为水利部门指导水库灌区抗旱运行,制订相应抗旱预案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灌区 水库旱限水位 旱警水位 旱枯水位 优化
下载PDF
调亏灌溉及施肥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韦彩会 李伏生 +3 位作者 许春辉 农梦玲 余江敏 罗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84,共9页
通过盆栽试验,在2种施肥水平下,研究了拔节期和抽雄期4个水分亏缺水平,即重度亏水(SD,40%-50%θf,θf为土壤田间持水量)、中度亏水(MD,50%-60%θf)、轻度亏水(LD,60%-70%θf)和正常灌水(CK,70%-80%θf)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水分... 通过盆栽试验,在2种施肥水平下,研究了拔节期和抽雄期4个水分亏缺水平,即重度亏水(SD,40%-50%θf,θf为土壤田间持水量)、中度亏水(MD,50%-60%θf)、轻度亏水(LD,60%-70%θf)和正常灌水(CK,70%-80%θf)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水分利用和相关生理性状的效应。发现施肥有利于玉米干物质积累,拔节期和抽雄期LD均不会明显降低干物质总量或略有增加,而SD明显降低干物质总量,但水分亏缺和施肥水平对冠层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明显。与CK相比,两个生育时期LD对叶片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较小;SD明显降低Chl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但明显增加SS、Pro和MDA含量。LD复水后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能恢复至正常灌水水平,MD复水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灌水水平,而SD复水后则不能。因此本试验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调亏灌溉以轻度亏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亏缺 施肥水平 复水 水分利用 干物质积累 生理性状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植被和地下水位的影响 被引量:54
14
作者 徐海量 陈亚宁 杨戈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2,共5页
由于近 5 0a来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 ,造成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 .为拯救下游绿色走廊和改善下游环境 ,于 2 0 0 0年 7月始 ,实施了塔里木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工程 ,水流到达台特玛湖 .本文根据 2a来在塔里木河下游的监测... 由于近 5 0a来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 ,造成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 .为拯救下游绿色走廊和改善下游环境 ,于 2 0 0 0年 7月始 ,实施了塔里木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工程 ,水流到达台特玛湖 .本文根据 2a来在塔里木河下游的监测结果 ,通过对下游天然植被的一些生态指标的变化和输水后地下水位变化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随着输水工程的进行 ,距输水河道一定范围内地下水位升高明显 .相应地 ,下游植被的生态响应也很显著 ,沿河岸许多种草本植被又重新出现 ,而一些耐旱乔、灌木随着生境的改变 ,长势也出现明显好转 ,主要表现在植被盖度、植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提高以及胡杨冠幅的加大 .同时 ,研究结果表明 ,截止 2 0 0 2年 9月 ,在塔里木河下游中段 ,生态输水对地下水影响范围为 80 0m ,天然植被恢复的范围为 70 0m .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 ,在不同区段的影响范围不一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输水 塔里木河下游 植被 地下水位 干旱区生态环境
下载PDF
葛洲坝下游局部卡口对宜昌枯水水位影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义天 葛华 孙昭华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4期435-444,共10页
宜昌枯水水位的变化直接关系到葛洲坝船闸能否正常运行.三峡蓄水以来,虽然宜昌以下河段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冲刷,但枯水时期同流量下宜昌水位并未出现明显降幅,引起众多专家学者与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对于其维持稳定的机理尚不十分明确.... 宜昌枯水水位的变化直接关系到葛洲坝船闸能否正常运行.三峡蓄水以来,虽然宜昌以下河段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冲刷,但枯水时期同流量下宜昌水位并未出现明显降幅,引起众多专家学者与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对于其维持稳定的机理尚不十分明确.本文通过分析葛洲坝下游卡口河段的几何特性、冲淤特性及阻力特性,并利用一维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初步认为卡口河段的控制性作用对宜昌枯水水位的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口河段 宜昌枯水水位 浅滩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水电站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勇 李鹏 +1 位作者 穆军 白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144,148,共5页
通过对水库运行后消落带的特点进行分析,预测了金沙江干热河谷水电站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水位的涨落形成的消落带,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生态系统被破坏、诱发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现场试验和对... 通过对水库运行后消落带的特点进行分析,预测了金沙江干热河谷水电站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水位的涨落形成的消落带,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生态系统被破坏、诱发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现场试验和对三峡等消落带的分析研究,确立了电站水库蓄水后消落带应该具备的立地类型和消落带区域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应相配套的工程措施;以及在水库蓄水后水面以下0~5m应种植杨柳等高大乔木;5~15m应种植根系发达的草本,如香根草等;15~30m应以苏丹草、稗草、小米草等饲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干热河谷 水电开发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宁夏灵武水田和旱田浅层地下水水位及氮磷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世荣 王长军 罗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2546-22548,共3页
[目的]研究宁夏灵武水田和旱田浅层地下水的水位及氮磷的变化特征。[方法]于2009~2010年对灵武示范区地下水水位、总氮、总磷等指标进行连续2年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表明,监测区的旱田和水田的地下水位走势是一致的,地下水位的最高值... [目的]研究宁夏灵武水田和旱田浅层地下水的水位及氮磷的变化特征。[方法]于2009~2010年对灵武示范区地下水水位、总氮、总磷等指标进行连续2年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表明,监测区的旱田和水田的地下水位走势是一致的,地下水位的最高值为每年的6、7月份,为30 cm左右,水位最低在每年的2、3月份,为180 cm左右;灌溉季节,水田地下水总氮含量高于旱田,非灌溉季节,水田地下水总氮含量低于旱田;水田和旱田地下水总磷含量年变化趋势是相同的,灌溉期间总磷含量相对较低,非灌溉期间相对较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究灌溉与氮磷水平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与旱田 地下水位 氮磷特征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水电站库区消落带的生态重建技术初探 被引量:12
18
作者 穆军 李占斌 +2 位作者 李鹏 李强 胡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2-176,共5页
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电站水库建成之后所形成的消落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利用香根草和工程综合技术来治理的思路。并对库区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香根草特性及其在消落带可发挥的作... 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电站水库建成之后所形成的消落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利用香根草和工程综合技术来治理的思路。并对库区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香根草特性及其在消落带可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初步制定出库区消落带生态治理方案,以期最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香根草 干热河谷库区 生态重建
下载PDF
湘江长沙段枯水期水位流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豪文 胡世雄 +1 位作者 蒋昌波 隆院男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3年第1期51-55,共5页
通过湘江长沙水文测站1960~2008年逐日水位流量资料,分析了湘江长沙段枯水期水位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湘江长沙段枯水期水位、流量呈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水位下降趋势明显.对历年枯水期平均流量序列进行Morlet... 通过湘江长沙水文测站1960~2008年逐日水位流量资料,分析了湘江长沙段枯水期水位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湘江长沙段枯水期水位、流量呈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水位下降趋势明显.对历年枯水期平均流量序列进行Morlet小波分析可知,枯水期平均流量存在时间尺度特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呈现明显的以10年为主周期的变化,大尺度的周期变化嵌套着小尺度的周期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时间尺度特征较不明显,与枯水期低水位变化趋势进行对比,枯水期水位变化趋势与流量变化趋势不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趋势变化 枯水期 湘江 水位变化
下载PDF
库水长期升降作用下库岸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邓成进 王孔伟 +1 位作者 袁秋霜 贾巍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100,共5页
选取三峡库区典型库岸的砂岩进行"浸泡-风干"循环试验,模拟库水升降条件对库区水位变幅区岩石强度的影响。根据岩石试验结果和岩体RMR法推算出经历不同水位条件下岩体参数劣化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变幅区砂岩的劣化对库岸... 选取三峡库区典型库岸的砂岩进行"浸泡-风干"循环试验,模拟库水升降条件对库区水位变幅区岩石强度的影响。根据岩石试验结果和岩体RMR法推算出经历不同水位条件下岩体参数劣化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变幅区砂岩的劣化对库岸典型滑坡区库岸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库岸边坡在库水长期作用下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水位升降过程对变幅区岩体质量的劣化作用较为明显,会导致库岸边坡破坏的时间大为缩短;库岸坍塌破坏过程与此类滑坡稳定性有直接的联系,可能最终会导致此类滑坡复活。研究成果可为库区内此类滑坡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岸边坡 浸泡-风干试验 库水位变幅区 滑坡复活 岩体RMR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