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ual cycloid gear mechanism for automobile safety pretensioners 被引量:3
1
作者 SHIN Joong-ho KIM Chang-hyun +1 位作者 YUN Pyeong-hwa KWON Soon-m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365-373,共9页
The most conventional vehicle pretensioner system consists of an internal gear pair with involute teeth. However, it has been well known that the corresponding gear pairs are relatively weak under the situation of imp... The most conventional vehicle pretensioner system consists of an internal gear pair with involute teeth. However, it has been well known that the corresponding gear pairs are relatively weak under the situation of impact loadings. To improve this phenomenon, a new pretensioning gear system with cycloid teeth rather than the involute ones was proposed, and dual cycloidal gear mechanisms were designed for satisfying geometric constraints and dynamic loading conditions. The simulations of the prototypes were conducted by LS-DYNA program and the experiments for a prototype were performed for a dynamic model with impact loading devi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tter operation and the smoother motion are confirmed in the proposed cycloidal gear system rat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one without interferences between gear teeth under the impact of a cra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t belt pretensioner internal gear pairs involute gear dual cycloid gear
下载PDF
舰载机前起落架缓冲性能参数敏感性研究
2
作者 张飞 白春玉 +2 位作者 陈熠 杨正权 王计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11,共7页
为了同时满足缓冲和突伸性能,舰载机前起落架常采用双腔缓冲器设计。以某型机前起落架为研究对象,建立前起落架缓冲性能分析动力学模型,并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对比,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对缓冲器高、低压腔初始... 为了同时满足缓冲和突伸性能,舰载机前起落架常采用双腔缓冲器设计。以某型机前起落架为研究对象,建立前起落架缓冲性能分析动力学模型,并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对比,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对缓冲器高、低压腔初始压力以及体积占比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高、低压腔初始充填压力和体积占比对起落架缓冲性能的影响有别于它们对突伸性能的影响,所以对舰载机前起落架缓冲器的设计需不断优化,同时兼顾缓冲和突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起落架 缓冲性能 双腔缓冲器 落震试验 落震动力学
下载PDF
高速运行齿轮泵的吸油空化与抑制
3
作者 杨胜清 冀宏 +2 位作者 李晨 王素燕 汤荣福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8,共11页
为揭示齿轮泵高转速运行时的空化发展规律,对装载机用大功率双联齿轮泵的吸油特性展开研究。通过全流域仿真模拟及试验,分析了转速、吸油压力对双联齿轮泵空化现象及输出流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联齿轮泵发生明显吸油空化的临界转速... 为揭示齿轮泵高转速运行时的空化发展规律,对装载机用大功率双联齿轮泵的吸油特性展开研究。通过全流域仿真模拟及试验,分析了转速、吸油压力对双联齿轮泵空化现象及输出流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联齿轮泵发生明显吸油空化的临界转速为2400 r/min,当转速大于2400 r/min后,泵内的气体含量骤增,严重影响输出流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双联齿轮泵的临界吸油压力为0.19 MPa,继续增大吸油口压力会增大泵出口的流量脉动,与入口为0.1 MPa相比,吸油压力为0.19 MPa时齿轮副1和齿轮副2的气体体积分数分别降低0.059和0.067,有效流量分别增大7.96%和9.24%。通过增压装置增加泵的入口压力,对齿轮泵空化的抑制以及有效流量的提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双联齿轮泵 高转速 吸油空化 增压装置 空化抑制
下载PDF
双驱同步橡胶齿轮泵式滤胶机滤网孔径对胎侧胶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隋志华 郝英杰 +6 位作者 孙作栋 邱健 闫理智 朱东林 李利 汪传生 边慧光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222-226,共5页
采用一种双驱同步橡胶齿轮泵式滤胶机对轮胎胎侧胶进行过滤,研究滤网孔径对胎侧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过滤的胶料的性能优于未过滤的胶料,且采用孔径0.070 mm(200目)滤网过滤的胶料的硫化特性、物理性能和耐屈挠性能最优,Payne效... 采用一种双驱同步橡胶齿轮泵式滤胶机对轮胎胎侧胶进行过滤,研究滤网孔径对胎侧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过滤的胶料的性能优于未过滤的胶料,且采用孔径0.070 mm(200目)滤网过滤的胶料的硫化特性、物理性能和耐屈挠性能最优,Payne效应最弱,动态力学性能较好;与未经过过滤的硫化胶相比,采用0.070 mm孔径滤网过滤的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提高33.0%,撕裂强度提高33.3%,平均龟裂等级降低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驱同步橡胶齿轮泵式滤胶机 滤网孔径 胎侧胶 动态力学性能 耐屈挠性能
下载PDF
Heartbeat-Gear:一种新型的实时心跳监测技术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长生 胡庆平 谭志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4年第5期62-65,共4页
本文以双机热备高可用系统中心跳周期对高可用性能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实时心跳监测技术Heartbeat Gear。该技术通过动态排档式调整双机热备系统的心跳周期 ,能够在变化的请求服务环境下 ,提高系统的心跳周期环境适应能... 本文以双机热备高可用系统中心跳周期对高可用性能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实时心跳监测技术Heartbeat Gear。该技术通过动态排档式调整双机热备系统的心跳周期 ,能够在变化的请求服务环境下 ,提高系统的心跳周期环境适应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热备高可用系统 Heartbeat-gear 实时心跳监测技术 心跳周期环境 计算机系统 高可用性能 心跳监测技术
下载PDF
人字齿功率分流轮系均载仿真研究
6
作者 张丽娜 宁凤莲 丁金涛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100,共10页
均载设计技术是人字齿轮功率分流轮系发挥构型优势的关键技术。为提高人字齿功率分流轮系的均载特性,构建考虑支承刚度、扭转刚度以及齿轮副啮合刚度的静力学模型,剖析出在误差及载荷作用下影响均载特性的主要因素;利用Romax软件建立了... 均载设计技术是人字齿轮功率分流轮系发挥构型优势的关键技术。为提高人字齿功率分流轮系的均载特性,构建考虑支承刚度、扭转刚度以及齿轮副啮合刚度的静力学模型,剖析出在误差及载荷作用下影响均载特性的主要因素;利用Romax软件建立了含浮动构件、柔性构件、人字齿等结构特征并同时考虑误差、传动系统变形的有限元仿真模型,求解了传动系统的均载系数;研究了偏心误差、同步角、弹性轴扭转刚度、人字齿对称度误差等因素单独作用对均载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正交试验法获得了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均载特性的影响规律和显著性程度。结果表明,同步角和人字齿对称度误差对均载特性影响显著,弹性轴扭转刚度对均载特性影响次之,偏心误差对均载特性有一定影响。为获得较优的均载特性,设计中应采用较小的弹性轴扭转刚度;传动轴与齿轮连接花键套需采用参数匹配的设计方法,以获得较小的同步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路功率分流轮系 人字齿 均载特性
下载PDF
预选挡对双离合变速器敲击动力学影响的试验研究
7
作者 周益 黄斌 +3 位作者 石晓辉 郭栋 梅自元 徐辉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196,共12页
搭建可模拟发动机转速波动的变速器敲击动力学试验台架,采集双离合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 DCT)的壳体振动和齿轮瞬时转速信号,研究不同预选挡位下DCT变速器的敲击响应和齿轮系统动力学随输入角加速度幅值变化的演变规律。根... 搭建可模拟发动机转速波动的变速器敲击动力学试验台架,采集双离合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 DCT)的壳体振动和齿轮瞬时转速信号,研究不同预选挡位下DCT变速器的敲击响应和齿轮系统动力学随输入角加速度幅值变化的演变规律。根据齿轮系统间隙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和齿轮啮合基本定律,提出了一种基于齿轮特征频率角加速度幅值特性的齿轮运动状态判定准则。台架敲击试验结果表明预选挡显著改变DCT变速器的敲击响应和齿轮副动力学行为,当输入角加速度幅值增加到某一数值时,DCT变速器敲击响应发生向上跳跃现象,主动和被动子变速器之间产生明显的低频动力学耦合,承载齿轮转速信号呈现显著的多谐波非线性特性。根据提出的齿轮运动状态判定准则判断跳跃突变后的承载齿轮副发生齿面分离和敲击现象,动力学突变后的动力学耦合导致DCT变速器的敲击响应急剧恶化。最后,在整车上验证了台架试验的动力学耦合和敲击响应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合变速器(DCT) 预选挡 敲击 非线性动力学 动力学耦合
下载PDF
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系统的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
8
作者 汪芳麟 谢有浩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6-74,共9页
针对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动力经济性问题,设计了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系统。以燃油消耗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整车模型,对动力部件进行选型和参数匹配,采用基于转矩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获取动力源最优转矩分配,建立AVL-Cruise和MATLAB/Simul... 针对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动力经济性问题,设计了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系统。以燃油消耗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整车模型,对动力部件进行选型和参数匹配,采用基于转矩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获取动力源最优转矩分配,建立AVL-Cruise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进行动力性和经济性仿真。仿真结果表明,NEDC工况下与原车相比,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零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下降了26.1%和7%,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分别提高了19.5%和15.4%,整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乘用车 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系统 参数匹配 转矩分配
下载PDF
双电机纯电动汽车传动比优化研究
9
作者 曹龙龙 钟勇 +1 位作者 郜建行 范周慧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为了提升前后轴双电机汽车的动力性能,对前后轴的传动比变化对加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能耗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通过Cruise软件对不同组传动比进行仿真,并将结果进行对比,最优的前后轴传动比组合被选定,从而将百公里加... 为了提升前后轴双电机汽车的动力性能,对前后轴的传动比变化对加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能耗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通过Cruise软件对不同组传动比进行仿真,并将结果进行对比,最优的前后轴传动比组合被选定,从而将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至7.49秒,并使NEDC循环工况下的能耗达到1.38kWh。此外,最高车速和最大爬坡度也得以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机汽车 CRUISE 转矩分配 传动比 优化
下载PDF
NOVEL COMPOSITE CVT SYSTEMS WITH DIVERGING AND DUAL-MODE CONVERGING POWER FLOW 被引量:2
10
作者 Liu Shudao Huang Xiangdong +1 位作者 Zhao Kegang Luo Yutao College of Traffic & Communications,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57-262,共6页
A new type of composite 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featured by power flow divergence and dual-mode convergence, capable of improving CVT's efficiencyand power capacity or making AMTs(automated ... A new type of composite 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featured by power flow divergence and dual-mode convergence, capable of improving CVT's efficiencyand power capacity or making AMTs(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s) become continuously variable, isstudied. With specific mechano-mechan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composite CVT systems as detailedexamples, its basic working principles are expatiated. General methods and key points in designingand realizing such systems are also analyz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CVT Planetary gear set dual-mode power convergence
下载PDF
NEW METHOD OF EXTRACTING WEAK FAILURE INFORMATION IN GEARBOX BY COMPLEX WAVELET DENOISING 被引量:19
11
作者 CHEN Zhixin XU Jinwu YANG Debi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7-91,共5页
Because the extract of the weak failure information is always the difficulty and focus of fault detection. Aiming for specific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complex wavelet coefficients of gearbox vibration signals, a new... Because the extract of the weak failure information is always the difficulty and focus of fault detection. Aiming for specific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complex wavelet coefficients of gearbox vibration signals, a new signal-denoising method which uses local adaptive algorithm based on 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 (DT-CWT) is introduced to extract weak failure information in gear, especially to extract impulse components.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on-Gaussia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and the statistical dependencies among wavelet coefficients of some signals, and by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near shift-invariance of DT-CWT, the higher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than common wavelet denoising methods can be obtained. Experiments of extracting periodic impulses in gearbox vibration signal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can extract incipient fault feature and hidden information from heavy noise, and it has an excellent effect on identifying weak feature signals in gearbox vibration sig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 Signal-denoising gear fault diagnosis Early fault detection
下载PDF
双离合变速器动力系统加速工况扭振和敲击的被动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益 陈清爽 +3 位作者 石晓辉 郭栋 梅自元 谈冠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为研究不同预选挡机制下的双离合变速器敲击特性和控制方法,分别在整车和敲击台架上评价变速器的敲击主客观表现和随角加速度变化的敲击灵敏度;其次,根据敲击灵敏度,整车扭振响应和敲击主客观结果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变速器输入... 为研究不同预选挡机制下的双离合变速器敲击特性和控制方法,分别在整车和敲击台架上评价变速器的敲击主客观表现和随角加速度变化的敲击灵敏度;其次,根据敲击灵敏度,整车扭振响应和敲击主客观结果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变速器输入轴角加速度的无敲击扭振阈值。在相同整车上分别评价不同扭振和敲击的被动控制措施,包括离合器式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以及离合器微滑摩和离心摆吸振器与扭转减振器的组合方案。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预选挡显著改变双离合变速器的敲击特性,在某一激励幅值时产生敲击突变现象。整车试验结果表明离合器式和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无法满足双离合变速器加速工况无敲击扭振阈值要求,在低转速段产生明显敲击;离合器微滑摩和离心摆吸振器与扭转减振器组合方案的输入轴角加速度幅值满足无敲击扭振阈值要求,消除了双离合变速器动力系统存在预选挡时的加速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合变速器 预选挡 敲击 扭转振动 离合器微滑摩 离心摆吸振器
下载PDF
基于PMAC的数控铣齿机双电机消隙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剑峰 郑君民 +1 位作者 闫奎升 陈绍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24,共6页
螺旋锥齿轮铣齿机在数控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冲击和振荡等现象,严重影响齿轮加工精度。研究发现伺服传动系统中存在的齿隙非线性问题对铣齿机的加工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通过比较消除齿隙方法,提出一种基于PMAC运动控制器的... 螺旋锥齿轮铣齿机在数控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冲击和振荡等现象,严重影响齿轮加工精度。研究发现伺服传动系统中存在的齿隙非线性问题对铣齿机的加工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通过比较消除齿隙方法,提出一种基于PMAC运动控制器的铣齿机传动系统双电机消隙方法。对双电机消隙的基本原理以及消除间隙的过程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双电机消隙原理设计试验流程;搭建基于“IPC+PMAC运动控制器”的双电机驱动应用系统,并在PMAC IDE中进行相关配置;最后基于上、下位机结构配置的数控系统试验装置,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齿隙非线性的干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证明所提双电机伺服消隙方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锥齿轮铣齿机 双电机消隙 PMAC运动控制器 传动系统
下载PDF
重载装卸机器人高精度回转轴设计
14
作者 周巨涛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高精度回转轴是重载装卸机器人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特性直接影响机器人的工作效率与可靠性。文章提出重载装卸机器人高精度回转轴的总体设计方案,介绍回转轴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双导程蜗轮蜗杆齿侧间隙的调整原理和设计要点,并论述了伺服... 高精度回转轴是重载装卸机器人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特性直接影响机器人的工作效率与可靠性。文章提出重载装卸机器人高精度回转轴的总体设计方案,介绍回转轴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双导程蜗轮蜗杆齿侧间隙的调整原理和设计要点,并论述了伺服电机选型计算与热平衡核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回转轴 重载装卸机器人 双导程蜗轮蜗杆 热平衡核算
下载PDF
基于双频精细复合多尺度排列熵的齿轮箱损伤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心 费莹 李倩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6-1184,共9页
齿轮箱振动信号的非线性会导致其损伤特征难以得到有效提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频精细复合多尺度排列熵(DFRCMPE)和鲸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WOA-SVM)的融合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包分解(WPD)对齿轮箱损伤振动信号进行... 齿轮箱振动信号的非线性会导致其损伤特征难以得到有效提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频精细复合多尺度排列熵(DFRCMPE)和鲸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WOA-SVM)的融合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包分解(WPD)对齿轮箱损伤振动信号进行了两层分解,获得了反映齿轮箱损伤特性的低频和高频分量;然后,利用精细复合多尺度排列熵(RCMPE)对两组频带分量进行了分析,以充分提取嵌入在振动信号中的损伤信息,构建损伤特征;最后,将损伤特征输入至WOA-SVM分类模型中,成功对损伤进行了智能识别,并以实验采集到的齿轮箱振动信号为对象,对基于DFRCMPE和WOA-SVM的融合损伤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开展了对比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与基于精细复合多尺度样本熵(RCMSE)、精细复合多尺度模糊熵(RCMFE)、RCMPE、精细复合多尺度散布熵(RCMDE)的特征提取方法相比,基于DFRCMPE和WOA-SVM的融合损伤识别方法的准确率和稳定性更高,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100%;该方法能够为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齿轮箱故障识别问题提供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损伤特征提取 齿轮箱振动信号 双频精细复合多尺度排列熵 鲸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 小波包分解
下载PDF
双联齿轮半精锻工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许树勤 池成忠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4-56,共3页
提出了适于双联齿轮的半精锻工艺 ,齿面的最小单边加工余量为 0 .5mm ,齿形曲线用“圆弧 -直线-圆弧”简化 .将双色塑性泥在 10 0 0kN材力试验机上进行了模拟试验 ,2 0CrH钢在 10 0 0 0kN摩擦压力机上进行了生产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双... 提出了适于双联齿轮的半精锻工艺 ,齿面的最小单边加工余量为 0 .5mm ,齿形曲线用“圆弧 -直线-圆弧”简化 .将双色塑性泥在 10 0 0kN材力试验机上进行了模拟试验 ,2 0CrH钢在 10 0 0 0kN摩擦压力机上进行了生产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双联齿轮的半精锻工艺可行 ,模具设计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齿轮 半精锻 试验 精密成形工艺 机加工余量
下载PDF
同步双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娅琦 周伟松 赵前哲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0,共3页
针对齿轮等具有凹凸结构的工件对感应加热淬火的特殊要求,同步双频感应加热电源应运而生。同步双频感应加热齿轮淬火不仅精简了齿轮的制造工艺,也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率。对感应加热电源及同步双频感应加热电源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同... 针对齿轮等具有凹凸结构的工件对感应加热淬火的特殊要求,同步双频感应加热电源应运而生。同步双频感应加热齿轮淬火不仅精简了齿轮的制造工艺,也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率。对感应加热电源及同步双频感应加热电源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同步双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电路结构及应用优势,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采用1台MPS系列MOSFET高频感应加热电源以及1台IPS系列IGBT冲频感应加热电源搭建试验台,对一件12齿的齿轮工件进行同步双频感应加热的试验,验证了该双频拓扑结构和参数的正确性,得到的电路波形与仿真波形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 感应加热 同步双频 齿轮淬火
下载PDF
回柱绞车中双联齿轮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洪聪 李炳文 +1 位作者 黄虎 李婷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75,共3页
基于Pro/E平台对锥齿轮副传动回柱绞车中的双联齿轮进行建模,利用ANSYS分析软件,在分析双联齿轮的工作状况以及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限元应力、强度分析,找出结构中承受应力最大的位置,作为结构中的危险点,为锥齿轮副传动回柱绞... 基于Pro/E平台对锥齿轮副传动回柱绞车中的双联齿轮进行建模,利用ANSYS分析软件,在分析双联齿轮的工作状况以及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限元应力、强度分析,找出结构中承受应力最大的位置,作为结构中的危险点,为锥齿轮副传动回柱绞车的设计与研究提供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齿轮副传动回柱绞车 双联齿轮 ANSYS 应力
下载PDF
双模数大排量齿轮泵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洪月 毛君 +1 位作者 谢苗 裴东永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7-251,共5页
设计双模数啮合齿轮泵,对主、从动齿轮啮合过程及接触强度进行了仿真研究。将两种不同模数的齿轮进行匹配,设计双模数主、从动齿轮,提高齿轮的排量;以刚度、阻尼、摩擦系数模拟齿轮之间的油膜间隙,对主、从动齿轮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研究... 设计双模数啮合齿轮泵,对主、从动齿轮啮合过程及接触强度进行了仿真研究。将两种不同模数的齿轮进行匹配,设计双模数主、从动齿轮,提高齿轮的排量;以刚度、阻尼、摩擦系数模拟齿轮之间的油膜间隙,对主、从动齿轮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再利用Workbench对主、从动齿轮进行接触有限元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双模齿轮泵排量是同体积齿轮泵的2~6倍,齿轮泵工作时,第一对小齿啮合时接触应力最大,从动齿轮工作过程中的变形量大于主动齿轮,两齿轮的安全系数较大,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排量齿轮泵 双模齿轮 齿轮啮合 接触动力学
下载PDF
前起落架转弯操纵系统设计及其余度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赖雄鸣 苏健航 +4 位作者 余艳群 王成 张勇 言兰 黄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69,共4页
以某型前起落架转弯操纵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多体动力学建模及其机构仿真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满足其精确转弯与快速响应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3个控制器架构策略的双余度控制方法,并构建双余度控制系统;最后... 以某型前起落架转弯操纵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多体动力学建模及其机构仿真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满足其精确转弯与快速响应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3个控制器架构策略的双余度控制方法,并构建双余度控制系统;最后在此架构上,实现系统自检及其故障在线监测、诊断、隔离和处理功能,最大限度增强起落架操纵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该电液余度控制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某型起落架转弯操纵系统的升级改进,并以最小的改动量和最小的成本确保了改进后系统的高可靠性。对于其他型号的起落架控制系统升级改进,上述技术及其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 双余度 可靠性 控制系统 控制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