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夫之“阴阳向背”说的本体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学智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19,共7页
王夫之阴阳十二位向背是根据乾坤并建之体的性质及体用一源的原理引申、推论出来的,他用这一原理来批评象数学的机械排比和框定,并用事物的自然自足、自立自全的性质,证明《序卦传》的三种卦序说不能成立,为自己独特的卦序说奠立基础。... 王夫之阴阳十二位向背是根据乾坤并建之体的性质及体用一源的原理引申、推论出来的,他用这一原理来批评象数学的机械排比和框定,并用事物的自然自足、自立自全的性质,证明《序卦传》的三种卦序说不能成立,为自己独特的卦序说奠立基础。他要证明的哲学原理是,显现有向背,阳阳无或缺;本体所具有的性质与功能,同时就具于个体之中,个体因此而有了主体性、能动性,和自由地独立活动的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坤并建 阴阳向背 本体 卦序
下载PDF
船山批评阳明学的三个层次及检讨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昭炜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10,共10页
王船山批评阳明学可分三个层次:一是直接攻击阳明及其后学:阳明不堪小誉,阳明学附会圣说,阳儒阴释,是明亡祸根;二是批评阳明对经典的诠释:阳明假借经书,对于格物等妄加诠释,歪曲了儒学正统;三是批判阳明学致良知、知行合一以及无善无恶... 王船山批评阳明学可分三个层次:一是直接攻击阳明及其后学:阳明不堪小誉,阳明学附会圣说,阳儒阴释,是明亡祸根;二是批评阳明对经典的诠释:阳明假借经书,对于格物等妄加诠释,歪曲了儒学正统;三是批判阳明学致良知、知行合一以及无善无恶整个体系。船山以阳明学为对立面,以易知简能、至善无恶、以行兼知构建船山学体系。三个层次是相互交裹的,尽管批评中表现出明亡之恨向阳明学的宣泄,但亦是阳明学发展的重要参照系,是船山学与阳明学健康协同发展时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王阳明 良知良能 知行合一 无善无恶 乾坤并建
下载PDF
论王夫之关于“絪缊之本体”和“乾坤并建”的宇宙生成发展观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乃恭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5期1-5,11,共6页
王夫之的"絪缊"本体论,认为阴阳二气是物质本体,是万物变化的本源。王夫之对"诚"、"太极"范畴加以改造和升华,用来表述"物质一般"。王夫之提出"乾坤并建"的宇宙生成发展论,驳天地有... 王夫之的"絪缊"本体论,认为阴阳二气是物质本体,是万物变化的本源。王夫之对"诚"、"太极"范畴加以改造和升华,用来表述"物质一般"。王夫之提出"乾坤并建"的宇宙生成发展论,驳天地有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絪缊 太极 乾坤并建 主持和分剂
下载PDF
乾坤并建 超越内在——牟宗三后期易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健捷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4,共8页
牟宗三先生后期易学研究和他早年对《周易》的研究有所不同,他强调了《易传》是孔门义理,并发掘了《周易》的辨证思维模式。乾坤两卦是牟宗三先生后期易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两卦的研究他提出了“乾坤并建”原则。乾坤并建包括创... 牟宗三先生后期易学研究和他早年对《周易》的研究有所不同,他强调了《易传》是孔门义理,并发掘了《周易》的辨证思维模式。乾坤两卦是牟宗三先生后期易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两卦的研究他提出了“乾坤并建”原则。乾坤并建包括创生原则和终成原则,乾元代表了创生原则,儒家的道德形上学全都藏在乾卦;坤元代表了终成原则,包含了儒家的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易简原则也是乾坤并建的重要部分,易简原则就指出了道德修养的方法,确立了道德实践的第一义。超越内在则概括了《周易》的总体特征和儒家的智慧,是儒家道德形上学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后期易学 乾坤并建 超越内在
下载PDF
论王夫之“乾坤并建”视域下的易卦序思想
5
作者 马倩倩 《周易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22-28,共7页
"乾坤并建"说是王夫之易学之纲宗。"乾坤并建"即阴阳并建,阴阳不相胜、不相离,乾坤两卦合撰为阴阳之全体。十二位阴阳虽同时并存,但有隐显之分,并不能全体呈现,而是表现为一屈一伸、一隐一显的交互运动,当下所呈现... "乾坤并建"说是王夫之易学之纲宗。"乾坤并建"即阴阳并建,阴阳不相胜、不相离,乾坤两卦合撰为阴阳之全体。十二位阴阳虽同时并存,但有隐显之分,并不能全体呈现,而是表现为一屈一伸、一隐一显的交互运动,当下所呈现之六位阴阳亦有上下往来之变化,这即是阴阳错综变化。乾坤两卦为阴阳之至足,是错综变化之体;六十二卦皆由十二位阴阳错综变化而成,是乾坤两卦的具体展开。立足于"乾坤并建"与"错综合一",王夫之对《序卦传》相因、相成、相反三说进行了批判,认为其非圣人所作,而《杂卦传》之文以错综相比为序,方是《周易》之本然次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坤并建 卦序
原文传递
论牟宗三易学诠释中的本体与工夫
6
作者 马士彪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6,共9页
牟宗三的学思始于《易》亦终于《易九牟早年视《周易》为“中国式的自然哲学”,后来则以《易传》为“孔门义理”。所谓的“孔门义理”,即《乾·彖》所全幅展现的一套儒家道德的形上学,而以“性与天道”之双向贯通为其真实的内容意... 牟宗三的学思始于《易》亦终于《易九牟早年视《周易》为“中国式的自然哲学”,后来则以《易传》为“孔门义理”。所谓的“孔门义理”,即《乾·彖》所全幅展现的一套儒家道德的形上学,而以“性与天道”之双向贯通为其真实的内容意义。“即存有即活动”的道德实体落实在《易传》,即表现为“乾坤并建”所开拓的理境,而“逆觉体证”的工夫则集中体现在牟宗三对王弼“复见天心”注解的批判性转化中。道德的形上学所彰显的是一价值世界与意义世界,由于这一形上学是逻辑地建构起来的,因而牟氏易学中的本体与工夫以及由工夫所开显的价值世界难免落入玄远抽象的空洞承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道德的形上学 乾坤并建 本体 工夫
原文传递
异在论的语词来历与理论基础
7
作者 田义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6,共6页
异在论是以"异的共在"为价值追求的新创理论体系,是中西哲学思想会通的新成果。它以"自身与他者"的并建关系为主轴,以异阶性、平阶性、异类间性等一系列新创范畴为范畴群,目的是实现"本体层面"的革新,即... 异在论是以"异的共在"为价值追求的新创理论体系,是中西哲学思想会通的新成果。它以"自身与他者"的并建关系为主轴,以异阶性、平阶性、异类间性等一系列新创范畴为范畴群,目的是实现"本体层面"的革新,即为了改变通常的一元本体论的独断格局,在"本体层面"引入"异的存在",弃一元独专而趋求多元共存。异在论的"异在"一词有着黑格尔哲学背景,但对它的重新阐释受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启发,并与马尔库塞、莱维纳斯等人的相关概念的理解运用有别。从价值旨趣上讲,异在论仍是立足于中国先秦时代的"和而不同"理念而予以现代转化所形成的。中国古代的反"同"思想可以概括为"相异相济"、"相异相生"原理。这就是说,必须有"他"的存在,必须借助于"他","自"的存在才能实现出来。在本体论层面,它基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观念,破除过去那种立本体为"孤体"、"独体"的倾向,主张"相异为体"、"相异为本"、"相异立宗",强调"相异相依"、"相异相济"、"相异相和"等。在方法论方面,它基于"乾坤并建"方法论,发挥为"相异并建"原则,反对"独建"其一而派生其余的直线式推演模式,"自身与他者"乃是一立而俱立,立"自"则立"他"。在价值论方面,它基于传统"生生"、"大生"、"广生"等观点,发展为"相异共生"原则,强调"自、他共在"而反对"独生"其一而灭其余的生存观念,警戒"相违",避免"相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在论 异在 和而不同 乾坤并建 生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