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Copper on the Mobility and Regeneration of Planarian (Dugesia japonica)
1
作者 张秀芳 毕思超 +3 位作者 仝昊 庞秋香 宋新华 赵博生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2期333-335,共3页
[Objective] A mobility measurement and a regeneration assay 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behavioral effects of Cu2+ on planarian Dugesia japonica. [Method] Dugesia japonica was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 [Objective] A mobility measurement and a regeneration assay we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behavioral effects of Cu2+ on planarian Dugesia japonica. [Method] Dugesia japonica was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solution for 4 and 6 d, and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was set. The mobility measurement and a regeneration assay of copper ions were determined by mIC50 and rIC50 . [Result] The mobility IC 50 for adult D. japonica at 24, 48, 72 and 96 h were 86, 3.73, 3.47 and 2.61 mg Cu2+ /L, respectively. The mobility IC50s for newborns was 2.22, 1.64, 0.87 and 0.93 mg Cu2+ /L, respectively. Al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24 and 48 h, and between 72 and 96 h of copper exposure, Cu2+ decreased newborns locomotor behavior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at sub-toxic concentrations. The regeneration IC50 of eyespots and auricles for adult D. japonica at 6 d were calculated as 0.76, 0.78 mg Cu2+ /L,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eyespots and auricles regeneration in planarian D. japonica showed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Results showed that newborns mobility and adult regeneration assay for D. japonica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 that planarians can be regarded as a useful bioindicator species for toxicological studie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ity assay Planarian dugesia japonica Regeneration assay COPPER
下载PDF
N,N-二甲基乙酰胺对东亚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毒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房春娟 孙燕 +2 位作者 李治 姚艳霞 赵洁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42-448,共7页
N,N-二甲基乙酰胺(DMA)的大量应用导致其越来越多的进入环境,然而水环境中的DMA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尚不明确.通过急毒性、再生、抗氧化酶活力及彗星电泳试验,探讨DMA对东亚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的毒性作用.研究发现,DMA处理涡虫24... N,N-二甲基乙酰胺(DMA)的大量应用导致其越来越多的进入环境,然而水环境中的DMA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尚不明确.通过急毒性、再生、抗氧化酶活力及彗星电泳试验,探讨DMA对东亚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的毒性作用.研究发现,DMA处理涡虫24、48、72、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7.7、18.4、10.7、6.7g/L;浓度大于0.9g/L的DMA会损伤再生组织,延缓涡虫完成再生;处理48h后,DMA浓度为0~5g/L时,涡虫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呈上升趋势,大于5g/L时酶活力开始下降,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DMA浓度小于1g/L时呈下降趋势,大于1g/L后呈现上升趋势;DMA对涡虫DNA的损伤作用不明显,浓度达到10g/L后才表现出遗传毒性(P<0.05).结果表明DMA对涡虫有明显的生物毒性,同时涡虫对DMA毒性的反应灵敏,可用于监测水环境DMA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基乙酰胺(DMA) 东亚三角涡虫 死亡率 再生 抗氧化酶活力 DNA损伤
下载PDF
A small scale expression screen identifies tissue specific markers in the Dugesia japonica strain Pek-1 被引量:3
3
作者 Changxin Ma Xiaoan Wang +4 位作者 Shuizhou Yu Guoliang Chai Hanxia Su Liang Zheng Wei Wu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9期621-635,共15页
Freshwater planaria has tremendous capacity to reform the missing part of the body and therefore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odel organism for regeneration study. At present, Schmidtea mediterranea and... Freshwater planaria has tremendous capacity to reform the missing part of the body and therefore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odel organism for regeneration study. At present, Schmidtea mediterranea and Dugesia japonica are the two major species utilized for laboratory manipulations. Dugesia japonica flatworm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Far East including Cherry Valley region in the north-west area of Beijing, China. We reported he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asexual Dugesiajaponica strain Pek-1, as a suitable system for regeneration study. Using morphological, karyotypical as well as phylogenetic analyses, we confirmed that these flatworms indeed belonged to Dugesia japonica. We went on to show that the commonly used in situ probes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agents and protocols were applicable to the Pek-1 strain. Using this strain, we carried out small scale analysis on EST, RNAi and gene expression. We identified 193 unique EST sequences and 65 of them had not been reported in planarian. By RNAi analysis, we showed that 48 genes, when down-regulated individually, had no effect on regeneration. Furthermore, we identified 3 groups of tissue specific expressing genes that were useful for cell lineage analysis. We concluded that the Dugesiajaponica Pek-1 strain could be another suitable animal model to regeneration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ARIAN dugesia japonica expression screen
原文传递
Genetic diversity,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emographic history of Dugesia japonica in Taihang Mountains
4
作者 Hecai Zhang Tiange Hu +2 位作者 Changying Shi Guangwen Chen Dezeng Liu 《Zoological Systematics》 CSCD 2021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The freshwater planarian Dugesia japonica has become a model organism in regeneration biology and toxicology due to its powerful regeneration capability and highly chemical sensitivity.Nonetheless,little is known abou... The freshwater planarian Dugesia japonica has become a model organism in regeneration biology and toxicology due to its powerful regeneration capability and highly chemical sensitivity.Nonetheless,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demographics.Taihang Mountains is the natural boundary between the Loess Plateau and the North China Plain,and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iority area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China.In order to figure out the genetic diversity,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emographic history of D.japonica in Taihang Mountains,a study based on the mitochondrial COI from 116 individuals sampled across 20 populations has been condu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116 COI sequences yielded 32 haplotypes,including 8 shared haplotypes and 24 private ones.The overall haplotype diversity(Hd)and nucleotide diversity(π)were 0.920 and 0.083,respectively.Even though the AMOVA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genetic variation among populations was significant(FST=0.480,P<0.01),the phylogeny and haplotype network analysis based on 32 haplotypes revealed no obvious phylogeographic pattern.Furthermore,th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values of neutrality test(Tajima’s D=2.596,P<0.05;Fu’s Fs=2.769,P<0.01)together with the multimodal arrangement of mismatch distribution indicated that D.japonica in Taihang Mountains would have been undergoing population decline.We hope these findings will arous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regarding freshwater planarians and contribute to the biodiversity in the long r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gesia japonica Taihang Mountains genetic diversity population structure demographic history
原文传递
水体中微塑料对重金属汞的吸附行为及其对涡虫的毒性效应
5
作者 吴欣 李晓薇 +5 位作者 陈依晴 陈海洋 张淑静 董玉玲 张鹏 谢昌健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6-1046,共11页
环境中的微塑料(MPs)污染日益增加,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微塑料通过自身的物理效应和吸附作用,能够吸附重金属等污染物,产生“特洛伊木马效应”。因此,微塑料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风险评估中具有特殊且重... 环境中的微塑料(MPs)污染日益增加,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微塑料通过自身的物理效应和吸附作用,能够吸附重金属等污染物,产生“特洛伊木马效应”。因此,微塑料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风险评估中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义。以聚苯乙烯(PS)为例,选用东亚三角涡虫作为实验动物,探究微塑料吸附重金属汞(Hg)后的生物效应和毒性机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分析对PS-MPs及PS-Hg^(2+)进行详细表征。急性毒性实验表明,Hg^(2+)对整体涡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值为0.13 mg/L,对再生涡虫的LC_(50)值为0.12 mg/L。Hg^(2+)能够在涡虫体内富集,并产生毒性效应,导致涡虫死亡和胚基生长的抑制。此外,结合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成像(XRF)和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分析技术,发现PS-MPs会增强Hg^(2+)在涡虫体内的富集和毒性。通过组织学分析、原位杂交、免疫荧光及测定SOD、MDA、ATP含量、ATP合酶和GPX4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及线粒体中Fe^(2+)的相对水平和总Fe含量,发现Hg^(2+)会引起涡虫组织学损伤,影响涡虫体内Neoblasts的维持与增殖,引起涡虫抗氧化防御系统的紊乱、细胞损伤和线粒体功能的破坏,而PS-MPs的引入会加剧这些现象。综上所述,PS-MPs与Hg^(2+)具有联合作用,PS-MPs的加入能够增强Hg^(2+)的毒性,扰乱涡虫的稳态。因此,应重视微塑料与重金属的联合作用,并从多方面进行污染物的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东亚三角涡虫 干细胞 毒理学
下载PDF
日本三角涡虫hsp60基因的分子克隆和功能研究
6
作者 陆琼 李睿 +1 位作者 宋鸽鸽 马克学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0-399,共10页
以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首次获得涡虫hsp60基因,cDNA全长1851 bp,编码57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命名为DjHSP6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jHSP60含有HSP60家族的标签序列和末端重复序列GGM,亚细胞... 以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首次获得涡虫hsp60基因,cDNA全长1851 bp,编码57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命名为DjHSP6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jHSP60含有HSP60家族的标签序列和末端重复序列GGM,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该蛋白定位于线粒体,属于线粒体HSP60家族。整体原位杂交和双荧光原位杂交显示,Djhsp60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实质组织中,具有干细胞的特征。涡虫切割后再生1 d,Djhsp60在伤口处的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强,但随着再生进行,表达量逐渐降低。采用RNAi技术敲除Djhsp60导致涡虫头部逐渐退化,失去再生能力。原位杂交和qPCR研究结果证明,RNAi-Djhsp60下调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述结果揭示Djhsp60在涡虫再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Djhsp60调控涡虫干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hsp60基因 分子克隆 RNA干扰 再生
下载PDF
pH值对日本三角涡虫种群增长、无性生殖及6种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潘红春 范杰 +1 位作者 王芳芳 孙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9-344,共6页
应用种群累积培养法,就培养液的pH值对日本三角涡虫的生存、种群增长、无性生殖以及涡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等6种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 应用种群累积培养法,就培养液的pH值对日本三角涡虫的生存、种群增长、无性生殖以及涡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等6种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涡虫存活的pH上限为11.0,下限为3.0,涡虫存活的最适pH范围为4.5—8.5;pH值对涡虫种群增长有显著影响,种群密度及种群瞬时增长率均随pH的不同而明显改变。培养27d后,pH4.0—9.0时涡虫种群为正增长:pH4.5—6.5时,涡虫种群密度最高,pH7.5—8.5时次之,pH7.0时较低,pH4.0和9.0时最低;而pH9.5时为负增长。当pH值偏离7.0(偏酸或偏碱)时CAT、GSH-PX、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力整体均呈现增加的趋势,而SOD和LDH活力整体呈下降趋势。pH值偏离7.0(偏酸或偏碱)时涡虫6种酶活力均产生明显的变化,这与pH4.5—6.5和pH7.5—8.5时涡虫具有比pH7.0实验组涡虫较高的无性横裂生殖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实验室培养日本三角涡虫提供适宜的pH值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PH值 种群增长 无性横裂生殖 抗氧化酶 代谢酶
下载PDF
草甘膦、乙草胺对日本三角涡虫摄食与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昌利 席贻龙 +1 位作者 黄林 王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09-2514,共6页
研究了草甘膦和乙草胺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急性毒性及其摄食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和乙草胺对日本三角涡虫的24和48hLC50分别为41.78和12.22mg.L-1、35.48和8.41mg.L-1.≥6.20mg.L-1的草甘膦和≥1.00mg.L-1的乙草胺对涡虫的再生影... 研究了草甘膦和乙草胺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急性毒性及其摄食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和乙草胺对日本三角涡虫的24和48hLC50分别为41.78和12.22mg.L-1、35.48和8.41mg.L-1.≥6.20mg.L-1的草甘膦和≥1.00mg.L-1的乙草胺对涡虫的再生影响显著(P<0.05),且其影响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术后84h,除1.40和2.00mg.L-1乙草胺处理外,其余浓度乙草胺和各浓度草甘膦处理的涡虫均完成再生.表明乙草胺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急性毒性及其摄食与再生的影响均大于草甘膦.表明日本三角涡虫可作为监测草甘膦和乙草胺污染的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乙草胺 日本三角涡虫 急性毒性 摄食再生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损伤及六种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潘红春 王芳芳 +2 位作者 吴宝山 孙祯 朱国萍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63-568,共6页
用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处理日本三角涡虫,观察了涡虫的损伤状况,探讨了紫外线辐射对涡虫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Ca2+-Mg2+-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比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处理日本三角涡虫,观察了涡虫的损伤状况,探讨了紫外线辐射对涡虫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Ca2+-Mg2+-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比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波紫外线辐射对涡虫的损伤明显,照射的时间越长,涡虫在照射后出现死亡解体现象的时间就越短。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LDH活力呈下降趋势;Na+-K+-ATP酶活力呈上升趋势而Ca2+-Mg2+-ATP酶活力呈下降趋势;SOD活力有明显的增加;CAT活力有增加趋势;GSH-PX活力波动较大,但总体仍呈增加趋势。不论是从紫外线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损伤情况、还是对其六种酶活力的影响来看,日本三角涡虫是一种对紫外线辐射非常敏感的动物,在检测紫外线辐射及筛选抗紫外线辐射防护剂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短波紫外线 乳酸脱氢酶 ATP酶 抗氧化酶
下载PDF
日本三角涡虫摄食行为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昌利 韦传宝 胡道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0-52,共3页
研究了光强度、温度变化、食物种类、饥饿程度以及破坏耳突对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涡虫摄食行为的影响。弱光和低温最利于涡虫摄食;4种人工饲料中,涡虫偏爱食熟的鸡蛋蛋黄;在一定范围内,饥饿时间长短与摄食强度呈正相关;破坏... 研究了光强度、温度变化、食物种类、饥饿程度以及破坏耳突对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涡虫摄食行为的影响。弱光和低温最利于涡虫摄食;4种人工饲料中,涡虫偏爱食熟的鸡蛋蛋黄;在一定范围内,饥饿时间长短与摄食强度呈正相关;破坏耳突后涡虫的摄食能力基本消失,“脑”对涡虫摄食是否有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摄食行为 因子 耳突
下载PDF
不同烃链长度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长应 王凡 +2 位作者 张合彩 陈广文 刘德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8-182,188,共6页
采用SPSS软件概率单位法研究了4种不同烃链长度的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C4mim]Br,[C6mim]Br,[C8mim]Br和[C10mim]Br对日本三角涡虫72h、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 079.46和1 744.38mg·L-1,919.3... 采用SPSS软件概率单位法研究了4种不同烃链长度的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C4mim]Br,[C6mim]Br,[C8mim]Br和[C10mim]Br对日本三角涡虫72h、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 079.46和1 744.38mg·L-1,919.35和725.00mg·L-1,312.79和238.50mg·L-1以及32.57和23.25mg·L-1.由LC50值的大小可知,4种不同烃链长度的咪唑类离子液体的毒性[C10mim]Br>[C8mim]Br>[C6mim]Br>[C4mim]Br.由此可见,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涡虫的急性毒性大小与其烷基侧链长度密切相关,碳链越长毒性越大.此外,根据急性毒性试验涡虫的中毒症状,也就离子液体对涡虫可能的靶器官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日本三角涡虫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
下载PDF
5种废电池浸泡液对日本三角涡虫生存与摄食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昌利 韦传宝 吴永明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5-238,共4页
背景与目的:涡虫对水质变化敏感,通过观察废电池浸泡液对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生存与摄食的影响探讨涡虫作为指示动物检测废电池污染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制备白象牌普通型电池(BX1)、白象牌低汞型电池(BX2)、南孚牌无汞碱... 背景与目的:涡虫对水质变化敏感,通过观察废电池浸泡液对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生存与摄食的影响探讨涡虫作为指示动物检测废电池污染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制备白象牌普通型电池(BX1)、白象牌低汞型电池(BX2)、南孚牌无汞碱性电池(NF)、金强牌无汞电池(JQ)和松下牌无汞电池(SX)废电池浸泡液,每种浸泡液设未稀释组、稀释10倍组、稀释50倍组、稀释100倍组和稀释500倍组,另设矿泉水为对照。将日本三角涡虫分别放入其中饲养,观察废电池浸泡液对他们生存与摄食的影响。结果:5种废电池浸泡液均对涡虫产生不同程度的致死和抑制摄食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在稀释50倍浸泡液中饲养96h,SX无显著致死毒性(P>0.05);NF、BX1、BX2和JQ致死毒性十分显著(P<0.01),致死毒性大小依次为:NF>BX1>BX2≈JQ>SX。同种电池浸泡液浓度越大,对涡虫生存的影响越大。涡虫在稀释50倍浸泡液中饲养50min,其5种废电池浸泡液均明显抑制摄食(P<0.01),其抑制摄食的强度依次为:NF>JQ>BX2≈BX1>SX。结论:用涡虫监测废电池对水质的污染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废电池浸泡液 生存 摄食
下载PDF
铜、汞、铅对涡虫的急性毒性作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江沙 曾兆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50-753,共4页
在恒温 (2 0± 1)℃条件下研究了铜、汞、铅离子对东亚三角头涡虫 (Dugesiajaponica)的急性毒性作用 .结果为Cu2 + 、Hg2 + 和Pb2 + 对涡虫 2 4h半致死浓度 (LC50 )分别是 :1.5 6 3mgL-1、0 .70 4mgL-1和 188.16mgL-1;4 8h的LC50 ... 在恒温 (2 0± 1)℃条件下研究了铜、汞、铅离子对东亚三角头涡虫 (Dugesiajaponica)的急性毒性作用 .结果为Cu2 + 、Hg2 + 和Pb2 + 对涡虫 2 4h半致死浓度 (LC50 )分别是 :1.5 6 3mgL-1、0 .70 4mgL-1和 188.16mgL-1;4 8h的LC50 分别是 :0 .888mgL-1、0 .6 6 6mgL-1和 171.5 7mgL-1;72h的LC50 分别是 :0 .786mgL-1、0 .6 6 2mgL-1和 14 0 .94mgL-1;96h的LC50 分别是 :0 .779mgL-1、0 .6 4 7mgL-1(Pb2 + 无此值 ) .试验结果表明 :这些重金属的作用应属于3种类型 ,涡虫作为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生物基本可行 .图 2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三角头涡虫 重金属离子 急性毒性作用
下载PDF
Pb^(2+)、Cd^(2+)对3种水生动物致毒效应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本富 胡好远 郝家胜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在特定时间(12、24、48、72h)内,研究了Pb2+和Cd2+对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和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a viviparrus)3种水生动物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Cd2+对三者的致毒效应... 在特定时间(12、24、48、72h)内,研究了Pb2+和Cd2+对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和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a viviparrus)3种水生动物的单一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Cd2+对三者的致毒效应都明显强于Pb2+;3种动物中,草履虫最敏感,而圆田螺耐受能力最强;随单一毒物浓度的增大以及暴露时间的延长,两者的致毒效应都显著增大,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二者复合作用时,对3种动物的致毒效应主要表现为与二组分的浓度比例有关.复合致毒效应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并且浓度和暴露时间的交互作用对3种水生动物毒性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 CD^2+ 草履虫 涡虫 圆田螺
下载PDF
日本三角涡虫生殖系统组织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德明 陈广文 +1 位作者 武丽敏 刘德增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4-101,共8页
涡虫在动物系统演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雌雄同体,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因此,对其生殖系统组织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用3种染色方法(H.E染色、Masson染色、Van Gieson染色)显示了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生殖... 涡虫在动物系统演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雌雄同体,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因此,对其生殖系统组织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用3种染色方法(H.E染色、Masson染色、Van Gieson染色)显示了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生殖系统的组织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光镜观察。结果表明,该类涡虫生殖系统为雌雄同体。雌、雄性生殖系均由生殖腺和生殖管道构成,雌性生殖腺包括卵巢、卵黄腺和交配囊,生殖管道包括输卵管、交配囊柄;雄性生殖腺主要是精巢,生殖管道包括输精囊、输精管、球腔、射精管4部分。交配囊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胞质强嗜碱性,胞核位于上皮基底面,游离面胞质呈现很多泡状结构;卵黄腺为单细胞腺,灯泡状,其核较小,位于柄部。因此,可以确定交配囊具有外分泌的功能;卵黄腺的数目存在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生殖系统 组织结构 H.E染色 MASSON染色 VAN Gieson染色
下载PDF
河南两产地日本三角涡虫的染色体和核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广文 董自梅 +2 位作者 武丽敏 田士瑞 刘德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6-149,共4页
利用空气干燥法对采自河南省桐柏县西小河和三里岔村两产地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的染色体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三角涡虫西小河种群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以16条为主,少数为24条和25条,分别占86.67%、6.07%和7.26%,... 利用空气干燥法对采自河南省桐柏县西小河和三里岔村两产地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的染色体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三角涡虫西小河种群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以16条为主,少数为24条和25条,分别占86.67%、6.07%和7.26%,染色体基数为8,为2倍体、3倍体和3倍性非整倍体的混合体,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16=16m,2n=3x=24=24m,2n=3x+1=25=24m+1;日本三角涡虫三里岔种群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以24条为主,少数为16条和25条,分别占63.48%、13.91%和9.56%,染色体基数为8,为3倍体、2倍体和3倍性非整倍体的混合体,核型公式分别为:2n=3x=24=24m,2n=2x=16=16m,2n=3x+1=25=24m+1,该产地日本三角涡虫种群部分个体体细胞中染色体在结构上发生变异,使其核型呈现多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染色体 核型 河南
下载PDF
环境中无机盐对三角涡虫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德明 陈广文 +1 位作者 李静静 刘德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0-22,共3页
用解剖镜观察,以眼点的出现为完成再生的标志,在恒温10℃条件下研究了钠、钾、钙离子对日本三角涡虫头部再生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跟对照组相比,低浓度氯化钠对涡虫再生速度影响不大,高浓度氯化钠引起涡虫解体;氯化钾对再生涡虫的毒性... 用解剖镜观察,以眼点的出现为完成再生的标志,在恒温10℃条件下研究了钠、钾、钙离子对日本三角涡虫头部再生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跟对照组相比,低浓度氯化钠对涡虫再生速度影响不大,高浓度氯化钠引起涡虫解体;氯化钾对再生涡虫的毒性较大;0.1%和0.3%氯化钙可以提高涡虫的再生速度。由于Ca2+可以活化蛋白激酶和起始DNA合成,因此,培养液中适宜的Ca2+可以提高涡虫再生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再生 无机盐
下载PDF
日本三角涡虫自发荧光组织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德明 陈广文 +2 位作者 傅山岗 任爽 刘德增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2-646,共5页
目的研究涡虫自发荧光的组织结构,为其发育和再生生物学提供资料。方法采用HE、Masson和Van Gieson染色显示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部分组织结构,并观察其紫外激发的自发荧光。每个染色组和自发荧光组有6条涡虫。结果其表皮... 目的研究涡虫自发荧光的组织结构,为其发育和再生生物学提供资料。方法采用HE、Masson和Van Gieson染色显示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部分组织结构,并观察其紫外激发的自发荧光。每个染色组和自发荧光组有6条涡虫。结果其表皮、咽的外表皮、原肾管上皮、肠上皮、光感受器细胞和纵神经索都能自发蓝色荧光;交配囊上皮游离面可见自发黄绿色荧光,上皮中部发蓝色荧光,基底部发的蓝色荧光较弱;精巢几乎不发荧光,眼点的色素上皮不发荧光。结论对于涡虫眼点结构和自发荧光的研究可能会对无脊椎动物[的起源及系统]化规律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荧光 组织结构 MASSON染色 VanGieson染色 日本三角涡虫
下载PDF
陕北淡水涡虫组织形态学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长海 白重炎 +3 位作者 陈宗礼 廉振民 高晓燕 黄焕焕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84-886,F0003,共4页
对陕北常见淡水涡虫的外部形态和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经过绘图、照相、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陕北淡水涡虫的常见种主要为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
关键词 淡水 涡虫 组织形态 日本三角涡虫 陕北
下载PDF
显示三角涡虫神经系统的三种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德明 陈广文 +1 位作者 牛瑾芳 刘德增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0,共3页
涡虫在动物系统演化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何显示其正常组织结构,对研究涡虫的再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3种染色方法(H.E染色、Masson染色、Van Gieson染色)显示了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的神经系... 涡虫在动物系统演化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何显示其正常组织结构,对研究涡虫的再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3种染色方法(H.E染色、Masson染色、Van Gieson染色)显示了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的神经系统,结果表明,尽管3种方法都能很清晰地显示涡虫的神经系统,但在显示咽部神经时,只有Masson染色能够很清晰地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三角涡虫 神经系统 H.E染色 MASSON染色 VAN Gieson染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