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e of Acellular Fish Skin for Dura Repair in an Ovine Model: A Pilot Study
1
作者 Hilmar Kjartansson Ingvar Hakon Olafsson +5 位作者 Sigurbergur Karason Hjalti Thorisson Baldur Tumi Baldursson Eggert Gunnarsson Einar Jorundsson Gudmundur Fertram Sigurjonsson 《Open Journal of Modern Neurosurgery》 2015年第4期124-136,共13页
Recently the use of biologic materials as dura mater repair patches has been increas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basis for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sing a novel fish derived acellular dermis (Kerecis... Recently the use of biologic materials as dura mater repair patches has been increas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basis for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sing a novel fish derived acellular dermis (Kerecis Omega3 DuraTM). In an ovine model a craniotomy under general anaesthesia was performed. A defect was produced in the dural covering of approximately 1 × 2 cm and closed with an onlay technique, with Kerecis Omega3 Dura. The bone defect was covered with the bony flap and the overlying tissues closed in layers. At 2, 5, 8 and 11 weeks the sheep underwent MRI scanning followed by euthanasia, necropsy and histological assessment. MRI images taken at 2, 5, 8 and 11 weeks showed initially moderate inflammatory response, which diminished over time, and at 11 weeks no evidence of inflammation existed. There was evidenc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t no time point. Necropsy revealed some adhesions at 5 and 8 weeks, in particular at 5 weeks, but at 11 weeks there were no adhesions found. From 2 - 11 weeks, there was evidence of initially an inflammatory reaction followed by neodura formation at the defect site through cellular ingrowth and remodeling of the acellular fish skin. Histology showed a histiocytic foreign body reaction initially that subsided over time. As early as 8 weeks there was evidence of neodura formation and by 11 weeks there was a minim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with an intact neodura formed. In this pilot study the Kerecis Omega3 Dura patches performed in a safe and efficacious manner. This new material needs to be fully assessed and compared with other products that are currently on the market in a larger scale animal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raplasty dura repair Piscine ACELLULAR Dermal GRAFT Neurosurgery dura mater FISH SKIN GRAFT ACELLULAR FISH SKIN Craniotomy Ovine Model dural Defect
下载PDF
硬脑膜修复生物膜的大鼠原位脑植入局部神经毒性评价方法
2
作者 邵安良 王小蕾 +2 位作者 张勇杰 陈亮 李静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采用大鼠原位脑植入模型评价硬脑膜修复生物膜的局部神经毒性,旨在建立脑部原位植入局部神经毒性评价方法。方法选择硬脑膜修复生物膜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同类产品为对照品,经大鼠原位脑植入,获取包含颅骨、硬脑膜、植入材料及其周围... 目的采用大鼠原位脑植入模型评价硬脑膜修复生物膜的局部神经毒性,旨在建立脑部原位植入局部神经毒性评价方法。方法选择硬脑膜修复生物膜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同类产品为对照品,经大鼠原位脑植入,获取包含颅骨、硬脑膜、植入材料及其周围大脑组织的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Fluoro-Jade C(FJC)特殊染色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荧光考察植入物周围脑组织的局部组织学反应、神经元降解退行性变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来综合评价植入物的潜在神经毒性风险。结果植入4周、13周、26周后,与对照品相比,供试品的局部组织学反应均为无刺激反应;FJC染色单位面积阳性细胞数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供试品的神经元降解程度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GFAP染色单位面积阳性细胞数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供试品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程度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可以采用HE染色、FJC特殊染色与GFAP免疫荧光染色联合评价硬脑膜修复生物膜经大鼠原位脑植入后的局部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修复生物膜 大鼠原位脑植入 局部神经毒性 苏木精-伊红染色 Fluoro-Jade C特殊染色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
下载PDF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后穿孔再修补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王干 陈志凌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5期69-74,共6页
目的 探讨人工硬脑膜和表皮生长因子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后鼓膜穿孔再修补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后复查时仍有鼓膜穿孔未愈合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9例。A组采用明胶海绵修补鼓膜穿孔,B组采用人工... 目的 探讨人工硬脑膜和表皮生长因子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后鼓膜穿孔再修补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后复查时仍有鼓膜穿孔未愈合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9例。A组采用明胶海绵修补鼓膜穿孔,B组采用人工硬脑膜和表皮生长因子修补鼓膜穿孔,每个月复查鼓膜愈合情况,3个月后复查纯间测听。结果 A组修补成功率为34.48%(10/29),B组修补成功率为75.86%(22/2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气骨导差改善(7.32±2.68) dB HL,B组气骨导差改善(21.77±4.65)dB HL,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人工硬脑膜是合适的鼓膜再生支架,表皮生长因子可促进鼓膜穿孔愈合,两者结合使用是鼓膜再修补的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修补术后 鼓膜穿孔 耳内镜 再修补 人工硬脑膜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小儿颅骨缺损自行修复中的作用
4
作者 李政堂 郭雅鑫 +1 位作者 邵国 张春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5-90,共6页
颅脑外伤在小儿各类外伤中占据首位。去骨瓣减压术为神经外科常见减少颅内压的手术方式,颅骨缺失会导致患儿脑组织缺少颅骨保护,颅骨作为脑组织最直接的保护屏障,若缺损不及时修补会因体位、情绪和腹压等会导致脑组织在颅内发生移动,从... 颅脑外伤在小儿各类外伤中占据首位。去骨瓣减压术为神经外科常见减少颅内压的手术方式,颅骨缺失会导致患儿脑组织缺少颅骨保护,颅骨作为脑组织最直接的保护屏障,若缺损不及时修补会因体位、情绪和腹压等会导致脑组织在颅内发生移动,从而造成脑穿通性畸形、癫痫发作和脑变性萎缩等疾病。小儿有好动、依从性差、自我保护能力差等特点,更容易形成二次伤害。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期,缺乏颅骨的保护,颅脑容易受到二次伤害,还会影响患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造成患儿智力低下,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相关并发症,所以重建颅骨的完整对患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未成熟硬脑膜对颅骨的发育和缺损修复有重要作用,2岁以下的儿童能够修复巨大的颅骨缺损,而成年人则缺乏这种内源性能力。幼龄动物骨缺损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上调,表明BMP2在骨组织再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生物调节因子可调控BMP2的活性。该综述就BMP2在小儿颅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现状做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缺损修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硬脑膜
下载PDF
硬脑膜在颅骨/脑膜/脑组织系统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松 李文斌 +2 位作者 邵国 张春阳 冯士军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226-1232,共7页
硬脑膜是贴覆在颅骨内表面且包绕大脑的一层质韧的纤维结缔组织膜,作为脑组织与颅骨间的缓冲性桥梁结构,其生理功能及在颅骨发育和修复中的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硬脑膜在颅骨的生长过程中不仅直接参与颅骨的发育,还分... 硬脑膜是贴覆在颅骨内表面且包绕大脑的一层质韧的纤维结缔组织膜,作为脑组织与颅骨间的缓冲性桥梁结构,其生理功能及在颅骨发育和修复中的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硬脑膜在颅骨的生长过程中不仅直接参与颅骨的发育,还分泌多种控制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细胞因子,两者间有丰富的物质交换与细胞迁移。该文从硬脑膜在颅骨发育及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发现硬脑膜在颅骨发育及修复中的相关机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 颅骨发育 颅骨损伤修复
下载PDF
硬膜双层修补在额颞区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新瑞 胡世颉 +6 位作者 闫志强 胡学安 李亮 汪仁聪 王玖 李兵 费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0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硬膜双层修补在额颞区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额颞区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于本院行硬膜双层修补时间(以2015年1月1日为节点)不同,将... 目的探讨硬膜双层修补在额颞区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额颞区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于本院行硬膜双层修补时间(以2015年1月1日为节点)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015年1月1日前,62例)和对照组(2015年1月1日后,58例)。观察组患者行硬膜双层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行硬膜单层修补术。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天数;记录和观察术前1天(T1)、术后7天(T2)、术后14天(T3)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术前1天和术后3个月,采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评估患者脑灌注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灌注异常指数(perfusion abnormality index,PAI)。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和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分随时间延长显著上升(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随时间延长显著下降(P<0.05)。T2和T3时,观察组患者术后MMSE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PAI较术前1天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PA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双层缝合在额颞区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修补中的效果明显,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双层修补 大骨瓣减压术 颅骨缺损修补
下载PDF
生物型人工脑膜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丁永宏 梁成 张熠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8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脑膜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颅脑手术中硬脑膜缺损患者应用生物型人工脑膜治疗,并对其术后疗效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6例患者中2例死亡(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出现创伤性脑梗死...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脑膜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颅脑手术中硬脑膜缺损患者应用生物型人工脑膜治疗,并对其术后疗效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6例患者中2例死亡(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出现创伤性脑梗死,植物生存;2例并发脑膨出,经弹力绷带适当约束后好转;癫间发作1例。余59例患者按照GOS分级,56例良好,3例中残。所有病例7~9 d如期拆线,无切口渗液、感染、皮肤过敏、组织排异反应等不良反应,未发生骨窗疝。其中36例患者在行Ⅱ期颅骨修补术中观察到生物型人工脑膜封闭,有良好的保护脑组织作用及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炎症反应,解剖层次清晰。结论在颅脑手术中应用生物型人工脑膜安全、有效,可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避免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的迟发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脑膜 颅脑手术 硬脑膜缺损 脑膜修补
下载PDF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用于颅脑损伤硬膜修补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曾多 肖妮 +4 位作者 叶世阳 胡稻 胡斌 刘传金 游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9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用于颅脑损伤硬膜修补术中的效果。方法 60例拟行硬膜修补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 A组行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 B组行自体膜修补,两组二期手...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用于颅脑损伤硬膜修补术中的效果。方法 60例拟行硬膜修补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 A组行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 B组行自体膜修补,两组二期手术均为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二期手术情况、预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结果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B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二期手术硬膜外总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二期手术术中出血量(70.19±17.40)ml少于B组的(85.65±18.79)ml,手术时间(72.90±21.48)min短于B组的(92.65±24.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预后GO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硬膜修补术中使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二期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缩短颅骨修补术用时,减少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硬膜修补术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 自体膜 预后
下载PDF
硬脑膜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刘红(综述) 归来(审校)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第5期78-82,共5页
硬脑膜(dura mater)是介于颅骨和脑组织之间的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性组织,构成脑组织的一道重要天然防护介质。而创伤、炎症、肿瘤侵蚀及手术操作等均能造成硬脑膜损伤,破坏其完整性。硬脑膜成形术在颅颌面整形外科中颅骨缺损的早期和二... 硬脑膜(dura mater)是介于颅骨和脑组织之间的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性组织,构成脑组织的一道重要天然防护介质。而创伤、炎症、肿瘤侵蚀及手术操作等均能造成硬脑膜损伤,破坏其完整性。硬脑膜成形术在颅颌面整形外科中颅骨缺损的早期和二期修复均为重要操作步骤,对于维持其解剖学完整及保护脑组织不可或缺。而硬脑膜缺损的修复材料也直接影响着硬脑膜重建后颅内感染、癫痫、脑组织膨出、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后期颅骨损伤整形修复的美观。一直以来,对理想硬脑膜替代物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有关硬脑膜修复的新理念、新材料和新方法也与时俱进。本文就硬脑膜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硬脑膜 生物材料 硬脑膜缺损 硬脑膜修复
下载PDF
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硬脑膜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陈敏 陈新生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534-536,共3页
目的 观察与评价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开颅术中硬脑膜修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5例颅脑损伤手术需行硬脑膜修补病例,随机分为人工脑膜修补组(试验组)与自体膜修补组(对照组),对2组术后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二期颅骨修补... 目的 观察与评价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开颅术中硬脑膜修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5例颅脑损伤手术需行硬脑膜修补病例,随机分为人工脑膜修补组(试验组)与自体膜修补组(对照组),对2组术后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二期颅骨修补术中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组术后颅内感染及脑膨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皮下积液及癫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二期颅骨修补术中分离皮瓣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硬脑膜外总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使用安全、简便,是开颅手术中硬脑膜修补较为理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缺损 人工硬脑膜 自体膜 硬脑膜修补
下载PDF
内源性成骨因子在兔硬脑膜再生骨中的表达
11
作者 许燕凯 杨应明 +3 位作者 蔡楚伟 陈伟强 张琦辉 李王安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39-140,143,F0002,共4页
目的:用外源性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导兔结论:硬脑膜再生骨,研究内源性成骨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方法:在诱导区加入rhBMP-2,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硬脑膜内源性BMP-2和TGF-β1... 目的:用外源性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导兔结论:硬脑膜再生骨,研究内源性成骨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方法:在诱导区加入rhBMP-2,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硬脑膜内源性BMP-2和TGF-β1不同天数的表达。结果:术后早期聚集的大量间充质细胞即出现表达BMP-2和TGF-β1,且随着间充质细胞分化为前软骨细胞并不断成熟,两因子的表达水平迅速提高。BMP-2在术后11 d表达最活跃,之后开始下降,而TGF-β1表达高峰出现在术后17 d。结论:外源性rhBMP-2在诱导颅骨再生过程中,能增强内源性BMP-2及TGF-β1在硬脑膜的表达,且BMP-2表达高峰早于TGF-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硬脑膜 骨修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创伤性前颅底粉碎性骨折合并颅底硬脑膜破损颅底膜性重建
12
作者 陆海 郑晶 +3 位作者 周威 张列祥 李健 刘景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前颅底粉碎性骨折合并颅底硬脑膜破损的临床特点,并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4年3月的27例创伤性前颅底粉碎性骨折合并颅底硬脑膜破损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25例术后近期未发... 目的:探讨创伤性前颅底粉碎性骨折合并颅底硬脑膜破损的临床特点,并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4年3月的27例创伤性前颅底粉碎性骨折合并颅底硬脑膜破损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25例术后近期未发现脑脊液瘘,2例术后早期有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置管等保守治疗,脑脊液漏停止。24例神志清醒,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术后2月死亡,2例术后呈植物生存状态。结论对前颅底粉碎性骨折合并颅底硬脑膜破损手术治疗的关键是一定要行颅底膜性重建,对脑脊液漏及时、恰当的处理,并做好脑部清创,清除可能引起颅内感染的因素,同时要兼顾功能与整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颅底粉碎性骨折 颅底硬脑膜破损 手术 膜性重建
下载PDF
三维CT指导下颅底重建加硬膜多层修补治疗外伤性脑脊液鼻漏
13
作者 卢家璋 包陆君 +2 位作者 谢才兰 陈均昌 刘海生 《中国农村卫生》 2013年第03Z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螺旋CT影像重建指导下骨性颅底重建及显微镜下硬膜漏口多层修补术治疗前颅窝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12例经临床诊断为前颅窝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先经双排或64排螺旋CT扫描,... 目的探讨三维螺旋CT影像重建指导下骨性颅底重建及显微镜下硬膜漏口多层修补术治疗前颅窝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12例经临床诊断为前颅窝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先经双排或64排螺旋CT扫描,后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显示前颅窝骨折和漏口位置、形态;在三维联动图像上显示漏口与副鼻窦之间的关系,对漏口的大小及窦腔的容积进行了测量;依据CT影像资料进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人均行前额部硬膜外入路,三明治式骨性颅底重建,显微镜下寻找漏口,自身腱膜或人工脑膜无创修补,明胶海绵及耳脑胶加固。结果12例脑脊液鼻漏患者三维CT联动重建发现单纯额窦破口7例,单纯筛窦破口5例,额窦及筛窦双破口2例,破口大小0.5-2.5cm,平均1.75cm;颅内积气9例,无颅内积气5例。12例患者均一次修补成功,随访5—18个月未见复发,未发生颅内感染,1例出现嗅觉缺失。结论三维螺旋CT薄层扫描及颅底重建对前颅窝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以明确前颅底破损的位置、数量、形态及破口与副鼻窦的关系,为指导手术提供影像学依据。“三明治”式前颅底骨性重建及显微镜下寻找并多层修补漏口(“双层三明治”)可临床治愈脑脊液鼻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 三维重建 螺旋CT 颅底重建 硬脑膜修补 显微镜
下载PDF
人工硬脑膜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宇杭 胥光申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2期83-85,共3页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硬脑膜替代物对于维持解剖学的完整和脑组织保护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研究技术的发展,人工硬脑膜的研究取得许多进展。本文对人工硬脑膜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综合分析,并展望了未来人...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硬脑膜替代物对于维持解剖学的完整和脑组织保护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研究技术的发展,人工硬脑膜的研究取得许多进展。本文对人工硬脑膜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综合分析,并展望了未来人工硬脑膜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硬脑膜 硬脑膜修复 硬脑膜缺损 免缝合型人工硬脑膜
下载PDF
复合瓣修复感染致头部巨大缺损硬脑膜外露1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肇杨 王文华 +4 位作者 施闻华 李灿 李佳轩 黄磊 刁宏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32,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3岁始出现头皮破溃并感染,多年来反复间断性出现,均可自愈。2015年1月及12月两次在当地医院行手术扩创治疗,疗效不佳,转至我院,门诊拟“颅骨缺损并感染”收治入院。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外露伤口 硬脑膜 创面修复
下载PDF
人羊膜修补硬脑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斗 吴先良 +2 位作者 黄赛 林胤言 邓忠勇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6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羊膜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取健康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制成硬脑膜缺损模型。实验组用硬脑膜缺损处用羊膜修补,对照组直接缝合头皮。观察术后脑部刺激症状、行为、进食、伤口愈合、脑脊液漏及修... 目的:探讨人羊膜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取健康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制成硬脑膜缺损模型。实验组用硬脑膜缺损处用羊膜修补,对照组直接缝合头皮。观察术后脑部刺激症状、行为、进食、伤口愈合、脑脊液漏及修补材料和脑皮质的炎症反应、粘连和假膜形成情况。结果:两组组术后活动、进食正常,头皮切口愈合良好,未见脑脊液漏及皮下积液等异常情况。观察组术后早期羊膜与骨窗处软组织、硬膜边缘纤维愈合良好,术后晚期羊膜与骨窗处软组织融合,羊膜变薄,手术显微镜下难分辨。对照组术后早期即有头皮与脑皮质粘连。结论:人羊膜用于修补硬脑膜缺损能恢复硬脑膜完整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硬脑膜修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 硬脑膜 修补 大鼠
下载PDF
带蒂颞肌筋膜瓣修补硬脑膜缺损 被引量:6
17
作者 江野峰 梁庆新 +1 位作者 何锦 庄志浩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总结带蒂颞肌筋膜瓣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应用经验。方法对实施该项手术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后恢复良好40例,中残8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3例。没有出现脑嵌顿、皮下积液、脑脊液切口漏、感染和颞肌下坠等并发症。结... 目的总结带蒂颞肌筋膜瓣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应用经验。方法对实施该项手术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后恢复良好40例,中残8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3例。没有出现脑嵌顿、皮下积液、脑脊液切口漏、感染和颞肌下坠等并发症。结论带蒂颞肌筋膜瓣是一种理想的硬脑膜修补材料,具有裁剪方便,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肌筋膜瓣 硬脑膜缺损 并发症 植物状态 术后恢复 手术操作 嵌顿 皮下积液 切口 患者
原文传递
静电纺丝微米/纳米纤维材料在硬膜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亮 许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80-1883,共4页
硬膜替代材料种类繁多,但仍存在缺点与限制。静电纺丝技术是制备纳米级纤维的简便、高效的方法,静电纺丝纤维支架已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在硬膜组织修复及粘连预防中的应用也颇受关注。现就静电纺丝微/纳米纤维材料在... 硬膜替代材料种类繁多,但仍存在缺点与限制。静电纺丝技术是制备纳米级纤维的简便、高效的方法,静电纺丝纤维支架已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在硬膜组织修复及粘连预防中的应用也颇受关注。现就静电纺丝微/纳米纤维材料在硬膜组织缺损修复及预防硬膜外瘢痕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硬膜 修复
原文传递
胶原海绵人工脑膜在癫痫Ⅱ期手术脑脊液漏防治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永 周洪语 +3 位作者 徐纪文 王桂松 田鑫 赵晨杰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分析胶原海绵人工脑膜用于癫痫Ⅱ期手术防治脑脊液漏时的不同使用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上海仁济医院癫痫诊疗中心接受侵袭性颅内电极监测及Ⅱ期手术的癫痫患者共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49例患者Ⅱ期手术中均... 目的分析胶原海绵人工脑膜用于癫痫Ⅱ期手术防治脑脊液漏时的不同使用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上海仁济医院癫痫诊疗中心接受侵袭性颅内电极监测及Ⅱ期手术的癫痫患者共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49例患者Ⅱ期手术中均采用胶原海绵人工脑膜修复缺损硬膜和防治脑脊液漏,并根据硬膜修复方式分为2组:A组(22例)采用硬膜外人工脑膜修复方式,B组(27例)采用硬膜下人工脑膜修复方式。另取同期未使用人工脑膜等修补材料的同类手术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C组1。结果A组5例、B组2例、C组5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和皮下积液,发生率分别为22.7%、7.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漏及皮下积液患者均给予皮下穿刺抽液后加压包扎。A组2例、C组3例因持续性脑脊液漏及皮下积液,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后症状好转。结论硬膜下人工脑膜修复方式相比硬膜外修复方式更能有效地降低癫痫Ⅱ期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外科 颅内电极监测 脑脊液漏 人工脑膜 硬膜修复
原文传递
鱼鳔膜的制备及其理化特性的研究
20
作者 张利锋 郭川 +7 位作者 申巧巧 孔清泉 吴锦荣 杨进 王玉 吴浩 彭智愚 晏玉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6-491,共6页
目的采用交联技术制备鱼鳔膜材料,检测其理化性能及细胞毒性。方法取鱼鳔经脱细胞处理后随机分为两组,交联组采用碳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ydroxysuccinimide,NHS)法交联处理... 目的采用交联技术制备鱼鳔膜材料,检测其理化性能及细胞毒性。方法取鱼鳔经脱细胞处理后随机分为两组,交联组采用碳二亚胺[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ydroxysuccinimide,NHS)法交联处理后,行表面制孔及冻干处理;未交联组仅行表面制孔及冻干处理。观测两组材料理化性能,包括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接触角测量仪检测材料亲水性,乙醇浸润法测定材料孔隙率,体外降解性能及热稳定性检测,以及红外光谱分析支架成分。取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与两组材料浸提液培养,细胞检测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测定细胞毒性。结果扫描电镜观测两组支架均具有多孔结构,且表面粗糙。与未交联组相比,交联组材料拉伸强度明显增高、断裂伸长率降低、孔隙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材料降解趋势一致,最初7 d内降解较快,之后趋于平缓;各时间点交联组降解率低于未交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显示,交联组材料变性温度为(75.2±1.3)℃,高于未交联组的(68.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6,P=0.002)。红外光谱分析,与未交联组相比,交联组生成了酰胺键中新的C=O键和N-H键,并且未引入其他新的基团。CCK-8法检测示,交联组及未交联组A值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EDC/NHS法交联处理获得的鱼鳔膜材料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无细胞毒性,有望作为硬膜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鳔膜 交联 理化性能 硬膜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