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糜子矮秆突变体“819”矮秆基因的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贾小平
王振山
朱学海
杨德智
寇淑君
刘星星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黍子研究所
-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7,共8页
-
基金
河北省科技厅项目(17396310D)
-
文摘
为揭示糜子矮秆突变体“819”矮秆基因的遗传规律,为后续定位矮秆突变基因提供理论基础,研究调查了糜子矮秆突变体“819”与高秆材料J12,以及它们杂交产生的674个F 2代个体的株高、穗长、穗颈长、分蘖数、茎节数、二级枝梗长度1、二级枝梗长度2、二级枝梗长度3、二级枝梗间距1、二级枝梗间距2共10个性状,进一步利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相关及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对这些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糜子矮秆突变体“819”的矮秆性状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株高与穗长、穗颈长、分蘖数、茎节数、二级枝梗长度1、二级枝梗长度2、二级枝梗长度3、二级枝梗间距1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二级枝梗间距2呈显著正相关(P<0.05);株高(Y)对其他农艺性状的回归方程为:Y=-18.446+1.491X 1+1.222X 2+6.827X 4+1.319X 7+0.746X 8,回归方程的拟合度为0.811,回归方程经显著性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可以利用回归方程对株高进行预测;糜子F 2群体的1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3个主成分,这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72.656%,3个主成分分别被命名为长度因子、茎节数因子、枝梗间距因子。研究结果为矮秆基因定位、矮秆后代的评价选择提供了依据。
-
关键词
糜子
矮秆突变体“819”
遗传分析
主成分
-
Keywords
Panicum miliaceum L.
dwarf mutant 819
genetic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
分类号
S516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