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越冬期的生殖激素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卫功庆 范宁 +3 位作者 李梁 王兆娟 刘少华 彭安权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解东北林蛙在越冬期内生殖激素的动态,本研究自2013年11月至翌年3月每月从吉林市朝亮林蛙场采集雌、雄成体林蛙各10只,经处死后自心脏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雄蛙血清中Gn—RH,FSH,LH和雄激素水平;测定雌蛙血清中GnRH,F... 为了解东北林蛙在越冬期内生殖激素的动态,本研究自2013年11月至翌年3月每月从吉林市朝亮林蛙场采集雌、雄成体林蛙各10只,经处死后自心脏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雄蛙血清中Gn—RH,FSH,LH和雄激素水平;测定雌蛙血清中GnRH,FSH,LH,孕酮和雌激素水平。结果表明:雌、雄林蛙血清GnRH水平在越冬期间均呈下降趋势,但雄蛙的GnRH呈现较大的波动性;血清FSH和LH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雌、雄蛙自1月至3月的变化剧烈;越冬期内,雌蛙血清中的孕酮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而雌激素水平则呈波动性下降;越冬期雄蛙的血清雄激素水平波动明显,且1月份最高。本研究提供了林蛙在越冬期生殖激素水平发生着显著变化的依据,并揭示了生殖内分泌的基本动态规律,为林蛙养殖及生殖生理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越冬期 生殖激素 动态
下载PDF
中国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遗传多样性与分化研究(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明 贾学渊 马建章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39-245,I0008,共8页
本文利用11个微卫星多态位点检测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6个东北林蛙种群的75个个体分布于中国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11个位点在所有种群中得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10个不等,平均5.6个;平均期望杂合度(... 本文利用11个微卫星多态位点检测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6个东北林蛙种群的75个个体分布于中国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11个位点在所有种群中得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10个不等,平均5.6个;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72,属于中度多态。基因分化系数(FST)分析表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种群间遗传分化显著(P<0.001),基于Nei's DA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树和AMOVA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准确性。因此, 建议将分布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东北林蛙划分为两个单独的管理单元加以保护和管理。图2表7参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管理单元 微卫星
下载PDF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卵油脂肪酸体外抗氧化性和保湿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尹云厚 陈宁宁 +2 位作者 常雷 岑欣桉 卫功庆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30-36,45,共8页
为研究东北林蛙卵油脂肪酸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和保湿作用,以东北林蛙卵油脂肪酸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测定其还原力,并对其体外保水性能进行了测定。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林蛙... 为研究东北林蛙卵油脂肪酸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和保湿作用,以东北林蛙卵油脂肪酸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测定其还原力,并对其体外保水性能进行了测定。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林蛙卵油脂肪酸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为5.08 mg/m L,最大清除率为95.91%;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为9.84 mg/m L,最大清除率为98.58%;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为7.87 mg/m L。其还原力也随着林蛙卵油脂肪酸的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保湿性试验结果为0~12 h,林蛙卵油脂肪酸保湿性极显著低于透明质酸、甘油和1,2-丙二醇,而24 h时,其保湿性与甘油和1,2-丙二醇差异不显著,说明东北林蛙卵油脂肪酸具有持久的保湿效果。根据这两个性能,可以进一步将其应用到抗氧化和保湿型化妆品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卵油 脂肪酸 抗氧化性 保湿性
下载PDF
圈养条件对成年东北林蛙(R.dybowskii)形态特征、体尺比例及产油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卫功庆 温铁峰 +1 位作者 蔡凤坤 邹兴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20,共4页
为了探索人工养殖条件对东北林蛙形态特征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从外部形态、体型指标及产油量 等方面对成体野生和圈养东北林蛙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雌性林蛙相比,圈养雌性林蛙的体表背部黑 斑比例、体长、后肢长极显著降低(P&l... 为了探索人工养殖条件对东北林蛙形态特征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从外部形态、体型指标及产油量 等方面对成体野生和圈养东北林蛙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雌性林蛙相比,圈养雌性林蛙的体表背部黑 斑比例、体长、后肢长极显著降低(P<0.01),而重长比、产油量呈极显著升高(P<0.01);另外,圈养条件极显著地 提高了雌性林蛙的产油量与体长、体重与体长、体长与后肢长的相关系数(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圈养条件 外部形态 体尺比例 产油量
下载PDF
东北林蛙蝌蚪期水体消毒防控疾病研究
5
作者 崔铁花 马振华 +3 位作者 张士俊 勾天兵 姚旭东 段加玉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为降低东北林蛙蝌蚪期疾病的发病率,利用蛙大夫、蛙独清和10%聚维酮碘3种消毒剂在蝌蚪饲养过程中对串水水体消毒,以串水水体不消毒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消毒剂有明显的杀菌预防作用,对照组与其他用药处理组的存活率有... 为降低东北林蛙蝌蚪期疾病的发病率,利用蛙大夫、蛙独清和10%聚维酮碘3种消毒剂在蝌蚪饲养过程中对串水水体消毒,以串水水体不消毒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消毒剂有明显的杀菌预防作用,对照组与其他用药处理组的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蝌蚪期 疾病防控
下载PDF
单针藻(Monoraphidium dybowskii C29)扩大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宁 刘积光 +2 位作者 陈晨 李昂 刘平怀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2-757,共6页
为优化单针藻(Monoraphidium dybowskii C29)扩大培养的条件,研究温度、光照强度、氮源、补料方式以及扩大培养的接种量对单针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针藻在温度为25℃,光照强度12 000 lx,尿素为氮源,以分批补料方式添... 为优化单针藻(Monoraphidium dybowskii C29)扩大培养的条件,研究温度、光照强度、氮源、补料方式以及扩大培养的接种量对单针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针藻在温度为25℃,光照强度12 000 lx,尿素为氮源,以分批补料方式添加营养盐时生长和油脂积累最佳。利用管道式生物反应器在优化条件下进行扩大培养,温度控制在25-30℃,采取遮光处理控制光照强度在20 000 lx以内,接种量为15%时,单针藻生物量及油脂积累高于接种量为10%时的量。最终在最佳条件下生物量为1.15 g/L,油脂产量为0.39 g/L。研究结果为单针藻的扩大培养提供参考,也为单针藻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针藻 扩大培养 培养条件 生长 油脂积累
下载PDF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生殖腺及附属器官在冬眠期内的生理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范宁 李梁 +2 位作者 刘少华 彭安权 卫功庆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2,共5页
为了探索东北林蛙在越冬期内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本研究自2013年10月至翌年3月,每月采集雌、雄成体林蛙各10只,测定雄蛙的体重、睾丸重、脂肪体重;雌蛙的体重、输卵管重和卵巢重,并进行测定器官的系数计算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雄性... 为了探索东北林蛙在越冬期内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本研究自2013年10月至翌年3月,每月采集雌、雄成体林蛙各10只,测定雄蛙的体重、睾丸重、脂肪体重;雌蛙的体重、输卵管重和卵巢重,并进行测定器官的系数计算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雄性林蛙睾丸的重量和系数在越冬期里无显著变化(P〉0.05),而脂肪体的重量和系数自1月之后显著降低(P〈0.01)。雌性林蛙卵巢的重量和系数自1月开始显著增加(P〈0.01);而输卵管系数在越冬的第1个阶段(11月~12月间)显著上升(P〈0.01)。相关性分析证明脂肪体是雄蛙的主要越冬能量来源,而输卵管则是卵巢中卵子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本研究揭示了林蛙越冬期生殖生理基本规律,并为林蛙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冬眠期 生殖腺 附属器官 生理变化
下载PDF
利用生活污水培养单针藻(Monoraphidium dybowskii C29)的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孟 刘平怀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114,131,共4页
为了获得单针藻在生活污水中生长的最佳营养条件,以及研究单针藻对生活污水的净化作用,通过对污水中添加不同量BG11培养基、不同初始p H以及不同质量浓度葡萄糖进行单针藻生物量和油脂产量及对污水中氮、磷去除率的试验。结果表明:当生... 为了获得单针藻在生活污水中生长的最佳营养条件,以及研究单针藻对生活污水的净化作用,通过对污水中添加不同量BG11培养基、不同初始p H以及不同质量浓度葡萄糖进行单针藻生物量和油脂产量及对污水中氮、磷去除率的试验。结果表明:当生活污水中BG11添加量为50%、p H为7.0、终葡萄糖质量浓度为0.5 g/L时单针藻生长最佳,生物量和油脂产量分别为2.74 g/L和1.04 g/L,同时对污水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86.09%和96.64%。因此,利用生活污水培养单针藻,可达到产油微藻培养与污水净化相结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单针藻 优化培养 生物量 油脂积累 污水净化
下载PDF
人工诱导东北林蛙苏醒适应机制分析
9
作者 赵红蕾 张传辉 +3 位作者 孟如愿 马佳欣 文仁霜 于翠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49-55,共7页
为了探究东北林蛙在人工诱导苏醒过程中适应温度变化的生理机制,包括不同温度、不同器官或组织的冷冻保护剂含量变化及其抗氧化应激相关生理指标在苏醒适应阶段的差异,采用梯度升温方法对冬眠东北林蛙进行人工诱导苏醒,至东北林蛙摄食... 为了探究东北林蛙在人工诱导苏醒过程中适应温度变化的生理机制,包括不同温度、不同器官或组织的冷冻保护剂含量变化及其抗氧化应激相关生理指标在苏醒适应阶段的差异,采用梯度升温方法对冬眠东北林蛙进行人工诱导苏醒,至东北林蛙摄食标记苏醒过程结束。苏醒培养期间取样,未取样林蛙持续培养,取样结束后剩余林蛙常温养殖;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肝脏、肌肉内的葡萄糖含量、尿素氮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东北林蛙肝脏内上述物质含量与肌肉内各物质的消耗趋势基本一致,但肝脏内各物质含量及其变化幅度远大于肌肉内。冬眠东北林蛙人工诱导苏醒初期葡萄糖、尿素氮含量即冷冻保护剂含量明显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P<0.05),而苏醒后期,各项含量趋于稳定,无明显变化。这说明肝脏是东北林蛙冬眠过程中对抗低温冷冻环境的主要器官,且冬眠状态的东北林蛙体内会积累冷冻保护剂,随着苏醒过程的进行,温度逐渐上升,机体活动逐渐恢复,葡萄糖被大量消耗,以对抗因缺少能量来源而带来的应激损伤,抗氧化应激能力也随之增强以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东北林蛙在0℃以下得以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人工诱导苏醒 冷冻保护剂 抗氧化能力 人工养殖
下载PDF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蝌蚪生长发育理想光照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安权 李新殿 +4 位作者 李慧萍 孙亚茹 杨帆 范宁 卫功庆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80-85,共6页
为探索不同光照强度对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120只18日龄的东北林蛙蝌蚪进行试验。将试验动物分为6组,每组20只。光照强度分别为30,500,1 000,2 300,3 600,4 900 lx,每天光照时间12 h,其他饲养和环境条件相同。定期测量体重、体... 为探索不同光照强度对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120只18日龄的东北林蛙蝌蚪进行试验。将试验动物分为6组,每组20只。光照强度分别为30,500,1 000,2 300,3 600,4 900 lx,每天光照时间12 h,其他饲养和环境条件相同。定期测量体重、体长、尾长及完全变态时间等指标。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在蝌蚪变态之前,各组间蝌蚪的体长、尾长都有相应的差异,在光照强度为3 600 lx下喂养的蝌蚪增加最为明显。各组间蝌蚪体重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减少。在光照3 600 lx下,蝌蚪体重始终高于其他组。在变态过程中,蝌蚪后肢芽长出日龄、前腿长出日龄、完全变态时间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缩短。在光照强度为3 600 lx、4 900 lx时,蝌蚪变态所用时间无差异且均小于其他组。在光照强度为3 600 lx、4 900 lx下,蝌蚪的变态率最高。因此,光照强度影响林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光照强度设为3 600 lx是林蛙蝌蚪生长发育及变态的最佳光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东北林蛙 蝌蚪 生长发育 变态
下载PDF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蝌蚪的控光饲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远锋 郗蒙雪 +5 位作者 张计委 贾慧平 侯跃林 陈宁宁 常雷 卫功庆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95-98,105,共5页
2016年4—7月,选取人工孵化的野生东北林蛙蝌蚪进行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不同饲料及光照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因素主次顺序为饲料>光强>光色,最优组合为红光,4 000 lx,饲料三,该组合下饲养的蝌蚪增重最大。... 2016年4—7月,选取人工孵化的野生东北林蛙蝌蚪进行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不同饲料及光照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因素主次顺序为饲料>光强>光色,最优组合为红光,4 000 lx,饲料三,该组合下饲养的蝌蚪增重最大。为工厂化养殖蝌蚪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蝌蚪 生长发育 光强 光色 日粮粗蛋白水平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清琳 徐骁骁 +1 位作者 刘鹏 赵文阁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6-270,共5页
在10℃、16℃、22℃和28℃4个温度条件下,通过测量东北林蛙泄殖腔温度的方法,研究分析了东北林蛙2个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体温变化及其影响。结果表明,东北林蛙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两性间体温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地理... 在10℃、16℃、22℃和28℃4个温度条件下,通过测量东北林蛙泄殖腔温度的方法,研究分析了东北林蛙2个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体温变化及其影响。结果表明,东北林蛙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两性间体温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地理种群间体温存在一定的差异;恒温条件下,集安种群的体温没有明显日变化节律,而伊春种群的体温存在显著的日节律变化;伊春种群具有较低的体温和较强的体温调节能力。由此可知,环境温度是影响东北林蛙不同地理种群的体温及生理体温调节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体温 环境温度 体温调节
下载PDF
Morphometric discrimination of wild from farmed Dybowski’s frog (Rana dybowskii) based on hindlimb length 被引量:3
13
作者 XIA Rui HUANG Xiao-ming +3 位作者 YANG Shu-hui XU Yan-chun Ying Lu Thomas D. Dahmer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69-274,共6页
Commercial farming of anuran species that are declining in the wild raises a need to discriminate wild from farmed frogs.We hypothesized wild frogs might have extended hindlimbs due to greater frequency or intensity o... Commercial farming of anuran species that are declining in the wild raises a need to discriminate wild from farmed frogs.We hypothesized wild frogs might have extended hindlimbs due to greater frequency or intensity of jumping relative to farmed frogs,highlighting a morphometric approach to discrimination of wild from farmed frogs using hindlimb length.In the present study,Dybowski's frog(Rana dybowskii) was used to test this hypothesis.We measured body mass(Mb) and hindlimb length(Lh) of 2-year old farmed frogs and wild frogs aged 2 to 5 years.Dybowski's frog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dimorphism in Mb and Lh.Mb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among farmed 2-year old frogs in both sexes(p=0.000),while only among females was Lh significantly greater for wild frogs(p=0.000).Lh/Mb was used as an index for origin discrimination to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Mb due to variation of husbandry conditions among farms.Mean Lh/Mb for farmed frog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for wild frogs(p=0.000) in the 2-year old age class.Discrimination correctly classified 84.4% of farmed and 96.3% of wild male frogs.Among females,92.9% of farmed frogs and 90.1% wild frogs were correctly classified.The overall correctness of classification was 92.1% and 90.8% for males and females,respectively.However,Lh/Mb revealed variation with age,resulting in reduced discriminative power for frogs ≥3 years old.We introduced a coefficient Ce to adjust the Lh/Mb of frogs ≥3 years to the level equivalent to 2-year frogs.The adjustment achieved 89.5% for overall correctness of origin for wild males and 92.4% for wild females ≥3 years old.These results show that Lh/Mb is an effective index to discriminate wild from farmed Dybowski's frog.Since the physical demands of jumping are common among anurans,this index is also potentially applicable to other anuran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bowski's frog morphometric discrimination WILD FARMED Rana dybowskii
下载PDF
内蒙古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一新分布
14
作者 张晓丽 毕俊怀 +1 位作者 张晓东 马颖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5-717,721,共4页
2016年10月1日,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进行两栖动物调查时发现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为内蒙古蛙科Ranidae林蛙属Rana的新纪录,对其进行了记录和描述.
关键词 两栖动物 新纪录 东北林蛙 内蒙古
下载PDF
Overwintering of Rana dybowskii in Northern Guangdong′s Mountainous Areas
15
作者 YU Chunosheng YANG Jian-chun CHEN Xiao-feng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0年第10期33-35,共3页
[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overwintering of Rana dybowskii under four overwintering modes in northern Guangdong's mountainous areas. [Method] The overwintering management of Rana dybowskii was performed under fou... [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overwintering of Rana dybowskii under four overwintering modes in northern Guangdong's mountainous areas. [Method] The overwintering management of Rana dybowskii was performed under four overwintering modes which were outdoor overwintering in water-land, outdoor overwintering in water, indoor overwintering in dryness, and indoor overwintering in freezer, respectively. The time, temperature and overwintering status were recorded. The Rana dybowskii in each group was weighed before and after overwintering, and the body weight loss and the survival rate were calculated. [ Result] Under the outdoor overwintering in water-land, outdoor overwintedng in water, indoor overwintering in dryness, and indoor overwintering in freezer, the survival rate of Rana dybowskii was 40.0%, 41.5%, 82.0% and 84.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temperature, overwintering mode and fatness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safe overwintering of Rana dybowskii in northern Guangd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a dybowskii Northern Guangdong Overwintering mode TEMPERATURE Relative fatness
下载PDF
新疆裸重唇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16
作者 张涛 牛建功 +3 位作者 蔡林钢 曹文芝 沙文军 王小渝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95-1203,共9页
【目的】研究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仔鱼的饥饿耐受能力及最佳投喂时间,为其仔鱼培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试验生态学方法,在水温15.2~16.4℃条件下,研究新疆裸重唇鱼仔鱼在饥饿胁迫下的形态发育、生长及存活率... 【目的】研究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仔鱼的饥饿耐受能力及最佳投喂时间,为其仔鱼培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试验生态学方法,在水温15.2~16.4℃条件下,研究新疆裸重唇鱼仔鱼在饥饿胁迫下的形态发育、生长及存活率等的变化,通过记录饥饿组仔鱼每日的初次摄食率,测定其不可逆点(Point of no return,PNR)。【结果】新疆裸重唇鱼仔鱼7日龄开口摄食,12~13日龄卵黄囊消失,混合营养期5~6 d。仔鱼开口时初次摄食率仅为5%,11日龄达到初次摄食率的最大值100%;17日龄后下降至50%,到达PNR,仔鱼具有初次摄食能力的时间为10 d。9日龄前,两组仔鱼全长无显著差异(P>0.05),12日龄后饥饿组仔鱼全长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饥饿组仔鱼负增长并出现生理性萎缩。饥饿组仔鱼进入PNR后,因饥饿出现身体扭曲、畸形,死亡率逐渐升高,至25日龄死亡率达100%。【结论】在水温15.2~16.4℃下,新疆裸重唇鱼具有一定的耐受饥饿能力,其仔鱼最佳投喂时间为11日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裸重唇鱼 仔鱼 饥饿 不可逆点
下载PDF
新疆裸重唇鱼3种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17
作者 张涛 陈鹏 +4 位作者 沙文军 王冉旋 何力 牛建功 甘金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44-451,共8页
为了解新疆裸重唇鱼的生化遗传特性,丰富新疆裸重唇鱼种质资源研究的内容,借助聚丙烯胺凝胶对新疆裸重唇鱼5种组织(心脏、眼睛晶状体、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以及酯酶(EST)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解新疆裸重唇鱼的生化遗传特性,丰富新疆裸重唇鱼种质资源研究的内容,借助聚丙烯胺凝胶对新疆裸重唇鱼5种组织(心脏、眼睛晶状体、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以及酯酶(EST)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裸重唇鱼的LDH、MDH和EST同工酶系统具有个体差异性和组织特异性。组织特异性主要表现在同工酶位点表达及其表达活性程度不同两方面,可能受遗传和代谢双重调控,与各组织执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LDH-C基因只在肝脏中表达,酶谱图上靠近阴极附近,为典型“肝带”。新疆裸重唇鱼同工酶个体差异性可能是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能适应特殊生境的需要。新疆裸重唇鱼心脏中上清液型苹果酸脱氢酶(s-MDH)最多表达出6条酶带,可能是新疆裸重唇鱼在进化过程中四倍体化使基因重复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从生化遗传角度为新疆裸重唇鱼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裸重唇鱼 乳酸脱氢酶 苹果酸脱氢酶 酯酶 组织特异性 个体差异性
下载PDF
东北林蛙LEPR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感染中的表达分析
18
作者 许冬梅 刘婷婷 +3 位作者 刘依铭 刘玉芬 刘鹏 赵文阁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7-238,共12页
为了探究LEPR基因在两栖类的生物学功能,利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东北林蛙建立炎症模型,分析LEPR基因在细菌感染后的表达情况。首先利用RT-PCR技术克隆LEPR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构建Ah感染的东北林蛙炎症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为了探究LEPR基因在两栖类的生物学功能,利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东北林蛙建立炎症模型,分析LEPR基因在细菌感染后的表达情况。首先利用RT-PCR技术克隆LEPR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再构建Ah感染的东北林蛙炎症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感染后组织病理变化,并利用qRT-PCR技术分析生理状态和感染状态LEPR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差异,最后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肾脏、皮肤和肌肉等组织中LEPR蛋白表达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获得东北林蛙LEPR基因序列长度为3 604 bp,其开放读码框为3 405 bp,共编码1 134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显示,LEPR蛋白质为具有一次跨膜结构域的膜蛋白;同源性分析证实东北林蛙与两栖类同源性在52.6%以上,表明LEPR的保守程度较低;基于qRT-PCR结果显示,LEPR mRNA在健康东北林蛙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皮肤、肌肉和胃等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Ah感染后LEPR基因在不同组织中显著上调,但应答时间和水平有所差异;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肾脏、皮肤和肌肉LEPR蛋白表达量变化趋势与qRT-PCR结果基本一致。皮肤组织中LEPR基因应答强烈,也说明其可能参与感染过程,为进一步扩展两栖类LEPR基因的免疫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嗜水气单胞菌 LEPR基因 组织表达
下载PDF
新疆裸重唇鱼不同地理种群形态差异
19
作者 张永杰 陈生熬 +4 位作者 王程欣 王新月 李江玲 谢从新 魏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1-520,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地理种群新疆裸重唇鱼的形态特征差异。【方法】2020~2021年通过采集玛纳斯河和特克斯河新疆裸重唇鱼样本,运用鱼类生态学方法鉴定其形态特征,分析其不同种群生物学性状。【结果】新疆裸重唇鱼,玛纳斯河群体和特克斯河... 【目的】研究不同地理种群新疆裸重唇鱼的形态特征差异。【方法】2020~2021年通过采集玛纳斯河和特克斯河新疆裸重唇鱼样本,运用鱼类生态学方法鉴定其形态特征,分析其不同种群生物学性状。【结果】新疆裸重唇鱼,玛纳斯河群体和特克斯河群体外形特征差异较为明显,体重和体长两河群体差异显著(P<0.05),体宽和头长,玛纳斯河与特克斯河的范围值和均值差异极显著(P<0.01)。体长与体重回归方程:W_(M)=0.049 L 1.9928(R^(2)=0.9320),W_(M)=1.39×10^(-6) L 3.1275(R^(2)=0.9648)。不同群体生物学性状生长趋势不同,玛纳斯河群体以头长明显,特克斯河群体则以体宽明显。玛纳斯河群体35尾和特克斯河群体65尾,主成分1是54.6%,主成分2是11.6%,两群体均无重叠;影响主成分1的主要性状是:体高、背鳍起点到腹鳍起点;影响主成分2是背鳍起点到背鳍后基、背鳍起点到臀鳍起点、背鳍起点到尾鳍下。玛纳斯河群体和特克斯河群体判别函数:Y_(M)=-1985.90-1934.51 X_(1)-2020.77 X_(2)+5137.86 X_(3)+2858.24 X_(4)+3111.14 X_(5)-2376.61 X_(6)+2494.94 X_(7)+4382.91 X_(8);Y_(T)=-1826.92-2036.21 X_(1)-1770.91 X_(2)+4898.46 X_(3)+3679.48 X_(4)+1882.97 X_(5)-919.60 X_(6)+3189.76 X_(7)+4632.12 X_(8)。【结论】新疆裸重唇鱼生活史中,生长性状体高、吻长及眼间距是生长中直接影响生长因子。新疆裸重唇鱼,天山南北水系共同种,高度特化鱼类,对于水域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丰富极为重要,形态特征差异较大,典型异质性的高原鱼类,生长异速,不稳定,不同群体生长性状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裸重唇鱼 形态特征 生长性状 差异
下载PDF
天山马鹿与东北梅花鹿杂交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太金 洪开祥 撒石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2期18-21,共4页
该研究课题的目的是通过引进高产鹿茸基因的天山马鹿父本与东北梅花鹿母本进行杂交、回交及横交等方式,选育出高产鹿茸的杂交后代新品系,达到提高饲养梅花鹿养殖户及养殖企业经济运行的目的。试验研究自2012—2022年分别在贵州省普安县... 该研究课题的目的是通过引进高产鹿茸基因的天山马鹿父本与东北梅花鹿母本进行杂交、回交及横交等方式,选育出高产鹿茸的杂交后代新品系,达到提高饲养梅花鹿养殖户及养殖企业经济运行的目的。试验研究自2012—2022年分别在贵州省普安县盘水镇莲花村、地瓜镇地瓜社区,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普子村、新桥村进行试验研究,提高10年的研究测定及对比,选育出相对稳定高产鹿茸的梅花鹿子代新品系。所选育的鹿茸新品系产鹿茸比东北梅花鹿每只每年提高0.4 kg,即新品系梅花鹿比东北梅花鹿鹿茸产量提高16%,按市场价3 800元/kg计算,每年每只可增收1 500余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马鹿 东北梅花鹿 杂交性能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