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与上颌(牙合)垫舌簧活动矫治治疗儿童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比较
1
作者 杨艳 杨立斌 +1 位作者 王磊 郭慧华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137-1140,1145,共5页
目的比较“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技术与上颌(牙合)垫舌簧活动矫治技术治疗儿童替牙期牙性及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变化,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儿30例,观察组采用“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技术... 目的比较“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技术与上颌(牙合)垫舌簧活动矫治技术治疗儿童替牙期牙性及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变化,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儿30例,观察组采用“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技术;对照组采用上颌(牙合)垫舌簧活动矫治技术。两组病例选用X线头影测量相关硬组织作为观察指标,并评估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相对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SNA角、ANB角、U1-NA角、U1-SN角、FH-MP角、Y轴角均增加(P均<0.05),SNB角、NP-FH角、U1-L1角均减小(P均<0.05),L1-MP角、L1-NB角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SNA角、ANB角、U1-NA角、U1-SN角均增加(P均<0.05),U1-L1角、L1-NB角、L1-MP角均减小(P均<0.05),SNB角、NP-FH角、FH-MP角、Y轴角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之间的变化值比较,SNB角、ANB角、NP-FH角、U1-L1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H-MP角、SNA角、U1-SN角、U1-NA角、L1-MP角、L1-NB角、Y轴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儿童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均有不同程度的矫治作用。“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技术疗效更佳,其可抑制下颌骨前突趋势,调整上下颌骨位置;对于伴有牙列拥挤不齐的患儿,可治疗牙列不齐、中线偏斜及磨牙关系不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被动自锁固定矫治技术 上颌(牙合)垫舌簧活动矫治技术 替牙期儿童前牙反(牙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