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邹恒彬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6期48-50,共3页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广州市南沙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FNA组与Gamma组,各30例。Gamma组患者应...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广州市南沙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FNA组与Gamma组,各30例。Gamma组患者应用Gamma钉内固定,PFNA组患者应用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疗效优良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Gamm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Gamma组,下地负重时间长于Gamm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FNA组疗效优良率高于Gamm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治疗后,两组Harris评分均升高,PFNA组高于Gamm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Gamm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通过PFNA内固定治疗的疗效优于Gamma钉内固定,且术后并发症轻微,髋关节功能恢复佳,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推广及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gamma钉内固定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DHS、Gamma钉和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沈海敏 梁承伟 +2 位作者 范永前 朱越峰 曹旭海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方法:2001年2月-2005年5月,分别采用DHS(DHS组,56例)、Gamma钉(Gamma钉组...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方法:2001年2月-2005年5月,分别采用DHS(DHS组,56例)、Gamma钉(Gamma钉组,20例)和PFN(PFN组,51例)治疗并随访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7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各组间手术时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DHS组最长,PFN组最短。Gamma钉组和PFN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P<0.01)。DHS组发生术后髋内翻、肢体短缩及并发症总数多于Gamma钉组和PFN组(P<0.01)。DHS组、Gamma钉组和PFN组优良率分别为82.14%、85.00%和90.20%,组间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应用DHS、Gamma钉和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Gamma钉和PFN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 gamma 股骨近端髓内钉 '
下载PDF
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3
作者 邱桂斌 周春晖 +1 位作者 赵金伟 孙松盛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分析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采用Gamma钉及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29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临床资料及疗效。其中Gamma钉内固定治疗(Gamma钉... 目的:分析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采用Gamma钉及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29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临床资料及疗效。其中Gamma钉内固定治疗(Gamma钉组)180例,DHS内固定治疗(DHS组)114例,对手术过程、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62个月,平均37个月。手术过程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创伤相对较少、负重时间较早,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率较低,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gamma 动力髋螺钉
下载PDF
DHS与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海钰 王东 +3 位作者 施文军 李飞 卫小春 杨述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Gamma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行手术治疗,其中DHS内固定49例,Gamma钉内固定21例。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多项相关指标(如手术时间...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Gamma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行手术治疗,其中DHS内固定49例,Gamma钉内固定21例。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多项相关指标(如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X线暴露次数等),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amma钉组与DHS组相比较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Gamma钉组与DHS组相比较在手术中X线暴露次数增多(P<0.05);而Gamma钉组与DHS组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只要适应证掌握得当,合理选择内固定,手术操作规范,DHS和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以获得相同良好的临床效果,而Gamma钉手术创伤较小,更适用于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gamma 老年人
下载PDF
Gamma钉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继发股骨干骨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翟生 韩小平 +2 位作者 吕清 凯塞尔江 曹鹏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23-228,242,共7页
目的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不同设计的Gamma钉进行亚组分析,比较Gamma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继发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方法纳入比较Gamma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 目的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不同设计的Gamma钉进行亚组分析,比较Gamma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继发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方法纳入比较Gamma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术中及术后股骨干骨折的患者人数,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对评价指标计算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将纳入文献分为2000年之前研究组和2000年之后研究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研究,其中13个研究提供了发生术中股骨干骨折的患者资料,Meta分析结果提示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明显增加了术中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RR=2.72,95%CI,1.17~6.31,P=0.02)。2000年之前亚组包括8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提示,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发生股骨干骨折的危险是动力髋内固定的3倍(RR=3.00,95%CI,1.02~8.85,P=0.05)。2000年之后亚组包括5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动力髋内固定相比,Gamma钉固定没有增加发生术中股骨干骨折的风险,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2.33,95%CI,0.61~8.92,P=0.22)。13个研究提供了发生术后股骨干骨折的患者资料,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动力髋内固定相比,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明显增加了术后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RR=3.62,95%CI,1.31~10.02,P=0.01)。2000年之前亚组的8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提示,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干骨折的危险是动力髋内固定的4倍,两者有统计学差异(RR=4.03,95%CI,1.20~13.54,P=0.02)。2000年之后亚组包括5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提示,Gamma钉固定与动力髋固定相比,两者术后股骨干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2.80,95%CI,0.43~18.23,P=0.28)。结论随着Gamma钉设计改进及Gamma钉置入技术经验的丰富,Gamma钉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继发股骨干骨折的风险逐渐降低,因此,对先前的随机对照试验及Meta分析的结论需要保持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 动力髋 股骨粗隆间骨折 系统评价
下载PDF
Gamma3钉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钟旭 杜恒胜 李东卿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9期784-787,共4页
目的 比较和分析Gamma 3钉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122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其中实施Gamma 3钉内固定治疗者60 例(男16 例,女44 例;平均年... 目的 比较和分析Gamma 3钉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122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其中实施Gamma 3钉内固定治疗者60 例(男16 例,女44 例;平均年龄71.8 岁),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者62 例(男17 例,女45 例;平均年龄72.1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类型、并发症、围手术期处理、术后治疗等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6~25个月,平均12.5个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DHS组显著长于Gamma 3钉组(P<0.01);术后并发症DHS组显著高于Gamma 3钉组(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DHS显著短于Gamma 3钉组(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良好率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术前应正确评估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及骨折类型,合理地制定手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gamma3钉 DHS 内固定
下载PDF
Gamma钉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章柏平 卢海峰 汤善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比较Gamma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分别进行Gamma钉以及DHS治疗,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住院时间、下床时间、... 目的比较Gamma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分别进行Gamma钉以及DHS治疗,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住院时间、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Gamma钉组分别为(12.4±2.3)d、(63.8±4.9)d、(9.8±1.3)d;DHS组分别为(15.6±1.4)d、(84.7±3.9)d、(13.2±2.9)d;两组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Sahin et al法评定疗效:Gamma钉组优35例,良12例,差3例,优良率94%;DHS组优13例,良27例,差10例,优良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Gamma钉组切口感染2例,股骨骨折4例,髋内翻2例,发生率16%;DHS组切口感染3例,股骨骨折3例,髋内翻8例,发生率28%;Gamma钉组髋内翻发生率低于DHS组(P<0.05)。结论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明显优越于DHS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gamma DHS
下载PDF
Gamma3钉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滕涛 陈阳 +4 位作者 郑宏伟 赵定良 刘俊英 武志刚 张艳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504-507,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Gamma3钉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我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6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164例患者,其中男58例,女106例;年龄65-94岁,平均78.5岁。分别行Dynamichipscraw(DHS)内固定(... 目的比较应用Gamma3钉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我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6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164例患者,其中男58例,女106例;年龄65-94岁,平均78.5岁。分别行Dynamichipscraw(DHS)内固定(DHS组,123例)及Gamma3钉(Gamma3钉组,41例)。对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失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164例患者经围手术期治疗后,均顺利进行了手术治疗。DHS组与Gamma3钉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48.8±41.2)min和(88.9±25.7)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210.4±28.5)ml和(125.6±20.7)ml,术后血红蛋白减少量分别为(31.7±6.1)g/L和(18.2±7.8)g/L,术后并发症仅DHS组有6例(髋内翻4例,钉头穿出股骨颈2例)。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合并各种内科疾病,患者身体条件差,对手术耐受较差。Gamma3钉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疗效优于DHS,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3钉 DHS 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动力髋部螺纹钉、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宫云昭 赵江涛 冷重光 《医学综述》 2008年第6期955-956,共2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部螺纹钉、Gamma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差异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7年7月期间收治的92例高龄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动力髋部螺纹钉组和Gamma钉组。分别对手术切口... 目的探讨动力髋部螺纹钉、Gamma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差异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7年7月期间收治的92例高龄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动力髋部螺纹钉组和Gamma钉组。分别对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颈干角丢失度等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对患髋进行综合评分来判断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4~52个月,平均23个月。Gamma钉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DHS组(P<0.05)。结论动力髋部螺纹钉和Gamma钉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的理想材料,在控制手术创伤方面Gamma钉固定更优于D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 gamma
下载PDF
MTDHS、DHS及Gamma钉内固定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Harri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建春 吴龙兴 许金樱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各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应用微创动力髋螺钉(MTDHS)内固定进行治疗,设立为A组。29例应用动力...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各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应用微创动力髋螺钉(MTDHS)内固定进行治疗,设立为A组。29例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进行治疗,设立为B组。26例应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设立为C组,对比分析各组的手术观察指标及并发症以及对Harris评分的影响。结果 A组手术用时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且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最短,术后患者卧床时间最短、术后临床愈合快。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χ2=7.324,P<0.05)、C组(χ2=5.6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2年,A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DHS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Harris评分优良率高,对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很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微创动力髋螺钉(MTDHS)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 gamma钉内固定
下载PDF
DHS与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进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入选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DHS组及Gamma钉组各40例,探讨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 80例患者无1例死亡,DHS组、Gamma钉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入选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DHS组及Gamma钉组各40例,探讨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 80例患者无1例死亡,DHS组、Gamma钉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Gamma钉组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短于或少于DHS组,而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却长于DHS组。随访7个月~2年后,DHS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但各有优缺点,临床医师应选择好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gamma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谌勇 魏大成 胡建忠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60例(A组),Gamma钉63例(B组),通过病例分析获得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60例(A组),Gamma钉63例(B组),通过病例分析获得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时间、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等指标,按手术方式分组,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DHS内固定组与Gamma钉内固定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增多;但并发症发生、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后下床时间相似。结论:Gamma钉内固定与DHS内固定临床疗效相似,但Gamma钉内固定在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上有优势,较DHS内固定更能满足各种不同类型和年龄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人 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 gamma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3
作者 谢红喜 杨同堂 徐敏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7期137-140,共4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陇西县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82例高龄IFF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陇西县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82例高龄IFF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2)。对照组采用DHS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PULSES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畸形、活动度、疼痛、功能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躯体状况、感觉功能、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排泄功能、精神状况等PULS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IFF骨折患者可提高髋关节功能评分,缩短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PULSE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DHS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患者 髋关节功能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Gamma钉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分析
14
作者 岳元辉 龚庆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14-17,共4页
目的 探讨Gamma钉、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发症以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方法 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Gamma钉组(57例)与DHS组(68例).分别应用Gamma钉、DHS内固定,观察两组... 目的 探讨Gamma钉、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发症以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方法 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Gamma钉组(57例)与DHS组(68例).分别应用Gamma钉、DHS内固定,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无一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切口感染;Gamma钉组切口脂肪液化2例、DHS组3例;Gamma钉组术后肺部感染3例、DHS组2例;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Gamma钉组11~20周(平均15周)、DHS组14~22周(平均16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3.0%和9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Gamma钉组为6~22个月(平均15个月)、DHS组6~26个月(平均16个月).结论 Gamma钉、DHS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非常有效的内固定方式,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且无显著差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 动力髋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并发症
下载PDF
Gamma钉与动力髋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霍建军 赵岩 +2 位作者 田禾 陈江涛 张爱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3-778,共6页
目的对Gamma钉与动力髋两种器械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Mata评价。方法计算机检MEDLINE(1990~2007.12)、EMBASE(1990~2007.12)、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4期)、Cochrane协作网肌骨创伤组试验数据库(2007.12)和中国... 目的对Gamma钉与动力髋两种器械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Mata评价。方法计算机检MEDLINE(1990~2007.12)、EMBASE(1990~2007.12)、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4期)、Cochrane协作网肌骨创伤组试验数据库(2007.12)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07.12),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且采用RevMan 4.2.1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1个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显示,Gamma钉组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RR=5.37,95%CI(2.22,13.02),P=0.0002];全部内固定技术并发症较高,[RR=1.57,95%C(I1.05,2.35),P=0.03]。结论与动力髋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相比,Gamma钉组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全部内固定技术并发症较高。但两种器械与术后12月内病死率的关系,以及不同地区、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的分型、稳定程度等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尚需更多设计严格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 动力髋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江川 石铸 +3 位作者 陈江 毛剑 王友华 刘璠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175-1177,1179,共4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方法:对132例75岁以上股骨粗隆骨折病人分别使用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Gamma钉治疗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方法:对132例75岁以上股骨粗隆骨折病人分别使用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Gamma钉治疗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疗效、并发症。结果:本组47例行动力髋螺钉、42例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43例行Gamma钉治疗,Gamma钉组平均手术时间82.24 min,长于DHS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0.05),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时间最短(P<0.05)。Gamma组出血量最多(P<0.05),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组最少(P<0.05)。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疗效、并发症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3种固定物均可以有效地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临床工作中应根据骨折类型、固定物的特点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做出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骨折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gamma 疗效
下载PDF
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Gamma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三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惠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2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Gamma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探讨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Gamma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Gamma钉组(n=22)、PFNA组(n=26)及DHS组(n=24)。三组分别应用Gamma钉、PFNA及DHS内固定治疗,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三组手术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DHS组手术时间均长于PFNA组和Gamma钉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高于PFNA组和Gamma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短于Gamma钉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Gamma钉组,而术后引流量明显高于Gamma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及Harris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HS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结论:三种手术方法均为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与DHS治疗相比,Gamma钉和PFNA治疗的创伤更小,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gamma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与Gamma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振辉 陶志强 +1 位作者 伍绍成 阮才政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11期984-987,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髋螺钉、G amm a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75±3.7)岁。根据T ron-zo-Evans分型系统,60例患者按入院... 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髋螺钉、G amm a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75±3.7)岁。根据T ron-zo-Evans分型系统,6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交替分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30例及G amm a钉内固定治疗组30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H arris评分标准对患髋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a)G amm a钉内固定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P<0.05);b)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并发髋内翻2例,伤肢短缩1例。G amm a钉内固定治疗组未出现内固定物切出股骨头或断裂等内固定失效现象。c)髋关节H arris功能评分显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优2 2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0.0%;G amm a钉内固定治疗组优2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力髋螺钉、G amm 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G amm a钉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对于稳定性骨折,两种内固定装置均可选择;对于不稳定性骨折,G amm a钉有生物力学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gamma 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DHS、DCS、Gamma钉固定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东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9X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DHS、DCS、Gamma钉固定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为DHS组、DCS组、Gamma钉组各60例后进行上述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术后患者康复出院... 目的:探讨DHS、DCS、Gamma钉固定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为DHS组、DCS组、Gamma钉组各60例后进行上述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术后患者康复出院。不过Gamma钉组髋内翻、深部感染、髋关节脱位、螺钉切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Gamma钉组的术后卧床时间少于其他两组,同时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 s评分及脊髓神经损伤分级情况也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应首选内固定治疗,Gamma钉固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动力髁螺钉 gamma
下载PDF
锁定型Gamma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磊 吴震东 +3 位作者 黄宰宇 何帅 应志豪 刘丹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年第2期92-96,107,共6页
目的:探讨锁定型Gamma钉(locking Gamma nail,LGN)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采用LGN和DHS内固定治疗且获得随访的年龄... 目的:探讨锁定型Gamma钉(locking Gamma nail,LGN)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采用LGN和DHS内固定治疗且获得随访的年龄≥60岁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LGN组67例,其中男27例,女40例,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80.5岁;按国际内固定学会(AO)分型,A2型50例,A3型17例。DHS组70例,其中男28例,女42例,年龄61~90岁,平均年龄80.2岁;按AO分型,A2型53例, A3型17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端压缩、颈干角角度变化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GN 组和DHS 组患者在年龄[(80.48±7.33)vs(80.21±6.93)]、性别、骨折分型、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评分、术后输血量[(0.99±1.30)U vs(1.11±1.22)U]、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19.78±8.61)g/L vs(19.76±7.10)g/L]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52.69±14.81)min vs(79.21±15.17)min]、术中出血量[(86.71±38.86)mL vs(256.00±62.24)mL]、住院时间[(8.52±2.53)d vs(13.04±2.54)d]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6.75±7.41)周 vs(14.43±6.82)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骨折端压缩[(4.37±2.50)mm vs(7.97±2.86)mm]、颈干角角度变化、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86.63±6.28)vs(83.06±6.70)]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N组骨折端压缩程度及颈干角度数变化较小,功能恢复较好。结论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LGN固定有助于降低术后骨折压缩塌陷及髋内翻的发生率,功能恢复优于D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性 老年骨质疏松 锁定型gamma 动力髋螺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