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Shapes of Structure by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of Dynamic Analysis
1
作者 Jaya Rajkumar Ramchandani Madhuri Nilesh Mangulkar 《Op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6年第2期131-138,共8页
Several procedures for non-linear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structur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the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 is performed on two different shapes i.e. regular and irre... Several procedures for non-linear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structur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the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 is performed on two different shapes i.e. regular and irregular shape of structure by using STAAD PRO. And the comparison results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 accounting for the earthquak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ructur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thquake response peak values and the main response frequencies are very close and comparable. It can be referred to by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 STAAD PRO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Earthquake response Peak
下载PDF
Stochastic Response Analysis of Piled Offshore Platforms to Earthquake Load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Lifu Luo, Chuanxin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1993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theory of stochastic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 to earthquake load, a stochastic analysis method of the response of piled platforms to earthquake load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method, the st...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theory of stochastic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 to earthquake load, a stochastic analysis method of the response of piled platforms to earthquake load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method, the strong ground motion is considered as three dimensional stationary white noise process and the pile-soil interaction and water-structure interaction are considered. The stochastic response of a typical platform to earthquake load has been computed with this method and th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with the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stochastic analysis method of the response of piled platforms to earthquake load is suitable for this kind of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loads Dynamic response Earthquake resistance Equations of mo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Pile foundations seismic waves Soil structure interactions spectrum analysis Stochastic control systems Vibrations (mechanical)
下载PDF
Seismic Analysis for Rigid-Framed 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in Tianjin Light Railway
3
作者 丁阳 李楠 李忠献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4年第4期265-269,共5页
The seismic analysis of a rigid-framed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in Tianjin Light Railway is performed. A 3-D dynamic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bridge i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weakening effect caused by the ... The seismic analysis of a rigid-framed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in Tianjin Light Railway is performed. A 3-D dynamic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bridge i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weakening effect caused by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After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calculated in terms of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modes, the seismic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modal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and the time-history method,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reasonable design values are finally suggested as the basis of the seismic design of the bridge, and meanwhil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were also analyzed. Finally,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as: 1) Despite the superiority of rigid-framed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piers of the bridge are proved to be the crucial parts of the bridge, which are easily destroyed under designed earthquake excitations and should be carefully analyzed and designed; 2)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can possibly result in rather weakening of the lateral rigidity of the rigid-framed bridge, and should be pai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3) The modal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combined with time-history method, is suggested for the seismic analysis in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rigid-framed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 railway rigid-framed bridge 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 seismic analysi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response spectrum TIME-HISTORY
下载PDF
Structural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for Seismic Qualification and Lightweight
4
作者 Young-Hyu Choi Min-Gyu Kang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6年第3期158-167,共10页
Recently, there is a growing interest in seismic qualification of ridges, buildings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worldwide due to increase of accidents caused by earthquake. Severe earthquake can bring serious problems in... Recently, there is a growing interest in seismic qualification of ridges, buildings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worldwide due to increase of accidents caused by earthquake. Severe earthquake can bring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wind turbines and eventually lead to an interruption to their electric power supply. To overcome and prevent these undesirable problems, structural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small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has performed, in this study, for seismic qualification and lightweight by using a Genetic Algorithm (GA) subject to some design constraints such as the maximum stress limit, maximum deformation limit, and seismic acceleration gain limit. Also, the structural design optimizations were conducted for the four different initial design variable sets to confirm robustness of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used. As a result, all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for the 4 different initial designs showed good agreement with each other properly. Thus the structural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small vertical-axis wind turbine could be successfully accomp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Vertical-Axis Wind Turbine seismic Qualification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 Structural Design optimization Genetic Algorithm
下载PDF
分段布索预应力柱面巨型网壳结构基本抗震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继新 李佳豪 贺冉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12-21,共10页
以分段布索预应力柱面巨型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模态分析对其动力特性和预应力体系的引入对柱面巨型网壳结构各方向刚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时程分析对其在三维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最后,对该结构时程分... 以分段布索预应力柱面巨型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模态分析对其动力特性和预应力体系的引入对柱面巨型网壳结构各方向刚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时程分析对其在三维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最后,对该结构时程分析中所需考虑的地震作用维数、反应谱法的适用性及合理的振型组合数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预应力体系的引入使结构横向和竖向刚度得到明显增强,而对纵向刚度影响较小,且结构频谱十分密集,各方向振型耦合作用明显;三维地震作用下,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约为1.32,大部分杆件内力动力放大系数约为1.2,主节点区个别杆件动内力放大系数可能较大,设计中仅按静力分析结果进行截面设计可能会偏于不安全;可采用二维XY向地震输入或振型挑选反应谱法对此类结构的位移及关键杆件内力的地震响应进行简化分析,且参与组合的振型阶数需在46阶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布索预应力柱面巨型网壳结构 动力特性 地震响应 时程分析 反应谱分析 简化分析方法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地震作用下进水塔动力响应分析
6
作者 张学林 朱少坤 陈聪昊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33,共6页
基于ANSYS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进水塔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分析地震作用下的塔体薄弱部位,并进行混凝土强度复核。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进水塔结构位移显著增加,最大位移主要位于塔体顶部,进水塔结构拉应力有... 基于ANSYS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进水塔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分析地震作用下的塔体薄弱部位,并进行混凝土强度复核。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进水塔结构位移显著增加,最大位移主要位于塔体顶部,进水塔结构拉应力有所增加,最大值主要分布在塔体腰部区域,混凝土拉应力最大值小于规范要求的抗拉强度,满足规范要求,进水塔不会产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软件 有限元分析 地震作用 进水塔 反应谱法 动力响应
下载PDF
多跨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抗震性能分析
7
作者 王坤林 付旺旺 +2 位作者 席利飞 袁少洋 周俊福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5期47-54,共8页
为了解相邻结构、行波效应和减隔震体系对多跨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内力的影响,以某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为实例,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抗震计算模型,并采用反应谱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对其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1)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 为了解相邻结构、行波效应和减隔震体系对多跨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内力的影响,以某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为实例,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抗震计算模型,并采用反应谱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对其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1)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在顺桥向地震作用下2种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大致相同,前者计算结果略大于后者,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偏于安全;2)相邻结构对过渡墩的内力影响较大,对其他墩柱的内力影响较小,建议考虑相邻结构的影响;3)考虑行波效应后,各孔控制截面的位移、弯矩有少量增大,固定墩的内力显著增大,且随着波速的增大,结构的地震响应逐渐趋于一致激励下的地震响应;4)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后,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响应均大幅降低,且各墩的受力更加均匀,建议大跨径桥梁采用减隔震体系,以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拱组合体系桥 抗震分析 反应谱法 动力时程分析法 相邻结构 行波效应 摩擦摆隔震支座
下载PDF
斜坡加速度动力响应特性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12
8
作者 许强 刘汉香 +2 位作者 邹威 范宣梅 陈建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20-2428,共9页
以"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斜坡为原型,采用水平层状上硬下软和上软下硬2种岩性组合概念模型,设计并完成比例1:100的大型振动台试验。在满足相似律的条件下,通过输入不同地震波类型、频率、激振方向和振幅,系统地研究模... 以"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斜坡为原型,采用水平层状上硬下软和上软下硬2种岩性组合概念模型,设计并完成比例1:100的大型振动台试验。在满足相似律的条件下,通过输入不同地震波类型、频率、激振方向和振幅,系统地研究模型斜坡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以输入加速度峰值0.3g为例,分析不同岩性组合模型斜坡在单向天然地震波作用下的同向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加速度沿竖直和水平方向的响应都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总体上,高程对地震波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在水平向地震波作用下,斜坡的动力响应主要出现在斜坡的中上段,而在同等强度的激振力作用下,竖直向加速度最大放大倍数仅相当于水平向加速度最大放大倍数的1/2左右,且动力响应较强部位主要出现在斜坡的中下段。不同岩性组合结构对加速度响应规律的影响也因激振方向不同而异,在水平向地震波作用下,上硬下软组合斜坡总体上要比上软下硬组合斜坡对加速度的放大程度大,在竖直向地震波作用下则相反。通过对比坡面不同高程处的加速度傅里叶谱表明,在地震波从下往上传播过程中,上硬下软斜坡对起放大作用的频段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竖直向激振条件下对2种岩性组合斜坡加速度起放大作用的卓越频率比水平向激振条件下的卓越频率大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岩质斜坡 振动台试验 天然地震波 加速度动力响应 傅里叶谱分析
下载PDF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地震响应的薄弱部位及其响应规律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庆民 李伯涛 +3 位作者 王健 陈超 李成榕 李志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37-1445,共9页
针对地震中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潜在故障问题,基于海南昌江某项目220 kV GIL物理结构,建立了三相输电管道水平敷设下的3维有限元模型,并提出依据现行设计规范模拟GIL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模态分析获得了GIL结构的... 针对地震中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的潜在故障问题,基于海南昌江某项目220 kV GIL物理结构,建立了三相输电管道水平敷设下的3维有限元模型,并提出依据现行设计规范模拟GIL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模态分析获得了GIL结构的振型特性,利用反应谱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地震反应谱激励下GIL地震响应的薄弱部位;然后对不同地震激励下GIL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具体评估,并进一步对GIL薄弱部位的地震响应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建模所依据的220 kV GIL输电管道结构能够耐受6度的地震烈度,但对于7度及以上的地震烈度,其有损坏的可能;绝缘子和导体是GIL结构地震响应的薄弱部位;合理选取绝缘子和导体的机械参数能有效提高GIL的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地震响应 模态振型 反应谱分析 抗震分析 薄弱部位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天津地区覆盖层土动力学参数统计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夏峰 宋成科 +1 位作者 孟庆筱 郭保正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4,共7页
收集天津地区近年来有代表性的具有完整土动力学参数作为实验数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66份,用两种统计方法按不同深度统计分析粉质黏土、黏土、粉土、砂土、淤泥质土等的实测土动力学参数,给出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平均值。选取2个典... 收集天津地区近年来有代表性的具有完整土动力学参数作为实验数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66份,用两种统计方法按不同深度统计分析粉质黏土、黏土、粉土、砂土、淤泥质土等的实测土动力学参数,给出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平均值。选取2个典型工程场地,构建土层分析模型,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得到的统计2值在天津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适用性,与实测值结果更为接近。对于获得原状土样困难的场地,特别是对于较薄的夹层土,可参照统计2结果进行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地区 土动力学参数 土层地震反应 统计分析 地表反应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桩体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盛桂琳 鲍鹏 +1 位作者 苏彩丽 刘德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74-1278,1286,共6页
建立三维有限模型,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并根据相似理论,建立刚性桩复合地基群桩模型,采用模型拟动力试验,对其进行了地震作用下桩体响应规律试验研究,并对其在不同方法下的结果进行了对... 建立三维有限模型,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并根据相似理论,建立刚性桩复合地基群桩模型,采用模型拟动力试验,对其进行了地震作用下桩体响应规律试验研究,并对其在不同方法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弯矩值还是剪力值,都是角桩最大,其次是边桩,再次是中心桩;不同分析方法所得的位移值相差不大,位移分布比较均匀;而且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分析试验和理论数据可见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模型动力试验方法用于研究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是可行的,并且可推广应用到类似性的其他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分解反应谱 时程分析 拟动力试验 地震响应
下载PDF
通信铁塔动力效应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向东 李帅 石泰山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4,共6页
为研究通信铁塔在风载荷与地震影响下的结构振动及其稳定,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通信铁塔的风荷载受力情况、地震反应和模态进行动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大风工况下,铁塔基础作用力最大,铁塔的基础作用力是由风速大小控制的... 为研究通信铁塔在风载荷与地震影响下的结构振动及其稳定,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通信铁塔的风荷载受力情况、地震反应和模态进行动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大风工况下,铁塔基础作用力最大,铁塔的基础作用力是由风速大小控制的。随着通信铁塔高度的增加,结构的自振频率减小,结构刚度减小;通信铁塔的结构刚度较大,其基本周期均在5附近。铁塔的地震响应基础作用力均为上拔力,上拔力比在大风荷载下增加了15%。通过实测值与有限元模拟值进行比较,两者之间误差在可控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效应 风荷载 模态分析 地震谱反应分析
下载PDF
求解Rayleigh阻尼系数的加权最小二乘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潘旦光 高莉莉 李小翠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6,共7页
在地震反应分析过程中,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以解决Rayleigh阻尼系数计算时选择两阶合理参考频率的难题。该方法是以反应谱理论为基础,以结构位移峰值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将位移反应谱用一阶Taylor级数近似计算,从而将目标函数简化为加... 在地震反应分析过程中,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以解决Rayleigh阻尼系数计算时选择两阶合理参考频率的难题。该方法是以反应谱理论为基础,以结构位移峰值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将位移反应谱用一阶Taylor级数近似计算,从而将目标函数简化为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方程。随后以框架结构为例,讨论了模态个数和阻尼比模型对Rayleigh阻尼系数计算的影响,并与传统方法、最小二乘法及基于多参考振型的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由于忽略了模态贡献的影响,不是计算Rayleigh阻尼系数的合理方法。当模态个数所包含的累积振型参与质量达90%以上,本文方法所得Rayleigh阻尼系数计算结果稳定,结构动力反应的计算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 Rayleigh阻尼 加权最小二乘法 优化分析 位移反应谱
下载PDF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广慧 李小军 李胜利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9年第1期144-152,共9页
以福建省某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空间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和分析了该中承式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特性,并分别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计算了该桥在纵向、横向地震动输入下的地震响应,对其抗震性能... 以福建省某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空间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和分析了该中承式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特性,并分别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计算了该桥在纵向、横向地震动输入下的地震响应,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比较不同分析方法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差异,本文研究将为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承式拱桥 地震响应 动力特性 反应谱分析 时程分析
下载PDF
免拆保温墙模带缝剪力墙体系的抗震动力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泽平 李珠 刘元珍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免拆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的研发为保温节能住宅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通过建立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结构体系试验楼进行结构抗震动力分析。结构抗震验算中,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地震作用... 免拆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的研发为保温节能住宅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通过建立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结构体系试验楼进行结构抗震动力分析。结构抗震验算中,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地震作用下结构强度验算,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弹性变形计算,找到该结构的破坏模式,同时建立传统剪力墙模型与试验楼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保温墙模带缝剪力墙结构较普通剪力墙结构自重减轻、自振频率减小,因而减轻了结构的地震作用反应。在小震作用下,该结构体系弹性层间位移角很小,结构抗侧刚度大,抗震能力较强。该文研究结果可以为设计安全、经济、适用的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拆保温墙模 带缝剪力墙 抗震 反应谱 时程分析
下载PDF
上承式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涛 阎贵平 +1 位作者 李腾云 薛彩丽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共5页
以三峡工程对外交通公路黄柏河特大桥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空间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上承式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特征,并分别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反应法分析该桥的空间地震响应,采用了十余条地震记录进行计算,讨论其主要结... 以三峡工程对外交通公路黄柏河特大桥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空间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上承式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特征,并分别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反应法分析该桥的空间地震响应,采用了十余条地震记录进行计算,讨论其主要结构形式、不同的地震波、各种场地以及各参数对地震反应的影响和规律,为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抗震设计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拱桥 地震响应 动力特性 反应谱分析 时程分析
下载PDF
强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齐茂 燕柳斌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2,共6页
针对第三水准"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提出一种在强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依据"用相同的投资获最好的设计"的设计理念,以在强烈地震波的作用下框架结构最大的层间相对位移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 针对第三水准"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提出一种在强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依据"用相同的投资获最好的设计"的设计理念,以在强烈地震波的作用下框架结构最大的层间相对位移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同时满足体积约束的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和高效的显式动力分析方法进行结构分析,获得最大的层间相对位移;采用改进的复形法求解优化数学模型;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一个三维框架结构的抗震优化设计。数值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不一定获得抗震结构的最优设计,但能获得一系列抗震性能良好的设计,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结构优化 动力响应优化 显式动力分析 复形法 空间框架
下载PDF
地震动设计反应谱特性对进水塔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汉云 张燎军 李琳湘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88,共5页
汶川地震后相关部门结合震害调研和抗震经验对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修编,标准设计反应谱曲线下降段指数由0.9调整为0.6,场地类别及其相关的反应谱特征周期有所调整。根据新老抗震设计规范的不同规定,对我国西南某水电站进水塔... 汶川地震后相关部门结合震害调研和抗震经验对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修编,标准设计反应谱曲线下降段指数由0.9调整为0.6,场地类别及其相关的反应谱特征周期有所调整。根据新老抗震设计规范的不同规定,对我国西南某水电站进水塔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研究比较新老标准设计反应谱特性的变化对进水塔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旧规范DL 5073—2000,满足最大设计地震要求的进水塔抗震能力为0.299 g,而根据新规范NB 35047—2015,抗震能力为0.192 g,降低了35.8%。因此,标准设计反应谱特性的变化对进水塔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水工抗震规范的应用和工程抗震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反应谱 进水塔 增量动力分析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基于GA-RS的规则钢筋混凝土桥梁圆形单柱桥墩延性抗震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玉国 袁万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84,共4页
提出抗震结构集成优化设计的新方法,将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与反应谱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建立规则钢筋混凝土圆形单柱桥墩多目标抗震优化设计的通用框架,以圆形单柱桥墩的截面半径、纵向钢筋配筋率和横向箍筋配筋率为设计变量,以结构的初... 提出抗震结构集成优化设计的新方法,将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与反应谱分析很好地结合起来,建立规则钢筋混凝土圆形单柱桥墩多目标抗震优化设计的通用框架,以圆形单柱桥墩的截面半径、纵向钢筋配筋率和横向箍筋配筋率为设计变量,以结构的初始材料造价、抗震强度需求能力比、抗震延性需求能力比为优化目标函数。通过把延性抗震设计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从而使设计者可以很好地平衡抗震设计的各种关键因素,并以可控的方式处理多个优化目标而获得Pareto意义上的最优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钢筋混凝土桥梁 抗震优化设计 延性抗震设计 遗传算法 反应谱分析
下载PDF
河床式水电站厂房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倩倩 王海军 练继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26,共5页
以某河床式水电站工程为例,在分析厂房整体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应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37-2000)和《欧洲结构抗震设计规范》(Eurocode 8)中三种不同的反应谱,进行了河床式水电站厂房结构的地震响应... 以某河床式水电站工程为例,在分析厂房整体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应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37-2000)和《欧洲结构抗震设计规范》(Eurocode 8)中三种不同的反应谱,进行了河床式水电站厂房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将设计反应谱转换成20s的人造地震波,通过时程分析,对反应谱分析得到的结构应力和位移状况进行验证对比,讨论在规范规定的不同反应谱分析方法下河床式水电站厂房结构地震响应的异同。期待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抗震规范的修订提供部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式水电站厂房 地震响应 动力特性 反应谱法 时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