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 Inoculation on Wheat Growth and N and P Uptake 被引量:9
1
作者 LIHULXIN HUFE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7-62,共6页
A 40-day gnotobiotic microcosm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quantify the effect of hastenal-feeding nematode on plant growth and nutrient absorp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oculation of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 ... A 40-day gnotobiotic microcosm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quantify the effect of hastenal-feeding nematode on plant growth and nutrient absorp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oculation of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 Protorhabditis sp. stimulated the growth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and the uptake of N. By the end of the 40-day incubation wheat biomass and N uptake in the treatment with nematode and bacteria (Pseudomonas sp.) increased by 6.5% and 5.9%,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bacteria alone treatment. The presence of nematode mainly accelerated the growth of aboveground of wheat, while it slightly inhibited the root development.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in plant tissue N concentration between treatments. P concentration and uptake of wheat, however, were generally reduced by nematode. It appears that the enhancement of plant growth and nitrogen uptake is attributed to the enhancement of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duced by nematode feeding on bacteria, and the reduction of phosphorous uptake is the result of weak root status and competition by bacteria immob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类 细菌 氮吸收 磷吸收 接种 小麦生长
下载PDF
Effect of Liquid Pig Manure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on Shoot Growth and Nitrogen Status of Young “Fuyu” Persimmon Trees
2
作者 Seong-Tae Choi Gwang-Hwan Ahn +1 位作者 Seong-Cheol Kim Eun-Seok Kim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2017年第3期144-151,共8页
Liquid pig manure (LPM), digested from pig slurry, has been used as a nutrient source substituting chemical fertilizer (CF) for some crops.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evels of C... Liquid pig manure (LPM), digested from pig slurry, has been used as a nutrient source substituting chemical fertilizer (CF) for some crops.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evels of CF and LPM in early July on nitrogen (N) uptake of pot-grown young “Fuyu” persimmon (Diospyros kaki). The total N and potassium (K) from CF and LPM applied to a 3 L pot were 1.2 g N and 1.15 g K for the low and 2.4 g N and 2.3 g K for the high level. From 2 weeks after the applications, secondary shoots started to grow for the CF but none for the LPM. Two nutrient sources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amount of N increase in different tree parts from July 1 to August 6. At the high level, tree total N increased by 80% from 551 mg for the CF and by 31% from 583 mg for the LPM. The nutrient sources did not affect soil pH. The soil that received LPM contained more organic matter (P = 0.048), available phosphorus (P) (P = 0.002), and exchangeable K+ (P = 0.001) and Mg2+ (P = 0.009) than the soil that received CF on August 6.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 in LPM becomes available later but its effect is more durable than 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Pig MANURE PERSIMMON SHOOT growth nitrogen uptake nitrogen Par-tition
下载PDF
Effect of Steel Slag on Soil Fertility and Plant Growth
3
作者 Zakirul Islam Quoc Thinh Tran +4 位作者 Shohei Koizumi Fumitaka Kato Kimio Ito Kiwako S. Araki Motoki Kubo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CAS 2022年第3期209-221,共13页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steel slag, a byproduct produced in large quantities from the steel refining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issue. Because steel slag contains abundant mineral components, the effects of steel s...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steel slag, a byproduct produced in large quantities from the steel refining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issue. Because steel slag contains abundant mineral components, the effects of steel slag on soil bacterial biomass and plant mineral uptake we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he soil pH increased in proportion to the amount of steel slag added. A lower concentration (0.2% to 1%) of steel slag addition did not change the bacterial biomass. However,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steel slag (above 1%)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bacterial biomass. A lower amount of steel slag (0.2% to 1%) addition in soil leads to increased mineral (Ca, Mg, and Fe) uptake and plant growth in Brassica rapa var. periviridis and Spinacia oleracea L. However, mineral uptake by the plants decreased when a large amount of steel slag (above 1%) was added to the soil. Low concentrations of steel slag (0.2% to 1%) in soil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plant growth, mineral uptake of plants, and bacterial biom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al Biomass Mineral uptake nitrogen Circulation Phosphorus Circulation Plant growth Steel Slag
下载PDF
施氮量对夏玉米不同生长阶段氮素吸收及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建华 史永晖 +2 位作者 马庆国 王蕾 陈国庆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9-116,共8页
为明确玉米生长和氮素吸收对农田N_(2)O排放的影响,本研究基于4个玉米季的大田试验,测定了5个施氮水平(N0~N4分别施氮0、150、300、450 kg/hm^(2)和600 kg/hm^(2))下玉米生物量、氮素吸收量、产量和N_(2)O排放,并分析了玉米生长和N_(2)... 为明确玉米生长和氮素吸收对农田N_(2)O排放的影响,本研究基于4个玉米季的大田试验,测定了5个施氮水平(N0~N4分别施氮0、150、300、450 kg/hm^(2)和600 kg/hm^(2))下玉米生物量、氮素吸收量、产量和N_(2)O排放,并分析了玉米生长和N_(2)O排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玉米生物量、氮素吸收量和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整体呈递增趋势,施氮显著促进玉米氮素吸收,N4处理(600 kg/hm^(2))较N0增加144.60%;但过量施氮对玉米生物量和产量无显著的积极影响,N3处理(450 kg/hm^(2))生物量和产量分别为27.88 t/hm^(2)和14.10 t/hm^(2),与N4处理差异不显著。(2)施氮对N_(2)O累积排放量的影响与其对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N3处理的N_(2)O累积排放量与N4处理差异不显著;N_(2)O排放系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N4较N1显著减少57.77%,其中N4和N3之间差异不显著;施氮对玉米开花期N_(2)O排放的促进作用最大,平均约占整个玉米季的33.76%。(3)N_(2)O累积排放量与玉米生物量、氮素吸收量和产量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单位产量的N_(2)O排放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N3较N1处理显著增加18.15%,N3与N2、N4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施氮和玉米生长是影响N_(2)O排放的重要因素,其影响与生物量、氮素吸收量和产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玉米生长 氮素吸收 产量 N_(2)O排放
下载PDF
氮磷添加对云南松苗木生长节律的影响
5
作者 和滢埝 唐军荣 +5 位作者 李亚麒 母德锦 陈诗 蔡年辉 许玉兰 陈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475,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氮磷配施量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合云南松苗木生长的氮磷施肥配比。【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播种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氮磷配比根系施肥连续追踪1.5 a,测量云南松幼苗施肥当年和施肥次年的苗高和地... 【目的】探究不同氮磷配施量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合云南松苗木生长的氮磷施肥配比。【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播种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氮磷配比根系施肥连续追踪1.5 a,测量云南松幼苗施肥当年和施肥次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并对其生长节律和异速生长进行分析。【结果】云南松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表现为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施肥改变了云南松苗木的生长节律,可延长其苗木速生期;也改变了苗木生长轨道,可缓解云南松幼苗苗期生长缓慢的现象,促进苗木生长。中氮中磷(氮0.4 g/株,磷0.8 g/株)处理的云南松苗高生长最佳,高磷(磷1.6 g/株)处理的云南松地径长势最好。【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云南松幼苗在施肥当年和次年的生长节律对不同肥料用量的响应,为云南松苗期氮磷施肥量和培育优质健壮苗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生长节律 生长动态 异速生长 氮磷配施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被引量:35
6
作者 董桂春 王熠 +7 位作者 于小凤 周娟 彭斌 李进前 田昊 张燕 袁秋梅 王余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570-4582,共13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分析提高其氮素吸收利用的途径。【方法】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88—122个常规籼稻品种(2001—2002)、94个常规粳稻品种(2008—2009)为材料,测定生育期、各器官干物重和氮素含量、...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分析提高其氮素吸收利用的途径。【方法】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88—122个常规籼稻品种(2001—2002)、94个常规粳稻品种(2008—2009)为材料,测定生育期、各器官干物重和氮素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播种到抽穗日数(为方便描述本文统称为生育期)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六类,研究各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生育期长的品种抽穗期和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大(籼稻)或较大(粳稻),但结实期吸氮量并无优势;生育期长的品种植株含氮率较低(粳稻)或品种间差异较小(籼稻),单位面积穗数较少(籼稻)或品种间差异较小(粳稻),但其生长日数多、干物质生产量大、单穗吸氮量较大、单穗吸氮强度大(籼稻)或较大(粳稻),干物质生产量、单穗吸氮量、单穗吸氮强度对吸氮量的作用分别大于植株含氮率、单位面积穗数、生长日数对吸氮量的作用;生育期长的品种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低(籼稻)或中等偏大(粳稻),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较大(粳稻);生育期长的品种抽穗期、成熟期茎鞘叶中氮素分配比例大,穗中氮素分配比例小或较小(成熟期粳稻)。【结论】生育期长的品种吸氮能力强(籼稻)或较强(粳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低(籼稻)或中等偏大(粳稻)。生育期长的品种植株含氮率、穗数或小或无优势,但生长日数、干物质生产量、单穗吸氮量、单穗吸氮强度大。促进干物质生产,提高单穗吸氮强度和单穗吸氮能力有利于提高生育期长的品种氮素吸收量。无论是籼稻品种还是粳稻品种,促进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穗部运转,减少茎鞘叶中氮素分配比例,均有利于生育期长的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对粳稻品种而言,成熟期较低的植株含氮率也是生育期长的品种氮素利用效率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水稻 粳型水稻 生育期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特性 被引量:57
7
作者 霍中洋 李杰 +4 位作者 张洪程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龚金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08-1919,共12页
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3种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为材料,比较研究了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下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拔节期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为直播〉机插〉手栽,... 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3种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为材料,比较研究了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下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拔节期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为直播〉机插〉手栽,抽穗期和成熟期为手栽〉机插〉直播,手栽成熟期总吸氮量较机插和直播分别高11.68%和39.03%,机插较直播高24.49%;氮素吸收速率,拔节前为直播〉机插〉手栽,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为手栽〉机插〉直播,手栽和机插拔节至抽穗期的吸收速率最大,直播中熟中粳拔节至抽穗期最大,早熟晚粳和迟熟中粳拔节前最大;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为手栽〉机插〉直播,不同种植方式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氮素吸收利用率,手栽、机插和直播分别为44.49%、39.00%和31.41%,且手栽和机插为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直播为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同一生育类型常规粳稻大于杂交粳稻;百千克籽粒需氮量,手栽、机插和直播分别为1.959(1.900~2.009)、1.842(1.681~1.914)和1.638(1.540~1.721)kg,常规粳稻手栽与机插间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直播,杂交粳稻不同种植方式间差异均显著,直播稻为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手栽和机插在不同生育类型品种间没有明显变化规律。科学选择种植方式并配套适宜的品种类型对实现水稻氮素高效吸收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水稻 生育类型 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下载PDF
实地氮肥管理下的水稻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特性 被引量:53
8
作者 刘立军 徐伟 +1 位作者 吴长付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73,共7页
以代表性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水稻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规律。与农民习惯施肥方法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在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施氮量。实地氮肥管理水稻有效穗数有所下降,但其分蘖成穗... 以代表性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水稻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规律。与农民习惯施肥方法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在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施氮量。实地氮肥管理水稻有效穗数有所下降,但其分蘖成穗率明显提高。穗分化前实地氮肥管理水稻叶面积指数和根质量低于农民习惯施肥法,抽穗后结果则相反。实地氮肥管理提高了抽穗期水稻的有效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的比率、抽穗至成熟的干物质积累、抽穗后根冠比和剑叶的光合速率以及齐穗期群体透光率。实地氮肥管理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高峰均出现在穗分化至抽穗期,此阶段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最终总吸收量的45.6%~46.2%、39.6%~43.6%和44.2%~45.2%,均明显高于农民习惯施肥方法。对实地氮肥管理产量提高原因及养分吸收规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实地氮肥管理 产量 生长发育 养分吸收
下载PDF
养分调控对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生长及锌镉吸收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沈丽波 吴龙华 +4 位作者 韩晓日 谭维娜 黄玉娟 骆永明 蒋玉根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1-225,共5页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N、P、K三因素不同水平对Zn、Cd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的生长及地上部Zn、Cd吸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N肥是伴矿景天地上部干重增加的主要因素,高N配施低P(200 mg/kg N,60 mg/kg P,不施K)处...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N、P、K三因素不同水平对Zn、Cd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的生长及地上部Zn、Cd吸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N肥是伴矿景天地上部干重增加的主要因素,高N配施低P(200 mg/kg N,60 mg/kg P,不施K)处理的伴矿景天地上部干重达最大值31.2 g/盆(1.5 kg土/盆),是不施肥处理的3.15倍。增施K肥是提高伴矿景天地上部重金属尤其是Cd浓度和吸收量的主要影响因子,高量K处理比不施K处理地上部Cd浓度增加28.1%;低量施P也可提高伴矿景天的Zn吸取修复效率。综合考虑伴矿景天生物量及其对Zn、Cd的吸取效率,本试验条件下低量N、P肥配施高量K肥为最佳施肥处理(N1P1K2),种植伴矿景天一季对Zn、Cd的吸取量分别为11.2 mg/kg±0.1 mg/kg和0.12 mg/kg±0.0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 伴矿景天 生长 锌镉 吸收
下载PDF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生长和N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马红亮 朱建国 +3 位作者 谢祖彬 刘钢 张雅丽 曾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34-1639,共6页
利用FACE(freeair carbondioxid eenrichment)技术平台,设常CO2(ambientCO2)和高CO2(elevatedCO2,ambient+200μmol·mol-1)2个水平和常N(NN,250kgN·hm-2)和低N(LN,150kgN·hm-2)2个水平,研究CO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Triticum... 利用FACE(freeair carbondioxid eenrichment)技术平台,设常CO2(ambientCO2)和高CO2(elevatedCO2,ambient+200μmol·mol-1)2个水平和常N(NN,250kgN·hm-2)和低N(LN,150kgN·hm-2)2个水平,研究CO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TriticumaestivumL.)整个生长期生物量和氮(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使冬小麦各部分的生物量平均增加28.3%~44.5%,拔节期增幅最大,达36.8%~91.2%,而且NN处理的生物量增幅比LN处理低。CO2浓度升高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小麦的N含量,但是增加了N的吸收,在拔节期LN和NN处理下分别增加20.8%和29.2%。CO2浓度升高使小麦在拔节期NN处理的N相对吸收速率增加44.1%。说明在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小麦会通过生物量的增加固定更多的C,增加对N养分的需求,应着重考虑提高小麦拔节期间的施氮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冬小麦 生长分析 N吸收
下载PDF
海带养殖在桑沟湾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系统中的生态功能 被引量:17
11
作者 毛玉泽 李加琦 +4 位作者 薛素燕 蔺凡 蒋增杰 方建光 唐启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230-3237,共8页
采用现场和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大型经济海藻——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的生长、光合作用和氮营养盐的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个生长周期内(约200d),海带的湿重与养殖天数呈明显的幂函数(W=1.3886 t^(1.362),R^2=0.9611),海带... 采用现场和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大型经济海藻——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的生长、光合作用和氮营养盐的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个生长周期内(约200d),海带的湿重与养殖天数呈明显的幂函数(W=1.3886 t^(1.362),R^2=0.9611),海带湿重是长度的幂函数(W=0.0071 L^(2.0882),R^2=0.9392);海带的光合作用放氧速率(O_2mg/h)与湿重(g)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R^2范围为0.950—0.981),直线斜率(反应单位时间单位重量光合作用放氧速率)的变化范围为0.096—0.195(平均0.191),养殖初期单位鲜重的光合放氧能力较弱,后期趋于稳定;不同部位海带藻片对TIN的吸收速率不同,中带部上部(60—110cm)和基部(20—50cm)的吸收速率大于中带部下部(150—200cm)和边缘部,氮饥饿后最初0.5—1h对TIN的吸收速率最高(0.6μmol/g WW),培养24h可去除介质中TIN(初始浓度24.2μmol/L,密度4g/L)的64.2%—97.1%,10℃条件下藻片对营养盐的吸收率和去除率均大于4℃。海带藻片对NO_3-N的吸收速率大于对NH_4-N的吸收速率,24h后对NO_3-N的收速率趋于稳定。结果显示,海带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光合作用产氧和营养盐吸收能力。海带养殖后期,每天可以增加氧气28.8g/m2(光周期按14h计算),收获时海带的平均碳氮含量分别为33.1%和1.8%,以桑沟湾海带养殖产量8.45万t计算,每年可移除2.8万t碳和1538t氮,海带在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系统中具有较高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生长 光合作用 氮营养盐吸收 生态功能
下载PDF
不同硒水平下两种大豆对土壤中硒吸收积累的生育期动态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金 潘根兴 +1 位作者 李正文 张艳玲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8-282,共5页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硒水平两大豆品种对土壤中硒吸收累积的生育期动态。结果表明 ,大豆植株硒累积量与干物质累积量是同步的。大豆植株硒含量在生育早期高于生育后期。植株硒含量主要受土壤硒水平影响 ,品种间差异不明显。低硒水平...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硒水平两大豆品种对土壤中硒吸收累积的生育期动态。结果表明 ,大豆植株硒累积量与干物质累积量是同步的。大豆植株硒含量在生育早期高于生育后期。植株硒含量主要受土壤硒水平影响 ,品种间差异不明显。低硒水平下土壤硒的吸收利用程度较高 ,而高硒水平下植株吸收的土壤硒向生殖器官的迁移程度较高。因此 ,土壤硒对于大豆的生物有效性与植株硒水平是土壤 -作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大豆营养生长时期 ,根吸收的硒向地上部转移后仍主要分布在叶片中 ;而生殖生长时期则不同 ,在高硒水平下植株硒主要向子粒富集 ,低硒土壤中则主要集中于营养体。不过 ,以同一硒水平土壤的大豆根的吸收能力和硒的累积量没有差异 ,但子粒总硒累积量来说 ,两种大豆在低硒土壤中差异明显 ,而高硒土壤中没有差异 ,这可能涉及不同品种硒转运机制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栽实验 大豆 品种 土壤 生育期动态 生物有效性 转运机制
下载PDF
几种有机和无机氮肥对草莓生长及其氮素吸收分配影响的差异 被引量:22
13
作者 赖涛 沈其荣 +1 位作者 茆泽圣 胡恩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0-857,共8页
通过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各部位的氮素分析,研究了不同商品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田草莓(Fragaria×Ananassac.v.Dutch.)植株生长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肥料品种均可促进植物氮素吸收,提高氮素积累速率,促进氮... 通过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各部位的氮素分析,研究了不同商品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田草莓(Fragaria×Ananassac.v.Dutch.)植株生长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肥料品种均可促进植物氮素吸收,提高氮素积累速率,促进氮素向果实中分配。在施等量氮素养分条件下,草莓器官的氮素吸收状况对不同氮肥品种反应不一。尽管无机肥处理的氮素积累速率和地上部全氮含量较高,但施用商品有机肥较无机氮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更能促进草莓生长发育和草莓果实产量的增加,说明无机氮不宜作为草莓基肥一次性施用。结果还表明,施肥处理氮素的日均积累量平均为10.8 mg/plant,而不施肥处理仅为5.1 mg/plant。在果实采收末期,不同处理草莓各器官的氮素分配趋势为果实>茎和叶柄>叶片>根系。施用纯有机肥(OFA和OFB),果实中吸收的氮素超过植株吸收总量的一半,分别占53.5%和51.7%,无机氮肥处理(UN)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OIF)的果实氮素分配率分别只有46.1%和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有机肥 氮素积累 吸收动态
下载PDF
不同产量水平小麦的氮吸收利用差异 被引量:13
14
作者 阳显斌 张锡洲 +2 位作者 李廷轩 余海英 吴德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3-1079,共7页
在土培盆栽条件下,以130份小麦为材料,测定了不同生育时期小麦的干物质量、氮素含量和籽粒产量,将供试品种按籽粒产量由低到高低依次分为I、II、III、IV、V、VI等6类型,研究了各类型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籽粒产量... 在土培盆栽条件下,以130份小麦为材料,测定了不同生育时期小麦的干物质量、氮素含量和籽粒产量,将供试品种按籽粒产量由低到高低依次分为I、II、III、IV、V、VI等6类型,研究了各类型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1)供试品种籽粒产量差异较大(CV=33.16%),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随籽粒产量水平提高呈增加的趋势(r=0.2740),提高氮素吸收量和籽粒氮素利用效率均可提高籽粒产量。(2)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籽粒产量水平类型小麦植株含氮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不密切。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吸氮量与籽粒产量极显著相关(r=0.2890、0.9175)。(3)不同生育时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在类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但其与籽粒产量相关性不显著。提高氮素收获指数和拔节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可提高籽粒产量。(4)拔节期-成熟期不同类型间小麦干物质量随籽粒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成熟期表现尤为突出。籽粒产量水平较高的品种在拔节期后有较强干物质和籽粒产量形成能力。(5)氮素吸收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是影响籽粒产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动态聚类
下载PDF
3种浮床植物生长特性及氮、磷吸收的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蒋跃 童琰 +1 位作者 由文辉 吴建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4-780,共7页
选取美人蕉、再力花和千屈菜3种当地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上海市淀山湖富营养化治理生态浮床工程,对3种植物的生长特性、氮磷吸收能力的优化配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成活率为:美人蕉83.33%,再力花83.33%,千屈菜为76.67%.除千屈... 选取美人蕉、再力花和千屈菜3种当地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上海市淀山湖富营养化治理生态浮床工程,对3种植物的生长特性、氮磷吸收能力的优化配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成活率为:美人蕉83.33%,再力花83.33%,千屈菜为76.67%.除千屈菜外,其他2种植物基本没有出现病虫害,收割时再力花和美人蕉两种植物的生物量较移栽时均有明显增加,分别为3.65kg/株和2.40kg/株;3种植物对水体TN、TP的吸收能力差异显著(P≤0.05),单位面积磷吸收量排序为美人蕉>再力花>千屈菜;单位面积氮吸收量大小排序为再力花>美人蕉>千屈菜.美人蕉与再力花栽种面积比为4:3时,混作浮床系统比单种美人蕉时磷吸收量低7.72g/m2,但是氮吸收量却高85.42g/m2,所以此种面积搭配的浮床系统能够在保证较高水平磷吸收量的条件下,具有比单种美人蕉的浮床系统更强的氮去除能力;美人蕉与再力花栽种面积比为3:4时,混作浮床系统较单种再力花时氮吸收量降低21.09g/m2,磷吸收量高出7.72g/m2,故此面积搭配的混作浮床系统能够在保证氮吸收量较高的同时,比单种再力花的浮床系统吸收更多的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吸收 生态浮床 美人蕉 再力花 千屈菜 生长特性 优化配置
下载PDF
作物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26
16
作者 庄恒扬 曹卫星 +1 位作者 蒋思霞 王志刚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11,共5页
对作物氮素的吸收和分配的模拟作了一些改进:假定作物地上部与根系的生长总是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作物根系本身不成为限制养分吸收的因素,从而避免了对根系生长和功能变化模拟的困难;采用高产条件下的作物氮素相对吸收速率反映作物对土壤... 对作物氮素的吸收和分配的模拟作了一些改进:假定作物地上部与根系的生长总是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作物根系本身不成为限制养分吸收的因素,从而避免了对根系生长和功能变化模拟的困难;采用高产条件下的作物氮素相对吸收速率反映作物对土壤养分要求随生育期的变化;用氮素分配指数描述氮素的分配。采用江苏响水、扬州两地的试验资料对模型检验,表明模型对小麦植株含氮率动态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图5,参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氮素吸收与分配 动态模拟
下载PDF
太湖铜绿微囊藻磷摄取动力学若干重要参数与其竞争优势相关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韩小波 孔繁翔 阎荣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2-257,共6页
对从太湖分离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onosa)进行了不同氮磷比对生长影响的实验,以探索蓝藻生长优势形成的基础.实验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氮磷摩尔比低于29蓝藻将会占据优势”的理论,但发现只在较低的营养水平时比较吻合.... 对从太湖分离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onosa)进行了不同氮磷比对生长影响的实验,以探索蓝藻生长优势形成的基础.实验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氮磷摩尔比低于29蓝藻将会占据优势”的理论,但发现只在较低的营养水平时比较吻合.同时进行了不同磷营养条件下磷营养摄取与生长的实验,为太湖富营养化研究中应用的水质模型提供所需的参数值.微囊藻生长的磷半饱和常数Ks=16.21μM、磷摄取的半饱和常数Km=17.66μM、藻细胞最小的磷份额K=4.36μg/mg(dw);微囊藻在实验条件下的过度储磷系数Q0/Qmax=0.14;测定了磷饥饿和磷丰富时细胞最大的摄磷速率分别为1.66μg/(L·mg·h)和0.06μg/(L·mg·h).可见初始细胞内磷份额较低的藻细胞对磷的吸收速率要比胞内磷份额较高的藻细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铜绿微囊藻 氮磷比 磷摄取 动力学
下载PDF
供氮方式及水平对米老排苗期生长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闫彩霞 杨锦昌 +2 位作者 尹光天 李荣生 邹文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6,共6页
为探索不同施肥方式及施用量对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 Lecomte)苗期生长动态的影响,确定其苗期施肥的最佳供氮方式及水平,采用等量施肥(C)、阶段递增施肥(A)和修正指数施肥(ME)3种方式,以0 mg·株-1为对照,分别设置50、100、20... 为探索不同施肥方式及施用量对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 Lecomte)苗期生长动态的影响,确定其苗期施肥的最佳供氮方式及水平,采用等量施肥(C)、阶段递增施肥(A)和修正指数施肥(ME)3种方式,以0 mg·株-1为对照,分别设置50、100、200、400、600 mg·株-15个氮素水平开展米老排幼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式下中低剂量施肥有利于米老排后期生物量积累,高剂量施肥导致其积累停滞或下降。低剂量修正指数施肥(50ME和100 ME),苗高在整个试验期间保持"J"型高速增长状态,地径呈直线式生长;其他处理苗木在苗高、地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上均因后期施肥不足或肥料积累而较前期生长有不同程度减缓。此外,所有施肥处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收获时米老排的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其中100 C的苗高达到最大(44.4 cm),是对照的259.0%;200 C的苗木地径(3.92 mm)、生物量(4.75 g·株-1)均为最大,分别是对照的142.5%、360.6%;200 C的质量指数最大,其次是100 ME和50 ME。综合上述形态指标评价研究结果得出,米老排苗期最佳供氮方式为等量施肥法,最佳供氮水平为200 mg·株-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施肥方式 施用量 苗期生长动态
下载PDF
氮磷供应状态对水曲柳幼苗氮磷吸收与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楚 范志强 王政权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6-200,共5页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he effectiv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ssess great heterogeneity in forest soil, which results in unbalance supply of introgen and phosphorus for the rhizosphere of forest trees. In this ...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he effectiv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ssess great heterogeneity in forest soil, which results in unbalance supply of introgen and phosphorus for the rhizosphere of forest trees. In this resent paper,unbalance suppl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as applied to Fraxinus mandshurica seedlings, and we studied the uptak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growth response,and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sources of these seedlings.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amoun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an individual seedling supplied with balanc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n individual seedling supplied with unbalanc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Nitrogen concentration in leaves of nitrogen-deficient seedling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leaves of nitrogen-enough seedlings.Nitrogen deficiency increased specific leaf area.Unbalance suppl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duced biomass partitioning to leaves and increased biomass partitioning to roots.Total biomass of seedlings supplied with balanc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eedlings supplied with unbalanc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suggesting that F. mandshurica seedlings don’t have ability to integrat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幼苗 氮磷平衡 吸收 生长 资源整合
下载PDF
氮肥对作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0
作者 崔佩佩 丁玉川 +5 位作者 焦晓燕 武爱莲 王劲松 董二伟 郭珺 王立革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663-668,共6页
氮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最主要营养元素,合理施用氮肥是增加农作物产量及改善品质的重要农艺措施之一。就近年来氮肥对作物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包括对作物生长和产量,作物养分吸收、分配和转运,作物籽粒中淀粉、可溶性糖、氨基酸和蛋白... 氮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最主要营养元素,合理施用氮肥是增加农作物产量及改善品质的重要农艺措施之一。就近年来氮肥对作物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包括对作物生长和产量,作物养分吸收、分配和转运,作物籽粒中淀粉、可溶性糖、氨基酸和蛋白质及其组分等方面的影响,并且对其影响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同时提出了氮肥施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作物生长 养分吸收与分配 籽粒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