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咽部不适为主要症状的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综合征1例
1
作者 冷辉 孙嘉蔚 +1 位作者 王爱平 曲汝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72-374,共3页
本文报道1例以咽部不适为主要症状的DISH(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综合征。患者因咽部不适4个月来院就诊,电子喉镜见咽后壁明显隆起,触之较硬,颈部增强MR见C3-7颈椎前缘见片状短T1长T2影,符合DISH综合征的诊断。
关键词 DISH综合征 咽部不适 吞咽困难
下载PDF
FEES联合DSS对卒中后咽反射消失吞咽障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莉 孙洁 +2 位作者 唐艳 高思宇 司徒功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的评估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联合视频透视吞咽造影(DSS)在卒中后咽反射消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卒中后咽反射消失的住院患者90例,均进行FEES及DSS检查。结果(1)FEES与DSS对不同稠度食物误吸检出率的... 目的评估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联合视频透视吞咽造影(DSS)在卒中后咽反射消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卒中后咽反射消失的住院患者90例,均进行FEES及DSS检查。结果(1)FEES与DSS对不同稠度食物误吸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咽期FEES检查结果:咽期吞咽障碍40例,其中渗漏34例,误吸29例,梨状窝残留35例,会厌谷残留38例。咽期DSS检查结果:咽期吞咽障碍38例,其中渗漏34例,误吸27例,梨状窝残留31例,会厌谷残留35例。以FEES检查为金标准,DSS检查在渗漏、误吸、梨状隐窝残留及会厌谷残留方面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0%、93.10%、88.57%、92.11%,特异度高达100.00%。两种检查方法在评估咽期吞咽障碍上一致性较强,Kappa值为0.85。(3)FEES检查结果:咽部感觉障碍25例,咽肌收缩无力21例,Yale分级法3级及以上43例,咽部异常分泌10例。DSS检查结果:唇闭合障碍7例,咀嚼失用3例,口腔残留15例,舌骨上抬障碍15例,环咽肌开放障碍13例,食管蠕动异常2例。结论FEES与DSS对误吸检出率基本一致、咽期吞咽障碍检出一致性较强,DSS评估包括从口腔期到咽期到食道期,而FEES能直接观察咽期、咽部感觉及咽肌收缩,在卒中后咽反射消失病变中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两种检查方法联用既能相互佐证,又能相互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内镜下吞咽功能检查 动态吞咽造影 脑卒中 咽反射消失 吞咽障碍
下载PDF
章薇基于“和衡”理念运用“通利咽窍”组穴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经验
3
作者 饶钰湘 唐健 +2 位作者 章薇 谢慧敏 付珊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116-2121,共6页
总结章薇教授基于“和衡”理念运用“通利咽窍”组穴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章薇教授以“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及”、靶点治疗、阴阳调衡等为理论基础,针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基本病机,即脉络、咽窍痹阻不通,气机不畅... 总结章薇教授基于“和衡”理念运用“通利咽窍”组穴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章薇教授以“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及”、靶点治疗、阴阳调衡等为理论基础,针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基本病机,即脉络、咽窍痹阻不通,气机不畅,以及中风病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的根本病机,提出“和衡观”,遵循“通络启闭、利咽开窍、阴阳调衡”的治疗原则,及“局部取穴,直接作用”“多经取穴,各取所长”“舌项体针,三位一体”“补泻结合,刺法有度”的治疗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通利咽窍”组穴。初步构建了舌组穴、项组穴、体组穴三部位结合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上取得了独特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和衡”理念 “通利咽窍”组穴 吞咽障碍 名医经验 章薇
下载PDF
咽部力量结合舌肌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邱子 王海英 何丽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4期2534-2537,共4页
目的:观察咽部力量结合舌肌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治疗的10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咽部力量结合舌肌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治疗的10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咽部力量、舌肌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营养状况及经口摄食功能、吞咽功能和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57%与77.36%,P<0.05)。训练1个月后,两组清蛋白、血红蛋白、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SWAL-QOL评分均高于训练前,吞咽功能评定(SSA)评分低于训练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部力量结合力量舌肌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病人经口摄食功能、吞咽功能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吞咽障碍 咽部力量训练 舌肌训练 摄食功能 吞咽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四关三风”穴针刺对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患者血清BDNF、SP、DA、5-HT及NGF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陶念 丁慧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明确“四关三风”针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P物质(SP)、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 目的:明确“四关三风”针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P物质(SP)、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进行住院治疗的100例卒中后急性期吞咽障碍患者,通过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50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四关三风”针刺治疗,1次/d,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采用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改良吞咽能力评价量表(MMASA)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并检测血清中BDNF、SP、DA、5-HT及NGF的含量,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在中风两个月时采用SSA量表进行随访。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周治疗后两组SSA及MMASA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AS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40/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46/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SP、DA、5-HT及NGF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卒中两个月时两组SSA评分比较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SSA评分仍较对照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关三风”针刺对卒中后急性期吞咽障碍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且远期疗效较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清中BDNF、SP、DA、5-HT及NGF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关三风 针刺 脑卒中 急性期 吞咽障碍
下载PDF
电针与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对总体康复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6
作者 骆立虎 付高勇 +1 位作者 余秀芳 李巧媚 《中医康复》 2024年第9期16-19,26,共5页
目的:分析电针与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对总体康复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 目的:分析电针与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对总体康复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电针与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康复效果、咽腔收缩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MMASA评分、FI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SA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浓流质与稀流质饮食时咽腔收缩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咽腔收缩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与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提升其疗效,促进吞咽功能康复,还能改善患者咽腔收缩情况,同时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电针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康复 咽腔收缩 安全性
下载PDF
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咽腔电刺激对吞咽康复的作用
7
作者 张茜 代欣 +4 位作者 贺媛 贾维维 王海英 梁艳 张雷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47-550,554,共5页
目的探讨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及咽腔电刺激对于吞咽康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吞咽康复,观察组增加咽腔电刺激训练。对比2... 目的探讨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及咽腔电刺激对于吞咽康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吞咽康复,观察组增加咽腔电刺激训练。对比2组患者训练前后的FOIS评分,比较患者康复前后的咽腔收缩持续时间、咽腔收缩率、舌骨位移幅度、上食道括约肌最大开放幅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FOI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咽腔对稠糊状物质、浓流质、稀流质的收缩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咽腔对稠糊状物质、浓流质、稀流质的收缩持续时间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进食稠糊状物质、浓流质、稀流质时,舌骨向上、向前位移幅度,上食道括约肌最大开放幅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腔电刺激能够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吞咽造影定量评估能够精确判断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定量评估 吞咽造影检查 咽腔电刺激
下载PDF
舌面散刺联合经颅磁刺激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咽运动皮质、神经功能及血清GDF-15、S100β蛋白的影响
8
作者 吴小红 林金梅 +1 位作者 叶晓静 周王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究舌面散刺联合经颅磁刺激技术(TMS)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咽运动皮质、神经功能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蛋白-100β(S100β)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 目的探究舌面散刺联合经颅磁刺激技术(TMS)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咽运动皮质、神经功能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蛋白-100β(S100β)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4)。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行TMS治疗,每次20 min,每天1次,每周3次,持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舌面散刺治疗,每天1次,每周6次,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吞咽障碍造影评分量表(VDS)评分和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量表评分。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血清GDF-15、S100β表达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舌卷痿缩、进食缓慢、饮水发呛、舌质瘀斑/黯淡以及脉细涩证候的评分分别为(1.90±0.01)、(2.69±0.75)、(2.66±0.24)、(1.02±0.13)、(1.18±0.20)分,均低于对照组[(2.54±0.34)、(3.05±0.24)、(3.85±0.71)、(1.17±0.22)、(1.32±0.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VDS、P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VDS、PAS评分分别为(25.01±5.74)、(1.65±0.04)分,均低于对照组[(28.01±6.82)、(2.00±0.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NIHSS、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别为(9.86±1.50)、(1.54±0.33)分,均低于对照组[(13.24±0.92)、(1.97±0.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GDF-15水平较治疗前降低,S100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GDF-15为(443.05±13.00)pg/mL,低于对照组[(487.24±26.51)pg/mL],S100β水平为(0.21±0.03)μg/L,高于对照组[(0.18±0.0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共发生率比较(6.00%vs.3.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面散刺联合TMS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证候,刺激其咽运动皮质以促进其吞咽功能的修复,同时还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及血清GDF-15、S100β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面散刺 经颅磁刺激技术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 咽运动皮质 神经功能 外周血指标
下载PDF
咽三针点按联合摄食-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辉辉 吴祥俊 +2 位作者 熊成 程卓 张晓武 《四川中医》 2024年第7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究咽三针点按联合摄食-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26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3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摄食-吞咽训练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咽三针点按联... 目的:探究咽三针点按联合摄食-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26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3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摄食-吞咽训练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咽三针点按联合摄食-吞咽训练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证候积分,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指标,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分布情况、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ALB,H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咽三针点按联合摄食-吞咽训练应用于PSD患者康复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增加舌骨喉复合体的运动范围,提升其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三针 点按 摄食-吞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治疗
下载PDF
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疗效观察
10
作者 许长敏 刘宏伟 +4 位作者 周媛 张小健 张媛 柳淑青 刘晶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康复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1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中医组(5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咽部肌肉电刺激治... 目的探讨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康复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1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中医组(5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咽部肌肉电刺激治疗,给予中医组患者咽部肌肉电刺激结合通督益脑化痰法及针刺治疗,各组数据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water test score,WST)变化及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feeding scale,FOIS)评分变化、吞咽困难评价量表(dysphagia evaluation scale,VFSS)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 swallowing function evaluation scale,SSA)评分变化、治疗效果、并发症、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生活质量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均改善,中医组患者治疗后WST评分、FOIS评分、VFSS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NIHSS评分、BDNF、IL-6及TNF-α水平、GQOLI-74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督益脑化痰法结合针刺疗法可较好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康复,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均改善,且患者并发症率低,较为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益脑化痰法 痰瘀阻络证 针刺 急性缺血性卒中吞咽障碍 咽部肌肉电刺激 疗效 吞咽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咽部冰刺激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吞咽障碍的影响
11
作者 张念娇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0期95-97,104,共4页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咽部冰刺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进行吞咽障碍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咽部冰刺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进行吞咽障碍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实验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吞咽障碍生活质量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咽部冰刺激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加速患者康复进程,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咽部冰刺激 脑梗死 吞咽障碍
下载PDF
辨证取穴利咽针刺联合呼吸-吞咽协调训练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高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5期12-14,18,共4页
目的分析辨证取穴利咽针刺联合呼吸-吞咽协调训练在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4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密闭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进行呼吸-吞... 目的分析辨证取穴利咽针刺联合呼吸-吞咽协调训练在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4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密闭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进行呼吸-吞咽协调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辨证取穴利咽针刺。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及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LB、PA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AL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联合应用呼吸-吞咽协调训练与辨证取穴利咽针刺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增强其吞咽功能,提高其营养水平,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 利咽针刺 协调训练 营养水平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咽部冰刺激联合摄食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对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梅 张娜 +2 位作者 贾茹 高琳琳 葛方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究咽部冰刺激联合摄食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对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咽部冰刺激联合摄食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对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女30例,男21例,年龄(63.52±9.63)岁;治疗组女31例,男20例,年龄(62.36±9.12)岁。对照组予以摄食训练,治疗组予以咽部冰刺激联合摄食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及治疗4周后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分、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不良事件。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训练前后治疗组的VFSS评分分别为(2.69±0.34)、(7.96±1.25)分,对照组分别为(2.85±0.41)、(5.62±1.02)分,训练前两组患者VF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VFSS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训练后治疗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t=10.358,P<0.001)。两组患者训练前舌骨前移、舌骨上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舌骨前移、舌骨上移距离均高于训练前;且训练后治疗组舌骨前移、舌骨上移距离长于对照组(t=5.296、9.107,均P<0.001)。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6%(1/51),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73%(7/51),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7)。结论咽部冰刺激联合摄食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吞咽功能,改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咽部冰刺激 摄食训练 不良事件发生率
下载PDF
咽部电刺激用于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神经源性吞咽困难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14
作者 孙会艳 周立燕 +2 位作者 任丽雪 马力颖 李强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咽部电刺激(PES)用于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神经源性吞咽困难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0例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神经源性吞咽困难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咽部电刺激(PES)用于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神经源性吞咽困难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0例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神经源性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两阶段研究,第一阶段将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PES组和假刺激组(对照组),每组10名。观察在PES治疗后48h拔管情况、不良反应事件、吞咽功能。第二阶段研究对象为延迟治疗受试者(在第一阶段的假刺激后被判定为不准备拔管的受试者)7例和复治受试者(在第一阶段的PES治疗后被判定为不准备拔管的受试者)4例,共11例受试者。在第30天随访期间或出院前(以先到者为准),观察PES延期治疗和PES重复治疗的必要性。结果所有受试者均能耐受咽部电刺激治疗,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或严重并发症。PES组中有7例(70.0%),对照组中有3例(30.0%)判断为可拔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的受试者知觉阈值低于不能拔管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PES有反应的受试者电流强度水平低于无反应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阶段研究拔管率为45.5%。结论对于行气管切开术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受试者,PES在改善气道保护和吞咽功能方面安全有效,拔管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部电刺激 神经源性吞咽困难 脑卒中 气管切开 前瞻性
下载PDF
软式喉内窥镜结合染料试验在卒中后隐性误吸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慧 巩尊科 +3 位作者 田耕润 顾成晨 王世雁 王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37,共7页
目的探讨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结合染料试验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0例,进行FEES和透视荧光吞咽检查(VFSS)。比较两者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结合染料试验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0例,进行FEES和透视荧光吞咽检查(VFSS)。比较两者检查结果。结果FEES误吸检出率高于VFSS(χ^(2)=7.000,P<0.05)。FEES对于进食液体食物时误吸检出率高于VFSS(χ^(2)=4.000,P<0.05);两种方法对于进食糊状(κ=0.941,P<0.001)及固体食物(κ=0.779,P<0.001)时一致性很好。两种方法食物残留部位一致性较好(κ=0.818,P<0.001);3种食物类型残留部位一致性均很好(κ≥0.862,P<0.001)。两种方法对于3种食物类型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Z<0.667,P>0.05)。结论FEES结合染料试验可用于评估卒中后隐性误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软式喉内窥镜 透视荧光吞咽检查 隐性误吸 咽收缩运动
下载PDF
基于“辨经论治”理论探讨程红亮教授从“咽肾相关”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探索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世林 程红亮 +2 位作者 胡培佳 苏星星 汪庆庆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88-92,共5页
总结程红亮教授基于“辨经论治”理论从“咽肾相关”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程红亮教授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病位在脑,涉及咽、喉、口和舌等部位,且十二经脉、任督二脉皆不同程度与咽相联系,据此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在治疗中... 总结程红亮教授基于“辨经论治”理论从“咽肾相关”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程红亮教授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病位在脑,涉及咽、喉、口和舌等部位,且十二经脉、任督二脉皆不同程度与咽相联系,据此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在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时应结合不同经脉的病证特点,以“辨经”为“论治”的核心。程红亮教授认为肾经与咽喉部关系尤为密切,“咽肾相关”实质是以任督二脉为桥梁,构建起咽、脑与肾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以任督二脉、肾经组穴为主的诊疗方案。经过不断探索,初步构建了以项部取穴+舌咽部取穴+“辨经”取穴的治疗思路,起到了通络调神、宣通咽喉之效,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为经脉之所聚 辨经论治 咽肾相关 中风 吞咽障碍 针刺
下载PDF
舌骨喉复合体运动与咽期吞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天祥 金欣 +1 位作者 陈晓锋 吴丽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7期178-181,共4页
舌骨喉复合体的运动是咽期吞咽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运动异常与咽期吞咽障碍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从舌骨喉复合体的解剖与生理、运动方式、评估方式、导致舌骨喉复合体运动异常而产生咽期吞咽障碍的相关疾病及治疗方式上进行... 舌骨喉复合体的运动是咽期吞咽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运动异常与咽期吞咽障碍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从舌骨喉复合体的解剖与生理、运动方式、评估方式、导致舌骨喉复合体运动异常而产生咽期吞咽障碍的相关疾病及治疗方式上进行梳理总结,旨在为舌骨喉复合体运动与咽期吞咽障碍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骨喉复合体运动 吞咽障碍 咽期
下载PDF
咽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SSA评分及SWAL-QOL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建香 瞿慧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8期2273-2275,共3页
目的:探究咽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表(SWAL-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探究咽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表(SWAL-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根据实际病情及基础疾病予以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抗血小板、控糖降压、调脂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予以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予以咽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两组患者均于给药2周后评估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评估SSA评分及SWAL-QOL评分及组患者治疗期间、治疗2周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SA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SSA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6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观察组治疗后SWAL-QOL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17,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7,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基础治疗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有助于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 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 咽部冰刺激 吞咽功能训练 安全性
下载PDF
Vital Stim电刺激配合Mendelssohn吞咽法治疗脑卒中患者咽期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柳 顾玉玲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Vital Stim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Mendelssohn)吞咽法治疗脑卒中患者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2例脑卒中合并咽期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吞咽障碍的常规治疗和Vital Stim电刺... 目的:观察Vital Stim电刺激配合门德尔松(Mendelssohn)吞咽法治疗脑卒中患者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2例脑卒中合并咽期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吞咽障碍的常规治疗和Vital Stim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门德尔松(Mendelssohn)吞咽法,2组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情况,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各项评估等级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中的总有效率为88.89%,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和SSA评估等级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优势较对照组有显著性(P<0.05)。结论:Vital Stim电刺激同时配合门德尔松(Mendelssohn)吞咽法治疗脑卒中患者咽期吞咽障碍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l Stim 门德尔松(Mendelssohn) 咽期吞咽障碍 SSA
下载PDF
咽部冰刺激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继发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
作者 韩芳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1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观察咽部冰刺激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继发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安阳市灯塔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继发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 目的:观察咽部冰刺激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继发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安阳市灯塔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继发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咽部冰刺激训练与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洼田饮水试验(WTDWT)]、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甲状软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舌骨前移、舌骨上移)、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窒息)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WTD-WT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153,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甲状软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舌骨前移、舌骨上移距离均显著长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2、5.399、2.037、2.939,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SSA评分显著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7,P<0.05),两组患者SWAL-QO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9,P<0.05)。治疗2周内,研究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9,P<0.05),两组患者营养不良、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1、1.013,P>0.05)。结论:咽部冰刺激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继发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较好,有助于增强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促进其吞咽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部冰刺激 低频脉冲电刺激 急性脑梗死 吞咽障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