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神经发育异常遮挡圆窗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技术
1
作者 崔丹默 薛书锦 +3 位作者 魏兴梅 陈彪 邹馨悦 李永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9-994,共6页
目的报告面神经发育异常遮挡圆窗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6例面神经发育异常遮挡圆窗的重度或极重度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听力学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 目的报告面神经发育异常遮挡圆窗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6例面神经发育异常遮挡圆窗的重度或极重度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听力学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等。结果6例患者中,1例患者行前庭窗植入,2例患者行面后径路植入,3例患者行经耳道径路或耳道/耳后联合径路植入。6例患者均顺利植入电极,1例患者术后面瘫情况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余5例患者术后未见面神经损伤,6例患者均未出现外耳道后壁塌陷、脑脊液耳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重度或极重度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发现面神经发育异常遮挡圆窗情况时可根据面神经走行情况选择不同径路,完成人工耳蜗电极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面神经发育异常 前庭窗径路 面后径路 经耳道径路
下载PDF
儿童内耳畸形相关脑脊液耳漏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敏 刘薇 +5 位作者 杨扬 郝津生 邵剑波 李蓓 郑军 张杰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经乳突入路与经耳道耳内镜入路两种手术方式在儿童内耳畸形相关脑脊液耳漏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21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确诊的内耳畸形相关脑脊液耳漏患儿,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方... 目的:探讨经乳突入路与经耳道耳内镜入路两种手术方式在儿童内耳畸形相关脑脊液耳漏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21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确诊的内耳畸形相关脑脊液耳漏患儿,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复发及随访情况。结果:共30例患儿经手术确诊为内耳畸形相关脑脊液耳漏。50.0%有耳鼻漏史,53.3%首次发病即确诊。单侧畸形22例,均因脑脊液耳漏继发感染症状首诊;9.1%因脑膜炎后耳聋植入耳蜗。双侧畸形8例,87.5%因双侧听力障碍首诊且行耳蜗植入手术;脑脊液耳漏96.7%为单侧,其发生与耳蜗植入侧别及时间无关。经乳突入路14例,多涉及耳蜗植入及其他相关手术;经耳道耳内镜入路16例。经乳突组年龄小于经耳内镜组,无复发及并发症。经耳内镜组2例复发,2例出现暂时性面瘫,1例出现迷路及颅内积气。除1例失访外,其余患儿随访1.2~6.7年,无肺炎、脑膜炎及脑脊液耳鼻漏复发,继续随访。结论:单侧内耳畸形导致脑脊液耳漏多因脑膜炎或肺炎就诊,双侧多因听力障碍需耳蜗植入干预。经乳突与经耳内镜脑脊液耳漏修补术手术效果相当,前者适用于需乳突探查、耳蜗植入或合并其他手术者;后者适用于漏口局限于鼓室、耳道直径够宽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脊液耳漏 内耳畸形 经乳突入路 经耳道耳内镜入路
原文传递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内听道后壁磨除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2
3
作者 尹志杰 金保哲 周文科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6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观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路径中,显微镜下磨除内听道后壁所涉及的重要解剖结构及相关解剖学参数,以指导术中安全磨除内听道后壁。方法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6具(12侧)国人湿性头颅标本显微镜下行磨除内听道后壁,以内听道... 目的:观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路径中,显微镜下磨除内听道后壁所涉及的重要解剖结构及相关解剖学参数,以指导术中安全磨除内听道后壁。方法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6具(12侧)国人湿性头颅标本显微镜下行磨除内听道后壁,以内听道内口后缘中点(P 点)作为参照点,分别测量 P 点至弓状隐窝、后半规管、共脚、内听道底、前庭导水管外口、颈静脉孔的最短距离,对这些结构拍照记录,所得测量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内听道后壁作为参照平面,测得内听道干与后壁平面所呈夹角为47.3&#176;±17.2&#176;。以 P 点作为参照点,测得 P 点至弓状隐窝的最短距离(4.10±0.60) mm,P 点至后半规管最短距离(7.39±0.44) mm,P 点至共脚的最短距离(8.09±0.47)mm,P 点至内听道底距离(9.08±0.59)mm,P 点至前庭导水管外口(10.44±0.73)mm,P 点至颈静脉孔最短距离(7.35±1.09)mm。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磨除内听道后壁,其磨除长度不应超过7 mm,可减少半规管及共脚的损伤概率。熟悉磨除内听道后壁过程中容易损伤的结构,可避免损伤半规管、颈静脉球、前庭导水管外口及内淋巴囊等重要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内听道 神经瘤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内听道后壁 显微外科手术 解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