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诗钞》与清初宋诗宗尚
1
作者 蒋金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5-108,共4页
作为清人编订的第一部大型宋诗总集,《宋诗钞》的面世契合了京师之诗学趣尚,并有力地推动了清初宋诗风的兴起,在浙派的发展历程以及清初诗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探究《宋诗钞》与清初宋诗宗尚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彼时诗风演进的一些动态... 作为清人编订的第一部大型宋诗总集,《宋诗钞》的面世契合了京师之诗学趣尚,并有力地推动了清初宋诗风的兴起,在浙派的发展历程以及清初诗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探究《宋诗钞》与清初宋诗宗尚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彼时诗风演进的一些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钞》 清初 宋诗 吴之振
下载PDF
论清初诗人吴之振的诗学观
2
作者 蒋金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吴之振作为清初宋诗派的一员主将,其诗学宗尚建立在反思明代诗学的基础上,表现出通达的“宗宋不黜唐”的诗学观,具体的阐释倾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真”侧重抒写性灵,穷达一耳;“变”强调贵在自得。
关键词 吴之振 清初 宋诗
下载PDF
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中袭旧诗词的特征及成因
3
作者 杨志君 段海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2-103,共12页
明末清初的9部代表性拟话本小说掺入了大量的古代诗词,其中诗歌275首、词作82首。拟话本小说中的袭旧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主,是唐诗、宋词经典化的一种表现;以小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名家名作;以通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典雅含蓄的诗词;大... 明末清初的9部代表性拟话本小说掺入了大量的古代诗词,其中诗歌275首、词作82首。拟话本小说中的袭旧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主,是唐诗、宋词经典化的一种表现;以小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名家名作;以通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典雅含蓄的诗词;大部分诗词带有劝诫意义,承载着作者的教化意图。这些特点的形成,缘于明末清初“轶宋窥唐”的文学主张、通俗诗词受明人追捧及书商青睐、小说对道德劝诫的重视、儒家的“诗教”传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拟话本小说 袭旧诗词 唐诗宋词 通俗诗词
下载PDF
唐宋词集“副文本”及其传播指向——以明末清初编刻的唐宋词集为讨论中心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水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6-53,共8页
法国学者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对理解明末清初编刻的唐宋词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明末清初出现的唐宋词集副文本大致包括:封面、标题、牌记、序跋、题词、目录、正文、注释、插图、评语、附录等,这些副文本所包蕴的内涵各... 法国学者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对理解明末清初编刻的唐宋词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明末清初出现的唐宋词集副文本大致包括:封面、标题、牌记、序跋、题词、目录、正文、注释、插图、评语、附录等,这些副文本所包蕴的内涵各不相同,在文本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亦有所差别,因此,其传播指向也有区别,能从不同角度起到扩大正文本的传播效果、拓展正文意义空间的直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词 副文本 明末清初 文学传播 意义解释
下载PDF
《宋诗钞》与清初宋诗风的兴起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娜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共5页
《宋诗钞》的编选、刊刻及流传是清初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宋诗钞》被广泛赠送京师著名诗人,为宋诗风由京师向全国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吴之振、吕留良的宗宋诗论,尤其是对江西诗派的推重,大大促进了宗宋诗风兴起的进程。
关键词 清初 唐宋诗之争 《宋诗钞》 宋诗
下载PDF
清代“唐宋诗之争”二元对立的消解及自反性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唐芸芸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4-131,共8页
学界习惯视清代"唐宋诗之争"为"宗唐""宗宋"二元对立,或提出内涵更不明确的"唐宋兼宗"以示折衷。实际上清代"唐宋诗之争"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学唐或者学宋的诗歌创作主张的争论,"... 学界习惯视清代"唐宋诗之争"为"宗唐""宗宋"二元对立,或提出内涵更不明确的"唐宋兼宗"以示折衷。实际上清代"唐宋诗之争"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学唐或者学宋的诗歌创作主张的争论,"宗唐"与"宗宋"的理论基础并不相同,无法构成二元对立。从讨论宋诗的价值,深入到讨论"诗言志""性情之正""辨体""温柔敦厚""正与变""拟议与变化""学问""赋比兴"等传统诗学核心概念,才是清代"唐宋诗之争"的内核。究其实,"唐宋诗之争"或可置换为传统诗学核心概念之争。结合最终清人从探求唐宋诗的延续性,及取消唐宋对立的合理性两方面结束论争的理论思路来看,清代"唐宋诗之争"具有自反性特征。由此我们便可以清楚确定清代"唐宋诗之争"的内涵和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唐宋诗之争” 传统诗学核心概念 二元对立 自反性
下载PDF
宋末元初唐宋诗之辨论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飞 赵厚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5-140,共6页
唐诗宋诗孰优孰劣,无疑是宋代以来中国诗学批评史上焦点论题之一。历史上宗唐还是宗宋之论,显现出此消彼长、互不相服之态势。然论其发端,唐宋之辨当始于南北宋之际,魏泰、张戒、陈岩肖等堪为前驱,在宋末元初,更给人以热闹的印象,叶适... 唐诗宋诗孰优孰劣,无疑是宋代以来中国诗学批评史上焦点论题之一。历史上宗唐还是宗宋之论,显现出此消彼长、互不相服之态势。然论其发端,唐宋之辨当始于南北宋之际,魏泰、张戒、陈岩肖等堪为前驱,在宋末元初,更给人以热闹的印象,叶适、严羽、刘克庄等对此问题皆有深入的展开。宋末元初的唐宋之辨,有助于人们进一步审视诗歌的审美特征及价值低位,反思与总结宋诗的发展道路,从而建构新的诗歌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末元初 唐宋之辨 诗学建构
下载PDF
论侯方域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侯迎华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84-86,共3页
侯方域是清初古文三大家之一,文章集有《壮悔堂文集》。侯方域的文章激情恣肆,想象丰富,是“才人之文”,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小说为古文辞”,反映了明清之际融传奇笔法于古文写作的风气。虽被正统看法所批评,却正是其创造力的表现... 侯方域是清初古文三大家之一,文章集有《壮悔堂文集》。侯方域的文章激情恣肆,想象丰富,是“才人之文”,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小说为古文辞”,反映了明清之际融传奇笔法于古文写作的风气。虽被正统看法所批评,却正是其创造力的表现。另外侯方域在矫正七子流弊和倡导唐、宋古文,在文风改革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为清代散文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方域 文风改革 唐宋派 清初散文
下载PDF
邓汉仪与清初唐宋诗之争的走向 被引量:1
9
作者 代亮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58,共8页
邓汉仪对明末清初诗坛的各类流派并不盲目趋从,他指斥盛极一时的云间和竟陵诗风,大力标举前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梦阳和李攀龙。为矫正自明代以迄清初诗坛学法唐诗的偏颇,他努力拓宽视野,更新趣味,不徒欣赏雄伟壮丽之调,更心仪清远绵邈之... 邓汉仪对明末清初诗坛的各类流派并不盲目趋从,他指斥盛极一时的云间和竟陵诗风,大力标举前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梦阳和李攀龙。为矫正自明代以迄清初诗坛学法唐诗的偏颇,他努力拓宽视野,更新趣味,不徒欣赏雄伟壮丽之调,更心仪清远绵邈之音。邓汉仪虽批驳方兴未艾的宋诗风,但对宋诗的某些创作手法特别是发源于杜甫和韩愈的以文为诗与拗体、险韵等俱有称赏,认肯了诗人取径杜甫、韩愈以及苏轼诗的合理性。邓汉仪对宗唐诗学师法典范体系的重构,受制于个人心态,又与他崇尚"生新"、推重"学力"的创作观念有关;既是清初宗唐诗学突破自我、创新范式的重要表征,也折射出清初唐宋诗之争的复杂面向与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汉仪 清初 唐宋诗之争 走向
下载PDF
吴伟业与清初唐宋诗之争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娜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4-47,共4页
吴伟业诗学主张推尊唐诗,不废宋诗。其诗歌创作主要取法唐诗,但艺术上又与宋诗有相似处。清初在吴伟业的直接影响下出现太仓十子,形成娄东诗派。其叙事诗的成就,影响了有清一代的诗歌创作。吴伟业不仅以其诗论,而且以其诗歌创作的广泛... 吴伟业诗学主张推尊唐诗,不废宋诗。其诗歌创作主要取法唐诗,但艺术上又与宋诗有相似处。清初在吴伟业的直接影响下出现太仓十子,形成娄东诗派。其叙事诗的成就,影响了有清一代的诗歌创作。吴伟业不仅以其诗论,而且以其诗歌创作的广泛影响力参与到清初唐宋诗之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吴伟业 唐宋诗之争 梅村体
下载PDF
钱谦益唐宋兼宗的诗学宗尚及其理论根基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娜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0-115,共6页
明末清初,钱谦益转益多师、唐宋兼宗的诗学宗尚建立在反思明代诗学的基础上,扩展了人们的师法对象,对唐宋诗做出了新的评价。入清后,钱谦益的诗学思想与佛学思想融合,并融通诗论中的世运、灵心、性情、学问等概念,从诗学基本理论的层面... 明末清初,钱谦益转益多师、唐宋兼宗的诗学宗尚建立在反思明代诗学的基础上,扩展了人们的师法对象,对唐宋诗做出了新的评价。入清后,钱谦益的诗学思想与佛学思想融合,并融通诗论中的世运、灵心、性情、学问等概念,从诗学基本理论的层面对师法宗尚做出解释。钱谦益的诗学思想在明清两代唐宋诗之争流变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承接明末诗学思潮,给清代诗学确立了更宽阔、更深入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钱谦益 唐宋兼宗 佛学 诗学
下载PDF
论宋初诗坛崇尚晚唐之原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尔康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0-63,共4页
宋初诗坛为何崇尚晚唐,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一是宋初诗人对晚唐这一概念的认定跟后人有所不同;二是对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对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没有从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上说明宋初... 宋初诗坛为何崇尚晚唐,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一是宋初诗人对晚唐这一概念的认定跟后人有所不同;二是对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对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没有从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上说明宋初与晚唐诗坛既相互承接又共同转折、完成唐诗向宋诗过渡的意义;四是忽视了宋初的社会政治现状和文化思想对宋诗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初 晚唐 诗歌 承接 转折 过渡
下载PDF
清人吕谦恒诗风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玉琰 《殷都学刊》 2009年第3期90-93,共4页
吕谦恒为明末书画家、诗人王铎之外孙,其诗学理念直承王铎。而王铎对明代诗学有拨乱反正之功。可以说,吕谦恒的诗学渊源及传承、变化,就是明清诗学风气演进轨迹的一个缩影,具有非常典型的作用。同时,前人对吕谦恒诗风的认识仁智各见,结... 吕谦恒为明末书画家、诗人王铎之外孙,其诗学理念直承王铎。而王铎对明代诗学有拨乱反正之功。可以说,吕谦恒的诗学渊源及传承、变化,就是明清诗学风气演进轨迹的一个缩影,具有非常典型的作用。同时,前人对吕谦恒诗风的认识仁智各见,结论乃至完全相悖,故梳理吕氏诗风更见必要,对研究清代诗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吕谦恒 唐宋之分 异调
下载PDF
清初唐诗选本兴盛原因初探——以江苏吴江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雪根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112-116,共5页
清初诗坛出现了一次唐诗选本编纂的高潮,苏州地区成为与济南地区并称的两大选本中心之一。而小小县邑吴江就出现约十六部选本,足以令人刮目相看,引人深思。此盛况的出现是当时社会政治现实和诗坛论争的产物。清初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对... 清初诗坛出现了一次唐诗选本编纂的高潮,苏州地区成为与济南地区并称的两大选本中心之一。而小小县邑吴江就出现约十六部选本,足以令人刮目相看,引人深思。此盛况的出现是当时社会政治现实和诗坛论争的产物。清初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对其起了催化作用,它是初盛唐诗与中晚唐诗论争、唐诗宋诗论争的结果,也是文人学者宣情抒怀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吴江 唐诗选本 诗坛论争
下载PDF
清代夔州诗论稿(下) 被引量:1
15
作者 滕新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15,共6页
清代夔州诗创作的第二主题,是大量的山水诗层出不穷,吟哦夔峡,感怀时势,表现出馥郁的山川情怀。从诗艺传统来看,清代夔州诗主要是沿着尊唐、宗宋的道路发展,以诗存史的意图非常明显,模拟江西诗派的创作风格,追求生新廉悍的情趣,语言上... 清代夔州诗创作的第二主题,是大量的山水诗层出不穷,吟哦夔峡,感怀时势,表现出馥郁的山川情怀。从诗艺传统来看,清代夔州诗主要是沿着尊唐、宗宋的道路发展,以诗存史的意图非常明显,模拟江西诗派的创作风格,追求生新廉悍的情趣,语言上好用偏词拗句,极力搬运典故,昭示了丰富的传统文学功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夔州诗 清代 山川情怀 诗艺传统 尊唐 宗宋
下载PDF
明末清初云间派的复古宗唐诗论
16
作者 赵娜 王英志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5-100,共6页
明末清初的云间派以前后七子复古思想为宗,探究了其复古诗论的形成背景、主要内涵及对清代唐宋诗之争的影响,其诗宗趣开元,认为宋之诗衰敝,明诗振兴之功则体现在理论和创作诸多方面。云间派同人揭开了清代唐宋诗之争的序幕。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云间派 陈子龙 复古 唐宋诗之争
下载PDF
明代唐宋诗高下之争的重新考察
17
作者 沙先一 叶平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29,共7页
唐宋诗之争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桩公案。自南宋以迄近代从未间断,其间尊唐者有,宗宋者有,但总体而言,"尊唐抑宋"观念在整个论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尤以明代为甚。实际上,用"尊唐抑宋"来界定明代的唐宋诗之争并不准... 唐宋诗之争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桩公案。自南宋以迄近代从未间断,其间尊唐者有,宗宋者有,但总体而言,"尊唐抑宋"观念在整个论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尤以明代为甚。实际上,用"尊唐抑宋"来界定明代的唐宋诗之争并不准确,因为,有明一代反对"尊唐抑宋"的声音无论强弱,但在明代诗坛上都不曾消失过。明初诗派虽大多宗唐,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容小觑。另外,反对"尊唐抑宋"的声音并非一直处于弱势、边缘,明代中期,由于前、后七子的不懈倡导,"世人但知宗唐",反对者较少。至后期,公安派不惜矫枉过正,对后七子的诗学理论进行批驳,与其同时复古派也开始对一己的诗学观念重新检讨与反思,认识到拟古的若干弊端,此后,为宋诗正名的声音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明人肯定宋诗的诗论多从"主真"、"重变"、"言理"等方面立论,从根本上体认到宋诗的特点和价值,驳斥了明代诗坛上"尊唐抑宋"之音,同时也对宋诗的研究和传播、以及清代宋诗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诗论 唐宋诗之争 尊唐抑宋 异调之音
下载PDF
赵尊岳词作批评观探论
18
作者 胡建次 汪素琴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5-119,共5页
赵尊岳对不同历史时期词作都有总体性观照与评价。他对南北宋词之争予以深刻反思,对明词"衰微"与"承衍"予以多元思考,对清词中兴之论予以具体分析。他提出"无两宋之别"的观点,指出明词衰微的显像背后蕴... 赵尊岳对不同历史时期词作都有总体性观照与评价。他对南北宋词之争予以深刻反思,对明词"衰微"与"承衍"予以多元思考,对清词中兴之论予以具体分析。他提出"无两宋之别"的观点,指出明词衰微的显像背后蕴含着承衍的实质,道出清词中兴亦须细致辨析把握。赵尊岳的词作批评观,体现出时代性、辩证性与融通性的特征,在传统词学史上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尊岳 词作批评观 南北宋之争 明词之辨 清词之论
下载PDF
袁枚性灵说的重估与批判
19
作者 张兆勇 陆楠楠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41-47,共7页
《随园诗话》是清代少数几种篇幅超长且代表一种学派的诗话。"性灵"说作为《随园诗话》的核心,在于它以性灵开启形形色色学人以各种学问对性情的遮蔽。袁枚以为诗者在于以性灵直达妙境。从创作主体来说,天分、天缘、天悟是诗... 《随园诗话》是清代少数几种篇幅超长且代表一种学派的诗话。"性灵"说作为《随园诗话》的核心,在于它以性灵开启形形色色学人以各种学问对性情的遮蔽。袁枚以为诗者在于以性灵直达妙境。从创作主体来说,天分、天缘、天悟是诗的缘发与妙成之路和成功之因。带着这个理论构想,袁枚对当时诗坛唐宋诗之争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唐宋诗之争是无益的。袁枚此论当然是其倡性灵说的逻辑结果,但他的弱点在于看不到唐宋诗之争的理论意义,同时又由于他架空内涵来谈性灵,也看不到宋诗及于己的价值,因而在两个方面均显得空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园诗话》 天分 天缘 天悟 唐宋诗之争
下载PDF
清代“唐宋诗之争”研究综述
20
作者 唐芸芸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138-144,共7页
"唐宋诗之争"是清代诗学的重要问题。目前学界对此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分为三类:论争发展史的梳理、清代诗学家或流派诗学宗尚的个案研究,以及对体现诗歌本质、诗歌批评原则、诗歌审美特征等理论命题研究。研究中存在局限于罗... "唐宋诗之争"是清代诗学的重要问题。目前学界对此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分为三类:论争发展史的梳理、清代诗学家或流派诗学宗尚的个案研究,以及对体现诗歌本质、诗歌批评原则、诗歌审美特征等理论命题研究。研究中存在局限于罗列现象、缺乏理论命题间逻辑关系讨论、与诗歌创作联系不够、对"宗唐""宗宋""唐宋兼宗"等概念使用混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诗之争 清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