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rly warning of coal dynamic disaster by precursor of AE and EMR"quiet period" 被引量:3
1
作者 Shengquan He Mengli Qin +2 位作者 Liming Qiu Dazhao Song Xiufeng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06-119,共14页
Efcient and accurat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coal dynamic disaster and other disasters can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efcient operation of m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However,the traditional threshold early warn... Efcient and accurat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coal dynamic disaster and other disasters can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efcient operation of m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However,the traditional threshold early warning method often fails to warning some accidents.To address above issues,a new early warning method was proposed based on"quiet period"phenomenon of AE and EMR during fracture.It is found that,a"quiet period"of AE and EMR was present before the load reaches the peak stress,which could be used as one of the precursors to warn the imminent failure of coal and rock specimens.MS and AE signals increased abnormally followed by the phenomenon of"quiet period"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coal dynamic disaster on site,and the decrease of MS events in the"quiet period"is about 57%–88%compared with that in previous abnormal increase stage.During the damage evolution of coal and rock,"quiet period"phenomenon usually occurred at 85%–90%of the peak stress,where the slope of damage parameter curve is almost zero.The"quiet period"of the AE-EMR signals and the low change rate of damage parameter before failure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al dynamic disaster warning based on the"quiet period"precursor found in MS-AE-EMR monitoring system.These fndings will help reduce the number of under-reported events and improve early warning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dynamic disaster early warning AE and EMR Quiet period precursor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Early colon cancer with enteropathy-associated T-cell lymphoma involving the whole gastrointestinal tract:A case report
2
作者 Meng-Yuan Zhang Cong-Cong Min +5 位作者 Wei-Wei Fu Hua Liu Xiao-Yan Yin Cui-Ping Zhang Zi-Bin Tian Xiao-Yu L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22期5781-5789,共9页
BACKGROUND Enteropathy-associated T-cell lymphoma(EATL)is a rare invasive lymphoma derived from gastrointestinal epithelial T lymphocytes.EATL involving the whol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ccompanied with early colon ca... BACKGROUND Enteropathy-associated T-cell lymphoma(EATL)is a rare invasive lymphoma derived from gastrointestinal epithelial T lymphocytes.EATL involving the whol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ccompanied with early colon cancer is extremely rare.CASE SUMMARY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67-year-old man with diarrhea for more than 5 mo whose colonoscopy in another hospital showed multiple colonic polyps,which indicated moderate to severe dysplasia and focal early cancer.Therefore,he was referred to our hospital for further endoscopic treatment.Colonoscopy after admission showed that the mucosa of the terminal ileum and the entire colon were slightly swollen and finely granular.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for colonic polyps located in the liver flexure of the colon and descending colon,respectively.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revealed diffuse infiltration of mediumsized lymphoid cells in the colonic mucosa and visible lymphoepithelial lesions.The histopathology of the polyp in the descending colon indicated 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limited to the mucosa with negative resection margins.Additionally,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showed positive staining for CD7 and CD8.Therefore,we arrived at a diagnosis of EATL with early colon cancer.Subsequently,the patient was transferred to the hematology department for chemotherapy.The patient’s diarrhea was not significantly relieved after receiving chemotherapy,and he ultimately died of severe myelosuppression.CONCLUSION EATL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unexplained chronic diarrhea.EATL progresses rapidly with a poor prognosis,especially when accompanied with early colon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eropathy-associated t-cell lymphoma early colon cance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Case report t-cell lymphoma DIARRHEA
下载PDF
Early detec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3
作者 Francisco J Morera-Oco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17期2935-2938,共4页
The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associates an appalling significance.Detection of preinvasive stage of pancreatic cancer will ameliorate the survival of this deadly disease.Premalignant lesions such as Intraductal ... The dia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associates an appalling significance.Detection of preinvasive stage of pancreatic cancer will ameliorate the survival of this deadly disease.Premalignant lesions such as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or Mucinous Cystic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 are detectable on imaging exams and this permits their management prior their invasive development.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s(PanIN)are the most frequent precursors of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PDAC),and its particular type PanIN high-grade represents the malignant non-invasive form of PDAC.Unfortunately,PanINs are not detectable on radiologic exams.Nevertheless,they can associate indirect imaging signs which would rise the diagnostic suspicion.When this suspicion is established,the patient will be enrolled in a follow-up strategy that includes performing of blood test and serial imaging test such as computed tomography 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which will cost in the best-case scenario a burden of healthcare systems,and potential mortality in the worst-case scenario when the patient underwent resection surgery,worthless when there is no moderate or high grade dysplasia in the final histopathology.This issue will be avoid having at its disposal a diagnostic technique capable of detecting high-grade PanIN lesions,such is the cytology of pancreatic juice obtained by nasopancreatic intubation.Herein,we review the possibility of detection of early malignant lesions before they become invasive PA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pancreatic cancer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precursor lesions Pancreatic juice analysis PANIN High-grade 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下载PDF
受载煤体微电流效应及煤岩动力灾害预警应用展望
4
作者 王恩元 李德行 +1 位作者 刘晓斐 王冬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5-706,共12页
利用建立的受载煤体微电流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载条件下煤样微电流测试试验,研究揭示煤体受载变形微电流效应,分析煤体受载变形过程微电流响应特征,研究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定量关系,提出微电流法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原理,结合现场... 利用建立的受载煤体微电流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载条件下煤样微电流测试试验,研究揭示煤体受载变形微电流效应,分析煤体受载变形过程微电流响应特征,研究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定量关系,提出微电流法预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原理,结合现场实践结果,对微电流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结果表明,煤体受载变形能够产生微电流,微电流变化与应力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应力、应变、应变率等)紧密相关,在压密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微电流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加,在弹性变形阶段随应力和应变线性增加;煤体在扰动载荷下能够产生随应力周期性变化的微电流,即脉动直流电,其变化与应力变化一致。微电流对煤体破坏具有较好的前兆响应,微电流在加速增加过程(塑性变形阶段)中的异常波动可作为煤体渐进性破坏的前兆特征,微电流在衰减过程中的脉冲式波动可作为煤体蠕变破坏的前兆特征。煤体受载微电流效应及现场应力梯度的存在,是矿井微电流测试的重要基础;微电流与煤体力学行为间的紧密相关性,是利用微电流技术观测煤岩体应力的重要前提;微电流对煤体破坏具有明显的前兆响应,是利用微电流技术预测预报煤岩动力灾害的重要保障。微电流技术具有响应灵敏度高、前兆信息明显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在煤岩体应力观测及煤岩动力灾害预警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未来需进一步开展受载煤岩微电流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为发展煤岩动力灾害精准时空监测预警的微电流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载煤体 微电流 力学行为 前兆响应 监测预警
下载PDF
多中心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5
作者 李晸华 罗澜 +4 位作者 杨萍 李艳 邹德慧 高春记 景红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对3个血液学中心的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TP-ALL/L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目的:对3个血液学中心的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TP-ALL/L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3个血液研究中心共113例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ALL/LBL)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对其中ETP-ALL/LBL及非ETP-ALL/LB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3例T-ALL/LBL患者中,13例诊断为ETP-ALL/LBL(11.5%),其中男性患者11例(84.6%),中位年龄28(18-53)岁。与非ETP-ALL/LBL患者相比,ETP-ALL/LBL患者在年龄、性别、纵隔大包块发生率、临床分期、IPI评分、白细胞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3例ETP-ALL/LBL患者中,9例(69.2%)获得完全缓解,ETP-ALL/LBL患者较非ETP-ALL/LBL患者化疗诱导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在单纯化疗未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ETP-ALL/LBL组较非ETP-ALL/LBL组显示出更差的5年生存率(0 vs 7.1%,P=0.008),而在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两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37.5%vs 40.2%,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诱导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为影响T-ALL/LBL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ETP-ALL/LBL较其他类型T-ALL/LBL患者诱导化疗反应率无显著差异,诱导缓解后续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对于提高ETP-ALL/LBL患者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预后
下载PDF
加载砂岩破坏能量和红外前兆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蒋睿智 付煜 +3 位作者 法艳鹏 韩宜成 赵露雨 孙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4-60,共7页
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岩石破坏的前兆特征及预警方法研究。然而,红外辐射前兆特征具有多种形式,因此对岩石失稳的准确预警有一定的影响。岩石破坏失稳与应变能的演化存在密切联系,而岩石的红外辐射信息与应变能的耗散、释放有关。... 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岩石破坏的前兆特征及预警方法研究。然而,红外辐射前兆特征具有多种形式,因此对岩石失稳的准确预警有一定的影响。岩石破坏失稳与应变能的演化存在密切联系,而岩石的红外辐射信息与应变能的耗散、释放有关。若将应变能与红外辐射信息相结合,则可准确地对岩石破坏失稳进行监测预警。以能量演化特征为切入点,采用尖点突变理论确定弹性应变能的释放时间,并将其与红外辐射异常信息相结合,确定了岩石破坏失稳的前兆。结果表明,当弹性应变能骤降时,红外辐射信息也发生突变;通过构建尖点突变模型预测的砂岩弹性应变能释放时间,超前或滞后于红外辐射首次突变时间;可将弹性应变能释放时间附近发生的红外辐射突变作为砂岩的破坏前兆。研究结果可为矿山灾害监测及预警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 应变能 红外辐射 前兆 预警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线数据及早期治疗反应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敏 潘艳莎 +3 位作者 张长玲 陈红英 郭渠莲 刘文君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954-958,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基线数据及早期治疗反应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92例ALL患儿依据是否出现终点事件(复发或死亡)分为终点事件组(19例)和无事件生存组(73例),统计初诊年龄、性别,检测初诊白细胞计数(WBC)、初诊血...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基线数据及早期治疗反应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92例ALL患儿依据是否出现终点事件(复发或死亡)分为终点事件组(19例)和无事件生存组(73例),统计初诊年龄、性别,检测初诊白细胞计数(WBC)、初诊血小板计数(PLT)、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融合基因、泼尼松试验反应、诱导化疗第15天骨髓缓解状态及诱导化疗第15、33、55天微小残留病变(MRD),分析上述基线数据及早期治疗反应与ALL患儿出现终点事件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LL患儿出现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评估基线数据及早期治疗反应对ALL患儿出现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终点事件组患儿初诊WBC≥100×10^(9)/L、泼尼松反应不良及诱导化疗第33天MRD阳性占比均高于无事件生存组(P<0.05),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泼尼松反应不良、诱导化疗第33天MRD阳性是ALL患儿出现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二者联合预测ALL患儿出现终点事件的价值优于单一指标。结论 ALL患儿泼尼松反应不良、诱导化疗第33天MRD阳性与ALL复发及治疗相关性死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肿瘤 残余 预后 儿童 早期治疗反应
下载PDF
Early T-cell precursor leukemia:a subtype of high risk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被引量:4
8
作者 Meilin Ma Xiang Wang +5 位作者 Jingyan Tang Huiliang Xue Jing Chen Ci Pan Hua Jiang Shuhong Shen 《Frontiers of Medicine》 SCIE CSCD 2012年第4期416-420,共5页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includes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and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In children,T-ALL usually has a worse prognosis than B-ALL,although childhood T-ALL progno...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includes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and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In children,T-ALL usually has a worse prognosis than B-ALL,although childhood T-ALL prognoses have improved remarkably.The varying outcomes among T-ALL cases suggest that an unrecognized biological heterogeneity may contribute to chemo-resistance.Deep exploration of T-lymphocyte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has found a subgroup of patients with a phenotype that resembles early T-cell precursor,which confers a much poorer prognosis than any other form of T-ALL.This novel subtype of T-ALL was called early T-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ETP-ALL).Flow cytometry data from T-ALL patients enrolled in Shanghai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between July 2002 and October 2010 were assessed according to Dr.Campana’s protocol.Among total 89 T-ALL cases,74 cases had enough immunophenotype data available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ETP(CD1a^(-),CD8^(-),CD5^(dim),at least one marker of stem cell or myeloid lineage)and non-ETP.From these 74 subjects,12 ETP-ALL cases(16.2%)were identified.The event-free survival(EFS)rate at 66.8 months was 11.1%±10.1% for ETP-ALL and 57.6%±5.6% for non-ETP-ALL(P=0.003).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13.3%±11.0% for ETP-ALL and 64.7%±6.3% for non-ETP-ALL(P=0.002).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early T-cell precursor leukemia is a very high-risk subtype of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with poor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early T precursor PROGNOSIS
原文传递
维奈克拉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9
作者 孙浩(综述) 李菲(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47-851,共5页
维奈克拉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高选择性口服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蛋白抑制剂,具有高亲和性的靶向肿瘤细胞凋亡的独特作用机制,目前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 维奈克拉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高选择性口服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蛋白抑制剂,具有高亲和性的靶向肿瘤细胞凋亡的独特作用机制,目前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小淋巴细胞白血病(small lymphocytic leukemia,SLL)以及不适合接受强诱导化疗或年龄>75岁的新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近年来,维奈克拉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上也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对于常规治疗方案疗效不佳的特殊亚型ALL,如急性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early T-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ETP-ALL)和ETP-ALL之外的其他复发难治性ALL(relapse/refractory ALL,R/R ALL)经维奈克拉联合化疗或其他靶向药物相较于传统疗法可获得更高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和长期生存率,且在费城染色体阳性的ALL(Philadelphia-chromosome 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ALL)中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明维奈克拉在ALL治疗上具有较大前景。本文就维奈克拉在ALL治疗领域的作用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 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深埋隧洞强岩爆微震活动特征分析及多元信息预警
10
作者 黄志平 黄紫怡 +2 位作者 于群 朱志威 陈俊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4-541,共8页
岩爆的监测和预警一直是岩石工程领域的挑战,如何有效预测和动态防治岩爆灾害已成为深部地下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岩爆高风险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震学原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基于微震时、空、强分布... 岩爆的监测和预警一直是岩石工程领域的挑战,如何有效预测和动态防治岩爆灾害已成为深部地下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岩爆高风险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震学原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基于微震时、空、强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揭示岩爆孕育发展过程中各震源参数的演化特征及规律.微震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卸荷下的微震时空活动是由空间分散无序向集中有序的自组织演化过程,震源参数如微震事件密度、能量密度、视体积、能量指数及b值随时间突增或骤降等异常变化可视为岩爆征兆响应的预警指标.基于震源参数的时空演化特征,提出深埋隧洞岩爆多元信息预警方法和预警流程,该方法可为深部隧道工程的岩爆监测预警和顺利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微震活动 震源参数 前兆特征 多元信息预警
下载PDF
组合断层煤层大能量矿震的前兆信息特征规律研究
11
作者 王向来 王尚红 +3 位作者 张文轩 韩勇 温颖远 郭文豪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38-143,共6页
屯宝煤矿WII02040501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组合断层区域微震大能量事件频发且异常集中,为精准识别组合断层下冲击地压前兆预警信息,统计分析了工作面回采速度偏差值下有效预警时间窗范围,选取微震能量偏差值D_(e)、微震频次偏差值D_(f)... 屯宝煤矿WII02040501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组合断层区域微震大能量事件频发且异常集中,为精准识别组合断层下冲击地压前兆预警信息,统计分析了工作面回采速度偏差值下有效预警时间窗范围,选取微震能量偏差值D_(e)、微震频次偏差值D_(f)为断层区冲击前兆异常指标,并融合断层总面积指标A(t)对WII02040501工作面进行综合预警。研究表明:工作面的微震能量和频次随断层距离接近而上升,进入断层区后指标达到峰值并保持高值异常,回采过断层后指标逐步降至正常水平,表明工作面微震事件受断层影响显著;大能量矿震发生前,D_(e)会先缓慢降低,然后突升,变化量大于70,大能量矿震当日能量偏差值均超过100;D_(f)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大能量矿震前3~5 d,频次偏差值出现低点临界值,临界值为0.47;A(t)在大能量前8 d内略微下降后迅速增大,表明组合断层受采动应力影响,导致断层活化,诱发了大能量矿震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断层 前兆预警信息 偏差值指标 预警指标
下载PDF
岩体崩塌的早期预警方法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8
12
作者 杜岩 吴志祥 +2 位作者 谢谟文 刘日成 陈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69-3075,共7页
岩块体崩塌的早期预警一直是岩土工程灾害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传统监测方法大多关注于破坏阶段,因此很难实现崩塌等脆性破坏灾害的早期预警。实际上,崩塌通常经历分离和破坏两个阶段。关注分离破坏阶段的前兆事件,可更快提醒公众在... 岩块体崩塌的早期预警一直是岩土工程灾害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传统监测方法大多关注于破坏阶段,因此很难实现崩塌等脆性破坏灾害的早期预警。实际上,崩塌通常经历分离和破坏两个阶段。关注分离破坏阶段的前兆事件,可更快提醒公众在灾难性的崩塌事件之前寻求庇护。本次实验应用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通过新型物理模型实验,开展危岩分离破坏前兆现象识别研究。实验采取新型的冰冻实验方法来模拟岩块体黏结强度不断降低,块体随着时间推移,稳定性不断降低,最终于117 s发生破坏。监测结果显示,频率监测指标分别在50 s和115 s发生分离和加速破坏前兆。基于分离阶段破坏前兆识别提前67 s实现预警,而基于加速破坏阶段的破坏前兆识别则在破坏前2 s触发预警。相较于传统的基于破坏前兆识别的预警思路,基于分离破坏前兆识别的预警方法提前65 s对岩块体崩塌破坏进行预警,具有更好的时效性,可有效利用早期预警的“黄金期”,为工程中更好地应对崩塌灾害争取时间。基于分离破坏前兆识别的岩块体崩塌灾害预警思路是矿山等高陡边坡岩体崩塌等脆性破坏灾害应急预防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块体崩塌 早期预警 振动特征 分离破坏前兆 加速破坏前兆
下载PDF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攻击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汪生 孙乐昌 干国政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82-1285,共4页
在时态数据挖掘框架下,对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攻击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多个前兆输入时间序列与给定异常输出时间序列之间的因果关联程度,可从描述网络系统安全状态的多元时间序列数据集中检测出网络攻击行为的前兆,进而... 在时态数据挖掘框架下,对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攻击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多个前兆输入时间序列与给定异常输出时间序列之间的因果关联程度,可从描述网络系统安全状态的多元时间序列数据集中检测出网络攻击行为的前兆,进而形成可供实际检测和预警使用的高置信度前兆规则和因果规则。对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精度进行了验证,并在设计的攻击检测与预警原型系统中对其进行了应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前兆规则 因果规则 攻击检测 预警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工作面底板突水全时空预警方法 被引量:19
14
作者 许延春 黄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9-382,共14页
为分析采煤工作面不同时期、不同空间的微震响应特征差异,进而实现矿井水害预警和防治,基于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工作面底板突水全时空预警的方法。所谓“全时空”是指包括采前时期、超前采动影响时期和开采时期在内的... 为分析采煤工作面不同时期、不同空间的微震响应特征差异,进而实现矿井水害预警和防治,基于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工作面底板突水全时空预警的方法。所谓“全时空”是指包括采前时期、超前采动影响时期和开采时期在内的工作面全时间周期的3时段划分,以及工作面全空间的7个评价区域划分。在第1时段(采前时期),基于钻孔工程信息(钻孔涌水量、钻孔水压、钻孔注浆量)和微震响应特征,形成了突水危险性的表示方法,确定了原发性突水危险区,进而实现了采前时期突水危险性的长期预测;在第2时段(超前采动影响时期),设置“固定工作面”,并对微震事件及震源参数进行重新定位,在对微震事件核密度分析的基础上,获取突水前兆信息,确定了超前影响区、滞后影响区、侧向影响区的突水特征,进而实现了超前采动影响时期的突水危险性预警;在第3时段(开采时期),结合微震事件核密度分析,确定了顶板导水破坏区、底板破坏区、底板采动损伤区,引入2D-CE法在平面上对微震事件进行规范化,分析微震事件置信椭圆与预警含水层的位置关系,进而实现了工作面开采时期的突水危险性预报。同时根据开采验证结果,对前期预报方法进行修正,为后续工作面突水预报服务,使得焦作、邯邢矿区多个工作面基于微震监测的底板突水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全时空 底板突水 突水前兆 预警方法
下载PDF
矿井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研究现状及智能化发展趋势 被引量:26
15
作者 仲晓星 王建涛 周昆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7,共11页
煤自燃是煤炭开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对煤自燃特征参数快速准确监测、危险程度及时预警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从煤自燃前兆信息监测技术和预测预报方法2个方面综述了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的原理及研究与应用现状,剖... 煤自燃是煤炭开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对煤自燃特征参数快速准确监测、危险程度及时预警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从煤自燃前兆信息监测技术和预测预报方法2个方面综述了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的原理及研究与应用现状,剖析了现有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煤自燃前兆信息一体化监测受井下环境干扰大;②预警指标体系和模型构建侧重实验,难以与现场实际有效衔接;③煤自然发火有效样本少,预测时效缺乏超前性。立足于煤矿智能化发展趋势,提出了煤自燃智能化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展望:①建立煤自燃超前预警与即时预报联合预测模式;②发展机理建模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多源信息融合分析方法;③构建矿井一站式、可视化、智能化煤自燃监测预警平台。以期提升煤自燃监测预警能力、提高煤矿安全智能化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智能火灾监控 煤自燃 前兆信息监测 监测预警 精准预警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及地震预报、预警、预防综合决策问题的讨论——浅释唐山、海城、松潘、丽江等大地震的经验教训 被引量:11
16
作者 罗灼礼 王伟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32,共14页
唐山地震、海城地震、松潘地震和丽江地震等大地震的观测与预报实践,在科学上提出许多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地震前兆复杂性的理解和认识问题。从上述大地震的重要观测资料中,得到对大地震的短临前兆复杂性及其表现形式的新理解,认为:短临... 唐山地震、海城地震、松潘地震和丽江地震等大地震的观测与预报实践,在科学上提出许多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地震前兆复杂性的理解和认识问题。从上述大地震的重要观测资料中,得到对大地震的短临前兆复杂性及其表现形式的新理解,认为:短临前兆异常不同于趋势异常,异常现象的突发性、差异性、特殊的无序和不稳定性,不可重复性是其主要特征。其"场,源"关系,也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场,源"关系,它具有"混沌"性能。前兆异常复杂性产生的根源不仅是因为孕震系统是复杂的系统,更为重要的是,当系统进入非弹性应变阶段后,受到非线性动力学一般原理所支配。因此地震及其前兆现象似乎是不可能在纯力学的基础上加以探索研究的,准确地说,它们应该视为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起作用的非线性动力学体系一般性问题的组成部分。块、带、源、兆整体协同分析和长(期),中(期)、短(期)、临震预报相结合的渐进式地震预报思路,是地震预报成功与失败的实践经验总结。只有在整体上,从时间、空间结构统一性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才有可能抓住地震及其前兆复杂性问题的本质。该文还讨论了地震及其预报对社会的影响,和地震预报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以及制约、影响地震预报和预警的因素。文中认为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地震预报和灾害预警的难度更大,每一步骤的决策,无论是警报发布、级别调整、警报的解除都包含了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实践经验证明:政府对地震预报、预警、预防的综合决策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和风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复杂性 “场、 源”关系 “混沌”性能 地震预报 预警和预防 政府综合决策
下载PDF
成人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与非ETP-ALL的临床特点对比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娜 刘正华 +4 位作者 夏雪娇 富威 王萍萍 颜晓菁 李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3875-387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成人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与非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on-ETP-AL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科系统诊治的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19例,其中ETP-ALL 6例,non-ETP-ALL 13例,... 目的:对比分析成人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与非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on-ETP-AL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科系统诊治的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19例,其中ETP-ALL 6例,non-ETP-ALL 13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基本状况、血液及骨髓检测结果、免疫分型结果及诱导治疗后缓解情况。结果:ETP-ALL组患者白细胞水平显著低于non-ETP-ALL组患者,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non-ETP-AL组患者,主要见于pro-T-ALL,首次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或接近完全缓解(CR/CRi)率显著低于后者。结论:ETP-ALL患者具有较独特的临床特点,对常规诱导治疗反应差,有必要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早期前体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 诱导治疗
下载PDF
成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娜 刘正华 +3 位作者 王萍萍 富威 颜晓菁 李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2-44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免疫分型结果,提高对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及CD5增高的ETP ALL(near ETP AL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于本院诊治的初诊成人T-ALL患者的免疫分型结果,根据CD5、CD1a、CD8及髓/... 目的:分析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免疫分型结果,提高对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及CD5增高的ETP ALL(near ETP AL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于本院诊治的初诊成人T-ALL患者的免疫分型结果,根据CD5、CD1a、CD8及髓/干(My/S)抗原的表达情况,将其分为ETP,near ETP及非ETP(non-ETP)3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免疫分型特点及临床基本资料。结果:3组间年龄、白细胞数和血小板计数及骨髓白血病细胞百分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ETP组及near ETP组均主要见于pro T及pre T,non-ETP组主要见于皮质T及成熟T。3组间My/S,CD1a,CD8及CD5阳性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non-ETP组CD4及CD3阳性率均显著高于ETP组及near-ETP组(P<0.01)。near-ETP组CD56阳性率(50%)显著高于ETP组(16.7%)及non-ETP组(0%)(P<0.01)。结论:根据CD5、CD1a、CD8及髓/干(My/S)抗原的表达情况,可以将T-ALL分为ETP、near ETP及non-ETP 3组,3组间免疫分型及临床基本资料有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下载PDF
血清IGF-1、NT-proBNP及AC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伟 杨雄 郭小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0期3045-304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氨基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及尿微量清蛋白/肌酐(Cr)比值(AC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2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DN患...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氨基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及尿微量清蛋白/肌酐(Cr)比值(AC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2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DN患者作为DN组,18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次日清晨血清IGF-1、NT-proBNP水平,并连续3 d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尿Cr、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取平均值计算ACR。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GF-1、NT-proBNP及AC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GF-1、NT-proBNP及ACR对早期DN的诊断价值。结果DN组血清IGF-1、NT-proBNP及ACR水平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GF-1、NT-proBNP及ACR诊断早期DN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76.515 ng/mL、3161.750 ng/L、83.735μg/mg;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0.924、0.947;灵敏度分别为0.900、0.867、0.889;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早期DN的AUC为0.967,灵敏度为0.980,均高于单项指标。结论血清IGF-1、NT-proBNP及ACR可作为诊断早期DN的重要指标,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早期DN诊断的准确率,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氨基末端前体脑钠肽 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性因子、心肌损伤指标和PEWS评分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燕妮 汤勉 卜琰娜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4期3177-3180,共4页
目的观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性因子、心肌损伤指标和和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诊疗资料,根据病情程度不同... 目的观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性因子、心肌损伤指标和和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诊疗资料,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分为A组75例(轻症)和B组30例(重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炎症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PEWS评分变化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NT-proBNP、hs-cTnT、CK-MB水平与PEW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1周后,A组患儿的CD3^+、CD8^+、CD4^+/CD8^+水平分别为(60.40±5.28)%、(44.06±2.27)%、1.07±0.20,明显高于B组的(53.36±5.24)%、(39.98±2.15)%、1.02±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A组患儿的血清Hcy、hs-CRP和IL-6水平分别为(13.97±0.55)μmol/L、(12.86±1.17)mg/L、(11.08±0.53)pg/L,明显低于B组的(18.08±0.62)μmol/L、(16.05±1.22)mg/L、(14.20±0.71)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A组患儿的血清NT-proBNP、hs-cTnT、CK-MB及PEWS评分分别为(122.38±14.04)ng/L;(0.04±0.01)μg/L、(22.19±2.27)U/L、(4.74±0.90)分,明显低于B组的(1350.90±30.65)ng/L、(1.17±0.25)μg/L、(54.07±6.10)U/L、(5.73±1.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hs-cTnT、CK-MB与PEW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11、0.639、0.720,P<0.05)。结论血清Hcy、hs-CRP、IL-6、NT-proBNP、hs-cTnT、CK-MB及PEWS评分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表达明显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明显降低,均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且NT-proBNP、hs-cTnT、CK-MB及PEWS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对其检测有助于了解患儿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儿童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超敏肌钙蛋白T 肌酸激酶同工酶 儿童早期预警系统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