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tocol for a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y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or Detecting Group B <i>Streptococcus</i>Colonisation in Early Labour or with Spontaneous Ruptured Membranes
1
作者 Laura Cunningham Bradley de Vries +1 位作者 Jon A. Hyett Hala Phipps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8年第11期1023-1031,共9页
Background: 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 is a bacterium which transiently colonises the genital tract and can be transmitted from mother to baby at birth. Babies colonised with GBS can develop early-onset group B strep... Background: 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 is a bacterium which transiently colonises the genital tract and can be transmitted from mother to baby at birth. Babies colonised with GBS can develop early-onset group B streptococcus disease [EOGBSD] which can lead to extended hospital stay, disability and death. One of the primary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which women are most likely to be GBS positive at the time of birth is antenatal universal culture-based screening. Recentl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screening has emerged as a point-of-care method for screening women during the intrapartum period. This study will compar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is new technology and antenatal culture-based screening at 35 to 37 weeks gestational age, with the reference standard of formal culture-based testing in labour. 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will take place in an Australian hospital. Consecutive women with one or more live fetuses, intending to have a vaginal birth will be asked to participate. Planned screening for GBS colonisation using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on a self-collected specimen will occur at 35 to 37 completed weeks gestational age as per our usual hospital policy. A PCR GBS test by Xpert GBS (Cepheid) will be performed on admission to labour ward or at the time of rupture of membranes. The reference standard will be a formal GBS culture on a combined lower vaginal and perianal swab.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s will be estimated for both antenatal screening and the intrapartum Xpert GBS (Cepheid) point-of-care test and compared to the reference standard. Result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study will be completed by mid to late 2020. Conclusion: This study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GBS screening of pregnant women and therefore health outcomes for mothers and babies. There is also the potential for a cost savings to the health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S Screening group b streptococcus Antibiotic Prophylaxis early-onset group b Strep INTRAPARTUM Rapid Diagnostic Test PROTOCOL neonates
下载PDF
40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扬帆 陈吉如 +1 位作者 郭继忠 林霓阳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新生儿GBS败血症的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新生儿GBS败血症的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29例)和晚发型(11例),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发型患儿呼吸道感染(62.07%)、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4.83%)、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41.38%)、低钙血症(37.93%)、呼吸衰竭(34.48%)、肌酐升高(34.48%)、颅内出血(31.03%)发生率均高于晚发型患儿(P<0.05)。晚发型患儿发热(63.64%)、颅内感染(54.55%)发生率均高于早发型患儿(P<0.05)。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GBS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米诺环素的耐药性高,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阿莫西林、利奈唑胺的敏感性高。结论:早发型新生儿GBS败血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晚发型则主要表现为发热和颅内感染。GBS对青霉素、阿莫西林、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b族链球菌 耐药性
下载PDF
16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
3
作者 王晓娜 丛桂敏 +1 位作者 佟成龙 武家淳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5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NICU收治的16例GBS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围产期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新...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NICU收治的16例GBS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围产期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7506例,确诊新生儿GBS败血症患儿16例,新生儿GBS败血症发生率为2.13‰(16/7506)。其中早发型GBS感染14例,发生率为1.87‰(14/7506),晚发型GBS感染2例,发生率为0.27‰(2/7506)。感染患儿中,7例孕母发生胎膜早破,2例孕母发生羊水Ⅲ度污染,4例孕母存在妊娠期糖尿病,1例孕母分娩前发热1例;2例迟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均为足月新生儿,14例早发型GBS败血症患儿发病时间均为出生后24 h内。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系统症状,其中6例患儿存在气促、呻吟,机体表现为反应差。2例迟发型GBS败血症患儿的发病时间为出生后第3周,临床症状主要为高热,并伴气促、拒奶、黄疸等症状。平均白细胞(14.57±6.18)×10^(9)/L,其中>20×10^(9)/L为3例,2例降低,平均C反应蛋白(33.24±13.17)mg/L,最高116.5 mg/L,4例正常。15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1例患儿失代偿性代酸并呼吸性碱中毒。16例均在入院24 h内完善胸部X线检查,9例为重症肺炎表现;所有患儿在血培养结果出来后均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并根据患儿病情更换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其中5例给予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3例患儿需呼吸机辅助呼吸,2例因病情危重转入上级医院继续治疗。其余6例患儿均临床治愈出院,8例好转出院。结论新生儿GBS感染的风险高,临床症状不典型,预后差,建议临床医生对35~37周孕产妇开展GBS筛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以降低新生儿GBS的感染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b族链球菌 败血症
下载PDF
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临床特征分析及白细胞介素6检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陶志允 林多华 +1 位作者 杜佩珍 廖沛娜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8-482,共5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临床特征,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诊断参考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且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共167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将GBS阳性的患儿纳入GBS组... 目的分析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临床特征,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诊断参考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且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共167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将GBS阳性的患儿纳入GBS组(n=48),而GBS阴性的患儿纳入非GBS组(n=119)。收集新生儿的临床特征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产妇分娩前情况、临床表现等,进行两组间比较。同时,检测新生儿的血清IL-6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估IL-6对GBS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GBS组新生儿惊厥、神经系统并发症、喂养不耐受及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GBS组(P<0.05)。回顾产妇分娩情况,GBS组胎膜早破>18h和前一胎感染GB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GBS组(P<0.05)。GBS组新生儿的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非GBS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当血清IL-6的表达阈值设定为64.599ng/L,其对GBS诊断的特异度为0.639,灵敏度为0.667,曲线下面积为0.691。结论新生儿GBS败血症对患儿的神经系统损害较多,IL-6对鉴别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是否GBS感染具有中等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败血症 新生儿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10例孕母GBS筛查阴性新生儿GBS败血症或合并脑膜炎病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江红 杨晗 +1 位作者 周坤文 余艳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3-637,共5页
目的分析孕母筛查B族链球菌(GBS)阴性而新生儿发生GBS败血症或合并脑膜炎的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0月某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例母亲GBS筛查阴性,新生儿GBS败血症或合并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新生儿中,早发... 目的分析孕母筛查B族链球菌(GBS)阴性而新生儿发生GBS败血症或合并脑膜炎的诊治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0月某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例母亲GBS筛查阴性,新生儿GBS败血症或合并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新生儿中,早发型7例,晚发型3例。新生儿降钙素原均升高,其中7例为败血症合并脑膜炎,2例头颅MRI平扫示脑膜强化,1例脑白质密度减低。1例单用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其余均联合用药。1例出生24h后死亡,其余随访24个月,2例发育落后,其余7例正常。检出的10株GBS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替加环素、青霉素均敏感,对克林霉素、四环素均耐药,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均有3株耐药。结论孕期产前GBS筛查仍有漏诊可能,新生儿GBS败血症或合并脑膜炎病情重,进展迅速,需及时发现并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联合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新生儿感染 败血症 脑膜炎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合并脑膜炎实践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吉 何鸽飞 +4 位作者 刘晓慧 吴昭君 黄娟娟 胡咏华 张顺芝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39-42,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合并脑膜炎,了解新生儿GBS败血症及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治疗原则、治疗方案、预防措施及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讨论病例,协助制定治疗方案,关注方案实施过程。结果...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合并脑膜炎,了解新生儿GBS败血症及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治疗原则、治疗方案、预防措施及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讨论病例,协助制定治疗方案,关注方案实施过程。结果:经过15 d积极治疗,患儿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有利于发挥药师在治疗团队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b族链球菌 败血症 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药师
下载PDF
母体阴道菌群异常评价GBS早发型败血症的作用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7
作者 庄飞婵 黄宜娥 +1 位作者 叶燕美 盛玉慧 《临床护理杂志》 2020年第4期32-35,共4页
目的研究母体阴道菌群异常评价B族链球菌(GBS)早发型败血症的作用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GBS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80例作为病变组,实施细节性护理干预.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80例作为健康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母体阴道菌群异常评价B族链球菌(GBS)早发型败血症的作用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GBS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80例作为病变组,实施细节性护理干预.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80例作为健康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孕妇阴道GBS定植与否、孕妇绒毛羊膜炎、产前发热及干预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和新生儿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阴道GBS定植与否以及孕妇绒毛羊膜炎均是新生儿GBS早发型败血症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阴道GBS定植以及孕妇绒毛羊膜炎均是新生儿GBS早发型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病变组干预后WBC、CRP以及PCT水平均低于健康组(P<0.05).病变组新生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母体阴道菌群异常有助于GBS早发型败血症的评价,且细节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有效减轻新生儿炎症反应,提高新生儿家长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菌群异常 早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新生儿B组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七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潘英 房晓祎 +1 位作者 王佩芬 詹银燕 《中国综合临床》 2012年第5期549-550,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B组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经血培养确诊的7例新生儿B组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发感... 目的分析新生儿B组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经血培养确诊的7例新生儿B组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发感染4例,晚发感染3例;白细胞减少6例,C反应蛋白升高6例,并发化脓性脑膜炎4例,感染性休克3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所有菌株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均敏感。结论应重视新生儿B组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青霉素及万古霉素对该菌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b组溶血性链球菌 新生儿
原文传递
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海迎 胡艳君 +3 位作者 张红萍 杨洁 林美美 郑建琼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00-302,316,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GBS)所致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6月1日-2017年6月31日在温州市人民医院阴道分娩并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91例为研究对象,取血培养标本91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GBS阳...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GBS)所致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6月1日-2017年6月31日在温州市人民医院阴道分娩并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91例为研究对象,取血培养标本91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GBS阳性组与非GBS组,对2组新生儿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1例败血症新生儿GBS血培养阳性患者为25例,阴性66例。GBS阳性组新生儿惊厥、神经系统并发症、并发脑膜炎等临床表现方面发生率显著高于非GBS组;GBS阳性组新生儿外周血CRP>100 mg/L、白细胞计数<5×10~9/L、脑脊液白细胞>100×10~6/L高于非GBS组;GBS阳性组孕妇胎膜早破、孕期GBS感染的发生率高于非G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孕妇生殖道GBS定植是新生儿GB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21,95%CI:3.17~368.4,P<0.01)。结论新生儿GBS败血症并发症多,病情更加凶险,应对孕妇进行常规筛查并治疗,对孕妇有产科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新生儿 败血症
原文传递
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型败血症临床特点
10
作者 符玉水 钟丽花 +4 位作者 符元证 高婉迎 杨辉 陈阿阮 霍开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81-1785,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型败血症临床特点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收治的50例新生儿血培养B族链球菌(阳性)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为研...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型败血症临床特点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收治的50例新生儿血培养B族链球菌(阳性)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医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血培养B族链球菌(阴性)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血清IL-6、PCT、中性粒细胞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IL-6、PCT、中性粒细胞在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型败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神经系统并发症、新生儿惊厥以及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分别为34.00%、22.00%、26.00%、64.00%,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B族链球菌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具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青霉素有较高敏感性;研究组患儿的血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6、PCT分别为(67.59±27.23)%、(37.07±10.12)pg/ml、(5.23±2.39)ng/ml,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IL-6、PCT、中性粒细胞的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31.02 pg/ml、4.76 ng/ml、60.08%。结论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型败血症主要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临床特征。血清IL-6、PCT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可作为诊断新生儿B族链球菌早发型败血症的早期敏感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建议以联合诊断的方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b族链球菌 早发型 临床特征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中性粒细胞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